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闲下来,就要操心儿女的亲事了。
一般大户人家在这方面都特别讲究,在女儿十二三就开始相看,等两家都有意,走完各种礼到拜堂成亲也就及笄了,有那心疼舍不得女儿,想留几年在身边的,就会迟一点嫁,但是一般也不会超过十七岁。
村里还好点,年龄大的女娃也挺多,一来是因为家庭原因,穷的,长相不好的,嫁也有点困难,二来是农家活多,多留几年也能帮衬家里一把,干干活带带弟弟妹妹。
林安华兄妹俩一早吃完饭就让阿回哥驾着马车回村了,见了舅舅小姨和表弟自然是一顿寒暄,王大郎不好意识的摸着林安华的头一个劲儿的说着:“阿华长高长大了,好好!”
又看看出落的亭亭玉立的外甥女,发自内心的为妹妹高兴,为人父母者,所盼也不过是子女安好。
王小妹是即期盼又有点惶恐,这个只比自己小两三岁的外甥女,真真长的好,肤色白里透红,秀发黑直,眉眼虽长的温柔,但有种坚韧不拔的韧性,这许是在店铺里几个月的缘故,改变的不仅是外貌更是内里。
初春是个心细的人,发现小姨想亲近的惶恐,和舅舅们说完话,给了表弟一些从镇上带的吃食,便主动拉起小姨的手,和她说话。
刚握上王小妹的手,就发现她有一瞬间的僵硬,初春知道为什么,她也心疼,因为小姨的手粗糙扎手,还带有厚厚的茧。
初春对小姨的印象也不深,就记得自己跟着爹娘去外婆家,小姨总是在埋头干活,只有外婆说让小姨陪自己玩的时候,小姨才歇一会儿,在外婆家,小姨很照顾自己,也经常与自己说话,还互相送一些小荷包之类女儿家的东西,与其说是小姨,却更像是闺中蜜友。
这会儿,两人先是说了以前的事,王小妹在家不是洗衣做饭就是上山挖野菜,她倒是好奇阿春在做什么,听大姐说在镇上的糕点铺子做点心,那可不就是糕点师傅了么,真厉害!
初春看小姨感兴趣就细细说了自己在镇上做那些糕点,只是说了糕点的种类和样式,做法可是万万不敢透露的,然后拉着小姨进自己的屋,给了她好多面霜面油之类的,说自己不大能用上,就晚上护护手,王小妹知道是阿春诚心给的,便也没有矫情就收下了,然后又说了一些其他趣事,倒是其乐融融。
不多时听外面有阵阵说话声,好像是简楼叔叔的声音,听着热闹的很,许是又拿了好多新奇的东西。
听见林奶奶略微惊讶的说:“这好多些蘑菇,咦?这个是什么呀?闻着好香,这个晒干的是和这个一样吗?”
两人也好奇,就出去看热闹了。
这次池儿坡来人的还是三个,除了简楼父子俩,还有一位年龄看起来有些大的老伯,也姓简,据了解,简老伯是专门的守蜂人,前面带过来的大多数蜂蜜都是简老伯的蜂巢出的。
虽说池儿坡就在深山中,但简老伯更是在离村子有点远的一处深凹处,那里在夏天会环境事宜,花草环绕,适合养蜂。这次来更是带来了香甜的桂花蜜,他也是好几年没走出村子了,这次还是简楼硬把他叔给拉出来,见见外面的世界,可不能把自己封锁死了,简楼想着每次出来都要都不同的人见见世面。
在初春出来的时候,简天这个大小子,眼睛就没离开过人家,其实在人口简单的池儿坡,简天以前十五年的人生见到的就那些人,其实对男女情感方面有点迟钝,他就觉得林初春好好看,比自己村里的那些姑娘都好看。
初春注意到有人的视线在自己身上,转头看去,就发现简天就跟个二愣子一样,直愣愣的盯着自己,脸一红,心里腹诽,“那有这样瞧人的,不知羞。”
简楼这个当爹的,也发现儿子的蠢样,直接给后脑勺一巴掌,“傻小子,不能盯着姑娘家瞧。”
简天好像现在才反应过来,傻笑一笑,摸摸脑袋,还小声对简楼说:“爹,我就觉得初春姑娘跟以前见的时候不一样了,感觉变了好多。”
简楼起初没觉得有什么,后面反应过来,莫不是这小子对人家姑娘上心了,这可是稀奇。
今年都十五岁的傻小子,其他都不错,就是在感情方面好像缺个筋,他娘今年也在张罗了,问他村子那个姑娘好,傻小子就说:“都一样啊,不是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话,就是一起在河边洗衣服,跟小妹一样啊。”
唉,完全没有体会到当娘的一片苦心啊。
回去可以跟他娘商量一下,不过林家现在条件这么好,在青山村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人家姑娘能不能看上自己傻小子还是个事,不过还是要试一试。
林安华和陈回儿正在算账收货,这次带的蜂蜜多,还有好多干果,蘑菇也贵,支出去不少钱,就是那个香香的菇,还不知道怎么定价,大家都没见过,就商量在铺子买了之后在定价,两家都合作这么多次了,也都是信得过得,就拍板决定了。
几人也没多留,还要去镇上买一些东西,刚好陈回儿要把这些新收的东西要送到镇上,几人就一块搭伴儿走了。
今天虽没有和陈回儿说上话,但王小妹还是很开心,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看见他心里就满满的,还有种说不出的悸动,脸蛋儿也是红红的。
大伯娘看看脸色发红,还时不时瞄一眼陈回儿的妹妹,觉得这个事情可以思量一下。
等人都走了,王氏就悄悄把妹妹拉到一边,说道:“小妹,你觉得昨天和今天来咱家的人咋样啊?”
王小妹刚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来咱家的人?好多呢,不过看大姐的举止,在想想昨天和今天都来的那个人,就喏诺的点头,嘴里不好意思的说着“好”。
王氏看自家小妹这样说,就觉得陈回儿在她心里的印象不错,反正这次来娘的意思就是帮着弟弟妹妹相看亲事,王氏自己也挺上心的,就细细的跟王小妹说道:“阿回那孩子人品是不错的,对待父母孝顺,对家里的兄弟姊妹也好,就是一点,现在家底薄了点,家里孩子也多,有六个孩子,出嫁的只有大女儿,二女儿比你大一岁,和村子的小伙已经定亲了,估摸着年前或开春就过门了,陈回儿排行家里老三,但也是家里男孩老大,底下有个和春丫头一样大的三姑娘,在下面就是十岁和八岁的弟弟。”
王氏一口气先说清楚了陈家的人口状况。
王小妹听后说道:“和我家一样的都是六个孩子,倒也没事,听样子觉得相处的还不错,那姐,那家的婆婆好相处吗?”
王氏觉得妹妹想的简单,但也回答道:“不错,陈母和陈父都是老实本分的,陈母身体有点不好,但为人和善,就是家贫,给孩子找不到好婆家和好儿媳,这两年也是操了不少的心。”
“嗯嗯,那就是好相处的。”王小妹觉得家贫没什么,来了青山村几天,觉得这里那那都好,自己王家村里家庭稍微富裕点的,不能跟这里比,心想,在穷能穷过自家。
王氏也觉得妹妹想的通透,但是想到娘当年嫁自己的行为,不免有些担心,想到这关乎妹妹的一辈子,就直接问道:“小妹,你实话告诉我,这次你和弟弟们来,娘对亲事有没有什么要求?尤其是你,我就直说了,像聘礼聘金要多少?”
出乎王氏意外的是,小妹摇摇头,说:“没有阿姐,走的前一天晚上,娘对我说了阿姐你当年的事情,说自己当时也是没办法,知道你可能到现在心里还有疙瘩,娘说让阿姐有时间带着孩子去看看,娘和爹这些年也老了好多。”王小妹说着也红了眼眶。
继续说道:“娘也说,这次四哥和自己的亲事全听阿姐你的,说你会给我俩找个好人家,还说富不富裕不重要,就是对人好就行。”
王氏也擦擦眼泪,拉着王小妹的手说:“小妹,我会给你和四弟都找个好人家的,还有那件事我也放下了,都这些年过去了,还拧巴个啥劲儿,都是自己亲生的老子娘,这次我跟你们一块儿回去。”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就出来了,王氏不让小妹腌鸭蛋了,让她去看两个弟妹缝包绣花,想着要是这件事有眉头了,小妹就是待嫁姑娘了,可是她的绣工却是不咋地,趁这个机会,跟着两个弟妹学学,都是订好的手艺。
王氏则出去找林奶奶去了。
两人一边给鸭蛋裹泥一边聊王小妹的事。
王氏:“娘,虽说这事急了点,但我想着两个孩子都大了,本来是想先给四弟寻摸的,但小妹先看上了呵回,我也觉得那孩子不错,不管成与不成,想着早点问问陈家也定心。”
林奶奶也觉得是这个理儿,点头说道:“着急点好,阿回那孩子现在也在镇上,眼看家里也越来越好了。人也沉稳,以前个嫌陈家家贫的人,现在可能也在打算,等会晚饭前我就去探探口风。”
看大儿媳着急,便也安慰道:“小妹的我觉得八九不离十了,四郎的你也别着急,虽说年龄大了点,但人是好的,咱们村没有适合的姑娘,多在邻村打听打听。”
王氏听后心里觉得暖暖的,知道着急也不顶用,就点着头说:“好,我晚饭后就去找弟妹们问问。”
一般大户人家在这方面都特别讲究,在女儿十二三就开始相看,等两家都有意,走完各种礼到拜堂成亲也就及笄了,有那心疼舍不得女儿,想留几年在身边的,就会迟一点嫁,但是一般也不会超过十七岁。
村里还好点,年龄大的女娃也挺多,一来是因为家庭原因,穷的,长相不好的,嫁也有点困难,二来是农家活多,多留几年也能帮衬家里一把,干干活带带弟弟妹妹。
林安华兄妹俩一早吃完饭就让阿回哥驾着马车回村了,见了舅舅小姨和表弟自然是一顿寒暄,王大郎不好意识的摸着林安华的头一个劲儿的说着:“阿华长高长大了,好好!”
又看看出落的亭亭玉立的外甥女,发自内心的为妹妹高兴,为人父母者,所盼也不过是子女安好。
王小妹是即期盼又有点惶恐,这个只比自己小两三岁的外甥女,真真长的好,肤色白里透红,秀发黑直,眉眼虽长的温柔,但有种坚韧不拔的韧性,这许是在店铺里几个月的缘故,改变的不仅是外貌更是内里。
初春是个心细的人,发现小姨想亲近的惶恐,和舅舅们说完话,给了表弟一些从镇上带的吃食,便主动拉起小姨的手,和她说话。
刚握上王小妹的手,就发现她有一瞬间的僵硬,初春知道为什么,她也心疼,因为小姨的手粗糙扎手,还带有厚厚的茧。
初春对小姨的印象也不深,就记得自己跟着爹娘去外婆家,小姨总是在埋头干活,只有外婆说让小姨陪自己玩的时候,小姨才歇一会儿,在外婆家,小姨很照顾自己,也经常与自己说话,还互相送一些小荷包之类女儿家的东西,与其说是小姨,却更像是闺中蜜友。
这会儿,两人先是说了以前的事,王小妹在家不是洗衣做饭就是上山挖野菜,她倒是好奇阿春在做什么,听大姐说在镇上的糕点铺子做点心,那可不就是糕点师傅了么,真厉害!
初春看小姨感兴趣就细细说了自己在镇上做那些糕点,只是说了糕点的种类和样式,做法可是万万不敢透露的,然后拉着小姨进自己的屋,给了她好多面霜面油之类的,说自己不大能用上,就晚上护护手,王小妹知道是阿春诚心给的,便也没有矫情就收下了,然后又说了一些其他趣事,倒是其乐融融。
不多时听外面有阵阵说话声,好像是简楼叔叔的声音,听着热闹的很,许是又拿了好多新奇的东西。
听见林奶奶略微惊讶的说:“这好多些蘑菇,咦?这个是什么呀?闻着好香,这个晒干的是和这个一样吗?”
两人也好奇,就出去看热闹了。
这次池儿坡来人的还是三个,除了简楼父子俩,还有一位年龄看起来有些大的老伯,也姓简,据了解,简老伯是专门的守蜂人,前面带过来的大多数蜂蜜都是简老伯的蜂巢出的。
虽说池儿坡就在深山中,但简老伯更是在离村子有点远的一处深凹处,那里在夏天会环境事宜,花草环绕,适合养蜂。这次来更是带来了香甜的桂花蜜,他也是好几年没走出村子了,这次还是简楼硬把他叔给拉出来,见见外面的世界,可不能把自己封锁死了,简楼想着每次出来都要都不同的人见见世面。
在初春出来的时候,简天这个大小子,眼睛就没离开过人家,其实在人口简单的池儿坡,简天以前十五年的人生见到的就那些人,其实对男女情感方面有点迟钝,他就觉得林初春好好看,比自己村里的那些姑娘都好看。
初春注意到有人的视线在自己身上,转头看去,就发现简天就跟个二愣子一样,直愣愣的盯着自己,脸一红,心里腹诽,“那有这样瞧人的,不知羞。”
简楼这个当爹的,也发现儿子的蠢样,直接给后脑勺一巴掌,“傻小子,不能盯着姑娘家瞧。”
简天好像现在才反应过来,傻笑一笑,摸摸脑袋,还小声对简楼说:“爹,我就觉得初春姑娘跟以前见的时候不一样了,感觉变了好多。”
简楼起初没觉得有什么,后面反应过来,莫不是这小子对人家姑娘上心了,这可是稀奇。
今年都十五岁的傻小子,其他都不错,就是在感情方面好像缺个筋,他娘今年也在张罗了,问他村子那个姑娘好,傻小子就说:“都一样啊,不是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话,就是一起在河边洗衣服,跟小妹一样啊。”
唉,完全没有体会到当娘的一片苦心啊。
回去可以跟他娘商量一下,不过林家现在条件这么好,在青山村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人家姑娘能不能看上自己傻小子还是个事,不过还是要试一试。
林安华和陈回儿正在算账收货,这次带的蜂蜜多,还有好多干果,蘑菇也贵,支出去不少钱,就是那个香香的菇,还不知道怎么定价,大家都没见过,就商量在铺子买了之后在定价,两家都合作这么多次了,也都是信得过得,就拍板决定了。
几人也没多留,还要去镇上买一些东西,刚好陈回儿要把这些新收的东西要送到镇上,几人就一块搭伴儿走了。
今天虽没有和陈回儿说上话,但王小妹还是很开心,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看见他心里就满满的,还有种说不出的悸动,脸蛋儿也是红红的。
大伯娘看看脸色发红,还时不时瞄一眼陈回儿的妹妹,觉得这个事情可以思量一下。
等人都走了,王氏就悄悄把妹妹拉到一边,说道:“小妹,你觉得昨天和今天来咱家的人咋样啊?”
王小妹刚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来咱家的人?好多呢,不过看大姐的举止,在想想昨天和今天都来的那个人,就喏诺的点头,嘴里不好意思的说着“好”。
王氏看自家小妹这样说,就觉得陈回儿在她心里的印象不错,反正这次来娘的意思就是帮着弟弟妹妹相看亲事,王氏自己也挺上心的,就细细的跟王小妹说道:“阿回那孩子人品是不错的,对待父母孝顺,对家里的兄弟姊妹也好,就是一点,现在家底薄了点,家里孩子也多,有六个孩子,出嫁的只有大女儿,二女儿比你大一岁,和村子的小伙已经定亲了,估摸着年前或开春就过门了,陈回儿排行家里老三,但也是家里男孩老大,底下有个和春丫头一样大的三姑娘,在下面就是十岁和八岁的弟弟。”
王氏一口气先说清楚了陈家的人口状况。
王小妹听后说道:“和我家一样的都是六个孩子,倒也没事,听样子觉得相处的还不错,那姐,那家的婆婆好相处吗?”
王氏觉得妹妹想的简单,但也回答道:“不错,陈母和陈父都是老实本分的,陈母身体有点不好,但为人和善,就是家贫,给孩子找不到好婆家和好儿媳,这两年也是操了不少的心。”
“嗯嗯,那就是好相处的。”王小妹觉得家贫没什么,来了青山村几天,觉得这里那那都好,自己王家村里家庭稍微富裕点的,不能跟这里比,心想,在穷能穷过自家。
王氏也觉得妹妹想的通透,但是想到娘当年嫁自己的行为,不免有些担心,想到这关乎妹妹的一辈子,就直接问道:“小妹,你实话告诉我,这次你和弟弟们来,娘对亲事有没有什么要求?尤其是你,我就直说了,像聘礼聘金要多少?”
出乎王氏意外的是,小妹摇摇头,说:“没有阿姐,走的前一天晚上,娘对我说了阿姐你当年的事情,说自己当时也是没办法,知道你可能到现在心里还有疙瘩,娘说让阿姐有时间带着孩子去看看,娘和爹这些年也老了好多。”王小妹说着也红了眼眶。
继续说道:“娘也说,这次四哥和自己的亲事全听阿姐你的,说你会给我俩找个好人家,还说富不富裕不重要,就是对人好就行。”
王氏也擦擦眼泪,拉着王小妹的手说:“小妹,我会给你和四弟都找个好人家的,还有那件事我也放下了,都这些年过去了,还拧巴个啥劲儿,都是自己亲生的老子娘,这次我跟你们一块儿回去。”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就出来了,王氏不让小妹腌鸭蛋了,让她去看两个弟妹缝包绣花,想着要是这件事有眉头了,小妹就是待嫁姑娘了,可是她的绣工却是不咋地,趁这个机会,跟着两个弟妹学学,都是订好的手艺。
王氏则出去找林奶奶去了。
两人一边给鸭蛋裹泥一边聊王小妹的事。
王氏:“娘,虽说这事急了点,但我想着两个孩子都大了,本来是想先给四弟寻摸的,但小妹先看上了呵回,我也觉得那孩子不错,不管成与不成,想着早点问问陈家也定心。”
林奶奶也觉得是这个理儿,点头说道:“着急点好,阿回那孩子现在也在镇上,眼看家里也越来越好了。人也沉稳,以前个嫌陈家家贫的人,现在可能也在打算,等会晚饭前我就去探探口风。”
看大儿媳着急,便也安慰道:“小妹的我觉得八九不离十了,四郎的你也别着急,虽说年龄大了点,但人是好的,咱们村没有适合的姑娘,多在邻村打听打听。”
王氏听后心里觉得暖暖的,知道着急也不顶用,就点着头说:“好,我晚饭后就去找弟妹们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