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
山城的夏日热浪翻滚。
烈日被空调和窗帘阻隔,房间里唯独书桌上亮着一盏灯。
书页轻轻被翻动,柳时竹默默整理着桌上的物件。
亲戚们的高亢谈笑声从门缝中传来,伴着夏日里永不休止的蝉鸣,汇成刺耳的声浪,在脑海里滋滋作响。
“嘎吱——”
凳子腿在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声响。
顿了下,柳时竹环顾四周,从书柜上翻出降噪耳机。
搬来池江已经快一天,东西收拾的七七八八,书柜也基本塞满,但仍觉得房间空荡,刻板得像标准的样板间,没有半点生活气息。
她戴上降噪耳机,沉默地坐了回去。
桌子上的手机微震——
程辛:【下来】
刚戴上的耳机又放下,房门被打开,巨大的喧噪铺涌而来,震荡着耳膜。
从楼梯下来,柳时竹目光淡淡地扫过客厅里的亲戚。
这些亲戚她大多没怎么见过,也很少在母亲口中听到。
但毕竟,今天是她们母女搬回池江的第二天,可能是为了维系多年未见的感情,亲戚们都不约而同地过来恭贺乔迁。
扯了下唇,柳时竹没什么情绪地走到了母亲程辛身边。
她平静喊:“妈。”
程辛偏头看她,夏季湿闷,少女穿了件粉色收腰衬衣,搭配浅灰短裙,勾勒出纤细腰身,看着轻灵而新潮。
她只点了点头,便回头同他人说话。
柳时竹也未说话,静静地站在程辛身旁。
一旁的亲戚走了过来,不着痕迹地上下打量她:“这是时竹吧,都长那么大了,快让大姨好好看看你。”
柳时竹顺着她的话:“大姨好。”
紧跟着几个亲戚也都围着过来,相互简单地寒暄了几句,话题不外乎只局限于小时候抱过你,现在长大了差点认不出来了。
面对几近陌生的亲戚,柳时竹的回复略显冷淡,只不冷不热地挑着回答了几句。
这性格几乎和程辛如出一辙,漠然视之一切。
亲戚也都见怪不怪,依旧热情地围着她转,各种夸赞她和程辛。
“还是小妹有本事,妹夫去世那么多年。”挺着大肚子的亲戚开口,“一个人把时竹拉扯大,生意也做的红红火火,房子钞票这下是全不缺喽。”
他说完这话,身边的妻子尴尬地看了看程辛,连忙补话:“小辛,你姐夫说这话没别的意思,他这些年没见你们俩了,情绪比较激动。”
“现在小妹因为工作搬回来也好,多照顾照顾一家人,为家庭利益着想。”男人并不理会妻子,摸着肚子说,“时竹也要收收自己的冷性子,不能像你妈那样,不然吃亏了都没人帮你。”
柳时竹皱了下眉,下一秒,身旁的亲戚就用手臂捣了一下男人,说:“时竹还小,你瞎操心个什么劲啊。”
场面冷了下来。
程辛在旁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不冷不热地问了几句男人的工作。
“原来是李永晨公司的,我认识他。”她淡淡笑,“回来让他好好关照你。”
程辛只说了这一句,男人的脸色却在一瞬间变得不自然起来。他在公司对老板低头哈腰喊李总,而程辛却只称呼其名,自然一分高下。
其他亲戚凑了过来,替男人打圆场,话题轻描淡写被扯开,言语间也对程辛多了几分恭维。
这些年,在柳父去世后,程辛带着柳时竹搬离池江。她性子刚强,一个人白手起家,过的并不容易,与亲戚们联系的也少,好在公司发展迅速,节节高升。
也正是公司版图扩展,要在池江发展,程辛才带着柳时竹搬回池江定居。
几个来回对话,忽然话题回到了柳时竹身上。
“时竹啊,这快开学了,打算上哪个高中?”
柳时竹沉默。
程辛恬然道:“池江一中火箭班。”
池江一中是本地最好的公立学校,一般很少有转校生进去,除非成绩或家庭背景过硬。火箭班更是尖子中的尖子,几乎把全市联考前几包圆。
“一中好啊。”一个亲戚说,“我邻居家小孩就是这个学校的,说上次联考,火箭班还冲出一匹黑马,直接超了第二名几十分。”
“好像叫什么…梁…梁旭?”
亲戚当中来的也有孩子,听到这个名字,他们忽然叽叽喳喳地吵作一团。而另一部分亲戚则恭维道,一中好,让柳时竹入学后努力学习,将来给他们柳家出个状元。
柳时竹自小成绩优越,恭维的话,从小听到大,再听到亲戚说这些,心里已经毫无波澜。
藏在口袋里的手机忽然震动起来,她看了眼,是好友钟溪的来电。
陌生的亲戚们仍在聊天,团坐在客厅中,乌泱泱地近似要把整个空间的光亮都要淹没,耳朵里被挤占得只剩下最原始的嘈杂声。
坐在沙发一侧,柳时竹漠不关心地听着这话,她垂手拿起桌上的茶盏,轻轻抿了口。
茶水的涩苦直达喉间,激得她舌尖发麻。
她坐了会,起身说。
“有点闷,我出去一趟。”
……
从空调房出来,热浪从脚底一路上涌,空气密不透风,闷得柳时竹有些呼吸困难。
像是被困在了这座山城里。
她拿出手机,拨回钟溪的电话。
淡淡忧伤的歌声缓缓响起——“到底变了模样/变得一声不响。”
站在跨江大桥上,柳时竹趴在栏杆上,江风灌满她的衣袖,撑得大大的。
悠长的汽笛声在江边响起,轮渡漾开水面朝着远方驶去,然后逐渐变成一个看不清的小黑点。
电话不知何时被接起,钟溪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我今天去了你家。”
似乎已经预料到要说什么,柳时竹的反应格外平静,她淡淡地“嗯”了声,沉默地继续听她说。
钟溪说:“你邻居告诉我,你们搬走了。”
她的声音很轻,像是要飘散在这江风中。
柳时竹垂下眼,平静地告诉她,如同昨天程辛通知她搬家那般,“我妈工作调动,需要搬到池江,我的学籍也一并拉入了池江。”
“以后就在池江生活了。”
电话那边不声不响很久。
钟溪固执地问:“不能留下来吗?”
柳时竹只是说:“我已经在池江了。”
“可是你都没告诉我。”
“对不起……”指尖无意识地在栏杆来回移动,柳时竹捏紧了手机,“我也是才知道。”
程辛女士做事很少过问柳时竹的意见,大多直接替她抉择,木已成舟之后才会告知她。常有人说,这对母女俩看起来丝毫不像母女,倒像阶层分明的上下级关系,一个发出指令,一个超额完成。
从东庐搬来池江的每一步,都在她意料之外。
程辛女士从未对她提过她搬来池江的事,只是在搬到池江后,轻飘飘地告诉她这个既定事实。
她不想额外多说,也不必多说,钟溪其实已经明白。
双方不约而同地沉默。
那头,钟溪放下电话。
她整理了很久情绪,却还是没忍住问:“那我们会是最好的朋友吗?”
“……”
柳时竹笑出声来,她极其客观地陈述:“理论上,会的。”
“会永远都是。”
电话挂断之后,柳时竹又独自站在桥上,看着过往行人从身边不断穿梭,浓烈的格格不入感再次袭来。
停留许久,她捏着手机,继续游荡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中。
同东庐市不一样,池江是依山而建,大江穿城而过,被分割成江北和江南两块。
江南几区属于老城区,早些年发展很好,近些年却有些跟不上时代进程。江北区主要发展以新型产业为主,发展迅猛,房价也贵得离谱,其中百里弄占据榜首。
而柳时竹家便住在百里弄。
柳时竹对这并没有什么概念,她只是知道百里弄靠江,可以俯瞰整个江面。但同时百米寻不见一家商户,格外僻静。
以至于从江北走到江南区,柳时竹乍然间有些不适应。
老城区早期规划不佳,矮矮的居民楼一幢接着一幢,中间穿插着小小的街道。孩童骑着三轮自行车笑语经过,空气中吹满一圈又一圈泡泡。
泡泡在阳光下折射出五光十色,如老旧黑白照片泛着毛的边,真实而又虚假的令人不敢相信。
硕大的梧桐树遮住太阳,走在下面,一步一步踩着自己细碎的影子。
柳时竹观察着周围的一切,觉得虚幻的像是一场梦。
她进了一家便利店,反射性拿了一瓶矿泉水。
在结账时,瞥见冷柜里的汽水,柳时竹恍神了下。
程辛平时不准她喝汽水,觉得营养价值低,只督促她喝牛奶。
再回神时,柳时竹礼貌打断结账员的动作,“抱歉,我能把它换成汽水吗?”
结账员自然点头。
将矿泉水放回柜台,柳时竹选了一款橘子味的汽水,停留几秒后,又伸手拿下一盒甜品。
店里有位置,她坐在落地窗前,拆开酸奶,望着窗外发呆。
窗户正对着街道,人流来来往往,还能看见对面几个男生正在打篮球。
模样看不大清,只能看见依稀的身形,简单地通过衣服颜色辨别人。
盯着看了许久,便自然注意到其中总是进球的少年。
高挑劲瘦,穿着无袖黑t,肩膀平直而宽阔。运球时,手掌拍击着篮球,整个手臂的肌肉线条流畅有力,有一种介于劲壮和清瘦之间的少年感。
飞奔在球场时,清风扬起碎发,露出饱满的额头,眉眼间意气风发。即使有些距离,但仍然能感受到少年身上似飞鸟般无忧无虑的朝气与活力。
炽热的夏风吹卷起云层,连带着刺眼的阳光从期间穿透而出,犹如一股涌动的热浪,染红了云雾,点燃了整个篮球场。
烈日阻挡不了少年们奔跑的步伐,篮球在他们之前传递,目不暇接。
很快到了赛点。
刚刚的黑t少年被伙伴们围住,施展不开身体,球被困在方圆之中。
垂头收拾盒子,柳时竹看出男生想要赢球的几率不大了。
然而就在下一秒。
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绚烂的弧线。
“砰——”
少年毫不犹豫纵身跃起,阳光炫影了他的身形,一个简单的三分球,精准命中篮筐。
炎热的夏日里,那一球像是短暂而令人惊喜的凉风,少年潇洒的身形,如人心中模糊而又动人的幻影。
收回眼,柳时竹起身扔掉桌上的垃圾,又折返买了一瓶矿泉水出了便利店。
恰是傍晚时分,天空高挂着血染般的火烧云。
远处的山峦也被余晖染上了一抹红色,像是燃烧的烈焰,舞动着灼热的边缘,整个世界仿佛被火焰所包围,熠熠生辉。
下一刻,赢了球的少年走了进来。
他身后,厚重的门帘被揭起,发出沉闷而哗啦的响声。
柔和的阳光穿透其中,光与影像是有了实体般,在空中浮动。
太阳的余热垂落在少年少女身上,两人各自望向对方,视线相撞——
冷漠、快速地相互打量,像是盛夏白瓷梅子汤叮咚叮呤相撞,一时之间也分不清谁更冷冽些。
但大概是柳时竹略胜一筹。
少女齐肩短发,空气刘海。
生得一双丹凤眼,眼皮薄透,瞳仁漆黑如墨,似藏于冰面下暗流涌动的冷凝,孤独地游离在人群外。
她冷然地站着,仿佛空中幻影的繁华绚丽,傲然伶俜地等待谁为它添上最终水墨色。
同时全身的疏离感又似将全世界推之门外。
而梁旭则截然不同。
少年眉宇间见光,眼皮褶皱宽而微微上挑,望向人时好似笑眼,熠熠生辉。身上更有压不住的张扬气,带着少年人的骄傲与坦然。
双方各自都生得一张好皮囊,对各自皆都不感兴趣,对视一眼便匆匆分开,擦肩而过。
临终前,柳时竹依稀听到他的名字。
——梁旭。
山城的夏日热浪翻滚。
烈日被空调和窗帘阻隔,房间里唯独书桌上亮着一盏灯。
书页轻轻被翻动,柳时竹默默整理着桌上的物件。
亲戚们的高亢谈笑声从门缝中传来,伴着夏日里永不休止的蝉鸣,汇成刺耳的声浪,在脑海里滋滋作响。
“嘎吱——”
凳子腿在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声响。
顿了下,柳时竹环顾四周,从书柜上翻出降噪耳机。
搬来池江已经快一天,东西收拾的七七八八,书柜也基本塞满,但仍觉得房间空荡,刻板得像标准的样板间,没有半点生活气息。
她戴上降噪耳机,沉默地坐了回去。
桌子上的手机微震——
程辛:【下来】
刚戴上的耳机又放下,房门被打开,巨大的喧噪铺涌而来,震荡着耳膜。
从楼梯下来,柳时竹目光淡淡地扫过客厅里的亲戚。
这些亲戚她大多没怎么见过,也很少在母亲口中听到。
但毕竟,今天是她们母女搬回池江的第二天,可能是为了维系多年未见的感情,亲戚们都不约而同地过来恭贺乔迁。
扯了下唇,柳时竹没什么情绪地走到了母亲程辛身边。
她平静喊:“妈。”
程辛偏头看她,夏季湿闷,少女穿了件粉色收腰衬衣,搭配浅灰短裙,勾勒出纤细腰身,看着轻灵而新潮。
她只点了点头,便回头同他人说话。
柳时竹也未说话,静静地站在程辛身旁。
一旁的亲戚走了过来,不着痕迹地上下打量她:“这是时竹吧,都长那么大了,快让大姨好好看看你。”
柳时竹顺着她的话:“大姨好。”
紧跟着几个亲戚也都围着过来,相互简单地寒暄了几句,话题不外乎只局限于小时候抱过你,现在长大了差点认不出来了。
面对几近陌生的亲戚,柳时竹的回复略显冷淡,只不冷不热地挑着回答了几句。
这性格几乎和程辛如出一辙,漠然视之一切。
亲戚也都见怪不怪,依旧热情地围着她转,各种夸赞她和程辛。
“还是小妹有本事,妹夫去世那么多年。”挺着大肚子的亲戚开口,“一个人把时竹拉扯大,生意也做的红红火火,房子钞票这下是全不缺喽。”
他说完这话,身边的妻子尴尬地看了看程辛,连忙补话:“小辛,你姐夫说这话没别的意思,他这些年没见你们俩了,情绪比较激动。”
“现在小妹因为工作搬回来也好,多照顾照顾一家人,为家庭利益着想。”男人并不理会妻子,摸着肚子说,“时竹也要收收自己的冷性子,不能像你妈那样,不然吃亏了都没人帮你。”
柳时竹皱了下眉,下一秒,身旁的亲戚就用手臂捣了一下男人,说:“时竹还小,你瞎操心个什么劲啊。”
场面冷了下来。
程辛在旁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不冷不热地问了几句男人的工作。
“原来是李永晨公司的,我认识他。”她淡淡笑,“回来让他好好关照你。”
程辛只说了这一句,男人的脸色却在一瞬间变得不自然起来。他在公司对老板低头哈腰喊李总,而程辛却只称呼其名,自然一分高下。
其他亲戚凑了过来,替男人打圆场,话题轻描淡写被扯开,言语间也对程辛多了几分恭维。
这些年,在柳父去世后,程辛带着柳时竹搬离池江。她性子刚强,一个人白手起家,过的并不容易,与亲戚们联系的也少,好在公司发展迅速,节节高升。
也正是公司版图扩展,要在池江发展,程辛才带着柳时竹搬回池江定居。
几个来回对话,忽然话题回到了柳时竹身上。
“时竹啊,这快开学了,打算上哪个高中?”
柳时竹沉默。
程辛恬然道:“池江一中火箭班。”
池江一中是本地最好的公立学校,一般很少有转校生进去,除非成绩或家庭背景过硬。火箭班更是尖子中的尖子,几乎把全市联考前几包圆。
“一中好啊。”一个亲戚说,“我邻居家小孩就是这个学校的,说上次联考,火箭班还冲出一匹黑马,直接超了第二名几十分。”
“好像叫什么…梁…梁旭?”
亲戚当中来的也有孩子,听到这个名字,他们忽然叽叽喳喳地吵作一团。而另一部分亲戚则恭维道,一中好,让柳时竹入学后努力学习,将来给他们柳家出个状元。
柳时竹自小成绩优越,恭维的话,从小听到大,再听到亲戚说这些,心里已经毫无波澜。
藏在口袋里的手机忽然震动起来,她看了眼,是好友钟溪的来电。
陌生的亲戚们仍在聊天,团坐在客厅中,乌泱泱地近似要把整个空间的光亮都要淹没,耳朵里被挤占得只剩下最原始的嘈杂声。
坐在沙发一侧,柳时竹漠不关心地听着这话,她垂手拿起桌上的茶盏,轻轻抿了口。
茶水的涩苦直达喉间,激得她舌尖发麻。
她坐了会,起身说。
“有点闷,我出去一趟。”
……
从空调房出来,热浪从脚底一路上涌,空气密不透风,闷得柳时竹有些呼吸困难。
像是被困在了这座山城里。
她拿出手机,拨回钟溪的电话。
淡淡忧伤的歌声缓缓响起——“到底变了模样/变得一声不响。”
站在跨江大桥上,柳时竹趴在栏杆上,江风灌满她的衣袖,撑得大大的。
悠长的汽笛声在江边响起,轮渡漾开水面朝着远方驶去,然后逐渐变成一个看不清的小黑点。
电话不知何时被接起,钟溪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我今天去了你家。”
似乎已经预料到要说什么,柳时竹的反应格外平静,她淡淡地“嗯”了声,沉默地继续听她说。
钟溪说:“你邻居告诉我,你们搬走了。”
她的声音很轻,像是要飘散在这江风中。
柳时竹垂下眼,平静地告诉她,如同昨天程辛通知她搬家那般,“我妈工作调动,需要搬到池江,我的学籍也一并拉入了池江。”
“以后就在池江生活了。”
电话那边不声不响很久。
钟溪固执地问:“不能留下来吗?”
柳时竹只是说:“我已经在池江了。”
“可是你都没告诉我。”
“对不起……”指尖无意识地在栏杆来回移动,柳时竹捏紧了手机,“我也是才知道。”
程辛女士做事很少过问柳时竹的意见,大多直接替她抉择,木已成舟之后才会告知她。常有人说,这对母女俩看起来丝毫不像母女,倒像阶层分明的上下级关系,一个发出指令,一个超额完成。
从东庐搬来池江的每一步,都在她意料之外。
程辛女士从未对她提过她搬来池江的事,只是在搬到池江后,轻飘飘地告诉她这个既定事实。
她不想额外多说,也不必多说,钟溪其实已经明白。
双方不约而同地沉默。
那头,钟溪放下电话。
她整理了很久情绪,却还是没忍住问:“那我们会是最好的朋友吗?”
“……”
柳时竹笑出声来,她极其客观地陈述:“理论上,会的。”
“会永远都是。”
电话挂断之后,柳时竹又独自站在桥上,看着过往行人从身边不断穿梭,浓烈的格格不入感再次袭来。
停留许久,她捏着手机,继续游荡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中。
同东庐市不一样,池江是依山而建,大江穿城而过,被分割成江北和江南两块。
江南几区属于老城区,早些年发展很好,近些年却有些跟不上时代进程。江北区主要发展以新型产业为主,发展迅猛,房价也贵得离谱,其中百里弄占据榜首。
而柳时竹家便住在百里弄。
柳时竹对这并没有什么概念,她只是知道百里弄靠江,可以俯瞰整个江面。但同时百米寻不见一家商户,格外僻静。
以至于从江北走到江南区,柳时竹乍然间有些不适应。
老城区早期规划不佳,矮矮的居民楼一幢接着一幢,中间穿插着小小的街道。孩童骑着三轮自行车笑语经过,空气中吹满一圈又一圈泡泡。
泡泡在阳光下折射出五光十色,如老旧黑白照片泛着毛的边,真实而又虚假的令人不敢相信。
硕大的梧桐树遮住太阳,走在下面,一步一步踩着自己细碎的影子。
柳时竹观察着周围的一切,觉得虚幻的像是一场梦。
她进了一家便利店,反射性拿了一瓶矿泉水。
在结账时,瞥见冷柜里的汽水,柳时竹恍神了下。
程辛平时不准她喝汽水,觉得营养价值低,只督促她喝牛奶。
再回神时,柳时竹礼貌打断结账员的动作,“抱歉,我能把它换成汽水吗?”
结账员自然点头。
将矿泉水放回柜台,柳时竹选了一款橘子味的汽水,停留几秒后,又伸手拿下一盒甜品。
店里有位置,她坐在落地窗前,拆开酸奶,望着窗外发呆。
窗户正对着街道,人流来来往往,还能看见对面几个男生正在打篮球。
模样看不大清,只能看见依稀的身形,简单地通过衣服颜色辨别人。
盯着看了许久,便自然注意到其中总是进球的少年。
高挑劲瘦,穿着无袖黑t,肩膀平直而宽阔。运球时,手掌拍击着篮球,整个手臂的肌肉线条流畅有力,有一种介于劲壮和清瘦之间的少年感。
飞奔在球场时,清风扬起碎发,露出饱满的额头,眉眼间意气风发。即使有些距离,但仍然能感受到少年身上似飞鸟般无忧无虑的朝气与活力。
炽热的夏风吹卷起云层,连带着刺眼的阳光从期间穿透而出,犹如一股涌动的热浪,染红了云雾,点燃了整个篮球场。
烈日阻挡不了少年们奔跑的步伐,篮球在他们之前传递,目不暇接。
很快到了赛点。
刚刚的黑t少年被伙伴们围住,施展不开身体,球被困在方圆之中。
垂头收拾盒子,柳时竹看出男生想要赢球的几率不大了。
然而就在下一秒。
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绚烂的弧线。
“砰——”
少年毫不犹豫纵身跃起,阳光炫影了他的身形,一个简单的三分球,精准命中篮筐。
炎热的夏日里,那一球像是短暂而令人惊喜的凉风,少年潇洒的身形,如人心中模糊而又动人的幻影。
收回眼,柳时竹起身扔掉桌上的垃圾,又折返买了一瓶矿泉水出了便利店。
恰是傍晚时分,天空高挂着血染般的火烧云。
远处的山峦也被余晖染上了一抹红色,像是燃烧的烈焰,舞动着灼热的边缘,整个世界仿佛被火焰所包围,熠熠生辉。
下一刻,赢了球的少年走了进来。
他身后,厚重的门帘被揭起,发出沉闷而哗啦的响声。
柔和的阳光穿透其中,光与影像是有了实体般,在空中浮动。
太阳的余热垂落在少年少女身上,两人各自望向对方,视线相撞——
冷漠、快速地相互打量,像是盛夏白瓷梅子汤叮咚叮呤相撞,一时之间也分不清谁更冷冽些。
但大概是柳时竹略胜一筹。
少女齐肩短发,空气刘海。
生得一双丹凤眼,眼皮薄透,瞳仁漆黑如墨,似藏于冰面下暗流涌动的冷凝,孤独地游离在人群外。
她冷然地站着,仿佛空中幻影的繁华绚丽,傲然伶俜地等待谁为它添上最终水墨色。
同时全身的疏离感又似将全世界推之门外。
而梁旭则截然不同。
少年眉宇间见光,眼皮褶皱宽而微微上挑,望向人时好似笑眼,熠熠生辉。身上更有压不住的张扬气,带着少年人的骄傲与坦然。
双方各自都生得一张好皮囊,对各自皆都不感兴趣,对视一眼便匆匆分开,擦肩而过。
临终前,柳时竹依稀听到他的名字。
——梁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