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
冬去春回。乍暖还寒时节,清溪园的花丛已悄悄显露绿意。
雪雁抱着水盆经过路边一片开得正好的野生小白花,正想蹲下来摘一朵,不幸被紫鹃撞见。
“磨蹭什么?还不快给奶奶送水去?”紫鹃脚不沾地忙了一早上,这会脾气大得很,雪雁吐吐舌头,不敢违拗,忙端好水盆往房里跑。
今日是个大日子,不单是清溪园,整个卫府都伴随着鸡鸣声起了个大早。
雪雁好歹歇过觉,而有的人整夜都未睡好。
黛玉神情有些恍惚,匆忙上妆、更衣,就为了去送卫赋兰一程。她本是不焦急的,无论这次考试结果如何,她总是会和卫赋兰在一起,昨夜她备下一桌子菜,叫人去请卫赋兰,去的人却被老爷赶回来了,回说:老爷让公子专心读书备考,乱其心者一律不准见。
一应随身之物都在昨日送去了外书房,本该没什么可担心的,但没来由的,早晨一睁眼,黛玉忽然想去送送他,远远看一眼也好。
“咱们就这么追过去,老爷那里会不会不高兴?”紫鹃有些担忧,来到府上这一年老爷还从未训斥过二奶奶,若为这一眼引起婆家不满,岂非得不偿失?
黛玉却顾不上,一只脚已经匆匆踏出房门,“紫鹃,快些。”
话刚落,迈出去的脚步倏然顿住——
清晨天儿灰蒙蒙的,院中晨雾缭绕,花草香随之弥漫。
天际处璀璨的光正破开云层,卫赋兰就在阶前,提着衣摆拾级而上,看到小娘子的瞬间,他眼角眉梢愉悦地弯起,眼底仿佛有光落进去。
黛玉险些一个踉跄从门槛摔出来,卫赋兰赶忙跨上两阶,将人扶住。
“怎么这么不小心?崴脚了没有?我看看。”卫赋兰说着就要去看她的脚踝。
“我没事,”黛玉把他推远了些,仔仔细细打量,“今日赴考,你怎么在这里?”
“我让他们先带行李东西去门口等我,这会还早,我想来看看你。说来也怪,本来不紧张的,今儿一觉醒来,只觉得浑身紧绷得难受,想着过来或许能够纾解一二。”
“你哪里难受?”黛玉情不自禁伸手在他身上检查起来,丝毫没听出言外之音。
卫赋兰抓住她的手,轻轻捏了下,“现在好多了,完全不难受了。”
“……”黛玉嗔他一眼,脸颊发烫,将手拔出,忽想起什么,“你等一等,我有东西给你。”
卫赋兰便老老实实等在屋外,他也不跟着进屋,看着黛玉转身跑进屋内的背影莫名地让他觉得满足。
一面精致的镜子握在黛玉手上。
“你要给我的,就是这个?”卫赋兰奇道。他满心期待着收下小娘子亲手做的荷包、香囊,或者一张绣鸳鸯的手帕,没成想,黛玉把这风月镜拿了出来。
“这带不进考场吧?”
黛玉微低了头,抿唇,“这三日云招会在外面等你,让他收着便是,神物有灵,还是莫要离身太远。”
“好,既然你说了,我听从便是。”卫赋兰揽下镜子,收入袖中。
黛玉催促道:“行了,快走罢。”
“抱一抱。”
他话刚落,黛玉脸颊又腾地烧起来,然而不等她做出任何反应,卫赋兰两只手已经捞上来,将她揽入怀中。
“好好的,等我回来。”
“嗯。”
清溪园的丫鬟们在一片静谧中默默转身,只剩雪雁睁直了眼,被紫鹃捂住眼睛强行搬过身子。
太阳慢慢升起来了。
“二奶奶,咱去做什么去?”
“点账。”
黛玉和卫赋兰一道出清溪园,两人在门口分别,卫赋兰向东边去赴考,黛玉向西边库房清点账务。
主持中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须对家底了若指掌,对每个院、每位主子和下人的开销熟记于心,还要知道开销和进账都源自哪里,一笔一笔要记得清楚且算得明白。
黛玉见过凤辣子和探春掌家的摸样,深知其中不易,那些日子里,凤辣子在下人眼中俨然是个罗刹神,探春也差不离,但她们若不那样,恐怕震不住府里的下人。
黛玉看见紫鹃和雪雁一个右边一个左边忧心忡忡地看着自己,打趣道:“还没怎么呢,就打退堂鼓了?”
那二人对视一眼,紫鹃道:“我们是担心奶奶身子吃不消,太太把这样一个担子交给奶奶,谁知道里头是不是……”
贾家养了多少刁仆,卫府恐怕只多不少。
二人也都不约而同忆起从前。主理中馈,周旋在主子仆人中,劳劳碌碌,难道是什么好事吗?
黛玉却掂了掂挂在腰间的钥匙,无所谓地笑道:“反正也是庸碌一生,我便涨些见识又何妨?若是哪日觉着累了,就把这钥匙交给二爷,叫他替我想办法去。”
黛玉眼中闪着明亮的笑意,看得紫鹃和雪雁皆是一怔。
她们险些就忘了,如今她们的二奶奶,可不是当年那个背井离乡,无依无靠的林姑娘了,她是卫家二爷辛辛苦苦明媒正娶的夫人,是江南巡抚的千金,况且有太太亲自给的掌家钥匙在手,她若想在这府里小有施为,谁又敢说什么?
紫鹃雪雁登时挺直了腰杆。望着春意苏醒的卫府,紫娟不由得一叹:“如今才觉得,好像真的是卫家的人了。”
或许,这也是甄夫人的一番苦心罢。
三日后。
这日天气晴好,黛玉正在院子里埋土,双手握了把锄头,地里是刚种下的小树苗。她身边一字排开几个丫鬟,和她一样围了围裙,刨坑的刨坑,栽树的栽树,浇水的浇水。
她今日起了个早,吩咐丫鬟将清溪园里里外外都拾掇了一番。
紫鹃从屋内提了茶水,倒茶盏里分给众人,见黛玉额间覆了一层薄汗,便扯下手帕替她揩了揩,劝道:“这种事吩咐丫头们做就是,何必亲力亲为?看看你,辛苦了三日眼下都黑了一圈,一会儿二爷回来,谁跟他交代去?”
昨日卫府门口来了位花匠,花匠带来一车的桃树苗,黛玉买了十株,今日一早就带着小丫头们兴冲冲种上了。
不出意外,来年这里会盛开一大片桃花。那也会是她们在卫家的第二个年头。
种好树苗,紫鹃端来水给黛玉净手。
“雪雁去哪里了?”
正问着,雪雁的声音传来,“二奶奶!”
至近前,雪雁悄声对黛玉道:“我看见王婆子在咱们门口鬼鬼祟祟,不知她要做什么。”
黛玉微微一顿,拿帕子擦干手,浑不在意道:“爱做什么做什么,不管她。”
这王婆子原是甄夫人的乳娘,随甄夫人住进卫家,丈夫死后二嫁给卫府的一名管事,帮着甄夫人打理内宅。
前日黛玉前去库房点账时,这人还和善得很,帮黛玉理清卫府大小事务,知无不言。但当她开口为自家亲戚要肥差,而被黛玉拒绝时,这人脸色就变了。
昨日甄夫人小感风寒在房中昏睡,黛玉因有一处采买账目须立刻核对,不好打搅甄夫人,就叫紫鹃去找了王婆子,没想到,紫鹃被王婆子打发回来,那王婆子说自己身子不适,连带脑子也不清醒,什么也记不得,只怕二奶奶问了也是白问。
顾念着王婆子的身份,黛玉亲自去看望,这婆子却闭门不见。在下人们看好戏的目光中,紫鹃雪雁愤懑不已,而黛玉只是付之一笑。
回来后,黛玉就夺了王婆子的差事。
“既然身子不适,脑子不好,便好生歇着罢,莫要再担重任了。”
王婆子把持了二十余年的肥差就这么飞走了。
“听说昨晚这王婆子去找过太太,好像还是被撵回来的。”雪雁不由得啐道:“她怎么有这个脸?”
说话间,有丫鬟回禀:“二奶奶,我去问过那边,说太太今日精神还是不大好,老爷守着太太,叫大爷去接二爷了。”这丫鬟是黛玉打发去问消息的。
“……卫大哥?”黛玉微微蹙眉。
阿因的事没有放到明面上,卫府维持着表面的其乐融融,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在平静的湖面之下,是否又隐藏着危机。
黛玉忽然想快点见到卫赋兰。她望着天边升起的太阳,想起三日前同样的光景下,那个人对她笑。短短三日,竟如隔春秋。
距考场一条街之外坐落着一家酒楼,酒楼生意很好,三日来云招都宿在这里。
云招宝贝地揣着风月宝鉴,那镜子上覆盖了一层布,主子拿给他时千叮咛万嘱咐不能把布摘下来,不能去看镜子正面,云招好奇得像有爪子在心上挠,强行忍住了没掀布敲一眼。
离开酒楼时,一个跑堂跟了上来。
“云哥,我跟你一块去吧。”
云招大喇喇望他一眼,“虽说你是走后门招进来的,但这么明目张胆地放着活儿不做跑出来,是不是不大妥当啊?”
跑堂笑笑,露出两颗牙齿,“我提前跟掌柜的打过招呼了,耽误的这小半日从工钱里扣。你就让我去吧。”这跑堂便是墨雨。酒楼唤作“桃花行”。
原来那日卫赋兰替墨雨赎身后,墨雨一直逗留京城,云招偶然撞见,便做主将墨雨引荐到桃花行做跑堂,一干就是大半年。
如今桃花行另有掌柜主理明面事务,卫赋兰是其背后东家。
二人提早来到考场外,大门一开,云招立刻就从纷乱的人影中找到了他家少爷。然而令他吃惊的是,他少爷身边还站着一位如玉郎君。
“宝二爷?”墨雨率先认出,“原来他也在。”
雪雁抱着水盆经过路边一片开得正好的野生小白花,正想蹲下来摘一朵,不幸被紫鹃撞见。
“磨蹭什么?还不快给奶奶送水去?”紫鹃脚不沾地忙了一早上,这会脾气大得很,雪雁吐吐舌头,不敢违拗,忙端好水盆往房里跑。
今日是个大日子,不单是清溪园,整个卫府都伴随着鸡鸣声起了个大早。
雪雁好歹歇过觉,而有的人整夜都未睡好。
黛玉神情有些恍惚,匆忙上妆、更衣,就为了去送卫赋兰一程。她本是不焦急的,无论这次考试结果如何,她总是会和卫赋兰在一起,昨夜她备下一桌子菜,叫人去请卫赋兰,去的人却被老爷赶回来了,回说:老爷让公子专心读书备考,乱其心者一律不准见。
一应随身之物都在昨日送去了外书房,本该没什么可担心的,但没来由的,早晨一睁眼,黛玉忽然想去送送他,远远看一眼也好。
“咱们就这么追过去,老爷那里会不会不高兴?”紫鹃有些担忧,来到府上这一年老爷还从未训斥过二奶奶,若为这一眼引起婆家不满,岂非得不偿失?
黛玉却顾不上,一只脚已经匆匆踏出房门,“紫鹃,快些。”
话刚落,迈出去的脚步倏然顿住——
清晨天儿灰蒙蒙的,院中晨雾缭绕,花草香随之弥漫。
天际处璀璨的光正破开云层,卫赋兰就在阶前,提着衣摆拾级而上,看到小娘子的瞬间,他眼角眉梢愉悦地弯起,眼底仿佛有光落进去。
黛玉险些一个踉跄从门槛摔出来,卫赋兰赶忙跨上两阶,将人扶住。
“怎么这么不小心?崴脚了没有?我看看。”卫赋兰说着就要去看她的脚踝。
“我没事,”黛玉把他推远了些,仔仔细细打量,“今日赴考,你怎么在这里?”
“我让他们先带行李东西去门口等我,这会还早,我想来看看你。说来也怪,本来不紧张的,今儿一觉醒来,只觉得浑身紧绷得难受,想着过来或许能够纾解一二。”
“你哪里难受?”黛玉情不自禁伸手在他身上检查起来,丝毫没听出言外之音。
卫赋兰抓住她的手,轻轻捏了下,“现在好多了,完全不难受了。”
“……”黛玉嗔他一眼,脸颊发烫,将手拔出,忽想起什么,“你等一等,我有东西给你。”
卫赋兰便老老实实等在屋外,他也不跟着进屋,看着黛玉转身跑进屋内的背影莫名地让他觉得满足。
一面精致的镜子握在黛玉手上。
“你要给我的,就是这个?”卫赋兰奇道。他满心期待着收下小娘子亲手做的荷包、香囊,或者一张绣鸳鸯的手帕,没成想,黛玉把这风月镜拿了出来。
“这带不进考场吧?”
黛玉微低了头,抿唇,“这三日云招会在外面等你,让他收着便是,神物有灵,还是莫要离身太远。”
“好,既然你说了,我听从便是。”卫赋兰揽下镜子,收入袖中。
黛玉催促道:“行了,快走罢。”
“抱一抱。”
他话刚落,黛玉脸颊又腾地烧起来,然而不等她做出任何反应,卫赋兰两只手已经捞上来,将她揽入怀中。
“好好的,等我回来。”
“嗯。”
清溪园的丫鬟们在一片静谧中默默转身,只剩雪雁睁直了眼,被紫鹃捂住眼睛强行搬过身子。
太阳慢慢升起来了。
“二奶奶,咱去做什么去?”
“点账。”
黛玉和卫赋兰一道出清溪园,两人在门口分别,卫赋兰向东边去赴考,黛玉向西边库房清点账务。
主持中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须对家底了若指掌,对每个院、每位主子和下人的开销熟记于心,还要知道开销和进账都源自哪里,一笔一笔要记得清楚且算得明白。
黛玉见过凤辣子和探春掌家的摸样,深知其中不易,那些日子里,凤辣子在下人眼中俨然是个罗刹神,探春也差不离,但她们若不那样,恐怕震不住府里的下人。
黛玉看见紫鹃和雪雁一个右边一个左边忧心忡忡地看着自己,打趣道:“还没怎么呢,就打退堂鼓了?”
那二人对视一眼,紫鹃道:“我们是担心奶奶身子吃不消,太太把这样一个担子交给奶奶,谁知道里头是不是……”
贾家养了多少刁仆,卫府恐怕只多不少。
二人也都不约而同忆起从前。主理中馈,周旋在主子仆人中,劳劳碌碌,难道是什么好事吗?
黛玉却掂了掂挂在腰间的钥匙,无所谓地笑道:“反正也是庸碌一生,我便涨些见识又何妨?若是哪日觉着累了,就把这钥匙交给二爷,叫他替我想办法去。”
黛玉眼中闪着明亮的笑意,看得紫鹃和雪雁皆是一怔。
她们险些就忘了,如今她们的二奶奶,可不是当年那个背井离乡,无依无靠的林姑娘了,她是卫家二爷辛辛苦苦明媒正娶的夫人,是江南巡抚的千金,况且有太太亲自给的掌家钥匙在手,她若想在这府里小有施为,谁又敢说什么?
紫鹃雪雁登时挺直了腰杆。望着春意苏醒的卫府,紫娟不由得一叹:“如今才觉得,好像真的是卫家的人了。”
或许,这也是甄夫人的一番苦心罢。
三日后。
这日天气晴好,黛玉正在院子里埋土,双手握了把锄头,地里是刚种下的小树苗。她身边一字排开几个丫鬟,和她一样围了围裙,刨坑的刨坑,栽树的栽树,浇水的浇水。
她今日起了个早,吩咐丫鬟将清溪园里里外外都拾掇了一番。
紫鹃从屋内提了茶水,倒茶盏里分给众人,见黛玉额间覆了一层薄汗,便扯下手帕替她揩了揩,劝道:“这种事吩咐丫头们做就是,何必亲力亲为?看看你,辛苦了三日眼下都黑了一圈,一会儿二爷回来,谁跟他交代去?”
昨日卫府门口来了位花匠,花匠带来一车的桃树苗,黛玉买了十株,今日一早就带着小丫头们兴冲冲种上了。
不出意外,来年这里会盛开一大片桃花。那也会是她们在卫家的第二个年头。
种好树苗,紫鹃端来水给黛玉净手。
“雪雁去哪里了?”
正问着,雪雁的声音传来,“二奶奶!”
至近前,雪雁悄声对黛玉道:“我看见王婆子在咱们门口鬼鬼祟祟,不知她要做什么。”
黛玉微微一顿,拿帕子擦干手,浑不在意道:“爱做什么做什么,不管她。”
这王婆子原是甄夫人的乳娘,随甄夫人住进卫家,丈夫死后二嫁给卫府的一名管事,帮着甄夫人打理内宅。
前日黛玉前去库房点账时,这人还和善得很,帮黛玉理清卫府大小事务,知无不言。但当她开口为自家亲戚要肥差,而被黛玉拒绝时,这人脸色就变了。
昨日甄夫人小感风寒在房中昏睡,黛玉因有一处采买账目须立刻核对,不好打搅甄夫人,就叫紫鹃去找了王婆子,没想到,紫鹃被王婆子打发回来,那王婆子说自己身子不适,连带脑子也不清醒,什么也记不得,只怕二奶奶问了也是白问。
顾念着王婆子的身份,黛玉亲自去看望,这婆子却闭门不见。在下人们看好戏的目光中,紫鹃雪雁愤懑不已,而黛玉只是付之一笑。
回来后,黛玉就夺了王婆子的差事。
“既然身子不适,脑子不好,便好生歇着罢,莫要再担重任了。”
王婆子把持了二十余年的肥差就这么飞走了。
“听说昨晚这王婆子去找过太太,好像还是被撵回来的。”雪雁不由得啐道:“她怎么有这个脸?”
说话间,有丫鬟回禀:“二奶奶,我去问过那边,说太太今日精神还是不大好,老爷守着太太,叫大爷去接二爷了。”这丫鬟是黛玉打发去问消息的。
“……卫大哥?”黛玉微微蹙眉。
阿因的事没有放到明面上,卫府维持着表面的其乐融融,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在平静的湖面之下,是否又隐藏着危机。
黛玉忽然想快点见到卫赋兰。她望着天边升起的太阳,想起三日前同样的光景下,那个人对她笑。短短三日,竟如隔春秋。
距考场一条街之外坐落着一家酒楼,酒楼生意很好,三日来云招都宿在这里。
云招宝贝地揣着风月宝鉴,那镜子上覆盖了一层布,主子拿给他时千叮咛万嘱咐不能把布摘下来,不能去看镜子正面,云招好奇得像有爪子在心上挠,强行忍住了没掀布敲一眼。
离开酒楼时,一个跑堂跟了上来。
“云哥,我跟你一块去吧。”
云招大喇喇望他一眼,“虽说你是走后门招进来的,但这么明目张胆地放着活儿不做跑出来,是不是不大妥当啊?”
跑堂笑笑,露出两颗牙齿,“我提前跟掌柜的打过招呼了,耽误的这小半日从工钱里扣。你就让我去吧。”这跑堂便是墨雨。酒楼唤作“桃花行”。
原来那日卫赋兰替墨雨赎身后,墨雨一直逗留京城,云招偶然撞见,便做主将墨雨引荐到桃花行做跑堂,一干就是大半年。
如今桃花行另有掌柜主理明面事务,卫赋兰是其背后东家。
二人提早来到考场外,大门一开,云招立刻就从纷乱的人影中找到了他家少爷。然而令他吃惊的是,他少爷身边还站着一位如玉郎君。
“宝二爷?”墨雨率先认出,“原来他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