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实习导演特意卡点、等在摄影棚大门口,候着Alina的保姆车,还故意做作地举着胳膊,要搀扶艺人下车,被她瞪了一眼、拍开了。
这些生动的小表情,让晒黑了一层的大男生笑得特别开心,自作多情的想,应该还没有别人,能和她熟稔到这个程度吧。
有郭熟人在前面带路,Alina和小林的第一次剧组之行顺畅了许多。
门卫大叔原则上要核验通行证,但是进进出出的很多人都凭借熟脸,郭熟人特意和大叔唠了两句,请他记一下小林的样貌,通常都是助理、替艺人跑进跑出,和门卫大叔的关系虽小、却很重要。
至于Alina本人嘛,见过一次很少有人能忘得了。
然后再一起、去拜访服化道的小姐姐们,郭熟人已经摸透了,这些职能上的配合度、对于女演员的参演感受,能起一大半的作用。
上次试镜见过的化妆师,正好拿出来一组丝巾,在Alina身上比划了一下花色,选了三条最承她的。
——“嗯,年轻女生的话,比起用丝巾包住头发,其实更喜欢当发带用,如果手上没有配饰,也会扎在手腕处。”
既然知道自己的优势是和角色原型贴脸,Alina也多花了些时间,“考据”过50年代的经典电影,和服装师讨论起来,更加头头是道。
——“系在脖子上的话,比较端庄,不过正式一点的场合,也会这么做。”手指翻飞,Alina扎了一朵丝带花结,并不像现代空姐脖子上的那么制式,反而有一种古典美感。
——“这个花型好,就用这个,等一下,我拿手机拍下来。”
Alina细心地再演示了一次,对于爱扣细节的导演来说,一个配饰的感觉不对,也是能让服化道员工跑断腿的,谁不喜欢轻轻松松、能提供解决方案的合作演员。
告别了喜笑颜开的小姐姐们,郭熟人答应下午请她们喝奶茶,就带着Alina和小林去摄影棚看看,剧组正在搭建将要拍摄的内景。
故事原型的科学家们,把大半生奉献给了西北隔壁上的隐秘研究所,但那里的环境条件还是太艰苦了。
许导扣细节、但并不故意折磨剧组,带队亲自考察之后,还是决定把能在大棚内拍摄的戏份都在北京拍完,从效率上来说,也比在西北影视基地、什么都需要运输过去更便捷。
摄影棚内,几面黄土夯实的土墙已经竖立,房子都没有装屋顶,现场堆放着大量的书籍资料、以及实验器材道具。
郭京墨带她们远远从外侧观望,低头叮嘱,“许导不喜欢和本场戏无关的人员打探,你千万不要自己跑去围观拍摄,到了你的戏份,导演一定会提前和你讲的。如果他不讲,可能是他还没决定好,想看演员自己发挥,那你就大大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尝试,每个场景拍十好几条都是很正常的,千万不要觉得是自己演的不好,然后怯场。”
又伸手遥指了摄像头通常会固定的几个位置,“你拍戏的时候,不要轻易移动,因为拍摄都有机位设计,镜头跟不到或者和别的演员遮挡了,那就肯定拍废了,这属于低级错误。当然记不住台词,表演像在背书、或者习惯下意识去看摄像机镜头,也都算是低级错误。”
——“郭、先生,你不是才实习第一部电影吗,怎么对拍摄细节这么了解呢?” 从没进过电影剧组的小林,懵懵懂懂地发问。
装逼的时刻可算到了,郭京墨神秘地翘起嘴角,眼神却看向Alina,“因为运动员第一次上赛场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能在冰场起舞了呀。”
是哦,小林意识到自己问了个蠢问题,许导带领的剧组,也不会招收什么都不懂的人来做实习导演啊。
——“还有,称呼郭先生多见外,就叫我小郭,或者你愿意,直呼名字也行啊。” 郭京墨把亲和力发散到100%,就在艺人眼皮子下面、结交她的小助理。
小林虽然不熟悉电影剧组,但她对因为看好艺人、而结交助理可不陌生,自然听出了画外音,也上道的很,“好呀,那谢谢郭哥。”
把注意事项,一一叮嘱之后,Alina也该去参加剧本朗读会了,郭京墨送她到会议室门口,又叮嘱了一遍,对剧本里自己的部分有疑问,就当场提出来,不要错过听导演和编剧讲解的好时机。
之后比划了一个有事打电话找我的手势,就带着小林去别处了,创作人员和主要演员的内部会议,通常是不会带助理进去的。
会议室里的人、Alina一个都不认识。
到场的人里面也有相熟的,互相浅聊两句,但多数人都拿了桌上的完整剧本在翻看,于是她也找了、不远不近的空位,默默拿起剧本。
这还是她第一次拿到剧本呢,不用特意翻找,米娅这个角色的台词是英文的,她的出场集中在主角回国之前,戏份并不多,薄薄四、五页纸。
又过了十分钟,许导带着几个人进来了。
一二三,Alina默默在心里认脸,那天试镜时见过的三位,这么说来,只有秦制作人不参加今天的剧本围读了。这三人其中、必然有一位是编剧,另外一位的身份呢?
许导环顾了一下会议室,简单介绍了项目进度,再过两天就正式开拍了,因为在北京远郊的摄影棚里拍摄,所以并不要求所有演职人员、都住进剧组驻扎的连锁酒店,也可以自由往返。
许导继续说明。
——最迟明天下午,大家都会收到各自的拍摄日程。对了,Alina你的戏份在最后阶段,去纽约拍摄,所以进组的时间最晚,要等剧组从西北回来之后再通知,许导特意对她叮嘱两句,Alina微笑点头。
察觉到四周打探的目光,在自己的身上转了一圈,Alina调整进入赛前候场的状态,对手表现的再好,也不能扰乱她的内心平和。
——“好,那我们开始剧本围读,先read-through(通读),有疑问一会儿集中讨论。老张,你是编剧,先介绍一下故事背景。” 许导下达指令。
随着张编剧身份的揭晓,那么最后一位,有选角决策权的人,也就呼之欲出了。
Alina微微抬眸,打量试镜“大佬”中,看起来最年轻的男人。
偏消瘦的中长脸,脸颊轮廓以亚洲人来说算深邃的,留着有点复古的中分短发,眉眼神色清冷,但很有故事感,这是传说中的电影脸吗?
Alina虽然不对亚洲人脸盲,但她看不准陌生人的年纪。就像郭京墨,机场初见之时,在她眼里处于15至30岁的任意节点,后来才知道他刚刚大学毕业。
——眼前这一位嘛,努力一猜,应该在25-35岁之间吧。
果然,张编剧介绍完年代背景,就对那位男士开口。
——“松影,你饰演男主,故事视角都是围绕你展开的,下面就由你开始对戏吧,场景和动作描述就简单略过,主要是剧情和台词。”
——“好的,张老师。”
新晋影帝秦松影,一开口就有金石之音,会议室内越发静谧了。
“场景一,餐厅内,男主应邀来见女友,Hello,I have a reservation for a table
made by Miss Mia Deslatte. (您好!我有个预定餐桌,在米娅*德拉特小姐名下。)
Alina不打停顿、适时接上了自己的台词。
她以母语口音朗读,丝毫没有心虚或怯场,“Henry!Here.(我在这里,Henry!)”
直到海外离别的戏份全部读完,影帝秦松影连头都没有抬起过一次,但朗读语气,却渐渐带出情绪,传递出对朦胧感情的不舍,在“声台形表”的第一个字上,Alina明显感觉到了专业演员的实力碾压。
之后,轮到其他演员的对戏部分时,Alina观察到秦松影已经可以小段背诵了。
他会时不时抬头与对方演员目光交流,双方都在微调自己的声音表达,戏还没有开拍,但演技之间的摩擦与比拼,已经开始了。
剧本围读结束,又错过了饭点,果然从事影视行业,很容易饿出胃病。
郭京墨刚带着小林,给服化道小姐姐们送了一波温暖奶茶,见Alina出来,果断拉着她去保姆车上吃点东西。
——“饮品店也没有什么主食,给你买了点小蛋糕和果汁,你看着吃点,等回去市区,再正经吃饭。”
这话有了老妈子的味道,惹得小林频频偷笑,郭京墨自己倒一点也不觉得,喜欢一个人,自然就会想要照顾她的方方面面。
——“秦影帝,是不是当时选角组里面,不太看好我的那一位?” Alina突然发问。
话音落下,小林眼睛瞪得极大,郭京墨只是愣了一下,故作轻松,“是剧本围读,让你察觉到了什么吗?”
没有否认,那就是默认啦。
Alina看了看小蛋糕的配料表,复杂得如同天书,还不如喝加糖果汁,已经少了一顿正餐,补充点糖分也没什么。
——“我猜的,既然都是实力派演员,那么我感觉到的漠视,应该就是他刻意释放的呗。” 嘬一口饮料,冰冰甜甜,还挺好喝。
郭京墨想安慰她,但也不知道怎么开口,难道说:等你演多了,也会有实力派的演技?
这话就太假了,她不是科班出身,缺失整个戏剧表演的系统培训,也不可能放下身段,去横店开始跑群演、积累实际经验。
——况且也看不出来,Alina对演戏有这样的执着心。
放下饮料杯,Alina转头盯着郭京墨,眉眼微挑,语气揶揄,“你说,如果我也想表达对他的莫名敌意,要怎么传达给导演知道才好?”
话音落下,小林快要被珍珠噎着了,在心里哀嚎:别啊,小姐姐!咱们才刚刚沾到电影的边边,挑战影帝这种事情,不得等当上人气顶流、有死忠粉丝群之后,私下里再琢磨琢磨嘛!
郭京墨在心里打着腹稿,但Alina没有给他“劝谏”的机会,直接挑明了说,“他的英文发音没有太大问题,但是缺一点复古口音,50年代还是挺讲究重音规则的,能请一位年长一点的美音老师,矫正一下最好了。”
说完,她又眨了眨浅琥珀色的眼睛,“按照剧组生态来说,你知道就等于导演组知道了,对吧?”
郭京墨的小心脏,在Alina的眼波攻势里,上下颠簸了一回,对她的性格、又增加了一点了解,这就是竞技运动员的好胜心嘛!
——觉得可爱,怎么肥四?
郭京墨极快地想了想,这点“挑战”,反而合得上许导“吹毛求疵”的匠人精神,于是点头,“嗯呢,算是导演组知道了。”
临别之际,忍不住又叮嘱她,“明天开始,我都要跟着剧组了,你有什么事就打电话来。不要担心时间不方便!还有,别忘了看我给你的参考电影。”
这些生动的小表情,让晒黑了一层的大男生笑得特别开心,自作多情的想,应该还没有别人,能和她熟稔到这个程度吧。
有郭熟人在前面带路,Alina和小林的第一次剧组之行顺畅了许多。
门卫大叔原则上要核验通行证,但是进进出出的很多人都凭借熟脸,郭熟人特意和大叔唠了两句,请他记一下小林的样貌,通常都是助理、替艺人跑进跑出,和门卫大叔的关系虽小、却很重要。
至于Alina本人嘛,见过一次很少有人能忘得了。
然后再一起、去拜访服化道的小姐姐们,郭熟人已经摸透了,这些职能上的配合度、对于女演员的参演感受,能起一大半的作用。
上次试镜见过的化妆师,正好拿出来一组丝巾,在Alina身上比划了一下花色,选了三条最承她的。
——“嗯,年轻女生的话,比起用丝巾包住头发,其实更喜欢当发带用,如果手上没有配饰,也会扎在手腕处。”
既然知道自己的优势是和角色原型贴脸,Alina也多花了些时间,“考据”过50年代的经典电影,和服装师讨论起来,更加头头是道。
——“系在脖子上的话,比较端庄,不过正式一点的场合,也会这么做。”手指翻飞,Alina扎了一朵丝带花结,并不像现代空姐脖子上的那么制式,反而有一种古典美感。
——“这个花型好,就用这个,等一下,我拿手机拍下来。”
Alina细心地再演示了一次,对于爱扣细节的导演来说,一个配饰的感觉不对,也是能让服化道员工跑断腿的,谁不喜欢轻轻松松、能提供解决方案的合作演员。
告别了喜笑颜开的小姐姐们,郭熟人答应下午请她们喝奶茶,就带着Alina和小林去摄影棚看看,剧组正在搭建将要拍摄的内景。
故事原型的科学家们,把大半生奉献给了西北隔壁上的隐秘研究所,但那里的环境条件还是太艰苦了。
许导扣细节、但并不故意折磨剧组,带队亲自考察之后,还是决定把能在大棚内拍摄的戏份都在北京拍完,从效率上来说,也比在西北影视基地、什么都需要运输过去更便捷。
摄影棚内,几面黄土夯实的土墙已经竖立,房子都没有装屋顶,现场堆放着大量的书籍资料、以及实验器材道具。
郭京墨带她们远远从外侧观望,低头叮嘱,“许导不喜欢和本场戏无关的人员打探,你千万不要自己跑去围观拍摄,到了你的戏份,导演一定会提前和你讲的。如果他不讲,可能是他还没决定好,想看演员自己发挥,那你就大大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尝试,每个场景拍十好几条都是很正常的,千万不要觉得是自己演的不好,然后怯场。”
又伸手遥指了摄像头通常会固定的几个位置,“你拍戏的时候,不要轻易移动,因为拍摄都有机位设计,镜头跟不到或者和别的演员遮挡了,那就肯定拍废了,这属于低级错误。当然记不住台词,表演像在背书、或者习惯下意识去看摄像机镜头,也都算是低级错误。”
——“郭、先生,你不是才实习第一部电影吗,怎么对拍摄细节这么了解呢?” 从没进过电影剧组的小林,懵懵懂懂地发问。
装逼的时刻可算到了,郭京墨神秘地翘起嘴角,眼神却看向Alina,“因为运动员第一次上赛场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能在冰场起舞了呀。”
是哦,小林意识到自己问了个蠢问题,许导带领的剧组,也不会招收什么都不懂的人来做实习导演啊。
——“还有,称呼郭先生多见外,就叫我小郭,或者你愿意,直呼名字也行啊。” 郭京墨把亲和力发散到100%,就在艺人眼皮子下面、结交她的小助理。
小林虽然不熟悉电影剧组,但她对因为看好艺人、而结交助理可不陌生,自然听出了画外音,也上道的很,“好呀,那谢谢郭哥。”
把注意事项,一一叮嘱之后,Alina也该去参加剧本朗读会了,郭京墨送她到会议室门口,又叮嘱了一遍,对剧本里自己的部分有疑问,就当场提出来,不要错过听导演和编剧讲解的好时机。
之后比划了一个有事打电话找我的手势,就带着小林去别处了,创作人员和主要演员的内部会议,通常是不会带助理进去的。
会议室里的人、Alina一个都不认识。
到场的人里面也有相熟的,互相浅聊两句,但多数人都拿了桌上的完整剧本在翻看,于是她也找了、不远不近的空位,默默拿起剧本。
这还是她第一次拿到剧本呢,不用特意翻找,米娅这个角色的台词是英文的,她的出场集中在主角回国之前,戏份并不多,薄薄四、五页纸。
又过了十分钟,许导带着几个人进来了。
一二三,Alina默默在心里认脸,那天试镜时见过的三位,这么说来,只有秦制作人不参加今天的剧本围读了。这三人其中、必然有一位是编剧,另外一位的身份呢?
许导环顾了一下会议室,简单介绍了项目进度,再过两天就正式开拍了,因为在北京远郊的摄影棚里拍摄,所以并不要求所有演职人员、都住进剧组驻扎的连锁酒店,也可以自由往返。
许导继续说明。
——最迟明天下午,大家都会收到各自的拍摄日程。对了,Alina你的戏份在最后阶段,去纽约拍摄,所以进组的时间最晚,要等剧组从西北回来之后再通知,许导特意对她叮嘱两句,Alina微笑点头。
察觉到四周打探的目光,在自己的身上转了一圈,Alina调整进入赛前候场的状态,对手表现的再好,也不能扰乱她的内心平和。
——“好,那我们开始剧本围读,先read-through(通读),有疑问一会儿集中讨论。老张,你是编剧,先介绍一下故事背景。” 许导下达指令。
随着张编剧身份的揭晓,那么最后一位,有选角决策权的人,也就呼之欲出了。
Alina微微抬眸,打量试镜“大佬”中,看起来最年轻的男人。
偏消瘦的中长脸,脸颊轮廓以亚洲人来说算深邃的,留着有点复古的中分短发,眉眼神色清冷,但很有故事感,这是传说中的电影脸吗?
Alina虽然不对亚洲人脸盲,但她看不准陌生人的年纪。就像郭京墨,机场初见之时,在她眼里处于15至30岁的任意节点,后来才知道他刚刚大学毕业。
——眼前这一位嘛,努力一猜,应该在25-35岁之间吧。
果然,张编剧介绍完年代背景,就对那位男士开口。
——“松影,你饰演男主,故事视角都是围绕你展开的,下面就由你开始对戏吧,场景和动作描述就简单略过,主要是剧情和台词。”
——“好的,张老师。”
新晋影帝秦松影,一开口就有金石之音,会议室内越发静谧了。
“场景一,餐厅内,男主应邀来见女友,Hello,I have a reservation for a table
made by Miss Mia Deslatte. (您好!我有个预定餐桌,在米娅*德拉特小姐名下。)
Alina不打停顿、适时接上了自己的台词。
她以母语口音朗读,丝毫没有心虚或怯场,“Henry!Here.(我在这里,Henry!)”
直到海外离别的戏份全部读完,影帝秦松影连头都没有抬起过一次,但朗读语气,却渐渐带出情绪,传递出对朦胧感情的不舍,在“声台形表”的第一个字上,Alina明显感觉到了专业演员的实力碾压。
之后,轮到其他演员的对戏部分时,Alina观察到秦松影已经可以小段背诵了。
他会时不时抬头与对方演员目光交流,双方都在微调自己的声音表达,戏还没有开拍,但演技之间的摩擦与比拼,已经开始了。
剧本围读结束,又错过了饭点,果然从事影视行业,很容易饿出胃病。
郭京墨刚带着小林,给服化道小姐姐们送了一波温暖奶茶,见Alina出来,果断拉着她去保姆车上吃点东西。
——“饮品店也没有什么主食,给你买了点小蛋糕和果汁,你看着吃点,等回去市区,再正经吃饭。”
这话有了老妈子的味道,惹得小林频频偷笑,郭京墨自己倒一点也不觉得,喜欢一个人,自然就会想要照顾她的方方面面。
——“秦影帝,是不是当时选角组里面,不太看好我的那一位?” Alina突然发问。
话音落下,小林眼睛瞪得极大,郭京墨只是愣了一下,故作轻松,“是剧本围读,让你察觉到了什么吗?”
没有否认,那就是默认啦。
Alina看了看小蛋糕的配料表,复杂得如同天书,还不如喝加糖果汁,已经少了一顿正餐,补充点糖分也没什么。
——“我猜的,既然都是实力派演员,那么我感觉到的漠视,应该就是他刻意释放的呗。” 嘬一口饮料,冰冰甜甜,还挺好喝。
郭京墨想安慰她,但也不知道怎么开口,难道说:等你演多了,也会有实力派的演技?
这话就太假了,她不是科班出身,缺失整个戏剧表演的系统培训,也不可能放下身段,去横店开始跑群演、积累实际经验。
——况且也看不出来,Alina对演戏有这样的执着心。
放下饮料杯,Alina转头盯着郭京墨,眉眼微挑,语气揶揄,“你说,如果我也想表达对他的莫名敌意,要怎么传达给导演知道才好?”
话音落下,小林快要被珍珠噎着了,在心里哀嚎:别啊,小姐姐!咱们才刚刚沾到电影的边边,挑战影帝这种事情,不得等当上人气顶流、有死忠粉丝群之后,私下里再琢磨琢磨嘛!
郭京墨在心里打着腹稿,但Alina没有给他“劝谏”的机会,直接挑明了说,“他的英文发音没有太大问题,但是缺一点复古口音,50年代还是挺讲究重音规则的,能请一位年长一点的美音老师,矫正一下最好了。”
说完,她又眨了眨浅琥珀色的眼睛,“按照剧组生态来说,你知道就等于导演组知道了,对吧?”
郭京墨的小心脏,在Alina的眼波攻势里,上下颠簸了一回,对她的性格、又增加了一点了解,这就是竞技运动员的好胜心嘛!
——觉得可爱,怎么肥四?
郭京墨极快地想了想,这点“挑战”,反而合得上许导“吹毛求疵”的匠人精神,于是点头,“嗯呢,算是导演组知道了。”
临别之际,忍不住又叮嘱她,“明天开始,我都要跟着剧组了,你有什么事就打电话来。不要担心时间不方便!还有,别忘了看我给你的参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