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会,长安分坛。
“不好了,董将军死了,死在了佛塔会上,尸体凭空消失,现场还搜到了女子残肢,而那一处寺院正是我们的秘密据点!”
这位董将军不仅是朝中大将,还是白衣会的秘密大供奉,身份极其敏感且特殊。
白藏黑沉着脸,把人都轰了出去。
侯龄之捏着一张纸条,这是掖在怨女残肢里的信,被他们安排在寺庙里的人,趁转运尸体时取了出来,对方这次只提了一个要求——让他立刻上缴钱财。他垂下手臂,冷静道:“看来这个人非常恨我们!他并非冲着我来,而是冲着整个白衣会。”
但恨他们的人海了去,毕竟白衣会从供奉那里收取钱财,获得数不清的财富,信徒、同行、甚至是朝廷都有可能对付他们。
“而且这个人对我们非常熟悉,知道我们的据点,知道纸条一定会到我的手上,也知道杀什么人能给我们致命的伤害。”
“主上,难道他随机杀了那么多人,只是为了杀这个将军,给白衣会沉重一击?”
城中供奉太多,无法一一保护,而且这些人不愿意暴露,更不愿和白衣会在明面上有任何接触和联系,就算他们派人,也会被明里暗里甩掉。
当想到这一点,侯龄之就知道会被人钻空子,只是没想到事态会闹得这么大。
对方所知,比他们预估的更多。
白藏显然也抓住了关键:“他们抓了怨女,从她嘴里撬出了机密,这是在给我们警告?”
他气得七窍生烟,脖子上挂着的念珠随他的情绪起伏而被甩起,打在屏风隔断上,他自加入白衣会后,从没有受过如此侮辱,眼下他们的手上已经有了两只手和两只脚,所剩不多,而被肢解成这样的人,难以想象现在是什么模样,他不由发抖:“如果让我抓到这个人,非要把他拨皮抽筋不可!”
侯龄之没有搭他的话,垂眸思忖了一阵,烧掉了信纸。
他的样子看起来并不打算按上面的要求办,白藏不由急了:“主上,那钱我们还给吗?那怨女她……”
“你还不明白吗,就算我们倾尽全力也救不回怨女了。”侯龄之目光闪烁,言下之意仿佛在说,就算救回来也没用,怨女断了四肢,犹如人彘,将无法再胜任分坛主之位,活着也是痛苦,最多也就凭药物吊着一口气。
但对白藏来说,他们都是一同进入白衣会,心里不禁生出苦寒,但侯龄之说的是事实,他心里也知权衡利弊,但大概就像他的外号“白藏菩萨”一样,他总是生出不合时宜的慈悲,当初对天狼手如是,对怨女也如是。
“那主上,我们接下来……”
侯龄之越过他,白藏的背后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像影子一样,是侯龄之的死士。秦岭总坛没有分坛主,只有坛主一个人,但坛主不可能一直坐镇,必须有一个人负责守家,守家的便是影子。
“转移钱财和精锐,准备放弃长安分坛。”侯龄之冷冷下令。
“放弃?”
“没错,我们必须要壮士断腕,因为官府马上就会把矛头对准我们,对白衣会进行抓捕打压,外界怎么乱都行,但是我们内部,不能乱。”
影子有些犹豫:“可总坛藏不了那么多人。”
侯龄之道:“往陇南和汉中分坛转移,做好直接跃进金牛道的准备。”
影子领命离开,白藏却还留在原地。
侯龄之不解地看着他:“你这个分坛主不通知陇南分坛接人?”
“主上,精锐可以转移,但……”白藏艰难地开口:“但那么多信徒,老弱妇孺,拖家带口,怎么办……”
这些人才是组成白衣会的大头,也就只有他们对白衣会从头到尾死心塌地,如果没有他们,白衣会不可能有今日的声势,艰难时刻,白藏也知道取舍,但毕竟都是真心追随的同伴,他们这些四坛四使,谁不曾受到信众的追捧,如何能狠得下心:“坛主!”
侯龄之叹气,额上青筋暴跳,却还是闭上了眼睛:“……全都留给姚泓杀。”
姚泓要打压白衣会,必须要见成效才不会继续追究,而刘裕即将入关,秦国王室要应对外敌,将无力再追究他们,也算双方各退一步。如果秦国能得以保全,那么日后他们和官府还能达成平衡,他作为主帅,每一个决定都必须以大局为重。
砰的一声,门关上了,关得很重。
白藏很少这么不小心,他历来走得来无影去无踪,但他眼下心神确实乱了。
“白坛主,您是好人。”
“我们会永远追随您,您就是我们的活菩萨。”
……
他还记得,很多年前,他们刚刚组建白衣会时的模样,那时大家一起喝酒,亲如家人。
“白藏,你有什么目标么?”
“我,没有。我本是西域僧人,因为杀人犯戒,本该伏诛,但我不想死,是坛主把我捡回来,培养我,给我家,给了我现在的一切,我的命是坛主给的,他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过了会,他反问:“怨女,你呢?”
“我,我在长安等一个人,我的恩人,他曾经救过我,长安是他的家,也是我的家,只要能一直待在长安,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两人将酒盏轻轻碰在一起。
“希望我们都能如愿!”
……
手下找到了失魂落魄的白藏,向他索要接下来的指令,白藏站在风里,听见自己的回声,听见自己将侯龄之的要求一字不差地吩咐下去。
“快去。”
手下也怔在原地:“可白坛主……”
白藏红着眼,破口大骂:“照做,照做!不但要照做,还要惨,越惨越好!最好能给人白衣会一蹶不振的样子!”
——
屋内,侯龄之一边思考一边落笔纸上,圈圈画画。
“位置,部位,时间……四肢已经被找到,而被砍断手脚的人,除非自身条件特别好,否则很难活那么久,这个人要躲避白衣会追踪,还要保证怨女活着,很难……”
怨女基本等同于已经死了。
接下来的两日,他什么都没有做,等到约定的时间过去,也没有按数缴纳财宝,但他也没有再收到新的尸体,这一次本该是头颅和躯体。
一个活不了的人,无论怎么样都无法再威胁他们,躯体无用,倒不如把头颅挂出来,最好挂在官府府衙上示威。
就说:
白衣会四使之一的“吹箫怨女”已被枭首,那么立刻就能引得满城风雨,长安还能比眼下更乱。
可为什么对方什么都不做呢?
侯龄之思忖的时候,长安分坛的代坛主牧向云找了过来,向他禀报最新的进展:“我们的人查到驼帮正在内讧,驼佬好像失踪了。”
“除此之外,驼帮可还有什么异常?”
“……有,还是先前那事,我们的人和驼帮一向井水不犯河水,但是打听消息的时候,兄弟们和驼帮的起了冲突,说是白衣会的人在西市杀了他们的兄弟,不过之前北方七宿旗下的人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就没有很详细地往上报。”
他说完,拿出了熊大娘扔在刘老头家的两套衣服,一拍脑袋又接着道:“而且听当日去客栈调查的兄弟们说,他们进屋时听见了后窗破裂的声音,但是奇怪的是并没看到有人,当晚之所以没向上报也是怕坛里怪罪,他们发誓,真的什么都没看到。”
侯龄之顿了一下,道:“那个驼帮的兄弟怎么死的?”
牧向云老实说:“刀砍的。”
侯龄之心里有了计较,就在这时,门外有人送来一张字条。
“坛主,扎在门上的,指名要给……”
报信的人还没说完,手中一空,侯龄之当中抖开被飞镖扎烂的纸,只见上面写着迟来的邀约:“请君一晤,西市。”
两个时辰后,他站在了邸店旁那间破落小院的门口,低头看着脚边被撕下的封条,而牧向云的人已经将附近团团围住。
“打听过了,这里的人都被官府带走了。”
冷风拂面,侯龄之微微咳嗽着:“找到了吗?”
“在井里发现了被剥皮的头,就是……”牧向云的脸色变得极其古怪,侯龄之察觉有异,推开了他,亲自走到枯井旁,撩开白布。
头颅腐败不堪,腐臭味扑面而来,侯龄之眼神示意,便有人用枝条挑开凌乱的长发,他的目光遽然一沉,随后不禁勾起一抹古怪的笑容。
牧向云耷拉着脑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根本不是怨女,她的耳后有一块很大的胎记,而且这里的人被官府带走,就是因为死了人,多半就是这个女人。”
“有意思。”
侯龄之起身,让他把头颅拿走,随后绕着小院将几间屋子都看了又看,最后在厨房门口停了下来:“等等,你刚才说房屋地契都查过?”
“是,”牧向云赶紧跑回来,“这片地和房子都属于城里一富商,后来家道中落,所剩产业也就这点,他家两个女儿从前还是咱们这儿的大供奉呢,不过后来死的死疯的疯,也就没人管了。”
侯龄之随手拿起身边柴捆垛子上的烂菜墩子,虽然断口不是大夏龙雀刀造成的,但他还是一眼认出,此乃风波刀的起势。
也就是说,白雀曾在这里住过。
如果怨女还活着,会不会已经落到宁峦山和荆白雀的手上?长安之乱和官府对白衣会的打压中,他们又参与了多少?
“不好了,董将军死了,死在了佛塔会上,尸体凭空消失,现场还搜到了女子残肢,而那一处寺院正是我们的秘密据点!”
这位董将军不仅是朝中大将,还是白衣会的秘密大供奉,身份极其敏感且特殊。
白藏黑沉着脸,把人都轰了出去。
侯龄之捏着一张纸条,这是掖在怨女残肢里的信,被他们安排在寺庙里的人,趁转运尸体时取了出来,对方这次只提了一个要求——让他立刻上缴钱财。他垂下手臂,冷静道:“看来这个人非常恨我们!他并非冲着我来,而是冲着整个白衣会。”
但恨他们的人海了去,毕竟白衣会从供奉那里收取钱财,获得数不清的财富,信徒、同行、甚至是朝廷都有可能对付他们。
“而且这个人对我们非常熟悉,知道我们的据点,知道纸条一定会到我的手上,也知道杀什么人能给我们致命的伤害。”
“主上,难道他随机杀了那么多人,只是为了杀这个将军,给白衣会沉重一击?”
城中供奉太多,无法一一保护,而且这些人不愿意暴露,更不愿和白衣会在明面上有任何接触和联系,就算他们派人,也会被明里暗里甩掉。
当想到这一点,侯龄之就知道会被人钻空子,只是没想到事态会闹得这么大。
对方所知,比他们预估的更多。
白藏显然也抓住了关键:“他们抓了怨女,从她嘴里撬出了机密,这是在给我们警告?”
他气得七窍生烟,脖子上挂着的念珠随他的情绪起伏而被甩起,打在屏风隔断上,他自加入白衣会后,从没有受过如此侮辱,眼下他们的手上已经有了两只手和两只脚,所剩不多,而被肢解成这样的人,难以想象现在是什么模样,他不由发抖:“如果让我抓到这个人,非要把他拨皮抽筋不可!”
侯龄之没有搭他的话,垂眸思忖了一阵,烧掉了信纸。
他的样子看起来并不打算按上面的要求办,白藏不由急了:“主上,那钱我们还给吗?那怨女她……”
“你还不明白吗,就算我们倾尽全力也救不回怨女了。”侯龄之目光闪烁,言下之意仿佛在说,就算救回来也没用,怨女断了四肢,犹如人彘,将无法再胜任分坛主之位,活着也是痛苦,最多也就凭药物吊着一口气。
但对白藏来说,他们都是一同进入白衣会,心里不禁生出苦寒,但侯龄之说的是事实,他心里也知权衡利弊,但大概就像他的外号“白藏菩萨”一样,他总是生出不合时宜的慈悲,当初对天狼手如是,对怨女也如是。
“那主上,我们接下来……”
侯龄之越过他,白藏的背后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像影子一样,是侯龄之的死士。秦岭总坛没有分坛主,只有坛主一个人,但坛主不可能一直坐镇,必须有一个人负责守家,守家的便是影子。
“转移钱财和精锐,准备放弃长安分坛。”侯龄之冷冷下令。
“放弃?”
“没错,我们必须要壮士断腕,因为官府马上就会把矛头对准我们,对白衣会进行抓捕打压,外界怎么乱都行,但是我们内部,不能乱。”
影子有些犹豫:“可总坛藏不了那么多人。”
侯龄之道:“往陇南和汉中分坛转移,做好直接跃进金牛道的准备。”
影子领命离开,白藏却还留在原地。
侯龄之不解地看着他:“你这个分坛主不通知陇南分坛接人?”
“主上,精锐可以转移,但……”白藏艰难地开口:“但那么多信徒,老弱妇孺,拖家带口,怎么办……”
这些人才是组成白衣会的大头,也就只有他们对白衣会从头到尾死心塌地,如果没有他们,白衣会不可能有今日的声势,艰难时刻,白藏也知道取舍,但毕竟都是真心追随的同伴,他们这些四坛四使,谁不曾受到信众的追捧,如何能狠得下心:“坛主!”
侯龄之叹气,额上青筋暴跳,却还是闭上了眼睛:“……全都留给姚泓杀。”
姚泓要打压白衣会,必须要见成效才不会继续追究,而刘裕即将入关,秦国王室要应对外敌,将无力再追究他们,也算双方各退一步。如果秦国能得以保全,那么日后他们和官府还能达成平衡,他作为主帅,每一个决定都必须以大局为重。
砰的一声,门关上了,关得很重。
白藏很少这么不小心,他历来走得来无影去无踪,但他眼下心神确实乱了。
“白坛主,您是好人。”
“我们会永远追随您,您就是我们的活菩萨。”
……
他还记得,很多年前,他们刚刚组建白衣会时的模样,那时大家一起喝酒,亲如家人。
“白藏,你有什么目标么?”
“我,没有。我本是西域僧人,因为杀人犯戒,本该伏诛,但我不想死,是坛主把我捡回来,培养我,给我家,给了我现在的一切,我的命是坛主给的,他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过了会,他反问:“怨女,你呢?”
“我,我在长安等一个人,我的恩人,他曾经救过我,长安是他的家,也是我的家,只要能一直待在长安,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两人将酒盏轻轻碰在一起。
“希望我们都能如愿!”
……
手下找到了失魂落魄的白藏,向他索要接下来的指令,白藏站在风里,听见自己的回声,听见自己将侯龄之的要求一字不差地吩咐下去。
“快去。”
手下也怔在原地:“可白坛主……”
白藏红着眼,破口大骂:“照做,照做!不但要照做,还要惨,越惨越好!最好能给人白衣会一蹶不振的样子!”
——
屋内,侯龄之一边思考一边落笔纸上,圈圈画画。
“位置,部位,时间……四肢已经被找到,而被砍断手脚的人,除非自身条件特别好,否则很难活那么久,这个人要躲避白衣会追踪,还要保证怨女活着,很难……”
怨女基本等同于已经死了。
接下来的两日,他什么都没有做,等到约定的时间过去,也没有按数缴纳财宝,但他也没有再收到新的尸体,这一次本该是头颅和躯体。
一个活不了的人,无论怎么样都无法再威胁他们,躯体无用,倒不如把头颅挂出来,最好挂在官府府衙上示威。
就说:
白衣会四使之一的“吹箫怨女”已被枭首,那么立刻就能引得满城风雨,长安还能比眼下更乱。
可为什么对方什么都不做呢?
侯龄之思忖的时候,长安分坛的代坛主牧向云找了过来,向他禀报最新的进展:“我们的人查到驼帮正在内讧,驼佬好像失踪了。”
“除此之外,驼帮可还有什么异常?”
“……有,还是先前那事,我们的人和驼帮一向井水不犯河水,但是打听消息的时候,兄弟们和驼帮的起了冲突,说是白衣会的人在西市杀了他们的兄弟,不过之前北方七宿旗下的人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就没有很详细地往上报。”
他说完,拿出了熊大娘扔在刘老头家的两套衣服,一拍脑袋又接着道:“而且听当日去客栈调查的兄弟们说,他们进屋时听见了后窗破裂的声音,但是奇怪的是并没看到有人,当晚之所以没向上报也是怕坛里怪罪,他们发誓,真的什么都没看到。”
侯龄之顿了一下,道:“那个驼帮的兄弟怎么死的?”
牧向云老实说:“刀砍的。”
侯龄之心里有了计较,就在这时,门外有人送来一张字条。
“坛主,扎在门上的,指名要给……”
报信的人还没说完,手中一空,侯龄之当中抖开被飞镖扎烂的纸,只见上面写着迟来的邀约:“请君一晤,西市。”
两个时辰后,他站在了邸店旁那间破落小院的门口,低头看着脚边被撕下的封条,而牧向云的人已经将附近团团围住。
“打听过了,这里的人都被官府带走了。”
冷风拂面,侯龄之微微咳嗽着:“找到了吗?”
“在井里发现了被剥皮的头,就是……”牧向云的脸色变得极其古怪,侯龄之察觉有异,推开了他,亲自走到枯井旁,撩开白布。
头颅腐败不堪,腐臭味扑面而来,侯龄之眼神示意,便有人用枝条挑开凌乱的长发,他的目光遽然一沉,随后不禁勾起一抹古怪的笑容。
牧向云耷拉着脑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根本不是怨女,她的耳后有一块很大的胎记,而且这里的人被官府带走,就是因为死了人,多半就是这个女人。”
“有意思。”
侯龄之起身,让他把头颅拿走,随后绕着小院将几间屋子都看了又看,最后在厨房门口停了下来:“等等,你刚才说房屋地契都查过?”
“是,”牧向云赶紧跑回来,“这片地和房子都属于城里一富商,后来家道中落,所剩产业也就这点,他家两个女儿从前还是咱们这儿的大供奉呢,不过后来死的死疯的疯,也就没人管了。”
侯龄之随手拿起身边柴捆垛子上的烂菜墩子,虽然断口不是大夏龙雀刀造成的,但他还是一眼认出,此乃风波刀的起势。
也就是说,白雀曾在这里住过。
如果怨女还活着,会不会已经落到宁峦山和荆白雀的手上?长安之乱和官府对白衣会的打压中,他们又参与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