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阳城钱宅。
寒风在黑夜中和着狂舞的大树高歌,古老的宅子矗立在朦胧的夜色中看着好戏。
“今夜的风怎么这么大?”
“管它呢,别扰了老太太睡就行。”
“老太太还没睡下呢,说是心绪不宁,胸口堵着,已经让厨房煮些安神汤了。”
宅子里两个近身服侍老太太的丫鬟遇见时交谈了几句,几句过后,其中一人往厨房的方向走去,未过多久,就端着一碗安神汤出来,朝钱老太太的房间走去。
只见她推开门,诡异的风一下子便把房里的烛灯给吹灭了。灯灭的一瞬间,她好像看见有一个身影从她眼前晃过。
她试探地喊了一声“老太太”,无人应答。
无奈,她只能将安神汤放到桌上,又摸索着去将房内的烛火点亮。
光明重现,房间的床上却空空如也,房内哪还有老太太的身影。
只见床上放置着一张纸条,她忙跑过去展开一看,纸条上面赫然写着:“借老太太一用。”
温榆背着被迷晕的钱老太太,轻松地在暗夜中飞檐走壁着。
钱家一旦发现老太太不见,必定会报官,因着钱耀须的关系,务必会闭城搜捕,他需要在他们搜捕前,将老太太带到郊外的竹林里,那里停着离开泸阳城的马车。
竹声鬼魅,暗剑如刺。
将老太太安置在马车里,温榆再出来时,发现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身蒙面黑衣,身姿英挺,仿若修竹。
“把人交给我,你可以走了。”他手中的刀在暗夜里闪着晶亮的白光,发出丧鸣的喧闹声。
温榆翻了一个白眼,问出那句千百年未曾变过的台词,“你是谁?”
对面的蒙脸黑衣人却懒得再多废口水,手中的剑以势如破竹的姿态迎向温榆,温榆微微闪过,利剑削过温榆的耳畔。
温榆回转到他的身后,提剑反击,他利落回身,两把利剑在风中交叉互鸣,刀光迸射。
一连五个回合下来,温榆注意到了对方出剑的时候收了几分力度,似有伤在身。对方有伤在身,自己才能和他打得不相上下,可见此人武艺在他之上。
温榆不敢轻视对方,一招一式皆打得极其认真。两人打着打着,就打到竹林中去。
再这么下去自己会体力不支,温榆瞅准时机,趁对方不备,两剑连闪,一段锋芒如剑的破竹猛地袭向黑衣人。
黑衣人闪躲不全,剑竹擦过他的右手手臂,霎时长痕断珠,血流似雨。
黑衣人有些恼羞成怒,换左手接剑,长剑疾刺,眼瞅着就要刺向温榆的胸口,剑到中途,陡然转向,竟朝着温榆的右手,他自己右手受伤的同样位置,直直刺去。
温榆敏捷闪过的同时,随着一声惊雷炸响,烟雾缭绕,眼前的人一下子消失不见了。
“糟糕。”
温榆连忙冲出竹林,撩开车帘,里面哪还有什么老太太。他有些懊恼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一脚将路边的石子踢飞。
“烦死了。”
……
小雪嗒嗒地落在树枝上,银装素裹,因着昨晚下半夜的第一场冬雪,今天一早窗外的世界只余洁白。
出了门,各家各户都有人在门前扫雪,家里小童蹲在旁边用树枝在雪中画着画,扫把“刷刷”的声音伴随着孩童的稚语,格外动听。
李承煦自那夜温言赶他走后,第二天一大早,他自己就臭着脸一声不吭地收拾包袱走了。
然而时隔五日,他又腆着一张脸,提着大袋小袋的东西,像没事人一样回来,还让温言去参观他新买的宅子。
温言抵不过他在旁的喋喋不休,便只能跟着他去参观他家。
“宅子一般,但胜在近,前边拐个弯就到了。”
两人在路上走着,温言往他指的方向望去,是离她家挺近的。
“平日里若有什么事需要我,打发温榆来叫我一声就行。诶,话说怎么没看见他,他平常不总是跟在你屁股后面瞎转悠吗?”
温言斜了他一眼,回道:“他替我去办些事。”
“什么事啊?去哪里办?什么时候办好?”
“李承煦,安静。”
“哦。”
到了李承煦的宅子,温言看到堆了满院的书,有些错愕。
“你要读这么多书?”这人明明平日里在太学不学无术,吊儿郎当的,何曾看过书。
温言不是很相信,她的眼神从这些书中一一掠过,看见一本自己较为熟悉的《昭明文选》,便顺手拣了出来,坐在椅子上翻了起来。
“我……是个爱书之人。”
宋识在旁边补充:“小公爷爱书,但不爱读书,这些书是置办给姑娘看的,姑娘闲暇时便可以过来看书。”
温言这才抬头正眼看了李承煦一眼。
耳朵通红的李承煦被揭穿了心思,有些窘迫,转过身后斥道:“谁要你多嘴的?”
宋识忙低下头。
“科考将至,你不打算考了吗?”
李承煦理直气壮:“我考啊,不考老头必会打断我的腿,只是能不能考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等到科考之后,我便离家去从军。”
温言怔了一下,如果说他马上便要离开,那她就不能通过他接近李清正了。
看来,她的计划得提前实施。
……
夜凉如水,两个更夫走在黑暗冷清的街道上,一人手中拿锣,一人手中拿梆。冬日的夜晚不仅刺骨,还格外的干燥,冻得俩人敲锣和喊更的声气都小了许多。
“子时三更,平安无事。”
其中一人连着喊了三遍时,他的搭档慌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颤抖地指着远处斜前方的一户人家。
那户人家在黑暗中发出一丝光芒来,似繁星点点,直灼人心。
王明曦在正厅再见到温言时,已是丑时二刻。
来人提着一个包袱,手里抱着一只小黑猫,青丝散乱,眼下暗沉,脸上还有未来得及擦干的炭黑痕迹,她的身后是一只耷拉着头的小黑犬。
王明曦眉头不禁微微皱起。
温言见了她,眼泪不受控制地翻涌而出,将衣领浸出了一片湿渍。
“求嫂嫂收留我些日子。”
王明曦忙拿帕子替她擦泪,“可是发生了什么?怎这般模样?”
温言吸了吸鼻子,平复了一下心情才道:“我家中遭了火。原是今夜我去了一趟厨房,离去之前忘记熄火,这橘猫顽劣,竟扑倒了油灯,油灯点燃了厨房里堆积的柴火。当时我早已睡下,等到我再次醒来时,火已经烧到了主屋。”
“后来邻居们我一同救了火,只是这屋子怕是住不得人了。”
王明曦看了一眼温言怀中的猫,这猫估计也被熏得够呛,不然一身橘毛怎会让她刚刚错认成黑猫。
她抬眸看了看眼前哭红了一双眼的温言,想这姑娘平日性子温和,待人客气,虽为一城知州的女儿,但她上京身边只有一个小童跟着,想她父亲定是不支持她一女子进太学为官的。
尽管如此,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来了京城,这其中心志非常人所能比,所以她一直认为她是个品性坚强的人。
可这到底也还是个未出阁的女子,家中遭了火,也是会伤心慌乱的。想到此处,看着眼前故作坚强的温言,她不禁更心疼了。
“没事的,既那屋子遭火住不得,便来国公府住,先前你来拜访我时,我便让你住在这了,是你不好意思。再说你一女子住在外面,身旁又只有一个孩子伺候着,不安全。住在这,也有侍女服侍你的日常起居,舒心些。”
想起平日跟在温言背后的小少年今夜不见人影,她又问道:“诶,那个小少年呢?”
“我让他回尚州替我收拾些东西,过些日子便回来。”
王明曦点头,亲切地拍了拍温言的手,“还有那屋子的事,也别担心,明日一早我便差人将要赔的钱送到业主那里去,他不会说你什么的。”
“多谢嫂嫂,要赔的钱我过些日子再还你。”
王明曦佯装生气,“你这孩子,怎算得这般清楚。别忘了,你父亲与我家公爹可是结拜兄弟,关系亲近,承煦他都还唤你一声姑姑。再说了,之前承煦在你那儿叨扰了好些日子,若你算得这般清楚,我岂不是还要将他在你家吃喝的钱还给你。”
温言忙摆手。
王明曦轻笑道:“你啊,以后就在府里安心住下,若你要走,我可是第一个要拦着的。”
就这样,温言在定国公府住了下来。
王明曦给她安排了一间小院子,院子里也种了一棵梨树,风景秀丽。还给她配了两个侍女,服侍日常起居。
一通忙活下来,等温言给小橘猫和小黄犬洗了个澡,自己沐浴更衣好后,天已经微微亮了。
房内,侍女见她的手背有烫伤的痕迹,忙拿药膏来擦。
温言看着发红发疼的皮肤,眼神冷漠:“无妨。”
不过是她将火把点燃时不小心烫到了,明天就会好的。
寒风在黑夜中和着狂舞的大树高歌,古老的宅子矗立在朦胧的夜色中看着好戏。
“今夜的风怎么这么大?”
“管它呢,别扰了老太太睡就行。”
“老太太还没睡下呢,说是心绪不宁,胸口堵着,已经让厨房煮些安神汤了。”
宅子里两个近身服侍老太太的丫鬟遇见时交谈了几句,几句过后,其中一人往厨房的方向走去,未过多久,就端着一碗安神汤出来,朝钱老太太的房间走去。
只见她推开门,诡异的风一下子便把房里的烛灯给吹灭了。灯灭的一瞬间,她好像看见有一个身影从她眼前晃过。
她试探地喊了一声“老太太”,无人应答。
无奈,她只能将安神汤放到桌上,又摸索着去将房内的烛火点亮。
光明重现,房间的床上却空空如也,房内哪还有老太太的身影。
只见床上放置着一张纸条,她忙跑过去展开一看,纸条上面赫然写着:“借老太太一用。”
温榆背着被迷晕的钱老太太,轻松地在暗夜中飞檐走壁着。
钱家一旦发现老太太不见,必定会报官,因着钱耀须的关系,务必会闭城搜捕,他需要在他们搜捕前,将老太太带到郊外的竹林里,那里停着离开泸阳城的马车。
竹声鬼魅,暗剑如刺。
将老太太安置在马车里,温榆再出来时,发现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身蒙面黑衣,身姿英挺,仿若修竹。
“把人交给我,你可以走了。”他手中的刀在暗夜里闪着晶亮的白光,发出丧鸣的喧闹声。
温榆翻了一个白眼,问出那句千百年未曾变过的台词,“你是谁?”
对面的蒙脸黑衣人却懒得再多废口水,手中的剑以势如破竹的姿态迎向温榆,温榆微微闪过,利剑削过温榆的耳畔。
温榆回转到他的身后,提剑反击,他利落回身,两把利剑在风中交叉互鸣,刀光迸射。
一连五个回合下来,温榆注意到了对方出剑的时候收了几分力度,似有伤在身。对方有伤在身,自己才能和他打得不相上下,可见此人武艺在他之上。
温榆不敢轻视对方,一招一式皆打得极其认真。两人打着打着,就打到竹林中去。
再这么下去自己会体力不支,温榆瞅准时机,趁对方不备,两剑连闪,一段锋芒如剑的破竹猛地袭向黑衣人。
黑衣人闪躲不全,剑竹擦过他的右手手臂,霎时长痕断珠,血流似雨。
黑衣人有些恼羞成怒,换左手接剑,长剑疾刺,眼瞅着就要刺向温榆的胸口,剑到中途,陡然转向,竟朝着温榆的右手,他自己右手受伤的同样位置,直直刺去。
温榆敏捷闪过的同时,随着一声惊雷炸响,烟雾缭绕,眼前的人一下子消失不见了。
“糟糕。”
温榆连忙冲出竹林,撩开车帘,里面哪还有什么老太太。他有些懊恼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一脚将路边的石子踢飞。
“烦死了。”
……
小雪嗒嗒地落在树枝上,银装素裹,因着昨晚下半夜的第一场冬雪,今天一早窗外的世界只余洁白。
出了门,各家各户都有人在门前扫雪,家里小童蹲在旁边用树枝在雪中画着画,扫把“刷刷”的声音伴随着孩童的稚语,格外动听。
李承煦自那夜温言赶他走后,第二天一大早,他自己就臭着脸一声不吭地收拾包袱走了。
然而时隔五日,他又腆着一张脸,提着大袋小袋的东西,像没事人一样回来,还让温言去参观他新买的宅子。
温言抵不过他在旁的喋喋不休,便只能跟着他去参观他家。
“宅子一般,但胜在近,前边拐个弯就到了。”
两人在路上走着,温言往他指的方向望去,是离她家挺近的。
“平日里若有什么事需要我,打发温榆来叫我一声就行。诶,话说怎么没看见他,他平常不总是跟在你屁股后面瞎转悠吗?”
温言斜了他一眼,回道:“他替我去办些事。”
“什么事啊?去哪里办?什么时候办好?”
“李承煦,安静。”
“哦。”
到了李承煦的宅子,温言看到堆了满院的书,有些错愕。
“你要读这么多书?”这人明明平日里在太学不学无术,吊儿郎当的,何曾看过书。
温言不是很相信,她的眼神从这些书中一一掠过,看见一本自己较为熟悉的《昭明文选》,便顺手拣了出来,坐在椅子上翻了起来。
“我……是个爱书之人。”
宋识在旁边补充:“小公爷爱书,但不爱读书,这些书是置办给姑娘看的,姑娘闲暇时便可以过来看书。”
温言这才抬头正眼看了李承煦一眼。
耳朵通红的李承煦被揭穿了心思,有些窘迫,转过身后斥道:“谁要你多嘴的?”
宋识忙低下头。
“科考将至,你不打算考了吗?”
李承煦理直气壮:“我考啊,不考老头必会打断我的腿,只是能不能考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等到科考之后,我便离家去从军。”
温言怔了一下,如果说他马上便要离开,那她就不能通过他接近李清正了。
看来,她的计划得提前实施。
……
夜凉如水,两个更夫走在黑暗冷清的街道上,一人手中拿锣,一人手中拿梆。冬日的夜晚不仅刺骨,还格外的干燥,冻得俩人敲锣和喊更的声气都小了许多。
“子时三更,平安无事。”
其中一人连着喊了三遍时,他的搭档慌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颤抖地指着远处斜前方的一户人家。
那户人家在黑暗中发出一丝光芒来,似繁星点点,直灼人心。
王明曦在正厅再见到温言时,已是丑时二刻。
来人提着一个包袱,手里抱着一只小黑猫,青丝散乱,眼下暗沉,脸上还有未来得及擦干的炭黑痕迹,她的身后是一只耷拉着头的小黑犬。
王明曦眉头不禁微微皱起。
温言见了她,眼泪不受控制地翻涌而出,将衣领浸出了一片湿渍。
“求嫂嫂收留我些日子。”
王明曦忙拿帕子替她擦泪,“可是发生了什么?怎这般模样?”
温言吸了吸鼻子,平复了一下心情才道:“我家中遭了火。原是今夜我去了一趟厨房,离去之前忘记熄火,这橘猫顽劣,竟扑倒了油灯,油灯点燃了厨房里堆积的柴火。当时我早已睡下,等到我再次醒来时,火已经烧到了主屋。”
“后来邻居们我一同救了火,只是这屋子怕是住不得人了。”
王明曦看了一眼温言怀中的猫,这猫估计也被熏得够呛,不然一身橘毛怎会让她刚刚错认成黑猫。
她抬眸看了看眼前哭红了一双眼的温言,想这姑娘平日性子温和,待人客气,虽为一城知州的女儿,但她上京身边只有一个小童跟着,想她父亲定是不支持她一女子进太学为官的。
尽管如此,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来了京城,这其中心志非常人所能比,所以她一直认为她是个品性坚强的人。
可这到底也还是个未出阁的女子,家中遭了火,也是会伤心慌乱的。想到此处,看着眼前故作坚强的温言,她不禁更心疼了。
“没事的,既那屋子遭火住不得,便来国公府住,先前你来拜访我时,我便让你住在这了,是你不好意思。再说你一女子住在外面,身旁又只有一个孩子伺候着,不安全。住在这,也有侍女服侍你的日常起居,舒心些。”
想起平日跟在温言背后的小少年今夜不见人影,她又问道:“诶,那个小少年呢?”
“我让他回尚州替我收拾些东西,过些日子便回来。”
王明曦点头,亲切地拍了拍温言的手,“还有那屋子的事,也别担心,明日一早我便差人将要赔的钱送到业主那里去,他不会说你什么的。”
“多谢嫂嫂,要赔的钱我过些日子再还你。”
王明曦佯装生气,“你这孩子,怎算得这般清楚。别忘了,你父亲与我家公爹可是结拜兄弟,关系亲近,承煦他都还唤你一声姑姑。再说了,之前承煦在你那儿叨扰了好些日子,若你算得这般清楚,我岂不是还要将他在你家吃喝的钱还给你。”
温言忙摆手。
王明曦轻笑道:“你啊,以后就在府里安心住下,若你要走,我可是第一个要拦着的。”
就这样,温言在定国公府住了下来。
王明曦给她安排了一间小院子,院子里也种了一棵梨树,风景秀丽。还给她配了两个侍女,服侍日常起居。
一通忙活下来,等温言给小橘猫和小黄犬洗了个澡,自己沐浴更衣好后,天已经微微亮了。
房内,侍女见她的手背有烫伤的痕迹,忙拿药膏来擦。
温言看着发红发疼的皮肤,眼神冷漠:“无妨。”
不过是她将火把点燃时不小心烫到了,明天就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