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到信阳的禅茶,是在今年的清明之后。周日从家楼下的茶馆经过,老板娘晓月热情的说:“走,今天带你去一个好地方。你绝对没去过的地方。”老板娘一脸带着自信的神秘,就此吸引了我上了她的车。

    车一路向南,去往罗山的方向,我很好奇,晓月笑着说:“放心吗,这绝对是一个好地方,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环境好得很。”一直久闻董寨的大名,听说里面栖息了很多东方的宝石-朱鹮。我从未见过朱鹮,却一直记得小学课本里面的文章《朱鹮飞回来了》。一眨眼二十年过去了,我还没见过回来的朱鹮,却有了一个机缘去朱鹮繁衍生息的地方。

    车越走越慢,从柏油路转向水泥土,在一片溪水边,晓月说:“走吧,剩下的路车上不去,我们只能步行了。”于是我们把车停在山脚下,伴随着叮叮咚咚的溪水开始一路蜿蜒向上。破旧的石板路,路上落英缤纷,我们踩着零落的花瓣,伴随着鸟语花香一路前行。突然听到越来越轰隆的声音,晓月说:“是瀑布,山里面有一条很水很大的瀑布。”越走越近,我仿佛感觉到了弥漫的水气和浪花。忍不住问瀑布离我们还有多远。晓月说:“还远着呢,这里只能听个声音,翻过去还得一会。”“那我们的目的地茶园呢?”“目的地在山顶,还有走更远。”我抬头看了看高耸入云的山顶,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树和映山红,我想象不到里面居然还有几百亩茶园。想着离目的地还有很远,去看瀑布的想法只好作罢,只好打算返程的时候选一条靠近瀑布的路走。就这样迎着风伴着太阳,我们又开始了向上的路程,走了多远我已记不清,每个人都汗流浃背,额头挂着汗珠,在一片密林下有一片茶园,我兴奋地说:“我们终于到了。”晓月嘲笑我说:“这才不是呢,这些茶我们都不采,这是70年代集体经济的时候种的茶,茶龄太年轻了,真正的好茶在山上,那才是真正的老树好茶。山脚山腰的这些茶都让他们谁想采谁采,除了山顶的茶,其他的茶我一概看不上”。她自信的对我打包票。

    我看了看树林里这些茁壮的茶树,他们在山林中与野草与大树争夺阳光雨露,能长成这样是多么不容易啊,这些尚且嫌小,山上那些茶该是什么样子呢?怀着更多的期待,我们从石板路转向了泥土路,路上让我惊喜的是随处可见的紫藤花,漫山遍野,我摘下一朵,闻闻花香,沁人心脾,是大自然的味道。紫藤花树也越长越大,路边的树也越来越粗壮。终于在一片池塘边,我来到了我的目的地——龙牙古汉茶园。

    我描绘不出我的感受,山顶居然还有这么一片水塘,居然还有两三人家。这样险峻难行的地方,这些人家是如何生存。水塘边是一株需要三人怀抱的银杏树,与它树冠相接的是两户人家。在这颗银杏树脚边还有一颗倒在地上的干枯银杏,这棵树更大,也更可怜,光是干枯的树直径就已经铺满整条道路。

    路边有很多破旧的瓦砾,有硕大的青石板,有历经风吹雨打的门当,有粗壮的千年古树,在这里是扑面而来的历史感和陈旧感。石头房,青板路,银杏树,还有一片片带着花纹的石砖,这一片土地到底发生了什么?它又发生过什么封存在信阳历史中的记忆。怀着探究的思绪,我们路过一片坟冢继续向上,终于在山顶我见到了他们口中的山中秘境,从千年前的南北朝走到如今的龙牙古汉茶园。

    我看着这弥漫山谷,比人还高的茶树,思绪万千,他们的枝干粗壮,叶片肥厚,他们扎根在岩石中,他们立身在石壁上。他们就像陆羽《茶经》中说的“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他们不在巴山峡谷,却依然需要两人合抱,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摘到芽叶。我闻到了一种似花香又不似花香的味道,随手摘起一片面前的枝叶,轻嗅一下,一种说不出的春天滋味,有花蜜香、有水果香、有草木的香,甚至我仿佛嗅到了雨露的清香。

    这带给我一种极致的新奇体验。茶园的主人刘廷军介绍说,这是来自南北朝的茶园。公元420年,有爱茶的僧人从遥远的地方将南方的嘉木,带到了罗山。在罗山董寨的龙牙寺周围种下了信阳的第一颗茶树。历经千年岁月的变迁,香火鼎盛的寺庙早已破败不堪,但是寺庙旁边的茶园却在历史的风吹雨打中顽强生存,汲取大自然的风霜雨露,与杜鹃花作伴,与紫藤花为邻,与金银花同呼吸,与圣鸟朱鹮共命运。它在与世隔绝的山顶独自存活,不需要照料不需要管理就这么集天地之造化,纳宇宙之精华,就这样一日一日伴随着唐宋的晨钟暮鼓,听着元明清的潜心诵读,一直存活到了今天。龙牙古寺在民国初年因为一场大火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是连绵的大火烧毁了香火鼎盛的寺庙,却没有摧毁这个与寺庙共存的茶园。在各种花香的晕染下,佛寺旁边的茶有了不同于任何地方的芬芳,这种滋味是为什么?恐怕茶圣陆羽也说不清。

    我细细仰视眼前的这片茶,不同于信阳其他的茶,这个茶园的茶是金黄色,芽是金黄色、叶是金黄色,连杆也是金黄色。在千年佛寺的熏陶下,仿佛连茶也都有了佛性,散发着金色的光芒。围茶树四周生长的各种不知名的花木和这满园的茶树一起构成了这座山春天最美的味道。

    和茶园主人刘廷军一起去茶坊品尝刚炒出的新茶,烧得滚烫的开水注入茶杯,嫩黄的茶叶如轻盈的花瓣在水中四散铺开,那奇异的旋转奔腾让我的眼光久久不愿挪开,闻着扑鼻而来的山林芳草香味,我忍不住闭上眼睛,端起泡好的茶水,一种如泉水一样顺滑饱满的感觉从喉咙直入而下。过于舒适妥帖的感觉让我一饮再饮,一向对毛尖如数家珍的我,对这款茶却我却始终形容不出这这杯茶的感觉,就像老子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始终相信好的东西真是让人词穷到说不出它的好。我们都哑言沉醉在这杯茶中,认认真真静静的喝完这杯茶。

    刘廷军说茶坊的所有茶都是他亲手炒出来的,从15岁摸到茶把子至今已有将近30年的炒茶生涯,他生在茶乡,长在茶乡,学在茶乡,带着求艺的思想去了谭家河、李家寨、苏河、卡房、箭厂河、田铺、周河、长竹园、伏山、苏仙石、陈琳子、王岗、高梁店、吴家店、游河、董家河、浉河港等地,他的足迹不止于信阳毛尖的驰名产地五山两谭一寨一门,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五座山、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和土门村,他的足迹还遍布在普洱、福鼎、政和、南平和潮州的每一座茶山,虽然他已经不年轻了,但是他从没有停下探寻和学习的思想。走遍信阳所有的茶山茶园之后,他发现了灵山上众山环抱的龙牙古寺茶园,看到洁白的朱鹮在茶园翩翩起舞,看到了只剩断碑残瓦的龙牙古寺,看到了荒无人迹的茶马古道,他立志恢复信阳茶往日的荣光。他带着一双恭敬的眼光来做茶,为信阳茶注入了禅意和佛光。他就像信阳灵山顶上那不语的千年银杏树,独立于众山之巅,用慈悲的眼光来俯瞰信阳。

    上者生烂石,最好喝的茶一定是需要用心等待的,而最曼妙的人生也一定是在历经风雨的打磨之后才会绽放出沁人心脾的兰花香。毕竟走过魏晋唐宋的古茶,只有经历千难万险的的转折和穿林拂水的跋涉才能拨开他神秘的面纱,闻到这秘境深处的古茶香。

章节目录

人在草木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朱雀桥边野草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朱雀桥边野草花并收藏人在草木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