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地方要因地制宜,不是某件事“看上去不错”就能保境安民。其中微妙绝不是坐在京城翻文件能够理解的,故而朝廷每年都派下巡抚,地方又有按察司、布政司,在机构上设计上是完备了,实际效果么,依然是全看所任之人,和种粮食看天吃饭一个道理。

    秋江对这件事的评论仅仅是“官员贪功”,实际上谁都知道开矿蕴藏着巨大的机会,从修路到买器械,乃至其后的开矿承包权,有太多环节可以捞外快。

    高矢寒拍拍手:“秋兄这个‘江湖人’不同凡响。”

    秋江行了个礼,笑道:“早和百户说过,学生是正统六年县试进学,曾经也是为了能当上官员努力过。”

    说完这句话,秋江又拱拱手,很识相的告退了。

    楚亭月也转过话题:“说到卢煌——他的外甥还关在大牢里。那桩案子?”

    “我们换个地方,正好想和巡司讨论一下。”

    “本官不能参与么?”

    路英:……

    你个锦衣卫参活什么民间案件侦破?

    “哪有的事……那不是,怕烦着百户大人考虑正事么。”

    “涉及冯素、五仙教,巡司怎么就判定这桩案子与我的正事无关?”

    楚亭月暗地里深吸一口气,熟悉的感觉又来了。

    她起身行了个万福礼,对两人笑道:“正好近午,我请两位吃个饭,边吃边聊如何?”

    “怎好让巡司破费?若要请客,也该我等俸禄更高的请。”

    高矢寒站了起来:“路经历不用和她客气,且不说她在杭州城住的是‘涵园’,就昨日,还从王副千户那里得了支价值三百两以上的簪子。”

    听到“涵园”两个字,路英微微动容,哪怕是个新到浙江的人,也知道“涵园”是一个很复杂的地方,势力广播,又不是秦淮帮那样组织严密的帮派。

    按察司同僚的评价是:不太惹事,也尽量别去惹他们。

    说是请客吃饭,为了方便谈话,最终还是让酒楼送了一桌菜过来,三人在县衙边吃边聊。

    一审过堂,又和冯素在堂下深入沟通了一次,路英的第一个判断是——王苁和案子没有关系,他就是个纯倒霉的。

    当天不管是谁住进这间房,都得吃这么一场官司。

    “不是因为卢煌的原因?”

    “可能性很低。卢煌毕竟是两个女儿,他为人谦逊谨慎,很少和人提起女儿出嫁后的情况。”

    王苁本来就是富家子弟,出生以来一直过着什么都不缺的生活,自然也不会把姥爷那点官员身份放在心上,更不用狐假虎威的见谁就提。

    “上一次来遂昌看望卢煌的时候,他才六岁。”

    “询问了和他聊天的喝酒的商人,王苁自始至终只提过王家的买卖,连到遂昌的原因都没提过。”

    高矢寒:“刘婉音为何会出现在他的房内。”

    路英哈哈一笑:“这倒是没有任何玄奇,这家店内的许多房间都有暗门联通。”

    按照店家自己的说法,是为了方便人多的旅客,客栈中许多房间都用了可以开合的门作为隔墙。

    这种设计并不新鲜,杭州城里客栈、酒楼都有这样的设计。

    大部分情况,用在酒楼多,雅间可大可小。

    用在客栈,与其说是方便“人多的旅客”,不如说,这就是为了“密会”设计的。

    且想想,两人先后抵达,分别入住,看似毫不相关,自始至终眼神都不用交一个。实际上,打开房间内的暗门……

    这种房间一个客栈有那么两间差不多了,这家客栈居然……大半都是,高矢寒第一个冷笑了两声。

    “能看一下详细口供么?”

    口供记录的十分详细,资料里还有一份客栈的平面图。

    客栈二楼,一长条走廊,两侧各有三间上房,都是用暗门隔断的自由组合间。

    走廊端头还有一间客房,乃是整个客栈最大的一间房,与其他房间不相通。

    王苁和刘婉音都住在上楼左手边,王苁居中,刘氏在最里。

    “这两人,谁先谁后?”

    “按照登记,是刘氏在前。”

    楚亭月直觉不对,想了想,又问:“王苁是什么时候到的?”

    “未时三刻。他被大雨所阻,雨是申时半开始下的。”

    “那就不对——未时初,冯家有人证实刘婉音还在家中。她孤身出门,没有乘轿、坐车,从冯府到那个客栈,步行要一刻钟。”

    路英一抚掌:“对,如果冯家人没有说谎,刘氏一定是大雨停后才到客栈。那就是申时之后。”

    “这个房间安排就有问题了。”

    “我们假设刘氏和人有约,而且要避人耳目。作为先到的那一个,她应该选三个房间当中的那个,后续不管怎么安排,总能实现合并房间的目的。”

    “事实上,她最终入住的那个房间只能与王苁住处相通。除非端头这个房间还有经历没有发现的暗门,或者……王苁就是她要约见的对象。”

    “两种假设都不成立。”

    刘娘子到遂昌已四年,在此之前她生活在大同,与王苁的人生轨迹毫不相关。

    “整个二楼的所有房间我都做了仔细检查。”

    高矢寒也忽然道:“端头那间没有暗门——我住过两个晚上。”

    楚亭月和路英对看一眼,意识到北镇抚司的人出现在遂昌的时间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

    在七贤洞的时候,楚亭月已经注意到,高矢寒手下有一个精通机关之术的人,他说“没有暗门”,那就肯定没有。

    “走廊对面的那三间房是在申末才陆续上客。”

    高矢寒哼了一声:“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不去抓客栈掌柜回来审问?”

    “是——百户大人。”

    “慢着——”路英脱口而出,旋即拱拱手:“留着或许更有用。”

    高矢寒略微一想,点了点头。

    从两个人的分析中不难得出这么个结论——刘氏认为,或者店家让她认为,中间那个房间就是留给她约见的人的。

    事实上,这个房间很早就被安排给了王苁,如果期间没有其他误会,只能说旅店故意把一个错误的人和刘氏比邻。

    楚亭月皱眉道:“为何要这么做呢?”

    高矢寒笑出声来。

    “楚姑娘,你想一下,如果刘娘子没死,这么个安排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刘娘子没死,那她可能会根据以往的习惯,打开两个房间之间的暗门……

    “啊——”

    王苁是富贵外乡人,他不认识刘婉音,更不知道她和五仙教之间的关系。

    他若是古板点,立马会闹将起来,或许还会喊官府来人。

    若是不正经……正好来个捉奸在床。

    哦,不对,刘娘子不是傻子,她发现人不对,必会反抗或者逃走。

    不管结果是哪一种,要么让刘婉音当场身败名裂,要么给她一个大大的警告。

    “事实上,结果是刘氏被杀死,然后丢到了王苁的房间……”路英一震:“第三方!”

    “这一方并不知道中间房间入住之人与刘氏毫无关系。”

    反过来再做一个设想,如果那天入住的的确是与刘婉音有约的人,又会怎样?

    刘婉音的生活圈子不离遂昌县城和迎仙岛两地,她熟悉的人,必然也是遂昌百姓熟悉的。若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姘头死在床前……

    惊叫失措引来众人,被迫报官……不用说了,等着他的就是县衙大牢,哪怕手眼通天,也得社死一轮。

    根据玄澄和王山的对话,他们两个都可能与刘氏有关系。

    玄澄摊上了,连带着五仙教都要声名扫地,为了维护仙教尊严,这位道长怕是只有自杀以谢一条路。

    若是王山——王千户肯定是不会认罪也不会忏悔,从遂昌县到处州府,大概也没官员敢真正判他。

    可他就安全了么?

    别忘了,刘氏在五仙教信徒心目中地位很高。

    若是给当地百姓一个——王千户强逼刘仙姑——的故事。在遂昌这地方,等待王千户的大概就是层出不穷的神罚。

    当然,这样的场景出现概率不大。

    玄澄和王山都是经过事的人,所以故事大概率会演化为——客栈老板帮着他们藏尸灭证据。

    然后呢?一个把柄就这样送到第三方手上,能演变出更多复杂的故事。

    “这个第三方会不会是冯素?”

    路英摇摇头:“不像。”

    此时,楚亭月和高矢寒都看完了全部口供,楚亭月把碗碟移开一点:“我们把那天午后店内发生的事情整理一遍。”

    遂昌五仙灵验之说已经向着周边扩展,经常有邻县的人慕名而来,小小的县城就有三家不同规格的客栈

    迎仙大典、仙童登位等三年一次的重大仪式近在眼前,县城中来了很多旅人,客栈的生意也越发兴旺。

    发生事情的客栈是遂昌城内最好的一家,价格高,相比较同行,入住率要低不少。

    客栈的客房分三个部分,后院一排平房是低等的,大部分供住上房客人们随行的车夫,家仆居住。主楼一楼其次,二楼是上等房。

    店内请了厨娘,一手淮扬菜独步县城,客人若是想要吃别的口味,自可以在城中随便选,店家免费跑腿。

    在王苁进店之前,店内十间一楼的房间有六间住人,二楼全空着。

    未时三刻,王苁在倾盆大雨中进了客栈,拿到房间就冲上去换衣服。

    换过衣服下来,大概半株□□夫,刚到大堂就遇到几个商人进来在店内喊着加钱让厨娘下碗面,切点肉。

    王苁也没吃午饭,立马喊了句,我也加钱,也给我们做点吃的。

    这一搭话,对方也爽气,邀请他一起吃饭,没想到一聊,双方一见如故,一直玩到深夜。

    这几个商户一开始只是进来避雨吃饭,还想着雨停的早就再走一程,没急着拿房间。和店家一聊,知道接下来三十里地没有客栈,这才改了主意。

    商人对居住没那么多要求,到了晚上才让店家“有什么空房拿两间”。

    拿的房间正是二楼和王苁对着一条走廊的两间,他们证实王苁和他们在一起喝酒聊天,到了二更后喝得半醉,几人相互搀扶着上楼,他们是亲眼看着王苁在家仆扶持下进了房,当时没有异状。

    至少到这个时候,刘婉音的尸体还没被放到王苁房间。

    到了申时半,刘婉音出现了。

    在店家的口供中,刘氏在未时半抵达,就比王苁早那么一点点。

    按照这个说法,王苁上去换衣服的时候很可能和刘婉音碰过面。

    这个时间问题,这两人已经有过分析。

    新的时间口供是一个住在后院平房里的仆妇给的,她的东家是来参加迎仙大典的,在店内已经住了好几天——正是高矢寒之后,住进二楼端头大套房的人。

    这是个官家娘子,带了一大堆仆人,除了贴身丫头,都住在后院平房里。

    那仆妇的原话是“雨还没完全停,就看到一个娘子从后门那边过来”。

    这件事给她留下印象,一是走的“后门”,而后门通常是杂役走的。

    另外,就是这个娘子穿着精致,体态窈窕,和“后门”一对应,更让人浮想联翩。

    楚亭月倾向用这个时间作为刘婉音抵店的真实时间。

    刘婉音身材高挑,体态窈窕,哪怕外出时戴面纱,也遮不住一身风流,是个走到哪里都异常吸引人目光的女子。当时在大堂中的人却没有一个对她有印象。

    这家店上下二楼的楼梯口不在大堂,坐在大堂中能看到所有从正门进出的人,也能看到柜台。

    刘婉音根本没有去柜台拿房间,而是直接上了二楼,进了左侧最里间。

    要么这间房长期属于她,要么有人早就办好了手续,还提前把钥匙给了她。

    “这个房间的钥匙一直在她手上!”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他们都觉得房间安排不合理,刘婉音却毫无意见。

    和她约会的那人包下了这个房间,她习惯了每次在自己合适的时间里到店入住,静静等着对方打开联通双方房间的那道门。

    如果对方有事情没来怎么办?

    也没什么要紧,无非就是她白跑一次,在店里睡一晚上罢了。

    楚亭月笑了一下:“抓来店家也问不出多少有用的东西。”

    可以推脱的太多了,比如房子就是刘娘子自己定的,半年一年了。

    定来干嘛?人家大家娘子我等哪里敢问?

    和谁一起来的?没有没有,每次都是一个人,人家大家娘子,不做不规矩的事,不然怎么能成仙呢?

    不问都能猜到这些话。

    高矢寒嗤笑了一声:“那是你们问话的方法不对。”

章节目录

大明刑事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明月晓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月晓轩并收藏大明刑事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