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妃蹙紧柳眉,抬声呵斥:“你是在怨恨吾将你送上紫竹林修道?还是在怨恨圣人与吾给你的太少?”
李炤炤注视着她因愤怒而扭曲的貌美面孔,毫不意外再次看见她嫌恶的神色,泪水陡然止在下颚,捻着袖袍扬着阴冷湿寒的笑。
不认同也不反驳她的话。
陈贵妃还想从嘴里吐出更加恶毒刺心的话,却被姜平州打断。
他再次拥上圣人的腿,埋头哭出声:“圣人,若非是儿带坏公主,公主也不会顶撞父母,一切都是儿的错!”
又抬起湿漉漉的眸看向陈贵妃:“娘娘,都是儿的错,要罚就罚儿一人!与公主无关!儿从一丁大点就到娘娘的长生殿,儿有愧娘娘抚养之恩。”
“好孩子,这与你有什么干系,你自幼被吾带大,什么秉性,吾最清楚,”陈贵妃瞧着他的模样,也触景生情,掩袖拭泪,又作势要扶起他:“快起来,别哭了。”
圣人被吵得头疼,一个两个三个都在哭,究竟成何体统!
“好了,桑娘,你身子不适先回去休息,这里有朕。”圣人温声安抚,拉过陈贵妃的手拍了拍。
话音一落,在身后一直默默无闻的仆高邑立即上前扶过陈贵妃,将她往内殿里送。
一时间殿外只剩圣人,与跪着的李炤炤,姜平州。
“二娘,十二郎,你二人在宫中纵马,顶撞贵妃,罚你二人在未央宫前抄录本经阴符七术全篇十遍,”圣人负手睨眼瞧着二人,扶额摆首:“既然喜欢跪着,那便跪着抄录,好好想想教你读书是个什么意思。”
最后一句话是对李炤炤说的,又听他道:“不许再哭了,堂堂元玄公主,堂堂定远将军,哭哭啼啼,扭扭捏捏,这是做什么姿态,难道要在未央宫前供世人取笑?”
“谢圣人恩典。”姜平州拉着六神无主的李炤炤连忙磕头。
圣人见状再次摇头,抬靴就往内殿走去。
宫娥宦侍捧着笔墨纸砚鱼贯而出,为首的宦侍叫卉年,他弯身躬背,遮掩着鼓鼓囊囊的衣襟,语气恭敬:“请二位移步未央宫前受罚。”
“多谢你领路。”李炤炤客气道谢。
卉年受宠若惊,连忙扶起李炤炤,语气讷讷:“奴婢怎敢当二娘一句谢……怎敢怎敢,都是份内之事。”
姜平州看着卉年,自己起身,拍了拍下摆的尘,满不在乎道:“元玄公主就是这样,你当着就是。”
“是,是,奴婢晓得了。”卉年扶着李炤炤的动作愈发尽心了些,虽然也只是扶着而已。
说话间一行人已然到了未央宫前。
此刻正值晏昼,一日里最热的时候。
李炤炤浑然不觉日头毒辣,老老实实跪在铺着旃蒻的丹墀台阶前。
“你傻啊。”姜平州逗笑得看着李炤炤,随即招手叫卉年过来,附耳小声道:“带了没?”
卉年猛地点头,左看右看,确定周围没有其他人后,从腰间拿出精细藏着的几个软绵绵的物件:“带了带了,您和殿下的,奴婢都带了。”
姜平州连忙接过,就往膝头上套,一边套还一边招呼李炤炤:“快来戴上,要不然等会膝盖肯定跪伤。”
李炤炤好似没听见,双目像蒙了层雾一般,看不清她在想什么。
姜平州已然穿戴整齐,在她身旁跪下,挑眉看着她的神色,好像明白了什么一般,不由有些愧疚。
让她看着他在她父母面前撒泼,还被她父母赦免的场景,真是十分恶毒的事……虽然他当时没想那么多。
但现在还是郑重道歉:“对不起,李炤炤。”
李炤炤张嘴启唇,良久,才缓着无悲无喜的声:“没事,不怪你,平州,即使没有你,他们也不爱我。”
“谁说的。”姜平州再次招手唤卉年过来,让他将身上藏着的软棉护膝摆出来,附上李炤炤的耳细声细气道:“这是圣人准备的。”
李炤炤垂首看着地衣上摆放整齐的软绵护膝,心中不由酸涩,原来圣人还会做这样的事。
“我这可是沾了你的光,幼时被罚,我曾找尚仪局的姚女官帮我制作了一套这样的护膝……当然,若不是郎君我貌美过人,姚女官也不能够轻易答应,不过后来还是被圣人发现,收走了,今日又拿出来用,还多制了一套,你看圣人心里是疼你的,只是你不清楚。”姜平州勾着李炤炤的肩,眉飞色舞地絮絮叨叨。
又抬手指向卉年:“不信你问他。”
被指中的卉年左看右看,不敢正面回答:“这,这奴婢怎么好说。”怎么好说圣人也会做这么顽皮的事。
李炤炤却觉得心中的郁闷得到的疏解,当即就穿戴上,她柔声:“有劳你等铺纸研磨,供本宫抄录。”
“二娘说哪里话。”
“这都是奴婢等份内事。”
“二娘真是奴婢见过最好的贵人了。”
一群宦娥叽叽喳喳,肃穆庄严的未央宫前也不由活泼起来,气氛正轻快,姜平州盯着李炤炤舒缓的面容,也会心一笑,扬声道:“郎君我今日定要将未央宫的台阶抄满才歇!”
“你就吹。”李炤炤唇角弯起一个钩,玩笑的话脱口而出。
“道长姐姐不信的话,咱们来比……”比,姜平州话还未说完,就被一只远远飞来的靴子砸中脑门儿。
他头晕目眩,顿了顿,气急败坏要起身怒斥,却被另一只远远飞来的靴子压弯了身子。
究竟是谁!这样捉弄他!
“今天就是我阿耶来了,我也要把这个人逮住,让他尝尝我清心寡欲剑的厉害。”是的,姜平州那把剑就叫这个名,以证明他虽然容貌迤逦,但也是万酒楼中过,瓣花难沾身。
他还要起身,李炤炤抬眸看向他身后,依旧是一副无表情的面容,声音更没有一丝感情得认真道:“我劝你不要回头,真是你阿耶。”
“骗我,你都没见过我阿耶。”姜平州不置可否,当即回首。
眼前的人却让他哑了声线。
高大的男人遮住了投射毒辣热气的阳光,为跪在旃蒻上抄录本经阴符七术的二人带来一片宽大阴影。
男人与姜平州六七分相似,蓄着墨黑美髯,身姿挺拔英武,也不怪李炤炤一眼就能认出他是姜灿。
“十二啊,你要记着,能打败儿子的永远只有老子。”男人身着月白锦袍,抚须仰头大笑,赤着大脚十分滑稽。
又按着姜平州的肩膀,强行使他跪回原位,慈爱问道:“你犯什么错了?不是说了要好好听圣人的话吗?不然圣人要将你赶回朔方,我和你阿娘可不要你。”
许是多年黄沙浸透,疆场厮杀为他带来几分威严。
否则,李炤炤真要以为他是哪里来的牛鬼蛇神。
“拜见公主殿下。”姜灿向跪着的李炤炤作揖行礼。
不待李炤炤颔首示意,姜平州就激动得不能自己,早将刚刚说过的话抛诸脑后,连忙迭声问道:“阿耶!你怎么来了?”
瞧着儿子乐得像是小狗摇尾巴一样。
男人邪魅一笑:“这个嘛,你猜?”
----------------------------------------
金灿灿的农田里夹杂着士兵农人相合的欢声笑语,毒辣的日头也埋没不住他们高昂的兴致。
今年收成好,纵使劳累些,也是为过冬用的粮食做准备。
朔方十县气候大有不同,虽都在朔方郡,但朔方郡极大,若是在靠近突厥一带的河套地区还好些,绿茵畜牧,种植农田还可以引灌绿洲的水。
却也难免西突厥蛮夷骚扰,所幸帮植农田的许多士兵才让他们有所顾及,不敢明面骚扰,百姓生活也算过得去。
若是在靠近黄沙一带,那一片寸草不生,住在那一带的百姓虽太平,可食不果腹,衣难蔽体,风沙扬尘,白日才挂晒的衣裳,夜里收就是裹了一身的沙。
所以朔方节度使姜灿总要先领八万朔方兵巡视河套地区,威慑西突厥边民不敢进犯。
又将粮食均匀分配,又下令黄沙一带的百姓可选择参军或去朔方县圈田里租田做佃户,又或者参与进制作干粮胡饼的营生。
以此维持朔方治安与百姓民生。
小童在临近军田的大树下摆放了桌案软垫,笔墨纸砚,供这位穿着朴素的少年记录着朔方县的收成。
待记录完毕朔方县的收成,他还要去三封,临河,沃野,广牧等县抄记,然后呈报长安。
近日来南胧县主的身子有所好转,虽不能跟丈夫一同下田帮活,但也能与谢若易坐在一块儿看着收成。
瞧着农人与士兵忙碌的模样,她会心一笑,久病赖榻,许久不曾出过府门,想当年她也是能与丈夫一同上阵杀敌的,那等英姿飒爽,却在三年前一场风寒袭体,再不见踪影。
突然一声欢呼:“哈!好大一条鱼。”
原来是姜灿从农田里抓出一条一尺长的鱼,他献宝似的从农田里拔步向南胧县主而来,边走边喊:“夫人,晚饭加餐,是做鱼羹好还是鲊鱼……我觉得蒸着吃比较好。”
又看向奋笔疾书的谢若易:“二郎是客人,不如让二郎选一种吃法?”
谢若易闻言连忙起身向姜灿作揖:“世叔,客随主便,若易都可。”
礼数十分周全。
姜灿一手的污泥也毫不在意得往须上抚了抚,扬声笑道:“你是十二的好友,就当朔方是自己的家,不必太过客气。”
“若是我儿平州也在……”南胧县主看着姜灿从泥地里拔出一条满是垢泥的腿,笑了笑,止住方才要说的话,对谢若易道:“朔方不比长安繁荣,我们姜国公府的吃食也与百姓无异,只怕委屈你了。”
“若是要摆上奇珍异席,若易才是受宠若惊,”谢若易不卑不亢向南胧县主揖礼,又道:“若易是平州好友,也请夫人不必特地为若易劳心。”
真是个知礼的实诚孩子,又与姜平州一般年岁,南胧县主眼中不住的赞许与慈爱,好像透过他可以见自己远在长安的儿子。
忽然一阵马蹄声响,在离他们十分近的地方驻停,一个宦侍打扮,面白无须的男人从马上翻跃而下,看着风尘仆仆,好像不日不夜赶路一般。
他高举手中锦帛,高喊着:“圣人诏书,赐朕二女,元玄公主下降姜国公世子姜平州。”
“姜国公姜灿还不快快回府准备接旨。”
原来是传旨天使遣来的斥候。
南胧县主不可置信得扶着身旁侍奉的女侍臂腕,脸色煞白,她讷讷再次问出口:“这是,这是谁与谁的赐婚圣旨?”
还不待斥候作答,她直勾勾得倒在女侍怀中,双目无神,四肢无力,骤然间就昏厥过去。
周围人四乱,恍惚间还听见丈夫叫自己的名字。
她脑海中却只有一个想法。
她的平州,再也回不来了。
李炤炤注视着她因愤怒而扭曲的貌美面孔,毫不意外再次看见她嫌恶的神色,泪水陡然止在下颚,捻着袖袍扬着阴冷湿寒的笑。
不认同也不反驳她的话。
陈贵妃还想从嘴里吐出更加恶毒刺心的话,却被姜平州打断。
他再次拥上圣人的腿,埋头哭出声:“圣人,若非是儿带坏公主,公主也不会顶撞父母,一切都是儿的错!”
又抬起湿漉漉的眸看向陈贵妃:“娘娘,都是儿的错,要罚就罚儿一人!与公主无关!儿从一丁大点就到娘娘的长生殿,儿有愧娘娘抚养之恩。”
“好孩子,这与你有什么干系,你自幼被吾带大,什么秉性,吾最清楚,”陈贵妃瞧着他的模样,也触景生情,掩袖拭泪,又作势要扶起他:“快起来,别哭了。”
圣人被吵得头疼,一个两个三个都在哭,究竟成何体统!
“好了,桑娘,你身子不适先回去休息,这里有朕。”圣人温声安抚,拉过陈贵妃的手拍了拍。
话音一落,在身后一直默默无闻的仆高邑立即上前扶过陈贵妃,将她往内殿里送。
一时间殿外只剩圣人,与跪着的李炤炤,姜平州。
“二娘,十二郎,你二人在宫中纵马,顶撞贵妃,罚你二人在未央宫前抄录本经阴符七术全篇十遍,”圣人负手睨眼瞧着二人,扶额摆首:“既然喜欢跪着,那便跪着抄录,好好想想教你读书是个什么意思。”
最后一句话是对李炤炤说的,又听他道:“不许再哭了,堂堂元玄公主,堂堂定远将军,哭哭啼啼,扭扭捏捏,这是做什么姿态,难道要在未央宫前供世人取笑?”
“谢圣人恩典。”姜平州拉着六神无主的李炤炤连忙磕头。
圣人见状再次摇头,抬靴就往内殿走去。
宫娥宦侍捧着笔墨纸砚鱼贯而出,为首的宦侍叫卉年,他弯身躬背,遮掩着鼓鼓囊囊的衣襟,语气恭敬:“请二位移步未央宫前受罚。”
“多谢你领路。”李炤炤客气道谢。
卉年受宠若惊,连忙扶起李炤炤,语气讷讷:“奴婢怎敢当二娘一句谢……怎敢怎敢,都是份内之事。”
姜平州看着卉年,自己起身,拍了拍下摆的尘,满不在乎道:“元玄公主就是这样,你当着就是。”
“是,是,奴婢晓得了。”卉年扶着李炤炤的动作愈发尽心了些,虽然也只是扶着而已。
说话间一行人已然到了未央宫前。
此刻正值晏昼,一日里最热的时候。
李炤炤浑然不觉日头毒辣,老老实实跪在铺着旃蒻的丹墀台阶前。
“你傻啊。”姜平州逗笑得看着李炤炤,随即招手叫卉年过来,附耳小声道:“带了没?”
卉年猛地点头,左看右看,确定周围没有其他人后,从腰间拿出精细藏着的几个软绵绵的物件:“带了带了,您和殿下的,奴婢都带了。”
姜平州连忙接过,就往膝头上套,一边套还一边招呼李炤炤:“快来戴上,要不然等会膝盖肯定跪伤。”
李炤炤好似没听见,双目像蒙了层雾一般,看不清她在想什么。
姜平州已然穿戴整齐,在她身旁跪下,挑眉看着她的神色,好像明白了什么一般,不由有些愧疚。
让她看着他在她父母面前撒泼,还被她父母赦免的场景,真是十分恶毒的事……虽然他当时没想那么多。
但现在还是郑重道歉:“对不起,李炤炤。”
李炤炤张嘴启唇,良久,才缓着无悲无喜的声:“没事,不怪你,平州,即使没有你,他们也不爱我。”
“谁说的。”姜平州再次招手唤卉年过来,让他将身上藏着的软棉护膝摆出来,附上李炤炤的耳细声细气道:“这是圣人准备的。”
李炤炤垂首看着地衣上摆放整齐的软绵护膝,心中不由酸涩,原来圣人还会做这样的事。
“我这可是沾了你的光,幼时被罚,我曾找尚仪局的姚女官帮我制作了一套这样的护膝……当然,若不是郎君我貌美过人,姚女官也不能够轻易答应,不过后来还是被圣人发现,收走了,今日又拿出来用,还多制了一套,你看圣人心里是疼你的,只是你不清楚。”姜平州勾着李炤炤的肩,眉飞色舞地絮絮叨叨。
又抬手指向卉年:“不信你问他。”
被指中的卉年左看右看,不敢正面回答:“这,这奴婢怎么好说。”怎么好说圣人也会做这么顽皮的事。
李炤炤却觉得心中的郁闷得到的疏解,当即就穿戴上,她柔声:“有劳你等铺纸研磨,供本宫抄录。”
“二娘说哪里话。”
“这都是奴婢等份内事。”
“二娘真是奴婢见过最好的贵人了。”
一群宦娥叽叽喳喳,肃穆庄严的未央宫前也不由活泼起来,气氛正轻快,姜平州盯着李炤炤舒缓的面容,也会心一笑,扬声道:“郎君我今日定要将未央宫的台阶抄满才歇!”
“你就吹。”李炤炤唇角弯起一个钩,玩笑的话脱口而出。
“道长姐姐不信的话,咱们来比……”比,姜平州话还未说完,就被一只远远飞来的靴子砸中脑门儿。
他头晕目眩,顿了顿,气急败坏要起身怒斥,却被另一只远远飞来的靴子压弯了身子。
究竟是谁!这样捉弄他!
“今天就是我阿耶来了,我也要把这个人逮住,让他尝尝我清心寡欲剑的厉害。”是的,姜平州那把剑就叫这个名,以证明他虽然容貌迤逦,但也是万酒楼中过,瓣花难沾身。
他还要起身,李炤炤抬眸看向他身后,依旧是一副无表情的面容,声音更没有一丝感情得认真道:“我劝你不要回头,真是你阿耶。”
“骗我,你都没见过我阿耶。”姜平州不置可否,当即回首。
眼前的人却让他哑了声线。
高大的男人遮住了投射毒辣热气的阳光,为跪在旃蒻上抄录本经阴符七术的二人带来一片宽大阴影。
男人与姜平州六七分相似,蓄着墨黑美髯,身姿挺拔英武,也不怪李炤炤一眼就能认出他是姜灿。
“十二啊,你要记着,能打败儿子的永远只有老子。”男人身着月白锦袍,抚须仰头大笑,赤着大脚十分滑稽。
又按着姜平州的肩膀,强行使他跪回原位,慈爱问道:“你犯什么错了?不是说了要好好听圣人的话吗?不然圣人要将你赶回朔方,我和你阿娘可不要你。”
许是多年黄沙浸透,疆场厮杀为他带来几分威严。
否则,李炤炤真要以为他是哪里来的牛鬼蛇神。
“拜见公主殿下。”姜灿向跪着的李炤炤作揖行礼。
不待李炤炤颔首示意,姜平州就激动得不能自己,早将刚刚说过的话抛诸脑后,连忙迭声问道:“阿耶!你怎么来了?”
瞧着儿子乐得像是小狗摇尾巴一样。
男人邪魅一笑:“这个嘛,你猜?”
----------------------------------------
金灿灿的农田里夹杂着士兵农人相合的欢声笑语,毒辣的日头也埋没不住他们高昂的兴致。
今年收成好,纵使劳累些,也是为过冬用的粮食做准备。
朔方十县气候大有不同,虽都在朔方郡,但朔方郡极大,若是在靠近突厥一带的河套地区还好些,绿茵畜牧,种植农田还可以引灌绿洲的水。
却也难免西突厥蛮夷骚扰,所幸帮植农田的许多士兵才让他们有所顾及,不敢明面骚扰,百姓生活也算过得去。
若是在靠近黄沙一带,那一片寸草不生,住在那一带的百姓虽太平,可食不果腹,衣难蔽体,风沙扬尘,白日才挂晒的衣裳,夜里收就是裹了一身的沙。
所以朔方节度使姜灿总要先领八万朔方兵巡视河套地区,威慑西突厥边民不敢进犯。
又将粮食均匀分配,又下令黄沙一带的百姓可选择参军或去朔方县圈田里租田做佃户,又或者参与进制作干粮胡饼的营生。
以此维持朔方治安与百姓民生。
小童在临近军田的大树下摆放了桌案软垫,笔墨纸砚,供这位穿着朴素的少年记录着朔方县的收成。
待记录完毕朔方县的收成,他还要去三封,临河,沃野,广牧等县抄记,然后呈报长安。
近日来南胧县主的身子有所好转,虽不能跟丈夫一同下田帮活,但也能与谢若易坐在一块儿看着收成。
瞧着农人与士兵忙碌的模样,她会心一笑,久病赖榻,许久不曾出过府门,想当年她也是能与丈夫一同上阵杀敌的,那等英姿飒爽,却在三年前一场风寒袭体,再不见踪影。
突然一声欢呼:“哈!好大一条鱼。”
原来是姜灿从农田里抓出一条一尺长的鱼,他献宝似的从农田里拔步向南胧县主而来,边走边喊:“夫人,晚饭加餐,是做鱼羹好还是鲊鱼……我觉得蒸着吃比较好。”
又看向奋笔疾书的谢若易:“二郎是客人,不如让二郎选一种吃法?”
谢若易闻言连忙起身向姜灿作揖:“世叔,客随主便,若易都可。”
礼数十分周全。
姜灿一手的污泥也毫不在意得往须上抚了抚,扬声笑道:“你是十二的好友,就当朔方是自己的家,不必太过客气。”
“若是我儿平州也在……”南胧县主看着姜灿从泥地里拔出一条满是垢泥的腿,笑了笑,止住方才要说的话,对谢若易道:“朔方不比长安繁荣,我们姜国公府的吃食也与百姓无异,只怕委屈你了。”
“若是要摆上奇珍异席,若易才是受宠若惊,”谢若易不卑不亢向南胧县主揖礼,又道:“若易是平州好友,也请夫人不必特地为若易劳心。”
真是个知礼的实诚孩子,又与姜平州一般年岁,南胧县主眼中不住的赞许与慈爱,好像透过他可以见自己远在长安的儿子。
忽然一阵马蹄声响,在离他们十分近的地方驻停,一个宦侍打扮,面白无须的男人从马上翻跃而下,看着风尘仆仆,好像不日不夜赶路一般。
他高举手中锦帛,高喊着:“圣人诏书,赐朕二女,元玄公主下降姜国公世子姜平州。”
“姜国公姜灿还不快快回府准备接旨。”
原来是传旨天使遣来的斥候。
南胧县主不可置信得扶着身旁侍奉的女侍臂腕,脸色煞白,她讷讷再次问出口:“这是,这是谁与谁的赐婚圣旨?”
还不待斥候作答,她直勾勾得倒在女侍怀中,双目无神,四肢无力,骤然间就昏厥过去。
周围人四乱,恍惚间还听见丈夫叫自己的名字。
她脑海中却只有一个想法。
她的平州,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