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国,他与靳国人有联系?
黎玥心里生疑,但又觉事实并非如此。
萧然扭头道:“圣女可看出什么?”
“殿下野心不小,想要通敌叛国?”她甩了甩手上字条。
“不不,想通敌叛国的不是本王,而是另有其人。”
“何人?”她进一步问,身子不由前倾。
“黎姑娘日后会知晓。”
黎玥闻言皱皱眉,回转身抱臂而站:“所以殿下今日约我是为何事?”
“商讨夺位事宜。”萧然眸中闪过兴致盎然的光。
“具体如何做?”黎玥开门见山,思忖片刻又道:“圣上膝下有八子,五皇子和六皇子早夭,八皇子年幼,这些暂且不议,剩余四人,殿下该如何应对?”
她凝眸,观察着萧然的神色。
而萧然半低头,半张脸覆盖在阴影下,辨不清喜怒,只能瞧见其线条流畅的下颌线。
他捡过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个圆圈,圆圈内划了个“安”字。
“黎姑娘还忘了个人。”他抬头:“安王。”
一听此话,黎玥才想起早在黎族未入京时,安王的幕僚便找过黎砚峰,她心底一紧,萧然不会认为黎家与安王有某种联系?
黎砚峰向来办事缜密,依她所见,不会太早依附于某一方势力,但万事皆有可能,若事实确是如此,她岂不是得夹在两方中间?
转念一想,这对于萧然来说,实属有利无害,黎砚峰若与安王联手,她便可以得到一些关于安王的消息,由此再传递萧然,那这位七殿下便可坐收鱼翁之利。
狐狸啊狐狸,黎玥终于知道萧然为何要找上她。
“殿下说得不错。”她收回心思,回到现实:“安王乃圣上幼弟,分封江南十余郡,江南诸郡皆富庶,颇适合招兵买马,休养生息。”
“因而对于安王,我们稍后再议。”萧然接着黎玥的话道。
“那殿下的意思是?”
“黎姑娘认为,当前有夺位资格的人中,谁的风头最盛?”萧然说着又在泥地上画上一个圈。
“二皇子。”黎玥不假思索回答,记忆中浮现出一只“笑面虎”。
“盛极必衰,风头越大,破绽越多。”萧然勾起意味不明的笑:“当然,也就越好对付。”
“所以……殿下想拿二皇子开刀?”
“不错。”萧然在圆圈上划上一道叉,随即叹道:“二皇兄近些时日一味收揽势力,怕是忘了天子为大。”
“劳烦圣女在肃帝面前多多进言,让肃帝早日注意到二皇兄。”
黎玥悟出他的意思:“玥不过一介平民,无官无职,轮不到在圣上面前进言。”
“哦?”萧然笑吟吟地望向黎玥:“肃帝既能召见你一次,难保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黎姑娘不必如此笃定。”
“照殿下所说,玥日后会时常入宫?”
“黎姑娘既选择在多方势力中投靠圣上,圣上必不会亏待你,召见事小……”萧然话锋一转:“关键是……你也得做好伴君如伴虎的准备。”
真凶险啊,黎玥握紧拳。
她回过神才发觉萧然正饶有兴致地打量自己。
“殿下所说的玥都记住了。”她深呼吸,近前一步:“只是希望,殿下莫要诓骗玥。”
“不会。”萧然伸了个懒腰,目光灼灼:“黎姑娘是聪明人,是非真假都辨得清。”
“只是……事到如今,本王还有点好奇的。”
“殿下请讲。”
“依黎姑娘适才所讲,对当今政局有所了解。”萧然拐了个弯,继续道:“那黎姑娘对本王知之多少?”
“甚少。”黎玥简单答,她不想暴露太多。
萧然听后微摇头,目光半信半疑,好在并未继续问下去。
黎玥将想好的措辞咽回肚子,两人接着商讨对策,不觉间已是夕阳半沉,余晖遍地。
见时候不早,两人相互对望一眼,便默契地各自离开。
回去的路上,黎玥独自一人走得飞快,甚至把琳琅远远地甩在身后。
南音倒是能跟上,但她的脚步声极轻,不仔细去听,也仿若无人。
山林寂静,半轮红日挂在崎岖小路的尽头,小沙弥登上山顶,在暮色中敲响寺钟,钟声沉稳而悠远,声声响在黎玥的心头。
她停下脚步去听,好似这里只剩下她一人,茫茫天地在前,所有束缚消逝无踪。
黎玥驻足良久,琳琅终于有机会跟上,当看到自家小姐时,又怔怔呆住。
少女着一袭素色衣裙,静静站在林间小道中,晚霞艳艳,衬得玉肤生光,万籁皆寂,唯剩一人独于世外。
黎玥似是知道琳琅来了,侧头浅浅一笑。
“是时候该回京了。”
***
四月,细雨如丝,轻盈飘逸。
上京城笼罩在一片细密的雨幕中,朦朦胧胧,望不真切,檐下雨珠滴落,汇成细流顺阶而下,积聚成清亮的水洼。
蓦地,车夫驾车而过,车轮驶过大大小小的坑洼,溅起水花一片。
车内黎玥手拿话册打盹,一阵寒风掀起车帘,瞬间打消她的睡意。
她睁眼,将话册放到一旁,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小姐,是冷吗?”
琳琅将箱子里的备用披风拿出来,抖开替黎玥披上。
黎玥缩了缩脖子,往琳琅那边挨近了些。
琳琅顺势握住她冰凉的手心,蹙眉道:“近来天气可真是奇怪,前两天好不容易暖和起来,如今又转冷了。”
“春寒嘛,便是如此。”黎玥呼出一口热气:“回去拿被子裹身上就没事了。”
琳琅闻言眉头舒展几分:“小姐说的也是。”
马车停靠在黎府门前,眼尖的小厮拿过油纸伞,小跑几步递到车前。
琳琅率先下车撑开伞,转身扶黎玥下来。
外面比车里还要凉上许多,黎玥紧了紧绯红披风,挽上琳琅的手,开口道:“快些进去吧,晚点可要被冻住了。”
“好。”琳琅笑道:“小姐注意脚下。”
主仆二人穿过园子,正巧遇上前往书房的王采。
王采边走边向身旁下人交代着什么,而下人手中正抱着一摞厚厚的账本。
见黎玥从假山后绕出,他一如既往地笑得慈和:“圣女回来了,正好老奴要去老爷那,顺便说一声。”
“嗯,有劳管家了。”黎玥目光瞟向下人手中的账本,不禁多问了句:“玥离开的这段时间,家中事务可忙?”
“先前是忙,现在好多了,圣女尽管放心。”
“可惜家中女眷多,某些事也不能帮上忙。”黎玥故作叹息:“三舅还没回来,三少爷想来是能帮忙着些。”
但愿家主不要将事务都交给黎景,不然假以时日,黎景接过大权,她的日子更得处处小心。
“三少爷刚回来不久,老爷也只交代些简单的事务给他。”王采帮忙管理黎府多年,对于黎景与黎玥间的不和心中了然,只消弹指间,便明白黎玥的话外之意。
“原是这样。”黎玥点点头:“那王管家去忙吧,玥就不打扰了。”
“好,圣女舟车劳顿,早些休息。”
两人客套几句,便各忙各的去了。
“好冷。”王采刚走,黎玥便变了脸,拉着琳琅急步回到自己的落桐苑。
琳琅放下行囊,倒上一杯热茶递给黎玥。
黎玥捧着热茶小啜一口,水汽蒸腾,一股热流由上至下,驱散些许寒意。
这边黎玥凳子还没坐热,另一边,宫里便来了人。
“小姐,宫里来人了,老爷叫您快去。”怜儿在外敲门,声音急促。
“马上。”
黎玥猛地站起身,差点将茶盏打翻。
她前脚才刚回京,宫里人怎来得如此快,若非是肃帝察觉到什么?
不行不行,不能慌,不能随便就乱了阵脚。
她深呼吸平复心情,整整衣裙,扭头问:“我妆容可有不妥之处?”
“没有。”琳琅答。
“那便走吧。”黎玥露出一个笑容。
正堂内黎家人齐聚,她亦恭敬跪下听旨。
从公公宣读完圣旨,再到接旨,她如木头人一般,机械地完成该有的礼节。
黎砚峰眼中的欣慰,叶婉等人的窃窃私语以及周遭人的恭贺,她一一讷讷接受,直到回了自己屋,她才慢慢反应过来。
自肃帝登基以来空置已久的女祭司一位,由她继续接任!
晴天霹雳,亦或惊天喜事?她不知晓,只是一会儿笑着,一会儿又低落。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在脑海响起。
那天在寺外,萧然说对了,圣上会看重她,什么召见不召见,现今直接给她个职位。
事事都让萧然猜个八九不离十,思及此,她有些感到不愤,那个七殿下是山上的精怪么?
对,定然是千年老狐狸修炼成人,来为祸她这个弱女子。
她口中念念有词,没控制住狠狠捶了下桌子。
琳琅在旁吓了一跳,想近前却不敢,踟蹰道:“小姐莫激动,当祭司说不定是件好事,起码……起码是圣上的人,旁人不敢惹。”
也对,她沉吟片刻,至少不会再有乱七八糟的人来“拜访”她。
黎玥叹了口气,接受现实。
按照圣上的意思,还是按大宛朝惯例,接任那天开祭坛,跳祈福舞,护佑宛国泰民安。
黎玥心里生疑,但又觉事实并非如此。
萧然扭头道:“圣女可看出什么?”
“殿下野心不小,想要通敌叛国?”她甩了甩手上字条。
“不不,想通敌叛国的不是本王,而是另有其人。”
“何人?”她进一步问,身子不由前倾。
“黎姑娘日后会知晓。”
黎玥闻言皱皱眉,回转身抱臂而站:“所以殿下今日约我是为何事?”
“商讨夺位事宜。”萧然眸中闪过兴致盎然的光。
“具体如何做?”黎玥开门见山,思忖片刻又道:“圣上膝下有八子,五皇子和六皇子早夭,八皇子年幼,这些暂且不议,剩余四人,殿下该如何应对?”
她凝眸,观察着萧然的神色。
而萧然半低头,半张脸覆盖在阴影下,辨不清喜怒,只能瞧见其线条流畅的下颌线。
他捡过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个圆圈,圆圈内划了个“安”字。
“黎姑娘还忘了个人。”他抬头:“安王。”
一听此话,黎玥才想起早在黎族未入京时,安王的幕僚便找过黎砚峰,她心底一紧,萧然不会认为黎家与安王有某种联系?
黎砚峰向来办事缜密,依她所见,不会太早依附于某一方势力,但万事皆有可能,若事实确是如此,她岂不是得夹在两方中间?
转念一想,这对于萧然来说,实属有利无害,黎砚峰若与安王联手,她便可以得到一些关于安王的消息,由此再传递萧然,那这位七殿下便可坐收鱼翁之利。
狐狸啊狐狸,黎玥终于知道萧然为何要找上她。
“殿下说得不错。”她收回心思,回到现实:“安王乃圣上幼弟,分封江南十余郡,江南诸郡皆富庶,颇适合招兵买马,休养生息。”
“因而对于安王,我们稍后再议。”萧然接着黎玥的话道。
“那殿下的意思是?”
“黎姑娘认为,当前有夺位资格的人中,谁的风头最盛?”萧然说着又在泥地上画上一个圈。
“二皇子。”黎玥不假思索回答,记忆中浮现出一只“笑面虎”。
“盛极必衰,风头越大,破绽越多。”萧然勾起意味不明的笑:“当然,也就越好对付。”
“所以……殿下想拿二皇子开刀?”
“不错。”萧然在圆圈上划上一道叉,随即叹道:“二皇兄近些时日一味收揽势力,怕是忘了天子为大。”
“劳烦圣女在肃帝面前多多进言,让肃帝早日注意到二皇兄。”
黎玥悟出他的意思:“玥不过一介平民,无官无职,轮不到在圣上面前进言。”
“哦?”萧然笑吟吟地望向黎玥:“肃帝既能召见你一次,难保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黎姑娘不必如此笃定。”
“照殿下所说,玥日后会时常入宫?”
“黎姑娘既选择在多方势力中投靠圣上,圣上必不会亏待你,召见事小……”萧然话锋一转:“关键是……你也得做好伴君如伴虎的准备。”
真凶险啊,黎玥握紧拳。
她回过神才发觉萧然正饶有兴致地打量自己。
“殿下所说的玥都记住了。”她深呼吸,近前一步:“只是希望,殿下莫要诓骗玥。”
“不会。”萧然伸了个懒腰,目光灼灼:“黎姑娘是聪明人,是非真假都辨得清。”
“只是……事到如今,本王还有点好奇的。”
“殿下请讲。”
“依黎姑娘适才所讲,对当今政局有所了解。”萧然拐了个弯,继续道:“那黎姑娘对本王知之多少?”
“甚少。”黎玥简单答,她不想暴露太多。
萧然听后微摇头,目光半信半疑,好在并未继续问下去。
黎玥将想好的措辞咽回肚子,两人接着商讨对策,不觉间已是夕阳半沉,余晖遍地。
见时候不早,两人相互对望一眼,便默契地各自离开。
回去的路上,黎玥独自一人走得飞快,甚至把琳琅远远地甩在身后。
南音倒是能跟上,但她的脚步声极轻,不仔细去听,也仿若无人。
山林寂静,半轮红日挂在崎岖小路的尽头,小沙弥登上山顶,在暮色中敲响寺钟,钟声沉稳而悠远,声声响在黎玥的心头。
她停下脚步去听,好似这里只剩下她一人,茫茫天地在前,所有束缚消逝无踪。
黎玥驻足良久,琳琅终于有机会跟上,当看到自家小姐时,又怔怔呆住。
少女着一袭素色衣裙,静静站在林间小道中,晚霞艳艳,衬得玉肤生光,万籁皆寂,唯剩一人独于世外。
黎玥似是知道琳琅来了,侧头浅浅一笑。
“是时候该回京了。”
***
四月,细雨如丝,轻盈飘逸。
上京城笼罩在一片细密的雨幕中,朦朦胧胧,望不真切,檐下雨珠滴落,汇成细流顺阶而下,积聚成清亮的水洼。
蓦地,车夫驾车而过,车轮驶过大大小小的坑洼,溅起水花一片。
车内黎玥手拿话册打盹,一阵寒风掀起车帘,瞬间打消她的睡意。
她睁眼,将话册放到一旁,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小姐,是冷吗?”
琳琅将箱子里的备用披风拿出来,抖开替黎玥披上。
黎玥缩了缩脖子,往琳琅那边挨近了些。
琳琅顺势握住她冰凉的手心,蹙眉道:“近来天气可真是奇怪,前两天好不容易暖和起来,如今又转冷了。”
“春寒嘛,便是如此。”黎玥呼出一口热气:“回去拿被子裹身上就没事了。”
琳琅闻言眉头舒展几分:“小姐说的也是。”
马车停靠在黎府门前,眼尖的小厮拿过油纸伞,小跑几步递到车前。
琳琅率先下车撑开伞,转身扶黎玥下来。
外面比车里还要凉上许多,黎玥紧了紧绯红披风,挽上琳琅的手,开口道:“快些进去吧,晚点可要被冻住了。”
“好。”琳琅笑道:“小姐注意脚下。”
主仆二人穿过园子,正巧遇上前往书房的王采。
王采边走边向身旁下人交代着什么,而下人手中正抱着一摞厚厚的账本。
见黎玥从假山后绕出,他一如既往地笑得慈和:“圣女回来了,正好老奴要去老爷那,顺便说一声。”
“嗯,有劳管家了。”黎玥目光瞟向下人手中的账本,不禁多问了句:“玥离开的这段时间,家中事务可忙?”
“先前是忙,现在好多了,圣女尽管放心。”
“可惜家中女眷多,某些事也不能帮上忙。”黎玥故作叹息:“三舅还没回来,三少爷想来是能帮忙着些。”
但愿家主不要将事务都交给黎景,不然假以时日,黎景接过大权,她的日子更得处处小心。
“三少爷刚回来不久,老爷也只交代些简单的事务给他。”王采帮忙管理黎府多年,对于黎景与黎玥间的不和心中了然,只消弹指间,便明白黎玥的话外之意。
“原是这样。”黎玥点点头:“那王管家去忙吧,玥就不打扰了。”
“好,圣女舟车劳顿,早些休息。”
两人客套几句,便各忙各的去了。
“好冷。”王采刚走,黎玥便变了脸,拉着琳琅急步回到自己的落桐苑。
琳琅放下行囊,倒上一杯热茶递给黎玥。
黎玥捧着热茶小啜一口,水汽蒸腾,一股热流由上至下,驱散些许寒意。
这边黎玥凳子还没坐热,另一边,宫里便来了人。
“小姐,宫里来人了,老爷叫您快去。”怜儿在外敲门,声音急促。
“马上。”
黎玥猛地站起身,差点将茶盏打翻。
她前脚才刚回京,宫里人怎来得如此快,若非是肃帝察觉到什么?
不行不行,不能慌,不能随便就乱了阵脚。
她深呼吸平复心情,整整衣裙,扭头问:“我妆容可有不妥之处?”
“没有。”琳琅答。
“那便走吧。”黎玥露出一个笑容。
正堂内黎家人齐聚,她亦恭敬跪下听旨。
从公公宣读完圣旨,再到接旨,她如木头人一般,机械地完成该有的礼节。
黎砚峰眼中的欣慰,叶婉等人的窃窃私语以及周遭人的恭贺,她一一讷讷接受,直到回了自己屋,她才慢慢反应过来。
自肃帝登基以来空置已久的女祭司一位,由她继续接任!
晴天霹雳,亦或惊天喜事?她不知晓,只是一会儿笑着,一会儿又低落。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在脑海响起。
那天在寺外,萧然说对了,圣上会看重她,什么召见不召见,现今直接给她个职位。
事事都让萧然猜个八九不离十,思及此,她有些感到不愤,那个七殿下是山上的精怪么?
对,定然是千年老狐狸修炼成人,来为祸她这个弱女子。
她口中念念有词,没控制住狠狠捶了下桌子。
琳琅在旁吓了一跳,想近前却不敢,踟蹰道:“小姐莫激动,当祭司说不定是件好事,起码……起码是圣上的人,旁人不敢惹。”
也对,她沉吟片刻,至少不会再有乱七八糟的人来“拜访”她。
黎玥叹了口气,接受现实。
按照圣上的意思,还是按大宛朝惯例,接任那天开祭坛,跳祈福舞,护佑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