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刘熙曾在他的著作《释名释兵》中记载道:“书刀,给书简扎有所刊削之刀也。”
书刀的名称最早见于东汉,是古人删改竹简的必备的文房用具之一,不过在后来,书刀有了另一层含义,书生若是常年囿于书房,与故纸堆相伴,性格难免懦弱,常年置于书案之上的书刀可以提醒他们坚毅前行、观刀明志。
季姜听季离山说过,在她出生时,有一个穿着破破烂烂、行为有些疯癫的老头给了他们的父亲季明光一把紫檀手柄书刀,不知为何,季明光对那老头十分敬重,甚至到有些畏惧的程度,小心地把那把书刀锁在柜中,常常拿出来擦拭。
然而在十年前,季明光却拿出这把书刀,亲手交给季离山和季姜,让他们毁掉。
第二天,季明光人间蒸发,几番寻找、四处打听皆是无果,家中日子也越过越艰难,一年后母亲代月精神崩溃,抛下一双儿女离开。
季氏兄妹从此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去世后,季离山就带着当时只有十岁的季姜背井离乡过上了一路漂泊的生活,直到五年前才定居在蜀都,慢慢经营起自己的生日,日子才终于算是安定下来。
一家人支离破碎,兄妹俩唯有彼此。
因为这段往事,整整十年,他们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说过这把书刀的存在。
大概可以这么说,除了季明光,只有季姜和季离山知道这把书刀的存在。
但是此刻季姜还是不能完全相信叶空青,她还需要确认一件事。
“刀柄上刻了一句话………”
“直取姜巴路入云。”
一个字都不差!
季姜的名字就是取自这句话,足见当时季明光对这把书刀有多重视。
这就让当年的事更加破朔迷离。
眼下也由不得季姜不相信了,于是她松开了叶空青的脖子,扶住他没受伤的那只胳膊,顺手使力将他拉起来。
“所以,夜七?”
“不用在意这个,叫我叶空青就行。”
“好吧,那你已经知道了,我就叫季姜。你知道我哥在哪?”
叶空青用手捂住还在渗血的伤口,自顾自带路,季姜原本用手机的手电筒打着光,走到一半手机没电,眼睁睁看着这点微光熄灭,只能跌跌撞撞跟在叶空青身后,她看不见叶空青的表情,但能感觉到他的语气丝毫没有起伏:“我知道,但是我现在不能告诉你。”
季姜废了老大的劲把“你是不是找打”咽下去,咬紧后槽牙说道:“为什么?”
“因为这是你哥想要的。”
季姜眼角狂跳:“想要什么?我留下来查出关于那尊方鼎的事?”
季姜有所保留,没有说出关于“火焰纹”的事。
叶空青:“对。”
季姜刚想不管不顾破口大骂,叶空青突然停住,季姜差点一下没停住撞上他后背,随后季姜听见窸窸窣窣的衣料摩擦声音,大约是叶空青从衣兜里拿出了什么。
随后季姜听见汽车开锁的声音,车灯“啪”的一声打开,一瞬间她笼罩在光柱中,抬手挡住刺眼的光,在指缝中瞥见细小尘埃在空中上下漂浮,一时间,季姜突然感觉自己也是一点尘埃,在晦暗与光亮中混沌着,连所谓的现在也看不明细,一阵茫然侵袭,她愣在了原地。
直到叶空青的声音把季姜唤醒:“嘿,你会开车吗?”
季姜还没有完全从刚刚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下意识回答:“会,怎么了?”
然后季姜就接到了叶空青扔过来的车钥匙。
“你看我这手还能开车吗,你来开,我给你指路,年纪不大,动手真狠。”
季姜狠狠摔了车门,拧转油门打燃火:“是你先动的手,我还没找你算账,那我们就来好好说说,为什么勒我?”
这一点叶空青确实自知理亏,靠在椅背上小声念叨:“你在这边一圈一圈地转来转去,我都看见你往返三次了,我以为你是哪来的来巡逻的。”
“…………”
“?”
“我迷路了。”
“…………真厉害。”
季姜一脸黑线,一言不发地开着车,叶空青也安静下来,一路上两人没有再交谈,车内空气都凝滞下来,只有叶空青时不时给季姜指几声路。
天色已经晚了,街面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一路上畅行无阻,很快就回到了花间民宿。
下车时季姜瞥见他手臂上的伤口,多嘴问了一句:“你不用去医院吗?”
叶空青头也没回往民宿门口走:“不用,我可以自己处理,管好你自己的事。”
行,多余问这一句。
民宿已经落锁了,叶空青用力拍了几下门,然后抱着手臂安静站着。
季姜抬头看着二楼已经熄灯的窗户,玻璃窗上贴了蓝色的防偷窥膜,夜色中更显静谧冰冷,季姜琢磨了一下:“要不我们直接翻………”
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大门“咔哒”一声响,随后敞开一条缝,露出老板娘因为困倦半眯着的眼睛,脸上写满了不耐烦:“是你们啊,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快进来!”
叶空青一句话不回应,径直往楼上走,季姜嘟囔了两句“真没礼貌。”然后赔笑着跟老板娘道了歉,老板娘被吵醒本来就没什么好脸色,然而伸手不打笑脸人,于是只是板着脸说了句“下次注意”,就将门重新落了锁回房间继续睡觉了。
季姜在水房匆匆忙忙洗了个澡,原本以为今天经历这么多事会睡不着,没想到头一挨着枕头整个人就立刻被困意席卷,眼皮像沾了吸铁石怎么也分不开,不到半分钟就沉沉地睡过去了。
再一睁眼天已经大亮,阳光透过蓝色窗帘,留下一圈的淡蓝光晕,季姜使劲捏了捏鼻梁,等意识慢慢回笼后,翻身起床换了衣服,想拿出手机看看时间,把手机从衣兜里翻出来才想起来昨天就已经关机了,连忙从箱子里找出充电线给手机把电充上,把钱包塞裤兜里,准备洗漱后出门吃个早饭。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经历了昨天季姜已经感受到了有些事真急不得。
下楼看见挂在大厅的钟,原来已经九点了,老板娘在写写算算着什么,在季姜下楼时还抬头看了她一眼,脸色比昨晚好多了,笑着跟她打招呼:“起了啊。”
季姜微笑着点头回应。
老板娘:“昨天忘记和你说了,昨下午有人来找你,但是你不在,他就留了张纸条就走了。”
季姜接过那张从中间对折过去的纸片:“找我?他长什么样啊?”
“长得挺俊的,应该有一米八几。”
这描述可太宽泛了。
“眼角有疤吗?”
老板娘摇摇头:“没有,脸上白白净净的。”
不是季离山。
季姜勉强笑着道了谢,难忍心中的失望,看都没看就把纸条塞进裤兜,转身出了门。
门口昨天叶空青那辆车已经不见了,看来他这么早就又去石头林“蹲点”了。季姜走出巷子,到巷口的那一家米粉店点了一碗牛肉粉。
米粉是拿钢碗装着的,店里没有服务员,需要顾客自己到窗口把煮好的米粉端走,这钢碗看起来已经“饱经风霜”,表面坑坑洼洼,看着着实有些可怜。店里已经人满为患了,季姜干脆端着碗像一些顾客一样,坐在门口台阶上,一边嗦粉一边看着南来北往的人。
粉是粗糯、滑溜溜的粉,牛肉虽然不多但是切得大片,吃起来倒是有一种“大口吃肉”的香,汤色清清亮亮,点缀绿色的葱花,扑面而来的热气混着香气直往鼻腔里钻,勾起人的馋虫。
可能是因为粉太香加上季姜真的饿了,一大碗粉她吃得干干净净,连一滴汤都不剩,心满意足站起然后把碗放回店中收碗的地方后,一边往回走一边把纸条拿出来看看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然后一下停在原地。
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西江苗寨水间茶居。”没有落款,该落款的地方只有一个小小的手绘的花纹。
是那个火焰纹!
季姜手上不自觉用力,将这张纸条揉成了一团,紧紧攥在手心。
………………………………
层层叠叠的灰瓦木架吊脚楼依山而建,随着地形起伏变化,鳞次栉比,蜿蜒的河水穿过村寨,高大的古树更加增添意趣,路过的女子身着苗族服饰走在石板路上,精美的银饰环佩叮当,夹杂着清脆的笑声。
季姜借着从售票处拿到的景区地图,一路对照着朝“水间茶居”走去,季姜方向感很弱,幸好这条路特征够明显,她可以直接沿着水边走,然后拐个弯就能到。
一棵巨大的古银杏树立在水边,配合流水潺潺,倒是一番意境,只是周围围着许多拍照的人,多少有些破坏这种宁静的氛围。
再往前走,看见水中一条船头挂着两个红灯笼的木船摇摇晃晃开过来,一个赤膊穿着粗衣的人在船头划着桨,走得近了季姜都能听见木船“吱嘎吱嘎”的声响。
再多走几步,铺面多了起来,几乎每间店铺门口都有热情招徕顾客的人,一见季姜走过来声音顿时大起来,还有人直接拿着商品凑过来宣传,季姜有些招架不住,快步向前走过。
看见古井,季姜知道该拐弯了,一个小孩趴在古井边缘往下面看,季姜怕他掉下去,连忙走到那个小孩旁边,把他扶正,蹲下来轻声问他道:“小朋友你在看什么啊?”
小朋友稚声稚气地说道:“我看见这里面有鱼,好大一条鱼。”
季姜侧身往井口下看了一眼,只是一汪平静的水:“这井里怎么会有鱼呢?小朋友,你刚刚趴在井口边太危险了,你的爸爸妈妈肯定会担心的。”
小朋友偏着小脑袋问季姜:“姐姐你是过来玩的游客吗?”
季姜挠了挠头:“算是吧,我要去水间茶居。”
“喔,我知道,是沈叔叔的店。”
“沈叔叔?”
小朋友没有回答她的疑问,自顾自说道:“我知道那,姐姐我带你去。”
季姜有些犹豫:“你爸爸妈妈在哪啊?他们会担心你的。”
却没想到这小屁孩翻了个白眼:“姐姐我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我家就在这边,路我可熟了。”
季姜被逗笑了:“好,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乐乐,快乐的乐。”
“好,乐乐小朋友,我叫季姜,四季的季,生姜的姜。”
乐乐牵着季姜的手一路走到一段百步梯前:“姐姐就是这里,上去就是了,我要玩去了。”
“好,乐乐,慢点跑,别在去井边了啊,注意安全。”
季姜正要上楼梯,看见一个穿着粉红长裙的女孩拖着一个硕大的行李箱站在原地,看着长长的楼梯叹了好几口气,然后像是下定决心一般一咬牙拽着行李箱一步一步往上挪。
季姜连忙走过去,轻声问道:“需要帮忙吗?”
那女孩刚要摇头拒绝,好巧不巧就在这时行李箱不争气地往下滑了一格,那女孩脸颊一红。
季姜笑了笑,从她手上接过行李箱,确实有些沉,不过对于季姜来说问题不大,她提起行李箱向上走,还有余力和那个女孩聊天。
“我叫季姜,你一个人过来旅游吗?”
“是,我叫吕余,来之前定了这个水间茶居的房间,没想到这么高的楼梯。”
“我还以为这水间茶居是专门喝茶的地方,原来还是客栈啊。”
“就是,我看攻略说这里面还有餐厅和咖啡馆呢,还有一个观景台一定要去打卡。”
“喔,原来如此。”
“你不住这吗?”
“我不住这,是有人请我过来,不好拒绝。”
说话间便到了水间茶居的门口,整个建筑是符合苗寨风格的木质建筑,装修极为雅致,入口处还挂着精致的小风铃,随处可见拼布艺术画和木雕画,连前台小哥都是穿着深蓝色苗族服饰,如此种种当真是相映成趣,这个水间茶居的主人的品味实在不俗。
吕余在前台登记入住,笑着跟季姜道别后走向电梯。
季姜则在前台杵了好一会,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身份,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口询问,在心里暗骂留纸条的人也不写清楚点,与前台小哥对视一眼,没想到前台小哥先开口了:“你是季小姐吧。”
季姜点了点头。
“我们老板在楼上兰室,我带您上去吧。”
老板?
季姜摆了摆手:“不用,我自己可以上去,你忙你的吧。”
楼上第一间就是茶室,正厅有散落的座位,旁侧分出四个雅间,用棕色的门帘遮挡着,分别写着“梅”“兰“竹”“菊”。
季姜走到“兰”对应的那一间门前,一手慢慢掀开门帘,一手紧紧握住腰间别着的那把刀。
书刀的名称最早见于东汉,是古人删改竹简的必备的文房用具之一,不过在后来,书刀有了另一层含义,书生若是常年囿于书房,与故纸堆相伴,性格难免懦弱,常年置于书案之上的书刀可以提醒他们坚毅前行、观刀明志。
季姜听季离山说过,在她出生时,有一个穿着破破烂烂、行为有些疯癫的老头给了他们的父亲季明光一把紫檀手柄书刀,不知为何,季明光对那老头十分敬重,甚至到有些畏惧的程度,小心地把那把书刀锁在柜中,常常拿出来擦拭。
然而在十年前,季明光却拿出这把书刀,亲手交给季离山和季姜,让他们毁掉。
第二天,季明光人间蒸发,几番寻找、四处打听皆是无果,家中日子也越过越艰难,一年后母亲代月精神崩溃,抛下一双儿女离开。
季氏兄妹从此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去世后,季离山就带着当时只有十岁的季姜背井离乡过上了一路漂泊的生活,直到五年前才定居在蜀都,慢慢经营起自己的生日,日子才终于算是安定下来。
一家人支离破碎,兄妹俩唯有彼此。
因为这段往事,整整十年,他们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说过这把书刀的存在。
大概可以这么说,除了季明光,只有季姜和季离山知道这把书刀的存在。
但是此刻季姜还是不能完全相信叶空青,她还需要确认一件事。
“刀柄上刻了一句话………”
“直取姜巴路入云。”
一个字都不差!
季姜的名字就是取自这句话,足见当时季明光对这把书刀有多重视。
这就让当年的事更加破朔迷离。
眼下也由不得季姜不相信了,于是她松开了叶空青的脖子,扶住他没受伤的那只胳膊,顺手使力将他拉起来。
“所以,夜七?”
“不用在意这个,叫我叶空青就行。”
“好吧,那你已经知道了,我就叫季姜。你知道我哥在哪?”
叶空青用手捂住还在渗血的伤口,自顾自带路,季姜原本用手机的手电筒打着光,走到一半手机没电,眼睁睁看着这点微光熄灭,只能跌跌撞撞跟在叶空青身后,她看不见叶空青的表情,但能感觉到他的语气丝毫没有起伏:“我知道,但是我现在不能告诉你。”
季姜废了老大的劲把“你是不是找打”咽下去,咬紧后槽牙说道:“为什么?”
“因为这是你哥想要的。”
季姜眼角狂跳:“想要什么?我留下来查出关于那尊方鼎的事?”
季姜有所保留,没有说出关于“火焰纹”的事。
叶空青:“对。”
季姜刚想不管不顾破口大骂,叶空青突然停住,季姜差点一下没停住撞上他后背,随后季姜听见窸窸窣窣的衣料摩擦声音,大约是叶空青从衣兜里拿出了什么。
随后季姜听见汽车开锁的声音,车灯“啪”的一声打开,一瞬间她笼罩在光柱中,抬手挡住刺眼的光,在指缝中瞥见细小尘埃在空中上下漂浮,一时间,季姜突然感觉自己也是一点尘埃,在晦暗与光亮中混沌着,连所谓的现在也看不明细,一阵茫然侵袭,她愣在了原地。
直到叶空青的声音把季姜唤醒:“嘿,你会开车吗?”
季姜还没有完全从刚刚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下意识回答:“会,怎么了?”
然后季姜就接到了叶空青扔过来的车钥匙。
“你看我这手还能开车吗,你来开,我给你指路,年纪不大,动手真狠。”
季姜狠狠摔了车门,拧转油门打燃火:“是你先动的手,我还没找你算账,那我们就来好好说说,为什么勒我?”
这一点叶空青确实自知理亏,靠在椅背上小声念叨:“你在这边一圈一圈地转来转去,我都看见你往返三次了,我以为你是哪来的来巡逻的。”
“…………”
“?”
“我迷路了。”
“…………真厉害。”
季姜一脸黑线,一言不发地开着车,叶空青也安静下来,一路上两人没有再交谈,车内空气都凝滞下来,只有叶空青时不时给季姜指几声路。
天色已经晚了,街面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一路上畅行无阻,很快就回到了花间民宿。
下车时季姜瞥见他手臂上的伤口,多嘴问了一句:“你不用去医院吗?”
叶空青头也没回往民宿门口走:“不用,我可以自己处理,管好你自己的事。”
行,多余问这一句。
民宿已经落锁了,叶空青用力拍了几下门,然后抱着手臂安静站着。
季姜抬头看着二楼已经熄灯的窗户,玻璃窗上贴了蓝色的防偷窥膜,夜色中更显静谧冰冷,季姜琢磨了一下:“要不我们直接翻………”
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大门“咔哒”一声响,随后敞开一条缝,露出老板娘因为困倦半眯着的眼睛,脸上写满了不耐烦:“是你们啊,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快进来!”
叶空青一句话不回应,径直往楼上走,季姜嘟囔了两句“真没礼貌。”然后赔笑着跟老板娘道了歉,老板娘被吵醒本来就没什么好脸色,然而伸手不打笑脸人,于是只是板着脸说了句“下次注意”,就将门重新落了锁回房间继续睡觉了。
季姜在水房匆匆忙忙洗了个澡,原本以为今天经历这么多事会睡不着,没想到头一挨着枕头整个人就立刻被困意席卷,眼皮像沾了吸铁石怎么也分不开,不到半分钟就沉沉地睡过去了。
再一睁眼天已经大亮,阳光透过蓝色窗帘,留下一圈的淡蓝光晕,季姜使劲捏了捏鼻梁,等意识慢慢回笼后,翻身起床换了衣服,想拿出手机看看时间,把手机从衣兜里翻出来才想起来昨天就已经关机了,连忙从箱子里找出充电线给手机把电充上,把钱包塞裤兜里,准备洗漱后出门吃个早饭。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经历了昨天季姜已经感受到了有些事真急不得。
下楼看见挂在大厅的钟,原来已经九点了,老板娘在写写算算着什么,在季姜下楼时还抬头看了她一眼,脸色比昨晚好多了,笑着跟她打招呼:“起了啊。”
季姜微笑着点头回应。
老板娘:“昨天忘记和你说了,昨下午有人来找你,但是你不在,他就留了张纸条就走了。”
季姜接过那张从中间对折过去的纸片:“找我?他长什么样啊?”
“长得挺俊的,应该有一米八几。”
这描述可太宽泛了。
“眼角有疤吗?”
老板娘摇摇头:“没有,脸上白白净净的。”
不是季离山。
季姜勉强笑着道了谢,难忍心中的失望,看都没看就把纸条塞进裤兜,转身出了门。
门口昨天叶空青那辆车已经不见了,看来他这么早就又去石头林“蹲点”了。季姜走出巷子,到巷口的那一家米粉店点了一碗牛肉粉。
米粉是拿钢碗装着的,店里没有服务员,需要顾客自己到窗口把煮好的米粉端走,这钢碗看起来已经“饱经风霜”,表面坑坑洼洼,看着着实有些可怜。店里已经人满为患了,季姜干脆端着碗像一些顾客一样,坐在门口台阶上,一边嗦粉一边看着南来北往的人。
粉是粗糯、滑溜溜的粉,牛肉虽然不多但是切得大片,吃起来倒是有一种“大口吃肉”的香,汤色清清亮亮,点缀绿色的葱花,扑面而来的热气混着香气直往鼻腔里钻,勾起人的馋虫。
可能是因为粉太香加上季姜真的饿了,一大碗粉她吃得干干净净,连一滴汤都不剩,心满意足站起然后把碗放回店中收碗的地方后,一边往回走一边把纸条拿出来看看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然后一下停在原地。
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西江苗寨水间茶居。”没有落款,该落款的地方只有一个小小的手绘的花纹。
是那个火焰纹!
季姜手上不自觉用力,将这张纸条揉成了一团,紧紧攥在手心。
………………………………
层层叠叠的灰瓦木架吊脚楼依山而建,随着地形起伏变化,鳞次栉比,蜿蜒的河水穿过村寨,高大的古树更加增添意趣,路过的女子身着苗族服饰走在石板路上,精美的银饰环佩叮当,夹杂着清脆的笑声。
季姜借着从售票处拿到的景区地图,一路对照着朝“水间茶居”走去,季姜方向感很弱,幸好这条路特征够明显,她可以直接沿着水边走,然后拐个弯就能到。
一棵巨大的古银杏树立在水边,配合流水潺潺,倒是一番意境,只是周围围着许多拍照的人,多少有些破坏这种宁静的氛围。
再往前走,看见水中一条船头挂着两个红灯笼的木船摇摇晃晃开过来,一个赤膊穿着粗衣的人在船头划着桨,走得近了季姜都能听见木船“吱嘎吱嘎”的声响。
再多走几步,铺面多了起来,几乎每间店铺门口都有热情招徕顾客的人,一见季姜走过来声音顿时大起来,还有人直接拿着商品凑过来宣传,季姜有些招架不住,快步向前走过。
看见古井,季姜知道该拐弯了,一个小孩趴在古井边缘往下面看,季姜怕他掉下去,连忙走到那个小孩旁边,把他扶正,蹲下来轻声问他道:“小朋友你在看什么啊?”
小朋友稚声稚气地说道:“我看见这里面有鱼,好大一条鱼。”
季姜侧身往井口下看了一眼,只是一汪平静的水:“这井里怎么会有鱼呢?小朋友,你刚刚趴在井口边太危险了,你的爸爸妈妈肯定会担心的。”
小朋友偏着小脑袋问季姜:“姐姐你是过来玩的游客吗?”
季姜挠了挠头:“算是吧,我要去水间茶居。”
“喔,我知道,是沈叔叔的店。”
“沈叔叔?”
小朋友没有回答她的疑问,自顾自说道:“我知道那,姐姐我带你去。”
季姜有些犹豫:“你爸爸妈妈在哪啊?他们会担心你的。”
却没想到这小屁孩翻了个白眼:“姐姐我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我家就在这边,路我可熟了。”
季姜被逗笑了:“好,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乐乐,快乐的乐。”
“好,乐乐小朋友,我叫季姜,四季的季,生姜的姜。”
乐乐牵着季姜的手一路走到一段百步梯前:“姐姐就是这里,上去就是了,我要玩去了。”
“好,乐乐,慢点跑,别在去井边了啊,注意安全。”
季姜正要上楼梯,看见一个穿着粉红长裙的女孩拖着一个硕大的行李箱站在原地,看着长长的楼梯叹了好几口气,然后像是下定决心一般一咬牙拽着行李箱一步一步往上挪。
季姜连忙走过去,轻声问道:“需要帮忙吗?”
那女孩刚要摇头拒绝,好巧不巧就在这时行李箱不争气地往下滑了一格,那女孩脸颊一红。
季姜笑了笑,从她手上接过行李箱,确实有些沉,不过对于季姜来说问题不大,她提起行李箱向上走,还有余力和那个女孩聊天。
“我叫季姜,你一个人过来旅游吗?”
“是,我叫吕余,来之前定了这个水间茶居的房间,没想到这么高的楼梯。”
“我还以为这水间茶居是专门喝茶的地方,原来还是客栈啊。”
“就是,我看攻略说这里面还有餐厅和咖啡馆呢,还有一个观景台一定要去打卡。”
“喔,原来如此。”
“你不住这吗?”
“我不住这,是有人请我过来,不好拒绝。”
说话间便到了水间茶居的门口,整个建筑是符合苗寨风格的木质建筑,装修极为雅致,入口处还挂着精致的小风铃,随处可见拼布艺术画和木雕画,连前台小哥都是穿着深蓝色苗族服饰,如此种种当真是相映成趣,这个水间茶居的主人的品味实在不俗。
吕余在前台登记入住,笑着跟季姜道别后走向电梯。
季姜则在前台杵了好一会,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身份,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口询问,在心里暗骂留纸条的人也不写清楚点,与前台小哥对视一眼,没想到前台小哥先开口了:“你是季小姐吧。”
季姜点了点头。
“我们老板在楼上兰室,我带您上去吧。”
老板?
季姜摆了摆手:“不用,我自己可以上去,你忙你的吧。”
楼上第一间就是茶室,正厅有散落的座位,旁侧分出四个雅间,用棕色的门帘遮挡着,分别写着“梅”“兰“竹”“菊”。
季姜走到“兰”对应的那一间门前,一手慢慢掀开门帘,一手紧紧握住腰间别着的那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