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士们气势汹汹,面对质疑,表示我们有证据。
一个人被推上前,把总喝到:“说给苏县令听!”
这把总带着人气势汹汹的包围三姓村确实有他的道理,六畜戏的另一样完整的出现在当铺中,当此物的人正是丁勤。
那一刻苏况差点暴粗口,丁勤都死罪进了大牢了,居然还有隐瞒。
丁久当天打捞出来的是两样东西。
整整一艘军船,连人带船统统消失,负责押送的军中人员也心急如焚,沿途寻找,他们的思路和地方不同,他们从一开始就坚信——东西已经被劫走了。
于是查访的重点放到了各地当铺,果然在永康的镇上找到了决定性证据。
苏况说,没错,的确有个小伙子从水里捞出来东西,但是他已经被杀。杀人凶手本官抓住了,你们可以安排人来旁听审讯。
把总哪里肯信,坚持说就是这个村子的人夺船杀人,让他们一家家搜,必能搜出船上的东西。
村民大惊,让士兵们进来搜,别管搜没搜到赃物,他们自家但凡值钱一点的东西是肯定保不住的。一群青壮年小伙子率先高喊“不行”“谁敢动我家”,一个个也是手持鱼枪、锄头,双方的气氛越发紧张起来。
就在这么个时候,军中一个校尉忽然高喊一声:“江湖人——真的有江湖人——”
卫堇眨眨眼,愣了一会才望向王实:“江湖人?我?”
“大概是……我们?”
他们都穿常服,各个带着武器,乍一看还真符合“江湖人”的身份。
把总眼睛一亮:“弟兄们,一个也不许放过!”
卫堇脸色一沉,低声道“找死!”
军士在当地县令眼皮底下大战锦衣卫——这事要是成了,这把总的脑袋肯定是保不住的。
挽救了他的人是何书安,他当天也带人在外打听,刚刚回来,一看这个场面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眼看士兵抽刀,大喝一声“住手!”然后连着甩出几个问题“谁的手下?”“你们百户在哪里?”又连续报了几个人的名字,都是浙江军中的中下级将领。
这方法果然好,一个把总,你和他说兵部侍郎、五军大都督,他名字都没听过,和他说当地守备官,他也就是“知道,是人都该知道”,但是说到顶头上司,或者级别差的不是太离谱的,他就反应过来了——不对啊,这人怎么知道我的领导,难道也是军中的?
何书安从他的表情判断出目标,怒道:“老符出生入死十余次,两次濒死重伤,才换来一个百户,你们如此鲁莽行事,是要让他半辈子辛苦付之东流么?他今年五十了吧?流放山海关还能抗住?”
那把总完全愣住了,示意士兵收好兵器,朝他拱拱手:“这位弟兄是那个卫所的?”
两人后续的对话充分说明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切口,即便同为军籍,锦衣卫和普通军队之间的切口也截然不同。
轩輗曾在浙江清军,对浙江防务异常熟悉,何书安出身行伍,多年以来都是轩輗的亲信,在和地方军队打交道上,在场所有人捆在一起都不如他。
苏况一个正经知县压不住的人,何书安几句话就镇住了。
眼看那把总姿态恭谨起来,卫堇撇了撇嘴,一挥手,示意自家弟兄也解除警戒。
何书安朝着苏况行了一个礼:“苏大人,这位孙兄弟不懂规矩,我代他向您赔不是。他们这边有不少信息,兴许有用。”
孙把总就坡下驴,拱了拱手:“苏大人,我是粗人,军令要命,我等着急啊。”
苏况点点头:“坐下说话。”
几人进了村长家,分宾主坐下。孙把总依然示意自己的弟兄们保持阵型,看向村长的眼光充满警惕。
就坐后,孙把总再次道歉,诉苦说军法无情,我们这一队从我开始,都领了一次军棍了,兄弟们苦啊,这不是一急就乱了方寸,请大人原谅我们的鲁莽。
苏况含笑回礼,为双方引见。
“军船出事是天大的事情,知府大人通令各县全力搜寻,本官也得到线索,带人在三姓村已经好几天了。”
孙把总瞬间意识到自己最初的情报有问题——若是三姓村都是水匪大盗,那么多官府中人在这里进进出出不至于一点端倪都没有。
“钦差按察使轩大人亲自督办,这两位都是按察使派来的精英。”
楚亭月抱拳:“楚亭月,刑捕浙江巡司。”
孙把总压根不知道刑捕司,满脑子都是“一个姑娘在这里干嘛?”
苏况看出他的疑惑,补充了一句:“楚巡司是正九品的刑狱官。”
何书安又补充:“楚巡司奉我家轩大人之命,负责这一路查探,我也听她指挥。”
这下算是介绍明白了,孙把总又行了个礼:“刚才冒犯,请各位原谅,寻找军船事大,还请各位帮忙。”
双方交换了情报,孙把总这里比之他们多了一个消息——军船开出来之前,就得到密报,江湖上有盗匪图谋劫船夺宝。
“稍等——”楚亭月毫不客气地问:“得到的消息是——江湖盗匪要夺军饷,还是要夺生辰纲?”
苏况看了她一样,心说小姑娘胆子真大,换了他来回说八十次都不会率先把“生辰纲”三个字说出口。
孙把总眨巴眨巴眼睛:“啊?”
言下之意——有区别吗?
楚亭月深吸一口气:“是夺宝,还是夺饷?”
“不知道。咱家就听长官说的,很早就有说江湖上的悍匪盯上了船上的宝贝,好几路人要连手。听说……”他瞅了两眼楚亭月:“听说其中有个女的,特别厉害,叫‘银娘子’。”
刑捕司的人齐齐“嘶——”了一声。
卫堇戳戳王实“什么样的人物?”
“纵横闽浙十年,大案十余起,人命几十条,就是抓不到。最擅用毒,被人喊做‘银环蛇’,尊称‘银娘子’。她那毒粉一撒,敌我不分,真没想到还有人敢和她联手。”
“还有一个悍匪也很有名,是个男人,却叫做‘天仙子’。”
苏况把目光投向楚亭月。
“‘天仙子’常年活跃在闽地,刑捕司这里,没有他在浙江犯案的记录。”
“为何一个男人叫做天仙子?难道他貌若好女?”
“是说他善于使毒,特别是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毒物,所以用同样能让人产生幻觉的剧毒植物——天仙子,来称呼他。”
“都是擅长使毒药的。楚巡司,如果全船士兵都中了毒,加上大雨、洪水,船误入十河荡就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了。”
“没错。我们做这样的假设——”
银娘子和天仙子,两个擅长使用毒的悍匪,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混上军船。军船从前一个码头驶出,接下来两天都没有大的州县,是最适合动手的时候。
于是,在一个大雨磅礴的夜晚,在预定接应地点附近,他们毒倒了船上的官军,等待同伙抵达。
恰恰在这个时候,洪峰抵达,金华江漫堤,大水瞬间充斥天地。
在这样的巨变之中,军船无力抵挡,更别说此时船上军士都已中毒,难以正常控制船。军船如一片树叶,在洪水中随波逐流,最终跨越平常不能行舟的区段,“飞跃”进了十河荡。
这种大变故下,原定的接应船当然也是自顾不暇,双方彻底失去联系。
船进入十河荡后,因为不熟悉水文,也没有效控制,大概率会撞上沙洲之类的搁浅。
至于船上军士——
“刑捕司中有记录过‘天仙子’做过的几桩案子。所有中毒人员,都是‘惊慌莫名,互殴自残’。”
陌生的地方,巨大的天灾,毒物致幻。
黑夜中的十河荡,军船上经过了喋血的一夜。
沉浸在幻觉中的士兵们根本顾不上船的好坏,于是,当大雨停止,天色明亮之时,这艘军船已是人死,船沉,消失在了十河荡之中。
投毒份子,有可能凭借高强的武艺提前脱身,也可能在天灾人祸之中自食其果,和军船一起沉入十河荡。
当日大雨倾盆,乌云笼罩,一片漆黑之中,任凭天大本事,能逃生就不错,应该也不会在船上傻乎乎等到最后一刻,即便等到了,也没本事黑夜里在一个陌生地方确定方位。
于是,事算是干成了,又没有全部干成。军方丢了生辰纲,他们也一场空,一切回到起点,看谁先找到沉船。
孙把总听了这边的情报,一拍大腿:“晚上在那边捞东西肯定就是银娘子和天仙子呗,他们果然在这里。”
“恐怕不是。”楚亭月一抬手,王实送上来一样东西。
“这是在丁久那艘船上找到的,很巧,半截打入了船板,留了下来。”
这是一枚飞镖,江湖上最常见的样式,不属于军械,只要有钱,随便找个铁匠铺就能打造。
“根据刑捕司的记录,这两个人用的都不是这种暗器。”
“他们总不会单枪匹马,兴许是团伙中人所用。”
“还有一点——这两人手下没有活口。少数几个活口,都是拼尽全力,‘侥幸’得生。丁家兄弟在十河荡遇到的人并没有杀人之心,即便最初出手,看这飞镖落点,也是惊走为主。丁莼遇险之时,他们尽力救助。丁久、丁芹均全身而退。这不是那两个人的做派。”
苏况把目光投向自己县里的捕头。
“回大人,天仙子我们没听说过。银娘子在温州府做过案,确如巡司所说,是斩尽杀绝的作风。”
“两拨人?”
“或者是临时的合作者。银娘子虽在浙江做过案,整体来说,她和天仙子真正的活跃地方是闽地。深入浙西腹地,他们必须和本地的绿林魁首合作。”
苏况立刻道:“如果是我找合作者,必须是——熟悉当地环境,有销赃通路,水运上能通关。捕头,本地有这样的势力么?”
捕头连连摇头:“永康这里真正赚钱的营生是开矿,黑白势力都绕着几座矿山,走水上营生的很少。就是金华府运送物资,若是需要民间帮忙,找的也是秦淮帮的浙江分舵。”
“金华府呢?”
捕头苦笑:“小的就知道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楚巡司可有眉目?”
其实,从刚接到这个案子起,楚亭月就一直在盘点金华江沿线的绿林势力,在她知道的范围内,金华府并没有敢于挑战军队的大盗。
但是现在证明,被劫走的是生辰纲,并不是军饷,情况就有了本质性转变。
一个人被推上前,把总喝到:“说给苏县令听!”
这把总带着人气势汹汹的包围三姓村确实有他的道理,六畜戏的另一样完整的出现在当铺中,当此物的人正是丁勤。
那一刻苏况差点暴粗口,丁勤都死罪进了大牢了,居然还有隐瞒。
丁久当天打捞出来的是两样东西。
整整一艘军船,连人带船统统消失,负责押送的军中人员也心急如焚,沿途寻找,他们的思路和地方不同,他们从一开始就坚信——东西已经被劫走了。
于是查访的重点放到了各地当铺,果然在永康的镇上找到了决定性证据。
苏况说,没错,的确有个小伙子从水里捞出来东西,但是他已经被杀。杀人凶手本官抓住了,你们可以安排人来旁听审讯。
把总哪里肯信,坚持说就是这个村子的人夺船杀人,让他们一家家搜,必能搜出船上的东西。
村民大惊,让士兵们进来搜,别管搜没搜到赃物,他们自家但凡值钱一点的东西是肯定保不住的。一群青壮年小伙子率先高喊“不行”“谁敢动我家”,一个个也是手持鱼枪、锄头,双方的气氛越发紧张起来。
就在这么个时候,军中一个校尉忽然高喊一声:“江湖人——真的有江湖人——”
卫堇眨眨眼,愣了一会才望向王实:“江湖人?我?”
“大概是……我们?”
他们都穿常服,各个带着武器,乍一看还真符合“江湖人”的身份。
把总眼睛一亮:“弟兄们,一个也不许放过!”
卫堇脸色一沉,低声道“找死!”
军士在当地县令眼皮底下大战锦衣卫——这事要是成了,这把总的脑袋肯定是保不住的。
挽救了他的人是何书安,他当天也带人在外打听,刚刚回来,一看这个场面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眼看士兵抽刀,大喝一声“住手!”然后连着甩出几个问题“谁的手下?”“你们百户在哪里?”又连续报了几个人的名字,都是浙江军中的中下级将领。
这方法果然好,一个把总,你和他说兵部侍郎、五军大都督,他名字都没听过,和他说当地守备官,他也就是“知道,是人都该知道”,但是说到顶头上司,或者级别差的不是太离谱的,他就反应过来了——不对啊,这人怎么知道我的领导,难道也是军中的?
何书安从他的表情判断出目标,怒道:“老符出生入死十余次,两次濒死重伤,才换来一个百户,你们如此鲁莽行事,是要让他半辈子辛苦付之东流么?他今年五十了吧?流放山海关还能抗住?”
那把总完全愣住了,示意士兵收好兵器,朝他拱拱手:“这位弟兄是那个卫所的?”
两人后续的对话充分说明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切口,即便同为军籍,锦衣卫和普通军队之间的切口也截然不同。
轩輗曾在浙江清军,对浙江防务异常熟悉,何书安出身行伍,多年以来都是轩輗的亲信,在和地方军队打交道上,在场所有人捆在一起都不如他。
苏况一个正经知县压不住的人,何书安几句话就镇住了。
眼看那把总姿态恭谨起来,卫堇撇了撇嘴,一挥手,示意自家弟兄也解除警戒。
何书安朝着苏况行了一个礼:“苏大人,这位孙兄弟不懂规矩,我代他向您赔不是。他们这边有不少信息,兴许有用。”
孙把总就坡下驴,拱了拱手:“苏大人,我是粗人,军令要命,我等着急啊。”
苏况点点头:“坐下说话。”
几人进了村长家,分宾主坐下。孙把总依然示意自己的弟兄们保持阵型,看向村长的眼光充满警惕。
就坐后,孙把总再次道歉,诉苦说军法无情,我们这一队从我开始,都领了一次军棍了,兄弟们苦啊,这不是一急就乱了方寸,请大人原谅我们的鲁莽。
苏况含笑回礼,为双方引见。
“军船出事是天大的事情,知府大人通令各县全力搜寻,本官也得到线索,带人在三姓村已经好几天了。”
孙把总瞬间意识到自己最初的情报有问题——若是三姓村都是水匪大盗,那么多官府中人在这里进进出出不至于一点端倪都没有。
“钦差按察使轩大人亲自督办,这两位都是按察使派来的精英。”
楚亭月抱拳:“楚亭月,刑捕浙江巡司。”
孙把总压根不知道刑捕司,满脑子都是“一个姑娘在这里干嘛?”
苏况看出他的疑惑,补充了一句:“楚巡司是正九品的刑狱官。”
何书安又补充:“楚巡司奉我家轩大人之命,负责这一路查探,我也听她指挥。”
这下算是介绍明白了,孙把总又行了个礼:“刚才冒犯,请各位原谅,寻找军船事大,还请各位帮忙。”
双方交换了情报,孙把总这里比之他们多了一个消息——军船开出来之前,就得到密报,江湖上有盗匪图谋劫船夺宝。
“稍等——”楚亭月毫不客气地问:“得到的消息是——江湖盗匪要夺军饷,还是要夺生辰纲?”
苏况看了她一样,心说小姑娘胆子真大,换了他来回说八十次都不会率先把“生辰纲”三个字说出口。
孙把总眨巴眨巴眼睛:“啊?”
言下之意——有区别吗?
楚亭月深吸一口气:“是夺宝,还是夺饷?”
“不知道。咱家就听长官说的,很早就有说江湖上的悍匪盯上了船上的宝贝,好几路人要连手。听说……”他瞅了两眼楚亭月:“听说其中有个女的,特别厉害,叫‘银娘子’。”
刑捕司的人齐齐“嘶——”了一声。
卫堇戳戳王实“什么样的人物?”
“纵横闽浙十年,大案十余起,人命几十条,就是抓不到。最擅用毒,被人喊做‘银环蛇’,尊称‘银娘子’。她那毒粉一撒,敌我不分,真没想到还有人敢和她联手。”
“还有一个悍匪也很有名,是个男人,却叫做‘天仙子’。”
苏况把目光投向楚亭月。
“‘天仙子’常年活跃在闽地,刑捕司这里,没有他在浙江犯案的记录。”
“为何一个男人叫做天仙子?难道他貌若好女?”
“是说他善于使毒,特别是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毒物,所以用同样能让人产生幻觉的剧毒植物——天仙子,来称呼他。”
“都是擅长使毒药的。楚巡司,如果全船士兵都中了毒,加上大雨、洪水,船误入十河荡就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了。”
“没错。我们做这样的假设——”
银娘子和天仙子,两个擅长使用毒的悍匪,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混上军船。军船从前一个码头驶出,接下来两天都没有大的州县,是最适合动手的时候。
于是,在一个大雨磅礴的夜晚,在预定接应地点附近,他们毒倒了船上的官军,等待同伙抵达。
恰恰在这个时候,洪峰抵达,金华江漫堤,大水瞬间充斥天地。
在这样的巨变之中,军船无力抵挡,更别说此时船上军士都已中毒,难以正常控制船。军船如一片树叶,在洪水中随波逐流,最终跨越平常不能行舟的区段,“飞跃”进了十河荡。
这种大变故下,原定的接应船当然也是自顾不暇,双方彻底失去联系。
船进入十河荡后,因为不熟悉水文,也没有效控制,大概率会撞上沙洲之类的搁浅。
至于船上军士——
“刑捕司中有记录过‘天仙子’做过的几桩案子。所有中毒人员,都是‘惊慌莫名,互殴自残’。”
陌生的地方,巨大的天灾,毒物致幻。
黑夜中的十河荡,军船上经过了喋血的一夜。
沉浸在幻觉中的士兵们根本顾不上船的好坏,于是,当大雨停止,天色明亮之时,这艘军船已是人死,船沉,消失在了十河荡之中。
投毒份子,有可能凭借高强的武艺提前脱身,也可能在天灾人祸之中自食其果,和军船一起沉入十河荡。
当日大雨倾盆,乌云笼罩,一片漆黑之中,任凭天大本事,能逃生就不错,应该也不会在船上傻乎乎等到最后一刻,即便等到了,也没本事黑夜里在一个陌生地方确定方位。
于是,事算是干成了,又没有全部干成。军方丢了生辰纲,他们也一场空,一切回到起点,看谁先找到沉船。
孙把总听了这边的情报,一拍大腿:“晚上在那边捞东西肯定就是银娘子和天仙子呗,他们果然在这里。”
“恐怕不是。”楚亭月一抬手,王实送上来一样东西。
“这是在丁久那艘船上找到的,很巧,半截打入了船板,留了下来。”
这是一枚飞镖,江湖上最常见的样式,不属于军械,只要有钱,随便找个铁匠铺就能打造。
“根据刑捕司的记录,这两个人用的都不是这种暗器。”
“他们总不会单枪匹马,兴许是团伙中人所用。”
“还有一点——这两人手下没有活口。少数几个活口,都是拼尽全力,‘侥幸’得生。丁家兄弟在十河荡遇到的人并没有杀人之心,即便最初出手,看这飞镖落点,也是惊走为主。丁莼遇险之时,他们尽力救助。丁久、丁芹均全身而退。这不是那两个人的做派。”
苏况把目光投向自己县里的捕头。
“回大人,天仙子我们没听说过。银娘子在温州府做过案,确如巡司所说,是斩尽杀绝的作风。”
“两拨人?”
“或者是临时的合作者。银娘子虽在浙江做过案,整体来说,她和天仙子真正的活跃地方是闽地。深入浙西腹地,他们必须和本地的绿林魁首合作。”
苏况立刻道:“如果是我找合作者,必须是——熟悉当地环境,有销赃通路,水运上能通关。捕头,本地有这样的势力么?”
捕头连连摇头:“永康这里真正赚钱的营生是开矿,黑白势力都绕着几座矿山,走水上营生的很少。就是金华府运送物资,若是需要民间帮忙,找的也是秦淮帮的浙江分舵。”
“金华府呢?”
捕头苦笑:“小的就知道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楚巡司可有眉目?”
其实,从刚接到这个案子起,楚亭月就一直在盘点金华江沿线的绿林势力,在她知道的范围内,金华府并没有敢于挑战军队的大盗。
但是现在证明,被劫走的是生辰纲,并不是军饷,情况就有了本质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