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把满盆的水往路边的下水口一扬,看着擦得锃亮的三轮车,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他重新理了理今天要买的食材,猪肉、毛豆、鲫鱼、西红柿...确认再没遗漏,便把铺面锁好,瞪着三轮车咯吱咯吱地往菜市场骑去。
身影才消失在转角,姜疏便闪进了他的后院。
院子还和她昨天见到时一样,地面晒满了辣椒。姜疏沿着四周转了一圈,鼻子不时轻嗅。
在靠近厨房后门的位置,她停下了脚步。这是一处相对隐蔽的角落,周围邻居和大街上的行人基本看不到这里。
指尖轻抚前额,周遭的宁静霎时瓦解,耳畔被纷乱嘈杂的声音填满。
“屋主在这里祭拜过谁?”姜疏向着虚空问道。
空中忽然滑过许多意味不明的声音,像是有什么在对她的提问争先恐后地作答。
她双指捻香一寸,放在唇前轻轻一吹,明明没有任何明火,香却被奇异地点燃起来。姜疏低声吟诵,香随指尖在空中划过,红光带来的视觉延迟,竟似在空中连成一副图案。
待图案最后一笔完成的瞬间,她纤手一扬,那寸香灰飞烟灭,消失在虚空之中。
原来那道模糊不清的声音,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每次念的是个女孩儿的名字,”那声音似回忆了片刻,“每年的…八月十三,没错,是八月十三,他都会焚香祭拜,昨天也祭拜了。”
真的是他。
姜疏有些惊讶,想起昨天吃饭时周建笑容可掬的样子,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人,可比鬼可怕多了。
***
章魏翻看着手中早已经烂熟于心的案卷。
陈茗茗,女,22岁,家中人口简单,母亲早亡,只有父亲陈国栋含辛茹苦地把她养大,两人一同居住在陈家村26号。家里经济不宽裕,全家只靠一亩三分地的收成为生。但即便如此,陈国栋也从没起过不让女儿读书的念头,甚至在白天做完农活后,夜里还去给工厂守门,能多赚一些是一些。靠着他的辛勤劳作和政府助学金,陈茗茗才能顺利上了大学。
案发后,经警察多方调查,陈茗茗在校表现优异,一直在勤工俭学帮家里减轻负担,老师和同学们也对她交口称赞。
这样的女孩,究竟谁会下此毒手呢?
“详细资料出来了,”林森递来的文件打断了他的思绪。
是姜疏的背景调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免冠照,看上去应该是身份证的登入照。即使是像素很差的复印件,也能看出她精致的瓜子脸和眉眼。
刚才在询问室时,章魏便觉得人有些眼熟,看到这张将头发高高绑起的证件照,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
好像在哪里见过…
资料上显示,姜疏双亲在她很小的时候便离异,她随父亲生活。
档案里有一张2004年的出警记录,报案人叫郑清,报案原因是姜疏的父亲姜明远对女儿抚养义务的严重失职。档案只廖廖几笔,写姜明远频繁离家,致使年幼的姜疏生活陷入困境,生活基本需求都难以保障。
处理结果上写着,已进行批评教育并签订保证书,将定期回访。
之后,就再也没有后续信息了。
章魏又翻回到档案的首页,注意力立马被几个字攫住。
住址:南槐巷65号。
有什么火光般的念头从他脑中一闪而过,转瞬即逝,他甚至来不及捕捉。
“你们知道南槐巷吗?”他状似不经意地问到。
林森听到这话,想也没想接口道:“那不是有名的升官发财一条街吗?”
升官发财一条街?
章魏闻言一怔,他到对这里不太了解。
旁边的钱小进竖耳一听,双脚一蹬办公椅就转了过来。
“南槐巷不就是辰风路穿过去的那条巷子吗?里面的店铺都是卖祭祀用品,线香纸钱什么的。”
这么说起来章魏倒是有了点印象,但他家祭祀的张罗还轮不到他插手。
林森前几年去过几次,算是最有发言权的:“那条巷子一年到头都冷嗖嗖的,就算大夏天过去,都像进了空调房一样。”
钱小进顿时来了兴趣,“真的吗?我之前去城南派出所办事,刚好遇到了之前警校的同学,毕业后去到那里做片警。他私下里和我说,那条巷子有点邪门…”
“邪门…”林森一脸怀疑盯着钱小进,“你别告诉我,你一个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刑警相信这个。”
钱小进立刻凛然一瞪,“我这不是告诉你们听来的消息嘛,你还不知道我吗,我怕过什么?”
话是这么说,但他知道,如果让他大半夜独自去南槐巷那一片,他还是没有这个胆子的。
“可能是个巧合吗?”林森又看了眼之前的询问记录,“她和陈茗茗可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
章魏其实也清楚,无论是年龄、性别,还是案发时所在地,姜疏都没有丝毫犯案可能性。
但他却不相信昨天的事只是单纯的偶然,她一定知道些什么,或许,那就是破案的关键。
还有,那股莫名的熟悉感究竟从何而来…南槐巷这个名字,好像也在哪里听到过。
他的目光又落回陈茗茗的案卷上。
他重新理了理今天要买的食材,猪肉、毛豆、鲫鱼、西红柿...确认再没遗漏,便把铺面锁好,瞪着三轮车咯吱咯吱地往菜市场骑去。
身影才消失在转角,姜疏便闪进了他的后院。
院子还和她昨天见到时一样,地面晒满了辣椒。姜疏沿着四周转了一圈,鼻子不时轻嗅。
在靠近厨房后门的位置,她停下了脚步。这是一处相对隐蔽的角落,周围邻居和大街上的行人基本看不到这里。
指尖轻抚前额,周遭的宁静霎时瓦解,耳畔被纷乱嘈杂的声音填满。
“屋主在这里祭拜过谁?”姜疏向着虚空问道。
空中忽然滑过许多意味不明的声音,像是有什么在对她的提问争先恐后地作答。
她双指捻香一寸,放在唇前轻轻一吹,明明没有任何明火,香却被奇异地点燃起来。姜疏低声吟诵,香随指尖在空中划过,红光带来的视觉延迟,竟似在空中连成一副图案。
待图案最后一笔完成的瞬间,她纤手一扬,那寸香灰飞烟灭,消失在虚空之中。
原来那道模糊不清的声音,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每次念的是个女孩儿的名字,”那声音似回忆了片刻,“每年的…八月十三,没错,是八月十三,他都会焚香祭拜,昨天也祭拜了。”
真的是他。
姜疏有些惊讶,想起昨天吃饭时周建笑容可掬的样子,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人,可比鬼可怕多了。
***
章魏翻看着手中早已经烂熟于心的案卷。
陈茗茗,女,22岁,家中人口简单,母亲早亡,只有父亲陈国栋含辛茹苦地把她养大,两人一同居住在陈家村26号。家里经济不宽裕,全家只靠一亩三分地的收成为生。但即便如此,陈国栋也从没起过不让女儿读书的念头,甚至在白天做完农活后,夜里还去给工厂守门,能多赚一些是一些。靠着他的辛勤劳作和政府助学金,陈茗茗才能顺利上了大学。
案发后,经警察多方调查,陈茗茗在校表现优异,一直在勤工俭学帮家里减轻负担,老师和同学们也对她交口称赞。
这样的女孩,究竟谁会下此毒手呢?
“详细资料出来了,”林森递来的文件打断了他的思绪。
是姜疏的背景调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免冠照,看上去应该是身份证的登入照。即使是像素很差的复印件,也能看出她精致的瓜子脸和眉眼。
刚才在询问室时,章魏便觉得人有些眼熟,看到这张将头发高高绑起的证件照,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
好像在哪里见过…
资料上显示,姜疏双亲在她很小的时候便离异,她随父亲生活。
档案里有一张2004年的出警记录,报案人叫郑清,报案原因是姜疏的父亲姜明远对女儿抚养义务的严重失职。档案只廖廖几笔,写姜明远频繁离家,致使年幼的姜疏生活陷入困境,生活基本需求都难以保障。
处理结果上写着,已进行批评教育并签订保证书,将定期回访。
之后,就再也没有后续信息了。
章魏又翻回到档案的首页,注意力立马被几个字攫住。
住址:南槐巷65号。
有什么火光般的念头从他脑中一闪而过,转瞬即逝,他甚至来不及捕捉。
“你们知道南槐巷吗?”他状似不经意地问到。
林森听到这话,想也没想接口道:“那不是有名的升官发财一条街吗?”
升官发财一条街?
章魏闻言一怔,他到对这里不太了解。
旁边的钱小进竖耳一听,双脚一蹬办公椅就转了过来。
“南槐巷不就是辰风路穿过去的那条巷子吗?里面的店铺都是卖祭祀用品,线香纸钱什么的。”
这么说起来章魏倒是有了点印象,但他家祭祀的张罗还轮不到他插手。
林森前几年去过几次,算是最有发言权的:“那条巷子一年到头都冷嗖嗖的,就算大夏天过去,都像进了空调房一样。”
钱小进顿时来了兴趣,“真的吗?我之前去城南派出所办事,刚好遇到了之前警校的同学,毕业后去到那里做片警。他私下里和我说,那条巷子有点邪门…”
“邪门…”林森一脸怀疑盯着钱小进,“你别告诉我,你一个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刑警相信这个。”
钱小进立刻凛然一瞪,“我这不是告诉你们听来的消息嘛,你还不知道我吗,我怕过什么?”
话是这么说,但他知道,如果让他大半夜独自去南槐巷那一片,他还是没有这个胆子的。
“可能是个巧合吗?”林森又看了眼之前的询问记录,“她和陈茗茗可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
章魏其实也清楚,无论是年龄、性别,还是案发时所在地,姜疏都没有丝毫犯案可能性。
但他却不相信昨天的事只是单纯的偶然,她一定知道些什么,或许,那就是破案的关键。
还有,那股莫名的熟悉感究竟从何而来…南槐巷这个名字,好像也在哪里听到过。
他的目光又落回陈茗茗的案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