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佟佳月来说,进宫其实是一个意外,家里一开始也没打算安排她进宫。

    毕竟佟佳一族本就是帝王的母家,与皇帝的命运息息相关,实实在在的帝党。此时佟佳一族来说的重中之重就是陛下能够亲政,稳固政权。也就是说,娶一个母家的女人,对于一个急需亲政的帝王来说并不具备统战价值。

    要说家中父兄不期许再出一个皇后,再成次成为下一任帝王母家。佟佳月自认为不可能。毕竟自姑母进宫到最终,表兄登基成为当今皇上,佟佳一族的门第,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虽然父亲自幼就教育族中兄弟姊妹,不要觉得身为帝王母族就有什么特殊处。真正站的住脚的还是前朝得力,以及实实在在的功勋与政绩才是切实有效的。单靠后宫女人撑起来的家族繁荣不过是空中楼阁一击即碎。

    但父亲终究还是想延续这种荣光,毕竟有剑不用和手中无剑是两回事情。只是当时的情形来说,不允许也不太合适,不能争也争不赢时,早早便被踢出了这立后之争。

    康熙元年起四大臣之间的争斗日益激化。其中鳌拜与苏克萨哈矛盾尖锐。鳌拜凭其战功卓著,盛气凌人,同苏克萨哈又多有龃龉,积以成仇。遏必隆与鳌拜同旗结党,凡事皆附和鳌拜。

    而后果然不出所料,康熙四年的立后之争尤为复杂激烈,年幼的佟佳月身处后宅都有所耳闻。流言四起“噶布喇之女既封皇后,必动干戈。属下满洲人之女,岂可封为皇后”。最后,太皇太后定下辅政大臣一等公索尼的孙女,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赫舍里芳仪。鳌拜也因内大臣噶布喇之女册立皇后,心怀妒忌,感行奏阻。

    佟佳月以为自己会跟前面姐姐一样,嫁给一个门当户对勋爵之后。对于皇帝表哥年少之时进宫有青梅竹马之情,有两小无猜之意,有懵懵懂懂少年之情。但终究两人有各自的人生轨迹,各自的责任,各自的生活。没有到寻死觅活“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的地步。

    只是没想到,随着先后突然间崩世,后宫格局被打破。佟佳月进宫成为了一个制衡者,更没想到进宫不到半年,她从一个制衡别人的人,变成一个需要别人制衡的人。短短半年不到身份的巨大转变,令她也有些许不适应。

    进宫的生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毕竟家中姑母姊妹嫁人之后的生活也谈不上清闲悠哉。整日要与各类的达官贵人的夫人交际,打点人情世故的往来,管理内宅仆人打理田产。还要防范着婢女起心思。照顾孩子生活进学,唯恐年幼夭折。忧心丈夫的仕途官途,未来还要操心子孙的仕途。

    嫁人比起当姑娘家的时候终究少了一份肆意。但这或许就是生活的本质,为人妻,为人母,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

    扶养胤禛那真是意外中的意外,其实当时内心是相当不情愿的。刚进宫又不是愁生不出自己的孩子。关键是这宫里之前的孩子大多数夭折,四阿哥刚出生就是不太健壮的模样,如若万一夭折在她手里怎么办?万一养出感情后又要送回去又怎么办?如果有了自己亲生的孩子又怎么处理这种关系?那一刻佟佳月的脑子里真的想了,很多很多很多。

    但无可奈何为防范外戚干政本朝实行的严格的“母子分离”制度。而且只有为一宫主位才有独立的宫殿足够的分例,去照料皇子。胤禛的生母不过是刚才宫女刚升上来的常在,生下皇子的嫔妃里属她位分最低,唯恐新生的皇子得不到好的照料,当时的佟佳月被迫接下了这苦差事。

    这不是佟佳月能左右的决定,恰恰相反是她不可推卸的责任与考验。她心里很清楚这是陛下给的一项任务,而她需要做的是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章节目录

清宫之佟佳皇后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言西晚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言西晚晚并收藏清宫之佟佳皇后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