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结束前最后一周,杨曦终于肯迈出家门。理由却是她感受到了眼镜度数的明显增长,稍微的有一点心虚,于是决定暂时和手机分手。
查到某书上最近说美术馆有青少年画展,作者几乎都是与她同龄的人,抱着百无聊赖的心情,她在公众号上付了钱买了票,在烈日当空的下午出了门。所幸地铁站里是清凉的,不至于那么快融化。
坐地铁需要一个多小时,麻木的缩在人群里一个位置上,杨曦几乎要皱了,后背与椅背紧紧的贴在一起,挤压出了汗水,黏糊糊的,她终于听见了报站的的声音,站起来的那一刻,大腿似乎都不属于自己。杨曦打了个长长的哈欠,随着人群挤下了车。
即使是第一次去,但因为正在放暑假,美术馆也正在组织活动,从这一站出地铁的人几乎都是去美术馆的。因此杨曦只需要填在人群里,随着他们一起挪动,像俄罗斯方块一样,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狭窄的马路几乎被人群填满,人潮涌来涌去,令杨曦想起了成语“随波逐流”。
这算不算随波逐流呢?似乎她也感觉到了这个想法的奇怪,于是她摇了摇脑袋,刘海擦在脸颊,痒痒的,把这个问题挠了出去。
美术馆门口正在卖花,三块钱一束,玫瑰鲜艳,向日葵夺目,杨曦很难不停留。低头去挑挑拣拣那些花,背包滑在肩头,卖花的老板娘热心的提醒她拉链没拉,杨曦短暂的思索了一下,包里似乎什么也没放,她向貌美的老板娘道了声谢,又开始纠结买百合还是白玫瑰。
最后她捧着一副粉嫩的雏菊走进了美术馆。门口的安检大叔斟酌了两秒,还是给她放行了。杨曦扶了扶眼镜,愉悦的捧着那束花进了门。
青少年画展来看的人似乎不是很多,硕大的美术馆,杨曦在处角落找到了那个展厅。
初中组三个字的标牌标在了展厅门口,她从第一幅画开始欣赏,啊,画的是宇航员。第二幅画,画的是宇宙。第三幅画,画的是航天飞船。
杨曦迟疑了片刻,再次抬头看向主题栏,“初一组——我的梦想”,很有担当,好梦想,青年未来可期。初二组的主题是家国情怀,很有格局,画的都是军人,红旗,战争,边疆。祖国有你,光芒万丈。
怪不得实在没什么人来看。并不是画的有多么不好,只是实在难以到达惊艳的程度,比起这些稚嫩的画,现在的人更愿意去看那些抽象的,有深度的,看不懂的画。哪里需要看懂呢?看的并不是画本身,不过是一种情怀罢了。
杨曦叹了口气,揪了揪手里雏菊的花瓣,花也有些蔫蔫的。然而她怀着对38块钱票价的负责的精神,又往下看了下去。
初三组的主题是“她/他”,大抵现在青年都非常的正能量,且都很会抓重点。画的几乎都是父亲或母亲,劳累或爱意。
然而大概是不小心,或者本就应该如此,她看到转角弯处,聚光灯小小捧起的一幅画。画面只是一个背影,用的是最简单的彩铅,背影是“她”,长长的头发散着,走在路上,路的周遭没有什么环境,整幅画很普通,线条简单流畅,就是色彩非常鲜艳,作者似乎没有用草稿,只是随意勾勒什么。然而,整幅画有一种破碎感,画里的人飘飘忽忽的,好像作者极力用笔也留不住她的样子。杨曦那时候没有觉得有多好看。只是这幅画在一众幼稚的画作里显得十分出众,又或许只是单纯的,命运的引诱。
作品的右下角小小的刻着一个fan。范?凡?还是帆?没有全名,只有班级和学校,南洲中学初三十一班。一种朦胧的感觉笼罩着她,她掏出手机仔仔细细的给这幅画拍了照,连同右下角那小小的字母也拍了进去,不清楚要干什么,大概只是为38块钱的票价寻求一个唯一的纪念。
画的旁边有一个小小的展台,放着这幅画的名字或者介绍,杨曦眯眼看了看,居然只有两个字《留芳》。留什么芳?真是这幅画从头到尾都神神秘秘的,艺术家的思想果然与常人不同。她惆怅的揪下一朵雏菊花,放在那个展台上。
希望小雏菊一同留芳。
然后她又惆怅的走出了展厅。
拐角处有个男生一直在低着头,站在美术馆为数不多的阴影里,没有被聚光灯打到,却一直在忍不住的抬头看杨曦,从她走进这个展厅就忍不住的更换姿势手足无措,到她凑近那幅画,甚至拿出手机给她拍照,最后还留了朵花在上面,他就一直忍不住的抖抖抖,直到她走了,他才好似松懈一般,揉了揉通红的耳垂。
那是少年李梵初次参展,没有多少人来看,甚至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但他无比期待,无比在意。那朵小小的雏菊花,他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花瓣,绒绒的,好像刚才那个女孩的刘海在聚光灯下,也是绒绒的。
他在画展里守了一天,从旭日东升到日落,最后被安检人员怀疑他想犯罪,赶出了画展。
杨曦在日落时去了湖边,广场上有大妈大爷跳广场舞,炸裂的流行歌曲吵的耳朵痛。她脱了鞋,慢慢的,缓缓的,从沙滩走向湖水,一点一点被浸湿,脚下的鹅卵石撑起她不至于被水带走。
她在湖边买了一盏孔明灯,那时候一盏灯很便宜,红红的一盏,还送马克笔,不过漏墨。她其实并没有什么伟大的愿望值得传向天际,但体内的浪漫因子在叫嚣,于是她仔仔细细在孔明灯上写下了八个字“愿我与爱,长命百岁”。
愿我与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长命百岁,岁岁平安。
湖边燃起了盛大的电子烟火,给人以极致的视觉体验,她缓缓合起双手,诚恳的祝愿:愿我拥有一个美好的青春,千千万万,不被浪费。
……
夏天是这样结束的。
查到某书上最近说美术馆有青少年画展,作者几乎都是与她同龄的人,抱着百无聊赖的心情,她在公众号上付了钱买了票,在烈日当空的下午出了门。所幸地铁站里是清凉的,不至于那么快融化。
坐地铁需要一个多小时,麻木的缩在人群里一个位置上,杨曦几乎要皱了,后背与椅背紧紧的贴在一起,挤压出了汗水,黏糊糊的,她终于听见了报站的的声音,站起来的那一刻,大腿似乎都不属于自己。杨曦打了个长长的哈欠,随着人群挤下了车。
即使是第一次去,但因为正在放暑假,美术馆也正在组织活动,从这一站出地铁的人几乎都是去美术馆的。因此杨曦只需要填在人群里,随着他们一起挪动,像俄罗斯方块一样,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狭窄的马路几乎被人群填满,人潮涌来涌去,令杨曦想起了成语“随波逐流”。
这算不算随波逐流呢?似乎她也感觉到了这个想法的奇怪,于是她摇了摇脑袋,刘海擦在脸颊,痒痒的,把这个问题挠了出去。
美术馆门口正在卖花,三块钱一束,玫瑰鲜艳,向日葵夺目,杨曦很难不停留。低头去挑挑拣拣那些花,背包滑在肩头,卖花的老板娘热心的提醒她拉链没拉,杨曦短暂的思索了一下,包里似乎什么也没放,她向貌美的老板娘道了声谢,又开始纠结买百合还是白玫瑰。
最后她捧着一副粉嫩的雏菊走进了美术馆。门口的安检大叔斟酌了两秒,还是给她放行了。杨曦扶了扶眼镜,愉悦的捧着那束花进了门。
青少年画展来看的人似乎不是很多,硕大的美术馆,杨曦在处角落找到了那个展厅。
初中组三个字的标牌标在了展厅门口,她从第一幅画开始欣赏,啊,画的是宇航员。第二幅画,画的是宇宙。第三幅画,画的是航天飞船。
杨曦迟疑了片刻,再次抬头看向主题栏,“初一组——我的梦想”,很有担当,好梦想,青年未来可期。初二组的主题是家国情怀,很有格局,画的都是军人,红旗,战争,边疆。祖国有你,光芒万丈。
怪不得实在没什么人来看。并不是画的有多么不好,只是实在难以到达惊艳的程度,比起这些稚嫩的画,现在的人更愿意去看那些抽象的,有深度的,看不懂的画。哪里需要看懂呢?看的并不是画本身,不过是一种情怀罢了。
杨曦叹了口气,揪了揪手里雏菊的花瓣,花也有些蔫蔫的。然而她怀着对38块钱票价的负责的精神,又往下看了下去。
初三组的主题是“她/他”,大抵现在青年都非常的正能量,且都很会抓重点。画的几乎都是父亲或母亲,劳累或爱意。
然而大概是不小心,或者本就应该如此,她看到转角弯处,聚光灯小小捧起的一幅画。画面只是一个背影,用的是最简单的彩铅,背影是“她”,长长的头发散着,走在路上,路的周遭没有什么环境,整幅画很普通,线条简单流畅,就是色彩非常鲜艳,作者似乎没有用草稿,只是随意勾勒什么。然而,整幅画有一种破碎感,画里的人飘飘忽忽的,好像作者极力用笔也留不住她的样子。杨曦那时候没有觉得有多好看。只是这幅画在一众幼稚的画作里显得十分出众,又或许只是单纯的,命运的引诱。
作品的右下角小小的刻着一个fan。范?凡?还是帆?没有全名,只有班级和学校,南洲中学初三十一班。一种朦胧的感觉笼罩着她,她掏出手机仔仔细细的给这幅画拍了照,连同右下角那小小的字母也拍了进去,不清楚要干什么,大概只是为38块钱的票价寻求一个唯一的纪念。
画的旁边有一个小小的展台,放着这幅画的名字或者介绍,杨曦眯眼看了看,居然只有两个字《留芳》。留什么芳?真是这幅画从头到尾都神神秘秘的,艺术家的思想果然与常人不同。她惆怅的揪下一朵雏菊花,放在那个展台上。
希望小雏菊一同留芳。
然后她又惆怅的走出了展厅。
拐角处有个男生一直在低着头,站在美术馆为数不多的阴影里,没有被聚光灯打到,却一直在忍不住的抬头看杨曦,从她走进这个展厅就忍不住的更换姿势手足无措,到她凑近那幅画,甚至拿出手机给她拍照,最后还留了朵花在上面,他就一直忍不住的抖抖抖,直到她走了,他才好似松懈一般,揉了揉通红的耳垂。
那是少年李梵初次参展,没有多少人来看,甚至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但他无比期待,无比在意。那朵小小的雏菊花,他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花瓣,绒绒的,好像刚才那个女孩的刘海在聚光灯下,也是绒绒的。
他在画展里守了一天,从旭日东升到日落,最后被安检人员怀疑他想犯罪,赶出了画展。
杨曦在日落时去了湖边,广场上有大妈大爷跳广场舞,炸裂的流行歌曲吵的耳朵痛。她脱了鞋,慢慢的,缓缓的,从沙滩走向湖水,一点一点被浸湿,脚下的鹅卵石撑起她不至于被水带走。
她在湖边买了一盏孔明灯,那时候一盏灯很便宜,红红的一盏,还送马克笔,不过漏墨。她其实并没有什么伟大的愿望值得传向天际,但体内的浪漫因子在叫嚣,于是她仔仔细细在孔明灯上写下了八个字“愿我与爱,长命百岁”。
愿我与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长命百岁,岁岁平安。
湖边燃起了盛大的电子烟火,给人以极致的视觉体验,她缓缓合起双手,诚恳的祝愿:愿我拥有一个美好的青春,千千万万,不被浪费。
……
夏天是这样结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