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审批的流程进展得是如此缓慢,马佳佳知道,自己的离职申请大概是在教育局被扣下了,现任的教育局局长是自己父亲的多年老友,母亲曾在电话中委婉地转达了这位局长希望自己再谨慎考虑一下的建议。
“如果你想出门散散心,可以请一个长假,半年或者一年都可以,按病假走,停薪留职,给你保留编制,你什么时候想回来了,随时都可以回来。”
“这是他的原话。”
马佳佳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位叔叔,是站在自己父亲的位置上在宽容自己的任性。
她没有多说什么,挂断电话,一个人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
办公室的老师们也早就已经从主任的口中得知了马佳佳已经提交了辞职报告的消息,可直到除了四季常青的灌木丛以外的其他植被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杈时,马佳佳也没能离开学校,连主任看她的眼神中都多了几分揣测。
很快,寒假到了,这也意味着,万家灯火之下,又是一年孤寂的新春。
接到陈瑞泽电话的那天,放假在家的她正在清理浴室洗漱池台面上的水垢,近几年小城的水质越来越差,连水垢都透着红红的铁锈色。
那是一个显示归属地为上海的陌生号码,响了许久,马佳佳都没有接,她向来没有接陌生号码的习惯,尤其是从上海打来的电话。
电话锲而不舍地响过第六次,马佳佳才接起来。
“喂?请问哪位?”
“马佳佳?我是陈瑞泽,你好吗?”电话那头,陈瑞泽的声音带着终于接通了的笑意,“你的电话可真难打通啊,我还以为你换号码了呢。”
事实上,谁都知道马佳佳不会换手机号码,因为她现在的号码是从初中开始使用的,尾号是她的生日和三个六,那是她父亲花大价钱买下来的。
接到陈瑞泽的电话,马佳佳略微感到有些惊讶:“陈瑞泽?好久不见,你回安泰了?”
陈瑞泽向她发出邀请:“对,我休年假了,从今天到年后这段时间都会在安泰,你有时间吗?过两天我组个局,和高中同学们聚一聚,你有时间吗?”
马佳佳正斟酌着该如何拒绝,电话那头响起一阵高铁呼啸而过的轰鸣声,陈瑞泽的声音再次响起:“佳佳,我先不跟你说了,这边太吵了,周三晚上,在滨湖人家的风荷厅,下午六点,你一定要来,好吗?”
马佳佳还没来得及张口拒绝:“喂?喂?陈瑞泽?我......”
电话却已经被挂断。
周三,就是后天。
思忖再三,马佳佳还是准备赴约了。
周三当天上午,明明是晴朗的日头,天空却开始飘雪,可到了下午三点多,马佳佳一觉醒来,从十六楼的窗口望下去,窗外竟是一片洁净,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的样子。
她拧开窗户,把手探出去感受温度,最近她都是在家待着,对外界的温度并不十分敏感,担心晚上赴约穿得太少会冷。
滨湖人家是安泰本地著名的风味酒楼,距离马佳佳的小区步行只有不到二十分钟的路程。安泰这地方虽然不盛产水产品,可本地人却十分爱吃各种鱼虾贝蟹,大概这就是内陆人共有的软肋,永远无法拒绝大海和草原,滨湖人家的生意得以在安泰兴隆多年。
洗过澡,头发还湿着,她给自己热了一杯甜牛奶慢慢啜饮。
正打开衣柜选着衣服,这套房子是马佳佳还在读研究生一年级时父母为她备下的,大三居,父亲奢侈地将其中一间改作了完全的衣帽间,因为他听说在大城市很流行这些富有小资情调的陈设。
一件奶黄色的半高领毛衣,一条蓝色牛仔裤,里面还衬着颇有些厚度的保暖内衣,手在羽绒服和黑色羊绒大衣之间游移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决定穿黑色大衣。
她比从前圆润了些,漂亮骨架的优势一下子显现出来,并不显得胖,而是高挑匀称,她有很多大衣,因为大衣总是很衬她的样子。
白色的獭兔毛围巾下面还藏着一条银灰色的珍珠项链,修长的脖颈在珍珠的映衬下仿佛也闪着淡淡的珠光。
正在挑选鞋子,陈瑞泽的电话又打了过来,她正拎着一双栗色的防滑雪地靴试穿。
“佳佳,需要我去接你吗?外面很冷。”陈瑞泽似乎在开车,安静的空间里响起播报路线方向的女声。
“不用,我家离滨湖人家很近,我走着去就好了。”
“你搬家了?”
“对,搬走好多年了。”
“你现在在哪住?我去接你。”
“真的不用,我就住附近,你好多年没回来了,估计不知道路,不用麻烦你特意来接一趟了。”
“好吧,你注意安全,六点我在滨湖人家的入口等你,好吗?”
“好。”
去的路上,确实很冷,马佳佳只好躲进路边的饮品店里买一杯热饮取暖,暖黄色的招牌上明晃晃地写着“冬日特饮冰糖马蹄雪梨水”,看着旁边的小姑娘刚取了一杯喝着,透明的塑料杯里是被整整齐齐切成方块状的白色雪梨和马蹄,小姑娘嚼了几口,声音清脆,恍然大悟道:“我当马蹄是什么呢!原来就是荸荠啊!”
原来马蹄就是荸荠。
马佳佳没有喝,而是一路捧着它取暖,然后把它丢在了滨湖人家路口的垃圾桶里。
多年不见,陈瑞泽的样貌改变了许多,个子比马佳佳高出一点,像母亲曾经说过的那样,他更像他的母亲,秀气,略微有些女相,此时他戴着一副金丝边的半框眼镜,倒十足十地像是个俊秀的南方男人。
天气很冷,陈瑞泽也穿着一件黑色大衣,如他所说的那样站在滨湖人家的入口处等待,远远地,他就冲马佳佳招起了手:“佳佳!这边!”。
马佳佳向来不忍别人的好意落空,连忙快走两步迎了上去,陈瑞泽引着她穿过滨湖人家旋转不停的玻璃门:“好久不见了,佳佳,你冷不冷?”
马佳佳摘下薄薄的兔毛手套收进斜跨着的背包里:“还好,不算特别冷,其实你在里面等我就好了,这玻璃门这么大,从外面能看得很清楚,干嘛非要在外面受冻呢。”
陈瑞泽只是笑,目光轻软得像绕在颈间的兔毛围巾,又像是在追忆那些流逝的时光:“佳佳,我们真的好久不见。”
饭局上的人并不多,几位高中同学,还有两位陈瑞泽儿时矿上的玩伴,还有一位,让她微微感到有些意外。
席间,她坐在陈瑞泽的旁边,对面是刘彦。
刘彦和马佳佳,实际上是亲戚关系,刘彦的母亲是马佳佳母亲的表姐,算起来,马佳佳应当喊刘彦的母亲为小姨。可因为刘彦的母亲年轻时以死相逼嫁了个嗜赌的男人,便和这边所有亲戚断绝了关系。
其实马佳佳知道,母亲经常暗中接济刘彦的母亲,刘彦的身形比自己瘦弱几分,自己那些淘换下来的衣服和鞋子,多数又穿在了刘彦的身上,只是了解女孩子心思之敏感,马佳佳从来不提起那些事,在学校她也避免和刘彦接触,一个在青春期只能穿远亲旧衣服的女孩,大概不需要她的关心和关注。
高三时,第一个发现这件事的竟然是杜柯,有天夜里,两个人在小区的小西门下聊着天,甜腻腻地亲吻,杜柯突然讲起他们班上有个女孩和马佳佳长得有三四分像,而且穿的衣服也很像,好几次恍惚间他都疑心是不是自己看错了。
马佳佳嚼着手里的小苹果,很了然地问:“是不是叫刘彦?”
杜柯很惊讶:“你还真认识啊?”
马佳佳简短地给他捋了捋自己和刘彦的关系,杜柯也并没放在心上,而是追着她苹果味的嘴巴亲吻。
看见刘彦,她就想起了这些事,忍不住嘴角染上一丝笑意。
正和别人敬酒的陈瑞泽看见她笑,又坐下用公筷给她挟菜:“菜还合你的胃口吧?”
马佳佳连忙道谢,并回答:“好多年没来过了,这里的清蒸鱼还是那么好吃,鱼汤也很鲜。”
陈瑞泽贴近了,把手放在她的肩膀上,感觉到她的身子明显一僵,旋即收回,继续笑着说:“你喜欢吃,一会儿给你打包一条新鲜的。”
马佳佳拒绝:“不用了,我自己吃不了这一整条的,来回加热又不健康。”
闻言,陈瑞泽笑了,抬头冲席间盯着自己和马佳佳来回看的人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佳佳还是和以前一样,不贪心,不贪嘴,真好。”
马佳佳尴尬地环视一圈,只有刘彦还在神色如常地挟菜,脸上甚至挂着淡淡的笑容。
这个年纪,饭桌上的多数人都已经结婚生子,有好奇的同学问起马佳佳的近况,马佳佳只说在小学做老师。
“你结婚了吗?你这个工作不应该很好找对象吗?寒暑假都有,还不用加班,给你说媒的人应该不少吧?”
马佳佳笑了笑,礼貌地回答:“没有结婚,也不想结婚。”
一位已经结婚的女同学冲马佳佳眨了眨眼睛:“佳佳,眼光可不要太高了,男人嘛,适合结婚就好了,总不能一直单着。”
陈瑞泽替她打圆场:“不想结婚自然有不想的道理,不想结就不结呗。”
一位男同学似乎是不同意:“哎,我说,瑞泽,你小子,你结婚了,你反倒劝单身女同学不结婚,你小子该不是有什么想法吧?”
陈瑞泽笑笑没有说话,马佳佳垂下眼帘,她倒是早就看到,陈瑞泽左手的无名指上虽然没有戴戒指,却有一圈白白浅浅的戒痕,看来戒指摘下的时间还不长。
一时间饭局上的气氛热烈起来,推杯换盏,一杯接一杯。
人们谈论着陈瑞泽这些年努力得来的成就,极年轻的基金经理,年薪几百万,迎娶的是上海本地粉蔷薇般的美人儿,两千万的大平层。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陈瑞泽的父母在他硕士毕业那年遭遇车祸去世。
马佳佳端起面前的果汁杯,做了一个小小的敬酒动作:“恭喜你,还不知道,你已经结婚了,我真为你感到高兴。”
陈瑞泽和她轻轻碰杯,面色泛红,话里有些埋怨:“你当然不知道,你连我的手机号都没有。”
坐在对面的刘彦突然开了口:“佳佳和瑞泽好多年没见过了吧?”
马佳佳轻轻歪头,思考了一会儿,才想起来,原来在高中毕业后的这些年,她其实是和陈瑞泽见过面的,一次是在安阳,一次是在北京,只是那时她满心满眼的都是身边的杜柯,竟把这些为数不多的相处都忘记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是见过的,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有两次,我说的对吗?”
陈瑞泽倒是很快就接上了她的话:“对,见过两次,一次是在安阳的那家主题公园,我去打暑假工,是大二的暑假,第二次是在北京,我读研究生的时候,跟导师去北京参加一个经济论坛,那时候你在场边做翻译,我戴着耳机,一下子就听出来你的声音,顾不上台上的老师讲的什么,我就探着身子看你,你还记得吗?最后还是在茶歇的时候,我才在那个咖啡机旁边找到了你,你那杯咖啡里,加了三包奶精,那时候你在北京读研究生,真好啊,那时候我们才23岁,佳佳,那时候你才23岁,我记得你穿着一身白色的职业套装,头发是那样挽着的,戴着一副眼镜,真的很好看,简直是全场最漂亮的女孩,起码,在我眼里是最漂亮的。我一直忘不掉我们在北京见面的那次,我从来没见过你穿得那么正式,那么漂亮,我本来想,我可以看看你24岁、25岁、26岁时候的样子,但是没想到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再见面我们都已经是29岁了......我以为你和他留在北京了,我到处打听你的消息,没有人知道你竟然回这个小破地方了......”
陈瑞泽越是说,席间就越是陷入可怕的寂静。
人人都知道,陈瑞泽攒的这个局是为了他的白月光,可他不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讲出来。
马佳佳放下手里的筷子:“陈瑞泽,你喝多了。”
刘彦面色渐沉:“是啊,陈总喝多了,要不,今天我们就先到这里吧。”
说完,刘彦越过中间隔着的人,来扶陈瑞泽:“陈总,该散了,我送你回酒店。”
马佳佳站起身,束着手,并没有要扶他的意思。
一前一后,他们走到酒楼的门口,冷风一吹,陈瑞泽似乎是清醒了一些:“对不起,佳佳。”
马佳佳仍对他保持有距离感的礼貌:“没关系。”
刘彦开着车停在了酒楼门口,那是一辆崭新的黑色两门BMW Z4,下了车,她打算把陈瑞泽扶进车里,陈瑞泽甩开她的手,她也不恼,只是站在一边,看陈瑞泽出丑。
“佳佳,这些年我真的很记挂你,我也不知道发生了那样的事情,如果当年知道,我一定会去北京找你的,真的。”
马佳佳轻轻叹气:“谢谢你。”
“佳佳,如果你这几天有时间,我们能见一面吗?我就住在临湖书院的酒店里,你知道在哪里的吧?”
马佳佳婉拒:“我最近都比较忙,可能不太方便。”
陈瑞泽眼睛里的失望很快消失恢复平静,像个真正的成年人那样,他理了理自己的外套,苦笑道:“佳佳,你还是那么薄情,你对我还是那么薄情,你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是有别人值得你去爱的。”
马佳佳看着他的眼睛:“我想或许有,但最起码,不是一个已经结了婚的男人,祝你幸福,陈瑞泽。”
陈瑞泽苦涩地伸出手:“佳佳,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拥抱,就当,就当这些年的蹉跎都不存在,就当我们还是十五岁的时候,在菜摊后面吃糖葫芦的时候,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拥抱?”
马佳佳犹豫了几秒,轻轻地投入了陈瑞泽的怀抱,陈瑞泽的双臂骤然收紧,马佳佳挣扎着推开:“快上车吧,再见。”
陈瑞泽笑了笑:“谢谢你,佳佳,但是你如果有什么问题,一定要找我,好吗?”
马佳佳轻轻点了点头,陈瑞泽才坐进副驾,隔着窗户,他恋恋不舍地深深望了一眼马佳佳的样子,而后闭上了眼睛。
刘彦朝马佳佳伸出手:“佳佳,好多年不见了,大姨还好吗?”
马佳佳刚握上她的手,还没来得及回答,刘彦猛地把她拉近自己:“忘了告诉你,我现在是陈瑞泽的助理,我还要感谢你,要不是凭着这张和你有点神似的脸蛋,恐怕我现在在上海还落不下脚。”
前后不过十分钟,酒席间的热闹和暖意已然消散,那辆高调而张扬的跑车也已经走远,马佳佳站在路边,摸索出包里的香烟和打火机,吐出的浓烟和身体里的热气混在一起,卷曲的长发在风中飞舞。
即使医生反复告诉过她身体里的伤口已经愈合,已经不会再痛,痛是她的心理问题,可此时,她的身体又痛了起来,忍不住地,烟灰抖落,热泪翻涌。
“如果你想出门散散心,可以请一个长假,半年或者一年都可以,按病假走,停薪留职,给你保留编制,你什么时候想回来了,随时都可以回来。”
“这是他的原话。”
马佳佳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位叔叔,是站在自己父亲的位置上在宽容自己的任性。
她没有多说什么,挂断电话,一个人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
办公室的老师们也早就已经从主任的口中得知了马佳佳已经提交了辞职报告的消息,可直到除了四季常青的灌木丛以外的其他植被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杈时,马佳佳也没能离开学校,连主任看她的眼神中都多了几分揣测。
很快,寒假到了,这也意味着,万家灯火之下,又是一年孤寂的新春。
接到陈瑞泽电话的那天,放假在家的她正在清理浴室洗漱池台面上的水垢,近几年小城的水质越来越差,连水垢都透着红红的铁锈色。
那是一个显示归属地为上海的陌生号码,响了许久,马佳佳都没有接,她向来没有接陌生号码的习惯,尤其是从上海打来的电话。
电话锲而不舍地响过第六次,马佳佳才接起来。
“喂?请问哪位?”
“马佳佳?我是陈瑞泽,你好吗?”电话那头,陈瑞泽的声音带着终于接通了的笑意,“你的电话可真难打通啊,我还以为你换号码了呢。”
事实上,谁都知道马佳佳不会换手机号码,因为她现在的号码是从初中开始使用的,尾号是她的生日和三个六,那是她父亲花大价钱买下来的。
接到陈瑞泽的电话,马佳佳略微感到有些惊讶:“陈瑞泽?好久不见,你回安泰了?”
陈瑞泽向她发出邀请:“对,我休年假了,从今天到年后这段时间都会在安泰,你有时间吗?过两天我组个局,和高中同学们聚一聚,你有时间吗?”
马佳佳正斟酌着该如何拒绝,电话那头响起一阵高铁呼啸而过的轰鸣声,陈瑞泽的声音再次响起:“佳佳,我先不跟你说了,这边太吵了,周三晚上,在滨湖人家的风荷厅,下午六点,你一定要来,好吗?”
马佳佳还没来得及张口拒绝:“喂?喂?陈瑞泽?我......”
电话却已经被挂断。
周三,就是后天。
思忖再三,马佳佳还是准备赴约了。
周三当天上午,明明是晴朗的日头,天空却开始飘雪,可到了下午三点多,马佳佳一觉醒来,从十六楼的窗口望下去,窗外竟是一片洁净,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的样子。
她拧开窗户,把手探出去感受温度,最近她都是在家待着,对外界的温度并不十分敏感,担心晚上赴约穿得太少会冷。
滨湖人家是安泰本地著名的风味酒楼,距离马佳佳的小区步行只有不到二十分钟的路程。安泰这地方虽然不盛产水产品,可本地人却十分爱吃各种鱼虾贝蟹,大概这就是内陆人共有的软肋,永远无法拒绝大海和草原,滨湖人家的生意得以在安泰兴隆多年。
洗过澡,头发还湿着,她给自己热了一杯甜牛奶慢慢啜饮。
正打开衣柜选着衣服,这套房子是马佳佳还在读研究生一年级时父母为她备下的,大三居,父亲奢侈地将其中一间改作了完全的衣帽间,因为他听说在大城市很流行这些富有小资情调的陈设。
一件奶黄色的半高领毛衣,一条蓝色牛仔裤,里面还衬着颇有些厚度的保暖内衣,手在羽绒服和黑色羊绒大衣之间游移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决定穿黑色大衣。
她比从前圆润了些,漂亮骨架的优势一下子显现出来,并不显得胖,而是高挑匀称,她有很多大衣,因为大衣总是很衬她的样子。
白色的獭兔毛围巾下面还藏着一条银灰色的珍珠项链,修长的脖颈在珍珠的映衬下仿佛也闪着淡淡的珠光。
正在挑选鞋子,陈瑞泽的电话又打了过来,她正拎着一双栗色的防滑雪地靴试穿。
“佳佳,需要我去接你吗?外面很冷。”陈瑞泽似乎在开车,安静的空间里响起播报路线方向的女声。
“不用,我家离滨湖人家很近,我走着去就好了。”
“你搬家了?”
“对,搬走好多年了。”
“你现在在哪住?我去接你。”
“真的不用,我就住附近,你好多年没回来了,估计不知道路,不用麻烦你特意来接一趟了。”
“好吧,你注意安全,六点我在滨湖人家的入口等你,好吗?”
“好。”
去的路上,确实很冷,马佳佳只好躲进路边的饮品店里买一杯热饮取暖,暖黄色的招牌上明晃晃地写着“冬日特饮冰糖马蹄雪梨水”,看着旁边的小姑娘刚取了一杯喝着,透明的塑料杯里是被整整齐齐切成方块状的白色雪梨和马蹄,小姑娘嚼了几口,声音清脆,恍然大悟道:“我当马蹄是什么呢!原来就是荸荠啊!”
原来马蹄就是荸荠。
马佳佳没有喝,而是一路捧着它取暖,然后把它丢在了滨湖人家路口的垃圾桶里。
多年不见,陈瑞泽的样貌改变了许多,个子比马佳佳高出一点,像母亲曾经说过的那样,他更像他的母亲,秀气,略微有些女相,此时他戴着一副金丝边的半框眼镜,倒十足十地像是个俊秀的南方男人。
天气很冷,陈瑞泽也穿着一件黑色大衣,如他所说的那样站在滨湖人家的入口处等待,远远地,他就冲马佳佳招起了手:“佳佳!这边!”。
马佳佳向来不忍别人的好意落空,连忙快走两步迎了上去,陈瑞泽引着她穿过滨湖人家旋转不停的玻璃门:“好久不见了,佳佳,你冷不冷?”
马佳佳摘下薄薄的兔毛手套收进斜跨着的背包里:“还好,不算特别冷,其实你在里面等我就好了,这玻璃门这么大,从外面能看得很清楚,干嘛非要在外面受冻呢。”
陈瑞泽只是笑,目光轻软得像绕在颈间的兔毛围巾,又像是在追忆那些流逝的时光:“佳佳,我们真的好久不见。”
饭局上的人并不多,几位高中同学,还有两位陈瑞泽儿时矿上的玩伴,还有一位,让她微微感到有些意外。
席间,她坐在陈瑞泽的旁边,对面是刘彦。
刘彦和马佳佳,实际上是亲戚关系,刘彦的母亲是马佳佳母亲的表姐,算起来,马佳佳应当喊刘彦的母亲为小姨。可因为刘彦的母亲年轻时以死相逼嫁了个嗜赌的男人,便和这边所有亲戚断绝了关系。
其实马佳佳知道,母亲经常暗中接济刘彦的母亲,刘彦的身形比自己瘦弱几分,自己那些淘换下来的衣服和鞋子,多数又穿在了刘彦的身上,只是了解女孩子心思之敏感,马佳佳从来不提起那些事,在学校她也避免和刘彦接触,一个在青春期只能穿远亲旧衣服的女孩,大概不需要她的关心和关注。
高三时,第一个发现这件事的竟然是杜柯,有天夜里,两个人在小区的小西门下聊着天,甜腻腻地亲吻,杜柯突然讲起他们班上有个女孩和马佳佳长得有三四分像,而且穿的衣服也很像,好几次恍惚间他都疑心是不是自己看错了。
马佳佳嚼着手里的小苹果,很了然地问:“是不是叫刘彦?”
杜柯很惊讶:“你还真认识啊?”
马佳佳简短地给他捋了捋自己和刘彦的关系,杜柯也并没放在心上,而是追着她苹果味的嘴巴亲吻。
看见刘彦,她就想起了这些事,忍不住嘴角染上一丝笑意。
正和别人敬酒的陈瑞泽看见她笑,又坐下用公筷给她挟菜:“菜还合你的胃口吧?”
马佳佳连忙道谢,并回答:“好多年没来过了,这里的清蒸鱼还是那么好吃,鱼汤也很鲜。”
陈瑞泽贴近了,把手放在她的肩膀上,感觉到她的身子明显一僵,旋即收回,继续笑着说:“你喜欢吃,一会儿给你打包一条新鲜的。”
马佳佳拒绝:“不用了,我自己吃不了这一整条的,来回加热又不健康。”
闻言,陈瑞泽笑了,抬头冲席间盯着自己和马佳佳来回看的人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佳佳还是和以前一样,不贪心,不贪嘴,真好。”
马佳佳尴尬地环视一圈,只有刘彦还在神色如常地挟菜,脸上甚至挂着淡淡的笑容。
这个年纪,饭桌上的多数人都已经结婚生子,有好奇的同学问起马佳佳的近况,马佳佳只说在小学做老师。
“你结婚了吗?你这个工作不应该很好找对象吗?寒暑假都有,还不用加班,给你说媒的人应该不少吧?”
马佳佳笑了笑,礼貌地回答:“没有结婚,也不想结婚。”
一位已经结婚的女同学冲马佳佳眨了眨眼睛:“佳佳,眼光可不要太高了,男人嘛,适合结婚就好了,总不能一直单着。”
陈瑞泽替她打圆场:“不想结婚自然有不想的道理,不想结就不结呗。”
一位男同学似乎是不同意:“哎,我说,瑞泽,你小子,你结婚了,你反倒劝单身女同学不结婚,你小子该不是有什么想法吧?”
陈瑞泽笑笑没有说话,马佳佳垂下眼帘,她倒是早就看到,陈瑞泽左手的无名指上虽然没有戴戒指,却有一圈白白浅浅的戒痕,看来戒指摘下的时间还不长。
一时间饭局上的气氛热烈起来,推杯换盏,一杯接一杯。
人们谈论着陈瑞泽这些年努力得来的成就,极年轻的基金经理,年薪几百万,迎娶的是上海本地粉蔷薇般的美人儿,两千万的大平层。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陈瑞泽的父母在他硕士毕业那年遭遇车祸去世。
马佳佳端起面前的果汁杯,做了一个小小的敬酒动作:“恭喜你,还不知道,你已经结婚了,我真为你感到高兴。”
陈瑞泽和她轻轻碰杯,面色泛红,话里有些埋怨:“你当然不知道,你连我的手机号都没有。”
坐在对面的刘彦突然开了口:“佳佳和瑞泽好多年没见过了吧?”
马佳佳轻轻歪头,思考了一会儿,才想起来,原来在高中毕业后的这些年,她其实是和陈瑞泽见过面的,一次是在安阳,一次是在北京,只是那时她满心满眼的都是身边的杜柯,竟把这些为数不多的相处都忘记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是见过的,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有两次,我说的对吗?”
陈瑞泽倒是很快就接上了她的话:“对,见过两次,一次是在安阳的那家主题公园,我去打暑假工,是大二的暑假,第二次是在北京,我读研究生的时候,跟导师去北京参加一个经济论坛,那时候你在场边做翻译,我戴着耳机,一下子就听出来你的声音,顾不上台上的老师讲的什么,我就探着身子看你,你还记得吗?最后还是在茶歇的时候,我才在那个咖啡机旁边找到了你,你那杯咖啡里,加了三包奶精,那时候你在北京读研究生,真好啊,那时候我们才23岁,佳佳,那时候你才23岁,我记得你穿着一身白色的职业套装,头发是那样挽着的,戴着一副眼镜,真的很好看,简直是全场最漂亮的女孩,起码,在我眼里是最漂亮的。我一直忘不掉我们在北京见面的那次,我从来没见过你穿得那么正式,那么漂亮,我本来想,我可以看看你24岁、25岁、26岁时候的样子,但是没想到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再见面我们都已经是29岁了......我以为你和他留在北京了,我到处打听你的消息,没有人知道你竟然回这个小破地方了......”
陈瑞泽越是说,席间就越是陷入可怕的寂静。
人人都知道,陈瑞泽攒的这个局是为了他的白月光,可他不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讲出来。
马佳佳放下手里的筷子:“陈瑞泽,你喝多了。”
刘彦面色渐沉:“是啊,陈总喝多了,要不,今天我们就先到这里吧。”
说完,刘彦越过中间隔着的人,来扶陈瑞泽:“陈总,该散了,我送你回酒店。”
马佳佳站起身,束着手,并没有要扶他的意思。
一前一后,他们走到酒楼的门口,冷风一吹,陈瑞泽似乎是清醒了一些:“对不起,佳佳。”
马佳佳仍对他保持有距离感的礼貌:“没关系。”
刘彦开着车停在了酒楼门口,那是一辆崭新的黑色两门BMW Z4,下了车,她打算把陈瑞泽扶进车里,陈瑞泽甩开她的手,她也不恼,只是站在一边,看陈瑞泽出丑。
“佳佳,这些年我真的很记挂你,我也不知道发生了那样的事情,如果当年知道,我一定会去北京找你的,真的。”
马佳佳轻轻叹气:“谢谢你。”
“佳佳,如果你这几天有时间,我们能见一面吗?我就住在临湖书院的酒店里,你知道在哪里的吧?”
马佳佳婉拒:“我最近都比较忙,可能不太方便。”
陈瑞泽眼睛里的失望很快消失恢复平静,像个真正的成年人那样,他理了理自己的外套,苦笑道:“佳佳,你还是那么薄情,你对我还是那么薄情,你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是有别人值得你去爱的。”
马佳佳看着他的眼睛:“我想或许有,但最起码,不是一个已经结了婚的男人,祝你幸福,陈瑞泽。”
陈瑞泽苦涩地伸出手:“佳佳,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拥抱,就当,就当这些年的蹉跎都不存在,就当我们还是十五岁的时候,在菜摊后面吃糖葫芦的时候,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拥抱?”
马佳佳犹豫了几秒,轻轻地投入了陈瑞泽的怀抱,陈瑞泽的双臂骤然收紧,马佳佳挣扎着推开:“快上车吧,再见。”
陈瑞泽笑了笑:“谢谢你,佳佳,但是你如果有什么问题,一定要找我,好吗?”
马佳佳轻轻点了点头,陈瑞泽才坐进副驾,隔着窗户,他恋恋不舍地深深望了一眼马佳佳的样子,而后闭上了眼睛。
刘彦朝马佳佳伸出手:“佳佳,好多年不见了,大姨还好吗?”
马佳佳刚握上她的手,还没来得及回答,刘彦猛地把她拉近自己:“忘了告诉你,我现在是陈瑞泽的助理,我还要感谢你,要不是凭着这张和你有点神似的脸蛋,恐怕我现在在上海还落不下脚。”
前后不过十分钟,酒席间的热闹和暖意已然消散,那辆高调而张扬的跑车也已经走远,马佳佳站在路边,摸索出包里的香烟和打火机,吐出的浓烟和身体里的热气混在一起,卷曲的长发在风中飞舞。
即使医生反复告诉过她身体里的伤口已经愈合,已经不会再痛,痛是她的心理问题,可此时,她的身体又痛了起来,忍不住地,烟灰抖落,热泪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