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玥回来后,黎府中人皆松了口气。

    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

    黎砚峰问过劫持一事,黎玥只道有侠义之士相帮,碰巧救了她,那壮士浪荡江湖,行不留名,见她成功脱困,便消失在茫茫雨中,至于劫持自己之人,因她太过慌张,亦一无所知。

    黎玥胡编乱造完,黎砚峰听罢,长长叹气,道一句回来就好。

    随后加派更多人手保护黎玥。

    “后日祭祀大典,好生休息。”连日置办祭祀物品,黎砚峰眉眼皆是倦色。

    黎玥巴不得早些回去,回房后不顾琳琅询问,清空思绪,沾床就睡。

    一觉醒来便是祭祀当天。

    多年未举行祭礼,今日一举,长街热闹非凡,老人携小孩一起,青年男女相邀同行,无数双眼睛盯着祭坛边的动静,其中不乏京中贵人。

    放眼望去,黑压压一片。

    圣驾亲临,几位皇子随行同往,侍卫开路,场面一时盛大。

    前面该有的流程基本走完,黎玥在几名侍女陪同下出现在众人眼前。

    她深吸一口气,一步步稳稳踏上石阶,发间插着红玛瑙发簪,间以银饰点缀,身着玄色祭服,衣摆和袖口皆用金线绘上各种神秘的图腾,庄重严肃。

    幸而衣物看似庄严板直,实则面料质地柔软,穿在身上不显沉重,应是为之后的祈福舞所设计。

    登上祭台,俯视一双双满含期盼的眼睛,黎玥再三抚慰自己莫慌莫慌。

    她恭敬拜天地,拜肃帝,拜台下芸芸众生。

    鼓乐起,舞步动。

    衣袂翻飞,身姿轻盈,此刻她是站在高台之上的圣女,皇族的明争暗斗,权力倾轧统统抛却脑后,尽心一舞,只愿为世间带来真挚祝福。

    鼓点越落越密,催着人心,仿若在刀尖行走,黎玥索性没按之前规划好的舞步跳,身形一转,随心而舞,随性而动。

    林妍兮曾同她说,祈福舞技巧为其次,心中有境界,舞步自开阔,而此时的她似要摆脱尘世诸多桎梏,翩然飞往云间,自由而通脱。

    旁座边,四皇子萧景言细品一口茶水,眉眼舒展开来,清俊无华:“黎祭司的舞,倒别有生趣,妍兮教得不错,七弟你看如何?”

    萧然手持折扇,沉默不语。

    这小姑娘,越来越肖似故人了,本以为过往如云烟,散了便散了。

    但……太过美好的,终是难忘又易碎。

    萧景言见萧然不语,放下茶盏,摇头轻笑。

    谁都有难以言说之事,他自己何尝不是。

    祭坛上,一舞毕,满场静。

    肃帝坐于上首,抚掌大笑:“好!好啊!我大宛国定能国泰民安,世代繁荣昌盛!”

    祭祀圆满落幕,百姓欢呼声响彻耳畔。

    黎玥悄悄抹一把冷汗,维持身姿,镇定下了石阶。

    “黎祭司,到朕这边来。”肃帝忽然出声,把她吓了一跳。

    还不能走啊……

    黎玥硬着头皮绕过祭坛,来到肃帝面前,恭敬行揖礼:“臣参见陛下。”

    肃帝欣慰点头。

    “不知陛下叫臣前来所为何事?”她内心忐忑,面上依然不露声色。

    “黎祭司任职这些天来,可还习惯?”肃帝笑问。

    怎敢不习惯……

    “臣能为天下百姓造福,幸运之至,自是习惯。”她说着冠冕堂皇的话,一阵心累,当个臣子还真不容易。

    “那便好。”肃帝依旧点头,又问:“可去过观天鉴?”

    黎玥略一思量,这观天鉴她曾听说过,好像是黎家历任祭司静心、清修、观天象、处理事务的地方,因回京事多,近几日又在准备祭祀之事,她还没前去看过。

    “未曾。”她如实答。

    肃帝目光一凛,扫视座下一圈,沉声问:“黎家家主何在?”

    “草民在。”黎砚峰身着深蓝长袍,从人群中站出来,行跪拜礼。

    “请起。”肃帝抬手:“黎家曾经在京城如何,现在照旧,早日回归正轨,这观天鉴,也尽早带祭司去为好。”

    黎砚峰应下,肃帝又随意问了几句,便起驾回宫。

    几人恭迎圣驾远去,祭坛周围的百姓亦跟着陆续散去。

    黎玥以为自己可以回去休息了,整个人瘫在马车上,无所事事,却在挑起帘子时发现,马车行驶的方向完全不对,根本不是回府的道!

    她险些认为又有歹徒来劫持了。

    琳琅在旁看出她心之所想,无奈道:“小姐,家主说过了,一会儿去观天鉴。”

    黎玥怔了一下,极不情愿地吐出一个字:“行。”

    随后默默翻了个白眼。

    马车一路晃晃荡荡,晃得她头晕。

    下了马车,黎玥抬头看去,原来所谓的观天鉴,就是山中的一间小破屋,独于一片荒草地中。

    黎砚峰在前边走,黎玥紧跟其后,山上风大,她发丝飞舞,衣袍猎猎作响,仿佛下一秒便会乘风翩然而去。

    推开屋门,迎面是呛人的灰尘,黎玥连连咳嗽,待灰尘散去,定睛一看,瞬间被震惊住了。

    满屋高大的书架,书架边放着梯子,架上书卷摆放整齐,一列列规规整整,一眼望到头还略显困难。

    这哪里是观天鉴,分明是个藏书阁。

    莫不是当祭司太无聊,才把这些书都搬来。

    黎玥暗暗感叹,随手取下一本书,拍拍灰尘,展开看是一本星象解说,放回原处,再取一本,是各地奇闻轶事。

    接连看了几本,她有些倦了,随意一瞥,见屋内侧堆放着其他物品,遂上前蹲下身瞧,是一些奇形怪状的玩意儿,法铃、石子、奇特的坠饰……

    黎玥一样样挑拣,忽听到身后传来咳嗽声。

    她转头,黎砚峰正严肃地看着她。

    “家主。”她不动声色站起,微微福礼。

    “去后面看看吧。”黎砚峰未多说些什么,独自往后走。

    黎玥跟了上去。

    从屋后侧门而出,又是另一番风景。

    此处视野极佳,朝北能望见远山层黛,云雾缭绕的诸峰,朝南是繁华京都,天子脚下的盛地,一片人间烟火气,抬头,高不可攀的天空尽在眼中,想必在夜晚观星时,会极其好看。

    主屋后还有一间小屋,可供人居住。

    黎玥乐了,这样她就可以不用回黎府,一个人住在这里,自由自在,想想便舒适。

    但……下一秒她的幻想便被无情打破。

    “山中危险,不比府中安全,如无必要,回府最好。”黎砚峰语重心长。

    黎玥收起微露的喜色,恭恭敬敬应“是”。

    “玥儿可知为何将观天鉴设在此处?”黎砚峰一面回屋,一面问。

    黎玥跟着进屋,掩好门,思索道:“是因地势好?”

    “不对。”

    “人少清净?”

    “不对。”

    “圣上要求的?”

    黎砚峰仍是摇头,踱步到案前坐下,单手抚上青瓷花瓶,那花瓶精致小巧,放在案角处不怎显眼。

    黎玥满眼疑惑,干脆不问了,拱手道:“望家主告知。”

    黎砚峰弯唇笑了笑,只拿起花瓶让她看,她接过,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并无不妥之处。

    “玄机在此花瓶?”她将青瓷瓶放回原处,不想再打哑谜了。

    “不错。”黎砚峰握住青瓷瓶,放好后轻轻一转,霎时,桌案下敞出一道暗门。

    竟是机关……

    黎玥重新拿起花瓶看,再比对桌案,才发觉花瓶底下的图案,正巧对应桌上浅浅的凹槽,两者纹丝密合,不耐心看完全无法发现。

    “昔时宛国常年战乱,这里本是黎家人的避难所,桌下暗道既通城内,又通城外,危急时刻是保命要道,那之后黎家便将观天鉴建于此地,此后,这密道只有黎家历任家主和祭司知晓。”

    “原来如此。”黎玥点头,望向黑黢黢的甬道,心道日后可以从这溜出去,到时谁也找不着。

    她心底正乐,黎砚峰关闭暗道,一切如常。

    黎玥迅速收敛神情,换上平日的清冷模样。

    “黎家祭司一职不需多做实事,在朝中算虚职,是国富民安的象征。”黎砚峰离开案前,负手在屋内走动:“但在某些时候能发挥关键作用,玥儿,你如今任职,定会有人来巴结你,你可切莫轻易动摇,在圣上面前,更要慎之又慎。”

    他转过头,面色凝重:“这不仅关乎你自己,更关乎整个黎家的安危。”

    “玥记下了。”

    “天色不早,今日你也累了,都回去歇息吧。”黎砚峰摆摆手。

    黎玥松口气,总算能回去了。

    直到如今她才知晓,自从入京来发生的一切事,不过是道开胃菜而已,真正的争夺,远远在后头,但也快了。

    暮云遮山,暗夜即临。

    ……

    祭祀顺利结束,让黎景很是烦躁。

    明明在衣物上做了手脚,怎么一点意外也没出,黎玥怎没能当众出丑!

    他坐在京中的一家小茶馆内,不安看向四周。

    周兰影那个蠢货,非要约在这茶馆见面,之前那个废弃的院子死活都不去,定说那闹鬼,呵,想起那晚黎府“闹鬼”也真是事大,竟让她有胆子和自己攀亲。

    就凭她,也配?

    如今茶馆人多眼杂,若有人认出他俩,岂不更坐实两人关系不纯?

    黎景越想越气,重重搁下茶盏,茶水四溅,声响引起周围人注意。

    他赶紧低头,暗骂周兰影迟迟不到。

章节目录

读心圣女想摆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成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成楠并收藏读心圣女想摆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