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明珠
木有枝醒来后,才发现自己竟然身怀有孕,算算日子,已经快两个月了。
这事儿还被嬴政笑话“枉你自恃武功医术,竟然还不知有孕在身?”
木有枝近期月信确实未来,只当是心情不愉、一路奔波等因素造成内分泌失调。后面振作起来,又忙着基建无心他顾。如今猝然做了母亲,竟有些不敢置信。
她素手轻抚腹部,真神奇,明明那里还是一片平坦,内心却涌起无穷的温馨和柔情。
我是一个母亲了!
等一下,我之前中毒,后来服用解药,武功虽然恢复了,但是是药三分毒,会不会对孩子不好?
嬴政本来喜滋滋,等着做父亲。听木有枝疑神疑鬼,也心有不安。
于是乎,刚刚下去的打工人夏无且又双叒叕被内侍拉进来,一番兵荒马乱后,两位始作俑者才安心。
此番因祸得福,她了悟前缘,与过往的记忆彻底融合,也明白了自己真正的使命!
这一次,两人彻底开诚布公、坦诚相见,木有枝将自己在时空之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一一告知嬴政。
嬴政听闻大秦二世而亡,气得当场拍碎了案几。
木有枝提出将蜀地作为秦国革新的基地,技术研究中心、人才培育的摇篮。
嬴政欣然同意,但是在听说木有枝不肯离开,瞬间炸毛。
“阿枝,为何不回?可是还在生气?”
“你如今有孕,回去,我便封你为王后,料他们也不敢反对。”
此次御驾亲征大获全胜,六国龟缩天下俯首,秦楚联姻自然已成泡影。年轻的秦王如日中天独揽乾坤,自然不肯在婚事上为人掣肘。
木有枝轻轻回握他的双手“我没有生气。我不想回去另有原因。”
她俯身写下一首《致橡树》送给他。
“岂曰无衣,与子偕行。我希望能陪着你,一起走下去,不仅你在保护我,我也要保护你,保护你的国家,你所在的土地!”
“更何况,我如今有孕,舟车劳顿唯恐不便。”
木有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顺毛半个月,才算哄着嬴政应允。
离开那天,嬴政留下大批兵马和侍卫。
“阿枝,三年,寡人等你!”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
昔日荒僻的蜀地,已经成为了西边一颗耀眼的明珠。
无数商队云集如此,木牛流马在陡峭的山道运输,带来六国的财富和物资。
然后,带走蜀地的粮食、山珍、布匹、瓷器和茶叶。
还有千金难求的蜀锦,精妙绝伦的蜀绣、香醇的美酒,巧夺天工的机关木马、水车、农具...
商人们凭着名籍、商令领取不同的货物。
为了把控物资和技术机密,蜀地成立了商务部。根据商人的背景、业务、国籍分配令牌。凭借令牌才能领取对应的货物。
当然,粮食、农具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必然拥有朝廷的手令才可经营。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扶苏出生的时候,秦王大赦天下,将蜀地封给木有枝作为汤沐邑。
朝中固然有大臣反对,自然没能刚过重权在握威望日隆的秦王。
况且,很多人认为陛下爱惜长子,封给夫人,其实就是给封给公子扶苏,不过是碍于秦国无功不封爵的祖训的权宜之计。
因此,此事虽然略有波折,但是也算平稳推进。
自此,木有枝对属地的控制实至名归。
蜀郡开始逐步脱离秦国朝堂的传统方式,一些政策也开始尝试着革新推进。
“堂主,水稻六号试验田的产量增加了三成!”
一个身着麻衣的黑瘦汉子一路奔来,喜气洋洋。
早有闻讯的路人满脸喜气的围过来“果真增加了三成?”
“三成是多少咧?”
“去年最高产是360斤,今次有490斤哩。”
“乖乖,多了一百四十斤!换成粗粮,够一年嚼用哩!”
“了不起,了不起!”
“那是!”
黑瘦汉子与有荣焉,“咱们朱堂主可是神农堂最有种田天分的人!”
“朱堂主,累了不?俺家喜儿最是勤快,明儿送你家也算搭把手嘞!”
“我家桂花,在学堂学过绣花,瞧你这衣服也没人张罗,俺们送过来嘞!”
十四五岁的朱林被热情的农人围住,遭遇了一场农村版的榜下捉婿。
“诸位,若想学种地,农家学堂欢迎你,年年春秋都招人。”
“新稻需留作种子,发不发全凭官府裁决。”
朱林一边解释,一边往外挤,在农家护卫的保护下,终于逃出生天。
“田勤!”
朱林气喘吁吁“下次若是还在人群之中咋咋呼呼,你就给我滚出试验田!”
一听离开试验田,黑瘦汉子田勤立刻一秒滑跪“堂主,属下知错。”
“你起来!”
看来是雷声大雨点小,田勤嘿嘿几声挠挠头,又恍然大悟“便是我不说,月报也会报道呀?”
“月报报道,也不至于人人认识我!”朱林气呼呼。
朱林回首街道上人流如织,虽然人人粗布麻衣,但这些人的精神面貌跟三年前确实截然不同。
虽然仍然穷苦,可是人们身上渐渐有了人气儿了,眼里有光,不再是麻木和茫然。
三年虽短,每一天都在日新月异,再回首,竟然有隔世之感。
便是自己,三年前仓皇无助,谁又能想到武功平平的自己,真能坐稳神农堂堂主的位置。
扶苏周岁那一年发生蝗灾。
蜀地群山环绕因此灾情尚轻,但是山下仍然是一片狼藉、触目惊心。
流民、匪患席卷而来。
吃树皮、吃草根,然后靠山吃山,流民贼匪不断涌入蜀地。
一时间,蜀地大街小巷,到处可见衣衫破烂、蓬头垢面、冒着绿光的流民。
民变在即,郡守李满召集兵力四处平息匪患。
木有枝亲领百家学子,四处安置流民。
无意之间发现了朱林留下的玲珑球另有玄机,谁能想到农家梦寐以求的神农令竟然在一个姑娘的香薰球中。
朱林、朱薇在罗网的重重保护下,返回农家总部,拨乱反正重整农家。
自此,农家分裂为两部,不忘初心延续神农意志,为农人利益奋斗的弟子前往蜀地。
好勇斗狠,争名夺利之辈随朱满逃亡齐国。
朱薇武学天分过人,在木有枝的指点下,修行农家绝学已有所成。成功打败竞争者成为执法堂堂主。
朱林为神农堂嫡系子孙,天然具备正统地位,又有执法堂的支持及父兄留下的余荫,成为了神农堂堂主。
这几年兢兢业业的沉迷种田,研究农产品增产的技术。
在木有枝的指点和年长农人的帮助下,完成了稳定的肥料配比,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除虫、防寒措施,渐渐赢得了人心,坐稳的了位置。
说起新稻种子,还多亏了白凤和弄玉。
当年在雀楼之上,木有枝与弄玉日日相伴感情甚笃,姐妹交心之后难免说起各自的过往。
听闻弄玉的母亲是百越之人,木有枝便说起了百越之地气候与中原不同,多有灵药毒草奇珍异果。骆越之地气候暑热,水稻生长速度远胜中原。若是有幸过去,寻得良种,或许能为中原百姓增加几分保腹的可能。
当年无心之言,不想多年过去弄玉仍然铭记在心,云游时遇见可食用的果木种子,便多有收集。
摇光夫人被逐的消息传到二人耳边,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
二人忧心故友,马不停蹄一路赶来蜀地。带回了许多的种子,其中就有当地的十几种稻种。
木有枝惊喜不已,一块块划分试验田精心侍弄,两年后终于渐渐有了成效。
弄玉放心不下有孕的木有枝,便留在了蜀地。
白凤嘴上嘲笑墨鸦整日捉虫驱鸟提不动刀,身体倒是诚实的指挥鸟儿帮忙捉虫。
木有枝看着眉宇间日渐疏朗的墨鸦,终成眷属的白凤和弄玉。
心中满满的都是喜悦和庆幸,真好呀,这一次,他们没有遗憾!
自从迎接摇光夫人的使者来到成都,城中便开始人心惶惶。豪族士绅、平民学子、甚至偶遇的平民,常有惶惶不安“夫人是不是要离开?”
木有枝几度安抚,收效甚微。
不得不在月报上公开声明表自己离开之后,郡守及城中官吏皆在,一应事物皆遵循旧历,不会人走政消。如此,才算安抚了人心。
车架离开时,万人空巷十里相送。
木有枝回望蜿蜒山道上一路相送的百家学子、贩夫走卒,从城门到车马前,组成了一条长龙。
三年前,迷茫彷徨、这块土地贫瘠荒僻。
三年后,意气风华,这座城市生机勃勃、人烟阜盛。
木有枝不禁心潮涌动,从未如此这般意识到,我来过,我奋斗,我改变,一切都有痕迹!
这事儿还被嬴政笑话“枉你自恃武功医术,竟然还不知有孕在身?”
木有枝近期月信确实未来,只当是心情不愉、一路奔波等因素造成内分泌失调。后面振作起来,又忙着基建无心他顾。如今猝然做了母亲,竟有些不敢置信。
她素手轻抚腹部,真神奇,明明那里还是一片平坦,内心却涌起无穷的温馨和柔情。
我是一个母亲了!
等一下,我之前中毒,后来服用解药,武功虽然恢复了,但是是药三分毒,会不会对孩子不好?
嬴政本来喜滋滋,等着做父亲。听木有枝疑神疑鬼,也心有不安。
于是乎,刚刚下去的打工人夏无且又双叒叕被内侍拉进来,一番兵荒马乱后,两位始作俑者才安心。
此番因祸得福,她了悟前缘,与过往的记忆彻底融合,也明白了自己真正的使命!
这一次,两人彻底开诚布公、坦诚相见,木有枝将自己在时空之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一一告知嬴政。
嬴政听闻大秦二世而亡,气得当场拍碎了案几。
木有枝提出将蜀地作为秦国革新的基地,技术研究中心、人才培育的摇篮。
嬴政欣然同意,但是在听说木有枝不肯离开,瞬间炸毛。
“阿枝,为何不回?可是还在生气?”
“你如今有孕,回去,我便封你为王后,料他们也不敢反对。”
此次御驾亲征大获全胜,六国龟缩天下俯首,秦楚联姻自然已成泡影。年轻的秦王如日中天独揽乾坤,自然不肯在婚事上为人掣肘。
木有枝轻轻回握他的双手“我没有生气。我不想回去另有原因。”
她俯身写下一首《致橡树》送给他。
“岂曰无衣,与子偕行。我希望能陪着你,一起走下去,不仅你在保护我,我也要保护你,保护你的国家,你所在的土地!”
“更何况,我如今有孕,舟车劳顿唯恐不便。”
木有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顺毛半个月,才算哄着嬴政应允。
离开那天,嬴政留下大批兵马和侍卫。
“阿枝,三年,寡人等你!”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
昔日荒僻的蜀地,已经成为了西边一颗耀眼的明珠。
无数商队云集如此,木牛流马在陡峭的山道运输,带来六国的财富和物资。
然后,带走蜀地的粮食、山珍、布匹、瓷器和茶叶。
还有千金难求的蜀锦,精妙绝伦的蜀绣、香醇的美酒,巧夺天工的机关木马、水车、农具...
商人们凭着名籍、商令领取不同的货物。
为了把控物资和技术机密,蜀地成立了商务部。根据商人的背景、业务、国籍分配令牌。凭借令牌才能领取对应的货物。
当然,粮食、农具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必然拥有朝廷的手令才可经营。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扶苏出生的时候,秦王大赦天下,将蜀地封给木有枝作为汤沐邑。
朝中固然有大臣反对,自然没能刚过重权在握威望日隆的秦王。
况且,很多人认为陛下爱惜长子,封给夫人,其实就是给封给公子扶苏,不过是碍于秦国无功不封爵的祖训的权宜之计。
因此,此事虽然略有波折,但是也算平稳推进。
自此,木有枝对属地的控制实至名归。
蜀郡开始逐步脱离秦国朝堂的传统方式,一些政策也开始尝试着革新推进。
“堂主,水稻六号试验田的产量增加了三成!”
一个身着麻衣的黑瘦汉子一路奔来,喜气洋洋。
早有闻讯的路人满脸喜气的围过来“果真增加了三成?”
“三成是多少咧?”
“去年最高产是360斤,今次有490斤哩。”
“乖乖,多了一百四十斤!换成粗粮,够一年嚼用哩!”
“了不起,了不起!”
“那是!”
黑瘦汉子与有荣焉,“咱们朱堂主可是神农堂最有种田天分的人!”
“朱堂主,累了不?俺家喜儿最是勤快,明儿送你家也算搭把手嘞!”
“我家桂花,在学堂学过绣花,瞧你这衣服也没人张罗,俺们送过来嘞!”
十四五岁的朱林被热情的农人围住,遭遇了一场农村版的榜下捉婿。
“诸位,若想学种地,农家学堂欢迎你,年年春秋都招人。”
“新稻需留作种子,发不发全凭官府裁决。”
朱林一边解释,一边往外挤,在农家护卫的保护下,终于逃出生天。
“田勤!”
朱林气喘吁吁“下次若是还在人群之中咋咋呼呼,你就给我滚出试验田!”
一听离开试验田,黑瘦汉子田勤立刻一秒滑跪“堂主,属下知错。”
“你起来!”
看来是雷声大雨点小,田勤嘿嘿几声挠挠头,又恍然大悟“便是我不说,月报也会报道呀?”
“月报报道,也不至于人人认识我!”朱林气呼呼。
朱林回首街道上人流如织,虽然人人粗布麻衣,但这些人的精神面貌跟三年前确实截然不同。
虽然仍然穷苦,可是人们身上渐渐有了人气儿了,眼里有光,不再是麻木和茫然。
三年虽短,每一天都在日新月异,再回首,竟然有隔世之感。
便是自己,三年前仓皇无助,谁又能想到武功平平的自己,真能坐稳神农堂堂主的位置。
扶苏周岁那一年发生蝗灾。
蜀地群山环绕因此灾情尚轻,但是山下仍然是一片狼藉、触目惊心。
流民、匪患席卷而来。
吃树皮、吃草根,然后靠山吃山,流民贼匪不断涌入蜀地。
一时间,蜀地大街小巷,到处可见衣衫破烂、蓬头垢面、冒着绿光的流民。
民变在即,郡守李满召集兵力四处平息匪患。
木有枝亲领百家学子,四处安置流民。
无意之间发现了朱林留下的玲珑球另有玄机,谁能想到农家梦寐以求的神农令竟然在一个姑娘的香薰球中。
朱林、朱薇在罗网的重重保护下,返回农家总部,拨乱反正重整农家。
自此,农家分裂为两部,不忘初心延续神农意志,为农人利益奋斗的弟子前往蜀地。
好勇斗狠,争名夺利之辈随朱满逃亡齐国。
朱薇武学天分过人,在木有枝的指点下,修行农家绝学已有所成。成功打败竞争者成为执法堂堂主。
朱林为神农堂嫡系子孙,天然具备正统地位,又有执法堂的支持及父兄留下的余荫,成为了神农堂堂主。
这几年兢兢业业的沉迷种田,研究农产品增产的技术。
在木有枝的指点和年长农人的帮助下,完成了稳定的肥料配比,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除虫、防寒措施,渐渐赢得了人心,坐稳的了位置。
说起新稻种子,还多亏了白凤和弄玉。
当年在雀楼之上,木有枝与弄玉日日相伴感情甚笃,姐妹交心之后难免说起各自的过往。
听闻弄玉的母亲是百越之人,木有枝便说起了百越之地气候与中原不同,多有灵药毒草奇珍异果。骆越之地气候暑热,水稻生长速度远胜中原。若是有幸过去,寻得良种,或许能为中原百姓增加几分保腹的可能。
当年无心之言,不想多年过去弄玉仍然铭记在心,云游时遇见可食用的果木种子,便多有收集。
摇光夫人被逐的消息传到二人耳边,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
二人忧心故友,马不停蹄一路赶来蜀地。带回了许多的种子,其中就有当地的十几种稻种。
木有枝惊喜不已,一块块划分试验田精心侍弄,两年后终于渐渐有了成效。
弄玉放心不下有孕的木有枝,便留在了蜀地。
白凤嘴上嘲笑墨鸦整日捉虫驱鸟提不动刀,身体倒是诚实的指挥鸟儿帮忙捉虫。
木有枝看着眉宇间日渐疏朗的墨鸦,终成眷属的白凤和弄玉。
心中满满的都是喜悦和庆幸,真好呀,这一次,他们没有遗憾!
自从迎接摇光夫人的使者来到成都,城中便开始人心惶惶。豪族士绅、平民学子、甚至偶遇的平民,常有惶惶不安“夫人是不是要离开?”
木有枝几度安抚,收效甚微。
不得不在月报上公开声明表自己离开之后,郡守及城中官吏皆在,一应事物皆遵循旧历,不会人走政消。如此,才算安抚了人心。
车架离开时,万人空巷十里相送。
木有枝回望蜿蜒山道上一路相送的百家学子、贩夫走卒,从城门到车马前,组成了一条长龙。
三年前,迷茫彷徨、这块土地贫瘠荒僻。
三年后,意气风华,这座城市生机勃勃、人烟阜盛。
木有枝不禁心潮涌动,从未如此这般意识到,我来过,我奋斗,我改变,一切都有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