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曹贺二人来说,登莱镇短期内是一个可期的去处,但是从长远来看,男儿建功立业还得要在边关。
登莱镇防地在山东,固然能够获得较为充沛的兵源,但须得要靠朝廷的鼎力支持才能组建起来。
粮饷和物资对于一个新边镇来说都是不可或缺,而且就算是组建起来,却又缺少打仗立功的机会了,这对曹贺二人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
当初不愿意离开辽东也就是这个因素,要想打仗,除非兵部能统一调配安排。
像这种和南京打仗的内战机会更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随着朝廷和南京谈判进入尾声,而西南叛乱也趋于结束,估计日后机会更少了。
所以无论从那一个角度来说,曹文诏和贺人龙都清楚,须得要好生交好眼前这个兵部乃至内阁的红人,而恰恰自己二人又有是其父亲老下属这层关系,自然要把这层渊源用到极致。
所以他们也是一到天津卫,将带回来的军队安顿好,二人便立即乘船进京,首先就拜会冯紫英。
按照惯例,边镇将领进京,一般都是见主官,也就是尚书接见,侍郎则需要看情况。
像曹贺二人是要组建新的登莱镇,要见也应该是见孙承宗这个左侍郎,因为孙承宗管着武选司和武库司,但曹贺二人和孙承宗没什么交情,张怀昌更无交道,所以也只有冯紫英这个右侍郎还有几分渊源,所以干脆就直接来见冯紫英了。
对方的热情也让曹贺二人心中喜悦满意之余更生出几分期盼,也许跟着这一位红人,登莱镇未来比辽东镇更可期?
对于曹贺二人的来拜会,冯紫英当然是高兴的。
再说是老爹的旧部,但是老爹现在早就在大同,也不在辽东了,不说人走茶凉,但你若是离开了,影响力肯定会逐渐淡化。
曹文诏和贺人龙算是和老爹关系较深的了,来自己这里也是有这层渊源,那自己捡起来,继续强化稳固,也是应有之意。
寒暄之后,冯紫英也问起了曹贺二部回来的情况。
目前各部已经抵达了大沽,正在大沽休整,目前实有兵员八千九百余人,比起辽东之战前损失了三千六百余人,
说起自身这些旧部老卒,曹文诏也有些心痛,这都是精锐,损失一名也许就需要几年才能训练培养出来。
到登莱那边兵员固然不愁,但要变成精锐老卒却要靠训练和战争历练才能成。
文诏兄,打仗难免牺牲,关键在于我们对建州女真这一战打赢了,达到了我们的战略目的,我可以夸口一句,两三年内,努尔哈赤恐怕是组织不起这么大规模的战事来了,他得喘息一下,舔一舔伤口。冯紫英安慰道:此去登莱,兵员无虞,但如何训练成一支强军,那就要看你们了。
大人,光靠训练是练不成一支精锐的,得有战阵历练才行,大同、辽东乃至蓟镇,甚至三边都不缺机会,可登莱,咱们和谁打?贺人龙搓着手笑着道:朝廷得给咱们登莱镇机会啊。
怎么,还没走马上任呢,就想要打仗了?冯紫英笑了起来,对方有这样的气性,倒是冯紫英乐见其成的,不想打仗的武将绝对不是好武人,武人不就是要靠打仗来证明自己么?
也不瞒大人,我和文诏兄从辽东出来,总觉得不是滋味,赵率教和杜松他们是骡子是马,看他们自己遛遛的结果吧,但咱们不服,究竟是谁不行,现在还未有定论,咱们也得要证明一下自己才行,所以我和文诏兄都恳请大人能给我们登莱镇一份机会。
贺人龙站起身来躬身行礼,曹文诏也是如此这般,倒是让冯紫英赶紧起身扶起二人。
何须如此?冯紫英把二人扶回座位,这才重新归
位,沉吟着道:二位兄长的心情我理解,辽东之事一言难尽,所以我不做评判,但我赞同人龙兄所言,武人还是要靠打仗来证明自己,登莱镇初建,有这八千多老卒,登莱那边卫所已经准备停当有一万多兵卒,地方上还在继续筹备,我相信很快就能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镇,至于说打仗,二位兄长放心,有的是打。
印象中前世明末时候曹文诏和贺人龙也是大杀四方,不过和农民起义军打得多一些,不知道今世白莲教究竟能掀起多大风浪来,不过冯紫英有一种感觉,白莲教掀起的风暴不会小。
看看现在察哈尔人依然在纠缠不休,麻承勋虽然控制住了宣府镇那边局面,但始终未能彻底将察哈尔人逐出边墙,在龙门所到龙门卫之间,开平卫(独石堡)仍然被察哈尔人占住,大、小白阳堡和羊房堡也好没有能收复,战线拉得很长很乱。
在山西那边袁可立虽然已经确立了优势,局面正在逐渐好转,但是整个山西元气却大伤了。
因为兵灾而导致老百姓四处逃荒,地方上都有些管不过来了,大量流民都向着北直隶和河南涌来,尤其是保安州、保定府和真定府承受的压力更大。
越是这种混乱局面,越是一些野心家的机会,对于白莲教这种惯会趁乱起势的道门就是莫大的机遇。
龙禁尉和刑部这一两年心思都放在了清理那些拂逆南京的武勋贵族去了,因为有利可图啊,对白莲教这些苦哈哈就没那么大兴趣了。
这变相地放纵了白莲教的蔓延之势。
虽说建州女真那边遭遇了重创,但是冯紫英觉得以努尔哈赤的心性,若是大周内部大乱,他还是会下意识地要来掺和的,只是掺和的力度不可能有之前那么大了,关键还是要尽可能把南京这边谈下来。
哦?听得冯紫英言之凿凿,曹文诏和贺人龙都是精神一振,曹文诏立即问道:大人,可是山西那边,还是陈继先?
冯紫英笑了起来,文诏兄,这么敏感?稍安勿躁,你好歹也要先走马上任吧?光是这八九千人可不够,起码也要把已经替你准备好的一旦多人先行组建起来吧,兵部肯定不会放任登莱镇这样一支劲旅闲着的,这一点你就放心吧。
见冯紫英不诏和贺人龙也就不再多问,不过得了这样一句话,心里还是踏实不少,只要有仗打,那就好。
冯紫英又问了毛文龙部那边情况。
曹贺二人不是太清楚,只知道毛文龙被任命副总兵之后,已经率部南下了。
辽南的金州复州二卫划给了毛文龙作为其防区,也包括镇江堡(九连城)都划给了毛文龙。
现在赵率教和杜松他们的心思都放在了沈阳——铁岭一线以及广宁那边了。
随后冯紫英又和他们二人谈了下一步登莱镇组建新军的方向,火器部队是主要方向。
曹文诏和贺人龙二人也越来越意识到火器的重要性,火铳的威力和便捷性日益彰显,特别是在火铳可以迅速加刺刀这一问题得到解决之后,火铳在近战中可以摇身一变成为长矛兵这个变化使得战斗力提升更是显着。
而火炮的威力在野战和攻城战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技术进一步改进,虎蹲炮和攻城炮相结合,使得火器在整个步兵阵营可以实现全方位的覆盖,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战,亦或是守城战,都可以极大地拓展使用领域,尤其是其相对简捷的训练时间更是对步军来说极为重要。
曹文诏和贺人龙都不是那种食古不化的人,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也像冯紫英提出,除了保持必要数量的骑兵外,在步军方面要调整结构,主要以组建火铳兵和火炮兵相结合的步兵,像作为专业保护火铳兵和火炮兵的长矛兵和刀盾兵可以大幅度削减
,因为火铳兵基本可以取代长矛兵。
另外就是自生火铳和鹰嘴铳这两种特殊火铳,二人也提出巨大需求,倒是让冯紫英有些意动。
曹文诏和贺人龙都是当世有数的勇将,其部下比起自己在陕西招募的那些边寨叛*化来的步军无论是军纪还是兵员素质都要强太多,如果依托这二人的本部,再用登莱兵员加入进来组建新登莱镇,其战斗力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特别是两人和自己关系亲近密切,又有老爹旧部这层关系,而且这二人心眼不多,属于那种投缘就卖命的忠勇之辈,若是好生经营,这新登莱镇就能成为自己一个核心基本盘,在战斗力上也可以让人放心。
这个心思一起来,冯紫英就开始如何来为曹贺二人补充粮饷和兵员了。
作为兵部右侍郎,虽然武选司和武库司不归他管,但要帮着敲敲边鼓,疏通疏通却是简单得很,而且兵部采购火器的主要来源也是京畿军工联合体,这更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好生运作一下,优先保障登莱镇不成问题。
登莱镇防地在山东,固然能够获得较为充沛的兵源,但须得要靠朝廷的鼎力支持才能组建起来。
粮饷和物资对于一个新边镇来说都是不可或缺,而且就算是组建起来,却又缺少打仗立功的机会了,这对曹贺二人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
当初不愿意离开辽东也就是这个因素,要想打仗,除非兵部能统一调配安排。
像这种和南京打仗的内战机会更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随着朝廷和南京谈判进入尾声,而西南叛乱也趋于结束,估计日后机会更少了。
所以无论从那一个角度来说,曹文诏和贺人龙都清楚,须得要好生交好眼前这个兵部乃至内阁的红人,而恰恰自己二人又有是其父亲老下属这层关系,自然要把这层渊源用到极致。
所以他们也是一到天津卫,将带回来的军队安顿好,二人便立即乘船进京,首先就拜会冯紫英。
按照惯例,边镇将领进京,一般都是见主官,也就是尚书接见,侍郎则需要看情况。
像曹贺二人是要组建新的登莱镇,要见也应该是见孙承宗这个左侍郎,因为孙承宗管着武选司和武库司,但曹贺二人和孙承宗没什么交情,张怀昌更无交道,所以也只有冯紫英这个右侍郎还有几分渊源,所以干脆就直接来见冯紫英了。
对方的热情也让曹贺二人心中喜悦满意之余更生出几分期盼,也许跟着这一位红人,登莱镇未来比辽东镇更可期?
对于曹贺二人的来拜会,冯紫英当然是高兴的。
再说是老爹的旧部,但是老爹现在早就在大同,也不在辽东了,不说人走茶凉,但你若是离开了,影响力肯定会逐渐淡化。
曹文诏和贺人龙算是和老爹关系较深的了,来自己这里也是有这层渊源,那自己捡起来,继续强化稳固,也是应有之意。
寒暄之后,冯紫英也问起了曹贺二部回来的情况。
目前各部已经抵达了大沽,正在大沽休整,目前实有兵员八千九百余人,比起辽东之战前损失了三千六百余人,
说起自身这些旧部老卒,曹文诏也有些心痛,这都是精锐,损失一名也许就需要几年才能训练培养出来。
到登莱那边兵员固然不愁,但要变成精锐老卒却要靠训练和战争历练才能成。
文诏兄,打仗难免牺牲,关键在于我们对建州女真这一战打赢了,达到了我们的战略目的,我可以夸口一句,两三年内,努尔哈赤恐怕是组织不起这么大规模的战事来了,他得喘息一下,舔一舔伤口。冯紫英安慰道:此去登莱,兵员无虞,但如何训练成一支强军,那就要看你们了。
大人,光靠训练是练不成一支精锐的,得有战阵历练才行,大同、辽东乃至蓟镇,甚至三边都不缺机会,可登莱,咱们和谁打?贺人龙搓着手笑着道:朝廷得给咱们登莱镇机会啊。
怎么,还没走马上任呢,就想要打仗了?冯紫英笑了起来,对方有这样的气性,倒是冯紫英乐见其成的,不想打仗的武将绝对不是好武人,武人不就是要靠打仗来证明自己么?
也不瞒大人,我和文诏兄从辽东出来,总觉得不是滋味,赵率教和杜松他们是骡子是马,看他们自己遛遛的结果吧,但咱们不服,究竟是谁不行,现在还未有定论,咱们也得要证明一下自己才行,所以我和文诏兄都恳请大人能给我们登莱镇一份机会。
贺人龙站起身来躬身行礼,曹文诏也是如此这般,倒是让冯紫英赶紧起身扶起二人。
何须如此?冯紫英把二人扶回座位,这才重新归
位,沉吟着道:二位兄长的心情我理解,辽东之事一言难尽,所以我不做评判,但我赞同人龙兄所言,武人还是要靠打仗来证明自己,登莱镇初建,有这八千多老卒,登莱那边卫所已经准备停当有一万多兵卒,地方上还在继续筹备,我相信很快就能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镇,至于说打仗,二位兄长放心,有的是打。
印象中前世明末时候曹文诏和贺人龙也是大杀四方,不过和农民起义军打得多一些,不知道今世白莲教究竟能掀起多大风浪来,不过冯紫英有一种感觉,白莲教掀起的风暴不会小。
看看现在察哈尔人依然在纠缠不休,麻承勋虽然控制住了宣府镇那边局面,但始终未能彻底将察哈尔人逐出边墙,在龙门所到龙门卫之间,开平卫(独石堡)仍然被察哈尔人占住,大、小白阳堡和羊房堡也好没有能收复,战线拉得很长很乱。
在山西那边袁可立虽然已经确立了优势,局面正在逐渐好转,但是整个山西元气却大伤了。
因为兵灾而导致老百姓四处逃荒,地方上都有些管不过来了,大量流民都向着北直隶和河南涌来,尤其是保安州、保定府和真定府承受的压力更大。
越是这种混乱局面,越是一些野心家的机会,对于白莲教这种惯会趁乱起势的道门就是莫大的机遇。
龙禁尉和刑部这一两年心思都放在了清理那些拂逆南京的武勋贵族去了,因为有利可图啊,对白莲教这些苦哈哈就没那么大兴趣了。
这变相地放纵了白莲教的蔓延之势。
虽说建州女真那边遭遇了重创,但是冯紫英觉得以努尔哈赤的心性,若是大周内部大乱,他还是会下意识地要来掺和的,只是掺和的力度不可能有之前那么大了,关键还是要尽可能把南京这边谈下来。
哦?听得冯紫英言之凿凿,曹文诏和贺人龙都是精神一振,曹文诏立即问道:大人,可是山西那边,还是陈继先?
冯紫英笑了起来,文诏兄,这么敏感?稍安勿躁,你好歹也要先走马上任吧?光是这八九千人可不够,起码也要把已经替你准备好的一旦多人先行组建起来吧,兵部肯定不会放任登莱镇这样一支劲旅闲着的,这一点你就放心吧。
见冯紫英不诏和贺人龙也就不再多问,不过得了这样一句话,心里还是踏实不少,只要有仗打,那就好。
冯紫英又问了毛文龙部那边情况。
曹贺二人不是太清楚,只知道毛文龙被任命副总兵之后,已经率部南下了。
辽南的金州复州二卫划给了毛文龙作为其防区,也包括镇江堡(九连城)都划给了毛文龙。
现在赵率教和杜松他们的心思都放在了沈阳——铁岭一线以及广宁那边了。
随后冯紫英又和他们二人谈了下一步登莱镇组建新军的方向,火器部队是主要方向。
曹文诏和贺人龙二人也越来越意识到火器的重要性,火铳的威力和便捷性日益彰显,特别是在火铳可以迅速加刺刀这一问题得到解决之后,火铳在近战中可以摇身一变成为长矛兵这个变化使得战斗力提升更是显着。
而火炮的威力在野战和攻城战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技术进一步改进,虎蹲炮和攻城炮相结合,使得火器在整个步兵阵营可以实现全方位的覆盖,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战,亦或是守城战,都可以极大地拓展使用领域,尤其是其相对简捷的训练时间更是对步军来说极为重要。
曹文诏和贺人龙都不是那种食古不化的人,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也像冯紫英提出,除了保持必要数量的骑兵外,在步军方面要调整结构,主要以组建火铳兵和火炮兵相结合的步兵,像作为专业保护火铳兵和火炮兵的长矛兵和刀盾兵可以大幅度削减
,因为火铳兵基本可以取代长矛兵。
另外就是自生火铳和鹰嘴铳这两种特殊火铳,二人也提出巨大需求,倒是让冯紫英有些意动。
曹文诏和贺人龙都是当世有数的勇将,其部下比起自己在陕西招募的那些边寨叛*化来的步军无论是军纪还是兵员素质都要强太多,如果依托这二人的本部,再用登莱兵员加入进来组建新登莱镇,其战斗力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特别是两人和自己关系亲近密切,又有老爹旧部这层关系,而且这二人心眼不多,属于那种投缘就卖命的忠勇之辈,若是好生经营,这新登莱镇就能成为自己一个核心基本盘,在战斗力上也可以让人放心。
这个心思一起来,冯紫英就开始如何来为曹贺二人补充粮饷和兵员了。
作为兵部右侍郎,虽然武选司和武库司不归他管,但要帮着敲敲边鼓,疏通疏通却是简单得很,而且兵部采购火器的主要来源也是京畿军工联合体,这更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好生运作一下,优先保障登莱镇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