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一记惊雷打破了荣国府表面的平静。

    扬州巡盐御史被歹徒重伤,性命垂危,此事不胫而走,更重要的是,这位巡盐御史林大人正是林姑娘的身生父亲,众人惊骇之余不住惋惜,府内沉闷,尤以贾母院中为甚。

    一夜之间风言风语满府流窜,贾母方醒,还来不及听鸳鸯禀报,就听小丫头来报,说林黛玉已在屋外苦苦侯了一个时辰。

    贾母心中疼惜外孙女儿,却并不急着命林黛玉进屋,使人送去毛氅披风,就着梳洗的功夫将鸳鸯早晨听来的闲言碎语一条一条听明白后,方沉脸问道:

    “是谁说我要送林丫头回扬州去看她父亲?”

    “三四个都这么说,也不知是从谁那儿传出来的。”

    “那你又是从哪儿听来的。”

    鸳鸯一顿,“当时佩儿喜儿莺儿双儿雀儿燕儿都在那儿,我忙着回来伺候老太太,并未逗留,一时也分辨不出是从哪个嘴里说出的话。”

    贾母嗔她一眼,知道鸳鸯这是怕下面的丫头无辜受牵连,给人打掩护呢,略不满,还未斥责,又听鸳鸯劝道:“多的是口口相传的人,林姑娘十有八九就是听了这些话才来的,听说她连日来疲乏困倦,如今又在屋外哭成了泪人,我见着都不免跟着伤心,老祖宗要不狠狠心,别见了。”

    “想替她挡些灾劫,终归是挡不住。”贾母叹了口气,“罢了,我也不想见她,你让她回去等着,就说我自会安排,定让她赶回去......去见她父亲最后一面。”

    老太太虽是这么说,眉眼间却陡添几分萧索悲凉。

    昨夜老太太睡得晚,正是因白日里瞧了一封详述林如海境况的信。

    鸳鸯不知信件内容,但看老祖宗那沉重的表情,便知这位留守江南的贾家姑爷多半是不好了。

    老太太思虑许久,想来就是在考虑要不要将这事告诉林姑娘。如今满府的流言倒是替她做了决定......

    服侍老太太睡回软榻,鸳鸯将贾母原话带给林黛玉,众丫头又劝过一回,直至落雪,林黛玉才抽抽噎噎地回了屋。

    地上积雪未消,林黛玉深一脚浅一脚,在雪白地面踩出条曲线,那陷下去的脚印小巧可爱,却始终比旁人浅得多。

    眼看着小姑娘入京三年,终于养得比初见时胖了些,仅仅半个月又都瘦回去了。鸳鸯远远望着林黛玉的背影,叹了口气,折步往另一方向走。

    据贾母的吩咐,她还得去知会凤姐与琏二爷,林姑娘此行,得风风光光地去,全须全尾地回。

    而卫赋兰这边,早已离京数里。

    是夜,海风缱绻,一艘行船于海面独行。卫赋兰与尚善同立甲板上,远眺前方冷月,对这三年来各自的境遇亦是感慨万分。

    尚善被迫在山洞里躲了几年,倒不觉得此种清修有何辛苦,卫赋兰做了三年的狗,却有满肚子苦水。

    知道三年来小师弟一直在贾府白吃白喝,还得林黛玉悉心照料,尚善略欣慰,“师弟吉人自有天相,这是上天对你的考验啊!”

    想到师弟登船前的一应动静,又不免心忧,“但你如此对那林姑娘,沾惹口舌是非,怕是不好。”

    林如海远在江南,侯府哪有那么多神通广大的探子专给他打听林如海的事?可他偏跟人说林大人不好了,快死了,甚至开始料理后事了。

    修行之人最忌弄虚作假,造的口业,将来总有一日是要还的。

    卫赋兰若有所思,“我于此间沾的是非还少么?只盼那人听后少流泪,便令我少些罪过了。”

    “骨肉之情最难以割舍,林姑娘此刻大抵是痛心彻骨的,被你害苦了。”

    “师兄,”卫赋兰微微侧目,牵了牵嘴角,“真是难得,你竟会怜惜起人了?”

    尚善丝毫不理他这调笑,“不是我,是你,你的眼神出卖了你。看看你现在的表情,像衣袍下被人剜了一刀似的,你心疼她。”

    卫赋兰再笑不出来了。

    沉默良久,他长叹了声。

    低低呢喃融入海风。

    “是啊,我可心疼她了。”

    ......

    卫赋兰一行于海上航行半月,又由水路转陆路,骑马奔忙了一个月。入扬州时,隆冬已过,城内再次恢复生机,暖春在望。

    卫明决先卫赋兰几日入城,住进了卫家在城西的宅邸。宅子虽属卫氏名下,但早就被卫明决扔给了卫家叔伯居住,十多年前周姨娘诞下卫映兰,母子二人便被迁居于此,与本家相交甚浅。

    对卫赋兰而言,这是卫映兰的老家,却不是他的。再者,此地距林府甚远,他便只进去给老爹请个安,再挨了顿不痛不痒的揶揄,就又出来,自寻住处。

    路上,云招忍不住唠叨:“知您即将入城,老爷昨日就吩咐大公子为您收拾出一件院子,屋里陈设还都给换了新的,结果您就这么出来了......”

    早在月前,卫明决就已得了信儿。知道儿子没死,他面上不表,云招却将一切看在眼里。

    若在以往,公子久不回家,定会挨上一顿鞭笞,可这次,那父子相见,不见重逢之喜,亦未有剑拔弩张,二人从始至终交谈淡淡,老爷还默许了公子外出自住。

    卫赋兰顿住脚步,并未回头,他如何感受不到父亲态度的转变?三年之别,始终太长了。可无论是他还是父亲,都没有想好今后该怎样继续相处。

    二人与等在府外的尚善汇合,择了林府前一条街的客栈住下,又以看病为由,找来林如海的诊病大夫,旁敲侧击知道了林如海是被人一刀捅入腹部,虽出过大血,好在治疗及时,保住了一条命,只是病人自去岁入冬,便反复感染风寒,以至于数月来仍需大夫每旬过府看诊。

    辞别大夫,卫赋兰稍稍放下心,云招眼观鼻鼻观心,适时提到:“公子先前让我找徐州吴大夫,我已着人去请,这两日也就到了。”

    卫赋兰颔首,吴大夫医术超群,与他家有些交情,虽则林大人已无大碍,但多个人诊视,也是好的。

    接下来,就只等林黛玉了。

    卫赋兰缓步走至窗前,推窗望去,只见错落屋舍间一片彤云烟霞。

    那个女孩的脸仿佛就在不远处,在云霞中。

    数日后,卫明决料理了一干人等,终于有闲暇上林府。林如海因病在家休养,卫明决无事不会去叨扰他,也就刚来扬州那日去看了眼,问了些公事,而卫赋兰正好错过。

    是日,天色清明,卫明决还未行至林府,便见卫赋兰恭恭敬敬侯在路旁,要陪他一块去看望林如海。

    卫明决嘴上揶揄:“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竟在这遇着你?”心底却推测卫赋兰定一早知道他的行程,只道儿子是特地寻他得空的时辰,来陪他。

    卫赋兰破天荒说了两句好话,卫明决冷哼一声便也由着他跟随。

    时隔三年再入林府,竟与记忆中相差无几,路上仆人寥寥,显得冷清了许多。卫赋兰不动声色沿路逡巡,赫然发现初遇林黛玉的那座园子不知为何,竟被锁了起来。门缝底下飘落了不少枯叶,可以想见门后会是怎样的萧索之景。

    卫赋兰眉心轻蹙,隐隐不安。

    女儿没在身边,便连生活的意趣都没了么?

    在他的意识里,林大人不应该是这样的人。这景象若叫林黛玉看见,又得惹出多少愁绪来?

    思量间,已至会客堂。

    林如海早已等在此地,披了件素色氅衣,从厅内急步迎来,举止温雅,便是在病中,亦不失文人风骨。

    众人见礼毕,又说了会话,卫明决因公务先行离去,卫赋兰却以赏景为由留了下来,带来的吴大夫也终于派上用场。一番望闻问切后,吴大夫另开了一副药方,又连声嘱咐许多,更似比林府坐诊的大夫还要细致。

    听吴大夫提起卫赋兰心急火燎非让他来扬州,林如海这才认认真真打量起面前的年轻公子。

    他作了个揖,“在此谢过卫公子,我这伤本无大碍,何劳吴大夫长途跋涉屈驾前来?实在有愧。”

    然而等了半晌也不见那人回应。

    “卫公子?”

    林如海不知卫赋兰此刻脑中正天人交战。

    业已入春,林黛玉此刻也该启程了,该不该告诉他林黛玉会回来?

    卫赋兰想了许久也没做下决定。

    “卫公子?”

    卫赋兰缓缓回神,“偌大林府,只林大人一位主人居住么?”

    林如海温和笑道:“是的。”

    “既如此,不知小生可有幸借宿几日?”

    见林如海顿时怔然,卫赋兰忙深揖道:“小生初来扬州,客栈又纷扰,已多日未曾好眠了,今日一入贵府便觉此地景色宜人又恬静安适,一时妄言,林大人莫怪。”

    “哪里的话?”林如海只楞了片刻,立时从容道,“鄙府空旷,卫公子若不嫌弃,便住几日也无妨,我这就命人收拾出一处安静的院子来。”

    卫赋兰再揖一礼,“叨扰了。”

章节目录

[红楼]林黛玉的另类竹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朝月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朝月年并收藏[红楼]林黛玉的另类竹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