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疑了一下,甄宝玉才用眼神示意堂妹不要过去,往外走。
甄宝毓对自己这个堂兄并无多少好感,不过对方是长房唯一的嫡子,也是甄家日后的顶梁柱,所以也能维系着关系,只是见对方这般神秘,让她有些惊讶。
一直走到一边,甄宝玉才低声道:“宝毓你是去找叔父么?最好莫要过去。”
见堂兄一脸晦气模样,甄宝毓摇了摇头,“怎么了?我听伯母说姐姐来信了,后来又说信被你送到伯父那里去了,所以想要去问问伯父姐姐的情况怎样?那封信兄长你可看了?”
“那封信我交给父亲了,姐姐给父母的信,我如何敢看?”甄宝玉摇了摇头,“但是恐怕姐姐的处境也不太好,但听说有贵人帮忙,姐姐可能要回京师城了。”
“姐姐要回京师了?”甄宝毓惊喜过望:“哪个贵人?”
甄氏三姐妹,宝琛、宝旒、宝毓,三姐妹自幼关系就十分亲近,甄宝琛虽然自幼丧母,续弦的甄宝旒亲母对甄宝琛并不算亲近,但是却没有影响几姐妹之间的关系。
后来八年前甄宝琛嫁了徽州丁家嫡子,六年前甄宝旒嫁了北静郡王水溶,甄宝毓却婚事未定,小姑独处在家。
三姐妹一直都有书信往来,一直到南北之战,甄宝旒在京中入狱,后来流放西安,联系才算是断了,但甄宝琛和甄宝毓之间还保持着密切往来。
这两年每次甄宝琛回金陵娘家来,两姐妹谈起二姐(妹)的命运都是叹息不止,也为各家未来担忧不已。
甄家、水家、丁家,现在都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随着朝廷对南京的优势越来越大,而义忠亲王和南京这些文臣都在寻求和朝廷的妥协,但像甄家、水家和丁家这样的豪门家族似乎就渐渐有被抛弃的迹象,即便是家中女卷也一样有所感觉。
“姐姐在信中提及的,说可能要回京师了,但是究竟如何,却语焉不详。”甄宝玉摇了摇头,“至于说有贵人相助,或许就是现在金陵城里耀武扬威的这个冯铿吧。”
“啊?”甄宝毓吃了一惊,“姐姐的贵人是他?姐姐怎么会和他扯上关系?”
冯紫英现在在金陵城里名声的确是如雷贯耳,父亲回家中也是经常提及这个人。
甄宝毓却是知道,当初家中还曾经有过说法说想让自己嫁给这个男人,但是也只是一提,后来很快就传来消息说这个男人一人兼祧三房,长房去了苏州沉氏,二房娶了原来已经没落的金陵薛氏,三房则娶了苏州林氏。
甄宝毓自认为自己和苏州沉氏或许不如,但是和金陵薛氏女以及苏州林氏女却并不逊色。
金陵薛家算什么?早就没落了,沦为皇商,而且家族中还没有男性顶梁柱。
苏州林家也是人丁单薄,那林如海虽说是进士出身,但是却不容于士林群体,只能给皇上当私臣,而且林黛玉自幼丧母,体质孱弱,如何堪为大妇?
不过这些心思也不过就是在自己和两个姐姐闲聊时提及,甄宝毓自己也没太在意,反倒是两个姐姐很是遗憾,觉得如果攀上了冯家,那甄家的底蕴就要强许多。
现在骤然听的堂兄说起堂姐的贵人居然是冯铿,自然让甄宝毓有些难以置信,之前可从未听姐姐提起过她和冯家有什么瓜葛啊。
“姐姐在信中没说,叔父倒是说是不是和宁国府贾家的女人有瓜葛,具体情形就不知道了。”甄宝玉也不清楚详情,“现在父亲和叔父还在谈话,而且情绪都不好,妹妹还是莫要去触霉头,万一父亲和叔父把邪火发在妹妹身上,那就不好了。”
甄宝玉没有提自己父亲一度因为李家姐妹主动给了冯紫英做妾而启发,有意想要让堂妹去给冯紫英做妾的事情,那样显得自己父亲有些心思龌龊了,想必这事儿也就是父亲临时的意动,真要琢磨一下也知道肯定不可行。
二人正说话间,却见甄应嘉的一名长随疾步进来,见到甄宝玉和甄宝毓兄妹俩,打了个招呼,便欲往里走,甄宝玉见对方匆忙,随口问道:“父亲和叔父在说话,若无其他事儿,便莫要去打扰。”
“大爷,是徽州丁老爷来了,还有大小姐也回来了。”长随回道。
“大姐也回来了?”两兄妹都异口同声道:“真的?”
大姐甄宝琛回来的时候不多,毕竟早就出嫁了,而且还在徽州,距离六七百里地,一年都未必能回来一回,平素甄宝毓和甄宝琛联系也都是书信往来居多。
“是啊,大小姐也和姑爷一起回来的,刚到家门口,丁老爷估计是有急事,所以才让小的忙着来通报。”长随应道。
兄妹二人听闻之后,也不敢拦长随,但也估计丁氏父子带着大姐一起回来,怎么看都觉得有些古怪。
平常大姐回娘家一般都要先提前打招呼,而且多是自己一人回来,何曾和公公、丈夫一道回来过?
里边甄应嘉、甄应誉听得丁德义、丁中祯父子带着自己女儿一并来自己家,心里一紧之余也是面面相觑,这个时候丁家父子突然来金陵,可不是好兆头。
莫非是也得知了当下甄家局面不佳,要来商计如何应对?
可再怎么也该提前打个招呼才对啊。
只是亲家和女婿都已经登门了,甄应嘉自然也不可能不见,便招呼甄应誉一道见客,但心中已经有了一些不祥预感。
甄宝玉和甄宝毓却没有想那么多,听得自己姐姐回来了,都高兴地去了大门上迎接。
看到弟弟和堂妹来接自己,有些疲惫的甄宝琛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挥着手招呼着弟弟妹妹。
“大姐,怎么突然想到这个时候回来了,也没有提前打个招呼?”甄宝毓和这位堂姐关系很好,疾步跑上前去,亲热地攀着对方的胳膊,“丁老爷和姐夫也都来了,什么事儿这么郑重?”
甄宝毓无心的一句话却让甄宝琛心中“咯噔”一下。
实际上在路上甄宝琛就有些疑惑。
说起来南京就很仓促,公公去了一趟南昌回来之后就一直情绪不太好,而且这一段时间也是和丈夫神神秘秘地在商量着什么。
她也问过丈夫,丈夫却都是不耐烦地说是外边的事儿,让她不必多问,她也就不敢多问了。
但她感觉得到,应该是朝廷“变天”有关。
新皇登基,原本是好事,毕竟朝廷和南京这边谈妥了。
她是甄家女儿,自然对这等朝政事务不陌生。
甄家一直是义忠亲王的忠实拥趸,照理说既然谈好了,那甄家也该从中得益才对,但是情况好像并非如此。
义忠亲王北上走了,汤谬两位入阁了,甚至后来朱顾等人也都纷纷北上入京了,据说都会有比较好的安排。
然后就是突如其来的朝廷大军南下,江南三镇被解除了,原来被视为江南擎天柱的牛继宗、王子腾、陈继先、孙绍祖等人要么归隐下野,要么不知所踪。
整个南京这边一下子局面大变,似乎朝廷对南京这边原来这些人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就开始横挑鼻子竖挑眼地找茬儿起来了。
从这个时候,甄宝琛就感觉到丁家这边开始焦躁不安起来了,公公和丈夫频频出门,从京师、南京、南昌过来的信使不断地来往奔行。
这也罢了,但让甄宝琛感到担心的是似乎他们做这些事情,都在避着自己一般,这才是让甄宝琛最为恐惧的。
这一趟来南京,公公和丈夫却把自己也带上了,说是让自己也回回娘家看一看。
若是以往,甄宝琛自然是喜出望外的,但是这一次却总让她有些说不出的担心忧惧。
“兴许是老爷和相公与父亲叔父他们有生意上的事情吧?”甄宝琛澹澹地道:“我也没问过。”
性子粗疏的甄宝玉倒是没太在意,但是甄宝毓似乎却感受到了大姐话语里流露出来的几分萧索落寞,还有些许说不出的烦忧。
“大姐,你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儿么?”甄宝毓惠心纨质,秀外慧中,揽着甄宝琛的胳膊,小心翼翼地问道:“可是和当下金陵城里的情势有关?”
甄宝琛瞥了一眼自己这个堂妹,比起懵懵懂懂的弟弟来,这个堂妹可要机敏灵动许多,对当下时局的了解也要深刻得多。
“或许吧,江南动荡,哪一家都避免不了被卷入进来,甄家如此,丁家亦是如此,只是不知道这轮风暴席卷而来,我们这些人在其中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甄宝琛带着几分悲凉和不祥的语气让甄宝毓悚然一惊,就连那么迟钝的甄宝玉也都听出来一些不对劲儿,“大姐,发生了什么事儿,你和姐夫闹别扭了?”
“没有,只是这段时间似乎有些疲倦,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老是感觉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似的。”甄宝琛看了一眼从已经急匆匆想着中院走去的公公和丈夫,似乎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存在。
甄宝毓对自己这个堂兄并无多少好感,不过对方是长房唯一的嫡子,也是甄家日后的顶梁柱,所以也能维系着关系,只是见对方这般神秘,让她有些惊讶。
一直走到一边,甄宝玉才低声道:“宝毓你是去找叔父么?最好莫要过去。”
见堂兄一脸晦气模样,甄宝毓摇了摇头,“怎么了?我听伯母说姐姐来信了,后来又说信被你送到伯父那里去了,所以想要去问问伯父姐姐的情况怎样?那封信兄长你可看了?”
“那封信我交给父亲了,姐姐给父母的信,我如何敢看?”甄宝玉摇了摇头,“但是恐怕姐姐的处境也不太好,但听说有贵人帮忙,姐姐可能要回京师城了。”
“姐姐要回京师了?”甄宝毓惊喜过望:“哪个贵人?”
甄氏三姐妹,宝琛、宝旒、宝毓,三姐妹自幼关系就十分亲近,甄宝琛虽然自幼丧母,续弦的甄宝旒亲母对甄宝琛并不算亲近,但是却没有影响几姐妹之间的关系。
后来八年前甄宝琛嫁了徽州丁家嫡子,六年前甄宝旒嫁了北静郡王水溶,甄宝毓却婚事未定,小姑独处在家。
三姐妹一直都有书信往来,一直到南北之战,甄宝旒在京中入狱,后来流放西安,联系才算是断了,但甄宝琛和甄宝毓之间还保持着密切往来。
这两年每次甄宝琛回金陵娘家来,两姐妹谈起二姐(妹)的命运都是叹息不止,也为各家未来担忧不已。
甄家、水家、丁家,现在都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随着朝廷对南京的优势越来越大,而义忠亲王和南京这些文臣都在寻求和朝廷的妥协,但像甄家、水家和丁家这样的豪门家族似乎就渐渐有被抛弃的迹象,即便是家中女卷也一样有所感觉。
“姐姐在信中提及的,说可能要回京师了,但是究竟如何,却语焉不详。”甄宝玉摇了摇头,“至于说有贵人相助,或许就是现在金陵城里耀武扬威的这个冯铿吧。”
“啊?”甄宝毓吃了一惊,“姐姐的贵人是他?姐姐怎么会和他扯上关系?”
冯紫英现在在金陵城里名声的确是如雷贯耳,父亲回家中也是经常提及这个人。
甄宝毓却是知道,当初家中还曾经有过说法说想让自己嫁给这个男人,但是也只是一提,后来很快就传来消息说这个男人一人兼祧三房,长房去了苏州沉氏,二房娶了原来已经没落的金陵薛氏,三房则娶了苏州林氏。
甄宝毓自认为自己和苏州沉氏或许不如,但是和金陵薛氏女以及苏州林氏女却并不逊色。
金陵薛家算什么?早就没落了,沦为皇商,而且家族中还没有男性顶梁柱。
苏州林家也是人丁单薄,那林如海虽说是进士出身,但是却不容于士林群体,只能给皇上当私臣,而且林黛玉自幼丧母,体质孱弱,如何堪为大妇?
不过这些心思也不过就是在自己和两个姐姐闲聊时提及,甄宝毓自己也没太在意,反倒是两个姐姐很是遗憾,觉得如果攀上了冯家,那甄家的底蕴就要强许多。
现在骤然听的堂兄说起堂姐的贵人居然是冯铿,自然让甄宝毓有些难以置信,之前可从未听姐姐提起过她和冯家有什么瓜葛啊。
“姐姐在信中没说,叔父倒是说是不是和宁国府贾家的女人有瓜葛,具体情形就不知道了。”甄宝玉也不清楚详情,“现在父亲和叔父还在谈话,而且情绪都不好,妹妹还是莫要去触霉头,万一父亲和叔父把邪火发在妹妹身上,那就不好了。”
甄宝玉没有提自己父亲一度因为李家姐妹主动给了冯紫英做妾而启发,有意想要让堂妹去给冯紫英做妾的事情,那样显得自己父亲有些心思龌龊了,想必这事儿也就是父亲临时的意动,真要琢磨一下也知道肯定不可行。
二人正说话间,却见甄应嘉的一名长随疾步进来,见到甄宝玉和甄宝毓兄妹俩,打了个招呼,便欲往里走,甄宝玉见对方匆忙,随口问道:“父亲和叔父在说话,若无其他事儿,便莫要去打扰。”
“大爷,是徽州丁老爷来了,还有大小姐也回来了。”长随回道。
“大姐也回来了?”两兄妹都异口同声道:“真的?”
大姐甄宝琛回来的时候不多,毕竟早就出嫁了,而且还在徽州,距离六七百里地,一年都未必能回来一回,平素甄宝毓和甄宝琛联系也都是书信往来居多。
“是啊,大小姐也和姑爷一起回来的,刚到家门口,丁老爷估计是有急事,所以才让小的忙着来通报。”长随应道。
兄妹二人听闻之后,也不敢拦长随,但也估计丁氏父子带着大姐一起回来,怎么看都觉得有些古怪。
平常大姐回娘家一般都要先提前打招呼,而且多是自己一人回来,何曾和公公、丈夫一道回来过?
里边甄应嘉、甄应誉听得丁德义、丁中祯父子带着自己女儿一并来自己家,心里一紧之余也是面面相觑,这个时候丁家父子突然来金陵,可不是好兆头。
莫非是也得知了当下甄家局面不佳,要来商计如何应对?
可再怎么也该提前打个招呼才对啊。
只是亲家和女婿都已经登门了,甄应嘉自然也不可能不见,便招呼甄应誉一道见客,但心中已经有了一些不祥预感。
甄宝玉和甄宝毓却没有想那么多,听得自己姐姐回来了,都高兴地去了大门上迎接。
看到弟弟和堂妹来接自己,有些疲惫的甄宝琛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挥着手招呼着弟弟妹妹。
“大姐,怎么突然想到这个时候回来了,也没有提前打个招呼?”甄宝毓和这位堂姐关系很好,疾步跑上前去,亲热地攀着对方的胳膊,“丁老爷和姐夫也都来了,什么事儿这么郑重?”
甄宝毓无心的一句话却让甄宝琛心中“咯噔”一下。
实际上在路上甄宝琛就有些疑惑。
说起来南京就很仓促,公公去了一趟南昌回来之后就一直情绪不太好,而且这一段时间也是和丈夫神神秘秘地在商量着什么。
她也问过丈夫,丈夫却都是不耐烦地说是外边的事儿,让她不必多问,她也就不敢多问了。
但她感觉得到,应该是朝廷“变天”有关。
新皇登基,原本是好事,毕竟朝廷和南京这边谈妥了。
她是甄家女儿,自然对这等朝政事务不陌生。
甄家一直是义忠亲王的忠实拥趸,照理说既然谈好了,那甄家也该从中得益才对,但是情况好像并非如此。
义忠亲王北上走了,汤谬两位入阁了,甚至后来朱顾等人也都纷纷北上入京了,据说都会有比较好的安排。
然后就是突如其来的朝廷大军南下,江南三镇被解除了,原来被视为江南擎天柱的牛继宗、王子腾、陈继先、孙绍祖等人要么归隐下野,要么不知所踪。
整个南京这边一下子局面大变,似乎朝廷对南京这边原来这些人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就开始横挑鼻子竖挑眼地找茬儿起来了。
从这个时候,甄宝琛就感觉到丁家这边开始焦躁不安起来了,公公和丈夫频频出门,从京师、南京、南昌过来的信使不断地来往奔行。
这也罢了,但让甄宝琛感到担心的是似乎他们做这些事情,都在避着自己一般,这才是让甄宝琛最为恐惧的。
这一趟来南京,公公和丈夫却把自己也带上了,说是让自己也回回娘家看一看。
若是以往,甄宝琛自然是喜出望外的,但是这一次却总让她有些说不出的担心忧惧。
“兴许是老爷和相公与父亲叔父他们有生意上的事情吧?”甄宝琛澹澹地道:“我也没问过。”
性子粗疏的甄宝玉倒是没太在意,但是甄宝毓似乎却感受到了大姐话语里流露出来的几分萧索落寞,还有些许说不出的烦忧。
“大姐,你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儿么?”甄宝毓惠心纨质,秀外慧中,揽着甄宝琛的胳膊,小心翼翼地问道:“可是和当下金陵城里的情势有关?”
甄宝琛瞥了一眼自己这个堂妹,比起懵懵懂懂的弟弟来,这个堂妹可要机敏灵动许多,对当下时局的了解也要深刻得多。
“或许吧,江南动荡,哪一家都避免不了被卷入进来,甄家如此,丁家亦是如此,只是不知道这轮风暴席卷而来,我们这些人在其中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甄宝琛带着几分悲凉和不祥的语气让甄宝毓悚然一惊,就连那么迟钝的甄宝玉也都听出来一些不对劲儿,“大姐,发生了什么事儿,你和姐夫闹别扭了?”
“没有,只是这段时间似乎有些疲倦,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老是感觉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似的。”甄宝琛看了一眼从已经急匆匆想着中院走去的公公和丈夫,似乎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