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在家。”陈氏闻声,起身就去开门。

    申屠景也跟着起身,却习惯成自然,站在门口未迎出去。

    院门打开,一个穿着月白对襟裙衫的年轻妇人挎着竹篮迈进门来。

    “姑姑近来可好?”妇人扭头看见申屠景也在,忙道,“表弟今日没去读书吗?也是端午快到了,先生也要放假。”

    申屠景瞅着妇人平凡却柔顺的眉眼,想了片刻,才忆起她是孟母陈氏的亲侄女小陈氏,嫁了城里的秀才王生。王生父母已逝,家中小有余粮,还有一个已分家的弟弟王二郎,两家比邻而居。

    小陈氏性情柔顺又擅纺织,是个理家的好手,就是陈家只是村里人,比起王家,差上许多。因此,小陈氏在王家越发规行矩步,包揽了全部家务不说,还整日做小伏低,处处以丈夫和公婆为先,活得并没有比王家的烧火丫头好多少。直到王家公婆先后过世,小陈氏头上少了两座大山,日子才算好过些,也敢稍微接济一下命苦的姑姑。

    这不,赶上端午将至,大清早小陈氏就挎了一篮子米面瓜果和十来个亲手包的粽子上了门。

    都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孟景虽是个秀才,可是父亲早丧,由寡母带大,家徒四壁。要不是就住在京郊,便是秋闱都没盘缠参加。

    这样的亲戚,小陈氏却能主动来往,可见人品极佳。申屠景想着,冲她微微一笑。

    小陈氏看着申屠景的笑脸,也是一愣。往日因着缺衣少食,表弟总是有些畏畏缩缩的小家子气。今日,照旧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衫,松落落挂在身上,可是配上他修竹一般挺立的身形,莫名多了股——

    小陈氏细一思量,想起了王生常常挂在嘴边自夸的话,丰神俊朗的感觉。

    “呦!表弟数月不见,大变样呀!”小陈氏含笑跟申屠景打招呼,也不用姑姑招呼,径直进了灶房,把米面放进缸里,又就着灶上的火就开始煮起了粽子。

    那边厢,陈氏忙跟进来,“你来是贵客,怎能让你干这些活儿,快放着,我来。”

    小陈氏哪里肯依?挽起袖子就把陈氏往外推,“小时候总是我吃姑姑煮的粽子,这些年了,难得有机会,姑姑就让我露一手吧!”

    小陈氏言语恳切,陈氏虽不好意思,到底拗不过她,才要答应,眼角余光却看见侄女细瘦的小臂上却有明显的五个青紫指印。

    “这是怎么了?”陈氏一把握住她的手腕,将她衣袖往上捋,便见着更多青紫,脸色骤变,右手不自觉抚上她的伤处,“可还——”

    陈氏“疼”字还没说完,小陈氏已经倒吸一口冷气,眉眼都皱成了一团,显是疼得狠了。

    陈氏眼圈登时红了,再不肯让她煮饭,扯着人就要走。

    “他王家欺人太甚!好歹也是读书人家,公婆拿捏儿媳妇也就算了,怎么到如今,秀才丈夫还动手打起妻子了?”陈氏性情外柔内刚,不然也不能独自把儿子拉扯大,还能让他读书考上秀才。

    现下见自己模样、性情、能为处处不落人后的侄女却被夫家这样糟践,哪能不气?拉着人就要去王家讨说法。

    小陈氏急得不行,姑姑积年操劳,虽然不足四十岁,看上去却像个老妪。

    孟家日子过得本就艰难,自己此来,分明是怕姑姑家没米过节来送东西的,哪还能让姑姑替自己奔走、伤心!

    “姑姑,我没事。他、他并没打我,只是,只是一时话说得急了,他拉我手的动作略重了些。”小陈氏一边解释一边拼命给申屠景使眼色,想让他帮忙拦住陈氏。

    申屠景却没明白小陈氏的意思。

    他幼年登基,虽然紧跟着就有了个弟弟申屠承佑,却天生被与他隔绝开,从小孤零零一个人长大,哪见过这些家长里短,又如何懂这种眉眼官司?

    小陈氏见申屠景不动,而姑姑却是动了真怒,拉着她都走到了门口,正手足无措间,门外又响起一道黄莺般清脆的语声。

    “陈大娘可在家?我来借下磨刀石。”却原来是隔壁邻居司马瑛娘。

    陈氏不防家里又有客到,两下里撞个正着。

    司马瑛和寡母二人同住,又是陈氏的邻居。白日里,孟景常在外读书,两家都是女子,便彼此照应常来常往。

    此刻,司马瑛一瞅陈氏面色铁青,便知自己来的不是时候,正要笑一笑,打个岔,退回去,却被小陈氏叫住了。

    “姑娘快留步。”小陈氏说着,暗暗扯了扯陈氏的衣袖,软语哀求道,“姑姑,事情已经过去了,他、他也承诺再不会了。侄女好不容易才来一趟,锅里还煮着粽子呢!”

    陈氏回头深深看了她一眼,叹息一声,扭头回去,帮司马瑛进灶房找磨刀石。

    小陈氏却忙迎了司马瑛到院子里坐下。

    司马瑛也不客气,就往院里走,却突然觉得有一道灼灼的目光紧盯着自己不放。

    司马瑛眉头一皱,面色变冷,转头望去。

    却是那孟生。

    司马瑛不由腹诽,今日真是来得不巧,这孟景好歹是读书人,怎的这般眼神?刻意背转身去,拉着小陈氏说话。

    申屠景的目光却还是追着司马瑛不放。

    一夜之间,他经过了这许多事情,本正思潮翻涌,心绪难宁。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个突然出现的邻家姑娘,申屠景莫名感受到一种镇定从容、宠辱不惊的力量,不由得细细打量起她来。

    只见司马瑛身量纤长,看样子最多二八年华,却比大多数姑娘都要高些。长条眉,斜飞入鬓。杏儿眼,明亮有神。高鼻梁,轮廓分明。粉白面,说话时,左腮上酒窝时隐时现。一身布衣,满头青丝挽作双鬟,半点首饰也无,却自带一种天然风姿,如春日绿叶新荷,亭亭玉立却又凌风而立,着实是一个难得一见的美人。

    可若单是美人,绝不会引得申屠景不顾君子之道直直盯视。

    毕竟大业后宫里,环肥燕瘦,各式美人数不胜数。

    实在是这司马瑛娘身上有一股难以形容的英气,让她迥异于一般闺阁女子。

    申屠景本就极少与人打交道,又被他那些太傅刻意教的一身酸腐学究气,既然起了打量司马瑛的心思,便忘了男女之别,一心一意盯起人来。

    司马瑛一面与小陈氏说话,一面感觉着背后渗透来的灼灼目光,心里越发不耐,干脆扯了小陈氏进灶房说话。

    灶房里,陈氏虽寻到了磨刀石,却正对着那石头发呆。

    小陈氏走进来,推了推姑姑。

    陈氏回神,冲她扯出一抹微笑,语带黯然地道:“这磨刀石还是你姑父当年为我寻的,说我总做活计,刀不快不行。”

    小陈氏听见这句话不知怎的,鼻头一酸就滚下泪来。

    陈氏见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把她揽入怀中,拍着她的背抚慰道:“好孩子,你在姑姑面前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小陈氏藏在心里的苦楚,这么多年无人倾诉,再被自小亲近的姑姑这么一哄一拍,哪里还忍得住?浑忘却司马瑛在场,竹筒倒豆子,说了个干干净净。

    “相公他从前,虽然不事农桑,到底还是个规矩人。可自打公婆过世后,他便、便经常与朋友在外饮酒,常常夜不归宿。最近更是不知被从哪里来的狐媚子勾去了心神,整个人形销骨立不说,还、还怎么都看我不顺眼,渐渐动起手来。”小陈氏说着,难抑悲痛,再也说不下去。

    自打侄女开始倾诉,陈氏的眉头就没松开过。妇人最怕的是什么——丈夫变心,儿女不孝。现如今那王生显然是被旁人勾住了,小陈氏无所依凭,以后又该如何是好?

    陈氏正一筹莫展,默默在旁边听了许久的司马瑛突然开口道:“恕我冒昧,姐姐是说,姐夫最近才形销骨立,行为大异从前吗?”

    小陈氏这才想起还有外人在场,可话已出口哪里还能收得回来?只满脸是泪,咬唇点头。

    司马瑛便盯住了小陈氏面庞不放。

    小陈氏起初没觉得什么,直到被她盯得久了,才心里发毛起来,“姑、姑娘,你、你怎么这样看着我,可是,可是……”

    司马瑛赶忙收回目光,转移话题道:“姐姐误会了。不知姐姐住在哪里?或许是姐夫出门撞见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迷了眼?”

    司马瑛毕竟是未嫁的姑娘,怎好言旁人,夫妻间事?便这般半遮半漏地说了两句。

    小陈氏原没想到这一岔,可是病急乱投医,听她这般说,不由答道:“我住在城南庙街巷,路口进去第三家,门前有棵大榆树的。”

    司马瑛点点头,却不再多话,只言称家母还在等着,谢过陈氏,拿了磨刀石就走。

    等她出门,申屠景已经不在院中,司马瑛暗暗松了口气。

    奇怪的是,当陈氏好不容易安抚住了小陈氏,煮好粽子端出来寻申屠景一起吃的时候,却发现他人已经不见了,只在桌上看见一张便条,说他有事先出门了。

    陈氏摇头,“这孩子,读书读得越发迂了,要出门也不晓得亲口说一声。”

    小陈氏虽也奇怪表弟今日行为怎这么不靠谱,却替他圆场道:“许是真的事情紧迫,又因司马姑娘在场,不好意思打搅吧!”

    两人替申屠景把粽子留下,小陈氏没坐多久,连午饭都没敢吃,就匆匆又回了城。

    却不知道在她身后,司马瑛一直悄悄尾随。

章节目录

朕每晚都见鬼[聊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芳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芳年并收藏朕每晚都见鬼[聊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