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前桥阁用午膳的空隙,我叫来崔流秀。问清楚了吗?昨晚母亲与小冰在争论什么。
崔流秀压低尖尖的嗓音:并没有争执什么。前几天夜里,小衡王府来内宫请人看诊,宫门已锁上了,守卫就没放人。不知怎么的,隔天太后娘娘知道了,要传人来诘问。于是守卫就说,这是琼华宫新定的规矩,过了子时宫门不准随意开的,御医也不得随意外出。昨天太后提起这件事,不过问了下原由。
接着他重复,皇后娘娘没有与太后争执。
我提着笔描字,瞅他一眼:“我不管谁要看诊,你该调停好一切。怎么弄得母亲不痛快,皇后受委屈。”
崔流秀没争辩,只是弯着腰认错,言辞恳切。
我又划两笔,问他:“是有人在嚼舌根吗?谁常去母亲的宫里?”
面前的老奴停顿片刻,尔后笑道:“陛下,接近年关,给太后请安的人多,各府上有身份的官眷都去过。众人都知道,陛下与皇后夫妻恩爱,又与太后母子情深,谁会这么没眼色,给主上使绊子呢?”
既然他要息事宁人,我也不去深究。见我沉默不语,他却提醒说,小衡王爷刚才向中门递了消息,等着给主上请安。
“陛下,昨晚太后与娘娘不过议论几句,但传到外头,对衡王府是件大事。惹得内廷主母不快,以王爷的脾气,怕是要瑟瑟颤抖了,如果弄得家宅不宁,这年也过不好。原来是件小事,就怕一折腾,闹得沸反盈天,真要给人嚼舌头了。”
是啊,衡王叔胆小如鼠,秋天丛林打猎,我从马上掉下来,他吓得也掉下来,猎到的鹧鸪也弄丢了。
低头略思索:“你给小世子送份贺礼,送到王府去,让王爷安心过年。”
崔流秀又说:“老奴这张脸不讨喜,不如让喜姑娘去送。她一去,众人就知道是琼华宫送的。这样替皇后娘娘递送了善意,也显得娘娘大度。琼华宫宽厚仁德,皇城内外祥和安宁为上。宫规要遵守,亲情也要眷顾。先前某些误解,自然消散于无形。”
看着他,慢条斯理忖度:“很好,照你说的去办。”心里默念,从前没觉得小冰对他多好,他倒挺为她着想的。
新年快到了,前桥阁无公务上报,我便常去母亲宫里请安。一日,西北大营送来许多特产,于是挑出一些蜜瓜带给母亲。母亲问清是谁送的,尔后说:“青川姑娘我见过。那位屈家小爷,是她的表亲么?”
我转过身,彼时屋里只有萍萍,桌上宴客的茶碗都收走了,只留些水渍未擦干净。
母亲笑道:“我的意思是,趁着年节,陛下可以对西北大营多恩赏些。倒不用避讳皇后曾经嫁过谁,这样反而显得我们大方。”
谁在说这些陈年旧事?我很不高兴。
母亲拉住我的手:“孩子,你觉得我怪小冰吗?我是要帮你们。她是皇后,一言一行万众瞩目。过往的事,只要咱们不避讳,摊开讲明,又同西北大营亲厚依旧,如此就能绝了他人口舌。”
我冷漠回答:“母亲,别听那些浅薄人的话。小冰从前吃了许多苦,嫁人是逼不得已。”
室内很安静,她叫萍萍也出去,我知道她还有事要说。
“你们成婚之前,老丞相就同我说过他的顾虑。当时我说,只要陛下喜欢,我不会反对,而且我希望朝臣也不要反对。孩子,母亲知道你也吃过很多苦,所以想着,只要你高兴,一切都是值得的。”
很难不动容,一时竟说不出话。
“只有一件,她既是皇后,安享尊容,那身体发肤,都该献给皇室。单儿,你为何叫外头的医家给她看病,又为何瞒着我?”
尤七并不是来路不明的医家,他常年给南宫世家看诊。我只是不想让外人知道皇后有病。
母亲只关心一件事:“那么,会不会影响她生孩子?”
这件事事关重大,不只是霞光殿,整个朝堂都会问。
日落西山,横影交叠,我坐在窗前,擦拭一柄长刀。小冰接到青川的信,反复看了两遍,尔后托着腮,同我说:“好想回去一趟,看看姐姐,哎…”
这声哀怨的长叹,好像她住在宫里很委屈一样。
瞥她一眼:“你去了,青川也未必想见你。”
觉察出我的不快,她收起信纸,接着端出一碗面汤。我一瞧,红油香腻的汤汁,几块面疙瘩浮在上头。
她似笑非笑,吊着眉梢:“母亲说了,这是你在南岭爱吃的东西,让我多学学。我去请教郭妹妹,她手把手教的。她说面条子不够劲,你就不爱吃。”
我一点胃口也没有。
眼见面前的女子单穿薄袄,披头散发,光着腿套棉鞋,一点也不知道爱惜身体。
拿件披风裹住她,又笑道:“离岁末还有几天,再请尤七爷爷进来给你把脉。”
她别过脸,说自己没有病。
“那么请他来喝茶,同你聊聊天也好。”
“他嘱咐过了,叫我静养,不要大喜大悲,也不要同你亲近。”
岁末时金士荣带工曹觐见,雍州的修缮进程艰难,明年三月要重开汉章院,只怕赶不上了。工曹的褚大人,家里三代服侍朝廷,皇陵都是他们修的,之前他声泪俱下,有负主上所托,他要请罪离任。
心里有点疑惑:“你是说,闵代英不让你上岛?”
褚大人叹息:“陛下,如半月前所呈报,老臣去过两次,一次送红叶林的木材,一次发放工钱。后来,大公子便不让我去瞧。哎…那地方是皇后母家,明年又要选拔考生,历来是王朝圣地。老臣心里重视,不过多嘱托几句,大公子不高兴了。他专找来路不明的人,散钱加上哄骗,在码头竖起一排人,不叫朝廷的人去看…这可如何是好。”
如果是真的,闵代英的确胆大包天。前几个月,他不是一直寻死觅活么。
我没好气问:“既然你没去看,怎么知道三月干不完的?”
金士荣笑道:“老褚,你这是放了陛下的鸽子。暮春时节要选考生去雍州,你老早知道这项安排的。”
褚白纱连说不敢,唉声叹气:“陛下,老臣虽然老迈,派我去掘土填坑都行,岛上的事原是臣子的本分。只是…老臣伺候不来大公子。陛下行行好,只把大公子请回来吧。”
瞥一眼金士荣,他请人扶老头出去了。尔后才问他,闵代英真的那么嚣张?
“陛下,这事很简单。”他笑着:“等天气缓和些,您亲去雍州瞧一瞧,就当踏青寻春意。既然大公子将整件差事揽下来,倘若有一点不如意,工曹自会处罚他。”
许多事的表象与内里不一致,这是金士荣说的。他在市井长大,做了官后,长年外放各地做县令。虽然许多人都说他不可靠,我却感觉与他相处很轻松。新年过去,到二月下旬,柳树开始抽嫩芽,我在内城憋了一个冬天,很想出门走走。想起他的提议,反正雍州很近,来回不过五天,于是命王琮去码头备船。
小冰知道了,叫喊着她也要去。她满心期待,蹦蹦跳跳,又翻开箱笼找衣帽。
“要带几顶帽子呢?”那时我几乎不能拒绝。
崔流秀站在一旁,微微笑道:“娘娘,太后那里还病着呢。您走了,日常侍疾要交给谁?”
于是她回过头,看看我,又瞧瞧他,立刻明白,无论是我还是内宫诸人,都不希望她去。
安慰她失望的心情,如今那里翻土砌墙,去了也是吃灰。我承诺,等到夏天她叔父的忌日,一定陪她去住几天。
后来坐在船上,脑中依然是小冰失落的神情。船缓缓靠岸,端详眼前的景象,衰叶深茂,素水横流,小冰为何如此眷恋。
码头有两个壮汉指挥下锚,另有一队人站着迎接,我收回神思,发觉闵代英坐在轮椅上,大剌剌摊开手脚,直瞅着我笑。
“圣驾来得正是时候。大书房的纱窗糊什么颜色,我发愁没人问呢。”
褚白纱立刻跳出来,指责坡道说全是雪水,也不铺上木板,大伙的鞋直接踩泥里了。
卷起裤脚,既然都湿了,先去各处看看。沿大路走去,还未看见房舍,周遭大片是新翻的黑土,一层一层翻过,跟波浪似的连绵很远。
闵代英说:“四叔交代过,先把田地处理了,可以赶上春天播种。”
我随意问几句,水渠从哪引来,挖了几座池塘,他一一作答,又说这里的黑土很肥沃,用来种地不错,不过地势太低,所以要多筑几条水沟。
“陛下,汉章院的屋子要越过树林才能瞧见,你们请走台阶上去。”他笑道,“我么,要找人抬上去。”
走上台阶,立刻看见崭新的青瓦白墙,房舍三五成群错落而立,正好日头很亮,瓦片盈盈烁烁,攀墙的旧年老藤虽然不够绿,但都修剪整齐了,和着阳光吸气。整个城镇外围筑一排矮墙,只有半人高,沿墙铺满映山红。
大公子很用心。我问一起爬上来的褚大人,感觉如何。
褚白纱说:“谢天谢地,那小子没胡搞。如今先只能这样,至于房屋里头粉刷陈设,只要加紧赶工,也许能赶上春天开院。”
我哈哈一笑,难得有件爽心事。又瞧见不远处有坐酒馆,烟囱冒出白烟,已经有馆子营业了吗?
王琮一直跟着,提议咱们过去取个暖,先换双鞋袜,再问问大公子,里头能不能吃喝。
酒馆里服侍的小童,是从安福郡主府跟来的。他们听从召唤,切好一盘羊肉送来,又烫了一壶酒。闵代英身边的小童很机灵,趁他家公子还未进屋,同我说起他们有多幸苦多艰难,才能有今日这番成绩。
“陛下,寒冬腊月做工,手指都冻得通红,都裂开了。您瞧瞧…”
王琮推开他,问岛上如今有多少人。
那孩子说:“原来朝廷给了五十几号人吧,哪里够用的。公子又找了五十来个。大伙凑在一起,吃冷风爬梯子,才把顶墙砌好。公子留在风里喊,上下指挥,喊得嗓子都哑了。”
褚白纱立刻斥道:“正要说这件事。陛下,大公子随意让人上岛,这些人都未登录造册,出了事故谁的责任?”
他年纪大,垂眉深目,吹着胡须,嗓音一大,小童便不肯吱声。
我端起碗啜酒,眼见闵代英进了屋,褪掉风衣,又朝我拜过,才被扶到椅凳上。他浑身上下都脏兮兮的,脸上有灰尘有油渍,额角耷拉一簇头发。还好,这不影响一个人本身的气质。
我故意沉声问:“公子不听工曹主事的指挥,从哪里找来的人?”
他低头微笑:“陛下,工曹在册的人大概吃惯公家饭,又懒手脚又笨。他们是指望不上的。我想起去年修玉泉山庄的工人,叫小弟去找人,出够工钱,他们就来了。算起来,这些人大都府的韦大人用过,这项不算逾矩吧。若真的有过错,也是我一人之过。褚老师早提醒过我的,陛下不要怪他。”
他擅自将修山庄的人调度过去,怎么我一点也不知情,韦伯林肯定也不知道。
他又说,主上驾临,岛上的人可高兴了,幸苦一个冬天,等着放赏呢。
褚白纱气道:“多余的那些钱,我没法给。库里的钱,每项都预支了用度。”
闵代英半点没在意:“老师,能花钱解决的事,你就偷着笑吧。”
他真是自信过度,认为我们不会怪责他。
我忍住笑意,有些戏虐:“大公子精神很好,比起去年,真是天差地别的气性。”
他抽起手,一本正经,朝我作揖:“主上的恩典,做臣子的自然投身相报。”
闵代英的童年应该很快乐,我想起怀东,他也是一帆风顺长大的。纵然他们的人生之后遭遇变故,眉眼间总存有光芒。有时我会羡慕这些同龄人,却不懂该如何亲近。
翌日,我在南宫老宅里睡醒。因为老宅不需要修缮,所以很清净。王琮跑来说,大公子一伙人在东头角大书房里吵架,为了糊窗户的事。
“陛下,那些工头只听大公子的话,不理睬褚大人,把老头气得嘞…哈哈哈…”
等他笑够了,我叫他带人去后山的崖壁上瞧一瞧。尤七说过,雍州盛产一种雪莲,每年冬季花开,用来做食补,能延年益寿。
“待会儿我到处走走,你带人去后山找东西,不用跟着我。”
老宅的位置接近大路尽头,再往深处走,有一座八角楼,里面堆的都是古籍典藏,旧朝编年史,还有更早的列国游志。那是座古旧的塔楼,一层的挑檐口织着密密实实的网,木栏杆斑驳掉漆,手搭上去,吱呀一声,跟脚处摇摇晃晃。本想去最高处,那里能眺望大海。拐到二楼,我不想往上走了。四壁的黄木书柜严实关着,随手打开,有一本永真纪年,抖了抖书皮,我拿到敞亮的地方翻开。
永真君算是金雀王朝最有作为的君主,当时强悍的西州鼓城都向其称臣。翻过几页,史书当然极尽赞誉,到了永真十九年,书上记录,他在猎狐的旅程中,突发晕厥,四肢痉挛,鼻息微弱,目直而吐液。之后永真朝的运势急转直下,他的皇后病故,儿子孱弱无能,几年后,还遇上亲贵兵变。
天阴沉沉的,没有昨日的阳光,我翻过十几页后,慢慢踱回一楼。守卫说大公子找来了,等在外面的石条凳旁。
“陛下,这座塔楼不在修缮的计划里。”他以为我是来巡查的,特地解释。
“我知道。这座古塔里很多书,原本做储君时该读的,当时我没机会,所以现在来看看。”
于是他很熟练调转轮椅,陪在我身侧,走了一会,慢慢说道:“这件差事,我让褚大人不高兴了。如果陛下也不满意我的作为,可以直接惩处我。”
你知道他不高兴,不也干得兴致勃勃。我没有什么要惩处的,反正雍州如今的景象很不错。
他咧开嘴,松口气:“主上英明。”
手上还拽着那本古籍,他看见了,就问:“陛下在翻阅旧朝的史书?我刚来京都时,也常从集市找些野传来看。”
饶有兴致,把书递给他,然后问:“如何?写得一样吗?”
他认真看两眼:“这名字见过。那些野史总是借个人物名字,自个编得活灵活现,同唱本子一样。”
永真君是一代明主,人们总将他编得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闵代英立刻笑呵呵:“差不多吧。我看过一本小传,永真君到了晚年,有位怀幽王意图谋逆。书里描述,怀幽王伪善奸诈,朝堂诸臣,十有八九是他的亲信。更可恨的,他又得婆娑教的信任,与教主周游藩国,笼络人心,名望超越了当时的储君。永真君觉察他的企图,连同储君一起肃清王爷的党徒,又设计去远山狩猎,将他擒获于营帐里。轰轰烈烈,平息这场谋逆,将皇位安稳移交储君。”
他说,金雀王朝有许多这样的故事,因为悠长千年,处处都有王位纷争,争雄逐鹿。
我转过头。他大概感到言多必失,压抑嘴角,缓缓收敛眉眼。
“大公子作为旁观者,是不是觉得,那位怀幽王是冤枉的?”
他抬起头,没有马上作答。过往烟尘,真实的答案早已埋葬。
我俩在石板路上走了半刻,路过一片苗圃,此处要栽种银杏,工头告诉我,先将老树根刨去,土要养几日,最好有阳光,再放下新的树苗。
闵代英看得很仔细,寻问用的肥料,又叫人将树苗搬来检查。他精力旺盛,已将刚才的故事抛诸脑后,还转头对我说:“我只是来当差的,自然觉得新鲜有趣。不比主上,主上觉得雍州太沉重,所以不喜欢吗?”
崔流秀压低尖尖的嗓音:并没有争执什么。前几天夜里,小衡王府来内宫请人看诊,宫门已锁上了,守卫就没放人。不知怎么的,隔天太后娘娘知道了,要传人来诘问。于是守卫就说,这是琼华宫新定的规矩,过了子时宫门不准随意开的,御医也不得随意外出。昨天太后提起这件事,不过问了下原由。
接着他重复,皇后娘娘没有与太后争执。
我提着笔描字,瞅他一眼:“我不管谁要看诊,你该调停好一切。怎么弄得母亲不痛快,皇后受委屈。”
崔流秀没争辩,只是弯着腰认错,言辞恳切。
我又划两笔,问他:“是有人在嚼舌根吗?谁常去母亲的宫里?”
面前的老奴停顿片刻,尔后笑道:“陛下,接近年关,给太后请安的人多,各府上有身份的官眷都去过。众人都知道,陛下与皇后夫妻恩爱,又与太后母子情深,谁会这么没眼色,给主上使绊子呢?”
既然他要息事宁人,我也不去深究。见我沉默不语,他却提醒说,小衡王爷刚才向中门递了消息,等着给主上请安。
“陛下,昨晚太后与娘娘不过议论几句,但传到外头,对衡王府是件大事。惹得内廷主母不快,以王爷的脾气,怕是要瑟瑟颤抖了,如果弄得家宅不宁,这年也过不好。原来是件小事,就怕一折腾,闹得沸反盈天,真要给人嚼舌头了。”
是啊,衡王叔胆小如鼠,秋天丛林打猎,我从马上掉下来,他吓得也掉下来,猎到的鹧鸪也弄丢了。
低头略思索:“你给小世子送份贺礼,送到王府去,让王爷安心过年。”
崔流秀又说:“老奴这张脸不讨喜,不如让喜姑娘去送。她一去,众人就知道是琼华宫送的。这样替皇后娘娘递送了善意,也显得娘娘大度。琼华宫宽厚仁德,皇城内外祥和安宁为上。宫规要遵守,亲情也要眷顾。先前某些误解,自然消散于无形。”
看着他,慢条斯理忖度:“很好,照你说的去办。”心里默念,从前没觉得小冰对他多好,他倒挺为她着想的。
新年快到了,前桥阁无公务上报,我便常去母亲宫里请安。一日,西北大营送来许多特产,于是挑出一些蜜瓜带给母亲。母亲问清是谁送的,尔后说:“青川姑娘我见过。那位屈家小爷,是她的表亲么?”
我转过身,彼时屋里只有萍萍,桌上宴客的茶碗都收走了,只留些水渍未擦干净。
母亲笑道:“我的意思是,趁着年节,陛下可以对西北大营多恩赏些。倒不用避讳皇后曾经嫁过谁,这样反而显得我们大方。”
谁在说这些陈年旧事?我很不高兴。
母亲拉住我的手:“孩子,你觉得我怪小冰吗?我是要帮你们。她是皇后,一言一行万众瞩目。过往的事,只要咱们不避讳,摊开讲明,又同西北大营亲厚依旧,如此就能绝了他人口舌。”
我冷漠回答:“母亲,别听那些浅薄人的话。小冰从前吃了许多苦,嫁人是逼不得已。”
室内很安静,她叫萍萍也出去,我知道她还有事要说。
“你们成婚之前,老丞相就同我说过他的顾虑。当时我说,只要陛下喜欢,我不会反对,而且我希望朝臣也不要反对。孩子,母亲知道你也吃过很多苦,所以想着,只要你高兴,一切都是值得的。”
很难不动容,一时竟说不出话。
“只有一件,她既是皇后,安享尊容,那身体发肤,都该献给皇室。单儿,你为何叫外头的医家给她看病,又为何瞒着我?”
尤七并不是来路不明的医家,他常年给南宫世家看诊。我只是不想让外人知道皇后有病。
母亲只关心一件事:“那么,会不会影响她生孩子?”
这件事事关重大,不只是霞光殿,整个朝堂都会问。
日落西山,横影交叠,我坐在窗前,擦拭一柄长刀。小冰接到青川的信,反复看了两遍,尔后托着腮,同我说:“好想回去一趟,看看姐姐,哎…”
这声哀怨的长叹,好像她住在宫里很委屈一样。
瞥她一眼:“你去了,青川也未必想见你。”
觉察出我的不快,她收起信纸,接着端出一碗面汤。我一瞧,红油香腻的汤汁,几块面疙瘩浮在上头。
她似笑非笑,吊着眉梢:“母亲说了,这是你在南岭爱吃的东西,让我多学学。我去请教郭妹妹,她手把手教的。她说面条子不够劲,你就不爱吃。”
我一点胃口也没有。
眼见面前的女子单穿薄袄,披头散发,光着腿套棉鞋,一点也不知道爱惜身体。
拿件披风裹住她,又笑道:“离岁末还有几天,再请尤七爷爷进来给你把脉。”
她别过脸,说自己没有病。
“那么请他来喝茶,同你聊聊天也好。”
“他嘱咐过了,叫我静养,不要大喜大悲,也不要同你亲近。”
岁末时金士荣带工曹觐见,雍州的修缮进程艰难,明年三月要重开汉章院,只怕赶不上了。工曹的褚大人,家里三代服侍朝廷,皇陵都是他们修的,之前他声泪俱下,有负主上所托,他要请罪离任。
心里有点疑惑:“你是说,闵代英不让你上岛?”
褚大人叹息:“陛下,如半月前所呈报,老臣去过两次,一次送红叶林的木材,一次发放工钱。后来,大公子便不让我去瞧。哎…那地方是皇后母家,明年又要选拔考生,历来是王朝圣地。老臣心里重视,不过多嘱托几句,大公子不高兴了。他专找来路不明的人,散钱加上哄骗,在码头竖起一排人,不叫朝廷的人去看…这可如何是好。”
如果是真的,闵代英的确胆大包天。前几个月,他不是一直寻死觅活么。
我没好气问:“既然你没去看,怎么知道三月干不完的?”
金士荣笑道:“老褚,你这是放了陛下的鸽子。暮春时节要选考生去雍州,你老早知道这项安排的。”
褚白纱连说不敢,唉声叹气:“陛下,老臣虽然老迈,派我去掘土填坑都行,岛上的事原是臣子的本分。只是…老臣伺候不来大公子。陛下行行好,只把大公子请回来吧。”
瞥一眼金士荣,他请人扶老头出去了。尔后才问他,闵代英真的那么嚣张?
“陛下,这事很简单。”他笑着:“等天气缓和些,您亲去雍州瞧一瞧,就当踏青寻春意。既然大公子将整件差事揽下来,倘若有一点不如意,工曹自会处罚他。”
许多事的表象与内里不一致,这是金士荣说的。他在市井长大,做了官后,长年外放各地做县令。虽然许多人都说他不可靠,我却感觉与他相处很轻松。新年过去,到二月下旬,柳树开始抽嫩芽,我在内城憋了一个冬天,很想出门走走。想起他的提议,反正雍州很近,来回不过五天,于是命王琮去码头备船。
小冰知道了,叫喊着她也要去。她满心期待,蹦蹦跳跳,又翻开箱笼找衣帽。
“要带几顶帽子呢?”那时我几乎不能拒绝。
崔流秀站在一旁,微微笑道:“娘娘,太后那里还病着呢。您走了,日常侍疾要交给谁?”
于是她回过头,看看我,又瞧瞧他,立刻明白,无论是我还是内宫诸人,都不希望她去。
安慰她失望的心情,如今那里翻土砌墙,去了也是吃灰。我承诺,等到夏天她叔父的忌日,一定陪她去住几天。
后来坐在船上,脑中依然是小冰失落的神情。船缓缓靠岸,端详眼前的景象,衰叶深茂,素水横流,小冰为何如此眷恋。
码头有两个壮汉指挥下锚,另有一队人站着迎接,我收回神思,发觉闵代英坐在轮椅上,大剌剌摊开手脚,直瞅着我笑。
“圣驾来得正是时候。大书房的纱窗糊什么颜色,我发愁没人问呢。”
褚白纱立刻跳出来,指责坡道说全是雪水,也不铺上木板,大伙的鞋直接踩泥里了。
卷起裤脚,既然都湿了,先去各处看看。沿大路走去,还未看见房舍,周遭大片是新翻的黑土,一层一层翻过,跟波浪似的连绵很远。
闵代英说:“四叔交代过,先把田地处理了,可以赶上春天播种。”
我随意问几句,水渠从哪引来,挖了几座池塘,他一一作答,又说这里的黑土很肥沃,用来种地不错,不过地势太低,所以要多筑几条水沟。
“陛下,汉章院的屋子要越过树林才能瞧见,你们请走台阶上去。”他笑道,“我么,要找人抬上去。”
走上台阶,立刻看见崭新的青瓦白墙,房舍三五成群错落而立,正好日头很亮,瓦片盈盈烁烁,攀墙的旧年老藤虽然不够绿,但都修剪整齐了,和着阳光吸气。整个城镇外围筑一排矮墙,只有半人高,沿墙铺满映山红。
大公子很用心。我问一起爬上来的褚大人,感觉如何。
褚白纱说:“谢天谢地,那小子没胡搞。如今先只能这样,至于房屋里头粉刷陈设,只要加紧赶工,也许能赶上春天开院。”
我哈哈一笑,难得有件爽心事。又瞧见不远处有坐酒馆,烟囱冒出白烟,已经有馆子营业了吗?
王琮一直跟着,提议咱们过去取个暖,先换双鞋袜,再问问大公子,里头能不能吃喝。
酒馆里服侍的小童,是从安福郡主府跟来的。他们听从召唤,切好一盘羊肉送来,又烫了一壶酒。闵代英身边的小童很机灵,趁他家公子还未进屋,同我说起他们有多幸苦多艰难,才能有今日这番成绩。
“陛下,寒冬腊月做工,手指都冻得通红,都裂开了。您瞧瞧…”
王琮推开他,问岛上如今有多少人。
那孩子说:“原来朝廷给了五十几号人吧,哪里够用的。公子又找了五十来个。大伙凑在一起,吃冷风爬梯子,才把顶墙砌好。公子留在风里喊,上下指挥,喊得嗓子都哑了。”
褚白纱立刻斥道:“正要说这件事。陛下,大公子随意让人上岛,这些人都未登录造册,出了事故谁的责任?”
他年纪大,垂眉深目,吹着胡须,嗓音一大,小童便不肯吱声。
我端起碗啜酒,眼见闵代英进了屋,褪掉风衣,又朝我拜过,才被扶到椅凳上。他浑身上下都脏兮兮的,脸上有灰尘有油渍,额角耷拉一簇头发。还好,这不影响一个人本身的气质。
我故意沉声问:“公子不听工曹主事的指挥,从哪里找来的人?”
他低头微笑:“陛下,工曹在册的人大概吃惯公家饭,又懒手脚又笨。他们是指望不上的。我想起去年修玉泉山庄的工人,叫小弟去找人,出够工钱,他们就来了。算起来,这些人大都府的韦大人用过,这项不算逾矩吧。若真的有过错,也是我一人之过。褚老师早提醒过我的,陛下不要怪他。”
他擅自将修山庄的人调度过去,怎么我一点也不知情,韦伯林肯定也不知道。
他又说,主上驾临,岛上的人可高兴了,幸苦一个冬天,等着放赏呢。
褚白纱气道:“多余的那些钱,我没法给。库里的钱,每项都预支了用度。”
闵代英半点没在意:“老师,能花钱解决的事,你就偷着笑吧。”
他真是自信过度,认为我们不会怪责他。
我忍住笑意,有些戏虐:“大公子精神很好,比起去年,真是天差地别的气性。”
他抽起手,一本正经,朝我作揖:“主上的恩典,做臣子的自然投身相报。”
闵代英的童年应该很快乐,我想起怀东,他也是一帆风顺长大的。纵然他们的人生之后遭遇变故,眉眼间总存有光芒。有时我会羡慕这些同龄人,却不懂该如何亲近。
翌日,我在南宫老宅里睡醒。因为老宅不需要修缮,所以很清净。王琮跑来说,大公子一伙人在东头角大书房里吵架,为了糊窗户的事。
“陛下,那些工头只听大公子的话,不理睬褚大人,把老头气得嘞…哈哈哈…”
等他笑够了,我叫他带人去后山的崖壁上瞧一瞧。尤七说过,雍州盛产一种雪莲,每年冬季花开,用来做食补,能延年益寿。
“待会儿我到处走走,你带人去后山找东西,不用跟着我。”
老宅的位置接近大路尽头,再往深处走,有一座八角楼,里面堆的都是古籍典藏,旧朝编年史,还有更早的列国游志。那是座古旧的塔楼,一层的挑檐口织着密密实实的网,木栏杆斑驳掉漆,手搭上去,吱呀一声,跟脚处摇摇晃晃。本想去最高处,那里能眺望大海。拐到二楼,我不想往上走了。四壁的黄木书柜严实关着,随手打开,有一本永真纪年,抖了抖书皮,我拿到敞亮的地方翻开。
永真君算是金雀王朝最有作为的君主,当时强悍的西州鼓城都向其称臣。翻过几页,史书当然极尽赞誉,到了永真十九年,书上记录,他在猎狐的旅程中,突发晕厥,四肢痉挛,鼻息微弱,目直而吐液。之后永真朝的运势急转直下,他的皇后病故,儿子孱弱无能,几年后,还遇上亲贵兵变。
天阴沉沉的,没有昨日的阳光,我翻过十几页后,慢慢踱回一楼。守卫说大公子找来了,等在外面的石条凳旁。
“陛下,这座塔楼不在修缮的计划里。”他以为我是来巡查的,特地解释。
“我知道。这座古塔里很多书,原本做储君时该读的,当时我没机会,所以现在来看看。”
于是他很熟练调转轮椅,陪在我身侧,走了一会,慢慢说道:“这件差事,我让褚大人不高兴了。如果陛下也不满意我的作为,可以直接惩处我。”
你知道他不高兴,不也干得兴致勃勃。我没有什么要惩处的,反正雍州如今的景象很不错。
他咧开嘴,松口气:“主上英明。”
手上还拽着那本古籍,他看见了,就问:“陛下在翻阅旧朝的史书?我刚来京都时,也常从集市找些野传来看。”
饶有兴致,把书递给他,然后问:“如何?写得一样吗?”
他认真看两眼:“这名字见过。那些野史总是借个人物名字,自个编得活灵活现,同唱本子一样。”
永真君是一代明主,人们总将他编得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闵代英立刻笑呵呵:“差不多吧。我看过一本小传,永真君到了晚年,有位怀幽王意图谋逆。书里描述,怀幽王伪善奸诈,朝堂诸臣,十有八九是他的亲信。更可恨的,他又得婆娑教的信任,与教主周游藩国,笼络人心,名望超越了当时的储君。永真君觉察他的企图,连同储君一起肃清王爷的党徒,又设计去远山狩猎,将他擒获于营帐里。轰轰烈烈,平息这场谋逆,将皇位安稳移交储君。”
他说,金雀王朝有许多这样的故事,因为悠长千年,处处都有王位纷争,争雄逐鹿。
我转过头。他大概感到言多必失,压抑嘴角,缓缓收敛眉眼。
“大公子作为旁观者,是不是觉得,那位怀幽王是冤枉的?”
他抬起头,没有马上作答。过往烟尘,真实的答案早已埋葬。
我俩在石板路上走了半刻,路过一片苗圃,此处要栽种银杏,工头告诉我,先将老树根刨去,土要养几日,最好有阳光,再放下新的树苗。
闵代英看得很仔细,寻问用的肥料,又叫人将树苗搬来检查。他精力旺盛,已将刚才的故事抛诸脑后,还转头对我说:“我只是来当差的,自然觉得新鲜有趣。不比主上,主上觉得雍州太沉重,所以不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