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晚凝神色一敛:“君子应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不找靠山,不找人身依附,要秉持仁义。”
“若入朝为官,则不要奉承内廷近臣,也不必谄媚于外朝权臣,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否则,违背天理,得罪百姓,讨好谁都没有用。”
缓缓说罢,谢晚凝“啊”了一声,脸上猛然发烫。原来,刚才她和堂姐的对话,被这个男子听到了。
男子没有发现她的异样,只点点头,似是认可她的回答,继而又问:“‘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何解?”
“人和禽兽的差别只有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区别,有些人放弃了它们,而君子坚持保存了它们。”
“嗯,这些区别有哪些呢?”
“良知、善恶、诚信、博爱、志向……”谢晚凝微微低头,点着指头,一一列举。
男子终于从面前的画作中抬起头,居高临下,专注地看着她:“那你的志向呢?”
谢晚凝被打断,听了他的问题,直觉地抬起头看他,蓦然一慌:“嗯?”
以为她没听懂,男子耐心地补充:“小娘子买孔老的《五经正义》,是要准备参加圣上特允的女子制科,小娘子为何执着参加考试?若是考中,又当如何?”
“我读书多年,若是高中……可以改善我的处境……”谢晚凝答得吞吞吐吐,“若是高中……我自当为圣上分忧……为百姓谋福祉……”
谢晚凝心中慌乱,眼前男子给她提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她才发现,她自重生之后,所做的努力,都仅限于解决眼前的困境。
诚然,她所面临的种种状况,已经可谓是曲折坎坷,她花了十分的精力去应付,来不及想太长远。
但是,她真的想要入朝为官吗?“为盛世开太平”真的是她心中的理想吗?
谢晚凝沉默了。
她为刚才自己那言不由衷的回答,而感到惭愧。她都不好意思抬头去看男子的神色。
室内静默了一瞬,书墨香气混着药味,在空气中流动,窗外日光西斜,照进屋内,散着琉璃般的光。
男子沉静地望着她,复又提笔,再次低头在纸上作画,低沉清冽的嗓音,语调平稳:“世间多数读书人,求的不过是曲江宴上崭露头角,一生顺遂衣锦还乡。为这些,很正常,不可耻。”
“鄙人见小娘子读书有道,不过多问了一句,还请勿怪。”男子低头,在纸上又添了数笔,“青云书肆的书,任由小娘子选购、借阅。”
说罢,抬手指指门口,这是有送客的意思了。
谢晚凝望着他的乌发玉簪,心中潮涌,这一刻,既感谢他同意售书,更感激他刚才的那些问话。朦胧之中,他提的问题更像是在点拨她。
但两人的谈话说到这,她也不好再继续,只能缓缓站起身,朝男子屈身致礼:“谢过郎君。”
男子始终没有再抬头看她,似乎已经沉浸在作画之中。
谢晚凝也不再打扰他,回望他一眼,悄悄离开,带着冬青下了楼。
到了楼下,管事笑眯眯地为她包好了几册书,收下了银子,准备送客。
谢晚凝迟疑了些许,终究是涨红着脸,低声问管事:“管事,可否请教贵店主家的大名?”
管事听了,打量了她数眼,想了一会,只是笑着捋了捋短须:“鄙店主家姓孟。”也不再多言。
谢晚凝点头,明白不可再问,强忍着不去摸发烫的脸颊,在致礼后带着冬青离开了青云书肆。
回到家,恰逢谢信下朝归府,一家人温馨地吃了一餐晚饭。
饭后,张嬷嬷带人撤下了漱盂,上了盏茶,谢信才开口:“晚儿今日出门了?”
“是,买了几册书。”谢晚凝将今日所遇所见一一讲述给谢信夫妇二人。
谢信叹道:“擢姝诏后,朝堂上如今是沸反盈天,天天都在争吵,可以预想,朝堂之外,布衣士子也会各有想法,暗潮涌动。”
见女儿面露忧色,他又补充,“没事的,当今圣上坚毅执着,加上叶将军,两人兵权在握,出不了大乱子。大局既定,晚儿你就好好复习,准备考试。”
谢晚凝方放下心来,开心地应了一声:“哎!”
忽又想起,便问:“爹爹昨日回了谢府,祖母怎么说?”
王氏闻言,也好奇地看过来。
谁想谢信却冷哼一声,一脸不喜:“母亲唤我过去,竟是交代我,不准晚儿去参加考试,说什么如今局势未定,不可过早站队,不然连累了他们谢府。大哥还劝说我们三房搬回谢府。”
“啊?”王氏吃惊,“那晚儿参加考试,真的没事吗?”
谢信朗声大笑,竟有些恣意:“鹏生长翅,自当遨游天际,我也好,晚儿也罢,岂能总是束手束脚、畏畏缩缩?母亲和大哥毫无远见,只会错失良机。”
谢晚凝连连点头:“爹爹,如果我等只是观望,其他人也都在观望,那圣上的这道擢姝诏书竟落得个无人支持,这样只会给对方一个话柄,借机要求撤下诏书,那么,我们再想去改变局面,就更难了。”
“对!”谢信赞许地看着女儿,向王氏道,“看,我们晚儿好见识呀!哈哈!”
“爹爹!”听得父亲打趣,谢晚凝有些羞赧。瞬息之间,脑海中竟闪过白日青云书肆中的那个孟郎君。
和他交流不多,却获益匪浅,如果还能再见,她想,她会提很多很多问题,然后想听听他的看法。
自那日之后,谢晚凝开始了日以继夜的勤奋苦读。每日刚过卯半,她就打开书房的窗户,晨曦会渐渐笼上她的身影。读到三更,万籁俱寂,她才和漫天星空道别。
谢信也更忙了,他的时间几乎和女儿同步,父女俩也似有默契,往往一个看见另一个之后,才开始自己后续的安排。
王氏也不多劝,只是和张嬷嬷捣鼓起药膳和补食,跟在这父女两人身后一碗一碗地填。一家三口竟忙得有模有样。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个月后,京兆府开启了第一轮考试。
这一轮考试,只面向女子开放,形同男子的乡贡考试。既中者,获举子资格,才可以参加后面由礼部主持的考试。
也就是说,过了这一关,女子就可以得到像士子一样的考试入仕的资格和相应的地位。
六月初六,晴空万里。
谢晚凝在王氏的目送下,走进了京兆府指定的考棚。
刚进考棚,肩上就被轻拍了一下,她忙回头,就笑开来:“是你们呀。”
在她身后,正是宋慈恩、许墨染等人。数了数,却少了一人。
许墨染笑得两眼弯弯:“别找啦,叶音没来,圣上特许增加女子武举,她跑去参加武试了。”
“哇!”谢晚凝惊叹,继而也笑了,“那她应该会很开心。”
“是的,她终于也找到了适合她飞翔的天空。”宋慈恩揽过她们,“姐妹们,我们的天地就在面前,都准备好了吗?”
“早就准备好啦!”苏沫响应得最快最响亮,就差没跳起来了。
周以安默默地伸出了手。
几个女孩都笑了,相互牵着手,齐齐入了考棚。
考棚颇大,分了两处,每处大概容纳五、六十个女子,有年幼的少女,也有绾发的妇人,有的穿着棉布麻衣,有的衣饰华丽。
一人一张书案,竹木屏风相隔,京兆尹作为主考官端坐在主监台上,穿着府僚衣服的人穿梭在书案间,核检每个人的名帖和物件。
场内燃着静心香。
谢晚凝却有点静不下心,胸口“砰砰”直跳。
她摸摸书案上的笔墨,又抬头环视周围众人,小心挪了挪脚,悄悄换一个姿势。她太激动了,从未想过,她竟然能在这样的地方,参加一场这样的考试,像是一场梦。
这比她发现自己重生更觉得不可思议。
其他女子们似乎也和谢晚凝一样,紧张、激动,相互对视,用眼神给对方鼓励、打气,哪怕是从未相识。
“砰!”一声,京兆尹拍了台上的惊堂木,“考试正式开始!”
谢晚凝一惊,抚着胸口,压下那快要狂跳出来的心。
她有点慌,因为她忽然发现自己什么都想不起来,曾经读过的书,书上的文字,像蝴蝶、像小鸟、像叶片,忽地随风飞走了。
她轻轻闭了闭眼。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你的志向……”低沉清冽的嗓音,竟在此刻回响在脑海。
是了,她的志向,她还没来得及细思自己的志向,还未来得及鲲鹏展翅,又怎么能就这样轻易地倒在第一关?
男子的话音,像冬日山谷里荆丛下淌出的泉水,清泠泠地漫过她的心间,瞬间让她清醒,惶惶然的神思渐渐冷静下来。
脑海中的意识回笼,记忆仿佛也在一瞬间恢复正常。
谢晚凝睁开了眼,再环视一圈环境,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继而拿过书案上的纸笔,开始答题,心无旁骛。
三个时辰之后,谢晚凝和几个相识的女孩,一起走出了考棚。
王氏一直守在外面,待谢晚凝和几个女孩道别,才上前握住女儿的手,语带哽咽:“好、好,终于考完了,我们的晚儿真棒!”
谢晚凝轻轻搂住了母亲,将脸埋在母亲的肩上,掩饰眼中的泪珠:“娘亲……”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一天!终于迎来了改变女子命运的时代!
京兆府考棚外的马车、人群渐渐散去,最后,街角槐树下停了很久的一辆马车,也终于嘚嘚地起步离开。
“若入朝为官,则不要奉承内廷近臣,也不必谄媚于外朝权臣,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否则,违背天理,得罪百姓,讨好谁都没有用。”
缓缓说罢,谢晚凝“啊”了一声,脸上猛然发烫。原来,刚才她和堂姐的对话,被这个男子听到了。
男子没有发现她的异样,只点点头,似是认可她的回答,继而又问:“‘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何解?”
“人和禽兽的差别只有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区别,有些人放弃了它们,而君子坚持保存了它们。”
“嗯,这些区别有哪些呢?”
“良知、善恶、诚信、博爱、志向……”谢晚凝微微低头,点着指头,一一列举。
男子终于从面前的画作中抬起头,居高临下,专注地看着她:“那你的志向呢?”
谢晚凝被打断,听了他的问题,直觉地抬起头看他,蓦然一慌:“嗯?”
以为她没听懂,男子耐心地补充:“小娘子买孔老的《五经正义》,是要准备参加圣上特允的女子制科,小娘子为何执着参加考试?若是考中,又当如何?”
“我读书多年,若是高中……可以改善我的处境……”谢晚凝答得吞吞吐吐,“若是高中……我自当为圣上分忧……为百姓谋福祉……”
谢晚凝心中慌乱,眼前男子给她提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她才发现,她自重生之后,所做的努力,都仅限于解决眼前的困境。
诚然,她所面临的种种状况,已经可谓是曲折坎坷,她花了十分的精力去应付,来不及想太长远。
但是,她真的想要入朝为官吗?“为盛世开太平”真的是她心中的理想吗?
谢晚凝沉默了。
她为刚才自己那言不由衷的回答,而感到惭愧。她都不好意思抬头去看男子的神色。
室内静默了一瞬,书墨香气混着药味,在空气中流动,窗外日光西斜,照进屋内,散着琉璃般的光。
男子沉静地望着她,复又提笔,再次低头在纸上作画,低沉清冽的嗓音,语调平稳:“世间多数读书人,求的不过是曲江宴上崭露头角,一生顺遂衣锦还乡。为这些,很正常,不可耻。”
“鄙人见小娘子读书有道,不过多问了一句,还请勿怪。”男子低头,在纸上又添了数笔,“青云书肆的书,任由小娘子选购、借阅。”
说罢,抬手指指门口,这是有送客的意思了。
谢晚凝望着他的乌发玉簪,心中潮涌,这一刻,既感谢他同意售书,更感激他刚才的那些问话。朦胧之中,他提的问题更像是在点拨她。
但两人的谈话说到这,她也不好再继续,只能缓缓站起身,朝男子屈身致礼:“谢过郎君。”
男子始终没有再抬头看她,似乎已经沉浸在作画之中。
谢晚凝也不再打扰他,回望他一眼,悄悄离开,带着冬青下了楼。
到了楼下,管事笑眯眯地为她包好了几册书,收下了银子,准备送客。
谢晚凝迟疑了些许,终究是涨红着脸,低声问管事:“管事,可否请教贵店主家的大名?”
管事听了,打量了她数眼,想了一会,只是笑着捋了捋短须:“鄙店主家姓孟。”也不再多言。
谢晚凝点头,明白不可再问,强忍着不去摸发烫的脸颊,在致礼后带着冬青离开了青云书肆。
回到家,恰逢谢信下朝归府,一家人温馨地吃了一餐晚饭。
饭后,张嬷嬷带人撤下了漱盂,上了盏茶,谢信才开口:“晚儿今日出门了?”
“是,买了几册书。”谢晚凝将今日所遇所见一一讲述给谢信夫妇二人。
谢信叹道:“擢姝诏后,朝堂上如今是沸反盈天,天天都在争吵,可以预想,朝堂之外,布衣士子也会各有想法,暗潮涌动。”
见女儿面露忧色,他又补充,“没事的,当今圣上坚毅执着,加上叶将军,两人兵权在握,出不了大乱子。大局既定,晚儿你就好好复习,准备考试。”
谢晚凝方放下心来,开心地应了一声:“哎!”
忽又想起,便问:“爹爹昨日回了谢府,祖母怎么说?”
王氏闻言,也好奇地看过来。
谁想谢信却冷哼一声,一脸不喜:“母亲唤我过去,竟是交代我,不准晚儿去参加考试,说什么如今局势未定,不可过早站队,不然连累了他们谢府。大哥还劝说我们三房搬回谢府。”
“啊?”王氏吃惊,“那晚儿参加考试,真的没事吗?”
谢信朗声大笑,竟有些恣意:“鹏生长翅,自当遨游天际,我也好,晚儿也罢,岂能总是束手束脚、畏畏缩缩?母亲和大哥毫无远见,只会错失良机。”
谢晚凝连连点头:“爹爹,如果我等只是观望,其他人也都在观望,那圣上的这道擢姝诏书竟落得个无人支持,这样只会给对方一个话柄,借机要求撤下诏书,那么,我们再想去改变局面,就更难了。”
“对!”谢信赞许地看着女儿,向王氏道,“看,我们晚儿好见识呀!哈哈!”
“爹爹!”听得父亲打趣,谢晚凝有些羞赧。瞬息之间,脑海中竟闪过白日青云书肆中的那个孟郎君。
和他交流不多,却获益匪浅,如果还能再见,她想,她会提很多很多问题,然后想听听他的看法。
自那日之后,谢晚凝开始了日以继夜的勤奋苦读。每日刚过卯半,她就打开书房的窗户,晨曦会渐渐笼上她的身影。读到三更,万籁俱寂,她才和漫天星空道别。
谢信也更忙了,他的时间几乎和女儿同步,父女俩也似有默契,往往一个看见另一个之后,才开始自己后续的安排。
王氏也不多劝,只是和张嬷嬷捣鼓起药膳和补食,跟在这父女两人身后一碗一碗地填。一家三口竟忙得有模有样。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个月后,京兆府开启了第一轮考试。
这一轮考试,只面向女子开放,形同男子的乡贡考试。既中者,获举子资格,才可以参加后面由礼部主持的考试。
也就是说,过了这一关,女子就可以得到像士子一样的考试入仕的资格和相应的地位。
六月初六,晴空万里。
谢晚凝在王氏的目送下,走进了京兆府指定的考棚。
刚进考棚,肩上就被轻拍了一下,她忙回头,就笑开来:“是你们呀。”
在她身后,正是宋慈恩、许墨染等人。数了数,却少了一人。
许墨染笑得两眼弯弯:“别找啦,叶音没来,圣上特许增加女子武举,她跑去参加武试了。”
“哇!”谢晚凝惊叹,继而也笑了,“那她应该会很开心。”
“是的,她终于也找到了适合她飞翔的天空。”宋慈恩揽过她们,“姐妹们,我们的天地就在面前,都准备好了吗?”
“早就准备好啦!”苏沫响应得最快最响亮,就差没跳起来了。
周以安默默地伸出了手。
几个女孩都笑了,相互牵着手,齐齐入了考棚。
考棚颇大,分了两处,每处大概容纳五、六十个女子,有年幼的少女,也有绾发的妇人,有的穿着棉布麻衣,有的衣饰华丽。
一人一张书案,竹木屏风相隔,京兆尹作为主考官端坐在主监台上,穿着府僚衣服的人穿梭在书案间,核检每个人的名帖和物件。
场内燃着静心香。
谢晚凝却有点静不下心,胸口“砰砰”直跳。
她摸摸书案上的笔墨,又抬头环视周围众人,小心挪了挪脚,悄悄换一个姿势。她太激动了,从未想过,她竟然能在这样的地方,参加一场这样的考试,像是一场梦。
这比她发现自己重生更觉得不可思议。
其他女子们似乎也和谢晚凝一样,紧张、激动,相互对视,用眼神给对方鼓励、打气,哪怕是从未相识。
“砰!”一声,京兆尹拍了台上的惊堂木,“考试正式开始!”
谢晚凝一惊,抚着胸口,压下那快要狂跳出来的心。
她有点慌,因为她忽然发现自己什么都想不起来,曾经读过的书,书上的文字,像蝴蝶、像小鸟、像叶片,忽地随风飞走了。
她轻轻闭了闭眼。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你的志向……”低沉清冽的嗓音,竟在此刻回响在脑海。
是了,她的志向,她还没来得及细思自己的志向,还未来得及鲲鹏展翅,又怎么能就这样轻易地倒在第一关?
男子的话音,像冬日山谷里荆丛下淌出的泉水,清泠泠地漫过她的心间,瞬间让她清醒,惶惶然的神思渐渐冷静下来。
脑海中的意识回笼,记忆仿佛也在一瞬间恢复正常。
谢晚凝睁开了眼,再环视一圈环境,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继而拿过书案上的纸笔,开始答题,心无旁骛。
三个时辰之后,谢晚凝和几个相识的女孩,一起走出了考棚。
王氏一直守在外面,待谢晚凝和几个女孩道别,才上前握住女儿的手,语带哽咽:“好、好,终于考完了,我们的晚儿真棒!”
谢晚凝轻轻搂住了母亲,将脸埋在母亲的肩上,掩饰眼中的泪珠:“娘亲……”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一天!终于迎来了改变女子命运的时代!
京兆府考棚外的马车、人群渐渐散去,最后,街角槐树下停了很久的一辆马车,也终于嘚嘚地起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