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时在剧组跟周导聊了她对第四场第三镜的看法和感悟,周导很认可,两人讨论这个问题,周导提议拍出来看看效果。
这场戏定在一周后,许时在拍摄之前跟宋聿恒沟通过她对于这场戏的看法,拍摄当天这场戏进行的很顺利,完全演出了周导想要的效果。
之后半个月,许时的戏份安排的很满,有时候赶夜场,整个晚上基本都在剧组度过,索性就住影城旁边的酒店了。
谢淮礼也忙,《间不容发》剧组演员赶档期,有女主的戏份都要集中拍摄,中途还有演员加戏的,剧本也要临时改,临时写。
温绥有时候会来探班,待半天,有时候一两个小时就走。
许时在剧组和人熟悉了,大家都玩的开,忙里偷闲的时候也会聊聊天,一起吃点小零食。
许时进组,其他通告就少了,温绥一般在她进组期间会帮她推掉很多没必要的通告,各种事情也会处理好,更何况这次拍摄很重要,温绥尽量给她减少麻烦。
最近半个月唯一一次不开夜车,晚上许时决定今天回家一趟。
拍摄完,乔敏整理了一下她在片场的东西,今天收工早,外面天才刚刚黑下来。
乔敏说:“姐,你今天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这半个月忙的,明天早上你也只有一场戏,不是周末,可以晚点到,到时候我去接你。”
许时边整理剧本边说:“我让小刘开车来就行,你今天也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吧,晚上也不用陪我了,我自己回去。”
-
许时到家,今晚谢淮礼也回来了,许时看见二楼书房的台灯亮着,虚掩的门透出一道橘黄的灯光,许时回来已经晚了,回家前苏临约她去了趟商业街。
两人逛了一个多小时,苏临什么也没买,就是说让她陪着逛,许时也没其他事,就当放松了。
逛到四楼,苏临说饿了,正巧旁边是一家日式料理,苏临问:“进去坐坐?”
许时点头,她晚上也没吃饭。
在包间坐下来,菜上齐了,苏临才说:“明天我可能要去趟影城。”
许时问:“还是你那天说的小说的事?”
苏临将寿司送进嘴里:“嗯,《间不容发》制片人又约我,约我出来吃饭,我说别吃饭了,干脆去片场见一面,他们也忙。”
许时问她:“那件事你是怎么想的,你不是说价格上一直没谈拢。”
苏临叹口气:“上次去的时候,条件我是不满意,不过后来又跟我线上聊过。”
“怎么说?”
苏临耸耸肩:“新开的条件也还可以,其实上周有其他制片找过我,开的价格确实比这边好看。”
“那你还答应再见面?”
中途服务生送来茶水,许时给苏临添满,递过去。
杯子是日式斗笠杯,花纹很好看,苏临接过杯子:“不过那边开出来条件,演员我很喜欢,符合人设,你也知道我的小说放在那就是静态的,虽然价格低点,但是总比放在那当摆设好。”
苏临杯子递过去,许时又给她添满,她说:“好的演员拍出来,能把我其他小说也带一带。”
许时点点头:“也不错,要是拍出来效果不错,也不在乎这些钱。所以你确定了?”
“基本上吧。”苏临喝了茶水,顿了顿:“不过是我单方面决定的,我具体态度还没跟那边透露。”
“你是对的。”
“明天面谈了再说吧,价格上我还想再争取一下,毕竟谁跟钱过去啊。”
两人吃完出来,已经快十点了,许时也难得空闲,早点回去休息。
她没打扰谢淮礼,经过书房门口停了一下,就回自己房间。
由于晚上睡得早,许时早上起来才七点一刻。
下了楼,张妈不在,昨天张妈给她打电话说她家里有事,这几天可能不在。
许时打算自己做个早餐,正好谢淮礼昨天也回来了,许时想到之前他给自己在片场送过饭,今天正好当做感谢。
许时早餐做了双份,很简单的面包、煎蛋,她不怎么会做饭,家里也没多少食材。
第二个煎蛋刚煎好,许时关了抽油烟机,油烟机的声音散去,许时听到下楼的声音。
“你做的?”
刚出去,谢淮礼已经下来了,衬衫领口的扣子解开两颗,袖口露出一截小臂,像春天阳光里的一缕清风,许时闻到他身上夹杂在早餐油烟里很淡的薄荷味。
许时点头:“尝尝。”
“好吃。”
许时笑笑:“不难吃就行,我大概也就能做个早餐,其他的就不行了。你几点去剧组?”
“九点。”
“现在还早。”许时也坐下来。
“张妈不在?”谢淮礼问。
许时正在吃煎蛋,听到他的声音抬头:“张妈家里有事,这几天都不在的……那个……”
“什么?”
许时拿过桌子上她在吊柜里发现的桂花:“这个是你买的吧?”
她不确定,语气带点试探,许时看着他似乎要从他脸上捕捉到什么。
谢淮礼却没有否认,点了点头:“嗯。”
许时说:“我很喜欢。”
“我知道。”
许时怔了怔。
为什么?她连张妈也没告诉过。
谢淮礼却已经起身了:“去接个电话。”
接完电话谢淮礼直接去了剧组,许时早上开拍时间晚,这会儿妆还没化,在二楼房间里找衣服。
换好以后化了个淡妆,许时叫小刘送她去剧组。
-
十一月桦城的秋雨还没有停,天气却已经转凉了,乌桕和悬铃木的叶片几近落光,剧组周围鲜活的颜色褪去,只剩下光秃的树干。
许时坐在剧组的折叠椅上,穿着剧里的戏服,乔敏见她穿的单薄,在保姆车里拿了件披肩出来。
许时接过披肩问她:“敏敏,你刚过来的时候看到宋聿恒了吗?我有场戏要找他对一下台词。”
乔敏目光转向斜后方,《间不容发》剧组:“他去隔壁剧组了。”
“隔壁剧组?”许时朝那边看了看,她想起昨天晚上回家前跟苏临一起去吃饭,吃料理的时候苏临说她今天会来影城。
回想起苏临来剧组探班那次,宋聿恒跟苏临不正常的神色跟态度,宋聿恒当天那场戏NG了十几次。
许时想他们应该是认识的,而且关系不简单。
李姐来给她化妆:“下一场到你了哈!”
许时点头:“嗯,和宋聿恒的。”
今天的妆很淡,李姐基本没怎么画,所以加上做造型半个小时就结束了。
李姐离开以后,许时才看到宋聿恒从隔壁剧组回来,心情似乎并不怎么好,脸上神色有些失落。
许时拿着剧本走过去,问他:“怎么了?”
“没事。”宋聿恒深吸口气,手插在口袋里,故作轻松:“我们今天拍哪一场?”
许时看着他淡淡的笑笑:“一个小时前你刚问过我。”
宋聿恒一愣:“想起来了,吵架那场。”
“对一下台词?”
宋聿恒点头,对台词的时候许时能感觉到他的敷衍,他似乎一整个上午都心不在焉。
开拍的时候也是NG好几条才过。
早上的戏份结束,剧组工作人员开始收工,宋聿恒却坐在片场前面的空地发呆。
许时走过去,把午饭放在他旁边的桌子上,刚刚片场的工作人员送来的:“不吃点?”
“没胃口。”宋聿恒叹口气,看着远处,过了一阵转向许时:“你去吃吧,别管我了。”
“下午我们还有三场戏。”
宋聿恒顿了顿,回过神:“我会调整好心态,不会影响下午拍摄。”
许时挑挑眉:“你和苏临认识?”
许时对别人的八卦不感兴趣,也没有打听人家八卦的嗜好,只是宋聿恒的状态确实已经影响到工作。
并且是长期的,他最近的状态都不怎么好,在见到苏临的这两次尤其明显。
周导在片场发火不止一次,宋聿恒明显在这段时间力不从心,周导说以他曾经的能力,确实不应该呈现出现在这种结果。
周导找过她,她和宋聿恒从进组来因为对手戏多,所以早就已经熟络,周导希望她能能开导开导宋聿恒,再不行问出原因,不然以这样的状态下去,整部电影都要垮掉。
许时觉得自己没有本事开导别人,但想要拍好这部电影的心思和周导的方向是一致的。
毕竟在演戏是如果对手演员不在状态,她的情绪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影响整部影片的质量。
宋聿恒回过神,他听到许时的话并没有否认,而是直接了当的承认:“对,我是和她认识,听说你们是朋友,关系很好的那种?”
许时向上拉了下披肩,嘴抿成一条线,说:“是,我和苏临认识好多年了,之前拍一部网剧认识的,她的小说。”
“怪不得。”宋聿恒朝许时看了看,不知什么情绪的说了一句:“之前她来剧组就是来找你的。”
“你还有印象?那次是你们……你们好多年没见了吧?”许时的声音很轻,带点猜测性的问。
宋聿恒一怔,点头:“得有八年了。”
这场戏定在一周后,许时在拍摄之前跟宋聿恒沟通过她对于这场戏的看法,拍摄当天这场戏进行的很顺利,完全演出了周导想要的效果。
之后半个月,许时的戏份安排的很满,有时候赶夜场,整个晚上基本都在剧组度过,索性就住影城旁边的酒店了。
谢淮礼也忙,《间不容发》剧组演员赶档期,有女主的戏份都要集中拍摄,中途还有演员加戏的,剧本也要临时改,临时写。
温绥有时候会来探班,待半天,有时候一两个小时就走。
许时在剧组和人熟悉了,大家都玩的开,忙里偷闲的时候也会聊聊天,一起吃点小零食。
许时进组,其他通告就少了,温绥一般在她进组期间会帮她推掉很多没必要的通告,各种事情也会处理好,更何况这次拍摄很重要,温绥尽量给她减少麻烦。
最近半个月唯一一次不开夜车,晚上许时决定今天回家一趟。
拍摄完,乔敏整理了一下她在片场的东西,今天收工早,外面天才刚刚黑下来。
乔敏说:“姐,你今天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这半个月忙的,明天早上你也只有一场戏,不是周末,可以晚点到,到时候我去接你。”
许时边整理剧本边说:“我让小刘开车来就行,你今天也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吧,晚上也不用陪我了,我自己回去。”
-
许时到家,今晚谢淮礼也回来了,许时看见二楼书房的台灯亮着,虚掩的门透出一道橘黄的灯光,许时回来已经晚了,回家前苏临约她去了趟商业街。
两人逛了一个多小时,苏临什么也没买,就是说让她陪着逛,许时也没其他事,就当放松了。
逛到四楼,苏临说饿了,正巧旁边是一家日式料理,苏临问:“进去坐坐?”
许时点头,她晚上也没吃饭。
在包间坐下来,菜上齐了,苏临才说:“明天我可能要去趟影城。”
许时问:“还是你那天说的小说的事?”
苏临将寿司送进嘴里:“嗯,《间不容发》制片人又约我,约我出来吃饭,我说别吃饭了,干脆去片场见一面,他们也忙。”
许时问她:“那件事你是怎么想的,你不是说价格上一直没谈拢。”
苏临叹口气:“上次去的时候,条件我是不满意,不过后来又跟我线上聊过。”
“怎么说?”
苏临耸耸肩:“新开的条件也还可以,其实上周有其他制片找过我,开的价格确实比这边好看。”
“那你还答应再见面?”
中途服务生送来茶水,许时给苏临添满,递过去。
杯子是日式斗笠杯,花纹很好看,苏临接过杯子:“不过那边开出来条件,演员我很喜欢,符合人设,你也知道我的小说放在那就是静态的,虽然价格低点,但是总比放在那当摆设好。”
苏临杯子递过去,许时又给她添满,她说:“好的演员拍出来,能把我其他小说也带一带。”
许时点点头:“也不错,要是拍出来效果不错,也不在乎这些钱。所以你确定了?”
“基本上吧。”苏临喝了茶水,顿了顿:“不过是我单方面决定的,我具体态度还没跟那边透露。”
“你是对的。”
“明天面谈了再说吧,价格上我还想再争取一下,毕竟谁跟钱过去啊。”
两人吃完出来,已经快十点了,许时也难得空闲,早点回去休息。
她没打扰谢淮礼,经过书房门口停了一下,就回自己房间。
由于晚上睡得早,许时早上起来才七点一刻。
下了楼,张妈不在,昨天张妈给她打电话说她家里有事,这几天可能不在。
许时打算自己做个早餐,正好谢淮礼昨天也回来了,许时想到之前他给自己在片场送过饭,今天正好当做感谢。
许时早餐做了双份,很简单的面包、煎蛋,她不怎么会做饭,家里也没多少食材。
第二个煎蛋刚煎好,许时关了抽油烟机,油烟机的声音散去,许时听到下楼的声音。
“你做的?”
刚出去,谢淮礼已经下来了,衬衫领口的扣子解开两颗,袖口露出一截小臂,像春天阳光里的一缕清风,许时闻到他身上夹杂在早餐油烟里很淡的薄荷味。
许时点头:“尝尝。”
“好吃。”
许时笑笑:“不难吃就行,我大概也就能做个早餐,其他的就不行了。你几点去剧组?”
“九点。”
“现在还早。”许时也坐下来。
“张妈不在?”谢淮礼问。
许时正在吃煎蛋,听到他的声音抬头:“张妈家里有事,这几天都不在的……那个……”
“什么?”
许时拿过桌子上她在吊柜里发现的桂花:“这个是你买的吧?”
她不确定,语气带点试探,许时看着他似乎要从他脸上捕捉到什么。
谢淮礼却没有否认,点了点头:“嗯。”
许时说:“我很喜欢。”
“我知道。”
许时怔了怔。
为什么?她连张妈也没告诉过。
谢淮礼却已经起身了:“去接个电话。”
接完电话谢淮礼直接去了剧组,许时早上开拍时间晚,这会儿妆还没化,在二楼房间里找衣服。
换好以后化了个淡妆,许时叫小刘送她去剧组。
-
十一月桦城的秋雨还没有停,天气却已经转凉了,乌桕和悬铃木的叶片几近落光,剧组周围鲜活的颜色褪去,只剩下光秃的树干。
许时坐在剧组的折叠椅上,穿着剧里的戏服,乔敏见她穿的单薄,在保姆车里拿了件披肩出来。
许时接过披肩问她:“敏敏,你刚过来的时候看到宋聿恒了吗?我有场戏要找他对一下台词。”
乔敏目光转向斜后方,《间不容发》剧组:“他去隔壁剧组了。”
“隔壁剧组?”许时朝那边看了看,她想起昨天晚上回家前跟苏临一起去吃饭,吃料理的时候苏临说她今天会来影城。
回想起苏临来剧组探班那次,宋聿恒跟苏临不正常的神色跟态度,宋聿恒当天那场戏NG了十几次。
许时想他们应该是认识的,而且关系不简单。
李姐来给她化妆:“下一场到你了哈!”
许时点头:“嗯,和宋聿恒的。”
今天的妆很淡,李姐基本没怎么画,所以加上做造型半个小时就结束了。
李姐离开以后,许时才看到宋聿恒从隔壁剧组回来,心情似乎并不怎么好,脸上神色有些失落。
许时拿着剧本走过去,问他:“怎么了?”
“没事。”宋聿恒深吸口气,手插在口袋里,故作轻松:“我们今天拍哪一场?”
许时看着他淡淡的笑笑:“一个小时前你刚问过我。”
宋聿恒一愣:“想起来了,吵架那场。”
“对一下台词?”
宋聿恒点头,对台词的时候许时能感觉到他的敷衍,他似乎一整个上午都心不在焉。
开拍的时候也是NG好几条才过。
早上的戏份结束,剧组工作人员开始收工,宋聿恒却坐在片场前面的空地发呆。
许时走过去,把午饭放在他旁边的桌子上,刚刚片场的工作人员送来的:“不吃点?”
“没胃口。”宋聿恒叹口气,看着远处,过了一阵转向许时:“你去吃吧,别管我了。”
“下午我们还有三场戏。”
宋聿恒顿了顿,回过神:“我会调整好心态,不会影响下午拍摄。”
许时挑挑眉:“你和苏临认识?”
许时对别人的八卦不感兴趣,也没有打听人家八卦的嗜好,只是宋聿恒的状态确实已经影响到工作。
并且是长期的,他最近的状态都不怎么好,在见到苏临的这两次尤其明显。
周导在片场发火不止一次,宋聿恒明显在这段时间力不从心,周导说以他曾经的能力,确实不应该呈现出现在这种结果。
周导找过她,她和宋聿恒从进组来因为对手戏多,所以早就已经熟络,周导希望她能能开导开导宋聿恒,再不行问出原因,不然以这样的状态下去,整部电影都要垮掉。
许时觉得自己没有本事开导别人,但想要拍好这部电影的心思和周导的方向是一致的。
毕竟在演戏是如果对手演员不在状态,她的情绪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影响整部影片的质量。
宋聿恒回过神,他听到许时的话并没有否认,而是直接了当的承认:“对,我是和她认识,听说你们是朋友,关系很好的那种?”
许时向上拉了下披肩,嘴抿成一条线,说:“是,我和苏临认识好多年了,之前拍一部网剧认识的,她的小说。”
“怪不得。”宋聿恒朝许时看了看,不知什么情绪的说了一句:“之前她来剧组就是来找你的。”
“你还有印象?那次是你们……你们好多年没见了吧?”许时的声音很轻,带点猜测性的问。
宋聿恒一怔,点头:“得有八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