西伯侯府的迟迟春日,终于在太姒日渐红润的面色中鲜活过来。
前日雨汽已过,草木蔓发,春山可望【1】,燕回筑巢,时有啼鸣。
伯邑考从母亲房中退出时,迎面撞上了端着青瓷碗的婢女杏儿。
“大公子。”杏儿慌忙行礼,碗中之物随之晃荡,一股浓厚的甜香气味随着她的动作溢散开来。
伯邑考上前拿起碗盖往里瞧了一眼,碗中是点缀着桂花的晶莹剔透的汤圆,他下意识眉头微皱,声音却仍是温文尔雅:“母亲还在恢复期,怕是不宜食用这些甜腻之物。”
杏儿闻言,脸色一白,立刻跪倒在地:“大公子恕罪!这汤圆……这汤圆不是给夫人的,是……是给阿昙姑娘准备的。”
伯邑考一愣,目光落在杏儿惊恐颤抖的手上。双手发着颤,震得汤碗叮铃铃碰撞作响。
碗中的汤圆圆润饱满,桂花蜜的香气浓郁扑鼻,显然是经过精心烹制的。
“你们……为何给她准备这些?”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放轻了些。
杏儿低着头,声音里带着几分惶恐:“阿昙姑娘连日为夫人诊治,连熬药这些活儿都亲力亲为,而且她从不摆架子,还不厌其烦时常教我们一些医理常识……所以我们想着准备些甜食为她解解乏。”
说着,声音越来越小,忽而又瑟瑟急声求饶:“大公子,请恕我们自作主张!下次再也不敢了!”
伯邑考沉默片刻,摆了摆手:“无妨,她原本就是我们西伯侯府的客人,你去吧。”
杏儿如蒙大赦,匆匆起身离去,很快从转角处消失了身影。
不止父亲和弟弟,现如今连府里的下人们也都轻易被她征服,他不禁陷入了困惑的沉思中,思绪纷飞错杂。
*
西院院落中,小炉上,药罐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姬发坐在炉前,手里握着一把蒲扇,小心翼翼地扇着火。他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只因阿昙仔细交代过,火候差一分,药效便差十分,他不可马虎。
阿昙坐在一旁的石凳上,握着药杵,细细研磨着药粉,动作轻柔而专注。
西院地处角落,偏僻寂静,无人打扰时,实在惬意的很,有人到来时,也不见得会破坏这份宁静。
“阿昙姑娘,这是我为你煮的桂花汤圆,请你……”杏儿步入院内,径直来到石桌边,将汤碗放下轻声道。可话还未说完,抬头时才发现院中还有一人。
姬发闻声已停下摇扇子的动作,目光一动不动的黏在汤碗上,把对到来食物的浓厚兴趣写在脸上了。
杏儿没想到这院子竟还有人在,不免感到慌张,连忙问道:“二公子!可要奴婢回厨房给您盛一碗端过来?”
姬发摇摇头,知她为难,懂事笑道:“不必麻烦了。”
“辛苦了,谢谢你,杏儿。”阿昙适时抬头,对她笑道。
杏儿脸颊一红,羞涩的退下,院里再次恢复了安静。
阿昙继续低头研磨药粉,倒是心无旁骛,姬发却嗅着汤圆的甜香,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终是难忍,他悄悄放下蒲扇,蹑手蹑脚地走到石桌前,轻轻舀起一颗汤圆塞进嘴里,果真软糯香甜。
“好吃吗?”她头也不抬地问道。
偷吃被抓了个正着,姬发吓了一跳,差点被汤圆噎住,猛咳了几声。
“小姬发,你可是西伯侯府的二公子,这府里的一切都是你的,就吃个东西怎么还偷偷摸摸的呢?”阿昙回头看着他狼狈模样,笑问道。
他尴尬讪讪地笑了笑,干脆端着碗走到她身边,舀起一颗雪白圆团递至她唇边:“阿昙姐姐,你也尝尝吧。”
阿昙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看向他。
姬发的眼睛亮晶晶的,像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湖面,朝气而耀眼。她微微一笑,张开嘴,任由他将一颗汤圆喂入口中。
“甜吗?”姬发期待地问道。
阿昙咀嚼了几下,点点头,将黏糯团子吞咽下去后,说:“很甜,好吃。”
姬发笑得眉眼弯弯,朗声道:“阿昙姐姐,这个家里也有属于你的东西。”
天真烂漫的话语却意外让阿昙愣了一下,随即失笑道:“……若真是有我的东西可就麻烦了。”
“为何?”
“因为我怕麻烦。”她随口回答,却语含别意。
嗯?姬发不解,这不是答非所问吗?
“为什么会是麻烦呢?到底是什么麻烦呀?”
姬发追问,她不答,只抿唇而笑摇了摇头。。
“阿昙姐姐,你快告诉我吧!”
可她仍不作声。
姬发看不懂她的表情,也理解不了她的话中意,但见她已低下头去,继续忙碌处理药材,也知办正事不好再打扰,一时有些泄气。
为什么不告诉他呢?是因为他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吗?
“还傻站在这儿做什么?快去看看火候,药快熬好了,”阿昙伸手戳了一下他的眉心,调侃道,“不是说要帮我忙吗?怎么现在偷起懒了?”
姬发嘟着嘴反驳:“我才没偷懒呢。”
边说着,边乖乖回到炉子旁,继续扇着风顾着火候。
*
太姒房中,药香弥漫。
阿昙将一碗汤药递交给贴身婢女后,站至她的榻边,轻声说道:“夫人,这是今日的药。”
对上榻上人的柔和的注视,她不忘眨眨眼调皮的补充了一句,“这可是您的小儿子亲自熬煮的,守着炉火快一个时辰呢。”
“是因为发儿喜欢待在阿昙姑娘身边。”
“明明是因为他对夫人的孝心。”
两人不约而同的笑了出来,氛围实在是轻松融洽。
“夫人。”婢女将散热后的药碗端至太姒面前,她接过,微拧着眉,一饮而尽。
如今,太姒的脸色已不再苍白,双颊泛着淡淡的红晕,脱离病容,气色明显大好。
阿昙替她把完脉后,换上淡然轻松的表情道:“这已是最后一副药了,夫人恢复的很好,明日起可不必再服用了。”
“我也的确感到身体再无任何不适,”太姒点点头,情不自禁握上她的手,感从心起,“阿昙姑娘的医术真是了得,若不是你,我恐怕……”
阿昙微微一笑,反握住她的手:“夫人言重了,您的毒素已全部清除,接下来只需服用一些滋补元气的补品即可,等您再恢复些气力,可以适当外出行走,对身体康复更有益。”
温柔、耐心又细致,已是让太姒感激的双目含泪。
“大恩不言谢,阿昙姑娘你是我们西伯侯府的恩人……”
她轻轻拍了拍太姒的手背安抚了一番,随即起身告辞:“夫人好好休息,我明日再来为您诊脉。”
*
自太姒的房间离开后,稳重的脚步开始变得轻快散漫,阿昙还在蜿蜒曲折的偌大东院逗留。
东院乃整个西伯侯府的主院,与她所住的待客西院正处于对角,主人都住于此,几个小院错落,来往人又多,修整布置的也更为恢宏精致一些。
索性无事便四处闲逛,春日的阳光大方洒在她的身上,暖洋洋的,让她心情很好,更是畅快的伸了个懒腰。
前几日才下过一场雨,连续几日空气中都含着淡淡的湿意,而如今,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2】
阿昙猛吸了一口甜润的空气,舒服惬意的两眼微眯,脚步不停,不知不觉信步踏入了一处安静的小院。
院中绿意盎然,草色青青如翡翠,时而繁色小花点缀其间。
最醒目的乃是一株梨树,与这春光最格格不入的也是这株梨树。身高近两丈,应有十年左右的树龄,粗壮程度判断成长最初长势应很不错,到如今明明是温暖潮湿、万物复苏的季节,春日融融的阳光也宽厚的洒在枝桠间,却枝干枯槁,毫无生机,独自枯萎。
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3】可眼下,梨花不再,满院春色竟是被生生辜负了。
不应该呀——
阿昙迈开腿踏入草地中,绕着这株高自己许多的梨树慢慢走了几圈,近距离仔细观察着。发现树皮上布满了精心修剪的痕迹,显然有人经年累月的悉心照料,却依旧无法挽救它的病殃殃之势。
此处土壤肥沃,日常有下人精心施肥浇灌,气候又如此适宜它生长,还能如此半死不活的,这树怕也生了大病。
她食指轻点着下巴,思忖片刻,忽然提着裙摆转身飞奔离去。片刻后,再回西院时,已经是又背上了她的小木箱,随着她的每一步都传来瓷瓶相撞的叮当声。
阿昙蹲在树下,从木箱中取出一个小油纸包打开,将其中粉末倒进树根处的土壤里,用手指轻轻搅动混合,再取出一个瓷瓶,将药液缓缓倒入撒粉处。
简单操作完成后,她站起身,叉着细腰,抬头从上往下扫视了一遍梨树,自鸣得意的点着头,长长嗯了一声。
谁知,此时身后传来一人的声音。
“救活了这株梨树,也没有另外的诊金。”
阿昙闻声回头,见伯邑考正站在台阶上,目光深沉地凝视着她。
他一身白衣,年纪尚小,却气度非凡,已有君子风姿,枯萎的梨树未开的胜雪之色尽是开在了他一人的身上。
她轻笑一声,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抬了一下眉梢,悠然道:“无妨,树得病治起来简单,我不收你费用。”
伯邑考缓缓踱步走下台阶,目光却停落在她沾着泥土的纤细手指上。
前日雨汽已过,草木蔓发,春山可望【1】,燕回筑巢,时有啼鸣。
伯邑考从母亲房中退出时,迎面撞上了端着青瓷碗的婢女杏儿。
“大公子。”杏儿慌忙行礼,碗中之物随之晃荡,一股浓厚的甜香气味随着她的动作溢散开来。
伯邑考上前拿起碗盖往里瞧了一眼,碗中是点缀着桂花的晶莹剔透的汤圆,他下意识眉头微皱,声音却仍是温文尔雅:“母亲还在恢复期,怕是不宜食用这些甜腻之物。”
杏儿闻言,脸色一白,立刻跪倒在地:“大公子恕罪!这汤圆……这汤圆不是给夫人的,是……是给阿昙姑娘准备的。”
伯邑考一愣,目光落在杏儿惊恐颤抖的手上。双手发着颤,震得汤碗叮铃铃碰撞作响。
碗中的汤圆圆润饱满,桂花蜜的香气浓郁扑鼻,显然是经过精心烹制的。
“你们……为何给她准备这些?”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放轻了些。
杏儿低着头,声音里带着几分惶恐:“阿昙姑娘连日为夫人诊治,连熬药这些活儿都亲力亲为,而且她从不摆架子,还不厌其烦时常教我们一些医理常识……所以我们想着准备些甜食为她解解乏。”
说着,声音越来越小,忽而又瑟瑟急声求饶:“大公子,请恕我们自作主张!下次再也不敢了!”
伯邑考沉默片刻,摆了摆手:“无妨,她原本就是我们西伯侯府的客人,你去吧。”
杏儿如蒙大赦,匆匆起身离去,很快从转角处消失了身影。
不止父亲和弟弟,现如今连府里的下人们也都轻易被她征服,他不禁陷入了困惑的沉思中,思绪纷飞错杂。
*
西院院落中,小炉上,药罐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姬发坐在炉前,手里握着一把蒲扇,小心翼翼地扇着火。他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只因阿昙仔细交代过,火候差一分,药效便差十分,他不可马虎。
阿昙坐在一旁的石凳上,握着药杵,细细研磨着药粉,动作轻柔而专注。
西院地处角落,偏僻寂静,无人打扰时,实在惬意的很,有人到来时,也不见得会破坏这份宁静。
“阿昙姑娘,这是我为你煮的桂花汤圆,请你……”杏儿步入院内,径直来到石桌边,将汤碗放下轻声道。可话还未说完,抬头时才发现院中还有一人。
姬发闻声已停下摇扇子的动作,目光一动不动的黏在汤碗上,把对到来食物的浓厚兴趣写在脸上了。
杏儿没想到这院子竟还有人在,不免感到慌张,连忙问道:“二公子!可要奴婢回厨房给您盛一碗端过来?”
姬发摇摇头,知她为难,懂事笑道:“不必麻烦了。”
“辛苦了,谢谢你,杏儿。”阿昙适时抬头,对她笑道。
杏儿脸颊一红,羞涩的退下,院里再次恢复了安静。
阿昙继续低头研磨药粉,倒是心无旁骛,姬发却嗅着汤圆的甜香,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终是难忍,他悄悄放下蒲扇,蹑手蹑脚地走到石桌前,轻轻舀起一颗汤圆塞进嘴里,果真软糯香甜。
“好吃吗?”她头也不抬地问道。
偷吃被抓了个正着,姬发吓了一跳,差点被汤圆噎住,猛咳了几声。
“小姬发,你可是西伯侯府的二公子,这府里的一切都是你的,就吃个东西怎么还偷偷摸摸的呢?”阿昙回头看着他狼狈模样,笑问道。
他尴尬讪讪地笑了笑,干脆端着碗走到她身边,舀起一颗雪白圆团递至她唇边:“阿昙姐姐,你也尝尝吧。”
阿昙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看向他。
姬发的眼睛亮晶晶的,像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湖面,朝气而耀眼。她微微一笑,张开嘴,任由他将一颗汤圆喂入口中。
“甜吗?”姬发期待地问道。
阿昙咀嚼了几下,点点头,将黏糯团子吞咽下去后,说:“很甜,好吃。”
姬发笑得眉眼弯弯,朗声道:“阿昙姐姐,这个家里也有属于你的东西。”
天真烂漫的话语却意外让阿昙愣了一下,随即失笑道:“……若真是有我的东西可就麻烦了。”
“为何?”
“因为我怕麻烦。”她随口回答,却语含别意。
嗯?姬发不解,这不是答非所问吗?
“为什么会是麻烦呢?到底是什么麻烦呀?”
姬发追问,她不答,只抿唇而笑摇了摇头。。
“阿昙姐姐,你快告诉我吧!”
可她仍不作声。
姬发看不懂她的表情,也理解不了她的话中意,但见她已低下头去,继续忙碌处理药材,也知办正事不好再打扰,一时有些泄气。
为什么不告诉他呢?是因为他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吗?
“还傻站在这儿做什么?快去看看火候,药快熬好了,”阿昙伸手戳了一下他的眉心,调侃道,“不是说要帮我忙吗?怎么现在偷起懒了?”
姬发嘟着嘴反驳:“我才没偷懒呢。”
边说着,边乖乖回到炉子旁,继续扇着风顾着火候。
*
太姒房中,药香弥漫。
阿昙将一碗汤药递交给贴身婢女后,站至她的榻边,轻声说道:“夫人,这是今日的药。”
对上榻上人的柔和的注视,她不忘眨眨眼调皮的补充了一句,“这可是您的小儿子亲自熬煮的,守着炉火快一个时辰呢。”
“是因为发儿喜欢待在阿昙姑娘身边。”
“明明是因为他对夫人的孝心。”
两人不约而同的笑了出来,氛围实在是轻松融洽。
“夫人。”婢女将散热后的药碗端至太姒面前,她接过,微拧着眉,一饮而尽。
如今,太姒的脸色已不再苍白,双颊泛着淡淡的红晕,脱离病容,气色明显大好。
阿昙替她把完脉后,换上淡然轻松的表情道:“这已是最后一副药了,夫人恢复的很好,明日起可不必再服用了。”
“我也的确感到身体再无任何不适,”太姒点点头,情不自禁握上她的手,感从心起,“阿昙姑娘的医术真是了得,若不是你,我恐怕……”
阿昙微微一笑,反握住她的手:“夫人言重了,您的毒素已全部清除,接下来只需服用一些滋补元气的补品即可,等您再恢复些气力,可以适当外出行走,对身体康复更有益。”
温柔、耐心又细致,已是让太姒感激的双目含泪。
“大恩不言谢,阿昙姑娘你是我们西伯侯府的恩人……”
她轻轻拍了拍太姒的手背安抚了一番,随即起身告辞:“夫人好好休息,我明日再来为您诊脉。”
*
自太姒的房间离开后,稳重的脚步开始变得轻快散漫,阿昙还在蜿蜒曲折的偌大东院逗留。
东院乃整个西伯侯府的主院,与她所住的待客西院正处于对角,主人都住于此,几个小院错落,来往人又多,修整布置的也更为恢宏精致一些。
索性无事便四处闲逛,春日的阳光大方洒在她的身上,暖洋洋的,让她心情很好,更是畅快的伸了个懒腰。
前几日才下过一场雨,连续几日空气中都含着淡淡的湿意,而如今,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2】
阿昙猛吸了一口甜润的空气,舒服惬意的两眼微眯,脚步不停,不知不觉信步踏入了一处安静的小院。
院中绿意盎然,草色青青如翡翠,时而繁色小花点缀其间。
最醒目的乃是一株梨树,与这春光最格格不入的也是这株梨树。身高近两丈,应有十年左右的树龄,粗壮程度判断成长最初长势应很不错,到如今明明是温暖潮湿、万物复苏的季节,春日融融的阳光也宽厚的洒在枝桠间,却枝干枯槁,毫无生机,独自枯萎。
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3】可眼下,梨花不再,满院春色竟是被生生辜负了。
不应该呀——
阿昙迈开腿踏入草地中,绕着这株高自己许多的梨树慢慢走了几圈,近距离仔细观察着。发现树皮上布满了精心修剪的痕迹,显然有人经年累月的悉心照料,却依旧无法挽救它的病殃殃之势。
此处土壤肥沃,日常有下人精心施肥浇灌,气候又如此适宜它生长,还能如此半死不活的,这树怕也生了大病。
她食指轻点着下巴,思忖片刻,忽然提着裙摆转身飞奔离去。片刻后,再回西院时,已经是又背上了她的小木箱,随着她的每一步都传来瓷瓶相撞的叮当声。
阿昙蹲在树下,从木箱中取出一个小油纸包打开,将其中粉末倒进树根处的土壤里,用手指轻轻搅动混合,再取出一个瓷瓶,将药液缓缓倒入撒粉处。
简单操作完成后,她站起身,叉着细腰,抬头从上往下扫视了一遍梨树,自鸣得意的点着头,长长嗯了一声。
谁知,此时身后传来一人的声音。
“救活了这株梨树,也没有另外的诊金。”
阿昙闻声回头,见伯邑考正站在台阶上,目光深沉地凝视着她。
他一身白衣,年纪尚小,却气度非凡,已有君子风姿,枯萎的梨树未开的胜雪之色尽是开在了他一人的身上。
她轻笑一声,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抬了一下眉梢,悠然道:“无妨,树得病治起来简单,我不收你费用。”
伯邑考缓缓踱步走下台阶,目光却停落在她沾着泥土的纤细手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