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渥太华、多伦多,枫叶国东部三个几乎连成直线的城市,都或多或少和Alina的前职业生涯有些关系。
蒙特利尔是她启蒙教练面试自己的地方,渥太华是她第一次拿到北美大奖赛冠军的地点,而多伦多则关系更深,她和Vivian曾在此地长期训练,说是两人的竞技大本营都不为过。
原本以为冰舞巡演,故地重游,必然感慨万千。但是Alina此刻根本没有一丝感慨的力气,她只有一点点后悔。
——“快告诉我,多伦多的演出取消了,已经可以回纽约了。”累趴在大型化妆室的台子上,她埋头哀嚎。
已经一同走过了6个城市,舞群里面大胆的姑娘,已经和Alina混得挺熟悉了,“亲爱的Alina,我们可都听说,是你自己坚持要用复古乡村金曲串烧,把枫叶国开场舞和第一个独舞节目串连起来的。” 女生化妆室各处响起嘻嘻哈哈的笑声。
——“不,那个mean girl(刻薄女孩)不是我,我不认识她。” Alina枕着胳膊,脸埋得低低的,好像一个躲避危险的鸵鸟,顾头不顾腚。
周围的笑声更大了。
7首金曲,虽然每个就取了2分钟的精华段,这也已经14分钟了,再加上原本的独舞节目,Alina被妈妈激发出了强烈进取心,然后把自己埋进了坑里。
群舞舞者们还好,他们可以分成两个小队,交错上场,而独挑大梁的Alina,则必须一个人熬过这体能要求超高的金曲串烧。
好消息是,蒙特利尔和渥太华已经演完了,就剩下一个坏消息,即将上场的多伦多。
昨夜入住酒店后,看时间还不算太晚,Alina试着拨了Vivian的手机,居然惊喜的接通了。要知道在赛季中,很多教练都会收起运动员的电子设备,防止外界信息的打扰。
——“Vivian,我回到多伦多了。” Alina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打这个电话,可是她又觉得好朋友能懂。
——“Hi Lina,我刚参加完预选赛,马上回北美了。” Vivian的声音听起来,熟悉却又遥远。
——“天哪,我都忘了你的赛程。快告诉我,你成功了。”
——“当然,我晋级了。” Vivian停顿了一下,语气越发坚定,“我要替我们,替Frank教练,站上冬奥赛场。”
——Alina的眼眸一下子湿润了,“好,我一定去意大利为你加油。”
——“亲爱的Lina,你要是能为我解说,就更棒了!”
——“解说?”
——“对啊,你不是已经踏入娱乐圈了吗。做个专业、但是偏心的解说主持人,拜托你了,让冬奥会的观众全部爱上我!” Vivian的玩笑,冲淡了距离的隔阂。
——“哈哈哈,好啊,我看看能不能申请上花滑解说员。”
——“噢,抱歉,我得挂电话了。” 手机外好像谁在呼喊Vivian,“Lina,我会在纽约转机,等我去找你!”
挂了电话,Alina呆坐片刻,下一届冬奥会已经不远了。
其实今天下午新场地适应彩排的时候,群舞女孩们发现Alina好像格外兴奋。
她们不知道,这种内核动力,叫做运动员的小宇宙。当你的好朋友已经进军奥运赛事,那么你就不好意思,在竞技大本营的观众面前,降低表演水准了。
可是到了晚上正式演出前,多场次连轴巡演的疲劳,还是突袭了化妆间里的Alina。舞群里谁都可以悄悄偷懒、或走神一会儿,只有主演嘉宾不可以!
——————————
“Tear drops in my eyes,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泪水在我眼眶里,乡间的路,带我回家,到我心所属的地方)
选择乡村金曲作为冰舞音乐的一大好处,就是很容易引起北美地区观众的共鸣、甚至能带起现场观众的大合唱。当他们应和着节拍,把情绪投入乐曲中,距离一场演出、最难达成的“触动人心”效果,就迈进了一大步。
Alina和舞群一起,以轻松吟唱的姿态,在冰面上穿梭滑行,舞蹈动作整齐划一。这一段冰舞的表演难度不高,只是要求每个舞者都情绪投入,就能把整体效果发挥到最佳。
第三次高质量地完成了整段25分钟的表演,Alina感觉自己的腿部、核心肌肉都在颤抖,尤其受过摔伤的关节处,隐隐有一种疼痛感。
不敢轻忽,她快速返回了后台,在舞团医生的检查下,没有发现异常,可能只是肌群消耗过大、引起的伤病阴影,她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Alina抓紧换好下一套演出服,就闭目躺在两张椅子拼凑的空间里休息。小林则自告奋勇要给她做肌肉放松,说她祖传的中式推拿手艺,很值得信赖。
到最后一段独舞表演,Alina拼尽仅存的意志力,咬牙完成了3A单跳、和3-2连跳。最后的ending pose实在站不住了,她只能单手撑地、曲腿跪坐在地上,胜在姿态柔美,观众看着还以为是特意设计的收尾动作,掌声欢呼不断!
Fiona一直在入场口、关注前场动态,见状立刻喊来两位伴舞女孩、让她们返场、把Alina搀扶起来,架着她绕场致谢。
这时候有些观众才明白过来,主演嘉宾应该是累到脱力了,于是又热情地跺脚呼喊,发起了一轮欢呼掌声,表达他们的喜爱之情。
被扶着绕场、缓了几分钟之后,Alina还是独立站起,小幅度地做了一个芭蕾舞谢幕姿势,低头深深行礼。
这是自从她踏上冰场以来就养成的习惯,也是Frank教练给小女孩们上的第一节启蒙课,不论你当场表现得如何,结束时都要记得向裁判、向观众、向舞台,行礼致谢。
因为观众的喜爱,才有机会延续冰上舞台的生命线。
——————————
纽约,接近午夜,圣玛利亚女子高级中学的后门外。
刚下飞机、拖着巡演行李箱,就被Chloé紧急呼叫来的Alina,还带着完全懵逼的助理小林。
而另一边,是穿着鲜红色斗篷礼服、看起来好像刚从吸血鬼派对里逃出来的Chloé,路边停着的面包车里、还有调试着摄像设备、疑似跟拍的工作人员。
——“这是谁,她为什么跟着你?” 和 “你在这里搞什么鬼?”,两句问话,同时出声。
前一个问题很好回答,Chloé第一次见到Alina的演艺工作助理,全名林悠,昵称小林子。
后一个问题嘛,Chloé支支吾吾的,好半天才说清楚。
事情和Chloé家经营的产业、家族继承机制,还有她之前从事的“时尚买手”工作都有点关系,大半夜的,为了不让主角在街头晃荡太久,咱们简而言之:
就是Chloé大小姐,之前因为点小事、炒了老板鱿鱼之后,到处玩耍浪荡了大半年,最后发现自己还是喜欢时尚行业,但又拉不下脸回去认错,家族背景也限制了她可选择入职的企业名单,干脆决定另起炉灶,自立“时尚博主”的门户。
启动资金、时尚资源、关系人脉,这些方面Chloé原本都相当有底气,像她这样还没拿到大笔遗产但又手头宽裕、非常空闲的富N代,很多也都是在艺术或时尚圈,混着一份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的“自媒体”事业。
就是她的前任老板、现任大表姐夫,因为带领家族企业走出颓势,老爷子额外奖励了一份身家,于是,一个家族女婿的遗嘱份额、就排在了她的前面。Chloé小姐,怒不可遏,恶向胆边生,生生咽不下这口窝囊气!
她决心要把博主事业一炮打响,洗刷一事无成的闲人名声。但是论个人才华和能力嘛,不算拉胯但上限不高,苦思多日,都没有找到突破口。直到Alina一句“实现100种奇葩想法的挑战赛”,才让她有了灵感。
今天逮住闺蜜回到两人的高中母校,就是为了拍摄“鬼屋”时尚大片,挑战的奇葩想法是网上流量不俗的“鬼屋探险者”。
当然私立女中里面没有真的鬼屋,只是刚好有一个哥特风格的塔楼建筑,然后女学生们喜欢传一些疑似恐怖故事的谣言罢了。
——“想法很好,支持你。加油、干巴爹、Cheer up!” Alina听完前情、表现得像一朵塑料姐妹花,扭头对小林说,赶紧叫车,我们回酒店休息。
Chloé抱住她大腿不让走,可怜兮兮地哭喊,“可是我真的怕鬼又怕黑,你陪我去拍摄嘛,那个塔楼的旋转楼梯,我看一眼都头晕,你在旁边我就不怕了!呜呜呜!”
——“Chloé van den Hurk! 我只给你1个小时,超时我们就友尽了!”
得到保证,大腿挂件跳起来招呼摄影师,“Hey Guys,Hurry up!(伙计们快点!)我们就拍一个小时!”
夜幕时光随着Chloé以塔楼中心的旋转楼梯为背景,拍出种种深夜逃跑“时尚摆拍”而流逝。
与艺人同进同出的小林,也找到一个不错的视角,给无奈守候的Alina,抓拍了一张生动的照片。
Alina拿过来一看,照片中她一脸淡漠地、倚靠着古老的走廊墙壁,身侧不远处是爆闪的聚光灯、和奔逃中的红衣华服,两处人影动静对比、呈现一种冲突又和谐的油画质感。
心头一喜,Alina要来这张照片,标上拍摄的时间和地点,附言“抓女鬼现场”,发在了自己的私人社交账号上。
蒙特利尔是她启蒙教练面试自己的地方,渥太华是她第一次拿到北美大奖赛冠军的地点,而多伦多则关系更深,她和Vivian曾在此地长期训练,说是两人的竞技大本营都不为过。
原本以为冰舞巡演,故地重游,必然感慨万千。但是Alina此刻根本没有一丝感慨的力气,她只有一点点后悔。
——“快告诉我,多伦多的演出取消了,已经可以回纽约了。”累趴在大型化妆室的台子上,她埋头哀嚎。
已经一同走过了6个城市,舞群里面大胆的姑娘,已经和Alina混得挺熟悉了,“亲爱的Alina,我们可都听说,是你自己坚持要用复古乡村金曲串烧,把枫叶国开场舞和第一个独舞节目串连起来的。” 女生化妆室各处响起嘻嘻哈哈的笑声。
——“不,那个mean girl(刻薄女孩)不是我,我不认识她。” Alina枕着胳膊,脸埋得低低的,好像一个躲避危险的鸵鸟,顾头不顾腚。
周围的笑声更大了。
7首金曲,虽然每个就取了2分钟的精华段,这也已经14分钟了,再加上原本的独舞节目,Alina被妈妈激发出了强烈进取心,然后把自己埋进了坑里。
群舞舞者们还好,他们可以分成两个小队,交错上场,而独挑大梁的Alina,则必须一个人熬过这体能要求超高的金曲串烧。
好消息是,蒙特利尔和渥太华已经演完了,就剩下一个坏消息,即将上场的多伦多。
昨夜入住酒店后,看时间还不算太晚,Alina试着拨了Vivian的手机,居然惊喜的接通了。要知道在赛季中,很多教练都会收起运动员的电子设备,防止外界信息的打扰。
——“Vivian,我回到多伦多了。” Alina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打这个电话,可是她又觉得好朋友能懂。
——“Hi Lina,我刚参加完预选赛,马上回北美了。” Vivian的声音听起来,熟悉却又遥远。
——“天哪,我都忘了你的赛程。快告诉我,你成功了。”
——“当然,我晋级了。” Vivian停顿了一下,语气越发坚定,“我要替我们,替Frank教练,站上冬奥赛场。”
——Alina的眼眸一下子湿润了,“好,我一定去意大利为你加油。”
——“亲爱的Lina,你要是能为我解说,就更棒了!”
——“解说?”
——“对啊,你不是已经踏入娱乐圈了吗。做个专业、但是偏心的解说主持人,拜托你了,让冬奥会的观众全部爱上我!” Vivian的玩笑,冲淡了距离的隔阂。
——“哈哈哈,好啊,我看看能不能申请上花滑解说员。”
——“噢,抱歉,我得挂电话了。” 手机外好像谁在呼喊Vivian,“Lina,我会在纽约转机,等我去找你!”
挂了电话,Alina呆坐片刻,下一届冬奥会已经不远了。
其实今天下午新场地适应彩排的时候,群舞女孩们发现Alina好像格外兴奋。
她们不知道,这种内核动力,叫做运动员的小宇宙。当你的好朋友已经进军奥运赛事,那么你就不好意思,在竞技大本营的观众面前,降低表演水准了。
可是到了晚上正式演出前,多场次连轴巡演的疲劳,还是突袭了化妆间里的Alina。舞群里谁都可以悄悄偷懒、或走神一会儿,只有主演嘉宾不可以!
——————————
“Tear drops in my eyes,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泪水在我眼眶里,乡间的路,带我回家,到我心所属的地方)
选择乡村金曲作为冰舞音乐的一大好处,就是很容易引起北美地区观众的共鸣、甚至能带起现场观众的大合唱。当他们应和着节拍,把情绪投入乐曲中,距离一场演出、最难达成的“触动人心”效果,就迈进了一大步。
Alina和舞群一起,以轻松吟唱的姿态,在冰面上穿梭滑行,舞蹈动作整齐划一。这一段冰舞的表演难度不高,只是要求每个舞者都情绪投入,就能把整体效果发挥到最佳。
第三次高质量地完成了整段25分钟的表演,Alina感觉自己的腿部、核心肌肉都在颤抖,尤其受过摔伤的关节处,隐隐有一种疼痛感。
不敢轻忽,她快速返回了后台,在舞团医生的检查下,没有发现异常,可能只是肌群消耗过大、引起的伤病阴影,她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Alina抓紧换好下一套演出服,就闭目躺在两张椅子拼凑的空间里休息。小林则自告奋勇要给她做肌肉放松,说她祖传的中式推拿手艺,很值得信赖。
到最后一段独舞表演,Alina拼尽仅存的意志力,咬牙完成了3A单跳、和3-2连跳。最后的ending pose实在站不住了,她只能单手撑地、曲腿跪坐在地上,胜在姿态柔美,观众看着还以为是特意设计的收尾动作,掌声欢呼不断!
Fiona一直在入场口、关注前场动态,见状立刻喊来两位伴舞女孩、让她们返场、把Alina搀扶起来,架着她绕场致谢。
这时候有些观众才明白过来,主演嘉宾应该是累到脱力了,于是又热情地跺脚呼喊,发起了一轮欢呼掌声,表达他们的喜爱之情。
被扶着绕场、缓了几分钟之后,Alina还是独立站起,小幅度地做了一个芭蕾舞谢幕姿势,低头深深行礼。
这是自从她踏上冰场以来就养成的习惯,也是Frank教练给小女孩们上的第一节启蒙课,不论你当场表现得如何,结束时都要记得向裁判、向观众、向舞台,行礼致谢。
因为观众的喜爱,才有机会延续冰上舞台的生命线。
——————————
纽约,接近午夜,圣玛利亚女子高级中学的后门外。
刚下飞机、拖着巡演行李箱,就被Chloé紧急呼叫来的Alina,还带着完全懵逼的助理小林。
而另一边,是穿着鲜红色斗篷礼服、看起来好像刚从吸血鬼派对里逃出来的Chloé,路边停着的面包车里、还有调试着摄像设备、疑似跟拍的工作人员。
——“这是谁,她为什么跟着你?” 和 “你在这里搞什么鬼?”,两句问话,同时出声。
前一个问题很好回答,Chloé第一次见到Alina的演艺工作助理,全名林悠,昵称小林子。
后一个问题嘛,Chloé支支吾吾的,好半天才说清楚。
事情和Chloé家经营的产业、家族继承机制,还有她之前从事的“时尚买手”工作都有点关系,大半夜的,为了不让主角在街头晃荡太久,咱们简而言之:
就是Chloé大小姐,之前因为点小事、炒了老板鱿鱼之后,到处玩耍浪荡了大半年,最后发现自己还是喜欢时尚行业,但又拉不下脸回去认错,家族背景也限制了她可选择入职的企业名单,干脆决定另起炉灶,自立“时尚博主”的门户。
启动资金、时尚资源、关系人脉,这些方面Chloé原本都相当有底气,像她这样还没拿到大笔遗产但又手头宽裕、非常空闲的富N代,很多也都是在艺术或时尚圈,混着一份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的“自媒体”事业。
就是她的前任老板、现任大表姐夫,因为带领家族企业走出颓势,老爷子额外奖励了一份身家,于是,一个家族女婿的遗嘱份额、就排在了她的前面。Chloé小姐,怒不可遏,恶向胆边生,生生咽不下这口窝囊气!
她决心要把博主事业一炮打响,洗刷一事无成的闲人名声。但是论个人才华和能力嘛,不算拉胯但上限不高,苦思多日,都没有找到突破口。直到Alina一句“实现100种奇葩想法的挑战赛”,才让她有了灵感。
今天逮住闺蜜回到两人的高中母校,就是为了拍摄“鬼屋”时尚大片,挑战的奇葩想法是网上流量不俗的“鬼屋探险者”。
当然私立女中里面没有真的鬼屋,只是刚好有一个哥特风格的塔楼建筑,然后女学生们喜欢传一些疑似恐怖故事的谣言罢了。
——“想法很好,支持你。加油、干巴爹、Cheer up!” Alina听完前情、表现得像一朵塑料姐妹花,扭头对小林说,赶紧叫车,我们回酒店休息。
Chloé抱住她大腿不让走,可怜兮兮地哭喊,“可是我真的怕鬼又怕黑,你陪我去拍摄嘛,那个塔楼的旋转楼梯,我看一眼都头晕,你在旁边我就不怕了!呜呜呜!”
——“Chloé van den Hurk! 我只给你1个小时,超时我们就友尽了!”
得到保证,大腿挂件跳起来招呼摄影师,“Hey Guys,Hurry up!(伙计们快点!)我们就拍一个小时!”
夜幕时光随着Chloé以塔楼中心的旋转楼梯为背景,拍出种种深夜逃跑“时尚摆拍”而流逝。
与艺人同进同出的小林,也找到一个不错的视角,给无奈守候的Alina,抓拍了一张生动的照片。
Alina拿过来一看,照片中她一脸淡漠地、倚靠着古老的走廊墙壁,身侧不远处是爆闪的聚光灯、和奔逃中的红衣华服,两处人影动静对比、呈现一种冲突又和谐的油画质感。
心头一喜,Alina要来这张照片,标上拍摄的时间和地点,附言“抓女鬼现场”,发在了自己的私人社交账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