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夙启缄默良久,而后挥挥手让军医退下。
他脱下沾着血迹的甲胄,继而躺在那张缚愉躺过的榻上。
被衾间传来药膏气息夹杂着淡淡的白栀香,君夙启汲取着那抹幽香,内心怅然若失。
她那么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自己,连多余的话都没留下。
之前他心怀侥幸,认为她千里率兵而来,许是心中有他。如今细细考究,她将自己奉为君,不过是尽身为臣子的职责。
帝王一夜未阖眼,枯忆着往事至天明。
往后战事愈发吃紧,原本南暹军作战屡屡败退,后来将士们感受到他们的王同敌军作战时,杀伐冷戾、残暴。他们跟着气势锐涨,势如破竹,竟在兵力悬殊战况下,生生碾退敌人。
即使暂时击溃了敌军,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南暹军这一役也元气大伤。
绥彝君主善谋人心,知南暹军激进,屡次交战后停军休整。直至反复几次被南暹军击退后,这次并未在调休军队,反而是抓住间隙趁对方兵残体弱反扑。
南暹军不得不节节后退直至进入澜沧州。戎桓率兵马于城池下,朝城池上的那人高呼道:“君夙启,如今你已是穷途末路,若你肯从城楼上跃下,本君可心慈放过这城中的将士。”
“不若,本君将血洗澜沧州,好为本君丰功伟绩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戎桓身后的士兵齐声高呼:“杀!杀!杀!”
君夙启冷睇着坐于戎车中的戎桓,眼底划过一抹讥讽,“众将听令,誓死捍卫国土!开城门,迎敌。”
“吱呀”城门开启的声音瞬间被将士们狂吼的厮杀淹没,一时兵刃、箭矢相接,顷刻间血色弥漫。
南暹士兵从城池中一批批涌出,戎桓眉头一皱,立刻察觉到有恙,之前带兵追杀之际,分明南暹军数量所余不多,且伤患比例不少。
怎得从城门里出来的兵马如此健硕,戎桓立刻反应过来这城池里原藏有兵马,他的神色渐阴郁。
“原来南暹帝王还留有后手,难怪不肯自行了断。可即便如此,你城中匿藏的兵力若想对付本君这身后的二十万大军,不过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周围伏尸遍野,厮杀哀伤声灌入双耳,戎桓盯着赤血战马上的男子,扯出一抹嗜血的笑。
“不过,很多年了,本君难得碰到这么强劲的对手,此刻给你一个机会与本君博弈,若你能伤及到本君,本君可容你活下来。”
话一甫落,戎桓身侧的弓弩手随着君王的号令齐齐朝目标射去。
君夙启驭着身下的烈马躲避着箭雨,但仍有铁箭划破甲胄,槊血浸染衣衫。
戎桓见此挂在嘴角的笑容越发肆意,就在他以为胜券在握,一切都成定局时,对面的男子冷冷抬眸朝他看来。
冷冽似寒冰的目光令戎桓警戒备提。
“戎桓,你可知备周则意怠?”
戎桓如何不知此话何意,他是在表明愈是思虑准备周全,愈会大意失败。
“休要多言!”戎桓隐约猜测他还留有后手,但此刻他不想留时间让对方喘息,恐迟则生变。遂下令让众将擒贼先擒王。
霎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为首来人高举令牌,放声呼道:“岳黔将士听令,君王旨意,助南暹军反绥彝!”
岳黔将士见到主君令牌,初始虽有犹豫,但看到持令之人为臣相,不再迟疑,刀柄利刃纷纷转向刚刚一同作战的绥彝人。
原本南暹军落下后风的局势,渐渐扭转乾坤。
“原来,这便是你留的后招,先是故意心急攻打我军,好让本君误以为你冒进,卸下本君心防,乘胜追击,实则自那一刻起,本君就落入你的圈套。论心计本君较之你自愧弗如,不过本君甚为疑惑,你是怎么策反岳黔的?”
君夙启扫过蔺谌钰身旁的岳黔国臣相,薄唇轻启:“利益。”
是了,即使先前戎桓和岳黔老儿定下盟约,借兵攻下南暹,便可分得十座城池予他。那么君夙启说服岳黔老儿,必是给出了比自己还诱人的条件。
还有什么是利益不能解决的。这次戎桓可谓是栽了个大跟头。
戎桓敛下散漫的笑意,取过一旁的弓箭,自戎车一跃而出,箭矢离弦,朝君夙启喉间疾去。
未等烈马上的君夙启有所动作,另一道箭羽将戎桓射出的箭射下。
两道目光同时落在射箭之人身上,一身着白衣的女子身骑玄马,左手挽缰绳,右手握弓,伫立在不远处。
凛冽的风吹起女子所戴的帷帽,如玉的容颜似昙花一现,旋即被轻纱遮住。
君夙启握着冷剑的手一僵,心底顿时一软,盯着那张熟悉的面容有一瞬失神。
她回来了。
此地这般危险,环视她四周,见皆有护卫相守,但仍旧担忧她的安危。“谌钰,带她离开。”
蔺谌钰得到陛下口令,旋即要护缚愉离去,后者却寸步不挪。
缚愉:“我乃杨家之后,征战沙场乃是本职。”
她亦想同他证明,她可与他并肩作战。
遂执起剑将迎面而来的敌人处理。随后扬起头望向君夙启所在之处,似在证明她并非弱女子。
而戎桓自然也认出了缚愉,放声狂笑:“原来,你坠崖没死。”
可笑,他钟意的姑娘却帮着敌人。既然如此,那他便让她最在意的人同自己下地狱。
戎桓拔弓数箭朝君夙启射去。
可惜,早在方才戎桓射的第一箭时,护君夙启的将士早有了防备,乱箭被悉数挡了下来。
君夙启跃马而下,扬起兵刃同戎桓过招,终是戎桓不敌对方的攻势,脖颈上贴近一抹冰冷的利刃。
霎时,黑云压城,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至,冲刷着满城尸水。
自古成王败寇。
戎桓心知大势已去,不甘沦为阶下囚,只殷红着双目朝缚愉所在的位置回看了眼。随后迎着刀刃割刭而亡。
血色顺着渐密的雨水,蜿蜒地自君夙启俊美的脸庞滑落,平添几分肃杀。他凝着刀下尸首,神色平静,抬头对着叛军道:“你们的王气已绝,放下兵刃,可留一命。若有负隅顽抗者,杀无赦!”
血色斑驳的“君”字纛旗在雨幕中迎风招展,一时战鼓四起。
绥彝将士们见君王身亡,放弃挣扎,但有个别忠心户主的士兵抵抗,被绞杀。
屋门被推开,缚愉对镜看着里边多出的一人,并未出声。
身后之人伸手抚了抚她两靥旁几丝凌乱的鬓发,将它们理顺后别好在她耳后。
做完这一切之后,来人也不再说话,只盯着镜中那张朝思暮想的面孔。
最后,缚愉受不住君夙启灼热迫人的目光,转过身子来瞧他。
“你为何回来?”他垂下眼眸,极力克制眸底翻涌的情绪,到底没忍住开口询问。
他放她走了,为何还回来?她就该走得远远的,怎么敢再出现在他眼前。
她是不是以为他很好说话,想放她离开便离开。
不,他万分不想放手。
君夙启内心有深处一道疯狂的声音在叫嚣着:“不要再放她离开,把她囚起来,永生永世她只能依附自己,眼里只有自己。”
可他不能这么自私。
爱她,应当成全她。
缚愉清了清嗓子,佯作委屈:“陛下不想见到臣妾,那臣妾走便是。只是这是臣妾的屋子,若要出去,也该是陛下离开。待到天明妾就走。”
平日里思虑恂达的帝王,此刻却百口难言,只干巴巴道:“你知道朕不是这个意思……”
“那陛下是何意?”
“陛下当真舍得我离开?”她连声两次质问他。
话里如此直白,君夙启蓦地反应过来,抬起眸子勾勾地凝着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囡囡的意思是愿意留在朕的身边?”
一国之主此刻竟像是讨糖吃的稚童,好似不应就要红了眼圈。缚愉瞧着他小心翼翼询问的模样,心底最坚硬的那处倏尔软似豆脯。
缚愉不再逗弄他。
她面色肃然,两人四目相对,“璟颐,我不想我们之间再错过了。”
自京中误知他身中敌军圈套身亡时,缚愉心如刀绞,她知道这一生都没办法把君夙启从心中割去。后冷静下来,笃定他不会就此败落身死,遂率领将士去寻他。
那时缚愉只有一个念头,南暹百姓需要他,这座王朝不允他倒下,他亦欠她许多,自己不允许他先死。
再后来,她被绥彝君主追击,缚愉毅然决然的选择跳崖,不给对方抓住她的机会。因为她知晓只要被戎桓擒住,就有可能成为掣肘君夙启的棋子。她不要自己变成累赘,选择了纵身一跃。
她不曾想醒来时已然在一处陌生的营帐中,从伺候的医女口中得知原来是坠崖后因着她攀住树枝,是南暹帝王救她,才得此捡回一条命。
医女又交予她一封信,说是陛下给她的。缚愉取出信读了起来,最后她一言不发拿起那个男人备好的盘缠,驭马离开。
缚愉行至途中,忆及信中内容:“爱妻囡囡:盖言夫妻之缘,实为我强求所迫,令妻伤怀,今物色书之,各还本道,伏愿妻娘子相离之后,岁岁年年,万喜万般宜。”
那么执拗的男人肯放自己离开?缚愉不相信,可信上字迹分明与他的笔迹别无二致。
可离开君夙启,不是缚愉有了前世记忆以来,一直都是努力的事么?如今他肯放自己离开,当是极为值得开怀的事。可她内心怎么并不畅快欢喜?
所以缚愉故意不留一言半语给那人,独自骑马离开。她极其迷惘,自己当真对君夙启没有半分情么?答案是否定的。
她的离开,也并不是回定国公府,而是去找德妃娘娘,直觉告诉她德妃娘娘身份不简单,或许可以助君夙启赢下这一役。
在回京途中,缚愉在一对年逾古稀的老夫妇处歇脚,得知二人相爱的故事,夫妻相伴几十载,亦有争吵,她才堪堪体悟对君夙启的情感。她确实在意他。
如果缚愉坠崖醒来,君夙启亦要强迫她留在身边,缚愉的确会逃离他。但他选择放她离开,似乎不懂爱的男人,好像也在慢慢改变。
哪怕前世记忆中的自己被这个男人亲自赐死,可这一世,他从未给自己带来半点伤害。即使他将她囚于宫中,可初衷大抵是因为出于爱,太过爱而用错手段。
既然君夙启学会改变自己,那么她试着放下过往,愿意重新与他来过。
“璟颐,你出征前的话可还作数?”见他愣怔,缚愉又问。
他脱下沾着血迹的甲胄,继而躺在那张缚愉躺过的榻上。
被衾间传来药膏气息夹杂着淡淡的白栀香,君夙启汲取着那抹幽香,内心怅然若失。
她那么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自己,连多余的话都没留下。
之前他心怀侥幸,认为她千里率兵而来,许是心中有他。如今细细考究,她将自己奉为君,不过是尽身为臣子的职责。
帝王一夜未阖眼,枯忆着往事至天明。
往后战事愈发吃紧,原本南暹军作战屡屡败退,后来将士们感受到他们的王同敌军作战时,杀伐冷戾、残暴。他们跟着气势锐涨,势如破竹,竟在兵力悬殊战况下,生生碾退敌人。
即使暂时击溃了敌军,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南暹军这一役也元气大伤。
绥彝君主善谋人心,知南暹军激进,屡次交战后停军休整。直至反复几次被南暹军击退后,这次并未在调休军队,反而是抓住间隙趁对方兵残体弱反扑。
南暹军不得不节节后退直至进入澜沧州。戎桓率兵马于城池下,朝城池上的那人高呼道:“君夙启,如今你已是穷途末路,若你肯从城楼上跃下,本君可心慈放过这城中的将士。”
“不若,本君将血洗澜沧州,好为本君丰功伟绩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戎桓身后的士兵齐声高呼:“杀!杀!杀!”
君夙启冷睇着坐于戎车中的戎桓,眼底划过一抹讥讽,“众将听令,誓死捍卫国土!开城门,迎敌。”
“吱呀”城门开启的声音瞬间被将士们狂吼的厮杀淹没,一时兵刃、箭矢相接,顷刻间血色弥漫。
南暹士兵从城池中一批批涌出,戎桓眉头一皱,立刻察觉到有恙,之前带兵追杀之际,分明南暹军数量所余不多,且伤患比例不少。
怎得从城门里出来的兵马如此健硕,戎桓立刻反应过来这城池里原藏有兵马,他的神色渐阴郁。
“原来南暹帝王还留有后手,难怪不肯自行了断。可即便如此,你城中匿藏的兵力若想对付本君这身后的二十万大军,不过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周围伏尸遍野,厮杀哀伤声灌入双耳,戎桓盯着赤血战马上的男子,扯出一抹嗜血的笑。
“不过,很多年了,本君难得碰到这么强劲的对手,此刻给你一个机会与本君博弈,若你能伤及到本君,本君可容你活下来。”
话一甫落,戎桓身侧的弓弩手随着君王的号令齐齐朝目标射去。
君夙启驭着身下的烈马躲避着箭雨,但仍有铁箭划破甲胄,槊血浸染衣衫。
戎桓见此挂在嘴角的笑容越发肆意,就在他以为胜券在握,一切都成定局时,对面的男子冷冷抬眸朝他看来。
冷冽似寒冰的目光令戎桓警戒备提。
“戎桓,你可知备周则意怠?”
戎桓如何不知此话何意,他是在表明愈是思虑准备周全,愈会大意失败。
“休要多言!”戎桓隐约猜测他还留有后手,但此刻他不想留时间让对方喘息,恐迟则生变。遂下令让众将擒贼先擒王。
霎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为首来人高举令牌,放声呼道:“岳黔将士听令,君王旨意,助南暹军反绥彝!”
岳黔将士见到主君令牌,初始虽有犹豫,但看到持令之人为臣相,不再迟疑,刀柄利刃纷纷转向刚刚一同作战的绥彝人。
原本南暹军落下后风的局势,渐渐扭转乾坤。
“原来,这便是你留的后招,先是故意心急攻打我军,好让本君误以为你冒进,卸下本君心防,乘胜追击,实则自那一刻起,本君就落入你的圈套。论心计本君较之你自愧弗如,不过本君甚为疑惑,你是怎么策反岳黔的?”
君夙启扫过蔺谌钰身旁的岳黔国臣相,薄唇轻启:“利益。”
是了,即使先前戎桓和岳黔老儿定下盟约,借兵攻下南暹,便可分得十座城池予他。那么君夙启说服岳黔老儿,必是给出了比自己还诱人的条件。
还有什么是利益不能解决的。这次戎桓可谓是栽了个大跟头。
戎桓敛下散漫的笑意,取过一旁的弓箭,自戎车一跃而出,箭矢离弦,朝君夙启喉间疾去。
未等烈马上的君夙启有所动作,另一道箭羽将戎桓射出的箭射下。
两道目光同时落在射箭之人身上,一身着白衣的女子身骑玄马,左手挽缰绳,右手握弓,伫立在不远处。
凛冽的风吹起女子所戴的帷帽,如玉的容颜似昙花一现,旋即被轻纱遮住。
君夙启握着冷剑的手一僵,心底顿时一软,盯着那张熟悉的面容有一瞬失神。
她回来了。
此地这般危险,环视她四周,见皆有护卫相守,但仍旧担忧她的安危。“谌钰,带她离开。”
蔺谌钰得到陛下口令,旋即要护缚愉离去,后者却寸步不挪。
缚愉:“我乃杨家之后,征战沙场乃是本职。”
她亦想同他证明,她可与他并肩作战。
遂执起剑将迎面而来的敌人处理。随后扬起头望向君夙启所在之处,似在证明她并非弱女子。
而戎桓自然也认出了缚愉,放声狂笑:“原来,你坠崖没死。”
可笑,他钟意的姑娘却帮着敌人。既然如此,那他便让她最在意的人同自己下地狱。
戎桓拔弓数箭朝君夙启射去。
可惜,早在方才戎桓射的第一箭时,护君夙启的将士早有了防备,乱箭被悉数挡了下来。
君夙启跃马而下,扬起兵刃同戎桓过招,终是戎桓不敌对方的攻势,脖颈上贴近一抹冰冷的利刃。
霎时,黑云压城,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至,冲刷着满城尸水。
自古成王败寇。
戎桓心知大势已去,不甘沦为阶下囚,只殷红着双目朝缚愉所在的位置回看了眼。随后迎着刀刃割刭而亡。
血色顺着渐密的雨水,蜿蜒地自君夙启俊美的脸庞滑落,平添几分肃杀。他凝着刀下尸首,神色平静,抬头对着叛军道:“你们的王气已绝,放下兵刃,可留一命。若有负隅顽抗者,杀无赦!”
血色斑驳的“君”字纛旗在雨幕中迎风招展,一时战鼓四起。
绥彝将士们见君王身亡,放弃挣扎,但有个别忠心户主的士兵抵抗,被绞杀。
屋门被推开,缚愉对镜看着里边多出的一人,并未出声。
身后之人伸手抚了抚她两靥旁几丝凌乱的鬓发,将它们理顺后别好在她耳后。
做完这一切之后,来人也不再说话,只盯着镜中那张朝思暮想的面孔。
最后,缚愉受不住君夙启灼热迫人的目光,转过身子来瞧他。
“你为何回来?”他垂下眼眸,极力克制眸底翻涌的情绪,到底没忍住开口询问。
他放她走了,为何还回来?她就该走得远远的,怎么敢再出现在他眼前。
她是不是以为他很好说话,想放她离开便离开。
不,他万分不想放手。
君夙启内心有深处一道疯狂的声音在叫嚣着:“不要再放她离开,把她囚起来,永生永世她只能依附自己,眼里只有自己。”
可他不能这么自私。
爱她,应当成全她。
缚愉清了清嗓子,佯作委屈:“陛下不想见到臣妾,那臣妾走便是。只是这是臣妾的屋子,若要出去,也该是陛下离开。待到天明妾就走。”
平日里思虑恂达的帝王,此刻却百口难言,只干巴巴道:“你知道朕不是这个意思……”
“那陛下是何意?”
“陛下当真舍得我离开?”她连声两次质问他。
话里如此直白,君夙启蓦地反应过来,抬起眸子勾勾地凝着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囡囡的意思是愿意留在朕的身边?”
一国之主此刻竟像是讨糖吃的稚童,好似不应就要红了眼圈。缚愉瞧着他小心翼翼询问的模样,心底最坚硬的那处倏尔软似豆脯。
缚愉不再逗弄他。
她面色肃然,两人四目相对,“璟颐,我不想我们之间再错过了。”
自京中误知他身中敌军圈套身亡时,缚愉心如刀绞,她知道这一生都没办法把君夙启从心中割去。后冷静下来,笃定他不会就此败落身死,遂率领将士去寻他。
那时缚愉只有一个念头,南暹百姓需要他,这座王朝不允他倒下,他亦欠她许多,自己不允许他先死。
再后来,她被绥彝君主追击,缚愉毅然决然的选择跳崖,不给对方抓住她的机会。因为她知晓只要被戎桓擒住,就有可能成为掣肘君夙启的棋子。她不要自己变成累赘,选择了纵身一跃。
她不曾想醒来时已然在一处陌生的营帐中,从伺候的医女口中得知原来是坠崖后因着她攀住树枝,是南暹帝王救她,才得此捡回一条命。
医女又交予她一封信,说是陛下给她的。缚愉取出信读了起来,最后她一言不发拿起那个男人备好的盘缠,驭马离开。
缚愉行至途中,忆及信中内容:“爱妻囡囡:盖言夫妻之缘,实为我强求所迫,令妻伤怀,今物色书之,各还本道,伏愿妻娘子相离之后,岁岁年年,万喜万般宜。”
那么执拗的男人肯放自己离开?缚愉不相信,可信上字迹分明与他的笔迹别无二致。
可离开君夙启,不是缚愉有了前世记忆以来,一直都是努力的事么?如今他肯放自己离开,当是极为值得开怀的事。可她内心怎么并不畅快欢喜?
所以缚愉故意不留一言半语给那人,独自骑马离开。她极其迷惘,自己当真对君夙启没有半分情么?答案是否定的。
她的离开,也并不是回定国公府,而是去找德妃娘娘,直觉告诉她德妃娘娘身份不简单,或许可以助君夙启赢下这一役。
在回京途中,缚愉在一对年逾古稀的老夫妇处歇脚,得知二人相爱的故事,夫妻相伴几十载,亦有争吵,她才堪堪体悟对君夙启的情感。她确实在意他。
如果缚愉坠崖醒来,君夙启亦要强迫她留在身边,缚愉的确会逃离他。但他选择放她离开,似乎不懂爱的男人,好像也在慢慢改变。
哪怕前世记忆中的自己被这个男人亲自赐死,可这一世,他从未给自己带来半点伤害。即使他将她囚于宫中,可初衷大抵是因为出于爱,太过爱而用错手段。
既然君夙启学会改变自己,那么她试着放下过往,愿意重新与他来过。
“璟颐,你出征前的话可还作数?”见他愣怔,缚愉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