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和终于吃上了心心念念的红烧肉,一连高兴了好几天,常常挂在嘴边念叨着,闹的乔三娘都有些不好意思。
家里条件不好,连吃肉都是值得纪念的事情。
好在黑豆腐颇受欢迎,分量大味道足,更兼村里来回方便,总是陆陆续续有人过来买,乔三娘把这事跟长辈一商量,定好隔一天做一回,既省了自家的功夫,也免得他们空跑一趟。
乔三娘如今就带着两个妯娌,开始专心做黑豆腐,每日能赚十多文,听着少,但是不麻烦又不用出门,可比打零工强多了,要知道之前乔三娘都想去扛大包挣钱了。
而在不经意间,乔三娘跟金石村的好多女眷熟悉起来,不说多熟悉,至少能叫上名字。
最早出主意的卫嘉把这事一丢,开始琢磨起别的来。
加载在他身上那个倒霉的种田系统,需要用签到的天数来兑换相应的技能,可以是说明书自己学习,也可以是直接灌注技能,正当他美滋滋做着大杀四方的美梦时,发现......哼,初步预计,等他七老八十时,才能攒到足够的天数。
就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嘛!卫嘉扳手指头算了一下,他总共才有十七八天的签到天数,那些“过目不忘”“马术精通”“察言观色”技能统统都是天方夜谭,而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对目前情况的改善又不大。
翻来翻去,卫嘉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技能,就是泥砖。
古人常说青砖瓦房,并且把盖一座这样的院子作为人生理想,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作为屋顶横梁的“顶梁柱”不好找,木材也贵,第二就是砖瓦价格贵,需要砖瓦窑烧制,买少了窑主还爱答不理,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卖方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有拿稻草和竹片固定盖房子的,有拿木板拼凑的,总之只要能住人就行。卫家的房子是村里分配的,是早前别人家住破不要的,自然算不上多好,人少还凑合,人多真是十分不方便。
尤其是卫和!他跟卫和睡一个草窝,卫和睡觉粘人,扯都扯不下来,卫嘉十分怨念。
有了黄泥砖,至少先搭个床榻出来呢?卫嘉也不求别的,至少让他跟卫和分隔开,不至于翻身都难。
而之前出去踩点时,卫嘉早就发现了村子外的黄泥,粘性大,细腻,颗粒均匀,用来做泥砖刚刚好。
他把卫和喊了过来,听说要搭个床铺,卫和撅着嘴:“大哥不喜欢跟我睡一起?”
卫嘉忍无可忍:“谁喜欢你的臭脚丫啊!都快放到我脑袋上了好吗?!”
卫和被怼了也不生气,摸着后脑勺嘿嘿直笑,开始帮忙,“需要我干点什么?”
卫嘉心想,需要先做几块样品砖来试试,试试硬度,不然做多了万一不成就浪费了。
他跟村里的小伙伴们玩的好,小伙伴就把自家不要的木板子拿过来,卫嘉做了两个泥砖模具,
然后去村外挖泥巴。
现在孩子也没什么好玩的,围到一块儿挖泥和泥都很常见,村里人也没当一回事。
卫嘉把精心挑选过的黄泥捣碎,按照配比放入一定的干稻草,加入了米汤水,充分搅拌均匀粘稠后,在倒入模具里等待晾干,然后就是一块黄泥砖。
这种砖取材方便易得,即使在八,九十年代,农村里也常见用黄泥砖盖的房子。做好了五六块砖,卫嘉把东西放在屋后等着风干,顺便检测质量。
这事本来瞒的好好的,卫嘉做事不爱在事前嚷嚷的人尽皆知,他更乐意等到事情有点小成果后,再轻描淡写表示自己这边有了一点小成果。
简称装逼。
但是卫和嘴巴大,跟堂弟聊天时就说自己要有新床铺,惹的卫皖羡慕不已,嘴巴一大,就给长辈知道了。
卫嘉只好把黄泥砖的事情说了,连带着想要新床铺的事情都讲了。
家里其余人无比震惊,毕竟再怎么懂事,这还是两个半大孩子呢,怎么就干出比大人还能干的事情来?
卫爷爷沉吟不语,卫和搅着手指,觉得自己是不是嘴巴太大了?卫嘉背后偷偷勾着他的手指,示意他不要担心。
这事自然要说的,他们两这么小,和泥干体力活哪样能行啊?再说了卫爷爷也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人。
再看过泥砖后,卫爷爷果然没有说什么,只是摸了摸卫和的头,让他先回去休息。
卫和回了屋里忐忑不安,咬着下唇问他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哪有,这事是我出的主意,不干你的事。”卫嘉安慰他,再说了,爷爷的态度也不像生气,奇奇怪怪的。
东间,卫奶奶在丈夫说正事时从不插嘴,总是私下询问,这次也不例外。她正想给两个孙儿求情,就算他们莽撞,也是为了家里好啊。
卫爷爷摆手:“我没生气,那是高兴的。”
“吓死我了,还以为你生气到这个地步。”得了准信,卫奶奶安心了。
卫爷爷站在门口,心里想的却是幼时的事。当初卫爷爷的爷爷发现了他的读书天赋,举着他高呼吾家麒麟儿时,是不是同样的心情?
一边得意于后代的天赋,一边感叹于自家提供不了多少帮助,更忧愁于孙子以后到底会走上什么样的路呢?
折腾了一整晚,第二天精神却足的,让三个儿子先去村外挖了几大筐黄泥回来,在门前开始慢慢的制砖。
流程卫嘉最熟悉,于是他负责场外指导还有砖水配比。
有三个大人帮手,做东西可比他们两小孩瞎忙活快得多,到了下午,外头就堆起满地的泥砖,正在等待风干。
过来买黑豆腐的老姜头一眼就瞧见了,惊讶的说:“哟,你们要盖房吗?”
“是啊,家里人口多,住不下。”卫韩温笑着打招呼。
“盖房是大事,到日子跟我们说一声,我家人都来帮忙。”老姜头说到,提着一块黑豆腐晃晃悠悠的走了。
卫韩温慢了一步就看着人走了,心里还惊讶,原来金石村的人这么热情的吗?他从前这么不晓得?
拿不定主意,卫韩温自然要去问亲爹,卫爷爷沉吟着不知道说什么,卫和就先嘴快:“入乡随俗嘛,人家都这么说了,咱们就听着照做呗。”
他偶尔也听卫嘉说过,村里就是这么过的,你帮我一把,我帮你一把,热热闹闹顺顺气气,就把日子过下去了。
卫韩温也就不再纠结这事,转而专心的做砖。
要盖一座房子,需要的砖瓦以千万计,再者,他们家也没人会,卫嘉倒是跃跃欲试想上手,不过他也是个半罐水,姜家人要来帮手,正好。
因为头一回盖房子心里没底,所以先从东头卫爷爷住的那间开始。
挖好地基,砌地基,垒砖,然后一点点的增加高度,用墨斗和尺子验看水平线......卫嘉拼命搜刮着脑袋里那一星半点关于盖房子的知识,再加上姜家老大老二两个半熟手的帮助,还真把这房间盖的有模有样的。
盖好的墙面还要再用同样调和过的黄泥糊一层,像糊墙一样,这样更加牢固,房间内部开了两扇窗户通风透气,依旧用稻草帘子遮住,门也是。看着简陋却比原先的草房牢固的多。
卫嘉心心念念想要砌个床榻,他觉得这玩意儿比起床更像炕,但是不需要木料,省工省事。
而且床榻需要的材料更简单,比砌墙还简单,卫嘉亲自上手,砌了一个一米八X两米的大床,看着劳动成果,一个字,爽!
卫爷爷稀罕的摸过平整的榻面,乖乖,真神奇啊!打一架木床需要银钱不菲,这么做真是省了大钱。
“爷爷,这床还要干透才能睡,最近只能委屈爷爷依旧睡地上了。”
“不委屈不委屈,倒不如说我高兴着呐!比起睡地窝子,这可舒服多了。”卫爷爷浑不在意,流放路上谁不是捡着地方就睡?以前一些习惯早就磨掉了。
卫嘉还在欣赏自己的大作,头一回上手,泥活多了,水少了,砖歪了等等问题他都碰到过,然后盖了拆,拆了盖,前后花了很多时间,好在他肯学肯干,摸索着硬是把炕砌好了。
如果这东西睡着舒服,家里其他人也能一户一个。
不过修墙容易制砖难,一家子好几口出动忙活了半个月制好的砖,光一间房这就用没了,接下来又要慢慢等。
但有了制好的房当做萝卜,不论是谁心里都干劲十足热火朝天的。
家里条件不好,连吃肉都是值得纪念的事情。
好在黑豆腐颇受欢迎,分量大味道足,更兼村里来回方便,总是陆陆续续有人过来买,乔三娘把这事跟长辈一商量,定好隔一天做一回,既省了自家的功夫,也免得他们空跑一趟。
乔三娘如今就带着两个妯娌,开始专心做黑豆腐,每日能赚十多文,听着少,但是不麻烦又不用出门,可比打零工强多了,要知道之前乔三娘都想去扛大包挣钱了。
而在不经意间,乔三娘跟金石村的好多女眷熟悉起来,不说多熟悉,至少能叫上名字。
最早出主意的卫嘉把这事一丢,开始琢磨起别的来。
加载在他身上那个倒霉的种田系统,需要用签到的天数来兑换相应的技能,可以是说明书自己学习,也可以是直接灌注技能,正当他美滋滋做着大杀四方的美梦时,发现......哼,初步预计,等他七老八十时,才能攒到足够的天数。
就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嘛!卫嘉扳手指头算了一下,他总共才有十七八天的签到天数,那些“过目不忘”“马术精通”“察言观色”技能统统都是天方夜谭,而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对目前情况的改善又不大。
翻来翻去,卫嘉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技能,就是泥砖。
古人常说青砖瓦房,并且把盖一座这样的院子作为人生理想,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作为屋顶横梁的“顶梁柱”不好找,木材也贵,第二就是砖瓦价格贵,需要砖瓦窑烧制,买少了窑主还爱答不理,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卖方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有拿稻草和竹片固定盖房子的,有拿木板拼凑的,总之只要能住人就行。卫家的房子是村里分配的,是早前别人家住破不要的,自然算不上多好,人少还凑合,人多真是十分不方便。
尤其是卫和!他跟卫和睡一个草窝,卫和睡觉粘人,扯都扯不下来,卫嘉十分怨念。
有了黄泥砖,至少先搭个床榻出来呢?卫嘉也不求别的,至少让他跟卫和分隔开,不至于翻身都难。
而之前出去踩点时,卫嘉早就发现了村子外的黄泥,粘性大,细腻,颗粒均匀,用来做泥砖刚刚好。
他把卫和喊了过来,听说要搭个床铺,卫和撅着嘴:“大哥不喜欢跟我睡一起?”
卫嘉忍无可忍:“谁喜欢你的臭脚丫啊!都快放到我脑袋上了好吗?!”
卫和被怼了也不生气,摸着后脑勺嘿嘿直笑,开始帮忙,“需要我干点什么?”
卫嘉心想,需要先做几块样品砖来试试,试试硬度,不然做多了万一不成就浪费了。
他跟村里的小伙伴们玩的好,小伙伴就把自家不要的木板子拿过来,卫嘉做了两个泥砖模具,
然后去村外挖泥巴。
现在孩子也没什么好玩的,围到一块儿挖泥和泥都很常见,村里人也没当一回事。
卫嘉把精心挑选过的黄泥捣碎,按照配比放入一定的干稻草,加入了米汤水,充分搅拌均匀粘稠后,在倒入模具里等待晾干,然后就是一块黄泥砖。
这种砖取材方便易得,即使在八,九十年代,农村里也常见用黄泥砖盖的房子。做好了五六块砖,卫嘉把东西放在屋后等着风干,顺便检测质量。
这事本来瞒的好好的,卫嘉做事不爱在事前嚷嚷的人尽皆知,他更乐意等到事情有点小成果后,再轻描淡写表示自己这边有了一点小成果。
简称装逼。
但是卫和嘴巴大,跟堂弟聊天时就说自己要有新床铺,惹的卫皖羡慕不已,嘴巴一大,就给长辈知道了。
卫嘉只好把黄泥砖的事情说了,连带着想要新床铺的事情都讲了。
家里其余人无比震惊,毕竟再怎么懂事,这还是两个半大孩子呢,怎么就干出比大人还能干的事情来?
卫爷爷沉吟不语,卫和搅着手指,觉得自己是不是嘴巴太大了?卫嘉背后偷偷勾着他的手指,示意他不要担心。
这事自然要说的,他们两这么小,和泥干体力活哪样能行啊?再说了卫爷爷也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人。
再看过泥砖后,卫爷爷果然没有说什么,只是摸了摸卫和的头,让他先回去休息。
卫和回了屋里忐忑不安,咬着下唇问他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哪有,这事是我出的主意,不干你的事。”卫嘉安慰他,再说了,爷爷的态度也不像生气,奇奇怪怪的。
东间,卫奶奶在丈夫说正事时从不插嘴,总是私下询问,这次也不例外。她正想给两个孙儿求情,就算他们莽撞,也是为了家里好啊。
卫爷爷摆手:“我没生气,那是高兴的。”
“吓死我了,还以为你生气到这个地步。”得了准信,卫奶奶安心了。
卫爷爷站在门口,心里想的却是幼时的事。当初卫爷爷的爷爷发现了他的读书天赋,举着他高呼吾家麒麟儿时,是不是同样的心情?
一边得意于后代的天赋,一边感叹于自家提供不了多少帮助,更忧愁于孙子以后到底会走上什么样的路呢?
折腾了一整晚,第二天精神却足的,让三个儿子先去村外挖了几大筐黄泥回来,在门前开始慢慢的制砖。
流程卫嘉最熟悉,于是他负责场外指导还有砖水配比。
有三个大人帮手,做东西可比他们两小孩瞎忙活快得多,到了下午,外头就堆起满地的泥砖,正在等待风干。
过来买黑豆腐的老姜头一眼就瞧见了,惊讶的说:“哟,你们要盖房吗?”
“是啊,家里人口多,住不下。”卫韩温笑着打招呼。
“盖房是大事,到日子跟我们说一声,我家人都来帮忙。”老姜头说到,提着一块黑豆腐晃晃悠悠的走了。
卫韩温慢了一步就看着人走了,心里还惊讶,原来金石村的人这么热情的吗?他从前这么不晓得?
拿不定主意,卫韩温自然要去问亲爹,卫爷爷沉吟着不知道说什么,卫和就先嘴快:“入乡随俗嘛,人家都这么说了,咱们就听着照做呗。”
他偶尔也听卫嘉说过,村里就是这么过的,你帮我一把,我帮你一把,热热闹闹顺顺气气,就把日子过下去了。
卫韩温也就不再纠结这事,转而专心的做砖。
要盖一座房子,需要的砖瓦以千万计,再者,他们家也没人会,卫嘉倒是跃跃欲试想上手,不过他也是个半罐水,姜家人要来帮手,正好。
因为头一回盖房子心里没底,所以先从东头卫爷爷住的那间开始。
挖好地基,砌地基,垒砖,然后一点点的增加高度,用墨斗和尺子验看水平线......卫嘉拼命搜刮着脑袋里那一星半点关于盖房子的知识,再加上姜家老大老二两个半熟手的帮助,还真把这房间盖的有模有样的。
盖好的墙面还要再用同样调和过的黄泥糊一层,像糊墙一样,这样更加牢固,房间内部开了两扇窗户通风透气,依旧用稻草帘子遮住,门也是。看着简陋却比原先的草房牢固的多。
卫嘉心心念念想要砌个床榻,他觉得这玩意儿比起床更像炕,但是不需要木料,省工省事。
而且床榻需要的材料更简单,比砌墙还简单,卫嘉亲自上手,砌了一个一米八X两米的大床,看着劳动成果,一个字,爽!
卫爷爷稀罕的摸过平整的榻面,乖乖,真神奇啊!打一架木床需要银钱不菲,这么做真是省了大钱。
“爷爷,这床还要干透才能睡,最近只能委屈爷爷依旧睡地上了。”
“不委屈不委屈,倒不如说我高兴着呐!比起睡地窝子,这可舒服多了。”卫爷爷浑不在意,流放路上谁不是捡着地方就睡?以前一些习惯早就磨掉了。
卫嘉还在欣赏自己的大作,头一回上手,泥活多了,水少了,砖歪了等等问题他都碰到过,然后盖了拆,拆了盖,前后花了很多时间,好在他肯学肯干,摸索着硬是把炕砌好了。
如果这东西睡着舒服,家里其他人也能一户一个。
不过修墙容易制砖难,一家子好几口出动忙活了半个月制好的砖,光一间房这就用没了,接下来又要慢慢等。
但有了制好的房当做萝卜,不论是谁心里都干劲十足热火朝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