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你了……他,他怎么处理?”阮善轻轻发抖,看着昏迷的陈洪,心里首先决定小寺不能再收留身份不明的人。
小寺的住持也是宫里出来的,阮善曾帮过他。
他无儿无女,离宫后到了这寺里,侍奉老住持过世,而后自己做了住持,给阮善留了这样一方秘密天地。
阮善需要这里,不能让无关的人破坏。
她的紧张都写在脸上,全然不像敢冒着风险给人立三块牌位的样子。
蒙面人把这包劣质迷药收起来,告诉她:“我会处理。我观察了,这地方除去他还算安全。”
谢谢……?
阮善意识到,他观察这里做什么?
凝神看他,眼神又很警惕,她很聪明,但是太过弱小,蒙面人拖出凳子坐下,说:“你若想这地方不被别人发觉异样。”
阮善:……
心提起来,别赖上她。
但这语气分明是要开始威胁了。
“告诉住持,暗道那处小门有些明显,有经验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阮善硬着头皮表示知道了,那处小门还是她提议留成那样子的。
他们也不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就是……就是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这小寺的修缮阮善花了不少钱,想做点什么以防万一而已。
毕竟她瞒着太后心虚,总得考虑一下后路,普峻山太后的人,就像雁竹姑姑也会来,万一她在这里被堵住,能跑则跑,以不被发现为目的。
如今被他拿捏在手里,阮善心里闪过各种念头。
只是逗逗她,蒙面人并不让她忐忑太久:“我只在这附近养伤几天,不会说出去。”
他看了眼被帘子挡住的几块牌位。
阮善突然又想到,那天他们过来,帘子是被拉开的,她还想是自己太大意忘记了,现在想来,陈洪那时候就踩过点了。
她不免后怕。
蒙面人今天救了她,又说会替她保守秘密,他在附近养伤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他不伤害她,不伤害小寺的人。
也没提让他住到小寺来让僧人照顾一二,他想必也不会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存在。
阮善去摸荷包,摸了个空,蒙面人一直盯着她,看见她的动作,目光又瞥向帘子。
刚才陈洪摔进来,阮善下意识拉上帘子遮挡,连同荷包也飞快扔了进去,蒙面人竟也注意到了。
当时她心里只来得及想她要是死了,这笔钱若能和牌位都不被发现,那就留给住持就好。
去拉开帘子捡出荷包,阮善从里边拿出银票,心思又飞出去,藏起来的五十两还拿出来吗……
蒙面人盯着她,看看她手里的银票再看看她纠结肉痛的脸,心里有点无语。
触及他审视的目光,阮善脸微红。她可真抠搜。
“这个给你。”她声若蚊蚋。
蒙面人看见她受伤的掌心,仿佛比那天更严重了。
并不接,视线移向面前桌子上的小包袱,问:“这是什么?”
阮善还没回答,他自己先动手去翻,见果然是那天马车上她翻过的那个,里边装了套墨色衣服。
把衣服抖出来看看,评价说:“料子不错。”
阮善心里冒出一个荒唐的念头。
而后果然就听见他又说:“什么尺寸。”
阮善:!
“这是——”
这是李骁的!
蒙面人在自己身上比划了一下,看她:“又是你堂兄的?”
看她瞪圆了一双桃花眼。
掸了掸衣服上并不存在的尘土:“勉强合适。”
这人什么毛病!他那天还嫌李骁的玉佩晦气。
阮善在心里悄悄用上“毛病”这个词,那些银票能买多少套衣服!
蒙面人看了眼自己的牌位,起身走向陈洪。
脚尖一踢,地上掉落的匕首翻起来,他接住,看向阮善:“怎么?还想看着?”
阮善咬着唇看他,敢怒不敢言,憋了半晌,看向李骁的牌位,有一种没看好他让他被糟蹋了的感觉,她固执地站着,没说话。
蒙面人看看她,又作势去摸面罩,阮善立即闭眼。
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人,最好李骁梦里会去找他算账!
泥人也有三分脾气,阮善生气地走了。
回了灵应殿,阮善饮下一盏茶,气鼓鼓地拿起笔,把纸页当作蒙面人的脸来画。
李骁那里还有件绣了熊罴的五品朝服,下次把那件偷出来好了,看他还能不能穿。
不行,还是那件宝蓝色的窄袖长袍吧,朝服有些惹眼,她又在心里否认自己,连想象也不敢太过分。
正气着,会慈大师让人来请她过去。
“今年宫中法事应做十九天。”会慈大师告诉她。
只有十九天,比去年少了七天。
阮善心里高兴了一下。
时间越短代表她受的苦越少。
之后会慈大师提的准备事项都与往常相似,阮善一一记下,心里快速捋了一遍流程。
从她十岁开始这件事就全部由她负责。
小时候她惶恐不安——也确实应该惶恐不安,太后还是会派身边人紧紧盯着,这件事不会被她搞砸,她只是供太后撒气。
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怎么会处理得好这些事,她不吃不喝地小心着,犯的错也足够让太后挑不过来。
一直到第三第四年,她才做得游刃有余。
在今年这十九天里,抛开琐事,阮善要抄经书,要跪着祈福,要放血。
难挨在她得割腕放血,法事持续多久她就要放足多久。
有一年足足持续了三十七天,法事结束后她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她父亲的忌日就在这位叔父之后的第六天,但是她几乎从未有过精力操持。
不光如此,抄经书跪牌位的时候心究竟诚不诚,到底是给谁做的,不祭奠她父亲怎么办,她也说不清。
所幸无论是她父亲抑或是那位叔父,他们从未托梦给她表达过不满,阮善也就当作无事发生,只求不让太后挑出错来。
小寺的住持也是宫里出来的,阮善曾帮过他。
他无儿无女,离宫后到了这寺里,侍奉老住持过世,而后自己做了住持,给阮善留了这样一方秘密天地。
阮善需要这里,不能让无关的人破坏。
她的紧张都写在脸上,全然不像敢冒着风险给人立三块牌位的样子。
蒙面人把这包劣质迷药收起来,告诉她:“我会处理。我观察了,这地方除去他还算安全。”
谢谢……?
阮善意识到,他观察这里做什么?
凝神看他,眼神又很警惕,她很聪明,但是太过弱小,蒙面人拖出凳子坐下,说:“你若想这地方不被别人发觉异样。”
阮善:……
心提起来,别赖上她。
但这语气分明是要开始威胁了。
“告诉住持,暗道那处小门有些明显,有经验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阮善硬着头皮表示知道了,那处小门还是她提议留成那样子的。
他们也不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就是……就是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这小寺的修缮阮善花了不少钱,想做点什么以防万一而已。
毕竟她瞒着太后心虚,总得考虑一下后路,普峻山太后的人,就像雁竹姑姑也会来,万一她在这里被堵住,能跑则跑,以不被发现为目的。
如今被他拿捏在手里,阮善心里闪过各种念头。
只是逗逗她,蒙面人并不让她忐忑太久:“我只在这附近养伤几天,不会说出去。”
他看了眼被帘子挡住的几块牌位。
阮善突然又想到,那天他们过来,帘子是被拉开的,她还想是自己太大意忘记了,现在想来,陈洪那时候就踩过点了。
她不免后怕。
蒙面人今天救了她,又说会替她保守秘密,他在附近养伤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他不伤害她,不伤害小寺的人。
也没提让他住到小寺来让僧人照顾一二,他想必也不会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存在。
阮善去摸荷包,摸了个空,蒙面人一直盯着她,看见她的动作,目光又瞥向帘子。
刚才陈洪摔进来,阮善下意识拉上帘子遮挡,连同荷包也飞快扔了进去,蒙面人竟也注意到了。
当时她心里只来得及想她要是死了,这笔钱若能和牌位都不被发现,那就留给住持就好。
去拉开帘子捡出荷包,阮善从里边拿出银票,心思又飞出去,藏起来的五十两还拿出来吗……
蒙面人盯着她,看看她手里的银票再看看她纠结肉痛的脸,心里有点无语。
触及他审视的目光,阮善脸微红。她可真抠搜。
“这个给你。”她声若蚊蚋。
蒙面人看见她受伤的掌心,仿佛比那天更严重了。
并不接,视线移向面前桌子上的小包袱,问:“这是什么?”
阮善还没回答,他自己先动手去翻,见果然是那天马车上她翻过的那个,里边装了套墨色衣服。
把衣服抖出来看看,评价说:“料子不错。”
阮善心里冒出一个荒唐的念头。
而后果然就听见他又说:“什么尺寸。”
阮善:!
“这是——”
这是李骁的!
蒙面人在自己身上比划了一下,看她:“又是你堂兄的?”
看她瞪圆了一双桃花眼。
掸了掸衣服上并不存在的尘土:“勉强合适。”
这人什么毛病!他那天还嫌李骁的玉佩晦气。
阮善在心里悄悄用上“毛病”这个词,那些银票能买多少套衣服!
蒙面人看了眼自己的牌位,起身走向陈洪。
脚尖一踢,地上掉落的匕首翻起来,他接住,看向阮善:“怎么?还想看着?”
阮善咬着唇看他,敢怒不敢言,憋了半晌,看向李骁的牌位,有一种没看好他让他被糟蹋了的感觉,她固执地站着,没说话。
蒙面人看看她,又作势去摸面罩,阮善立即闭眼。
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人,最好李骁梦里会去找他算账!
泥人也有三分脾气,阮善生气地走了。
回了灵应殿,阮善饮下一盏茶,气鼓鼓地拿起笔,把纸页当作蒙面人的脸来画。
李骁那里还有件绣了熊罴的五品朝服,下次把那件偷出来好了,看他还能不能穿。
不行,还是那件宝蓝色的窄袖长袍吧,朝服有些惹眼,她又在心里否认自己,连想象也不敢太过分。
正气着,会慈大师让人来请她过去。
“今年宫中法事应做十九天。”会慈大师告诉她。
只有十九天,比去年少了七天。
阮善心里高兴了一下。
时间越短代表她受的苦越少。
之后会慈大师提的准备事项都与往常相似,阮善一一记下,心里快速捋了一遍流程。
从她十岁开始这件事就全部由她负责。
小时候她惶恐不安——也确实应该惶恐不安,太后还是会派身边人紧紧盯着,这件事不会被她搞砸,她只是供太后撒气。
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怎么会处理得好这些事,她不吃不喝地小心着,犯的错也足够让太后挑不过来。
一直到第三第四年,她才做得游刃有余。
在今年这十九天里,抛开琐事,阮善要抄经书,要跪着祈福,要放血。
难挨在她得割腕放血,法事持续多久她就要放足多久。
有一年足足持续了三十七天,法事结束后她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她父亲的忌日就在这位叔父之后的第六天,但是她几乎从未有过精力操持。
不光如此,抄经书跪牌位的时候心究竟诚不诚,到底是给谁做的,不祭奠她父亲怎么办,她也说不清。
所幸无论是她父亲抑或是那位叔父,他们从未托梦给她表达过不满,阮善也就当作无事发生,只求不让太后挑出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