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身边人对苏淼的最初评价都是害羞,内向,乖巧。
父母和老师都觉得她是个典型的乖乖女,尤其是老师,每个阶段的老师都认为苏淼是个一心学习,不会做出出格的举动的好学生。
继母从小学开始,逢人便夸赞苏淼,说苏淼的学习和作业完全不需要家长监督,每次都会自觉地把作业写完再玩,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是个十分让人省心的好孩子。
初听时还是觉得很开心的,尤其是在与其他孩子对比时,苏淼在学习这一块儿简直就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话锋一转,又会变成——
“就是有点内向,闷得很。”
闷得很。
苏淼很不喜欢这个形容词。
不论是大人的夸赞还是批评,本质上都是一种以他们视角来看,从而得出的所谓功利性的标签,这些条条框框束缚着苏淼,也保护着苏淼。
他们无数次地向别人强调这些点,以至于所有身边的人都会下意识地将这些标签贴在苏淼身上,然后在以后每次提起苏淼时,脑海中最先蹦出的甚至不是苏淼这个人,不是她的面孔,不是她的基本信息,而是这些“来自大人的评价“。
苏淼深深地讨厌这种评价。
他们打着自以为是的熟悉和爱的名义,用无形的手铐和链锁将苏淼桎梏在了“家“的囚牢里。
以一副纵容的语气说出她“很闷“的性格“缺点”后,又批评她做得不够好。
“还是应该让她多跟你们家孩子学习学习,多出去交朋友,多去表现自己。“
可是他们忘了,以前的苏淼和同学们相约出去玩时,是他们刨根问底,平白无故地质疑苏淼不认真学习,乱交狐朋狗友,甚至没有沟通过就单方面地拒绝了苏淼的请求。
他们折断了她的翅膀,现在却又来责怪她不会飞翔。
苏淼很讨厌大人的自以为是,但她又无法反抗。
羽翼未丰的小鸟,是无法独自离家远走的。
苏淼渐渐学会了沉默,也习惯了沉默。
父母说什么,不去反驳,也不去附和,竭尽所能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即使他们所说都不是事实,即使被误会被误解,那又怎样呢?
至少她能活得更轻松了不是吗?
慢慢的,这样的沉默也逐渐浸透了她的生活和学习。
在大家都尚未成熟的青春时期,她变得异常敏感和克制,早早地明白了“沉默是金“的真谛。
在被班主任叫过去聊天交流后,苏淼的脑子里一直乱糟糟的,一瞬间里突然觉得自己很可悲。
她叹了口气,假装若无其事地回了教室。
班级里的同学都在自习,只有座位周遭的几个人抬起头看了她一眼。
周安远的视线落在她身上时,苏淼触电一般地赶紧低头快步走回座位。
晚自习结束后,苏淼照常夸张地向后伸了个懒腰。
“那个,老班找你干什么呀?”
“嗯?问你呢?”
没想到他会开口问自己,苏淼迟疑了一下,略微有些惊讶,少年转过头认真地看着她,轻飘飘地抛出一个嗯。
“啊?没,没什么。”
周安远看她一眼,欲言又止,没再说什么。
他开始和右边的同桌交谈,渐渐地,前面坐着的同学也三三两两地扭过头来加入他们的谈话。
苏淼从不主动加入不太熟悉的人的谈话,尤其对方还全是男生。
但她也总是羡慕周安远拥有这样的能力,不论和谁他都能称兄道弟,插科打诨。
鼻翼微不可察地喷出一丝气息,苏淼选择继续低头写作业,她歪着头皱眉思考得很专注,并没有注意到身旁的少年用余光瞟了她一眼。
*
又是一次下课,周安远一下课就和几个玩得好的男生勾肩搭背地离开了。
苏淼趴在课桌上闭眼补觉,脑海里却全是少年出门时留下的背影。
如果说以前苏淼对他的印象仅仅是帅且开朗,那么现在的苏淼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周安远有多么的受人欢迎了。
他热情爽朗又大方,性格非常开朗,和谁都能聊上两句,长相也格外出众,浓眉大眼一词放在他身上都丝毫不会让人感到违和。
是班上男生的主心骨,也是女生寝室夜谈涉及最多的对象。
苏淼一边心潮澎湃,一边又滋生出些许莫名其妙的不能言说的情绪。
他很受欢迎,和她完全不一样。
“去你的,回你自己班去吧!”
少年带着笑意的声音从后门传来。
“哟,下课还在写作业呢!”
少年凑过来看她写的题目。
苏淼从他手里把自己的练习册抽回来,脸上隐隐有热气升腾起来。
她不理解周安远为什么可以对任何人都这么自来熟。
“给我,快上课了。”
“诶,你这道题是不是写错了。”
苏淼看过去,这次眼里倒是带上了些认真。
没办法,一提到学习的事她就不免得变得严肃起来,尤其是这还是她比较擅长的语文,尤其是这句质疑还是她有好感的男生提出来的。
这一看,苏淼开始后悔自己如此较真,就应该含糊其词地不理他,这下好了,这道题确实是她做错了。
感受到少年灼热的视线,苏淼一时不知道自己该露出何种表情来应对。
她干瘪瘪地挤出一个“哦”。
周安远手里捏着苏淼的习题册,还是没有动手还给她,几秒钟后上课铃响起他才反应过来一样,快速还给了她。
苏淼默默地抚平书本上留下的痕迹,心里有些疑惑和不解却无法说出口。
他……为什么要捏皱她的书啊?
父母和老师都觉得她是个典型的乖乖女,尤其是老师,每个阶段的老师都认为苏淼是个一心学习,不会做出出格的举动的好学生。
继母从小学开始,逢人便夸赞苏淼,说苏淼的学习和作业完全不需要家长监督,每次都会自觉地把作业写完再玩,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是个十分让人省心的好孩子。
初听时还是觉得很开心的,尤其是在与其他孩子对比时,苏淼在学习这一块儿简直就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话锋一转,又会变成——
“就是有点内向,闷得很。”
闷得很。
苏淼很不喜欢这个形容词。
不论是大人的夸赞还是批评,本质上都是一种以他们视角来看,从而得出的所谓功利性的标签,这些条条框框束缚着苏淼,也保护着苏淼。
他们无数次地向别人强调这些点,以至于所有身边的人都会下意识地将这些标签贴在苏淼身上,然后在以后每次提起苏淼时,脑海中最先蹦出的甚至不是苏淼这个人,不是她的面孔,不是她的基本信息,而是这些“来自大人的评价“。
苏淼深深地讨厌这种评价。
他们打着自以为是的熟悉和爱的名义,用无形的手铐和链锁将苏淼桎梏在了“家“的囚牢里。
以一副纵容的语气说出她“很闷“的性格“缺点”后,又批评她做得不够好。
“还是应该让她多跟你们家孩子学习学习,多出去交朋友,多去表现自己。“
可是他们忘了,以前的苏淼和同学们相约出去玩时,是他们刨根问底,平白无故地质疑苏淼不认真学习,乱交狐朋狗友,甚至没有沟通过就单方面地拒绝了苏淼的请求。
他们折断了她的翅膀,现在却又来责怪她不会飞翔。
苏淼很讨厌大人的自以为是,但她又无法反抗。
羽翼未丰的小鸟,是无法独自离家远走的。
苏淼渐渐学会了沉默,也习惯了沉默。
父母说什么,不去反驳,也不去附和,竭尽所能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即使他们所说都不是事实,即使被误会被误解,那又怎样呢?
至少她能活得更轻松了不是吗?
慢慢的,这样的沉默也逐渐浸透了她的生活和学习。
在大家都尚未成熟的青春时期,她变得异常敏感和克制,早早地明白了“沉默是金“的真谛。
在被班主任叫过去聊天交流后,苏淼的脑子里一直乱糟糟的,一瞬间里突然觉得自己很可悲。
她叹了口气,假装若无其事地回了教室。
班级里的同学都在自习,只有座位周遭的几个人抬起头看了她一眼。
周安远的视线落在她身上时,苏淼触电一般地赶紧低头快步走回座位。
晚自习结束后,苏淼照常夸张地向后伸了个懒腰。
“那个,老班找你干什么呀?”
“嗯?问你呢?”
没想到他会开口问自己,苏淼迟疑了一下,略微有些惊讶,少年转过头认真地看着她,轻飘飘地抛出一个嗯。
“啊?没,没什么。”
周安远看她一眼,欲言又止,没再说什么。
他开始和右边的同桌交谈,渐渐地,前面坐着的同学也三三两两地扭过头来加入他们的谈话。
苏淼从不主动加入不太熟悉的人的谈话,尤其对方还全是男生。
但她也总是羡慕周安远拥有这样的能力,不论和谁他都能称兄道弟,插科打诨。
鼻翼微不可察地喷出一丝气息,苏淼选择继续低头写作业,她歪着头皱眉思考得很专注,并没有注意到身旁的少年用余光瞟了她一眼。
*
又是一次下课,周安远一下课就和几个玩得好的男生勾肩搭背地离开了。
苏淼趴在课桌上闭眼补觉,脑海里却全是少年出门时留下的背影。
如果说以前苏淼对他的印象仅仅是帅且开朗,那么现在的苏淼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周安远有多么的受人欢迎了。
他热情爽朗又大方,性格非常开朗,和谁都能聊上两句,长相也格外出众,浓眉大眼一词放在他身上都丝毫不会让人感到违和。
是班上男生的主心骨,也是女生寝室夜谈涉及最多的对象。
苏淼一边心潮澎湃,一边又滋生出些许莫名其妙的不能言说的情绪。
他很受欢迎,和她完全不一样。
“去你的,回你自己班去吧!”
少年带着笑意的声音从后门传来。
“哟,下课还在写作业呢!”
少年凑过来看她写的题目。
苏淼从他手里把自己的练习册抽回来,脸上隐隐有热气升腾起来。
她不理解周安远为什么可以对任何人都这么自来熟。
“给我,快上课了。”
“诶,你这道题是不是写错了。”
苏淼看过去,这次眼里倒是带上了些认真。
没办法,一提到学习的事她就不免得变得严肃起来,尤其是这还是她比较擅长的语文,尤其是这句质疑还是她有好感的男生提出来的。
这一看,苏淼开始后悔自己如此较真,就应该含糊其词地不理他,这下好了,这道题确实是她做错了。
感受到少年灼热的视线,苏淼一时不知道自己该露出何种表情来应对。
她干瘪瘪地挤出一个“哦”。
周安远手里捏着苏淼的习题册,还是没有动手还给她,几秒钟后上课铃响起他才反应过来一样,快速还给了她。
苏淼默默地抚平书本上留下的痕迹,心里有些疑惑和不解却无法说出口。
他……为什么要捏皱她的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