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堰传信回来后,裴永借探听消息之故瞒住了徐恒邈,出了随州营的大门便策马日夜兼程地赶往沥州。
等到了沥州后,裴永见到了被烧得发黑的驿站和熬了好几天仍强撑着精神的姚堰。
姚堰见到裴永后,立马便跪在了他面前。
“裴副将,我真是没用,连夫人也护不住。”
裴永颤颤地问,“夫人,夫人她怎么样了?”
姚堰发红的眼圈早已经止不住泪,“夫人她已经……”
说着说着,姚堰开始哽咽,后面慢慢地说不出话来。
裴永扯着姚堰的衣领有些愤怒,“临走前郎君是怎么交待你的,他嘱你一定要保护好夫人,将她安全送到端州。你不过才离开随州一日多,怎么便失信了?姚堰,你究竟是怎么保护夫人的?”
自姚堰跟着他们后,徐恒邈和裴永几乎没有对姚堰说过一次重话,更没有给他甩过什么脸色。裴永这样的生气,姚堰还是第一次见。
“裴副将,我对不起郎君,我什么也做不好,我保护不了郎君,我也保护不了夫人,我是个无用的人,我罪该万死,我实在是没用。”
揪着姚堰衣领的手慢慢收紧,将姚堰的脖子勒出红痕,最后又像是突然失去了力气一般,裴永突然将手甩开,姚堰便又摔到地上。
“夫人如今在哪里?”
姚堰慢慢从地上站起来,很快便带着裴永去了存放崔凝安尸身的地方。
杏儿跪在地上,神情恍惚地看着那块又长又宽的白布。
亲眼目睹崔凝安被火烧死后,杏儿连续痛哭了一日一夜,直到再也哭不出声,说不出话,她也不曾合眼休息,只是怔怔地守着这块白布,一句话也不说就跪在这块白布旁边。
裴永看了白布一眼又垂头走到一边,“这真的是夫人吗?”
姚堰眼里还留着泪,怯怯地点头,“是,已经找仵作看过,这是一具女尸,但是被烧得太厉害了,已经不能看清本来的面目,所以凭外表分辨不出来。但她是在三楼发现的,三楼只有夫人一人独居,这也许是,这,这应当是夫人了。”
姚堰忏悔着自己的过错,慢慢又跪到木地板上。
明明就差那么一点,就差那么一点点,他就能把夫人从火里就出来了。
裴永只觉头痛欲裂,不知道为什么会出了这样的祸事,恨姚堰不得力,更恨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祸。
明明这几日沥州一直都在下雨,这么大的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姚堰依旧低着头,不敢直视裴永的眼睛,“我也不知道,前日起火时,才停雨不久,我在马厩查看马匹,继而便见二楼起了火。因为泡了雨的缘故,所以开始这火并不大,但烟却又浓又黑。我冲上二楼时,夫人还在三楼一处较为安全的地方站着,我让她跑到另一处更为安全的地方接应她时,却不见了她的踪影,最后再去寻人的时候,夫人已经……”
裴永紧紧咬着牙,“这火究竟是怎么烧起来的?”
姚堰答,“一楼候命的侍女回忆说这火是从二楼烧起来的,是书房那边没合窗忘了吹熄蜡烛,所以蜡烛被吹倒了,就起了火,后来这火便烧起来了。后面我去查过,西侧那边木板烧毁得最严重,而书房东侧这边的木板被火烧的痕迹却比西侧那边还要轻一些,但这并不符合常理,所以我觉得这火应当不是从书房烧起来的。且雨后潮湿,这火想烧起来应该是很难。”
裴永转眼看向姚堰,“所以你觉得,这火不是自己烧起来的,是有人放火的?”
姚堰不做声,仍旧垂着头,好像是自己再应一句便有给自己开脱的嫌疑。
沥州的这个驿站位置有些偏僻,虽然宽敞,但是守卫的人手却不足,怕是有人盯上这里的空档也不足为奇。姚堰说的话很对,雨后潮湿,想烧起来很难。可偏得在前夜起了大火又将崔凝安烧死在火里了,又听闻起火那夜是后半夜了,驿站大多数人都睡了,等闻到烧灼的味道起身时,火已然烧得很大了。
裴永沉下脸,脑中飞快思考。
“在前夜附近可有什么异动?”
姚堰恍然大悟,“在火烧起来前,我好像听到了琴声。”
裴永瞪大了眼睛,颇为不解,“琴声?什么琴声?”
姚堰想了想,回答道,“不知道是哪里飘来的琴声,断断续续的,一会儿好像在房梁上,一会儿好像在三楼,一会儿好像在远处,我怎么也找不到弹琴的人,总以为是自己晚睡出现了幻觉。现在想想,那琴声断断续续的,弹得并不算娴熟。”
在半夜传来琴声实在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况且这驿站的四周空荡,离街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便是街上的酒楼歌肆传来,姚堰也断不可能听得这么清楚,定是有人不知藏在何处弹琴,以琴音为放火的信号,只待曲停后,将主楼燃起,把崔凝安烧死。
至于是谁想让崔凝安死,裴永站在原地踱步,猛地抬头睁眼。
莫非是珲曜国的人?他们想对崔凝安下手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完全有可能是他们。
只是裴永没想到这些珲曜人会这么卑鄙,前脚刚刚害了徐恒邈,后脚便来害崔凝安了。
裴永又问,“夫人的尸首你是在哪里发现的?”
姚堰攥紧袖子,手掌隔着布料抵着坚硬的木板,一动不动。
“是在三楼西侧木梯附近发现的,但我最后见到夫人时,分明见她是跑向东侧的,可我跑上去的时候,真的没见到夫人。”
裴永顿了顿又摇摇头,“不对,不对。你分明说西侧烧得最严重,夫人怎么可能会在西侧等你?”
姚堰愣了愣,眼前好像闪过一道亮光。
“裴副将,我想起来了,我跑上三楼的时候,好像看见了一个黑影,可当时我心急去救夫人,没有仔细看清,总以为是外面不知道是哪里投来的树影,可现在想来,那个影子又高又大,闪动极快,应当是个人影。”
裴永的声音慢慢变高,“你仔细再想想,你确定,你说的可是真的?”
姚堰坚定地点点头,“裴副将,并非是我为自己开脱,我好像是看见了一个黑影在三楼闪过,就在我跑上三楼不久,在跟夫人汇合的位置寻找夫人时,我亲眼所见,虽然并不能十分确定这究竟是何人。”
裴永反应极快,马上便让手下走过来又扔了身上的腰牌给前面领头的人,“你们去附近的酒楼歌肆问一问,看看前夜附近有没有什么异动?或是有没有看到什么鬼鬼祟祟的人在附近徘徊。其他人去城门查一查,前夜到今日出入的车马人员,必须要一个个核对清楚,有可疑之处,马上来回禀我。”
一队侍从皆领命散去。裴永打算再将仵作找来将尸首验明。
姚堰拦住他,“裴副将,之前将仵作找来浅辨尸首身份已是违矩,您现下还要再找仵作验一次,若是郎君知道了,您必定会受我所累,还请您三思。”
裴永招手让人前去请最好的仵作过来,又缓了缓,想想用什么言辞说服姚堰。
“夫人这么聪明,断不可能冲进火里去寻死,更不可能会烧成这个模样,现下尸首形容难辨,就这么浅浅一验,只知是男是女,你怎么又能知道,这具尸首究竟是不是夫人呢?”
姚堰慢慢回过神来,有些不可思议地望着裴永,“您是说,这具尸首有可能不是夫人?”
裴永不敢将话说得太绝对,“种种迹象都很可疑,夫人突然蒙此大难,实在是蹊跷,即便是你护卫不力,夫人也不可能烧得这么厉害,加之你刚刚说了这么多,我便有了疑问,这具盖着白布的尸首真的是夫人吗?也许是有人认定我们轻易不敢验明这具尸首的身份,所以想用此计来迷惑我们,可以拖延时间,也可以让他们以为夫人真的死了。”
但姚堰听后又问了一句,“若是这具尸首真的是夫人呢?”
裴永的表情依旧很镇定,像是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如果是这样,一切的罪责我会承担。”
仵作来验过尸首后,告诉裴永和姚堰,死者的年龄应当在二十到二十五岁左右,但颈骨断裂,盆骨,手肘等多处有伤,不像是被火烧死的,更像是人被打伤后将脖子折断,让人断了气后再拖进火里烧的。
这多处的伤,不像是一时半会儿便能做到的,起码,颈骨的伤比其他地方的伤要新很多。
裴永在听了仵作的回禀后再询问了一遍细节,“当时你跑到三楼救夫人的时候,有没有听到夫人的呼叫声?”
姚堰答道,“夫人在听见我叫她时应了我,但去汇合的过程中并没有听到夫人发出呼叫声。”
裴永心中暗暗有了决断,若这具尸首真是崔凝安,从旧伤上看便不合理,若是遇袭,总该有一声惊呼,可姚堰也没有听见。
也许,崔凝安还活着,这具尸首只是一个障眼法,放火的人想迷惑他们,让他们以为崔凝安真的死了,他们便能得逞了。
可如果崔凝安还活着,人现下到底去了哪里?难不成是珲曜人用计绑走了崔凝安,想以她为要挟,用作跟徐恒邈谈判的条件?但若是这样,他们何必要大费周章放火后又放一具女尸在这里迷惑他们,难不成这群卑劣的人想偷偷绑走崔凝安再悄悄地寻一处了结她?
无论裴永怎么推算,都猜不出最准确合理的意图。
派去查探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有人将探听回来的消息整理好后,到裴永身边禀报。
“裴副将,我们到附近的酒楼歌肆问过一遍,大部分人都不清楚那夜发生的事情,但有几个人说隐隐约约听见外面有响动,走到外面去看时,好像看见了几个人影在檐上飞跑,只是他们跑得很快,并看不真切面容,他们以为是飞贼,怕财物有损,便将门窗都紧紧锁上了,后来便没再留意外面了。不过他们也有人提到,那夜门外好似有人弹琴,好像有人瞧见,如东酒楼的屋顶上有人在弹琴,只是这琴声断断续续后被屋内的歌舞丝竹声盖住,便无人再留意了。”
这倒是与姚堰说得不差,那夜窗外果真有人弹琴,这应当是一个信号。
继而他又道,“沥州城门出入册上登记,四月初七一早便有一辆马车出城,这马车上载的是一个云蒙的客商,途径沥州城过夜修整。他一共带了三车的货物,都检查过了,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些香料,并没有什么异样的地方。”
裴永没来得及多想,只是问,“这云蒙的客商,是去哪里做生意的?”
姚堰忙抽出随身携带的舆图,手指飞快地在图上圈了圈,“若是向西走的话,便是返回云蒙的路,若是向东走,便是去珲曜国都的路。”
等到了沥州后,裴永见到了被烧得发黑的驿站和熬了好几天仍强撑着精神的姚堰。
姚堰见到裴永后,立马便跪在了他面前。
“裴副将,我真是没用,连夫人也护不住。”
裴永颤颤地问,“夫人,夫人她怎么样了?”
姚堰发红的眼圈早已经止不住泪,“夫人她已经……”
说着说着,姚堰开始哽咽,后面慢慢地说不出话来。
裴永扯着姚堰的衣领有些愤怒,“临走前郎君是怎么交待你的,他嘱你一定要保护好夫人,将她安全送到端州。你不过才离开随州一日多,怎么便失信了?姚堰,你究竟是怎么保护夫人的?”
自姚堰跟着他们后,徐恒邈和裴永几乎没有对姚堰说过一次重话,更没有给他甩过什么脸色。裴永这样的生气,姚堰还是第一次见。
“裴副将,我对不起郎君,我什么也做不好,我保护不了郎君,我也保护不了夫人,我是个无用的人,我罪该万死,我实在是没用。”
揪着姚堰衣领的手慢慢收紧,将姚堰的脖子勒出红痕,最后又像是突然失去了力气一般,裴永突然将手甩开,姚堰便又摔到地上。
“夫人如今在哪里?”
姚堰慢慢从地上站起来,很快便带着裴永去了存放崔凝安尸身的地方。
杏儿跪在地上,神情恍惚地看着那块又长又宽的白布。
亲眼目睹崔凝安被火烧死后,杏儿连续痛哭了一日一夜,直到再也哭不出声,说不出话,她也不曾合眼休息,只是怔怔地守着这块白布,一句话也不说就跪在这块白布旁边。
裴永看了白布一眼又垂头走到一边,“这真的是夫人吗?”
姚堰眼里还留着泪,怯怯地点头,“是,已经找仵作看过,这是一具女尸,但是被烧得太厉害了,已经不能看清本来的面目,所以凭外表分辨不出来。但她是在三楼发现的,三楼只有夫人一人独居,这也许是,这,这应当是夫人了。”
姚堰忏悔着自己的过错,慢慢又跪到木地板上。
明明就差那么一点,就差那么一点点,他就能把夫人从火里就出来了。
裴永只觉头痛欲裂,不知道为什么会出了这样的祸事,恨姚堰不得力,更恨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祸。
明明这几日沥州一直都在下雨,这么大的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姚堰依旧低着头,不敢直视裴永的眼睛,“我也不知道,前日起火时,才停雨不久,我在马厩查看马匹,继而便见二楼起了火。因为泡了雨的缘故,所以开始这火并不大,但烟却又浓又黑。我冲上二楼时,夫人还在三楼一处较为安全的地方站着,我让她跑到另一处更为安全的地方接应她时,却不见了她的踪影,最后再去寻人的时候,夫人已经……”
裴永紧紧咬着牙,“这火究竟是怎么烧起来的?”
姚堰答,“一楼候命的侍女回忆说这火是从二楼烧起来的,是书房那边没合窗忘了吹熄蜡烛,所以蜡烛被吹倒了,就起了火,后来这火便烧起来了。后面我去查过,西侧那边木板烧毁得最严重,而书房东侧这边的木板被火烧的痕迹却比西侧那边还要轻一些,但这并不符合常理,所以我觉得这火应当不是从书房烧起来的。且雨后潮湿,这火想烧起来应该是很难。”
裴永转眼看向姚堰,“所以你觉得,这火不是自己烧起来的,是有人放火的?”
姚堰不做声,仍旧垂着头,好像是自己再应一句便有给自己开脱的嫌疑。
沥州的这个驿站位置有些偏僻,虽然宽敞,但是守卫的人手却不足,怕是有人盯上这里的空档也不足为奇。姚堰说的话很对,雨后潮湿,想烧起来很难。可偏得在前夜起了大火又将崔凝安烧死在火里了,又听闻起火那夜是后半夜了,驿站大多数人都睡了,等闻到烧灼的味道起身时,火已然烧得很大了。
裴永沉下脸,脑中飞快思考。
“在前夜附近可有什么异动?”
姚堰恍然大悟,“在火烧起来前,我好像听到了琴声。”
裴永瞪大了眼睛,颇为不解,“琴声?什么琴声?”
姚堰想了想,回答道,“不知道是哪里飘来的琴声,断断续续的,一会儿好像在房梁上,一会儿好像在三楼,一会儿好像在远处,我怎么也找不到弹琴的人,总以为是自己晚睡出现了幻觉。现在想想,那琴声断断续续的,弹得并不算娴熟。”
在半夜传来琴声实在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况且这驿站的四周空荡,离街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便是街上的酒楼歌肆传来,姚堰也断不可能听得这么清楚,定是有人不知藏在何处弹琴,以琴音为放火的信号,只待曲停后,将主楼燃起,把崔凝安烧死。
至于是谁想让崔凝安死,裴永站在原地踱步,猛地抬头睁眼。
莫非是珲曜国的人?他们想对崔凝安下手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完全有可能是他们。
只是裴永没想到这些珲曜人会这么卑鄙,前脚刚刚害了徐恒邈,后脚便来害崔凝安了。
裴永又问,“夫人的尸首你是在哪里发现的?”
姚堰攥紧袖子,手掌隔着布料抵着坚硬的木板,一动不动。
“是在三楼西侧木梯附近发现的,但我最后见到夫人时,分明见她是跑向东侧的,可我跑上去的时候,真的没见到夫人。”
裴永顿了顿又摇摇头,“不对,不对。你分明说西侧烧得最严重,夫人怎么可能会在西侧等你?”
姚堰愣了愣,眼前好像闪过一道亮光。
“裴副将,我想起来了,我跑上三楼的时候,好像看见了一个黑影,可当时我心急去救夫人,没有仔细看清,总以为是外面不知道是哪里投来的树影,可现在想来,那个影子又高又大,闪动极快,应当是个人影。”
裴永的声音慢慢变高,“你仔细再想想,你确定,你说的可是真的?”
姚堰坚定地点点头,“裴副将,并非是我为自己开脱,我好像是看见了一个黑影在三楼闪过,就在我跑上三楼不久,在跟夫人汇合的位置寻找夫人时,我亲眼所见,虽然并不能十分确定这究竟是何人。”
裴永反应极快,马上便让手下走过来又扔了身上的腰牌给前面领头的人,“你们去附近的酒楼歌肆问一问,看看前夜附近有没有什么异动?或是有没有看到什么鬼鬼祟祟的人在附近徘徊。其他人去城门查一查,前夜到今日出入的车马人员,必须要一个个核对清楚,有可疑之处,马上来回禀我。”
一队侍从皆领命散去。裴永打算再将仵作找来将尸首验明。
姚堰拦住他,“裴副将,之前将仵作找来浅辨尸首身份已是违矩,您现下还要再找仵作验一次,若是郎君知道了,您必定会受我所累,还请您三思。”
裴永招手让人前去请最好的仵作过来,又缓了缓,想想用什么言辞说服姚堰。
“夫人这么聪明,断不可能冲进火里去寻死,更不可能会烧成这个模样,现下尸首形容难辨,就这么浅浅一验,只知是男是女,你怎么又能知道,这具尸首究竟是不是夫人呢?”
姚堰慢慢回过神来,有些不可思议地望着裴永,“您是说,这具尸首有可能不是夫人?”
裴永不敢将话说得太绝对,“种种迹象都很可疑,夫人突然蒙此大难,实在是蹊跷,即便是你护卫不力,夫人也不可能烧得这么厉害,加之你刚刚说了这么多,我便有了疑问,这具盖着白布的尸首真的是夫人吗?也许是有人认定我们轻易不敢验明这具尸首的身份,所以想用此计来迷惑我们,可以拖延时间,也可以让他们以为夫人真的死了。”
但姚堰听后又问了一句,“若是这具尸首真的是夫人呢?”
裴永的表情依旧很镇定,像是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如果是这样,一切的罪责我会承担。”
仵作来验过尸首后,告诉裴永和姚堰,死者的年龄应当在二十到二十五岁左右,但颈骨断裂,盆骨,手肘等多处有伤,不像是被火烧死的,更像是人被打伤后将脖子折断,让人断了气后再拖进火里烧的。
这多处的伤,不像是一时半会儿便能做到的,起码,颈骨的伤比其他地方的伤要新很多。
裴永在听了仵作的回禀后再询问了一遍细节,“当时你跑到三楼救夫人的时候,有没有听到夫人的呼叫声?”
姚堰答道,“夫人在听见我叫她时应了我,但去汇合的过程中并没有听到夫人发出呼叫声。”
裴永心中暗暗有了决断,若这具尸首真是崔凝安,从旧伤上看便不合理,若是遇袭,总该有一声惊呼,可姚堰也没有听见。
也许,崔凝安还活着,这具尸首只是一个障眼法,放火的人想迷惑他们,让他们以为崔凝安真的死了,他们便能得逞了。
可如果崔凝安还活着,人现下到底去了哪里?难不成是珲曜人用计绑走了崔凝安,想以她为要挟,用作跟徐恒邈谈判的条件?但若是这样,他们何必要大费周章放火后又放一具女尸在这里迷惑他们,难不成这群卑劣的人想偷偷绑走崔凝安再悄悄地寻一处了结她?
无论裴永怎么推算,都猜不出最准确合理的意图。
派去查探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有人将探听回来的消息整理好后,到裴永身边禀报。
“裴副将,我们到附近的酒楼歌肆问过一遍,大部分人都不清楚那夜发生的事情,但有几个人说隐隐约约听见外面有响动,走到外面去看时,好像看见了几个人影在檐上飞跑,只是他们跑得很快,并看不真切面容,他们以为是飞贼,怕财物有损,便将门窗都紧紧锁上了,后来便没再留意外面了。不过他们也有人提到,那夜门外好似有人弹琴,好像有人瞧见,如东酒楼的屋顶上有人在弹琴,只是这琴声断断续续后被屋内的歌舞丝竹声盖住,便无人再留意了。”
这倒是与姚堰说得不差,那夜窗外果真有人弹琴,这应当是一个信号。
继而他又道,“沥州城门出入册上登记,四月初七一早便有一辆马车出城,这马车上载的是一个云蒙的客商,途径沥州城过夜修整。他一共带了三车的货物,都检查过了,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些香料,并没有什么异样的地方。”
裴永没来得及多想,只是问,“这云蒙的客商,是去哪里做生意的?”
姚堰忙抽出随身携带的舆图,手指飞快地在图上圈了圈,“若是向西走的话,便是返回云蒙的路,若是向东走,便是去珲曜国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