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酒宴,本是昭平公主设局,但她对文仲藜并无杀意,只要文仲藜受了伤,水榭外的公主府侍卫便会入内制止。
如此,既能恶化文国公与诸多朝臣间的关系,也能断了文仲藜对她的心思。
只是昭平公主没料到,人群中有人竟要暗下黑手,欲将文仲藜置之死地。
文仲藜一死,在场的世家郎君都逃脱不了干系,文国公与那些朝臣们便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杀子之仇。
文国公再无结党营私的可能,那些朝臣们也无法攀附其左右,这局面,可使得高位者高枕无忧。
思及至此,吴非辞四肢百骸如浸在无边无际的深水里,胸腔内外都是生铁触肤般生硬冰冷,如同第一次俯视深渊,刺骨冷风从她脚下掠过,而她随时都有可能坠入其中。
吴非辞从后紧紧抱住昭平公主,以她为盾,横挡在已被打得七荤八素的文仲藜面前,朝着众人怒目而视。
那群世家郎君一下子酒醒大半,拳脚全都停下,公主在前,不敢造次,遵从公主之命进来阻止的侍卫们也都退至一旁。
吴非辞盯住近处的世家郎君们,只见他们抹血的抹血,捂伤的捂伤,这些都是有名有姓可查的名门望族,簪缨贵胄,若要指使他们干坏事,只怕多少银钱都不够,承诺官位都得二品以上他们才看得上。
更何况,这些人平日里行事浮浪又吊儿郎当,指使他们做事还不如指使一头猪。
所以……吴非辞将目光转向退至后边的公主府侍卫。
文仲藜一吐血他们就冲进了水榭里将那些动手的郎君们拉开,若下黑手的人在这些侍卫之中,那此时此刻,他眼看着计划就要失败,定会有所反应……
吴非辞的视线刚要锁定侍卫中的两人,一只利箭突然射进水榭之内,直指她怀里的昭平公主。
竟当真有人要暗害公主?
吴非辞脸色骤惊,猛一翻身,整个人压在昭平公主身上。
“嗯……”吴非辞屁股中箭,低声呼痛,心中咒骂:“淦!赵知临你个天杀的,我的屁股……啊……疼。”
那支箭,确确实实出自赵知临之手。
对于赵知临的身形举动,吴非辞再熟悉不过,上百人的学校操场里,穿着相同校服的学生中,她能一眼认出赵知临。
此时此刻,即使赵知临换上了金吾卫的犀牛甲胄,她也绝不会认错。
这一箭,一是为了再次作乱现场,好让藏匿于侍卫中的黑手逃出去,二是文仲藜未死,金吾卫今夜来公主府便是师出无名,必得制造出暗害之事,金吾卫才可插手公主府事。
既是金吾卫的命令,身为一位宫门禁卫的赵知临没有选择的余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一点无可指摘。
吴非辞能理解他的身在其位不由己,毕竟自己还得花他的俸银买肉吃,可不能轻易丢了这份差事。
她疑惑的是,若是佯作暗害,那必不能真的伤到公主,因此那支箭理应装作射偏一些,伤及公主身边的吴非辞或是别的什么人,才可确保公主无恙。
而刚才那支箭却不偏不倚指向公主,一副大逆不道要造反的样子。
吴非辞只能解释为是射箭人赵知临箭术不精,幸而她眼疾手快挡住了这一箭,没伤到公主酿成大祸。
她的屁股汩汩地流出血,染红了整件下裳,抬眼再次看向那群侍卫。
果然,刚才她怀疑的那两人已不见了踪影,应是趁乱逃出了水榭,在这进出都被金吾卫封锁的公主府里,能接应他们的便只有金吾卫。
公主差点遇害,金吾卫自然有理由进到水榭里控制住在场诸人。
紧随其后的青乌将还在昏醉的公主扶起来,看了一眼流血不止的吴非辞,神色复杂。
“吴阿婉,你好自为之。”留下这话后,青乌带着公主回殿。
金吾卫脚踩着犀牛皮皂靴,在水榭里来来回回搜寻查探,每个人都是一步一声,匝地作响。
吴非辞的眼眸越来越模糊,脑袋如灌了铅一般,重重歪倒在地,耳边也渐渐没了声响。
今夜将会过去。
吴非辞担心明日。
不是担心死亡,她既做得出以公主之身护住文仲藜的事,就已做好了被公主赐死的最坏打算。
她只是担心明日朝阳不起,麦子没法及时晾晒,那是一家人大半年的口粮,若是沤在家里坏掉了,她得心疼死。
吴非辞从家里的床上醒来,屁股上包扎了一圈纯白软布,一层叠着一层,整齐有序,除了中间洇出一块血外,其他地方都是干净雪白的。
容不得一点瑕疵,一看就是赵知临替她处理的伤口。
吴非辞侧躺在床上,没中箭的那一边屁股压在下,艰难撑起半个身子,脑袋探出床外。
赵知临坐在方桌前背对着她,手里攥着一只纯白瓷碗,拇指指腹摩挲着碗外壁,眸色凝沉地望着瓷碗边沿。
这只瓷碗是吴非辞当初去买纸卷时,顺道给他买的,一直没见他用,吴非辞以为他是嫌弃自己买的瓷碗不够白。
吴非辞朝赵知临勾手:“过来。”
赵知临缓缓转首看向她,依依不舍地放下白瓷碗,起身走到床边。
吴非辞摇头,道:“靠近些。”
赵知临脚下靠近,稍稍俯身,前额与她前额相距不过半尺,能清楚窥见她浮上眼底的狡黠心思。
吴非辞佯装抬手,忽而揽住他后颈猛地往下压,身子再往上一起,一口咬住他的肩膀。
赵知临身子不动,依旧保持着俯身的姿势,任由她死咬。
“疼吗?”吴非辞松口后,一抹嘴角,忿忿问他。
“还行。”赵知临实话实说。
她以前咬人就不重,现在也是。
“我的屁股比你疼百倍不止!”吴非辞忿忿道:“都怪你那支箭没射好,射歪也就罢了,还偏偏歪向了公主,当时我就在公主身边,能不替她挡着吗?你个混蛋,害我疼成这样。”
她怨怨地盯着他,又有点委屈地说道:“日后,你可得好好学箭术,别像昨晚那样了。”
“我昨晚哪样?”赵知临抬手,指腹轻轻拭去她眼角疼出的点泪,轻声问道。
吴非辞挪过身子靠在床边,说道:“昨晚金吾卫欲要伪造暗害之事,命人暗中射箭,他们肯定不能真的伤到公主,所以那支箭会佯装射歪一点,他们决定射中公主身边的我。”
赵知临静静听着她说。
吴非辞继续说道:“你知晓此事后,担心我受伤,就打晕了射箭的金吾卫,换上他的衣服,拿起弓箭射向水榭之内。”
赵知临摇头。
“不对吗?”她问。
“这差事稍有不慎便是罪责难逃,谁都不愿去做,那位金吾卫也不愿,我说和他换,他立马答应,另外给了我一套金吾卫的犀牛甲胄。”赵知临纠正道。
“另外一套?就是说金吾卫带了好几套没人穿的犀牛甲胄入公主府?”吴非辞忽然明白了什么:“他们准备这几套甲胄,为的是接应混入侍卫里的那两人,那两人一旦出来换上甲胄,便无人认得出了。”
“嗯。”赵知临点头。
“你换上甲胄,本意是想射向旁人的,只是不料射偏了,正中公主肩头。”吴非辞说完,看向他道:“我说得对不对?”
说到这里,她微张嘴道了一声“渴……”
赵知临用那只白瓷碗盛了半碗水,递到她手边,吴非辞连着他拿碗的手一起捧住,薄唇凑在瓷碗边沿大口大口吞下茶水。
“对,也不全对。”赵知临拿碗的手还在她双手里捧着,没抽出来。
“哪里错了?”吴非辞鄙夷道,“我说你射偏了,你不想承认?”
“嗯。”他点头,“我的箭不会偏,心倒是会。”
“你……”吴非辞皱眉,意识到了什么,讶然道:“那支箭,你就是想射中公主?”
“是。”赵知临眼眸轻轻压下,承认道。
“为何?”吴非辞紧张地问他,实在不明白他行此举的理由。
此事是金吾卫下的令,若射向旁人,即使是死了金吾卫也能将此事遮掩过去,唯独不可射向公主。
“我不是说了……”赵知临松开瓷碗,将手从她手里抽离,“我偏心。”
“你偏心谁?”吴非辞懵懵地问他。
赵知临静默看她半晌,只敲了敲她额角,拿走她手里的瓷碗,道:“公主府没来人,你安心休息。”
赵知临知道吴非辞会翻过身来护住公主,就像她会义无反顾地拽着公主进入水榭挡在文仲藜面前一样。
所以赵知临射出那一箭。
只有这样,吴非辞才能借着这点救命之恩在昭平公主面前留得一线生机。
公主府今日没来人,也没有听到要赐死她的消息,赵知临悬心之事稍可放下。
“我若是不救公主呢?或是那支箭太快了,我来不及救她呢?”
几日后,终于将此事想清楚的吴非辞跑过来问他。
“那就只能委屈你和我一起下大狱,生不同时死同穴了。”赵知临见她很不乐意的模样,道:“你连公主赐死都不怕,还怕和我一起死?”
“我们都死了,这些麦子谁晒?”她撇嘴道,手里拨弄着草席上的麦谷。
如此,既能恶化文国公与诸多朝臣间的关系,也能断了文仲藜对她的心思。
只是昭平公主没料到,人群中有人竟要暗下黑手,欲将文仲藜置之死地。
文仲藜一死,在场的世家郎君都逃脱不了干系,文国公与那些朝臣们便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杀子之仇。
文国公再无结党营私的可能,那些朝臣们也无法攀附其左右,这局面,可使得高位者高枕无忧。
思及至此,吴非辞四肢百骸如浸在无边无际的深水里,胸腔内外都是生铁触肤般生硬冰冷,如同第一次俯视深渊,刺骨冷风从她脚下掠过,而她随时都有可能坠入其中。
吴非辞从后紧紧抱住昭平公主,以她为盾,横挡在已被打得七荤八素的文仲藜面前,朝着众人怒目而视。
那群世家郎君一下子酒醒大半,拳脚全都停下,公主在前,不敢造次,遵从公主之命进来阻止的侍卫们也都退至一旁。
吴非辞盯住近处的世家郎君们,只见他们抹血的抹血,捂伤的捂伤,这些都是有名有姓可查的名门望族,簪缨贵胄,若要指使他们干坏事,只怕多少银钱都不够,承诺官位都得二品以上他们才看得上。
更何况,这些人平日里行事浮浪又吊儿郎当,指使他们做事还不如指使一头猪。
所以……吴非辞将目光转向退至后边的公主府侍卫。
文仲藜一吐血他们就冲进了水榭里将那些动手的郎君们拉开,若下黑手的人在这些侍卫之中,那此时此刻,他眼看着计划就要失败,定会有所反应……
吴非辞的视线刚要锁定侍卫中的两人,一只利箭突然射进水榭之内,直指她怀里的昭平公主。
竟当真有人要暗害公主?
吴非辞脸色骤惊,猛一翻身,整个人压在昭平公主身上。
“嗯……”吴非辞屁股中箭,低声呼痛,心中咒骂:“淦!赵知临你个天杀的,我的屁股……啊……疼。”
那支箭,确确实实出自赵知临之手。
对于赵知临的身形举动,吴非辞再熟悉不过,上百人的学校操场里,穿着相同校服的学生中,她能一眼认出赵知临。
此时此刻,即使赵知临换上了金吾卫的犀牛甲胄,她也绝不会认错。
这一箭,一是为了再次作乱现场,好让藏匿于侍卫中的黑手逃出去,二是文仲藜未死,金吾卫今夜来公主府便是师出无名,必得制造出暗害之事,金吾卫才可插手公主府事。
既是金吾卫的命令,身为一位宫门禁卫的赵知临没有选择的余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一点无可指摘。
吴非辞能理解他的身在其位不由己,毕竟自己还得花他的俸银买肉吃,可不能轻易丢了这份差事。
她疑惑的是,若是佯作暗害,那必不能真的伤到公主,因此那支箭理应装作射偏一些,伤及公主身边的吴非辞或是别的什么人,才可确保公主无恙。
而刚才那支箭却不偏不倚指向公主,一副大逆不道要造反的样子。
吴非辞只能解释为是射箭人赵知临箭术不精,幸而她眼疾手快挡住了这一箭,没伤到公主酿成大祸。
她的屁股汩汩地流出血,染红了整件下裳,抬眼再次看向那群侍卫。
果然,刚才她怀疑的那两人已不见了踪影,应是趁乱逃出了水榭,在这进出都被金吾卫封锁的公主府里,能接应他们的便只有金吾卫。
公主差点遇害,金吾卫自然有理由进到水榭里控制住在场诸人。
紧随其后的青乌将还在昏醉的公主扶起来,看了一眼流血不止的吴非辞,神色复杂。
“吴阿婉,你好自为之。”留下这话后,青乌带着公主回殿。
金吾卫脚踩着犀牛皮皂靴,在水榭里来来回回搜寻查探,每个人都是一步一声,匝地作响。
吴非辞的眼眸越来越模糊,脑袋如灌了铅一般,重重歪倒在地,耳边也渐渐没了声响。
今夜将会过去。
吴非辞担心明日。
不是担心死亡,她既做得出以公主之身护住文仲藜的事,就已做好了被公主赐死的最坏打算。
她只是担心明日朝阳不起,麦子没法及时晾晒,那是一家人大半年的口粮,若是沤在家里坏掉了,她得心疼死。
吴非辞从家里的床上醒来,屁股上包扎了一圈纯白软布,一层叠着一层,整齐有序,除了中间洇出一块血外,其他地方都是干净雪白的。
容不得一点瑕疵,一看就是赵知临替她处理的伤口。
吴非辞侧躺在床上,没中箭的那一边屁股压在下,艰难撑起半个身子,脑袋探出床外。
赵知临坐在方桌前背对着她,手里攥着一只纯白瓷碗,拇指指腹摩挲着碗外壁,眸色凝沉地望着瓷碗边沿。
这只瓷碗是吴非辞当初去买纸卷时,顺道给他买的,一直没见他用,吴非辞以为他是嫌弃自己买的瓷碗不够白。
吴非辞朝赵知临勾手:“过来。”
赵知临缓缓转首看向她,依依不舍地放下白瓷碗,起身走到床边。
吴非辞摇头,道:“靠近些。”
赵知临脚下靠近,稍稍俯身,前额与她前额相距不过半尺,能清楚窥见她浮上眼底的狡黠心思。
吴非辞佯装抬手,忽而揽住他后颈猛地往下压,身子再往上一起,一口咬住他的肩膀。
赵知临身子不动,依旧保持着俯身的姿势,任由她死咬。
“疼吗?”吴非辞松口后,一抹嘴角,忿忿问他。
“还行。”赵知临实话实说。
她以前咬人就不重,现在也是。
“我的屁股比你疼百倍不止!”吴非辞忿忿道:“都怪你那支箭没射好,射歪也就罢了,还偏偏歪向了公主,当时我就在公主身边,能不替她挡着吗?你个混蛋,害我疼成这样。”
她怨怨地盯着他,又有点委屈地说道:“日后,你可得好好学箭术,别像昨晚那样了。”
“我昨晚哪样?”赵知临抬手,指腹轻轻拭去她眼角疼出的点泪,轻声问道。
吴非辞挪过身子靠在床边,说道:“昨晚金吾卫欲要伪造暗害之事,命人暗中射箭,他们肯定不能真的伤到公主,所以那支箭会佯装射歪一点,他们决定射中公主身边的我。”
赵知临静静听着她说。
吴非辞继续说道:“你知晓此事后,担心我受伤,就打晕了射箭的金吾卫,换上他的衣服,拿起弓箭射向水榭之内。”
赵知临摇头。
“不对吗?”她问。
“这差事稍有不慎便是罪责难逃,谁都不愿去做,那位金吾卫也不愿,我说和他换,他立马答应,另外给了我一套金吾卫的犀牛甲胄。”赵知临纠正道。
“另外一套?就是说金吾卫带了好几套没人穿的犀牛甲胄入公主府?”吴非辞忽然明白了什么:“他们准备这几套甲胄,为的是接应混入侍卫里的那两人,那两人一旦出来换上甲胄,便无人认得出了。”
“嗯。”赵知临点头。
“你换上甲胄,本意是想射向旁人的,只是不料射偏了,正中公主肩头。”吴非辞说完,看向他道:“我说得对不对?”
说到这里,她微张嘴道了一声“渴……”
赵知临用那只白瓷碗盛了半碗水,递到她手边,吴非辞连着他拿碗的手一起捧住,薄唇凑在瓷碗边沿大口大口吞下茶水。
“对,也不全对。”赵知临拿碗的手还在她双手里捧着,没抽出来。
“哪里错了?”吴非辞鄙夷道,“我说你射偏了,你不想承认?”
“嗯。”他点头,“我的箭不会偏,心倒是会。”
“你……”吴非辞皱眉,意识到了什么,讶然道:“那支箭,你就是想射中公主?”
“是。”赵知临眼眸轻轻压下,承认道。
“为何?”吴非辞紧张地问他,实在不明白他行此举的理由。
此事是金吾卫下的令,若射向旁人,即使是死了金吾卫也能将此事遮掩过去,唯独不可射向公主。
“我不是说了……”赵知临松开瓷碗,将手从她手里抽离,“我偏心。”
“你偏心谁?”吴非辞懵懵地问他。
赵知临静默看她半晌,只敲了敲她额角,拿走她手里的瓷碗,道:“公主府没来人,你安心休息。”
赵知临知道吴非辞会翻过身来护住公主,就像她会义无反顾地拽着公主进入水榭挡在文仲藜面前一样。
所以赵知临射出那一箭。
只有这样,吴非辞才能借着这点救命之恩在昭平公主面前留得一线生机。
公主府今日没来人,也没有听到要赐死她的消息,赵知临悬心之事稍可放下。
“我若是不救公主呢?或是那支箭太快了,我来不及救她呢?”
几日后,终于将此事想清楚的吴非辞跑过来问他。
“那就只能委屈你和我一起下大狱,生不同时死同穴了。”赵知临见她很不乐意的模样,道:“你连公主赐死都不怕,还怕和我一起死?”
“我们都死了,这些麦子谁晒?”她撇嘴道,手里拨弄着草席上的麦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