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难熬,卧室又被她修葺得那么宽敞那么大,炭火怎么烧都不暖。
啊嚏!
吴非辞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捂了捂额头,嘶,怎么这么烫?
这些日子天天往外头跑,还和那个索达公主在雪里赛了一日的马,铁打的身子也得出点事,这下好了,烫得灼手。
她蜷缩在赵知临此前睡的那块蔑席上,厚厚的两层被褥裹在身上,双脚冰凉凉的,躺下去,身侧碰到蔑席,更冷了。
但她这人倔得很,偏要睡在蔑席上。
如他此前一样。
蔑席好硬。
他此前就睡在这么硬的地方,生生睡了这么长时间,可真是个硬骨头。
吴非辞此时身上冰凉凉的,脸上却烫得要死。
她将炭火挪近些,身子稍缓过来,脸上却愈发烫了,将炭火挪远一些,脸上稍缓过来,身子却冻得发抖。
无奈之下,吴非辞只能将炭火放到脚边。
蜡烛要彻夜点亮,否则没有安全感,但她对着光又睡不着,所以得背过身子,脑袋埋在被子里,慢慢呼吸着里边微弱的一点空气。
呼吸越久,空气越微弱,脑袋越昏沉。
她每天晚上就是借着这样的法子,迫使自己入睡。
只有入睡才会做梦,只有做梦才会有可能梦到赵知临,即使是大火里的赵知临,她也希望能梦到。
可是为什么一次都没有?每一次她都是安安稳稳睡到天明。
赵知临肯定要说她没良心了。
可自己分明……分明那么想念他。
很多很多的飞蛾扑到烛火里,捻暗了一盏又一盏烛灯,落下一只又一只。
她求神拜佛,她磕头上香,求求上天,能不能给她一个有赵知临的梦?
上天没有回应她的请求。
赵知临,你连梦里都不愿见我吗?
你好狠的心,你答应过我的,要留在这里一直陪着我。
赵知临,你说话不算数!
我恨你!我恨你!
吴非辞咬牙切齿,捶打着赵知临枕过的枕头,将所有的怨怼全都发泄到那枕头上。
一下,两下……
手腕渐渐累了,她脑袋歪靠在枕头上,意识如陷入枕头里,松松软软,越陷越深。
真的是小孩子脾气。
炭火离得这样脚边近,也不怕夜里抬脚蹬翻了。
好好的床不睡,非要睡地上遭罪,被子也不肯盖好。
嗯……手还是抓得这样紧,握住了就不肯放,也不知道她哪里来这样大的力气,死死攥着捏着,倔强得很。
好好睡觉就好好睡觉,这么多枕头还不够她用的,非要往他膝上枕着做什么?蹭得这样熟稔,睡得这样沉还知道往热的暖的地方蹭,也不知道是谁惯成这样?
她额头又发烫了,定然又到外头吹风去了,大冷的天坐在茶馆里和文仲藜聊这么久,也不知道回家。
算了,能怎么样呢?放不下就是放不下。
冰凉凉的手背覆上她前额,给她脸上降温,将她双脚揽入怀中慢慢捂着,暖了之后才放回被褥里。
“唔……哼……”
又撒娇。
低低吻在她前额上,安抚她焦躁不安的心跳。
是夜,月色澄净,落雪不语。
隆冬,天亮得晚。
外头朦朦胧胧都是大雾。
吁!
马叫声!
睡得正酣的吴非辞猛一激灵,双手揪着被褥——难道又是那些恶心的男人偷摸敲门了?
她早已加固加高了围墙,屋里屋外都拉上禁铃,稍有风吹草动,整个巷子都能知道,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来惹她?
她惺忪的眼睛微微睁开,坐起身来,披上大氅出了屋门,光着脚丫踩在冰冷冷的地上,跑到后院,手中掌着灯,抬目四处搜寻。
无人。
后院里只有如雪的寂寥月色。
和如血一般的红鬃战马。
夹着雪粒的风扑到她脸颊上,冻得她牙齿直打颤,她瑟瑟发抖,吸了吸鼻子,光着脚踩在雪地里,至马棚边上,踮起脚尖摸了摸战马的脑袋。
战马顺着她的手低下脑袋,很是听话。
“你是不是想他了?我给你喂的草料都是最好的,你怎么可以想他呢?”吴非辞捏捏战马耳朵,“他养你的时候,可不会给你这么好的草料,哼!”
战马低声哼哼,轻轻碰了碰她的额头。
“别碰我!”
吴非辞抹了抹额头。
湿湿润润,像是落雪,温温热热——居然不烫了。
她忽地意识到了什么似的,微张的嘴哑然着,眼泪不自觉从眼角涌出来,她怎么擦都不断,越擦越多,流淌得满脸都是。
她光着脚跑出门外,站在漫天的雪雾里,往远处张望着。
风灌入她的心口里,利箭刺骨一般无情。
她驻足许久,最后只听到打油郎敲打竹梆的叫卖声。
天亮了。
正月,江陵富商的专供办得十分漂亮,如星落地的万家灯火,红绸万里,鞭炮齐鸣,听得皇帝圣心舒畅,百官递上的折子里,无不夸耀公主开支有度,账目清明。
开春时,西宛与疏那国彻底反目。
那日,疏那国使臣亲眼看到西宛的索达公主欲要染指无咎佛子圣洁之身,气急败坏,当场甩脸走人,于次日派人绑架索达公主,西宛使臣怒而拍桌,向皇帝请旨,派人前往解救公主。
在解救索达公主途中,西宛使臣不小心死了几个伤了几个。
而这棋局,本是文国公给昭平与无咎设的,可惜,那日加了春情药的茶被索达公主喝了,无咎佛子那份不知真假的邀约信也传到了索达公主手里。
阴差阳错,成就了昭平想要的结局:西宛使臣死于疏那国使臣之手,这事一旦传出去,至少两年,中原边境可以平安。
威武忠勇云骑尉的墓前,吴非辞将刚到的荔枝树栽进新挖的土坑里。
昭平曾问过她:“吴阿婉,你若真的信他活着,为何他不肯来见你?”
为何呢?当时吴非辞没有回答她。
吴非辞擦了擦墓碑上的柳絮,指腹拂过那几个蒙了灰的字:“威武忠勇云骑尉”。
这几个字,困住了她的夫君。
威武忠勇云骑尉赵七郎已经成为朝廷救助百姓,体恤禁卫的一个名号,他活着,对于朝廷而言,不如死去。
可他是赵知临,怎会被这几个字困住呢?
吴非辞托着腮,看着刚刚栽好的那株半人高的荔枝树苗,喃喃:“赵知临,我都快把你忘掉了,你怎么还不来见我?”
新鲜的春风拂过她耳畔,痒痒的。
她揉了揉耳廓,从袖中取出一柄短刀来,刀刃横在细润的手腕上,来回虚晃两下,似在威胁谁——哐当!
短刀被人踢开,掉在地上。
“吴小娘子!”
吴非辞抬眼一看来人,失望地坐在泥地上,“文侍郎,怎么是你来了?”
“吴小娘子,千万不要想不开啊!”
文仲藜担心她再次轻生,赶紧上前捡起短刀藏进袖中,冲着吴非辞苦劝道:“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吴小娘子,你若也抛却生死,这人间再无人念着他了。”
吴非辞噌的一下起来,一面掸掉身上的湿泥,一面斥他道:“你才埋泉下,你才泥销骨!我吓唬我夫君,你来干什么?!”
文仲藜噎得半晌说不出话来,磕磕绊绊道:“我这……这不是担心你想不开吗?”
“把刀还给我。”吴非辞冲他伸手。
“吴小娘子,这刀能否暂存于文某这里?”文仲藜小心翼翼地和她商量。
“我若真的想不开,还缺那一把刀吗?”吴非辞一把抓住他的手腕,从他袖中掏出那柄短刀来,走到荔枝树苗前,唰唰唰几下砍掉了几枝斜逸出来的旁枝。
文仲藜看了一眼这荔枝树苗,道:“这便是公主从岭南千里迢迢运入盛都得荔枝树?”
“正是。”
“为了这荔枝树,朝堂里如今正上本弹劾公主,说她劳民伤财,纵婢奢靡,为了一棵荔枝树,跑死了几匹马。”
“跑死了几匹啊?”吴非辞转过身来,仰着脸反问他。
从岭南到盛都,足足走了小半年的路,这速度还能跑死马?这得是多大年纪的马?
文仲藜摇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荔枝树难得,却让一个婢子得了,连后宫嫔妃都议论纷纷,甚是不满。”
“她们又不早说。”吴非辞撇撇嘴,“若是早些说了,命人顺道多带几株回来给她们就是了,何苦这时候心生不满。”
文仲藜道:“吴小娘子,你应当明白,此事不在荔枝树,在于公主,也在于你。”
两人从山上下来,初春乍寒,霏霏晓雾,难掩翠微。
“文侍郎。”
“何事?”
“那日,那场大火里,你当真没看到我夫君从火里出来?”
文仲藜细想了想,摇头:“没有。”
这样的话,吴小娘子问过无数遍,每一次文仲藜都回认真回想一次,可每一次回想都是一样的答案。
他也希望能想起一些不一样的答案来。
他也派人盘问当晚在场的每一个人,给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每次吴小娘子都会问一遍,文仲藜只能再次答她一遍。
“文侍郎,你能否帮我一个小忙?”
“荣幸之至。”
话音才落,文仲藜脚下就突然被什么绊倒了,摔得脸吃泥。
“文侍郎你怎么了?我看看!”吴非辞一脸假慌假忙上前,抬起袖子替他擦去脸上污泥,道:“怎的这样不小心?来,扶我的手起来。”
文仲藜脸上被她擦过的地方热得通红,他知道男女授受不亲,更何况眼前这位是云骑尉遗孀。
“这……”
就在他心里还念着君子之道,乱成一团时,手已经被一双细软的手握住拉了起来。
文仲藜赶紧借力起身,俯首作揖,红着脸道谢:“多谢吴小娘子!多谢吴小娘子!”
吴小娘子却歪了歪脑袋,俯身向他,低语道:“是我该多谢你呢!”
啊?
文仲藜满头雾水,听不懂她的话,看她欢快的背影,想了想,算了,何必深究那一脚是不是她绊的。
啊嚏!
吴非辞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捂了捂额头,嘶,怎么这么烫?
这些日子天天往外头跑,还和那个索达公主在雪里赛了一日的马,铁打的身子也得出点事,这下好了,烫得灼手。
她蜷缩在赵知临此前睡的那块蔑席上,厚厚的两层被褥裹在身上,双脚冰凉凉的,躺下去,身侧碰到蔑席,更冷了。
但她这人倔得很,偏要睡在蔑席上。
如他此前一样。
蔑席好硬。
他此前就睡在这么硬的地方,生生睡了这么长时间,可真是个硬骨头。
吴非辞此时身上冰凉凉的,脸上却烫得要死。
她将炭火挪近些,身子稍缓过来,脸上却愈发烫了,将炭火挪远一些,脸上稍缓过来,身子却冻得发抖。
无奈之下,吴非辞只能将炭火放到脚边。
蜡烛要彻夜点亮,否则没有安全感,但她对着光又睡不着,所以得背过身子,脑袋埋在被子里,慢慢呼吸着里边微弱的一点空气。
呼吸越久,空气越微弱,脑袋越昏沉。
她每天晚上就是借着这样的法子,迫使自己入睡。
只有入睡才会做梦,只有做梦才会有可能梦到赵知临,即使是大火里的赵知临,她也希望能梦到。
可是为什么一次都没有?每一次她都是安安稳稳睡到天明。
赵知临肯定要说她没良心了。
可自己分明……分明那么想念他。
很多很多的飞蛾扑到烛火里,捻暗了一盏又一盏烛灯,落下一只又一只。
她求神拜佛,她磕头上香,求求上天,能不能给她一个有赵知临的梦?
上天没有回应她的请求。
赵知临,你连梦里都不愿见我吗?
你好狠的心,你答应过我的,要留在这里一直陪着我。
赵知临,你说话不算数!
我恨你!我恨你!
吴非辞咬牙切齿,捶打着赵知临枕过的枕头,将所有的怨怼全都发泄到那枕头上。
一下,两下……
手腕渐渐累了,她脑袋歪靠在枕头上,意识如陷入枕头里,松松软软,越陷越深。
真的是小孩子脾气。
炭火离得这样脚边近,也不怕夜里抬脚蹬翻了。
好好的床不睡,非要睡地上遭罪,被子也不肯盖好。
嗯……手还是抓得这样紧,握住了就不肯放,也不知道她哪里来这样大的力气,死死攥着捏着,倔强得很。
好好睡觉就好好睡觉,这么多枕头还不够她用的,非要往他膝上枕着做什么?蹭得这样熟稔,睡得这样沉还知道往热的暖的地方蹭,也不知道是谁惯成这样?
她额头又发烫了,定然又到外头吹风去了,大冷的天坐在茶馆里和文仲藜聊这么久,也不知道回家。
算了,能怎么样呢?放不下就是放不下。
冰凉凉的手背覆上她前额,给她脸上降温,将她双脚揽入怀中慢慢捂着,暖了之后才放回被褥里。
“唔……哼……”
又撒娇。
低低吻在她前额上,安抚她焦躁不安的心跳。
是夜,月色澄净,落雪不语。
隆冬,天亮得晚。
外头朦朦胧胧都是大雾。
吁!
马叫声!
睡得正酣的吴非辞猛一激灵,双手揪着被褥——难道又是那些恶心的男人偷摸敲门了?
她早已加固加高了围墙,屋里屋外都拉上禁铃,稍有风吹草动,整个巷子都能知道,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来惹她?
她惺忪的眼睛微微睁开,坐起身来,披上大氅出了屋门,光着脚丫踩在冰冷冷的地上,跑到后院,手中掌着灯,抬目四处搜寻。
无人。
后院里只有如雪的寂寥月色。
和如血一般的红鬃战马。
夹着雪粒的风扑到她脸颊上,冻得她牙齿直打颤,她瑟瑟发抖,吸了吸鼻子,光着脚踩在雪地里,至马棚边上,踮起脚尖摸了摸战马的脑袋。
战马顺着她的手低下脑袋,很是听话。
“你是不是想他了?我给你喂的草料都是最好的,你怎么可以想他呢?”吴非辞捏捏战马耳朵,“他养你的时候,可不会给你这么好的草料,哼!”
战马低声哼哼,轻轻碰了碰她的额头。
“别碰我!”
吴非辞抹了抹额头。
湿湿润润,像是落雪,温温热热——居然不烫了。
她忽地意识到了什么似的,微张的嘴哑然着,眼泪不自觉从眼角涌出来,她怎么擦都不断,越擦越多,流淌得满脸都是。
她光着脚跑出门外,站在漫天的雪雾里,往远处张望着。
风灌入她的心口里,利箭刺骨一般无情。
她驻足许久,最后只听到打油郎敲打竹梆的叫卖声。
天亮了。
正月,江陵富商的专供办得十分漂亮,如星落地的万家灯火,红绸万里,鞭炮齐鸣,听得皇帝圣心舒畅,百官递上的折子里,无不夸耀公主开支有度,账目清明。
开春时,西宛与疏那国彻底反目。
那日,疏那国使臣亲眼看到西宛的索达公主欲要染指无咎佛子圣洁之身,气急败坏,当场甩脸走人,于次日派人绑架索达公主,西宛使臣怒而拍桌,向皇帝请旨,派人前往解救公主。
在解救索达公主途中,西宛使臣不小心死了几个伤了几个。
而这棋局,本是文国公给昭平与无咎设的,可惜,那日加了春情药的茶被索达公主喝了,无咎佛子那份不知真假的邀约信也传到了索达公主手里。
阴差阳错,成就了昭平想要的结局:西宛使臣死于疏那国使臣之手,这事一旦传出去,至少两年,中原边境可以平安。
威武忠勇云骑尉的墓前,吴非辞将刚到的荔枝树栽进新挖的土坑里。
昭平曾问过她:“吴阿婉,你若真的信他活着,为何他不肯来见你?”
为何呢?当时吴非辞没有回答她。
吴非辞擦了擦墓碑上的柳絮,指腹拂过那几个蒙了灰的字:“威武忠勇云骑尉”。
这几个字,困住了她的夫君。
威武忠勇云骑尉赵七郎已经成为朝廷救助百姓,体恤禁卫的一个名号,他活着,对于朝廷而言,不如死去。
可他是赵知临,怎会被这几个字困住呢?
吴非辞托着腮,看着刚刚栽好的那株半人高的荔枝树苗,喃喃:“赵知临,我都快把你忘掉了,你怎么还不来见我?”
新鲜的春风拂过她耳畔,痒痒的。
她揉了揉耳廓,从袖中取出一柄短刀来,刀刃横在细润的手腕上,来回虚晃两下,似在威胁谁——哐当!
短刀被人踢开,掉在地上。
“吴小娘子!”
吴非辞抬眼一看来人,失望地坐在泥地上,“文侍郎,怎么是你来了?”
“吴小娘子,千万不要想不开啊!”
文仲藜担心她再次轻生,赶紧上前捡起短刀藏进袖中,冲着吴非辞苦劝道:“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吴小娘子,你若也抛却生死,这人间再无人念着他了。”
吴非辞噌的一下起来,一面掸掉身上的湿泥,一面斥他道:“你才埋泉下,你才泥销骨!我吓唬我夫君,你来干什么?!”
文仲藜噎得半晌说不出话来,磕磕绊绊道:“我这……这不是担心你想不开吗?”
“把刀还给我。”吴非辞冲他伸手。
“吴小娘子,这刀能否暂存于文某这里?”文仲藜小心翼翼地和她商量。
“我若真的想不开,还缺那一把刀吗?”吴非辞一把抓住他的手腕,从他袖中掏出那柄短刀来,走到荔枝树苗前,唰唰唰几下砍掉了几枝斜逸出来的旁枝。
文仲藜看了一眼这荔枝树苗,道:“这便是公主从岭南千里迢迢运入盛都得荔枝树?”
“正是。”
“为了这荔枝树,朝堂里如今正上本弹劾公主,说她劳民伤财,纵婢奢靡,为了一棵荔枝树,跑死了几匹马。”
“跑死了几匹啊?”吴非辞转过身来,仰着脸反问他。
从岭南到盛都,足足走了小半年的路,这速度还能跑死马?这得是多大年纪的马?
文仲藜摇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荔枝树难得,却让一个婢子得了,连后宫嫔妃都议论纷纷,甚是不满。”
“她们又不早说。”吴非辞撇撇嘴,“若是早些说了,命人顺道多带几株回来给她们就是了,何苦这时候心生不满。”
文仲藜道:“吴小娘子,你应当明白,此事不在荔枝树,在于公主,也在于你。”
两人从山上下来,初春乍寒,霏霏晓雾,难掩翠微。
“文侍郎。”
“何事?”
“那日,那场大火里,你当真没看到我夫君从火里出来?”
文仲藜细想了想,摇头:“没有。”
这样的话,吴小娘子问过无数遍,每一次文仲藜都回认真回想一次,可每一次回想都是一样的答案。
他也希望能想起一些不一样的答案来。
他也派人盘问当晚在场的每一个人,给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每次吴小娘子都会问一遍,文仲藜只能再次答她一遍。
“文侍郎,你能否帮我一个小忙?”
“荣幸之至。”
话音才落,文仲藜脚下就突然被什么绊倒了,摔得脸吃泥。
“文侍郎你怎么了?我看看!”吴非辞一脸假慌假忙上前,抬起袖子替他擦去脸上污泥,道:“怎的这样不小心?来,扶我的手起来。”
文仲藜脸上被她擦过的地方热得通红,他知道男女授受不亲,更何况眼前这位是云骑尉遗孀。
“这……”
就在他心里还念着君子之道,乱成一团时,手已经被一双细软的手握住拉了起来。
文仲藜赶紧借力起身,俯首作揖,红着脸道谢:“多谢吴小娘子!多谢吴小娘子!”
吴小娘子却歪了歪脑袋,俯身向他,低语道:“是我该多谢你呢!”
啊?
文仲藜满头雾水,听不懂她的话,看她欢快的背影,想了想,算了,何必深究那一脚是不是她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