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家里人的衣裳大多如此,因为穿的频繁洗的频繁,普通的布料哪里经得起这么折腾?早就发白发烂了。
卫爷爷看了看自个身上的衣裳,好在如今家里终于有了活钱,买些布料回来自家做还是没问题的,还能省下一笔钱,当即拍板,让卫奶奶跟大儿媳一块儿去买些布料回来。
卫和就一心期盼着新衣裳的到来。
花了一上午,卫奶奶带着两匹布料回来了,一直念叨着这些布料有多贵。
“怎么贵了?我瞧着不是挺好的?”卫爷爷不太懂布料的事,上手摸了摸,布料不都是这样子的吗?顶多是花纹图样少了些。
“在京城,两匹棉布才要五两银子,而这两匹葛布,就要了四两,葛布可比棉布差得多了。”不论是保暖性还是透气性,都是棉布更胜一筹,而葛布胜在轻薄,夏日里穿刚好。
“说起来,怎么我从来没见过附近的村民穿棉布呢?”卫奶奶对此很疑惑,难道是因为棉布太贵了吗?
如今卫家也算是融入了金石村,她找了两个相熟的妇人一问,意外得知一个消息,如今的峡州竟然还没开始种棉花!仅有的棉布还是从外地运送过来的,价格不菲,几乎是葛布的两倍,久而久之,自然就没人愿意买,如此循环,连进货的商铺都少。
再说葛布,能够本地取材,本地编织,少了运输成本价格就低,成了本地人的首选。
其实往上数五百年,平民百姓最常见的布料,也就是细葛布和细麻布,大家也习以为常,直到前朝时,棉花传入本地,起初作为花卉观赏,之后慢慢有人发现这种花卉能够取暖编织,这才开始大面积种植,成为平民百姓过冬的必备物件。
卫奶奶想了想,又觉得这事不难理解,峡州偏僻落后,做生意的都不乐意往这里跑,什么东西想要传播起来都慢,所以棉花反而成了贵重东西。
不过二人都没有深思。
屋内,卫嘉正在听着亲娘讲解棉布跟葛布的区别,突然想到:“那我们不能买一些棉花种子回来种吗?这明摆着是一门好生意啊!衣食住行,衣可是摆在最前头的!”
“傻子,你都能想到,难道别人想不到吗?不过种棉花的办法,都拢到那些大商人手头,他们才是最清楚的,我们家难道还有谁会种棉花吗?种子又从哪里来?”
卫嘉心想,他的确不会,但是种田系统会啊!它签到能换的物资里,正好就有棉花的种植办法!一遍遍的尝试,总会找到最正确那条路,总比空想着好啊!
既然已经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卫嘉就去找了卫爷爷再三立陈要害,卫爷爷犹豫后,还是答应了,使钱去买了一两的棉花种子。
“这东西可精贵着呢!你可要小心着点!”卫爷爷有些心疼,这棉花种子不好买,前前后后找了五家店铺这才弄到这么一点,数都数的清。
“我一定眼珠子一样盯着他们!”毕竟这可是以后致富的希望啊!卫嘉小心的把这些东西收了好,准备开始育种。
卫嘉正在费尽心思,小心翼翼的育种时,卫韩温带着三弟正在村外忙碌,负责给人砌榻。虽然忙碌且劳累,但收到银子时,还是让人难掩兴奋。
没钱寸步难行,以及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道理,在这几个月里,卫韩温深深体会到了。
擦干净汗水,卫韩温正准备收拾工具去休息,又遇到一个人站在门口探头探脑的,似乎想要打听什么。
卫韩恭立刻招呼着:“是要砌榻吗?这里可以看样品。”说着就把人往里让,同时把事先准备好的套词说出来。
卫韩恭临走前被亲爹再三叮嘱,买卖不成仁义在,就算他不买或许亲朋好友能有需要的,所以对人热情些,客气些总没有坏处。
果然这么一通介绍下,对方对砌榻的品质还算满意,就是价格谈不拢,对方一口咬定只愿意给九钱银子。
价格谈不拢,卫韩恭也没纠结,只是让对方可以再考虑考虑,他们砌的品质就是最好的,还有对应的维修服务。
“别家才收八钱呢!要不然听说你家最早开始砌手艺娴熟,我还不乐意多花一钱,都是冤枉钱。”对方碎碎念着,一边说一边朝外走。
这是讲价的常用招数,做出不想买的姿态,如果卖家挽留就顺势留下,按照买家提的价格来进行交易,很可惜的是卫韩恭不懂这套,俏媚眼做给瞎子看,直愣愣的让客户走了。
因为卫韩恭全部心思都放在别家这个词语上,现在竟然还有人照着他们,模仿他们一起砌榻吗?
那他们还赚什么?
卫韩恭得了这句话,哪里还坐得住,悄咪咪的去打听,果然得了消息,在隔壁村子,还有另外一户人家也在学着砌榻,还比他们少收钱。
明晃晃的抢生意啊!
卫韩恭不知道这事怎么处理,趁着跟二哥交接换班时,去找卫爷爷商量这事怎么办。
卫爷爷经历多,遇事也稳重,重新托人打听了,这才拿到更全面的消息,原来“抢生意”的那户人家,爷孙三代都是做泥瓦匠的,手艺娴熟工艺精湛,只要多摸索几回,总能发现其中窍门。
“那我们怎么办啊?继续维持原状?”
卫爷爷正要说话,又看到卫嘉从门口路过,立刻抓了他的壮丁:“嘉哥儿,你说呢?”
卫嘉听完,其实早就做好心理准备,首先这个年代又没有版权限制,你做了生意就不许别家做这么霸道的道理,其次,人家靠自己的脑筋琢磨透了也是别人的本事,你还能限制别人不想不做吗?
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不停的保持创新,才能永远跑在最前头。
所以卫嘉的意见是.....
“就保持现在这样啊!该怎么收钱就怎么收,跟人卷低价是没有止境的,今天降到九钱,后天就该降到八钱,最后为了争一口气倒贴钱,还不如就这样呢,反正也是赚的。再说了,砌一张榻至少也要用几十年,不到用坏别人不会重新做,这门生意本来也做不长的,现在这样就挺好。”
卫嘉还记得,现代生意经里有一条,想要赚钱就赚那种,高频次低价格的生意,细水长流才能久远。
卫爷爷拖着下巴沉思,“有道理,就先这样吧。”
他们也没必要去计较,先专心做好自家的事情。
在隔壁村的砌榻工作完成后,他们就暂时回家歇着,因为天气也一天天的热起来了。
以前待在京城,京城靠近北方,夏天虽然难过,但是挺一挺也就过去了,没想到换到峡州,竟然能热到这个地步!刚进五月已经热的人只能穿单衣,到了六月初,太阳晒的人火辣辣的疼,如果敢站在太阳底下一上午,保管皮肤晒的热红脱皮,以至于大家都不乐意在大中午的出门,只捡了清晨的和傍晚出门。
这种情况,自然只能在家歇着,好在砌榻生意也做的差不多,附近村子想砌榻的都砌完了。
只是人也懒的动弹,一动弹就是一身的汗。
卫嘉摇着手里的自制芭蕉扇,无比的怀念现代的一切设备,是冰棍还有空调给了他第二条生命啊!脱离了这些,真是要了老命。
卫和仗着自己年纪小没人说,都把袖子挽到胳膊根,还是热的吐舌。
卫爷爷看了看自个身上的衣裳,好在如今家里终于有了活钱,买些布料回来自家做还是没问题的,还能省下一笔钱,当即拍板,让卫奶奶跟大儿媳一块儿去买些布料回来。
卫和就一心期盼着新衣裳的到来。
花了一上午,卫奶奶带着两匹布料回来了,一直念叨着这些布料有多贵。
“怎么贵了?我瞧着不是挺好的?”卫爷爷不太懂布料的事,上手摸了摸,布料不都是这样子的吗?顶多是花纹图样少了些。
“在京城,两匹棉布才要五两银子,而这两匹葛布,就要了四两,葛布可比棉布差得多了。”不论是保暖性还是透气性,都是棉布更胜一筹,而葛布胜在轻薄,夏日里穿刚好。
“说起来,怎么我从来没见过附近的村民穿棉布呢?”卫奶奶对此很疑惑,难道是因为棉布太贵了吗?
如今卫家也算是融入了金石村,她找了两个相熟的妇人一问,意外得知一个消息,如今的峡州竟然还没开始种棉花!仅有的棉布还是从外地运送过来的,价格不菲,几乎是葛布的两倍,久而久之,自然就没人愿意买,如此循环,连进货的商铺都少。
再说葛布,能够本地取材,本地编织,少了运输成本价格就低,成了本地人的首选。
其实往上数五百年,平民百姓最常见的布料,也就是细葛布和细麻布,大家也习以为常,直到前朝时,棉花传入本地,起初作为花卉观赏,之后慢慢有人发现这种花卉能够取暖编织,这才开始大面积种植,成为平民百姓过冬的必备物件。
卫奶奶想了想,又觉得这事不难理解,峡州偏僻落后,做生意的都不乐意往这里跑,什么东西想要传播起来都慢,所以棉花反而成了贵重东西。
不过二人都没有深思。
屋内,卫嘉正在听着亲娘讲解棉布跟葛布的区别,突然想到:“那我们不能买一些棉花种子回来种吗?这明摆着是一门好生意啊!衣食住行,衣可是摆在最前头的!”
“傻子,你都能想到,难道别人想不到吗?不过种棉花的办法,都拢到那些大商人手头,他们才是最清楚的,我们家难道还有谁会种棉花吗?种子又从哪里来?”
卫嘉心想,他的确不会,但是种田系统会啊!它签到能换的物资里,正好就有棉花的种植办法!一遍遍的尝试,总会找到最正确那条路,总比空想着好啊!
既然已经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卫嘉就去找了卫爷爷再三立陈要害,卫爷爷犹豫后,还是答应了,使钱去买了一两的棉花种子。
“这东西可精贵着呢!你可要小心着点!”卫爷爷有些心疼,这棉花种子不好买,前前后后找了五家店铺这才弄到这么一点,数都数的清。
“我一定眼珠子一样盯着他们!”毕竟这可是以后致富的希望啊!卫嘉小心的把这些东西收了好,准备开始育种。
卫嘉正在费尽心思,小心翼翼的育种时,卫韩温带着三弟正在村外忙碌,负责给人砌榻。虽然忙碌且劳累,但收到银子时,还是让人难掩兴奋。
没钱寸步难行,以及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道理,在这几个月里,卫韩温深深体会到了。
擦干净汗水,卫韩温正准备收拾工具去休息,又遇到一个人站在门口探头探脑的,似乎想要打听什么。
卫韩恭立刻招呼着:“是要砌榻吗?这里可以看样品。”说着就把人往里让,同时把事先准备好的套词说出来。
卫韩恭临走前被亲爹再三叮嘱,买卖不成仁义在,就算他不买或许亲朋好友能有需要的,所以对人热情些,客气些总没有坏处。
果然这么一通介绍下,对方对砌榻的品质还算满意,就是价格谈不拢,对方一口咬定只愿意给九钱银子。
价格谈不拢,卫韩恭也没纠结,只是让对方可以再考虑考虑,他们砌的品质就是最好的,还有对应的维修服务。
“别家才收八钱呢!要不然听说你家最早开始砌手艺娴熟,我还不乐意多花一钱,都是冤枉钱。”对方碎碎念着,一边说一边朝外走。
这是讲价的常用招数,做出不想买的姿态,如果卖家挽留就顺势留下,按照买家提的价格来进行交易,很可惜的是卫韩恭不懂这套,俏媚眼做给瞎子看,直愣愣的让客户走了。
因为卫韩恭全部心思都放在别家这个词语上,现在竟然还有人照着他们,模仿他们一起砌榻吗?
那他们还赚什么?
卫韩恭得了这句话,哪里还坐得住,悄咪咪的去打听,果然得了消息,在隔壁村子,还有另外一户人家也在学着砌榻,还比他们少收钱。
明晃晃的抢生意啊!
卫韩恭不知道这事怎么处理,趁着跟二哥交接换班时,去找卫爷爷商量这事怎么办。
卫爷爷经历多,遇事也稳重,重新托人打听了,这才拿到更全面的消息,原来“抢生意”的那户人家,爷孙三代都是做泥瓦匠的,手艺娴熟工艺精湛,只要多摸索几回,总能发现其中窍门。
“那我们怎么办啊?继续维持原状?”
卫爷爷正要说话,又看到卫嘉从门口路过,立刻抓了他的壮丁:“嘉哥儿,你说呢?”
卫嘉听完,其实早就做好心理准备,首先这个年代又没有版权限制,你做了生意就不许别家做这么霸道的道理,其次,人家靠自己的脑筋琢磨透了也是别人的本事,你还能限制别人不想不做吗?
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不停的保持创新,才能永远跑在最前头。
所以卫嘉的意见是.....
“就保持现在这样啊!该怎么收钱就怎么收,跟人卷低价是没有止境的,今天降到九钱,后天就该降到八钱,最后为了争一口气倒贴钱,还不如就这样呢,反正也是赚的。再说了,砌一张榻至少也要用几十年,不到用坏别人不会重新做,这门生意本来也做不长的,现在这样就挺好。”
卫嘉还记得,现代生意经里有一条,想要赚钱就赚那种,高频次低价格的生意,细水长流才能久远。
卫爷爷拖着下巴沉思,“有道理,就先这样吧。”
他们也没必要去计较,先专心做好自家的事情。
在隔壁村的砌榻工作完成后,他们就暂时回家歇着,因为天气也一天天的热起来了。
以前待在京城,京城靠近北方,夏天虽然难过,但是挺一挺也就过去了,没想到换到峡州,竟然能热到这个地步!刚进五月已经热的人只能穿单衣,到了六月初,太阳晒的人火辣辣的疼,如果敢站在太阳底下一上午,保管皮肤晒的热红脱皮,以至于大家都不乐意在大中午的出门,只捡了清晨的和傍晚出门。
这种情况,自然只能在家歇着,好在砌榻生意也做的差不多,附近村子想砌榻的都砌完了。
只是人也懒的动弹,一动弹就是一身的汗。
卫嘉摇着手里的自制芭蕉扇,无比的怀念现代的一切设备,是冰棍还有空调给了他第二条生命啊!脱离了这些,真是要了老命。
卫和仗着自己年纪小没人说,都把袖子挽到胳膊根,还是热的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