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崩了。”
南凉国的皇后死了,死在了嫡公主满月的当天。死讯一下子如野火焚山般传遍了整座皇城。这本该是普天同庆,大赦天下的日子,料谁都没想到会这样,好好的喜事变成丧事。
然而皇后的死因却没有和众人猜想的那般,例如什么病入膏肓,寿终正寝,天灾人祸之类的。
她乃是自缢而亡的。
一时间,宫里彻彻底底乱了。
不祥之兆啊,不详啊! 太不祥了!
公主满月之日举国敲起丧钟,流言蜚语铺天盖地。其中不外乎最常见的说法就是
——生来不详。
“陛下!中宫崩逝尚有疑点,老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
“臣,附议!”
“臣,附议。”
……
“哎~”
沈相明微微打了个哈欠,伸了伸懒腰,从龙椅上站起道:“寡人,乏了。众卿家今天先到这吧。”不等朝臣做出反应转身离去,徒留几人面面相觑。
几个月后。
沈相明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便是在先后丧期下旨册立新后。
他是这么说的:“寡人与皇后,年少相识结发为夫妻,伉俪情深。皇后突然离世寡人心痛之至。但国不能一日无君,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如今太后又年岁已高,不能一直暂代后宫事务,所以寡人痛定思痛,不得以册立新后。”
好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
对于这样着急册立新后的荒唐行为,朝臣们皆敢怒不敢言,贵族们也是无言以对。
不是没有过反对的声音,可都被这位皇帝陛下一一压了下去,运气好一点的暂时被打压罚俸禄;运气不好的,赔上自己的前程也有可能。
朝堂上鱼龙混杂,不乏有趋炎附势,审时度势的小人,也有赤血丹心的忠烈之臣。
李丞相就是这样的后者,不畏触怒龙颜,申斥此举不仁不义。皇帝丢了脸面虽怒,但没有昏聩到要当场斩杀大臣的地步。
身为三朝元老,威望甚高。皇帝不能轻易撼动其地位,此事只得暂且作罢以待来日。
自那之后,沈相明时刻紧盯李相寻找错漏,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还就真的让他抓住了把柄,将李相死死拿捏住,逼的李相告老还乡,从此远离皇城。渐渐地例子多了,反对的声音相对变小,到后来也就激不起什么浪来。
那一年,南凉国的皇宫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册封礼。
昭仁殿的门口,铺着一条很长的红毯,一眼望不到头;皇宫侍卫身披金甲战衣站在红毯两旁;红毯上一群群少女身穿华服,从远处走来,雪白的手臂上下挥舞,洒下漫天花瓣;四周传来悠扬的音乐,在整个皇宫的上空回荡,仪仗队伍的最后是皇帝挽着新后的手缓缓前行。
咱们的这位皇帝陛下,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满口仁义道德,说一套做一套的人。
在册封仪式进展到新后和皇帝须携手入宗祠进香祷告时,出了段小插曲。
当时,新后手中的香烛,迟迟燃不起来,要知道皇家的重要仪式繁文缛节颇多,什么时辰做什么事都是有讲究的。
焚香祷告的目的,为的是告慰皇家先祖皇室又添新人,请列祖列宗庇佑皇族日后百子千孙,其次是向上苍祈愿来年国泰民安,安定昌盛。
眼下是册封礼最重要的环节。
可吉时都已经过半晌,香烛依旧没有点着,新后的额上渗出些许汗珠,脸色发白,耳边传来阵阵稀稀疏疏的人语浪潮。
这时,主持仪式的国师见状抖了抖宽大的袖袍,将手指露出一本正经的算着什么。
下一刻,四周安静了。
国师来到沈相明的跟前,行礼示意他,在距离宗祠最近的殿中住着八字太硬之人,冲撞了皇帝和新后。如今吉时错过,已成定局,只怕日后会有灾祸,国运及皇嗣有损,只有尽快结束册封,事后再由国师开坛施法以作补救。
不用讲也知道,最近的殿中居住着的是谁。
说来也巧,自那之后南凉国的运势竟真走起下坡,皇室更是子嗣凋零再无所出。
所以,每每提起南凉国公主,人们总能把各种不幸归咎于她的身上。
但碍于皇室颜面,人们也不好多说,也不敢明着说什么。谁让她出生在皇家。
第二件事,发生在第一件事情的不久后。
按照沈氏皇家宗谱字辈的排序惯例,公主这一孙辈的字排,自然而然的也就排在了桑字这里。
据宫里的老嬷嬷回忆,原来此事由皇室宗亲提起,沈相明那时听到思绪良久,才从那模糊不堪的记忆里勉强想,似乎是有这么个女儿。
虽是不详,好歹是皇室的血脉,皇家最讲究的就是子嗣和颜面,如今为了安抚那帮老家伙,才按规矩命内政司拟字呈上。
很快名字就拟好了。
不巧,这一日沈相明专注练字,可练着练着正书写到一半,笔下的长横毫无征兆的歪了,他轻微皱眉放下毛笔,似是不悦将柔软的纸张揉成团状,随手扔弃。
呈字的宫人手举托盘伏在地上,屏息良久不敢作声,直到门外有人宣称,“太后,驾到。”才悄悄地呼出一口气。
太后自先帝驾崩多年不曾移步上书房,此次前来想必一定是有要事,沈相明这么想着一改刚才的不快之色。连忙迎上前搀扶起太后道:“何事有劳太后亲临?吩咐宫人知会一声,儿臣自会前往。”
闻言,太后笑着拍拍他正在搀扶自己的手,慈爱地道:“无妨,哀家只是恰巧突然想起先帝还在时,你与你兄长儿时顽皮常在这里玩闹,把先皇气的罚你二人在宗祠跪了两个时辰,你还教唆你兄长起身不必一直跪着。遥想昔日,仿佛历历在目便前来瞧瞧。”
沈相明道:“先皇,过世许久。太后应该保重身体,切勿忧思伤神。太后若是思念兄长,儿臣下旨让兄长进宫陪伴您左右就是。”
太后笑而不语,抬眼瞧见,还跪在地上的宫人问道:“这是?”
沈相明答:“先皇后留有一女,尚未取名内政司例行公事罢了。”
见他如此作答,便不再多言。于是找了个由头欲先行一步离开上书房,太后高龄行动缓慢抬脚间,一个不留神,被这上书房的门槛绊住。
刹时间,千金之躯重重摔在地上,先不说那样子有多狼狈,光是这一摔可就是不得了的事情,吓得除了沈相明以外的人全都瞬间跪下。
沈相明惊呼道:“废物!全都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把太后扶起来!!”
手忙脚乱,手忙脚乱。
太后被人前呼后拥地扶起踉跄站着。
沈相明急切道:“来人!快传太医!快传太医!”
太后则摆摆手表示不用,回头看了眼装着公主名字的托盘,留下句“此女不善,不当生。”
闻言,沈相明的神情越来越复杂他先是不语,本不想再管这事转念间又觉得若是不管宗亲那边无法交代,豁然一笑,踢踢地上那团事先被他随意扔弃的纸团。
宫人愣在原地不明所以,不敢妄言只好先对着他弯腰行礼。
当晚,内政司的史官就愁得汗如雨下,皇帝没有明言,宗亲们在背后催促着将公主纳入族谱。这不是能随便糊弄过去的小事,思来想去,还是再斟酌斟酌。再商量商量。
如此,经过几番大大小小的揣测和推论,公主之名终于定下并记录在册。
生来为人本就不易。
背负恶名成长起来,比起普通人自是艰难的多。
要遭受磋磨、遭受鄙夷、遭受白眼。其中的辛酸苦楚非经历过不能明白。
总之,在这趟风波过去没多久,公主就送到距离皇城偏远的庵堂中抚养,美其名曰代表皇家入观祈愿,乞求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实际上就是养一个不祥之人在宫里天天瞧见心里实在堵得慌。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就暂时遗忘了公主的存在。
——直到南凉国即将覆灭。
再次将公主推到了风口浪尖。
覆灭的起因是南凉国库空虚、皇帝昏聩无能。可是,即使是这样,人们还是习惯性的把罪名归结到她的身上。
有很多事,本生就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生来就是天降祥瑞金枝玉叶,也有虽是天潢贵胄却碌碌无为,更有甚者明明什么坏事都没有做过却被冠以恶名,任凭你怎么极力的抗争解释都于事无补。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看到的,听他们听到的,真相如何,没人会去深究在意。
事实上南凉国并不是一下子就被灭国的,而是苟延残喘了几年。
大约在公主快要及笄时,沈相明却出乎意料的将她接了回来。
南凉国的皇后死了,死在了嫡公主满月的当天。死讯一下子如野火焚山般传遍了整座皇城。这本该是普天同庆,大赦天下的日子,料谁都没想到会这样,好好的喜事变成丧事。
然而皇后的死因却没有和众人猜想的那般,例如什么病入膏肓,寿终正寝,天灾人祸之类的。
她乃是自缢而亡的。
一时间,宫里彻彻底底乱了。
不祥之兆啊,不详啊! 太不祥了!
公主满月之日举国敲起丧钟,流言蜚语铺天盖地。其中不外乎最常见的说法就是
——生来不详。
“陛下!中宫崩逝尚有疑点,老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
“臣,附议!”
“臣,附议。”
……
“哎~”
沈相明微微打了个哈欠,伸了伸懒腰,从龙椅上站起道:“寡人,乏了。众卿家今天先到这吧。”不等朝臣做出反应转身离去,徒留几人面面相觑。
几个月后。
沈相明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便是在先后丧期下旨册立新后。
他是这么说的:“寡人与皇后,年少相识结发为夫妻,伉俪情深。皇后突然离世寡人心痛之至。但国不能一日无君,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如今太后又年岁已高,不能一直暂代后宫事务,所以寡人痛定思痛,不得以册立新后。”
好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
对于这样着急册立新后的荒唐行为,朝臣们皆敢怒不敢言,贵族们也是无言以对。
不是没有过反对的声音,可都被这位皇帝陛下一一压了下去,运气好一点的暂时被打压罚俸禄;运气不好的,赔上自己的前程也有可能。
朝堂上鱼龙混杂,不乏有趋炎附势,审时度势的小人,也有赤血丹心的忠烈之臣。
李丞相就是这样的后者,不畏触怒龙颜,申斥此举不仁不义。皇帝丢了脸面虽怒,但没有昏聩到要当场斩杀大臣的地步。
身为三朝元老,威望甚高。皇帝不能轻易撼动其地位,此事只得暂且作罢以待来日。
自那之后,沈相明时刻紧盯李相寻找错漏,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还就真的让他抓住了把柄,将李相死死拿捏住,逼的李相告老还乡,从此远离皇城。渐渐地例子多了,反对的声音相对变小,到后来也就激不起什么浪来。
那一年,南凉国的皇宫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册封礼。
昭仁殿的门口,铺着一条很长的红毯,一眼望不到头;皇宫侍卫身披金甲战衣站在红毯两旁;红毯上一群群少女身穿华服,从远处走来,雪白的手臂上下挥舞,洒下漫天花瓣;四周传来悠扬的音乐,在整个皇宫的上空回荡,仪仗队伍的最后是皇帝挽着新后的手缓缓前行。
咱们的这位皇帝陛下,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满口仁义道德,说一套做一套的人。
在册封仪式进展到新后和皇帝须携手入宗祠进香祷告时,出了段小插曲。
当时,新后手中的香烛,迟迟燃不起来,要知道皇家的重要仪式繁文缛节颇多,什么时辰做什么事都是有讲究的。
焚香祷告的目的,为的是告慰皇家先祖皇室又添新人,请列祖列宗庇佑皇族日后百子千孙,其次是向上苍祈愿来年国泰民安,安定昌盛。
眼下是册封礼最重要的环节。
可吉时都已经过半晌,香烛依旧没有点着,新后的额上渗出些许汗珠,脸色发白,耳边传来阵阵稀稀疏疏的人语浪潮。
这时,主持仪式的国师见状抖了抖宽大的袖袍,将手指露出一本正经的算着什么。
下一刻,四周安静了。
国师来到沈相明的跟前,行礼示意他,在距离宗祠最近的殿中住着八字太硬之人,冲撞了皇帝和新后。如今吉时错过,已成定局,只怕日后会有灾祸,国运及皇嗣有损,只有尽快结束册封,事后再由国师开坛施法以作补救。
不用讲也知道,最近的殿中居住着的是谁。
说来也巧,自那之后南凉国的运势竟真走起下坡,皇室更是子嗣凋零再无所出。
所以,每每提起南凉国公主,人们总能把各种不幸归咎于她的身上。
但碍于皇室颜面,人们也不好多说,也不敢明着说什么。谁让她出生在皇家。
第二件事,发生在第一件事情的不久后。
按照沈氏皇家宗谱字辈的排序惯例,公主这一孙辈的字排,自然而然的也就排在了桑字这里。
据宫里的老嬷嬷回忆,原来此事由皇室宗亲提起,沈相明那时听到思绪良久,才从那模糊不堪的记忆里勉强想,似乎是有这么个女儿。
虽是不详,好歹是皇室的血脉,皇家最讲究的就是子嗣和颜面,如今为了安抚那帮老家伙,才按规矩命内政司拟字呈上。
很快名字就拟好了。
不巧,这一日沈相明专注练字,可练着练着正书写到一半,笔下的长横毫无征兆的歪了,他轻微皱眉放下毛笔,似是不悦将柔软的纸张揉成团状,随手扔弃。
呈字的宫人手举托盘伏在地上,屏息良久不敢作声,直到门外有人宣称,“太后,驾到。”才悄悄地呼出一口气。
太后自先帝驾崩多年不曾移步上书房,此次前来想必一定是有要事,沈相明这么想着一改刚才的不快之色。连忙迎上前搀扶起太后道:“何事有劳太后亲临?吩咐宫人知会一声,儿臣自会前往。”
闻言,太后笑着拍拍他正在搀扶自己的手,慈爱地道:“无妨,哀家只是恰巧突然想起先帝还在时,你与你兄长儿时顽皮常在这里玩闹,把先皇气的罚你二人在宗祠跪了两个时辰,你还教唆你兄长起身不必一直跪着。遥想昔日,仿佛历历在目便前来瞧瞧。”
沈相明道:“先皇,过世许久。太后应该保重身体,切勿忧思伤神。太后若是思念兄长,儿臣下旨让兄长进宫陪伴您左右就是。”
太后笑而不语,抬眼瞧见,还跪在地上的宫人问道:“这是?”
沈相明答:“先皇后留有一女,尚未取名内政司例行公事罢了。”
见他如此作答,便不再多言。于是找了个由头欲先行一步离开上书房,太后高龄行动缓慢抬脚间,一个不留神,被这上书房的门槛绊住。
刹时间,千金之躯重重摔在地上,先不说那样子有多狼狈,光是这一摔可就是不得了的事情,吓得除了沈相明以外的人全都瞬间跪下。
沈相明惊呼道:“废物!全都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把太后扶起来!!”
手忙脚乱,手忙脚乱。
太后被人前呼后拥地扶起踉跄站着。
沈相明急切道:“来人!快传太医!快传太医!”
太后则摆摆手表示不用,回头看了眼装着公主名字的托盘,留下句“此女不善,不当生。”
闻言,沈相明的神情越来越复杂他先是不语,本不想再管这事转念间又觉得若是不管宗亲那边无法交代,豁然一笑,踢踢地上那团事先被他随意扔弃的纸团。
宫人愣在原地不明所以,不敢妄言只好先对着他弯腰行礼。
当晚,内政司的史官就愁得汗如雨下,皇帝没有明言,宗亲们在背后催促着将公主纳入族谱。这不是能随便糊弄过去的小事,思来想去,还是再斟酌斟酌。再商量商量。
如此,经过几番大大小小的揣测和推论,公主之名终于定下并记录在册。
生来为人本就不易。
背负恶名成长起来,比起普通人自是艰难的多。
要遭受磋磨、遭受鄙夷、遭受白眼。其中的辛酸苦楚非经历过不能明白。
总之,在这趟风波过去没多久,公主就送到距离皇城偏远的庵堂中抚养,美其名曰代表皇家入观祈愿,乞求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实际上就是养一个不祥之人在宫里天天瞧见心里实在堵得慌。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就暂时遗忘了公主的存在。
——直到南凉国即将覆灭。
再次将公主推到了风口浪尖。
覆灭的起因是南凉国库空虚、皇帝昏聩无能。可是,即使是这样,人们还是习惯性的把罪名归结到她的身上。
有很多事,本生就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生来就是天降祥瑞金枝玉叶,也有虽是天潢贵胄却碌碌无为,更有甚者明明什么坏事都没有做过却被冠以恶名,任凭你怎么极力的抗争解释都于事无补。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看到的,听他们听到的,真相如何,没人会去深究在意。
事实上南凉国并不是一下子就被灭国的,而是苟延残喘了几年。
大约在公主快要及笄时,沈相明却出乎意料的将她接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