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和十九年十一月,御史大夫祝缜海致仕,受封定徵侯,御史中丞桓白升任御史大夫。
下朝后,官员们皆聚于景明殿外向这位两朝元老道致仕之喜,及待那乌泱泱的一群人散尽,桓白才走上前去。
桓白自幼时起便得祝缜海教诲,因桓祝两家的世交之情,他也便唤祝缜海一声“世伯”。直至后来入了御史台,更得祝缜海言传身教,指点行事。于桓白而言,祝缜海有父之慈,亦有师之严,是他极敬极重之人。而祝缜海从来便是将桓白视如己出,悉心护持,一路看着他从懵懂孩童长成如今可堪重任之才。
“霜之,陪世伯走走。”
御史台位于承武门内东首之地,从前他也常跟在祝缜海身侧于这一长道出宫门至御华大街。他点头应着跟在祝缜海身侧,只是步子比之往常更慢了些。
祝缜海初为太子少傅,后来才入了御史台。可若真算起来,他几乎是将大半辈子都奉给了御史台。半生行止皆以清正为纲,桓白想成为一名御史的志向从很大程度上说也是受祝缜海影响。今日之后,纵是能再与祝缜海如此般同行,恐怕也无旧时心情了。
“世伯,可要再去看看?”
桓白看向御史台的方向向祝缜海道。
御史台前,獬豸仰首而望。
日昭昭,月皎皎。
獬豸神羊,能别曲直。
每个入了御史台的人都需将那昭日皎月置于心,方才对得起那匾额之上的“平心持正”,方才对得起那一身官服,方才对得起那御史之名,方才对得起将一身信任交付他们的天下苍生。
祝缜海扪心自问,他该是无愧。
他向桓白摆摆手,而后坦然一笑:“昭日皎月,自在吾心。”说罢,头也不回便向宫门外行去。
桓白跟着祝缜海穿御华大街折向城西而去,不多时便将方才的人声鼎沸抛在了身后。
“世伯可还有要嘱咐桓白之事?”
“世伯看你从那样小小一般的人,长至如今足可担一方重任,甚是欣慰。”祝缜海说时便伸出手比划着,眼里尽是慈爱,“你行事向来有分寸,知进退。日后遇事,你自有自决之法。不过……若要说有什么顾虑,倒还真有一桩。”
“若你如往日一般,倒还好说,不过于官场周旋而已。可如今不一样了,你心里的这个人并非寻常女子。她既已入了局,往后每走一步都只会陷得更深。她是孤棋,也是眼。陛下欲治孤,与陛下对弈者欲破眼。一治一破,皆是险象环生。于她而言若此,于你而言又何尝不是。所以霜之,世伯于你只一句,爱之切,远之甚。”
祝缜海说的恳切,桓白也听得明白,却只是沉默点头。
祝缜海将桓白此般神情看在眼里,一笑后并不再多言。
他们的路还长,如何走下去到底还得是他们说了算。如他这般年纪的人,总归是要让位给这些后辈了。
***
自粮储库结案后,熙和帝便将展柔擢为五品侍御史,并于宣安坊赐了她一座宅院。院落虽不算大,却临着乌水河,从后院镂花木窗望去便是乌水河上的栾玉桥,栾玉桥下便是从前他与她常看雨落之畔。
这一年的冬并不十分冷,第一场雪便也来得迟了些。盼着等着,终是落在了腊月二十四的小年夜里。
天色渐暗,她独自坐在院中出神。
若阿爹还在,想必这个时辰正在厨房忙活,准备她爱的吃食。
糖芋苗、红豆酥、粉蒸肉、鲜笋汤……
她总和阿爹说简单准备些便好,阿爹却只说:“那哪儿行,我们柔儿的生辰总是要热热闹闹的才对。”
柔儿。
阿爹总是那样唤她。
天色终于彻底暗了下去,晶莹之雪纷纷飘落。
她想要接一片雪瓣,却在伸出手的一霎间被另一只手轻轻握住。
她顺着那温暖有力的手看去,一袭月白锦袍便正正出现在眼前。
“阿柔。”
他轻唤。
这是他第一次这样唤她。
忽然她眼睛酸了酸,随即便泛起星星点点的光,她旋即转过头,迅速眨了眨眼,将那泪珠生生逼了回去,而后缓缓起身,朝桓白一揖。
“这么晚了,不知大人来此是有什么要紧事么?”
行礼的手未及收回便被对面那人紧紧攥住,她用力想要抽出,无奈那人攥得太紧,困得她动弹不得。
他攥着那手,将自己的手指伸入她的掌心,触到那绵密的冰凉。他用指尖轻轻摩挲着,自己的心尖却痒了一痒,便不再看她,只转眼环顾这院落。雪落得并不十分急,却也已将这院中竹叶覆上了一层薄薄的冰晶。他松了松攥住她的手,指尖划过她的掌纹,放开了她。
“今日是小年夜,不邀我喝一杯么?”
他朝她近了一步,微微俯下身,望着那双眸子,语声轻柔。
爱之切,远之甚。
于他而言,确是眼下护她周全之法。
自那日之后,于旁人面前他便收敛了对她的情绪。只是今日再不能如平日一般。他远远跟着她回至此处,见她独坐院中,这般光景恍惚似是回到那年初夏长夜,她也是这样一般孤零零,不言不语,不哭不笑。忽而雪落得更急了些,片片晶莹轻落在她发梢时,他朝她走去。
今日便再放纵一回。
“那便请大人稍候,下官这就去备酒。”
展柔退后一步,微微颔首。
桓白坐在院中那斑竹掩映的亭中等她,不多时,便见她携了两壶酒来。
她斟满一杯放在桓白面前,接着又给自己斟了一杯。
桓白拾起酒杯闻了闻。
“玉谷醇……好酒。”
而后便向展柔一抬手,饮尽那杯中酒,接着又把玩着玉杯,叹道:“我以为能有幸得尝你亲手制的桃花酿呢。”
“桃花酿……”她低声喃喃,眼底荡起一阵涟漪,“不会再有了。”
桃花酿是她十三岁那年缠着阿爹教给她的。一开始她总酿不好,可阿爹每次都捧场的将那失败的桃花酿一杯又一杯饮尽。后来,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终是制出了那与阿爹所制无异的桃花酿。
“若得阿柔一杯桃花酿,桓白此生便也无憾了。”
他放下那手中玉杯,开始自斟自饮。
“大人醉了。”
“我是有些醉了。”
桓白原是千杯不倒的,可今日才饮了这一杯便已觉有了些飘然之意。他一边醉着,一边却仍一杯接一杯地饮。
展柔见拦他不住便任由他醉去。
后来,及待两壶玉谷醇见了底,那人便就着醉意伏倒在桌上。
戌时已过了许久,看样子这醉倒的人也不能自己回府了,展柔便将他拖到客房安顿下来。
他静静躺在那夜色里,脸上已有几分酒晕。她轻轻抚了抚他的脸,只觉指尖微微的热。她注视着那张脸,依旧是几分熟悉,几分陌生。
当她在竹林遇见他时,她以为那便是她知晓的桓白。后来,他做了邬先生,她便见得了褪去官场名利之后的那样一个他。温和儒雅、明朗如月,有着最是细腻的心肠,有着最是坦荡真诚的胸怀,还有那一分抹不去的少年意气。
原以为那戏梦或会成了真,却不想竟是如此收场。
那曾开遍山际的桃花林后来纷纷落了,可她知道心间的那片从来不曾凋谢,只是却不能肆意盛开了。
可当他攥着她的手,摩挲着她掌心,划过她掌纹时,她的心乱了。
不如便再放纵一回。
于是在他求一杯酒时,她拿来了那最烈的酒,哪怕自己从来都不会醉。
可眼前的人醉了。
是真的醉了么。
她迎着那淡光俯下身,用自己的眼勾勒那轮廓,描摹那眉眼。
他从来没有如此一般出现在自己面前。
再一次失了神,迷了眼。
她拉回思绪,向后一退,正欲离开时忽觉身后那人的呼吸重了些,随即他握住她的手将她拉回榻前。那人微闭双眼,似是还醉着,手却十分有力,依旧让她动弹不得。她便不再动,任他那样握着,那醉着的人见她不再试图将手抽出便松了劲,却又将手指缝进她指间,之后又恢复了那平而静的气息。
***
桓白醒来时,天仍未亮。
他转过眼便看见那张朦胧于月色的脸,极静,极美。又看了看被他握着的手,覆着淡绯色的指尖扣在他手背,未着意地触着他皮肤的纹理,勾得心也悬作了那夜中月。
昨夜他其实醉得并不深,却仍借着那一分醉意伏倒在桌上。她将自己扶起拖向客房时便只全心全意靠在她肩上。他记得她俯身看自己时那扑面而来的酒香和微凉香气一时便浸过他面庞。
只是一瞬,又觉那气息忽然远了几分,于是便下意识伸手抓住了她。那香气虽已弥漫得心荡神迷却也只敢握着她的手,直到确认她不会离开,他才松了力道,却依旧不舍那温柔,便只将指尖缠过她的手,安稳睡去。
世伯说的对,如今他再不能做回从前那般仍能留着几分恣意随心的他了。
官场圆滑这许多年,如何周旋于世早已是烂熟于心,他从未想过,这样一颗久经磨砺的心竟又为眼前之人生出涟漪。他可以于官场与他人逢场作戏,他可以对诸般假意一笑了之,却独独恨不能将一颗真心捧给她,独独不能对她置身事外。
暴雨里,梨白前,泸溪畔,长街上,桃林中。还有那暮色里与他相对而望的她,在乌水河畔问他道何在的她。
笑意间忽而泛起一丝苦涩。
纵使他心甘情愿被她拿住了要害,可她又是怎样看自己的呢。
她就这样任由自己靠着她的肩,任由自己攥着她的手,任由自己放纵。
他细细注视着那张脸,看不够,猜不透。
他想抚摸那张近在眼前的脸却不敢,他怕她醒来,这样的良辰美景,这样的月华如水,便会烟消云散了。
正是这时,眼前女子恍然醒来,抬眼便对上了那双正注视着她的眼眸。
她想要起身,却发觉自己的手仍在他指间缠绕,她便将另一只手覆上他的手。那人见她这般有些意外,一晃神时,她便已将手抽出。
“我去给你煮碗醒酒汤。”
她正要转身逃开,却听得身后一声轻唤。
“阿柔。”
再一次,泪眼朦胧。
她忍住,转过身,那人已站在她面前,抚着她的脸。
“唤我的名。”他说。
她偏过头,错开他的目光,想要逃离那掌心的温度,不想那指尖却触她更深。
半晌,她低声道:“桓白。”
“不是这个。”
她定神,迎着他的掌心,迎着他的目光。
“霜之。”
“嗯。”
仿若如释重负般,他将手缓缓移开。
“我没有醉,从昨夜到现在,一直都很清醒,很清醒。”
他从袖中掏出一支竹笔递给她。
“不能白喝你的酒。”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桓白暗自苦笑,自己并非那静女,这竹笔也非那彤管,可怎么就想到了这女子送予心上人物什的《静女》呢。
“好。”
其实,我也很清醒,很清醒。
下朝后,官员们皆聚于景明殿外向这位两朝元老道致仕之喜,及待那乌泱泱的一群人散尽,桓白才走上前去。
桓白自幼时起便得祝缜海教诲,因桓祝两家的世交之情,他也便唤祝缜海一声“世伯”。直至后来入了御史台,更得祝缜海言传身教,指点行事。于桓白而言,祝缜海有父之慈,亦有师之严,是他极敬极重之人。而祝缜海从来便是将桓白视如己出,悉心护持,一路看着他从懵懂孩童长成如今可堪重任之才。
“霜之,陪世伯走走。”
御史台位于承武门内东首之地,从前他也常跟在祝缜海身侧于这一长道出宫门至御华大街。他点头应着跟在祝缜海身侧,只是步子比之往常更慢了些。
祝缜海初为太子少傅,后来才入了御史台。可若真算起来,他几乎是将大半辈子都奉给了御史台。半生行止皆以清正为纲,桓白想成为一名御史的志向从很大程度上说也是受祝缜海影响。今日之后,纵是能再与祝缜海如此般同行,恐怕也无旧时心情了。
“世伯,可要再去看看?”
桓白看向御史台的方向向祝缜海道。
御史台前,獬豸仰首而望。
日昭昭,月皎皎。
獬豸神羊,能别曲直。
每个入了御史台的人都需将那昭日皎月置于心,方才对得起那匾额之上的“平心持正”,方才对得起那一身官服,方才对得起那御史之名,方才对得起将一身信任交付他们的天下苍生。
祝缜海扪心自问,他该是无愧。
他向桓白摆摆手,而后坦然一笑:“昭日皎月,自在吾心。”说罢,头也不回便向宫门外行去。
桓白跟着祝缜海穿御华大街折向城西而去,不多时便将方才的人声鼎沸抛在了身后。
“世伯可还有要嘱咐桓白之事?”
“世伯看你从那样小小一般的人,长至如今足可担一方重任,甚是欣慰。”祝缜海说时便伸出手比划着,眼里尽是慈爱,“你行事向来有分寸,知进退。日后遇事,你自有自决之法。不过……若要说有什么顾虑,倒还真有一桩。”
“若你如往日一般,倒还好说,不过于官场周旋而已。可如今不一样了,你心里的这个人并非寻常女子。她既已入了局,往后每走一步都只会陷得更深。她是孤棋,也是眼。陛下欲治孤,与陛下对弈者欲破眼。一治一破,皆是险象环生。于她而言若此,于你而言又何尝不是。所以霜之,世伯于你只一句,爱之切,远之甚。”
祝缜海说的恳切,桓白也听得明白,却只是沉默点头。
祝缜海将桓白此般神情看在眼里,一笑后并不再多言。
他们的路还长,如何走下去到底还得是他们说了算。如他这般年纪的人,总归是要让位给这些后辈了。
***
自粮储库结案后,熙和帝便将展柔擢为五品侍御史,并于宣安坊赐了她一座宅院。院落虽不算大,却临着乌水河,从后院镂花木窗望去便是乌水河上的栾玉桥,栾玉桥下便是从前他与她常看雨落之畔。
这一年的冬并不十分冷,第一场雪便也来得迟了些。盼着等着,终是落在了腊月二十四的小年夜里。
天色渐暗,她独自坐在院中出神。
若阿爹还在,想必这个时辰正在厨房忙活,准备她爱的吃食。
糖芋苗、红豆酥、粉蒸肉、鲜笋汤……
她总和阿爹说简单准备些便好,阿爹却只说:“那哪儿行,我们柔儿的生辰总是要热热闹闹的才对。”
柔儿。
阿爹总是那样唤她。
天色终于彻底暗了下去,晶莹之雪纷纷飘落。
她想要接一片雪瓣,却在伸出手的一霎间被另一只手轻轻握住。
她顺着那温暖有力的手看去,一袭月白锦袍便正正出现在眼前。
“阿柔。”
他轻唤。
这是他第一次这样唤她。
忽然她眼睛酸了酸,随即便泛起星星点点的光,她旋即转过头,迅速眨了眨眼,将那泪珠生生逼了回去,而后缓缓起身,朝桓白一揖。
“这么晚了,不知大人来此是有什么要紧事么?”
行礼的手未及收回便被对面那人紧紧攥住,她用力想要抽出,无奈那人攥得太紧,困得她动弹不得。
他攥着那手,将自己的手指伸入她的掌心,触到那绵密的冰凉。他用指尖轻轻摩挲着,自己的心尖却痒了一痒,便不再看她,只转眼环顾这院落。雪落得并不十分急,却也已将这院中竹叶覆上了一层薄薄的冰晶。他松了松攥住她的手,指尖划过她的掌纹,放开了她。
“今日是小年夜,不邀我喝一杯么?”
他朝她近了一步,微微俯下身,望着那双眸子,语声轻柔。
爱之切,远之甚。
于他而言,确是眼下护她周全之法。
自那日之后,于旁人面前他便收敛了对她的情绪。只是今日再不能如平日一般。他远远跟着她回至此处,见她独坐院中,这般光景恍惚似是回到那年初夏长夜,她也是这样一般孤零零,不言不语,不哭不笑。忽而雪落得更急了些,片片晶莹轻落在她发梢时,他朝她走去。
今日便再放纵一回。
“那便请大人稍候,下官这就去备酒。”
展柔退后一步,微微颔首。
桓白坐在院中那斑竹掩映的亭中等她,不多时,便见她携了两壶酒来。
她斟满一杯放在桓白面前,接着又给自己斟了一杯。
桓白拾起酒杯闻了闻。
“玉谷醇……好酒。”
而后便向展柔一抬手,饮尽那杯中酒,接着又把玩着玉杯,叹道:“我以为能有幸得尝你亲手制的桃花酿呢。”
“桃花酿……”她低声喃喃,眼底荡起一阵涟漪,“不会再有了。”
桃花酿是她十三岁那年缠着阿爹教给她的。一开始她总酿不好,可阿爹每次都捧场的将那失败的桃花酿一杯又一杯饮尽。后来,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终是制出了那与阿爹所制无异的桃花酿。
“若得阿柔一杯桃花酿,桓白此生便也无憾了。”
他放下那手中玉杯,开始自斟自饮。
“大人醉了。”
“我是有些醉了。”
桓白原是千杯不倒的,可今日才饮了这一杯便已觉有了些飘然之意。他一边醉着,一边却仍一杯接一杯地饮。
展柔见拦他不住便任由他醉去。
后来,及待两壶玉谷醇见了底,那人便就着醉意伏倒在桌上。
戌时已过了许久,看样子这醉倒的人也不能自己回府了,展柔便将他拖到客房安顿下来。
他静静躺在那夜色里,脸上已有几分酒晕。她轻轻抚了抚他的脸,只觉指尖微微的热。她注视着那张脸,依旧是几分熟悉,几分陌生。
当她在竹林遇见他时,她以为那便是她知晓的桓白。后来,他做了邬先生,她便见得了褪去官场名利之后的那样一个他。温和儒雅、明朗如月,有着最是细腻的心肠,有着最是坦荡真诚的胸怀,还有那一分抹不去的少年意气。
原以为那戏梦或会成了真,却不想竟是如此收场。
那曾开遍山际的桃花林后来纷纷落了,可她知道心间的那片从来不曾凋谢,只是却不能肆意盛开了。
可当他攥着她的手,摩挲着她掌心,划过她掌纹时,她的心乱了。
不如便再放纵一回。
于是在他求一杯酒时,她拿来了那最烈的酒,哪怕自己从来都不会醉。
可眼前的人醉了。
是真的醉了么。
她迎着那淡光俯下身,用自己的眼勾勒那轮廓,描摹那眉眼。
他从来没有如此一般出现在自己面前。
再一次失了神,迷了眼。
她拉回思绪,向后一退,正欲离开时忽觉身后那人的呼吸重了些,随即他握住她的手将她拉回榻前。那人微闭双眼,似是还醉着,手却十分有力,依旧让她动弹不得。她便不再动,任他那样握着,那醉着的人见她不再试图将手抽出便松了劲,却又将手指缝进她指间,之后又恢复了那平而静的气息。
***
桓白醒来时,天仍未亮。
他转过眼便看见那张朦胧于月色的脸,极静,极美。又看了看被他握着的手,覆着淡绯色的指尖扣在他手背,未着意地触着他皮肤的纹理,勾得心也悬作了那夜中月。
昨夜他其实醉得并不深,却仍借着那一分醉意伏倒在桌上。她将自己扶起拖向客房时便只全心全意靠在她肩上。他记得她俯身看自己时那扑面而来的酒香和微凉香气一时便浸过他面庞。
只是一瞬,又觉那气息忽然远了几分,于是便下意识伸手抓住了她。那香气虽已弥漫得心荡神迷却也只敢握着她的手,直到确认她不会离开,他才松了力道,却依旧不舍那温柔,便只将指尖缠过她的手,安稳睡去。
世伯说的对,如今他再不能做回从前那般仍能留着几分恣意随心的他了。
官场圆滑这许多年,如何周旋于世早已是烂熟于心,他从未想过,这样一颗久经磨砺的心竟又为眼前之人生出涟漪。他可以于官场与他人逢场作戏,他可以对诸般假意一笑了之,却独独恨不能将一颗真心捧给她,独独不能对她置身事外。
暴雨里,梨白前,泸溪畔,长街上,桃林中。还有那暮色里与他相对而望的她,在乌水河畔问他道何在的她。
笑意间忽而泛起一丝苦涩。
纵使他心甘情愿被她拿住了要害,可她又是怎样看自己的呢。
她就这样任由自己靠着她的肩,任由自己攥着她的手,任由自己放纵。
他细细注视着那张脸,看不够,猜不透。
他想抚摸那张近在眼前的脸却不敢,他怕她醒来,这样的良辰美景,这样的月华如水,便会烟消云散了。
正是这时,眼前女子恍然醒来,抬眼便对上了那双正注视着她的眼眸。
她想要起身,却发觉自己的手仍在他指间缠绕,她便将另一只手覆上他的手。那人见她这般有些意外,一晃神时,她便已将手抽出。
“我去给你煮碗醒酒汤。”
她正要转身逃开,却听得身后一声轻唤。
“阿柔。”
再一次,泪眼朦胧。
她忍住,转过身,那人已站在她面前,抚着她的脸。
“唤我的名。”他说。
她偏过头,错开他的目光,想要逃离那掌心的温度,不想那指尖却触她更深。
半晌,她低声道:“桓白。”
“不是这个。”
她定神,迎着他的掌心,迎着他的目光。
“霜之。”
“嗯。”
仿若如释重负般,他将手缓缓移开。
“我没有醉,从昨夜到现在,一直都很清醒,很清醒。”
他从袖中掏出一支竹笔递给她。
“不能白喝你的酒。”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桓白暗自苦笑,自己并非那静女,这竹笔也非那彤管,可怎么就想到了这女子送予心上人物什的《静女》呢。
“好。”
其实,我也很清醒,很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