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的话让宝玉也罕见的点头表示赞同。
  虽说贾宝玉也羡慕那传奇小说或者戏文中的主角横刀跃马,斩将夺旗,那等风光委实无人能及,但实际上他们也都清楚真正决定一场胜负的关键还是在于主帅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尤其是先期的准备布局才往往是决定一场战争战役的胜负手。
  冯紫英是一府同知,乃是文官,自然不可能亲自持戈上阵,但是从永平民壮的募集、训练和武器配备到后勤补给,很显然都应该是他这个同知一手操办,否则不会连皇上都要亲自召见并给予嘉誉。
  能把蛮横勇武甚至连京营都吃了大亏的蒙古人打得落花流水,哪怕贾宝玉以前再是对冯紫英的各种有些不服气,但现在也得要承认,自己无论在哪方面比起对方来,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陡然间他突然意识到为什么老爷太太都要自己一定要交好冯大哥,这不单单是两家通家之好的原因,而是因为冯大哥的前程实在是无可限量,而荣宁二府中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人才日后能支撑得起二府,日后若是府里边有个什么意外,也好有个照应。
  可与冯大哥联姻的宝姐姐和玉妹妹,一个姓薛,一个姓林,虽说都和贾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毕竟不是实打实的贾家人,一旦她们嫁给冯大哥之后,还会不会向着贾家呢?
  这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冯紫英并没有注意到宝玉点头之后复杂的神色,贾环的吹捧让他真的有点儿吃不消了,再说没有外人在场,这般吹嘘也有点儿过了,自己哪里是什么名帅风采,也不过就是困兽犹斗孤注一掷还差不多。
  当然他也不会去打击贾环的这种蜜汁崇拜,多给贾环灌输帮助他树立对自己的这种崇拜信赖心态,也没坏事儿,日后也能跟着自己,助自己一臂之力,自己也能放心大胆的提携他一番。
  “环哥儿,没那么夸张,此事也不必多提,对了,现在城外不靖,你回来了,功课可曾落下?”冯紫英一边走一边问。
  “冯大哥放心,书院暂时停课让我们进城暂时避一避时,教谕们都布置了一些作业,要求读一些书,写一些文章,小弟从未落下过。”贾环颇为自傲地道:“保证书院复课之后,小弟仍然能在东园里名列前茅。”
  “好,有这个自信就好,我可是要随时去信问着你们周山长和毕掌院的。”冯紫英满意地点头,“后年的秋闱,我等你的好消息。”
  看着冯紫英和贾环之间的互动,宝玉若说是没有半点羡慕,那也不可能,但是他对读那等经义和时政策论委实没有多少兴趣。
  真要让他去学贾环那样每日里定时定点的苦读,他实在受不了,远不及上午写写传奇话本,下午去戏园子和秦钟、蒋琪官以及柳二哥他们听戏唱曲儿,若是老爷心情好,晚间还能在一起饮酒嬉乐,这等日子何等逍遥自在?
  “宝玉,我听《今日新闻》那边说,你的《十三棍僧救唐王》已经差不多连载结束了,下一本准备好了么?”冯紫英启口问道。
  “还在准备中。”贾宝玉突然有些忸怩起来。
  “哦?怎么这种表情,有什么不妥的么?”冯紫英讶然问道。
  “不是,只是小弟写完《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后,现在很喜欢前明罗贯中写的那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虽然有些残缺不全,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我觉得比起陈寿的《三国志》那种纯粹介绍性的内容多了许多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以……”
  宝玉话还没说完,旁边贾环已经接上话了,“冯大哥,你可不知道,宝二哥现在是迷上那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了,买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回来读,读到兴致来的时候,还要吟诵一番,前几日我去,还见着宝二哥拉着袭人紫绡和李嬷嬷他们要演一出《甘露寺》呢,要我看都要疯魔了。”
  贾环话语里满是轻蔑不屑,就连脸上都是一脸鄙屑,不过贾宝玉对贾环的这般表示居然只是期期艾艾,没有像以往那般怒目以对,大概也是对自己的这些行径有些不好意思。
  “哦?”冯紫英倒是来了兴趣,他没想到贾宝玉把主意打到了《三国演义》上来了。
  《三国志通俗演义》虽然是元末明初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所写,但是成书在前明时期所留下的版本也并不完整,一直到大周朝之后,也还有不少冒充罗贯中的版本,鱼龙混杂。
  但是这本名著基本架构和故事章节已经成型了,一些精彩情节和片段也都为大众耳熟目详了,没想到贾宝玉居然还有意要在这本后来的四大名著之一上做文章,难道真的是觉得自己抢了《红楼梦》他的主角光环,现在他要在《三国演义》上找补回来?
  “宝玉,你有什么想法?”没有理睬贾环的诋毁,冯紫英微笑着点头问道。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见冯紫英颇感兴趣,而且丝毫没有轻慢的意思,贾宝玉精神大振,“小弟觉得这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其实还有许多可以完善和挖掘提炼的地方,现在市面上的各种版本小弟都已经看过了,好的版本还看过几遍,但是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不足,而且小弟以为这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但可以通过加工提炼更上一层楼,其中许多精彩段落还可以编成戏折子,供戏班子上台表现,绝对比时下在戏园子里表演的戏目强得多,……”
  冯紫英心中连呼卧槽,难道贾宝玉真的要在当文学家的路上一路狂奔,不但要抢毛宗岗的地位,当一回文学大家,还要当大周的汤显祖,做一个戏剧大家?
  见冯紫英盯着自己,一时间没有说话,贾宝玉内心惴惴,以为自己口出狂言,惹来冯大哥的不满了,正待分解什么,却见冯紫英深深地舒了一口气,郑重其事地拍了拍宝玉的肩头。
  “宝玉,你能有如此宏愿,为兄深感欣慰,《三国志通俗演义》为兄也很喜欢,特别是里边一些文臣武将和巾帼英豪,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吕布赵云,当然更有诸葛亮周瑜,还有那貂蝉和二乔,你若是能把这本书好好完善补全,再能加以提升,我想是完全可以在流传青史的,……”
  贾环愕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是冯大哥说的话?冯大哥不是一直鼓励自己考进士么?怎么宝玉写些莫名其妙的传奇话本,却还得到冯大哥如此高的评价?
  冯紫英没有理睬贾环惊讶的目光,自顾自地对宝玉道:“宝玉,你虽然对科考不甚感兴趣,但是却也是在文采上有些天赋的,若是能在此道上拿出些像样的本事来,一样可以在士林文人中扬名立万,海若先生能名扬四海,不也就是在这方面造诣突出么?你若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未尝不能在这上边有一番造化,……”
  宝玉被冯紫英的话给感动了,一直以来他都觉得冯紫英对自己不喜欢读书科举充满了恶意,甚至连抢走林妹妹和宝姐姐都更像是对自己不喜读书的一种报复,但现在他越发觉得自己太过狭隘,真真小觑了冯大哥的心胸。
  冯大哥并不是在意自己不能读书,而是在意自己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环老三能读书科考,那是他的本事,自己不喜欢读书科举,但是自己却也有自己的强项,海若先生写下了临川四梦,名扬天下,被天下文人奉为大家,何等光耀?
  自己若是能在传奇话本或者戏剧上有所造诣,不也一样可以在诸位亲友乃至姐妹们面前扬眉吐气昂首挺胸?
  宝玉站定脚步,深深地对冯紫英一鞠躬大礼,“冯大哥,谢谢您的指引提点,宝玉以往混混沌沌,也是听了您的指导,才有今日的寸进,日后宝玉定当不负冯大哥期望,定要头悬梁锥刺股,有所成就!”
  “宝玉,你有这番志气就好,不过愚兄也要提醒你,这要想写出一部真正流传于世的巨著,非一早一夕之功,纵然你有些底子,也需要不断打磨提升自己,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为人做事,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寂寞,……”
  前世中开会时的话信口就来,冯紫英的话锋一转,看着贾环,“环哥儿,兰哥儿,你们现在读书科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为官,这三句话都一样适用,我把这三句话送给你们三兄弟,希望你们三兄弟在日后的为人行事,学习生活中都能秉承此念,方不负此生。”
  贾家两兄弟加上一个侄儿,都忍不住细细咀嚼这三句话,对宝玉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嘉勉,对贾环来说,更像是一种期待。
  而贾兰年龄虽小,但自幼丧父的他却早已经懂事,甚至比宝玉对人情世故更懂,原来这位冯世叔和他并不熟悉,他也找不到机会来亲近,此番总算是等到了机会。
  在贾宝玉、贾环还在咀嚼着这三句话的时候,贾兰早已经出列,叩拜道:“多谢世叔赠言,小侄定将牢记世叔赠言,回去之后禀明母亲,将其撰写出来,裱糊好,悬挂于房中,……”
  贾宝玉和贾环都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一路上一言不发的侄儿这个时候居然突然来给自己兄弟俩发了一个大招。
  “不过小侄笔力不济,若是能请世叔手赐墨宝一副,让侄儿能够得以留存,侄儿会更加珍惜,……”
  卧槽,冯紫英忍不住又要卧槽了,这是什么情况?看见先前还保持着文静沉默的贾兰突然跪倒在地这般动静,弄得他都有些手脚无措了,自己如何当得起对方这般?纵然算是其长辈,但这般跪拜,就未免有些过了。
  虽说贾宝玉也羡慕那传奇小说或者戏文中的主角横刀跃马,斩将夺旗,那等风光委实无人能及,但实际上他们也都清楚真正决定一场胜负的关键还是在于主帅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尤其是先期的准备布局才往往是决定一场战争战役的胜负手。
  冯紫英是一府同知,乃是文官,自然不可能亲自持戈上阵,但是从永平民壮的募集、训练和武器配备到后勤补给,很显然都应该是他这个同知一手操办,否则不会连皇上都要亲自召见并给予嘉誉。
  能把蛮横勇武甚至连京营都吃了大亏的蒙古人打得落花流水,哪怕贾宝玉以前再是对冯紫英的各种有些不服气,但现在也得要承认,自己无论在哪方面比起对方来,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陡然间他突然意识到为什么老爷太太都要自己一定要交好冯大哥,这不单单是两家通家之好的原因,而是因为冯大哥的前程实在是无可限量,而荣宁二府中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人才日后能支撑得起二府,日后若是府里边有个什么意外,也好有个照应。
  可与冯大哥联姻的宝姐姐和玉妹妹,一个姓薛,一个姓林,虽说都和贾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毕竟不是实打实的贾家人,一旦她们嫁给冯大哥之后,还会不会向着贾家呢?
  这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冯紫英并没有注意到宝玉点头之后复杂的神色,贾环的吹捧让他真的有点儿吃不消了,再说没有外人在场,这般吹嘘也有点儿过了,自己哪里是什么名帅风采,也不过就是困兽犹斗孤注一掷还差不多。
  当然他也不会去打击贾环的这种蜜汁崇拜,多给贾环灌输帮助他树立对自己的这种崇拜信赖心态,也没坏事儿,日后也能跟着自己,助自己一臂之力,自己也能放心大胆的提携他一番。
  “环哥儿,没那么夸张,此事也不必多提,对了,现在城外不靖,你回来了,功课可曾落下?”冯紫英一边走一边问。
  “冯大哥放心,书院暂时停课让我们进城暂时避一避时,教谕们都布置了一些作业,要求读一些书,写一些文章,小弟从未落下过。”贾环颇为自傲地道:“保证书院复课之后,小弟仍然能在东园里名列前茅。”
  “好,有这个自信就好,我可是要随时去信问着你们周山长和毕掌院的。”冯紫英满意地点头,“后年的秋闱,我等你的好消息。”
  看着冯紫英和贾环之间的互动,宝玉若说是没有半点羡慕,那也不可能,但是他对读那等经义和时政策论委实没有多少兴趣。
  真要让他去学贾环那样每日里定时定点的苦读,他实在受不了,远不及上午写写传奇话本,下午去戏园子和秦钟、蒋琪官以及柳二哥他们听戏唱曲儿,若是老爷心情好,晚间还能在一起饮酒嬉乐,这等日子何等逍遥自在?
  “宝玉,我听《今日新闻》那边说,你的《十三棍僧救唐王》已经差不多连载结束了,下一本准备好了么?”冯紫英启口问道。
  “还在准备中。”贾宝玉突然有些忸怩起来。
  “哦?怎么这种表情,有什么不妥的么?”冯紫英讶然问道。
  “不是,只是小弟写完《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后,现在很喜欢前明罗贯中写的那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虽然有些残缺不全,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我觉得比起陈寿的《三国志》那种纯粹介绍性的内容多了许多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以……”
  宝玉话还没说完,旁边贾环已经接上话了,“冯大哥,你可不知道,宝二哥现在是迷上那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了,买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回来读,读到兴致来的时候,还要吟诵一番,前几日我去,还见着宝二哥拉着袭人紫绡和李嬷嬷他们要演一出《甘露寺》呢,要我看都要疯魔了。”
  贾环话语里满是轻蔑不屑,就连脸上都是一脸鄙屑,不过贾宝玉对贾环的这般表示居然只是期期艾艾,没有像以往那般怒目以对,大概也是对自己的这些行径有些不好意思。
  “哦?”冯紫英倒是来了兴趣,他没想到贾宝玉把主意打到了《三国演义》上来了。
  《三国志通俗演义》虽然是元末明初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所写,但是成书在前明时期所留下的版本也并不完整,一直到大周朝之后,也还有不少冒充罗贯中的版本,鱼龙混杂。
  但是这本名著基本架构和故事章节已经成型了,一些精彩情节和片段也都为大众耳熟目详了,没想到贾宝玉居然还有意要在这本后来的四大名著之一上做文章,难道真的是觉得自己抢了《红楼梦》他的主角光环,现在他要在《三国演义》上找补回来?
  “宝玉,你有什么想法?”没有理睬贾环的诋毁,冯紫英微笑着点头问道。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见冯紫英颇感兴趣,而且丝毫没有轻慢的意思,贾宝玉精神大振,“小弟觉得这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其实还有许多可以完善和挖掘提炼的地方,现在市面上的各种版本小弟都已经看过了,好的版本还看过几遍,但是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不足,而且小弟以为这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但可以通过加工提炼更上一层楼,其中许多精彩段落还可以编成戏折子,供戏班子上台表现,绝对比时下在戏园子里表演的戏目强得多,……”
  冯紫英心中连呼卧槽,难道贾宝玉真的要在当文学家的路上一路狂奔,不但要抢毛宗岗的地位,当一回文学大家,还要当大周的汤显祖,做一个戏剧大家?
  见冯紫英盯着自己,一时间没有说话,贾宝玉内心惴惴,以为自己口出狂言,惹来冯大哥的不满了,正待分解什么,却见冯紫英深深地舒了一口气,郑重其事地拍了拍宝玉的肩头。
  “宝玉,你能有如此宏愿,为兄深感欣慰,《三国志通俗演义》为兄也很喜欢,特别是里边一些文臣武将和巾帼英豪,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吕布赵云,当然更有诸葛亮周瑜,还有那貂蝉和二乔,你若是能把这本书好好完善补全,再能加以提升,我想是完全可以在流传青史的,……”
  贾环愕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是冯大哥说的话?冯大哥不是一直鼓励自己考进士么?怎么宝玉写些莫名其妙的传奇话本,却还得到冯大哥如此高的评价?
  冯紫英没有理睬贾环惊讶的目光,自顾自地对宝玉道:“宝玉,你虽然对科考不甚感兴趣,但是却也是在文采上有些天赋的,若是能在此道上拿出些像样的本事来,一样可以在士林文人中扬名立万,海若先生能名扬四海,不也就是在这方面造诣突出么?你若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未尝不能在这上边有一番造化,……”
  宝玉被冯紫英的话给感动了,一直以来他都觉得冯紫英对自己不喜欢读书科举充满了恶意,甚至连抢走林妹妹和宝姐姐都更像是对自己不喜读书的一种报复,但现在他越发觉得自己太过狭隘,真真小觑了冯大哥的心胸。
  冯大哥并不是在意自己不能读书,而是在意自己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环老三能读书科考,那是他的本事,自己不喜欢读书科举,但是自己却也有自己的强项,海若先生写下了临川四梦,名扬天下,被天下文人奉为大家,何等光耀?
  自己若是能在传奇话本或者戏剧上有所造诣,不也一样可以在诸位亲友乃至姐妹们面前扬眉吐气昂首挺胸?
  宝玉站定脚步,深深地对冯紫英一鞠躬大礼,“冯大哥,谢谢您的指引提点,宝玉以往混混沌沌,也是听了您的指导,才有今日的寸进,日后宝玉定当不负冯大哥期望,定要头悬梁锥刺股,有所成就!”
  “宝玉,你有这番志气就好,不过愚兄也要提醒你,这要想写出一部真正流传于世的巨著,非一早一夕之功,纵然你有些底子,也需要不断打磨提升自己,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为人做事,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寂寞,……”
  前世中开会时的话信口就来,冯紫英的话锋一转,看着贾环,“环哥儿,兰哥儿,你们现在读书科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为官,这三句话都一样适用,我把这三句话送给你们三兄弟,希望你们三兄弟在日后的为人行事,学习生活中都能秉承此念,方不负此生。”
  贾家两兄弟加上一个侄儿,都忍不住细细咀嚼这三句话,对宝玉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嘉勉,对贾环来说,更像是一种期待。
  而贾兰年龄虽小,但自幼丧父的他却早已经懂事,甚至比宝玉对人情世故更懂,原来这位冯世叔和他并不熟悉,他也找不到机会来亲近,此番总算是等到了机会。
  在贾宝玉、贾环还在咀嚼着这三句话的时候,贾兰早已经出列,叩拜道:“多谢世叔赠言,小侄定将牢记世叔赠言,回去之后禀明母亲,将其撰写出来,裱糊好,悬挂于房中,……”
  贾宝玉和贾环都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一路上一言不发的侄儿这个时候居然突然来给自己兄弟俩发了一个大招。
  “不过小侄笔力不济,若是能请世叔手赐墨宝一副,让侄儿能够得以留存,侄儿会更加珍惜,……”
  卧槽,冯紫英忍不住又要卧槽了,这是什么情况?看见先前还保持着文静沉默的贾兰突然跪倒在地这般动静,弄得他都有些手脚无措了,自己如何当得起对方这般?纵然算是其长辈,但这般跪拜,就未免有些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