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凌晨,Alina与全体电影主创,一起参加了献礼电影首映礼。

    出席过众多公开场合,但在电影大屏幕上,见到自己的演绎,于她也是头一回体验。经纪人周琳难得陪她一同出席,到场的还有冰缘传媒头号“老戏骨”,姬老师也在另外一位导演的故事里,担当了重要角色。

    实际上,三个剧组的团队成员,被安排在了不同的放映厅里,这样首映后的现场提问互动,更方便错开不同剧组的侧重点。

    看电影时,郭京墨在导演组的位置,就与Alina等演职人员,隔了一个区域。他原本是打算好好陪女朋友过长假的,可是试播一旦上线,也有后续安排需要他操心。

    相声社团那边得到的消息更快,其实已经在催促接下来的综艺剧本了。后面要怎么安排调度参与成员,谁能去、谁不能去,都得费一番琢磨。

    原本被拉来凑数的大张编剧,这个春节都没有功夫休息,被社团、被他这个执行导演、也被得知好消息的父母盯着写大纲,急得嘴上都长了燎泡。

    ——都没有来得及商量,我们两人的恋爱关系,能不能公开?

    郭京墨早早看过电影的剪辑版本,他兀自出神,恋情落实显然对艺人影响更大,所以还是等有空了,问问Lina的想法再说。

    今天到场的媒体不少,他就尽量不凑到身边去了。

    Alina座位附近,都是电影演员,陪着他们的经纪人或老板。看得出来,这部电影在各大经济公司,受到的重视程度都不算低。

    同步上映的厅还有三个,其中一个招待媒体记者,另外两场都是“幸运观众”,三个创作团队,都得轮流去那边的放映厅、现身互动。

    周琳已经提前和Alina叮嘱过首映礼的要点了,她以后不以演员路线为主,没有必要太在意站位,新人谦逊一点、反而容易获得好感。

    如果有媒体点名提问,她就简短回答,没有的话,也不用争抢什么。团队已经为她,另外准备了采访通稿,一定给到到相熟的记者手里,只等蹭着电影上映的热度一发,知名度一定能上一个大台阶。

    果不其然,除了秦影帝和许导,几乎获得了一样的媒体关注之外,其他角色的戏份时长都不算充裕,演技再精湛,被捕捉到的精彩画面也有限,倒是米娅这意料之外的配角,角色作用显然是不同的,渲染了镜头语言中唯美、浪漫的氛围。

    这若不是一部主旋律电影,过于娱乐的提问角度不太适用,周琳觉得就凭她家艺人的美貌和本色出演,多少也能得到“与秦影帝演对手戏,紧不紧张?两人的CP感很足,有什么想法?”这样的点名提问。

    Alina始终乖乖站在屏幕侧边,面露微笑,配合现场气氛,既不出格,又很得体。

    终于,还是有与许导相熟的影视媒体,询问电影里只有一位新人演员,是不是许导最新挖掘、培养出来的?能不能介绍一下。

    许导哈哈一笑,他在电影圈里,确实以擅长挖掘新人演员、乐于提携后辈而知名。这是记者隔空在递话题了。

    随着许导的介绍手势,Alina微微站前半步,向现场众人点头致意,但回答问题的话筒,并未递到她这里。

    ——“这次我们很幸运,能找到与原型角色,非常贴合的新人。Alina的演技是清新自然的,而且具有运动员一般的自制力和毅力,介绍给大家认识,希望有机会还能合作!”

    郭京墨和周琳的眼神同步点亮,会这么夸奖,看来许导对Alina相当欣赏。稍后的冷餐酒会,可以试试看探听几位导演、制作人的口风,是不是有合适的项目在筹备了。

    待转场到了观众影厅,就没有这么“知情知趣”的提问了,各种好奇问题层出不穷,秦影帝的粉丝当然不少。

    有一位拿到提问话筒,站起来就问影帝的外语口音非常地道,是不是专门练习过?

    秦松影略不好意思地挠头,说他也是经导演要求,才知道各地区、各时代的英语口音各有特点,只能尽量还原。

    提到这个,Alina的目光默默巡场,终于在人山人海的入口通道处,看到了跟随而来的郭京墨。两人低调地相视一笑,都想起了,Alina借导演组“告状”秦影帝的淘气劲头。

    令Alina惊喜的是,另一场观众厅里,居然有两个女孩子,怯生生地举起“A_Lina”字样的灯牌,会这么拼写她的名字,肯定是衷心粉丝没跑了,也不知道灯牌是怎么带进来的。

    不管有没有人注意,Alina都尽量站在靠近她们的一侧,频频目视、送上笑颜,惹得两个女孩兴奋地直跺脚。

    全场大合影环节,Alina悄悄靠近郭京墨,请他帮两个粉丝与自己合照一张,趁着众人还没有排成队形,迅速地靠近了一下观众席,郭京墨抓拍完,她又对两位目瞪口呆的粉丝,做了口型,“回去看微博。”

    回头让郭京墨发给小林,把合照张贴在自己的工作账号上。

    这两个幸运的女孩,又引起多少“冰上舞者”粉丝群的羡慕,就是后话了。

    ——————————

    首映礼后的冷餐酒会,半夜2点才正式开始,三大团队合并在附近的酒店宴会厅举行。

    相比刚才的低调朴素,不少艺人回保姆车换了妆造,Alina本来就穿着马甲领西式上衣搭配轻纱长裙,头发披散在肩头,耳饰闪闪发亮,在商务酒会这种场合也不露怯,就懒得多折腾一回了。

    这回周琳、姬老师和Alina,会师到了一处,以冰缘团队的艺人身份,游走、结识在场的各位大佬,想来不少人都是这个想法,所以才有那么多经纪人与公司老板同行。

    在这个偏商务的场合里,周琳才是团队的核心,她的交际取舍,多半能代表老板冰姐的倾向性。

    跟在周琳身旁,听了几个影视项目的话题,Alina察觉到,冰缘新一年,可能有投资一部大IP改编剧的想法,以此想要置换到足够份量的角色或资源,就不知道会捧哪位公司“一姐”了。

    反正她没时间拍摄制作周期冗长的电视剧,Alina听了些演艺圈的闲话,就顺着姬老师以年纪大、精神吃不消为由,一并离场了。只剩下女强人周琳,跃跃欲试,要在酒会上,为公司探听到靠谱的项目消息。

    ——————————

    隔天下午,许导他们组织的杀青宴,才姗姗来迟地安排在东北菜馆。因为许导和秦制作人,年轻时都在东三省拼搏过,经过了这么多年,还是最喜欢铁锅乱炖的烟火气。

    这家店外观不显,但内有超大包间,倒是很适合召集摄制团队,一起吃大锅饭。

    这一回到场的人员,除了几位演员,就是与许导、秦制作合作多年的核心团队,郭京墨不仅已经到场,还有一位意外来宾,郭奕老师(郭老爹)也一同前来了。

    原来许导和秦制作人,早年与郭奕老师多次合作,黄金配角之名,也是从两位的项目里叫响的。

    Alina少见的有些无措,按理说,她算是电影晚辈,应该去拜见一下,敬一杯酒水,可是这个场合,啊,怎么这么尴尬呢!

    郭京墨可能察觉到了什么,站起来向长桌两端团团致意,说郭奕老师因为想吃东北菜了,临时起意一同来蹭饭的,家里亲人又出差了,他也不好把老父亲一个人放在那里不管,只能厚着脸皮带来了。

    ——“各位,老郭是老郭,小郭是小郭,父子两个各论各的关系,一点也不乱啊。”

    Alina稳一稳心神,她知道这话一多半,是说给自己听的,他不希望她有压力。

    ——秦制作人被他逗笑了,“那行,老郭留在这边,我们几个老头子陪着,小郭去和年轻人扎堆吧。”

    ——“好嘞。” 郭京墨麻溜的换位置。

    一张安放了三张大铁锅的长餐桌,一头是导演、制作人、郭奕,资深摄影师这些人,另一头是年轻工作人员,中间正好夹着几位演员。

    Alina与郭京墨隔锅相望,倒是和秦松影面对同一口大锅。

    许导的杀青宴,是真吃饭的。

    十几斤重的活杀大鱼,分别下在三口锅里,炉火极旺,很快就蒸腾起一片雾气蒙蒙,香味飘散其中,是Alina从未见过的接地气吃法。

    见她眼里藏不住的好奇,秦松影也不高冷了,搭两句闲话,说这是很地道的东北铁锅炖鱼,等下还会在锅边贴上玉米饼子,熟了也很香。

    演员牌面里,最大就是秦松影,他愿意社交,那其他人也没有冷着脸的道理,都纷纷附和两句,说说东北菜的特色,聊聊昨天电影里另外两条故事线,场子也就慢慢热络起来了。

    酒足饭饱之后,店家撤了碗盘,长桌又变成了茶案。

    许导喝郭老师带来的紫阳毛尖,秦制作人爱喝红茶,也有叫了茉莉花茶的,总之一人一杯,茶话会时间开始。

    ——“这也是许导的惯例吧?” 见人人都一副熟稔的样子,Alina悄悄发问。

    ——同锅的资深演员回答:“对,以前拍抗战剧的时候,周期很长,西北影视基地那会儿、比现在还荒凉,也没有什么娱乐,制作人也不希望大家打牌赌钱,就晚饭后开茶话会,有什么想法、纠纷,都可以拿出来说,久而久之,团队人心就稳了,那几个核心摄影师、音效师能跟到现在,外面钱再多也不去,就是喜欢许佬这里,有人情味。”

    许导一眼就点名郭京墨,“小郭,你是这个导演组里面,最新的新人,来,有什么心得感想,和大家说说?”

    ——这个老许,就喜欢逗小朋友,秦制作人打个掩护,“也不一定是感想,你要是有什么疑惑,或者对总导演的不满啊,都可以拿出来说说。”

    见谁都不紧张,笑得很放松,小郭猜想这应该不是一个“虚伪客套”的场合,遂说了点他在收管摄影设备时候的注意事项。

    许导是很喜欢踏实孩子的,“我们小郭虽然有家学渊源,但老郭显然是十足佛系派,这种能做事、看得到细节的品质,想必是徐夫人的真传,保持啊,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就已经先行了一半。”

    秦制作人,又问了点团综的准备情况,郭京墨也大大方方地回答了,郭老爹独守除夕夜之后,脑筋通畅多了,没有不自在。

    Alina悄悄分享了男友前途顺遂的喜悦,她很确定,郭京墨可以在这个团队里,获得充分的培养和资源。

    ——“我倒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Alina来着。” 随着制作人的话音,现场注视的焦点,转到了Alina身上。

    ——“嗯,您说?” Alina放下了茶盏。

    ——“以你对北美观众的了解,咱们这个戏,有可能在海外上映吗?当然不是冲着全球票房去的,海外发行能收支平衡、或者稍微垫上一点,都可以接受呢?”

    昨天看到了完整的电影版本后,Alina也猜到了背后的新闻诉求,斟酌着回答,“对上座率有要求的话,可能得去有华人街区(俗称唐人街)的个人影院放映了。那边华裔、华人聚集,老电影院常年放古早影片,有新片上映,拷贝回本的概率比较大。”

    ——“我们也想过,但是那么多街区,都不是院线,一家一家地跑,效率太低了。”

    ——“诶,我记得有NGO组织,是在做老街区文化建筑保护的,他们手上应该有一批个人影院的名单,如果能碰上双方的需求,有可能借力呀。”

    ——“好好,你记得是哪个组织吗,资方背景干净吗?”

    ——“我大概知道两三个,里面肯定有华人社区资助的,背景不太可能有问题。”

    话题引起了更多讨论,“华人社区资助民间组织,保护老街区文化建筑?怎么听起来这么绕呢?”

    Alina凭借为周爷爷跑遍了唐人街的“底蕴”,为大家讲解了一番,“就是为了保护华人街区不被蚕食,一些从唐人街走出去的大佬、或者是一辈子生活在唐人街里的老人,会捐钱、捐遗产回馈社区,要管理这笔资金,就要成立相关的组织,组织常见的花销,比如遇到拆迁、道路改造,这种时候就要请律师来维权、和对方谈判。”

    ——郭奕老师听出了其中的辛酸,“会有很多华人,一辈子住在唐人街里?”

    ——Alina重重点头,“很多,很多!越早到的华人,社会环境越排斥,他们越需要抱团、得到社区的庇护。”

    这样才有可能活下来,一如11岁弃船登岸的周爷爷。

    郭奕老师转头看向制作人,“老秦啊,这个电影要能在海外华人社区上映,献礼电影更实至名归啊!”

    秦制作人也肃然点头,他和许导对视一眼,这事得拉着另外几位,一起发个倡议计划书,看总局的支持力度了。

章节目录

退役运动员归国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珂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珂江并收藏退役运动员归国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