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杀安帝的消息最终被封锁,魏平在建康活了下来,但却无法再离开江左。
元熙元年十月,他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司马文善和荆白雀在河西定居下来,择吉成婚,坏消息是刘裕将封宋王,食邑已达二十郡,官衔加领一张纸都写不尽,整个江左已无人能出其右。
明眼人已知大势,但他却打心里不服,一个暗害先帝包藏祸心的权臣,凭何步步高升!
好几次他进宫面圣,与陛下说与烦忧,望他早做打算,但陛下经历半生风雨,似乎早已平常心待,只写字弄花,并劝他:“爱卿,你还看不出来吗,当初桓玄篡位,我晋室实际已失天下,因刘公苟延残喘二十载,未来如何,当有明断,你若心不静,不妨再看看。”
他出宫时遇到了王韶之,狭路相逢,倒没起什么他担心的尴尬,对方还坦荡地夸了一句“有勇有谋”,留他一人在原地细细品味。
说来也奇怪,刘裕非但没有软禁他,反而给了他机会继续在京中任职,起初他以为是就近监视,但渐渐发现,他偶尔还会被委派重任,这叫他大略是有些茫然的,不过魏平很快回想起来,刘裕起于寒门,倒是给了寒门子弟启用的机会,那他是否也在其中之列?
一时滋味复杂。
再后来,江左局势彻底平复,刘裕封王时,更是八方来贺,魏平这才知晓,什么叫大势所趋,原来他手里握着的力量比他们想象中更大,而宗室世家断代,至此能对抗者少,而站在他背后的人实在多,多到他怀疑再来一次,司马文善和荆白雀若没有神兵天降,恐怕根本走不出淮水。
想到这儿,他又觉得有些古怪,刘裕如果真要鱼死网破,强渡淮水追击也并非不成,勒令汝阴死守,也并无不可,但他最后都没这样做。
他真的被威胁了吗?
……还是,他想要被威胁呢?
这些看起来毫无人情可言的战争机器,是否也会在某一日生出一丝人味?
于是,在一个寻常的傍晚,魏平提笔开始回信,写了些江左风物,不免提到旧人旧事。
拏云台随着四馆四客的出走,已无支持,食客四散,由司马家所扶持,最后也在司马家手中散去,江湖风平,仅存的几大宗门,剑谷隐于西蜀,天都教藏于滇南,中原魁首帝师阁竟也无声,中原高手尽皆无踪,像是默认了日月改换。
最后他胸臆难抒,落笔写了四个大字:“十分寂寞。”
随后便将信纸几折,落蜡密封,等他反应过来之时,才想起这封信是为恭贺人家新喜,只能在封面上临时补了个祝百年之好。
司马文善收到信是在成亲的前一日。
自从荆白雀坦白了来自未来以后,再也不演了,憋了十来年的知识全抖了出来,都用到了这次成亲上。
关于礼节,他们却是拿不定——司马文善是个晋国人,照例该以中原习俗,荆白雀在此地身世又为北方人,看起来应行青庐之礼,但他们又因未来结缘,他又对未来好奇,而荆白雀从前曾在欧洲留学,又深谙西方文化,而目下他们又处在河西,好像也该入乡随俗,因此,缦缦在做礼服的时候,一口气做了十几套,中西结合,南北混搭。
荆白雀对此并无异议,反正裙子不在多,尤其仿制现代西装婚纱,就算不穿,留着做个纪念也好。司马文善对此却招架不住,尤其是当他看到相应搭配的十几套男装时,他实在不理解当年在西蜀连侯笙换什么胭脂都不感兴趣的白雀突然成了穿搭达人!
“……其实,那什么,我们就结一次婚,并且婚礼只办一天。”
缦缦在三十六陂呆得实在无聊,瞎琢磨起造型,一听他开口,立刻顶了回去:“就因为成亲只有一次,当然要大操大办,保证绝不后悔,你放心,我给你按时间排好了,一个时辰换一个套,保证风风光光……”
然后他就被TONY缦抓去当了免费模特,最后趁缦缦拉住白雀讨论搭配的首饰时,方才躲出来,仔细读起魏平的信。
读着读着,信纸上落下一片阴影,司马文善没有回头,却有一双葱白的手伸了过来,在信上提到的好些人名上头点了点:“我怎么觉得这几个名字十分眼熟。”
“你怎么来了?”司马文善吓了一跳,左看右看。
荆白雀知道他在躲什么,也有些懊丧:“她暂时不会过来了,我后悔了,不该和她说这么多,她新鲜劲还没过。”
司马文善好奇:“你怎么脱身的?”
荆白雀道:“我把她打晕了,现在睡得正香呢。”
“……”
“我想起来了,这几个人都出现在了晁先生在拏云台找到的那张纸片上。”她看了看司马文善,又看了看信纸,难道当初那纸片上的名字,并不是司马文善试图联络的人,而是他把暗中和刘裕一个阵营的人都扒了一遍?
荆白雀越发觉得他们的离开是对的,这几个月来甚至愈发怀疑历史可以自动修正,不然为何环环相扣,如果加上这些势力,当初他们就算有枪,也不一定能赢,若是老月他们没有及时赶到,他俩还真不一定能顺利走出江左!
想到这里,她心里不由生出深深的无力感。
就她走神的片刻,司马文善已经写好了回信,抓紧时间塞进了竹筒里。
“这么快?你写了什么?”
“我叫魏平带了一句话给他,无论司马氏是否保得住,都请他一定要完成北伐,收复河山,这是我作为司马家的子孙最后的心愿!”
荆白雀没想到他还会给刘裕写信,倍感诧异。
司马文善拍了拍她的肩,口吻自有一股云淡风轻的从容:“别担心,不会有事的。我成全他,他就成全我。”
翌年夏,司马德文禅让,将为零陵王,刘裕于南郊设坛登极,代晋称帝(注)。是日,他于祭坛上展望山河,山呼万岁,却无人再唤他一声老师。
两年后,刘裕依约筹划北伐,却溘然驾崩,太子刘义符同年登基。
据钱家的消息,那位驰马一生的老人乃是死于病痛,但荆白雀越听心里越是唏嘘,忍不住怀疑会不会是因为那颗子弹,虽然玉佩挡下了大部分的阻力,但毕竟还是射入血肉,而刘裕已入花甲之年,这在寿数不长的古代已是高寿。
不过,此乃后话。
成亲前,他们广发喜帖,荆白雀再三犹豫,并未给拓跋嗣去信,但回到敦煌后,公羊月抽空去了一趟平城,一来探望年事已高的定襄公主,二来和他的大徒弟坐下洽谈,却不知谈了什么,拓跋嗣最后一概没有追究。
这前二还在情理之中,他们却着实没算到公羊月居然还带了一封请帖去,而拓跋嗣居然还收了。
事后,荆白雀百思不得其解,还是司马文善从中发现了端倪。
大概是晁晨和钱家主发现了一些古文字拓片,前不久赶去发掘,没带公羊月同去,说是他们上次探险遗迹的时候,公羊月以为有什么沙怪,一套决云式下来,遗迹就塌了,什么都没挖到,于是公羊月一个人郁闷地留在书馆。
缦缦为了给他逗闷子,找不少话本,司马文善无事,从前从宁峦山那里听来不少稀奇古怪的故事,也一并写了。坏就坏在,宁峦山当初和殷若谈恋爱,为了哄她,陪着看了不少甜文甜剧,间接导致公羊月大龄青年怀春,突然热衷于言情小说。
荆白雀并不想看到所谓的修罗场,赶紧给晁晨写信,把搅屎棍扔了出去。
不过喜帖已经送去,拓跋嗣会不会来,要是真的来了怎么办,倒是让荆白雀苦恼。
其实同样苦恼的,还有平城王宫里的帝王,拓跋嗣第一个念头是抗拒,而后是不相信,尽管他早已经从探子口中知道了建康事变,他的理智告诉他不应去,不便去,就算真的要彰显大度装装样子,宫里那么多人,随便吩咐一声,便有人会替他备好贺礼,但他还是鬼使神差离开了平城。
他发誓只想远远看一眼,趁夜而去,就像当年,荆白雀总是远远看着他,他们永远隔着看不见的阻碍,这种阻碍不停变换,却从没有一刻消失过。
当然,他更拉不下脸,毕竟他们分开的时候闹得那么僵,荆白雀最后还借桓照摆了他一道,扭头就跑去了建康。
不过他并没有如愿。
天还没亮,俱舍书馆上下已然忙得鸡飞狗跳,缦缦、奉业和幽人作为女方代表,都在忙着核定流程,远近来了不少朋友,公羊月和晁晨以及曹老大等人都在招呼,连作为宾客,近年甚少出帝师阁的师昂也被抓来应酬。
大概是先前在魏王宫被各种繁琐的礼仪折磨过,荆白雀反倒十分得心应手,早早起床沐浴,倒是本该在风暴核心的司马文善居然溜到了黑市外那棵花树下嗑瓜子。
拓跋嗣刻意避开了所有人,唯独没能避开他。
“来啦,大舅哥——”
他远远看着司马文善给他招手,差点被这一声大舅哥给送走。
拓跋嗣本来也不想进去,借坡下驴,黑着脸把手里的东西扔给他,傲娇地走了。
彼时荆白雀正在梳洗,等她顺着司马文善的行动路线摸出来的时候,人早没影了,她所担心的尴尬并没有发生,看了看司马文善脚边的瓜子皮甚至觉得有点好笑,不过人没有打起来最好,谁敢在她的喜宴上打架,先捆了扔出去。
嗯,包括新郎官。
“给你的。”
司马文善把东西塞她手里。
“这什么?”荆白雀一边走一边拆,发现盒子里装着的是一卷正式的文书,有了它,三十六陂又可以继续在魏国做生意了。
她的动作一顿,回首愕然。
既然不愿亲眼见她成亲,那就不见吧,她忍不住回头望向黑市之外,却不知再见已是阴阳两隔。
四年后,魏国泰常八年,拓跋嗣因病于西宫驾崩。
元熙元年十月,他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司马文善和荆白雀在河西定居下来,择吉成婚,坏消息是刘裕将封宋王,食邑已达二十郡,官衔加领一张纸都写不尽,整个江左已无人能出其右。
明眼人已知大势,但他却打心里不服,一个暗害先帝包藏祸心的权臣,凭何步步高升!
好几次他进宫面圣,与陛下说与烦忧,望他早做打算,但陛下经历半生风雨,似乎早已平常心待,只写字弄花,并劝他:“爱卿,你还看不出来吗,当初桓玄篡位,我晋室实际已失天下,因刘公苟延残喘二十载,未来如何,当有明断,你若心不静,不妨再看看。”
他出宫时遇到了王韶之,狭路相逢,倒没起什么他担心的尴尬,对方还坦荡地夸了一句“有勇有谋”,留他一人在原地细细品味。
说来也奇怪,刘裕非但没有软禁他,反而给了他机会继续在京中任职,起初他以为是就近监视,但渐渐发现,他偶尔还会被委派重任,这叫他大略是有些茫然的,不过魏平很快回想起来,刘裕起于寒门,倒是给了寒门子弟启用的机会,那他是否也在其中之列?
一时滋味复杂。
再后来,江左局势彻底平复,刘裕封王时,更是八方来贺,魏平这才知晓,什么叫大势所趋,原来他手里握着的力量比他们想象中更大,而宗室世家断代,至此能对抗者少,而站在他背后的人实在多,多到他怀疑再来一次,司马文善和荆白雀若没有神兵天降,恐怕根本走不出淮水。
想到这儿,他又觉得有些古怪,刘裕如果真要鱼死网破,强渡淮水追击也并非不成,勒令汝阴死守,也并无不可,但他最后都没这样做。
他真的被威胁了吗?
……还是,他想要被威胁呢?
这些看起来毫无人情可言的战争机器,是否也会在某一日生出一丝人味?
于是,在一个寻常的傍晚,魏平提笔开始回信,写了些江左风物,不免提到旧人旧事。
拏云台随着四馆四客的出走,已无支持,食客四散,由司马家所扶持,最后也在司马家手中散去,江湖风平,仅存的几大宗门,剑谷隐于西蜀,天都教藏于滇南,中原魁首帝师阁竟也无声,中原高手尽皆无踪,像是默认了日月改换。
最后他胸臆难抒,落笔写了四个大字:“十分寂寞。”
随后便将信纸几折,落蜡密封,等他反应过来之时,才想起这封信是为恭贺人家新喜,只能在封面上临时补了个祝百年之好。
司马文善收到信是在成亲的前一日。
自从荆白雀坦白了来自未来以后,再也不演了,憋了十来年的知识全抖了出来,都用到了这次成亲上。
关于礼节,他们却是拿不定——司马文善是个晋国人,照例该以中原习俗,荆白雀在此地身世又为北方人,看起来应行青庐之礼,但他们又因未来结缘,他又对未来好奇,而荆白雀从前曾在欧洲留学,又深谙西方文化,而目下他们又处在河西,好像也该入乡随俗,因此,缦缦在做礼服的时候,一口气做了十几套,中西结合,南北混搭。
荆白雀对此并无异议,反正裙子不在多,尤其仿制现代西装婚纱,就算不穿,留着做个纪念也好。司马文善对此却招架不住,尤其是当他看到相应搭配的十几套男装时,他实在不理解当年在西蜀连侯笙换什么胭脂都不感兴趣的白雀突然成了穿搭达人!
“……其实,那什么,我们就结一次婚,并且婚礼只办一天。”
缦缦在三十六陂呆得实在无聊,瞎琢磨起造型,一听他开口,立刻顶了回去:“就因为成亲只有一次,当然要大操大办,保证绝不后悔,你放心,我给你按时间排好了,一个时辰换一个套,保证风风光光……”
然后他就被TONY缦抓去当了免费模特,最后趁缦缦拉住白雀讨论搭配的首饰时,方才躲出来,仔细读起魏平的信。
读着读着,信纸上落下一片阴影,司马文善没有回头,却有一双葱白的手伸了过来,在信上提到的好些人名上头点了点:“我怎么觉得这几个名字十分眼熟。”
“你怎么来了?”司马文善吓了一跳,左看右看。
荆白雀知道他在躲什么,也有些懊丧:“她暂时不会过来了,我后悔了,不该和她说这么多,她新鲜劲还没过。”
司马文善好奇:“你怎么脱身的?”
荆白雀道:“我把她打晕了,现在睡得正香呢。”
“……”
“我想起来了,这几个人都出现在了晁先生在拏云台找到的那张纸片上。”她看了看司马文善,又看了看信纸,难道当初那纸片上的名字,并不是司马文善试图联络的人,而是他把暗中和刘裕一个阵营的人都扒了一遍?
荆白雀越发觉得他们的离开是对的,这几个月来甚至愈发怀疑历史可以自动修正,不然为何环环相扣,如果加上这些势力,当初他们就算有枪,也不一定能赢,若是老月他们没有及时赶到,他俩还真不一定能顺利走出江左!
想到这里,她心里不由生出深深的无力感。
就她走神的片刻,司马文善已经写好了回信,抓紧时间塞进了竹筒里。
“这么快?你写了什么?”
“我叫魏平带了一句话给他,无论司马氏是否保得住,都请他一定要完成北伐,收复河山,这是我作为司马家的子孙最后的心愿!”
荆白雀没想到他还会给刘裕写信,倍感诧异。
司马文善拍了拍她的肩,口吻自有一股云淡风轻的从容:“别担心,不会有事的。我成全他,他就成全我。”
翌年夏,司马德文禅让,将为零陵王,刘裕于南郊设坛登极,代晋称帝(注)。是日,他于祭坛上展望山河,山呼万岁,却无人再唤他一声老师。
两年后,刘裕依约筹划北伐,却溘然驾崩,太子刘义符同年登基。
据钱家的消息,那位驰马一生的老人乃是死于病痛,但荆白雀越听心里越是唏嘘,忍不住怀疑会不会是因为那颗子弹,虽然玉佩挡下了大部分的阻力,但毕竟还是射入血肉,而刘裕已入花甲之年,这在寿数不长的古代已是高寿。
不过,此乃后话。
成亲前,他们广发喜帖,荆白雀再三犹豫,并未给拓跋嗣去信,但回到敦煌后,公羊月抽空去了一趟平城,一来探望年事已高的定襄公主,二来和他的大徒弟坐下洽谈,却不知谈了什么,拓跋嗣最后一概没有追究。
这前二还在情理之中,他们却着实没算到公羊月居然还带了一封请帖去,而拓跋嗣居然还收了。
事后,荆白雀百思不得其解,还是司马文善从中发现了端倪。
大概是晁晨和钱家主发现了一些古文字拓片,前不久赶去发掘,没带公羊月同去,说是他们上次探险遗迹的时候,公羊月以为有什么沙怪,一套决云式下来,遗迹就塌了,什么都没挖到,于是公羊月一个人郁闷地留在书馆。
缦缦为了给他逗闷子,找不少话本,司马文善无事,从前从宁峦山那里听来不少稀奇古怪的故事,也一并写了。坏就坏在,宁峦山当初和殷若谈恋爱,为了哄她,陪着看了不少甜文甜剧,间接导致公羊月大龄青年怀春,突然热衷于言情小说。
荆白雀并不想看到所谓的修罗场,赶紧给晁晨写信,把搅屎棍扔了出去。
不过喜帖已经送去,拓跋嗣会不会来,要是真的来了怎么办,倒是让荆白雀苦恼。
其实同样苦恼的,还有平城王宫里的帝王,拓跋嗣第一个念头是抗拒,而后是不相信,尽管他早已经从探子口中知道了建康事变,他的理智告诉他不应去,不便去,就算真的要彰显大度装装样子,宫里那么多人,随便吩咐一声,便有人会替他备好贺礼,但他还是鬼使神差离开了平城。
他发誓只想远远看一眼,趁夜而去,就像当年,荆白雀总是远远看着他,他们永远隔着看不见的阻碍,这种阻碍不停变换,却从没有一刻消失过。
当然,他更拉不下脸,毕竟他们分开的时候闹得那么僵,荆白雀最后还借桓照摆了他一道,扭头就跑去了建康。
不过他并没有如愿。
天还没亮,俱舍书馆上下已然忙得鸡飞狗跳,缦缦、奉业和幽人作为女方代表,都在忙着核定流程,远近来了不少朋友,公羊月和晁晨以及曹老大等人都在招呼,连作为宾客,近年甚少出帝师阁的师昂也被抓来应酬。
大概是先前在魏王宫被各种繁琐的礼仪折磨过,荆白雀反倒十分得心应手,早早起床沐浴,倒是本该在风暴核心的司马文善居然溜到了黑市外那棵花树下嗑瓜子。
拓跋嗣刻意避开了所有人,唯独没能避开他。
“来啦,大舅哥——”
他远远看着司马文善给他招手,差点被这一声大舅哥给送走。
拓跋嗣本来也不想进去,借坡下驴,黑着脸把手里的东西扔给他,傲娇地走了。
彼时荆白雀正在梳洗,等她顺着司马文善的行动路线摸出来的时候,人早没影了,她所担心的尴尬并没有发生,看了看司马文善脚边的瓜子皮甚至觉得有点好笑,不过人没有打起来最好,谁敢在她的喜宴上打架,先捆了扔出去。
嗯,包括新郎官。
“给你的。”
司马文善把东西塞她手里。
“这什么?”荆白雀一边走一边拆,发现盒子里装着的是一卷正式的文书,有了它,三十六陂又可以继续在魏国做生意了。
她的动作一顿,回首愕然。
既然不愿亲眼见她成亲,那就不见吧,她忍不住回头望向黑市之外,却不知再见已是阴阳两隔。
四年后,魏国泰常八年,拓跋嗣因病于西宫驾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