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崔凝安停了跨步的动作,眼神似有些涣散。赵书柔轻轻拍了拍她,“阿英,怎么了?”
崔凝安回过神来,眼神却还是望向琴声传来的方向,喃喃道,“你听见声音了吗?”
赵书柔朝她抬头的方向望去,仔细听了一会又摇摇头,“琴声?好像听到了,又好像没有听见。现下安静下来了,好像什么声音都没听见。也许是我们出现了幻觉。”
果然,耳中的琴声再度消失了。
崔凝安心里似有些失落,久久没有朝前迈步。
赵书柔见大家已经进去了,便挽着她的手将她往宝殿里带去。
“阿英,别愣神了,大家已经走远了,我们也快进去吧!”
金菩提叶供奉在大殿佛像前的莲花盘上。
众人拜过神佛后,才起身去一睹那神秘的金菩提叶。
宝殿外的阳光从高窗照入,斜斜往下抛洒,将莲花盘照得柔和漂亮,更增添一丝圣洁的光芒。
莲花盘内的金菩提叶吸收了那金光,暖光顺着叶脉一路向下蔓延,整片叶子便变得更耀眼。
能造出这样精巧宝物的工匠实在是厉害。整片叶子形状纤小,薄如蝉翼,细细看去那上面的叶脉好似在浅浅的起伏,犹如还留在树枝上,延续它青翠的生命一般。
这么薄的一片小金片,实在是不能想象上面还能刻下一串密密麻麻的经文。
凑近些看,才能看见刻在上头的经文,在场的众人都不得不对此发出感叹。
站在不远处的一个碧眼和尚,身着浅色袈裟,缓缓走上前向众人行礼。
这和尚是跟着景舟一行人出使宁国的。此次离国,他专门负责护送,看护金菩提叶。
“各位施主,观赏过金菩提后,需得沾一沾菩提水才能将树神的好气运带走,就能散一散那些坏的气运。”
话音刚落,便有两个小沙弥端着两三个瓷瓶上前,其中一个小沙弥手里还拿着几片青翠的菩提叶。
“这圣水乃雨天过后,从国寺菩提树上收集而成,祈福辟邪最是灵验。王子出行前,特意嘱咐我们要将珍藏的圣水也一并带到宁国来。”
众人微微低头谢过这和尚的好意,紧接着他们皆双手合十,微微闭眼,在心中默念所求所愿。
那和尚便手拿菩提叶,沾了些圣水,轻轻洒向诸位双手合掌的贵人指尖。
众人看过金菩提叶又受到菩提水祝福后,方才离开宝殿,相约到寺里的一座清雅园子喝茶谈天。
崔凝安的心思显然还是不在这上面,别人坐在一处喝茶聊天时,她像是有什么心事,只盯着茶杯发呆,全然没有要加入他们的意思。
平阳公主瞥了她一眼,慢慢挪步到她身侧,有些关心地问,“阿英,是不是太累了?还是吹着冷风让身子不舒服了?我看你好像提不起什么兴致,要不然,我们早些回府去休息?”
崔凝安浅浅摇头,“婆婆不必担心,我刚刚是在想那菩提叶是如何制成的,想着想着,竟有些入神了。”
平阳公主这才松了一口气,“那还好,我还以为阿邈没来,你有些不高兴……”
崔凝安笑笑,“将军事务繁忙,我是理解的。再说了,婆婆您不是陪着我来了吗?有您陪着,我可高兴了。”
平阳公主伸出手指轻轻刮了刮崔凝安莹白细腻的脸,笑道,“你这孩子,未免也太懂事了。在我面前,你不必担心自己是否会失态。阿邈许久未归,作为他的妻子埋怨几句也属实正常。我定是站在你这一边的,你放宽心。等阿邈回来了,我可得好好说说他。他成天陪这个,陪那个的,也不回来陪陪你。”
崔凝安笑着点点头,“多谢婆婆。”
平阳公主的话,她确实无法反驳。
与徐恒邈成婚越久,她对徐恒邈的依赖性便越强。
向前他成日在自己面前晃悠,自己只觉得提心吊胆的,恨不得他日日被公务缠身,不回来才好。可如今三天两头的,也没见个人影,崔凝安反倒觉得自己心中空落落的。
有时,她不禁在想。
难道是自己的反应太冷淡,太不近人情了,无形中将徐恒邈推开一次又一次。
回头想想,她确实与徐恒邈没有什么太亲密的举动,即便是有,她也不可能是主动的一方。
这样日复一日,日积月累地得不到她的回应,徐恒邈也该是心灰意冷了。
徐恒邈是一个人,也不是一块冷冰冰的铁器。
面对久攻不下的困境,他身上的抱负,他的忠君之心,不允许他后退,他势必要拿出必胜的决心,最高强的智谋,去夺取这座城,战胜一群人。
那面对她呢?面对像她这样一块冷冰冰的冰呢?
他有什么可支撑的后盾,促使他一定要攻下她,一定要瓦解她呢?
凭着他对她的爱意?还是做惯了冲锋陷阵的勇士势必要攻下她这座城池呢?
崔凝安想不通,也不敢去细想。
她不敢付出太多,也不敢让自己陷得这么深。万一她付出了,让徐恒邈以为自己终有一日得到回应,那得知真相后的他,无疑会痛苦且心痛得无以复加。
这是她不愿意看到的,也不愿意经历的。
因为这本就是她冒名顶替的婚事,就连这份感情,也是她顶替而来。若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一定会化为泡影。
也许,这样便很好。
无须轰轰烈烈,只要二人相敬如宾,远远近近,近近远远,又何须计较太多?她也不能奢求自己拥有太多。
这样想了想,虽然神伤,但心中总算宽慰了许多,那些郁闷郁结似乎也散去不少。
人果真要换一个心境去看待眼前的困境,否则成日活在郁闷纠结中,这日子也是难熬。
这样想着,崔凝安放宽心喝了一口茶。
不远处似乎又传来一阵高高低低的琴声,缓缓入耳,又再次让崔凝安打了一个激灵。
怎么会在此处又听见琴音?究竟是何人在此处弹奏?
许是他们的谈论声压住了琴声,在场的人,好似没有一个听见的。
那琴声越来越激情昂扬,高低荡漾。似乎弹琴的人并不是在拨动琴弦,而是在拨动崔凝安的心弦。
同一首曲子,不同人弹,曲子的味道也不尽相同。可这首长思赋,却跟阿姐弹得别无二致。就像是阿姐就在她身边弹奏一般。
阿姐去后,崔凝安曾在许多地方听过别人弹奏长思赋。可却再也没听见熟悉的感觉了。
每每想来,兴致总会失了大半,想到崔凝英更是会在心中暗暗难过。
如今,却在这寺里再度听见崔凝英的琴音,崔凝安的眼睛不由得瞪大了许多。
她势必要去看看,这个弹琴的人究竟是谁?难不成,如今又是在梦中,弹琴的人会是阿姐?
阿姐便藏在琴音的那边,待她前去寻找,才能再见得她一面?
崔凝安越想,心中的感情便更按耐不住了。
只是她面上不能表露得太明显,只是不动声色地左看看,右看看,似乎又在冥思苦想,给自己一个正大光明离开的理由。
崔凝安的眉心微微跳动,耳边的琴声也越来越急促,似是在唤她快些离开。
琴声在催促,崔凝安的心中也在打鼓。
她坐定观察了一番众人的神色,大家正聊得不亦乐乎。说不定现下离开,并不会有人注意到她。
崔凝安又慢慢凑到平阳公主身边,低声道,“婆婆,我的脚坐得有些酸,想到前面活动活动筋骨。”
平阳公主微笑着朝她点点头,“好,注意底下的石阶,怕是长了苔藓有些滑,莫摔到了。”
崔凝安俯身向她行了一个礼后,杏儿便将她扶起来。
很快,主仆二人便离开了园子朝外面走去了。
杏儿见崔凝安脚步匆匆,不像是信步往前走,更像是朝着一个目标,朝着一个方向向前走。
“娘子,您这是要去哪里?”
崔凝安朝前面指了指,一面回她,一面继续往前走。
“杏儿,你静下心听一听,有没有听到琴声?”
杏儿在后面跟着她,点头道,“有,不过又会是谁在这里弹琴呢?”
崔凝安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她的眼里似含着泪,“杏儿,你说这琴声,像不像阿姐弹的?”
杏儿没由来地被崔凝安的话吓了一跳。
原以为崔凝英去世已有一段时间了,崔凝安已经慢慢从悲伤的情绪中抽离出来了。不想她像是还未走出来,如今听了一阵琴声,便说是崔凝英弹的,莫不是伤心疯了。
“娘子,这怎么会有……”
杏儿适时住嘴,又像是想到了什么,没有再开口制止她。
若是在此时打断了她的念想,会不会显得很残忍?虽说崔凝英已经不在了,杏儿还是不愿意在崔凝安面前提起这个血淋淋的事实。
杏儿不再说话,只默默跟在她的身后。主仆二人一步一步地走,离琴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苍翠竹子掩映间,似乎端坐着一个白衣身影。那人正神情专注地拨弄手上的瑶琴,丝毫没有发现周遭的声响。
弹指间,竹叶纷飞落地,慢慢垒成一条暗青色的路。
崔凝安便一步一步踩着那竹叶,小心翼翼地走近,慢慢地朝前望去。
——咯吱咯吱……
踩得竹叶哗哗作响,踩得竹叶慢慢瘪下去,那一条路,也就变得平坦了许多。
当崔凝安终于看清眼前人的面容,又往后退了一步。
此时,曲子也正好停了,弹琴的白衣男子将修长的指尖放到膝上,也缓缓抬起头来。
像是一个在此处等待了她许久的好友,目光灼灼,声音清脆,穿过层层竹叶,对她亲昵地说。
“你终于来了……”
崔凝安回过神来,眼神却还是望向琴声传来的方向,喃喃道,“你听见声音了吗?”
赵书柔朝她抬头的方向望去,仔细听了一会又摇摇头,“琴声?好像听到了,又好像没有听见。现下安静下来了,好像什么声音都没听见。也许是我们出现了幻觉。”
果然,耳中的琴声再度消失了。
崔凝安心里似有些失落,久久没有朝前迈步。
赵书柔见大家已经进去了,便挽着她的手将她往宝殿里带去。
“阿英,别愣神了,大家已经走远了,我们也快进去吧!”
金菩提叶供奉在大殿佛像前的莲花盘上。
众人拜过神佛后,才起身去一睹那神秘的金菩提叶。
宝殿外的阳光从高窗照入,斜斜往下抛洒,将莲花盘照得柔和漂亮,更增添一丝圣洁的光芒。
莲花盘内的金菩提叶吸收了那金光,暖光顺着叶脉一路向下蔓延,整片叶子便变得更耀眼。
能造出这样精巧宝物的工匠实在是厉害。整片叶子形状纤小,薄如蝉翼,细细看去那上面的叶脉好似在浅浅的起伏,犹如还留在树枝上,延续它青翠的生命一般。
这么薄的一片小金片,实在是不能想象上面还能刻下一串密密麻麻的经文。
凑近些看,才能看见刻在上头的经文,在场的众人都不得不对此发出感叹。
站在不远处的一个碧眼和尚,身着浅色袈裟,缓缓走上前向众人行礼。
这和尚是跟着景舟一行人出使宁国的。此次离国,他专门负责护送,看护金菩提叶。
“各位施主,观赏过金菩提后,需得沾一沾菩提水才能将树神的好气运带走,就能散一散那些坏的气运。”
话音刚落,便有两个小沙弥端着两三个瓷瓶上前,其中一个小沙弥手里还拿着几片青翠的菩提叶。
“这圣水乃雨天过后,从国寺菩提树上收集而成,祈福辟邪最是灵验。王子出行前,特意嘱咐我们要将珍藏的圣水也一并带到宁国来。”
众人微微低头谢过这和尚的好意,紧接着他们皆双手合十,微微闭眼,在心中默念所求所愿。
那和尚便手拿菩提叶,沾了些圣水,轻轻洒向诸位双手合掌的贵人指尖。
众人看过金菩提叶又受到菩提水祝福后,方才离开宝殿,相约到寺里的一座清雅园子喝茶谈天。
崔凝安的心思显然还是不在这上面,别人坐在一处喝茶聊天时,她像是有什么心事,只盯着茶杯发呆,全然没有要加入他们的意思。
平阳公主瞥了她一眼,慢慢挪步到她身侧,有些关心地问,“阿英,是不是太累了?还是吹着冷风让身子不舒服了?我看你好像提不起什么兴致,要不然,我们早些回府去休息?”
崔凝安浅浅摇头,“婆婆不必担心,我刚刚是在想那菩提叶是如何制成的,想着想着,竟有些入神了。”
平阳公主这才松了一口气,“那还好,我还以为阿邈没来,你有些不高兴……”
崔凝安笑笑,“将军事务繁忙,我是理解的。再说了,婆婆您不是陪着我来了吗?有您陪着,我可高兴了。”
平阳公主伸出手指轻轻刮了刮崔凝安莹白细腻的脸,笑道,“你这孩子,未免也太懂事了。在我面前,你不必担心自己是否会失态。阿邈许久未归,作为他的妻子埋怨几句也属实正常。我定是站在你这一边的,你放宽心。等阿邈回来了,我可得好好说说他。他成天陪这个,陪那个的,也不回来陪陪你。”
崔凝安笑着点点头,“多谢婆婆。”
平阳公主的话,她确实无法反驳。
与徐恒邈成婚越久,她对徐恒邈的依赖性便越强。
向前他成日在自己面前晃悠,自己只觉得提心吊胆的,恨不得他日日被公务缠身,不回来才好。可如今三天两头的,也没见个人影,崔凝安反倒觉得自己心中空落落的。
有时,她不禁在想。
难道是自己的反应太冷淡,太不近人情了,无形中将徐恒邈推开一次又一次。
回头想想,她确实与徐恒邈没有什么太亲密的举动,即便是有,她也不可能是主动的一方。
这样日复一日,日积月累地得不到她的回应,徐恒邈也该是心灰意冷了。
徐恒邈是一个人,也不是一块冷冰冰的铁器。
面对久攻不下的困境,他身上的抱负,他的忠君之心,不允许他后退,他势必要拿出必胜的决心,最高强的智谋,去夺取这座城,战胜一群人。
那面对她呢?面对像她这样一块冷冰冰的冰呢?
他有什么可支撑的后盾,促使他一定要攻下她,一定要瓦解她呢?
凭着他对她的爱意?还是做惯了冲锋陷阵的勇士势必要攻下她这座城池呢?
崔凝安想不通,也不敢去细想。
她不敢付出太多,也不敢让自己陷得这么深。万一她付出了,让徐恒邈以为自己终有一日得到回应,那得知真相后的他,无疑会痛苦且心痛得无以复加。
这是她不愿意看到的,也不愿意经历的。
因为这本就是她冒名顶替的婚事,就连这份感情,也是她顶替而来。若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一定会化为泡影。
也许,这样便很好。
无须轰轰烈烈,只要二人相敬如宾,远远近近,近近远远,又何须计较太多?她也不能奢求自己拥有太多。
这样想了想,虽然神伤,但心中总算宽慰了许多,那些郁闷郁结似乎也散去不少。
人果真要换一个心境去看待眼前的困境,否则成日活在郁闷纠结中,这日子也是难熬。
这样想着,崔凝安放宽心喝了一口茶。
不远处似乎又传来一阵高高低低的琴声,缓缓入耳,又再次让崔凝安打了一个激灵。
怎么会在此处又听见琴音?究竟是何人在此处弹奏?
许是他们的谈论声压住了琴声,在场的人,好似没有一个听见的。
那琴声越来越激情昂扬,高低荡漾。似乎弹琴的人并不是在拨动琴弦,而是在拨动崔凝安的心弦。
同一首曲子,不同人弹,曲子的味道也不尽相同。可这首长思赋,却跟阿姐弹得别无二致。就像是阿姐就在她身边弹奏一般。
阿姐去后,崔凝安曾在许多地方听过别人弹奏长思赋。可却再也没听见熟悉的感觉了。
每每想来,兴致总会失了大半,想到崔凝英更是会在心中暗暗难过。
如今,却在这寺里再度听见崔凝英的琴音,崔凝安的眼睛不由得瞪大了许多。
她势必要去看看,这个弹琴的人究竟是谁?难不成,如今又是在梦中,弹琴的人会是阿姐?
阿姐便藏在琴音的那边,待她前去寻找,才能再见得她一面?
崔凝安越想,心中的感情便更按耐不住了。
只是她面上不能表露得太明显,只是不动声色地左看看,右看看,似乎又在冥思苦想,给自己一个正大光明离开的理由。
崔凝安的眉心微微跳动,耳边的琴声也越来越急促,似是在唤她快些离开。
琴声在催促,崔凝安的心中也在打鼓。
她坐定观察了一番众人的神色,大家正聊得不亦乐乎。说不定现下离开,并不会有人注意到她。
崔凝安又慢慢凑到平阳公主身边,低声道,“婆婆,我的脚坐得有些酸,想到前面活动活动筋骨。”
平阳公主微笑着朝她点点头,“好,注意底下的石阶,怕是长了苔藓有些滑,莫摔到了。”
崔凝安俯身向她行了一个礼后,杏儿便将她扶起来。
很快,主仆二人便离开了园子朝外面走去了。
杏儿见崔凝安脚步匆匆,不像是信步往前走,更像是朝着一个目标,朝着一个方向向前走。
“娘子,您这是要去哪里?”
崔凝安朝前面指了指,一面回她,一面继续往前走。
“杏儿,你静下心听一听,有没有听到琴声?”
杏儿在后面跟着她,点头道,“有,不过又会是谁在这里弹琴呢?”
崔凝安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她的眼里似含着泪,“杏儿,你说这琴声,像不像阿姐弹的?”
杏儿没由来地被崔凝安的话吓了一跳。
原以为崔凝英去世已有一段时间了,崔凝安已经慢慢从悲伤的情绪中抽离出来了。不想她像是还未走出来,如今听了一阵琴声,便说是崔凝英弹的,莫不是伤心疯了。
“娘子,这怎么会有……”
杏儿适时住嘴,又像是想到了什么,没有再开口制止她。
若是在此时打断了她的念想,会不会显得很残忍?虽说崔凝英已经不在了,杏儿还是不愿意在崔凝安面前提起这个血淋淋的事实。
杏儿不再说话,只默默跟在她的身后。主仆二人一步一步地走,离琴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苍翠竹子掩映间,似乎端坐着一个白衣身影。那人正神情专注地拨弄手上的瑶琴,丝毫没有发现周遭的声响。
弹指间,竹叶纷飞落地,慢慢垒成一条暗青色的路。
崔凝安便一步一步踩着那竹叶,小心翼翼地走近,慢慢地朝前望去。
——咯吱咯吱……
踩得竹叶哗哗作响,踩得竹叶慢慢瘪下去,那一条路,也就变得平坦了许多。
当崔凝安终于看清眼前人的面容,又往后退了一步。
此时,曲子也正好停了,弹琴的白衣男子将修长的指尖放到膝上,也缓缓抬起头来。
像是一个在此处等待了她许久的好友,目光灼灼,声音清脆,穿过层层竹叶,对她亲昵地说。
“你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