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还在点头的刘正瞬间呆住,惶恐立在原地,张口不是,不张口也不是。
他素来是二皇子一党,平日迎合几乎已成习惯。
见肃帝望来,刘正额上冷汗直冒,深深垂首,几欲把地板看穿。
“刘卿有话就大胆说,怕什么,朕难道还能吃了你不成?”
“臣……”刘正心脏怦怦狂跳,深吸一口气将话说完:“臣认为二殿下所言非虚,区区靳国,不足挂齿,掀不起浪花。”
“呵,果真如那靳国人所说。”肃帝冷笑。
此话一出,群臣不解,皆不敢言。
肃帝接着道:“既瞧不起他们,又私下勾结,朕还坐在这儿,就有人要联合外敌抢皇位,怕是想当皇帝想疯了。”
他讥笑,锋利的目光直射萧辞:“萧辞,朕这话可对?”
萧辞冷不丁打了个寒颤,满腹疑惑,弯下身子直言:“恕儿臣愚钝,父皇此话是何意?”
“听不懂?好好好。”肃帝连连点头,随即声色俱厉:“来人,将那靳国人带上殿来!”
话音刚落,两个侍卫压着一个褐色布衣的人从殿外走进,朝臣纷纷看向那人,一阵窃窃私语后,暗地为二皇子捏了把汗。
将人带上来后,两个侍卫应声退下,褐衣人抖抖索索跪在地上,半天不敢抬头。
“你且说说,在场之人你认识哪个?”肃帝朝褐衣人开口:“照实说,朕或许会饶你一命。”
听闻此言,褐衣人双眸泛起亮光,微微直起身子,抬眼打量一圈,扫过人群中间的萧然时,萧然咧嘴冲他作出个怪笑。
褐衣人眼里闪过一丝嫌弃,跳过萧然看周遭人,最终将目光停留在二皇子身上。
“是他!就是他!”褐衣人面色激动,直指萧辞:“想先一步与我们靳国合作,我们靳国助他夺位,他承诺事成后划分城池给靳国。”
叫你当初害我如此狼狈,我既侥幸逃命,便不会让你好过,褐衣人恨恨地想,誓要拖当初的“二皇子”下水。
“污蔑,纯属污蔑!”萧辞厉声道,同时心中讶异,不明白这靳国人为何会突然指认自己,。
但此刻他已顾不及这些,只转身朝肃帝澄清:“父皇,清者自清,儿臣从不认识这人,更遑论他口中的交易,定是有人要陷害儿臣,求父皇明察。”
萧辞目光扫过殿中众臣,却一时看不出端倪,是谁?究竟是谁故意害他?
没关系,这点事他还不惧,到时他会好好清算。
萧辞自信地勾起唇。
肃帝沉默不语,一些二皇子党派的人见状站了出来。
“陛下,二殿下向来洁身自好,此种事情定非他所为。”
“是啊是啊,此事关系重大,求陛下彻查,定是他人栽赃给殿下的。”
……
肃帝听着底下人求情,依旧不言语,默默记下了站出来的朝臣。
见还不能拖萧辞下水,褐衣人有些急了,他猛地记起一人,便是揽翠楼林妍兮,当时是她在中间为两人传递消息,想到这儿,他赶忙出声:“还……”
刚说一个字,他的声音立马被一个大大的哈欠声盖住。
萧然打了个哈哈,眼皮半阖,懒懒出列行了一礼,开口道:“父皇,儿臣看今早也分不出谁是谁非了,与其在这吵闹耽搁时间,不如早早下朝,儿臣都快困死了。”
这话一出来,满朝文武皆转过目光,望着这个不争气的七皇子。
“你们都看我干嘛。”萧然略瞪大眼,似是不解,旋即真诚道:“是真的很困啊。”
众人夹杂着叹息,无奈地将身子转回来,动作神情出奇一致。
肃帝早已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见怪不怪,见此选择不理会,继续看向二皇子一干人。
褐衣人又想开口,却再次被一道温润的声音打断。
四皇子萧景言站出来恭敬折身:“父皇,儿臣有一事,此事事关二皇兄,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肃帝道。
“先前不说,是怕伤了兄弟和睦,也怕因此事让父皇动怒,从而加重父皇病情,但今日发生这事,看来是不得不说了。”萧景言不急不缓道:“儿臣之前无意间发现,二皇兄在朝中似有不良作为,经过暗中一番调查,才发觉二皇兄他……”
他重重叹了一口气:“结党营私,贿赂朝臣,对于一些不听话的官员,甚至不惜加以残害,当年林家就是其受害者。”
提起林家,他眉心皱了皱,接着道:“二皇兄将这些事掩藏得太好,儿臣知晓真相时也是无比震惊,遂不敢轻易提起,现今已将证据集齐,只等父皇查验。”
萧景言刚把话说完,萧辞直接变了面色,怒斥:“血口喷人!”
“二皇兄若不服,可亲自前往大理寺查证。”萧景言朝他温和地笑了笑:“哦,对了,那里还有二皇兄通敌叛国的证据。”
“你……你……”萧辞哆嗦着唇,面上笑不出来了,满眼愤恨。
“你还有何狡辩的?”肃帝沉沉问。
“狡辩?儿臣有什么好狡辩的?你们不都已经把罪名定好了?”萧辞踉跄退后两步,身子摇摇晃晃,无所顾忌般,他褪去面上恨意,发狠笑了起来:“可是父皇,您可不能随意处置儿臣啊,儿臣近几年不断派人去江湖打听,终于知晓那东西的下落了。”
肃帝闻言,面色霎时变了,不仅是他,朝中几人也心照不宣地对视两眼。
“父皇要动摇了。”萧然悄悄扯过四皇子萧景言,轻声耳语:“这可有点难办。”
萧景言不语。
肃帝稳坐在龙椅上,手指却攥紧了扶手,他想起黎玥的话,客星倍明,不正是指他风头正盛的二儿子么?他怎能容忍这么大的威胁在世间?但他确实想知道那东西的下落。
纠结下,肃帝脸色十分难看,底下更没人出声。
唯有二皇子在殿中犹自大笑:“父皇,要杀要剐,儿臣可等着您呢。”
褐衣人望着殿中众人一头雾水,他不懂宛国人之间的弯弯绕绕,一心只想快点推翻这个二皇子,把未说出口的话说完。
“还有那个林……”他刚吐出几个字,身旁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子忽然呕出一口血,众人着急忙慌地看过去,殿中立时乱了起来,没人注意褐衣人。
褐衣人:“……”
他不想再开口了。
太子素来身体不好,经历一场刺杀后更是坏了身子根本,即便如此,却依然每日坚持上朝,他这一吐血,肃帝顿时慌了,虽然这个儿子醉心书本,不喜政事,但也是被寄予厚望的储君,绝对不能出问题!
“来人!传太医!扶太子回去。”肃帝慌忙站起,大声唤。
“不,不碍事。”太子萧砚摆手,挣开扶住自己的臣子,慢慢站稳身子:“儿臣刚才想通一事,急怒攻心罢了,不碍事,请父皇容许儿臣将事情说完。”
“好好,你说。”肃帝满目担忧,看萧砚的眼神像看豆腐块,生怕一不小心,这个儿子就碎了,没了。
“儿臣不喜未来当皇帝,父皇是知晓的。”萧砚顿了顿,他感觉自己每说一个字,就要承受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强忍住身子不适,他缓缓道:“先前那场刺杀,确是儿臣自导自演,目的是死遁脱离皇族,但未曾想刺杀当天,刺客真的下了死手,儿臣本以为是失误,却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那便是……”他眼锋一利,望向疯疯癫癫的萧辞:“那批刺客是二皇兄帮忙安排的。”
萧辞笑容僵在了脸上,什么刺杀,他从来没参与过这事!
“好啊萧辞,原来你一早就想害砚儿!”肃帝彻彻底底怒了,若先前他还在犹豫,现在便是动了杀心。
萧辞算是想明白了,一个两个的,看他失势,都想来踹他一脚。
他再一次笑出了声,嘲讽道:“父皇,您真是愚蠢至极,被您的好儿子们耍得团团转,还自以为看透了一切,可悲!太可悲了!”
“逆子!”肃帝大怒,倘若不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真想冲下去甩萧辞一耳光。
“儿臣说的不对吗?”萧辞撕掉所有伪装,肆意嘲笑。
“拖下去,不日处斩。”肃帝气急,一时失了力气,抓住龙椅把手道:“散朝!”
“父皇,你不想要那东西了么?你当年那些丑事……我……唔”
萧辞最后挣扎,嘴里被塞进抹布,一路被人拖着走远,叫喊声逐渐消失在殿中。
“陛下,如何处置那靳国人?”临退朝时,苏延壮着胆子问。
“即刻斩了。”肃帝不耐烦道。
褐衣人惊了,大喊:“陛下不是说饶我一命?两国来往不斩使臣啊陛下!”
“你算哪门子使臣,偷偷溜进宛国的小贼而已。”肃帝冷笑,试图挽回一些颜面:“可笑,一个小国,还妄图在朕面前叫嚣。”
褐衣人闻言绝望,双目空洞地被人拖走。
群臣退朝,朱衣紫绶的官员三三两两离开,裴行之今日观了场大戏,心中百感交集,正要抬步离殿,却被肃帝叫住。
他素来是二皇子一党,平日迎合几乎已成习惯。
见肃帝望来,刘正额上冷汗直冒,深深垂首,几欲把地板看穿。
“刘卿有话就大胆说,怕什么,朕难道还能吃了你不成?”
“臣……”刘正心脏怦怦狂跳,深吸一口气将话说完:“臣认为二殿下所言非虚,区区靳国,不足挂齿,掀不起浪花。”
“呵,果真如那靳国人所说。”肃帝冷笑。
此话一出,群臣不解,皆不敢言。
肃帝接着道:“既瞧不起他们,又私下勾结,朕还坐在这儿,就有人要联合外敌抢皇位,怕是想当皇帝想疯了。”
他讥笑,锋利的目光直射萧辞:“萧辞,朕这话可对?”
萧辞冷不丁打了个寒颤,满腹疑惑,弯下身子直言:“恕儿臣愚钝,父皇此话是何意?”
“听不懂?好好好。”肃帝连连点头,随即声色俱厉:“来人,将那靳国人带上殿来!”
话音刚落,两个侍卫压着一个褐色布衣的人从殿外走进,朝臣纷纷看向那人,一阵窃窃私语后,暗地为二皇子捏了把汗。
将人带上来后,两个侍卫应声退下,褐衣人抖抖索索跪在地上,半天不敢抬头。
“你且说说,在场之人你认识哪个?”肃帝朝褐衣人开口:“照实说,朕或许会饶你一命。”
听闻此言,褐衣人双眸泛起亮光,微微直起身子,抬眼打量一圈,扫过人群中间的萧然时,萧然咧嘴冲他作出个怪笑。
褐衣人眼里闪过一丝嫌弃,跳过萧然看周遭人,最终将目光停留在二皇子身上。
“是他!就是他!”褐衣人面色激动,直指萧辞:“想先一步与我们靳国合作,我们靳国助他夺位,他承诺事成后划分城池给靳国。”
叫你当初害我如此狼狈,我既侥幸逃命,便不会让你好过,褐衣人恨恨地想,誓要拖当初的“二皇子”下水。
“污蔑,纯属污蔑!”萧辞厉声道,同时心中讶异,不明白这靳国人为何会突然指认自己,。
但此刻他已顾不及这些,只转身朝肃帝澄清:“父皇,清者自清,儿臣从不认识这人,更遑论他口中的交易,定是有人要陷害儿臣,求父皇明察。”
萧辞目光扫过殿中众臣,却一时看不出端倪,是谁?究竟是谁故意害他?
没关系,这点事他还不惧,到时他会好好清算。
萧辞自信地勾起唇。
肃帝沉默不语,一些二皇子党派的人见状站了出来。
“陛下,二殿下向来洁身自好,此种事情定非他所为。”
“是啊是啊,此事关系重大,求陛下彻查,定是他人栽赃给殿下的。”
……
肃帝听着底下人求情,依旧不言语,默默记下了站出来的朝臣。
见还不能拖萧辞下水,褐衣人有些急了,他猛地记起一人,便是揽翠楼林妍兮,当时是她在中间为两人传递消息,想到这儿,他赶忙出声:“还……”
刚说一个字,他的声音立马被一个大大的哈欠声盖住。
萧然打了个哈哈,眼皮半阖,懒懒出列行了一礼,开口道:“父皇,儿臣看今早也分不出谁是谁非了,与其在这吵闹耽搁时间,不如早早下朝,儿臣都快困死了。”
这话一出来,满朝文武皆转过目光,望着这个不争气的七皇子。
“你们都看我干嘛。”萧然略瞪大眼,似是不解,旋即真诚道:“是真的很困啊。”
众人夹杂着叹息,无奈地将身子转回来,动作神情出奇一致。
肃帝早已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见怪不怪,见此选择不理会,继续看向二皇子一干人。
褐衣人又想开口,却再次被一道温润的声音打断。
四皇子萧景言站出来恭敬折身:“父皇,儿臣有一事,此事事关二皇兄,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肃帝道。
“先前不说,是怕伤了兄弟和睦,也怕因此事让父皇动怒,从而加重父皇病情,但今日发生这事,看来是不得不说了。”萧景言不急不缓道:“儿臣之前无意间发现,二皇兄在朝中似有不良作为,经过暗中一番调查,才发觉二皇兄他……”
他重重叹了一口气:“结党营私,贿赂朝臣,对于一些不听话的官员,甚至不惜加以残害,当年林家就是其受害者。”
提起林家,他眉心皱了皱,接着道:“二皇兄将这些事掩藏得太好,儿臣知晓真相时也是无比震惊,遂不敢轻易提起,现今已将证据集齐,只等父皇查验。”
萧景言刚把话说完,萧辞直接变了面色,怒斥:“血口喷人!”
“二皇兄若不服,可亲自前往大理寺查证。”萧景言朝他温和地笑了笑:“哦,对了,那里还有二皇兄通敌叛国的证据。”
“你……你……”萧辞哆嗦着唇,面上笑不出来了,满眼愤恨。
“你还有何狡辩的?”肃帝沉沉问。
“狡辩?儿臣有什么好狡辩的?你们不都已经把罪名定好了?”萧辞踉跄退后两步,身子摇摇晃晃,无所顾忌般,他褪去面上恨意,发狠笑了起来:“可是父皇,您可不能随意处置儿臣啊,儿臣近几年不断派人去江湖打听,终于知晓那东西的下落了。”
肃帝闻言,面色霎时变了,不仅是他,朝中几人也心照不宣地对视两眼。
“父皇要动摇了。”萧然悄悄扯过四皇子萧景言,轻声耳语:“这可有点难办。”
萧景言不语。
肃帝稳坐在龙椅上,手指却攥紧了扶手,他想起黎玥的话,客星倍明,不正是指他风头正盛的二儿子么?他怎能容忍这么大的威胁在世间?但他确实想知道那东西的下落。
纠结下,肃帝脸色十分难看,底下更没人出声。
唯有二皇子在殿中犹自大笑:“父皇,要杀要剐,儿臣可等着您呢。”
褐衣人望着殿中众人一头雾水,他不懂宛国人之间的弯弯绕绕,一心只想快点推翻这个二皇子,把未说出口的话说完。
“还有那个林……”他刚吐出几个字,身旁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子忽然呕出一口血,众人着急忙慌地看过去,殿中立时乱了起来,没人注意褐衣人。
褐衣人:“……”
他不想再开口了。
太子素来身体不好,经历一场刺杀后更是坏了身子根本,即便如此,却依然每日坚持上朝,他这一吐血,肃帝顿时慌了,虽然这个儿子醉心书本,不喜政事,但也是被寄予厚望的储君,绝对不能出问题!
“来人!传太医!扶太子回去。”肃帝慌忙站起,大声唤。
“不,不碍事。”太子萧砚摆手,挣开扶住自己的臣子,慢慢站稳身子:“儿臣刚才想通一事,急怒攻心罢了,不碍事,请父皇容许儿臣将事情说完。”
“好好,你说。”肃帝满目担忧,看萧砚的眼神像看豆腐块,生怕一不小心,这个儿子就碎了,没了。
“儿臣不喜未来当皇帝,父皇是知晓的。”萧砚顿了顿,他感觉自己每说一个字,就要承受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强忍住身子不适,他缓缓道:“先前那场刺杀,确是儿臣自导自演,目的是死遁脱离皇族,但未曾想刺杀当天,刺客真的下了死手,儿臣本以为是失误,却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那便是……”他眼锋一利,望向疯疯癫癫的萧辞:“那批刺客是二皇兄帮忙安排的。”
萧辞笑容僵在了脸上,什么刺杀,他从来没参与过这事!
“好啊萧辞,原来你一早就想害砚儿!”肃帝彻彻底底怒了,若先前他还在犹豫,现在便是动了杀心。
萧辞算是想明白了,一个两个的,看他失势,都想来踹他一脚。
他再一次笑出了声,嘲讽道:“父皇,您真是愚蠢至极,被您的好儿子们耍得团团转,还自以为看透了一切,可悲!太可悲了!”
“逆子!”肃帝大怒,倘若不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真想冲下去甩萧辞一耳光。
“儿臣说的不对吗?”萧辞撕掉所有伪装,肆意嘲笑。
“拖下去,不日处斩。”肃帝气急,一时失了力气,抓住龙椅把手道:“散朝!”
“父皇,你不想要那东西了么?你当年那些丑事……我……唔”
萧辞最后挣扎,嘴里被塞进抹布,一路被人拖着走远,叫喊声逐渐消失在殿中。
“陛下,如何处置那靳国人?”临退朝时,苏延壮着胆子问。
“即刻斩了。”肃帝不耐烦道。
褐衣人惊了,大喊:“陛下不是说饶我一命?两国来往不斩使臣啊陛下!”
“你算哪门子使臣,偷偷溜进宛国的小贼而已。”肃帝冷笑,试图挽回一些颜面:“可笑,一个小国,还妄图在朕面前叫嚣。”
褐衣人闻言绝望,双目空洞地被人拖走。
群臣退朝,朱衣紫绶的官员三三两两离开,裴行之今日观了场大戏,心中百感交集,正要抬步离殿,却被肃帝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