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疼,妈妈,冷……妈妈……”
昏迷四个月的吴非辞再一次呼唤着“妈妈”。
“阿辞,阿辞,妈妈在这里。”吴兰枝忙俯身抱着她,轻声安抚着:“妈妈在,阿辞乖,阿辞别怕,别怕。”
阿辞才参加完毕业答辩,回学校的路上,校车司机为避让横穿马路的小孩,撞上了校门外一辆轿车,车上所有人都只是皮外伤,只有她的女儿昏迷了过去。
医生说过几天就醒,可从五月至九月,不知道过了多少了几天了。
昏迷时,阿辞有时脸上会浮现着微笑,有时又皱着眉头,时常会唤着“妈妈,疼”,也不知道她哪里疼,吴兰枝只能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安慰着她。
这孩子从小就这样,疼了就会下意识小声唤着“妈妈”,她说“一直念着妈妈,就不会那么疼了。”
有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她唤出了“爸爸”,即使阿辞的父亲在世,阿辞也很少会唤出“爸爸”这个称呼。
阿辞像是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危险,最近嚷疼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也不见她脸上有笑意了。
“阿辞,妈妈想你了,阿辞,你要想妈妈呀,你要回来看妈妈的。”吴兰枝抚摸着阿辞的额头,憔悴的面容愈发苍白。
看着阿辞渐渐恢复平静,她才稍稍放下心,走下楼,家门外,那个男生又来了。
听说他就是那辆轿车的车主,也昏迷了很久很久,上个月才醒过来,他的醒来让吴兰枝多了一点希望——阿辞也会醒来的。
吴兰枝走出门外,对眼前这个男生说:“她还没醒。”
“阿姨,抱歉。”男生低声道。
吴兰枝摇头:“抱歉什么,你也是受害者。”
男生却不言语,只是深深皱着眉头。
“进来喝杯水吧。”吴兰枝请男生进门,看了他一眼,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道:“你是不是叫做赵知临?”
男生点头:“是,阿姨,很抱歉没有与你告知我的姓名。”
前几天他来,吴兰枝还十分警惕,根本没让他进家门,只是在门外简单问了几句,更像是讯问他为何而来。
“我在阿辞的素描本里见过你。”吴兰枝请赵知临坐下来,自己则坐在窗边的画架前,说:“她特别喜欢画画,喜欢坐在这里画厨房里的我,有时候偷偷画客厅里看报纸的爸爸,她爸爸走过去,她还用纸遮起来不让她爸爸知道。”
吴兰枝的手指划过她每日擦拭的画架,说:“她爸爸注意到她一直在画你,不是很高兴,后来她爸爸又和我说这个男生挺好……”
她发现自己在自说自话,有些失礼,抬眼看向赵知临,道:“赵同学,你能来看她,我很感激。”
赵知临道:“阿姨,她会醒来的。”
这句话,很多人都对她说过,吴兰枝已经不敢再有更多的奢望了,醒来就好,什么时候醒来都好。
吴兰枝轻轻道了一声:“赵同学,谢谢你。”
其实赵知临自己也不敢确定,他醒来时,心口疼得十分厉害,血一大口一大口地直吐,历经三小时的手术,修养了一周才好些。
赵知临担心,吴非辞在书中的死法若是过于惨烈,现实中所承受的痛苦会比他多得多,不知道她的死罪赦免了没有,也不知道她此时此刻是身处险境还是逢凶化吉,希望她安然无恙。
他抱歉的是,当时离开得太过仓促,独留她一人在那处地方,明明答应过吴非辞陪着她一起的。
临走前,赵知临向吴兰枝请求道:“阿姨,我每……”顿了顿,小心斟酌着字句,问道:“明天可以前来叨扰吗?”
吴兰枝想了想,点头:“可以。”
允许赵知临来,只是因为他在阿辞的画里。
2023年10月21日
吴非辞是在家里醒来的。
熟悉而柔软的床,舒适的枕头,宽敞的房间和现代化的陈设,窗外的阳光漏过窗帘,正好投在吴非辞的手腕上。
“妈妈。”
她低声唤着,许是太久没有说话,嗓子一下子迟钝了,看了床头桌上的水杯,伸手想要去拿,发现手指有些僵硬,颤颤巍巍的拿不稳。
“阿辞,阿辞,醒了吗?你别乱动,妈妈来。”
在楼下做早饭的吴兰枝像是感应到了什么,从楼下哒哒哒快步走上来,推开卧室门看到醒着的她,憔悴而温柔的脸上怔了怔,缓缓走到她床边,扶着她手里拿颤抖的水杯。
吴非辞低头,一口一口喝下。
吴兰枝疼惜地看着她现在醒着的样子,“阿辞,想吃什么,一会儿妈妈给你做。”
“妈妈。”吴非辞双臂无力,还是费劲挪到妈妈面前抱住她,“妈妈,我想你了。”
“妈妈听到了,你说妈妈,疼,你还说妈妈,冷,妈妈,这里好黑,妈妈都听到了。”妈妈握着她的手,轻拍她后背,“妈妈一直都在,无论遇到什么事,妈妈都在,别害怕。”
吴非辞紧紧抱着妈妈,闻着妈妈的身上的熟悉味道,道:“妈妈最好了。”笑得眼睛弯弯,道:“我想吃炖羊肉。”
“你呀你。”活蹦乱跳的女儿回来了,吴兰枝又发愁了,还是这么不懂事,轻斥道:“才刚醒来,不许吃这么荤腥的东西,一会儿还要上医院复查呢,吃点清淡的垫垫肚子。”
“好好好,听妈妈的。”吴非辞扶着妈妈的肩膀起身,试着下床,缓缓活动了几下,还算适应。
她挽着妈妈的胳膊,说道:“妈妈,扶我下楼晒晒太阳,看看新时代的阳光。”
“这是什么奇怪的话。”吴兰枝扶她下楼。
吴非辞小步地慢慢挪着,才走到楼下,透过客厅的大玻璃落地窗,就看到门外站着的赵知临。
她莫名紧张,“妈妈,他什么时候来的?”
“这十几天他每天都来,看你醒了没有。”
她下意识看了看自己的装扮,这也太随意了些,忙抓着妈妈手道:“妈妈,我们上去吧,换件衣服再下来。”
“躺了这么久了,上去做什么,不是说要看新时代的太阳吗?坐沙发那儿晒一晒。”吴兰枝看了看她,似乎有些慌张,问道:“阿辞,你不想见他?”
吴非辞看了看自己身上这件简单的睡衣,嘟哝道:“我穿睡衣呢。”
原来是怕羞呢!
吴兰枝忍不住笑道:“在家里不穿睡衣穿什么,婚纱吗?”
“妈妈!”吴非辞急眼了,拨了拨披散的长发,“你看,我头发也乱糟糟的。”
吴兰枝扶着她走到沙发前坐下,“好啦,赵同学是来探望病人的,又不是来相亲的。”
“妈,你怎么这样!”吴非辞扯了自己身上的睡衣,嫌弃道:“那我换个好看的睡裙可以吧?”
“都下楼了,要不你自己扶着上去?”
没有妈妈扶着,吴非辞根本抬不起脚,更别说上楼了。
看她别别扭扭不舒服的模样,吴兰枝只好劝道:“不是不给你换,去医院复查还是得穿这身宽松的去,你才醒,就为了这身衣裳来回折腾……”
比起女儿的小心思,妈妈更担心女儿的身体。
“好吧。”吴非辞点点头,透过落地窗望了一眼站在院门外的赵知临,低声道:“那就别让他进来了。”
“你这孩子。”吴兰枝只好妥协:“你在屋里待着,我去和他说。”
也不知妈妈说了什么话,吴非辞远远看着赵知临唇角浅笑地点了点头,旋即抬眼望吴非辞这边望了望,吓得吴非辞忙趴在沙发上,躲过他的目光。
没一会儿,妈妈走进来说道:“好啦好啦,赵同学回去了,我煮些小米粥,你喝几口,我们就去医院复查。”
吴非辞点头:“嗯。”
“妈妈,你和他说什么了?”
“实话实说啊,我家女儿穿着睡衣,头发也没梳,怕羞,不好意思见他。”
“你怎么说得我好像很在意他的样子!”
“难道阿辞不在意他妈?”
“我只在意一点,可你这样说就显得我在意很多很多,那我多没面子啊。”
“口是心非可不是好习惯,阿辞。”妈妈一面在厨房煮粥,一面轻声道:“你也真的是,和在意的人讲什么面子?他每天都来问你醒了没有,你一醒,居然最关心的是你自己的面子?”
“妈妈,你不知道他,可会仗着别人的喜欢得寸进尺了。”
“妈妈不知道他,但妈妈知道你,这话说的是不是他,妈妈不清楚,但说的绝对是你。”
吴兰枝端着一小碗粥放到她面前,一小勺一小勺地喂她。
妈妈做的小米粥很好吃,绵绸又顺滑,吴非辞吃了一小碗,觉得不够还要,被妈妈制止。
吴非辞哭着脸,委屈道:“妈妈,我饿。”
吴兰枝看她和以前一样活泼模样,又觉得放心又开始操心,哎,这孩子,她摇头,说道:“本来复查是要空腹去的,给你喝点粥是心疼你,等复查回来了想喝多少就喝多少。”
吴非辞看向桌上那锅小米粥,道:“妈妈,我没事的。”
吴兰枝一听,立时皱了眉头,“妈妈有多担心你,你知不知道!”好好一句轻斥,说出口却突然红了眼眶,手无力撑在桌面上,垂首不言语。
吴非辞握着妈妈的手,脸贴上去,道:“妈妈,对不起。”
妈妈抚摸她脑袋,“阿辞,你要好好的。”
“嗯。”
医院复查的结果是四肢太久不活动,肌肉有些萎缩,补充一些营养素,每日复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就好。
听到这里,吴兰枝终于松了一口气。
将近半年的煎熬,度日如年一般的日子,一瞬间,有了新鲜的希望洒入生活的缝隙里,如暖暖的阳光落在薄薄的窗帘上。
吴非辞不喜欢待在医院,但为了不让妈妈担心,她还是在医院里住下了,谨遵医嘱,每天出了太阳就跟着护士到复健长廊里做康复活动,妈妈下班回来会给她带上煮好饭菜。
她比以往更珍惜当下的生活,不知何时发生了这种微妙的感悟,寻常的时光似乎更有趣。
复健的第三日,吴非辞坐着轮椅在医院食堂打菜窗口看了很久,满脸愁容,她的手指最近恢复得不错,可以拿起碗勺慢慢自己吃饭了,所以护士让她自己来打饭菜。
可这饭菜也太敷衍了,就比她自己做的饭菜好那么一点点。
饭盒放在膝上,空空荡荡,转了转轮椅往病房去。
还没到病房,她就感觉有人推着她轮椅,一回头,看到一张她再熟悉不过的脸——她勾勒过那么多次的脸,再一次映入她眼里。
有一种陌生又奇怪的熟悉感。
两人没说话,一直进到病房里。
昏迷四个月的吴非辞再一次呼唤着“妈妈”。
“阿辞,阿辞,妈妈在这里。”吴兰枝忙俯身抱着她,轻声安抚着:“妈妈在,阿辞乖,阿辞别怕,别怕。”
阿辞才参加完毕业答辩,回学校的路上,校车司机为避让横穿马路的小孩,撞上了校门外一辆轿车,车上所有人都只是皮外伤,只有她的女儿昏迷了过去。
医生说过几天就醒,可从五月至九月,不知道过了多少了几天了。
昏迷时,阿辞有时脸上会浮现着微笑,有时又皱着眉头,时常会唤着“妈妈,疼”,也不知道她哪里疼,吴兰枝只能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安慰着她。
这孩子从小就这样,疼了就会下意识小声唤着“妈妈”,她说“一直念着妈妈,就不会那么疼了。”
有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她唤出了“爸爸”,即使阿辞的父亲在世,阿辞也很少会唤出“爸爸”这个称呼。
阿辞像是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危险,最近嚷疼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也不见她脸上有笑意了。
“阿辞,妈妈想你了,阿辞,你要想妈妈呀,你要回来看妈妈的。”吴兰枝抚摸着阿辞的额头,憔悴的面容愈发苍白。
看着阿辞渐渐恢复平静,她才稍稍放下心,走下楼,家门外,那个男生又来了。
听说他就是那辆轿车的车主,也昏迷了很久很久,上个月才醒过来,他的醒来让吴兰枝多了一点希望——阿辞也会醒来的。
吴兰枝走出门外,对眼前这个男生说:“她还没醒。”
“阿姨,抱歉。”男生低声道。
吴兰枝摇头:“抱歉什么,你也是受害者。”
男生却不言语,只是深深皱着眉头。
“进来喝杯水吧。”吴兰枝请男生进门,看了他一眼,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道:“你是不是叫做赵知临?”
男生点头:“是,阿姨,很抱歉没有与你告知我的姓名。”
前几天他来,吴兰枝还十分警惕,根本没让他进家门,只是在门外简单问了几句,更像是讯问他为何而来。
“我在阿辞的素描本里见过你。”吴兰枝请赵知临坐下来,自己则坐在窗边的画架前,说:“她特别喜欢画画,喜欢坐在这里画厨房里的我,有时候偷偷画客厅里看报纸的爸爸,她爸爸走过去,她还用纸遮起来不让她爸爸知道。”
吴兰枝的手指划过她每日擦拭的画架,说:“她爸爸注意到她一直在画你,不是很高兴,后来她爸爸又和我说这个男生挺好……”
她发现自己在自说自话,有些失礼,抬眼看向赵知临,道:“赵同学,你能来看她,我很感激。”
赵知临道:“阿姨,她会醒来的。”
这句话,很多人都对她说过,吴兰枝已经不敢再有更多的奢望了,醒来就好,什么时候醒来都好。
吴兰枝轻轻道了一声:“赵同学,谢谢你。”
其实赵知临自己也不敢确定,他醒来时,心口疼得十分厉害,血一大口一大口地直吐,历经三小时的手术,修养了一周才好些。
赵知临担心,吴非辞在书中的死法若是过于惨烈,现实中所承受的痛苦会比他多得多,不知道她的死罪赦免了没有,也不知道她此时此刻是身处险境还是逢凶化吉,希望她安然无恙。
他抱歉的是,当时离开得太过仓促,独留她一人在那处地方,明明答应过吴非辞陪着她一起的。
临走前,赵知临向吴兰枝请求道:“阿姨,我每……”顿了顿,小心斟酌着字句,问道:“明天可以前来叨扰吗?”
吴兰枝想了想,点头:“可以。”
允许赵知临来,只是因为他在阿辞的画里。
2023年10月21日
吴非辞是在家里醒来的。
熟悉而柔软的床,舒适的枕头,宽敞的房间和现代化的陈设,窗外的阳光漏过窗帘,正好投在吴非辞的手腕上。
“妈妈。”
她低声唤着,许是太久没有说话,嗓子一下子迟钝了,看了床头桌上的水杯,伸手想要去拿,发现手指有些僵硬,颤颤巍巍的拿不稳。
“阿辞,阿辞,醒了吗?你别乱动,妈妈来。”
在楼下做早饭的吴兰枝像是感应到了什么,从楼下哒哒哒快步走上来,推开卧室门看到醒着的她,憔悴而温柔的脸上怔了怔,缓缓走到她床边,扶着她手里拿颤抖的水杯。
吴非辞低头,一口一口喝下。
吴兰枝疼惜地看着她现在醒着的样子,“阿辞,想吃什么,一会儿妈妈给你做。”
“妈妈。”吴非辞双臂无力,还是费劲挪到妈妈面前抱住她,“妈妈,我想你了。”
“妈妈听到了,你说妈妈,疼,你还说妈妈,冷,妈妈,这里好黑,妈妈都听到了。”妈妈握着她的手,轻拍她后背,“妈妈一直都在,无论遇到什么事,妈妈都在,别害怕。”
吴非辞紧紧抱着妈妈,闻着妈妈的身上的熟悉味道,道:“妈妈最好了。”笑得眼睛弯弯,道:“我想吃炖羊肉。”
“你呀你。”活蹦乱跳的女儿回来了,吴兰枝又发愁了,还是这么不懂事,轻斥道:“才刚醒来,不许吃这么荤腥的东西,一会儿还要上医院复查呢,吃点清淡的垫垫肚子。”
“好好好,听妈妈的。”吴非辞扶着妈妈的肩膀起身,试着下床,缓缓活动了几下,还算适应。
她挽着妈妈的胳膊,说道:“妈妈,扶我下楼晒晒太阳,看看新时代的阳光。”
“这是什么奇怪的话。”吴兰枝扶她下楼。
吴非辞小步地慢慢挪着,才走到楼下,透过客厅的大玻璃落地窗,就看到门外站着的赵知临。
她莫名紧张,“妈妈,他什么时候来的?”
“这十几天他每天都来,看你醒了没有。”
她下意识看了看自己的装扮,这也太随意了些,忙抓着妈妈手道:“妈妈,我们上去吧,换件衣服再下来。”
“躺了这么久了,上去做什么,不是说要看新时代的太阳吗?坐沙发那儿晒一晒。”吴兰枝看了看她,似乎有些慌张,问道:“阿辞,你不想见他?”
吴非辞看了看自己身上这件简单的睡衣,嘟哝道:“我穿睡衣呢。”
原来是怕羞呢!
吴兰枝忍不住笑道:“在家里不穿睡衣穿什么,婚纱吗?”
“妈妈!”吴非辞急眼了,拨了拨披散的长发,“你看,我头发也乱糟糟的。”
吴兰枝扶着她走到沙发前坐下,“好啦,赵同学是来探望病人的,又不是来相亲的。”
“妈,你怎么这样!”吴非辞扯了自己身上的睡衣,嫌弃道:“那我换个好看的睡裙可以吧?”
“都下楼了,要不你自己扶着上去?”
没有妈妈扶着,吴非辞根本抬不起脚,更别说上楼了。
看她别别扭扭不舒服的模样,吴兰枝只好劝道:“不是不给你换,去医院复查还是得穿这身宽松的去,你才醒,就为了这身衣裳来回折腾……”
比起女儿的小心思,妈妈更担心女儿的身体。
“好吧。”吴非辞点点头,透过落地窗望了一眼站在院门外的赵知临,低声道:“那就别让他进来了。”
“你这孩子。”吴兰枝只好妥协:“你在屋里待着,我去和他说。”
也不知妈妈说了什么话,吴非辞远远看着赵知临唇角浅笑地点了点头,旋即抬眼望吴非辞这边望了望,吓得吴非辞忙趴在沙发上,躲过他的目光。
没一会儿,妈妈走进来说道:“好啦好啦,赵同学回去了,我煮些小米粥,你喝几口,我们就去医院复查。”
吴非辞点头:“嗯。”
“妈妈,你和他说什么了?”
“实话实说啊,我家女儿穿着睡衣,头发也没梳,怕羞,不好意思见他。”
“你怎么说得我好像很在意他的样子!”
“难道阿辞不在意他妈?”
“我只在意一点,可你这样说就显得我在意很多很多,那我多没面子啊。”
“口是心非可不是好习惯,阿辞。”妈妈一面在厨房煮粥,一面轻声道:“你也真的是,和在意的人讲什么面子?他每天都来问你醒了没有,你一醒,居然最关心的是你自己的面子?”
“妈妈,你不知道他,可会仗着别人的喜欢得寸进尺了。”
“妈妈不知道他,但妈妈知道你,这话说的是不是他,妈妈不清楚,但说的绝对是你。”
吴兰枝端着一小碗粥放到她面前,一小勺一小勺地喂她。
妈妈做的小米粥很好吃,绵绸又顺滑,吴非辞吃了一小碗,觉得不够还要,被妈妈制止。
吴非辞哭着脸,委屈道:“妈妈,我饿。”
吴兰枝看她和以前一样活泼模样,又觉得放心又开始操心,哎,这孩子,她摇头,说道:“本来复查是要空腹去的,给你喝点粥是心疼你,等复查回来了想喝多少就喝多少。”
吴非辞看向桌上那锅小米粥,道:“妈妈,我没事的。”
吴兰枝一听,立时皱了眉头,“妈妈有多担心你,你知不知道!”好好一句轻斥,说出口却突然红了眼眶,手无力撑在桌面上,垂首不言语。
吴非辞握着妈妈的手,脸贴上去,道:“妈妈,对不起。”
妈妈抚摸她脑袋,“阿辞,你要好好的。”
“嗯。”
医院复查的结果是四肢太久不活动,肌肉有些萎缩,补充一些营养素,每日复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就好。
听到这里,吴兰枝终于松了一口气。
将近半年的煎熬,度日如年一般的日子,一瞬间,有了新鲜的希望洒入生活的缝隙里,如暖暖的阳光落在薄薄的窗帘上。
吴非辞不喜欢待在医院,但为了不让妈妈担心,她还是在医院里住下了,谨遵医嘱,每天出了太阳就跟着护士到复健长廊里做康复活动,妈妈下班回来会给她带上煮好饭菜。
她比以往更珍惜当下的生活,不知何时发生了这种微妙的感悟,寻常的时光似乎更有趣。
复健的第三日,吴非辞坐着轮椅在医院食堂打菜窗口看了很久,满脸愁容,她的手指最近恢复得不错,可以拿起碗勺慢慢自己吃饭了,所以护士让她自己来打饭菜。
可这饭菜也太敷衍了,就比她自己做的饭菜好那么一点点。
饭盒放在膝上,空空荡荡,转了转轮椅往病房去。
还没到病房,她就感觉有人推着她轮椅,一回头,看到一张她再熟悉不过的脸——她勾勒过那么多次的脸,再一次映入她眼里。
有一种陌生又奇怪的熟悉感。
两人没说话,一直进到病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