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天,说变就变。
自城南忘忧坡回来路途中,蔺不言偶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她手中无任何遮雨之物,连忙同行人往旁边街铺的屋檐暂避。
雨水沿边檐向前方倾泻,连成一线仿若帘幕,蔺不言伸出左手,任凭其穿过掌心滴落在地。
入秋后第一场雨袭来磐安,暄气被一扫而尽,凉爽之意乘风伴雨珠幻化成丝线,由指尖攀爬到五脏六腑,以至于她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冷颤。
她心道:这场秋雨来得真及时,使自己困在此处正好,毕竟还不想回客栈。
雨中景色逐渐模糊,不知名秋虫长鸣一声,伴随落水滴答滴答声,蔺不言眼前浮现与方无最后一段谈话的场景。
在得知林姨娘一事后,蔺不言固然震惊万分,不解为何要害母亲,可这一切仍要等找到鲛珠中线索后回京查清,如今只能先放在一旁,她重提起客栈内所做猜测:“我还有另一事相问,方兄与独行侠是旧识,当年那位与你同行的妖女,可为我心中所想的人。”
这话并非询问语气,而是平铺直述。
方无微微一笑,似是而非地回:“你心中已确认,何必还来问我。”
对于此人不愿直说的态度,蔺不言也不恼,继续耐住性子:“旧闻多异辞,凡人哪来通天本领跨越光阴而得知,还请方兄告知。”
方无微微偏头看了一眼。
陈迹揭开前,人往往会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为“近乡情怯”,真相即将触手可及却不敢向前再走,惟恐与心中所想相去悬殊,二为迫不及待,情绪激动难掩,一刻也不容许缓,然而眼前绿衣少女均不是,生出千万倍的耐心,说也好不说也好,她会从容的继续等待下去。
方无心里突然被刺了一下,整个人跨过千万条交织光阴,回到多年前与三人在谷中相遇,不问世事的日子,后来战乱四起,李将军肩负家国之责,以命守笠泽,战死沙场,全家却被奸臣所害无一活口;阿星被正派以除魔之名联手围剿,生死不明;之贻舍弃自由,为救生养的江家而回临安。
快意江湖的少年人,往往总以不得善终而收尾。
“你的答案是对的。”方无终于给出了回应,“阿星与之贻从未是什么邪魔外道,我的命不仅是他们救的,重修一身武艺,悟得新刀法也与其有关。”
怪不得方无愿意数年如一日替人等待,蔺不言愣神片刻,接着问道:“我母亲为何被称为妖女?她和李星....”
方无先一步接下话:“你想问二人关系,以及为何她会嫁给蔺大人对吗?”
“正是。”蔺不言应下。
“二人互为知己,行得为同一道。”忆起故人,方无嘴角浮出一抹笑意。
她疑惑:“何为同一道?”
方无不紧不慢反问:“你认为正派所行道是什么?”
“侠义为怀,惩恶扬善替天行道?”这是蔺不言幼时常与巧月偷溜去临安茶楼,听说书先生总结得来。
可话音落下,方无未急着对这一回答表态,转过身,视线落在不远处星散的矮矮墓碑,脸上用力扯出一个笑容,显然失败了,但他心中一股气无处可发,放在旁边树干的手猛地用力,棕色树皮嵌入指甲瞬间出血,这才缓缓说道:“当年河东有门派取满月婴儿之血铸剑,残忍至极;华南大派门中外系弟子仗着名声显赫,暗地里欺压乡民;七七的嗓子也是被所谓正派毒哑,而阿星与之贻杀得就是这样的人。”
“你说,二人行的道不是侠不是义吗?他们口口声声骂的邪魔外道竟然是这样,所谓正派之士又有多干净!还不是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一切手段。”
“蔺姑娘,我只能回答你前一个问题,”方无轻叹一口气,说道,“之贻回临安那段时日,我因心性不定走火入魔,于谷中闭关,待我出来时她与李将军都已死,后来的事所知甚少,你可寻个时机问江家或蔺大人,更可以问问蔺大人为何这么多年不处置林月。”
最后一句话,又将话题转了回来。
蔺不言微微抬起头,一脸愕然,她心中谜团并未跟随事情件件铺开而明晰,反倒是更加茫然无措,如站在五里雾中。
林姨娘与母亲的死脱不开关系,父亲大概是知道的,多年下来却又迟迟不做任何举动。
他真的爱母亲吗?
而恶人独行侠与江湖妖女做的均为除恶好事,那么陆行知那些传言又有几分真几分假?
人间世相,善恶正邪究竟是以何分辨?
这是蔺不言第一次直面如此问题,带着满腔疑惑与重重愁绪立于街铺屋檐下观完一场断断续续的秋雨,期间一阵密,一阵稀,一阵空白,她心道:还真与自己此刻心情无二,绵长而阴晴不定。
最终,一场困人的雨约半个钟头才完全停下来。
雨下的时间还是太短些,未能将一腔愁思冲散,蔺不言不情愿地走出屋檐。
一眼扫去,经雨水冲刷过石街变得湿渌渌,低洼处堆积不少小水坑,来回踩踏后已变成褐色,当街上马车碾过时难免溅起阵阵水珠,行人免不得纷纷向两侧躲去,生怕“祸”及自己。
但蔺不言正巧相反,双手有一搭没搭扯弄衣角,走三步停两步,半跳起绕过这个水坑向左边去,又绕过另一个水坑向右边去,来来回回重复前进,本想借此拖延晚些回客栈,反而从中寻得一丝乐趣。
刚到临安那两年,为防止京中仍有人追来害她,平日里江家甚少许她出门,即便要出去也必须带上七八个随从,浩浩荡荡的一堆人,蔺不言实在嫌阵仗太大,索性绝了出门的想法,每日除了习武念书,无聊的很。
临安又多雨,一旦遇上梅雨季节,只剩躲在屋内看书一样,使得更加乏味,因而巧月发明了这一招,每每雨后拉着她在院中踏水坑。
乏味两年光阴便在这水坑中生出不少趣味。
嘚嘚嘚——
又一阵马蹄声响起,蔺不言从散落的思绪回过神,顺势半跃过前面小水坑,向石街内侧躲去,等待后方车辆行过再继续。
随着马蹄声越来越响,忽然几声响破天际的“躲开——”从身后传来。
这一声急促又嘹亮,迫使蔺不言转过头去张望,发现领头马儿受了惊,马车不受控制的横冲直撞,行人纷纷向后躲去,唯独一名梳双髻女童站在大道中间,彷徨而不知所措。
蔺不言低声道:“不好!”
仅十几步之遥,马车即将撞上女童,她所站位置离其较远,恐怕来不及,但动作早脑子一步做出抉择,足尖一点,猛地纵身向前跃起,伸出左手想要将人拉入怀中。
下一刻,指尖却掠过女童衣角,她错失机会,没能抓住。
遭了!
千钧一发之际,女童身影蓦地向对面街巷闪去。
发疯马儿瞬间狂啸而过,蔺不言茫然无措地盯着自己的双手,透过指尖缝隙发现石街中央被马蹄踩散的水珠。
她心想:那名女童呢?
顾不得方才跌落在地上,蔺不言立即起身,还未四处张望,便见对面一身白衣陆行知正抱着那名哇哇大哭的女童。
“还好,还好。”蔺不言一边低声念叨一边走向街对面,正想轻拍肩膀安慰哭得凶的小女童,又见手上一片污浊,半只手滞留空中。
这时,陆行知放下怀中女童:“我有个法子,你等一会儿。”
见人两三步跑进斜前方巷子,再出现时,陆行知手中拿着两根红彤彤的冰糖葫芦,悠哉悠哉朝这边走来,半蹲下,在女童面前晃了晃:“瞧瞧,大哥哥给你带什么?”
“这是...给我的吗?”女童啜泣问道。
“当然。”陆行知一脸笑眯眯神情,却并没有直接给女童,反而用手指了指蔺不言说道,“但这个姐姐说,要不哭了才可以拿到哦。”
女童立马噎住哭声,用手三两下抹掉眼泪,睁着大眼睛问:“姐姐,我现在不哭啦。”
这一番行为下来,那点余悸也一扫而尽,蔺不言扬起嘴角:“那就奖励给囡囡啦,刚才真的很勇敢。”
闻声,陆行知才将糖葫芦递过去:“囡囡和娘亲走散了吗?”
话音刚落下,一名妇人猛然冲过来抱起女童,想必是听说这条街道上马车失控赶来的,眼下见人安好,立即明白是如何回事。
妇人连声道谢,拉着女童说道:“囡囡,快给大哥哥和姐姐告别,我们要回家了。”
女童奶声奶气摆手:“谢谢姐姐,谢谢大哥哥!”
蔺不言挥了挥手示意,正看着渐行渐远的母女两人时,双手突然被身旁人拉过,她猛地一惊,想要抽回手:“陆行知,你干什么?”
并未得到回应,只见陆行知仍抓住不放,一声不吭地低下头,用锦帕轻轻地擦掉手上污迹。
她有些愣神,因为此人神情十分认真,仿佛擦的不是一双手,反而是极其珍贵的物品,从指间到掌心,逐一拭掉污浊痕迹,不留丝毫。
等到回过神时,双手已经全被擦拭干净。
蔺不言收回手:“多谢。”
“喏,给你。”陆行知递过另一支冰糖葫芦。
她茫然:“啊?”
这人把她当幼孩来哄了吗?
见人未接下,陆行知解释道:“刚刚那小贩不愿卖一根,非得两根一起。”
借口找的不错,就是拙劣到一眼能看穿,天底下哪有傻子做生意这样啊,蔺不言腹诽但并未说破,还是接下:“走吧,回客栈。”
“好。”
“不问问今日方无与我说了什么吗?”
“你要说的话,我当然愿意听。”
那点愁绪重返心头,蔺不言嘴中吃着糖葫芦,竟不知不觉的将与方无谈话一一道来,直到说完后,她才反问:“你觉得何为正邪善恶?”
陆行知却答非所问:“好吃吗?”
“还行。”
得了回答后,他才慢悠悠地说:“正邪并非由一家之言所定,世人将所闻所见视为真,因而谓我如恶,可人生在世啊,瞧得是行迹何为,而非出身传言,我说的可对?”
时至今日,听了这番话,蔺不言打算在离开磐安之前一口气解决完,接着追问:“既是如此,那价值千万的斗彩杯可是你所取?”
“并非。”
“京中耀光绫是你所盗?”
“谣言。”
“陈府的东西你可是真想盗取?”
“这是真的。”
“鲛人珠与你有关?”
“一点儿吧,不多。”
话题到此戛然而止,蔺不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再追根究底,专心吃起只剩半根冰糖葫芦,而陆行知也默不作声陪在身旁。
两人便这样一路回到客栈,还未踏进大厅,便见一年迈男人拎着江礼从中走出。
此人正为江家老管家。
别看这人年事已高的样子,力气可不小,双手提着江礼往上一抬,直接扔进马车内部,嘱咐看守家仆两句,回过头朝蔺不迟毕恭毕敬行礼。
正巧这一转身,看见了不远处的蔺不言。
蔺不言走上前:“江叔,好久不见。”
“姑娘,这一身是怎么了?摔着了?受伤没?快进去看看。”老管家一见人身上污迹,认定摔倒在地才能弄出来,连忙围着问了一大串。
“方才下雨,脚滑摔了一跤,不严重的。”蔺不言摇头,岔开话题。
老管家仍忧心忡忡:“姑娘,还是赶紧去换洗吧,入秋了天气凉,别染病。”
“我待会儿便去,”蔺不言先应下,再试探性询问,“江叔此次前来可还有别的事?”
“除了接江小公子外,江大人还让我给姑娘带句话。”
“是何?”恐怕舅舅已知此事,她心中升起一丝忐忑。
老管家沙哑声音传来:“江大人说:不言,相信你手中的剑,行好你的道,切勿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舅父相信你的每一个决定。”
片刻默然,蔺不言轻启朱唇问道:“外公可还有话给我?”
“姑娘也猜到了。”老管家掏出一小小信笺递去,“临行前,老太公写了一封信让我捎来。”
“并且他说,江家永远在你身后。”
自城南忘忧坡回来路途中,蔺不言偶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她手中无任何遮雨之物,连忙同行人往旁边街铺的屋檐暂避。
雨水沿边檐向前方倾泻,连成一线仿若帘幕,蔺不言伸出左手,任凭其穿过掌心滴落在地。
入秋后第一场雨袭来磐安,暄气被一扫而尽,凉爽之意乘风伴雨珠幻化成丝线,由指尖攀爬到五脏六腑,以至于她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冷颤。
她心道:这场秋雨来得真及时,使自己困在此处正好,毕竟还不想回客栈。
雨中景色逐渐模糊,不知名秋虫长鸣一声,伴随落水滴答滴答声,蔺不言眼前浮现与方无最后一段谈话的场景。
在得知林姨娘一事后,蔺不言固然震惊万分,不解为何要害母亲,可这一切仍要等找到鲛珠中线索后回京查清,如今只能先放在一旁,她重提起客栈内所做猜测:“我还有另一事相问,方兄与独行侠是旧识,当年那位与你同行的妖女,可为我心中所想的人。”
这话并非询问语气,而是平铺直述。
方无微微一笑,似是而非地回:“你心中已确认,何必还来问我。”
对于此人不愿直说的态度,蔺不言也不恼,继续耐住性子:“旧闻多异辞,凡人哪来通天本领跨越光阴而得知,还请方兄告知。”
方无微微偏头看了一眼。
陈迹揭开前,人往往会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为“近乡情怯”,真相即将触手可及却不敢向前再走,惟恐与心中所想相去悬殊,二为迫不及待,情绪激动难掩,一刻也不容许缓,然而眼前绿衣少女均不是,生出千万倍的耐心,说也好不说也好,她会从容的继续等待下去。
方无心里突然被刺了一下,整个人跨过千万条交织光阴,回到多年前与三人在谷中相遇,不问世事的日子,后来战乱四起,李将军肩负家国之责,以命守笠泽,战死沙场,全家却被奸臣所害无一活口;阿星被正派以除魔之名联手围剿,生死不明;之贻舍弃自由,为救生养的江家而回临安。
快意江湖的少年人,往往总以不得善终而收尾。
“你的答案是对的。”方无终于给出了回应,“阿星与之贻从未是什么邪魔外道,我的命不仅是他们救的,重修一身武艺,悟得新刀法也与其有关。”
怪不得方无愿意数年如一日替人等待,蔺不言愣神片刻,接着问道:“我母亲为何被称为妖女?她和李星....”
方无先一步接下话:“你想问二人关系,以及为何她会嫁给蔺大人对吗?”
“正是。”蔺不言应下。
“二人互为知己,行得为同一道。”忆起故人,方无嘴角浮出一抹笑意。
她疑惑:“何为同一道?”
方无不紧不慢反问:“你认为正派所行道是什么?”
“侠义为怀,惩恶扬善替天行道?”这是蔺不言幼时常与巧月偷溜去临安茶楼,听说书先生总结得来。
可话音落下,方无未急着对这一回答表态,转过身,视线落在不远处星散的矮矮墓碑,脸上用力扯出一个笑容,显然失败了,但他心中一股气无处可发,放在旁边树干的手猛地用力,棕色树皮嵌入指甲瞬间出血,这才缓缓说道:“当年河东有门派取满月婴儿之血铸剑,残忍至极;华南大派门中外系弟子仗着名声显赫,暗地里欺压乡民;七七的嗓子也是被所谓正派毒哑,而阿星与之贻杀得就是这样的人。”
“你说,二人行的道不是侠不是义吗?他们口口声声骂的邪魔外道竟然是这样,所谓正派之士又有多干净!还不是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一切手段。”
“蔺姑娘,我只能回答你前一个问题,”方无轻叹一口气,说道,“之贻回临安那段时日,我因心性不定走火入魔,于谷中闭关,待我出来时她与李将军都已死,后来的事所知甚少,你可寻个时机问江家或蔺大人,更可以问问蔺大人为何这么多年不处置林月。”
最后一句话,又将话题转了回来。
蔺不言微微抬起头,一脸愕然,她心中谜团并未跟随事情件件铺开而明晰,反倒是更加茫然无措,如站在五里雾中。
林姨娘与母亲的死脱不开关系,父亲大概是知道的,多年下来却又迟迟不做任何举动。
他真的爱母亲吗?
而恶人独行侠与江湖妖女做的均为除恶好事,那么陆行知那些传言又有几分真几分假?
人间世相,善恶正邪究竟是以何分辨?
这是蔺不言第一次直面如此问题,带着满腔疑惑与重重愁绪立于街铺屋檐下观完一场断断续续的秋雨,期间一阵密,一阵稀,一阵空白,她心道:还真与自己此刻心情无二,绵长而阴晴不定。
最终,一场困人的雨约半个钟头才完全停下来。
雨下的时间还是太短些,未能将一腔愁思冲散,蔺不言不情愿地走出屋檐。
一眼扫去,经雨水冲刷过石街变得湿渌渌,低洼处堆积不少小水坑,来回踩踏后已变成褐色,当街上马车碾过时难免溅起阵阵水珠,行人免不得纷纷向两侧躲去,生怕“祸”及自己。
但蔺不言正巧相反,双手有一搭没搭扯弄衣角,走三步停两步,半跳起绕过这个水坑向左边去,又绕过另一个水坑向右边去,来来回回重复前进,本想借此拖延晚些回客栈,反而从中寻得一丝乐趣。
刚到临安那两年,为防止京中仍有人追来害她,平日里江家甚少许她出门,即便要出去也必须带上七八个随从,浩浩荡荡的一堆人,蔺不言实在嫌阵仗太大,索性绝了出门的想法,每日除了习武念书,无聊的很。
临安又多雨,一旦遇上梅雨季节,只剩躲在屋内看书一样,使得更加乏味,因而巧月发明了这一招,每每雨后拉着她在院中踏水坑。
乏味两年光阴便在这水坑中生出不少趣味。
嘚嘚嘚——
又一阵马蹄声响起,蔺不言从散落的思绪回过神,顺势半跃过前面小水坑,向石街内侧躲去,等待后方车辆行过再继续。
随着马蹄声越来越响,忽然几声响破天际的“躲开——”从身后传来。
这一声急促又嘹亮,迫使蔺不言转过头去张望,发现领头马儿受了惊,马车不受控制的横冲直撞,行人纷纷向后躲去,唯独一名梳双髻女童站在大道中间,彷徨而不知所措。
蔺不言低声道:“不好!”
仅十几步之遥,马车即将撞上女童,她所站位置离其较远,恐怕来不及,但动作早脑子一步做出抉择,足尖一点,猛地纵身向前跃起,伸出左手想要将人拉入怀中。
下一刻,指尖却掠过女童衣角,她错失机会,没能抓住。
遭了!
千钧一发之际,女童身影蓦地向对面街巷闪去。
发疯马儿瞬间狂啸而过,蔺不言茫然无措地盯着自己的双手,透过指尖缝隙发现石街中央被马蹄踩散的水珠。
她心想:那名女童呢?
顾不得方才跌落在地上,蔺不言立即起身,还未四处张望,便见对面一身白衣陆行知正抱着那名哇哇大哭的女童。
“还好,还好。”蔺不言一边低声念叨一边走向街对面,正想轻拍肩膀安慰哭得凶的小女童,又见手上一片污浊,半只手滞留空中。
这时,陆行知放下怀中女童:“我有个法子,你等一会儿。”
见人两三步跑进斜前方巷子,再出现时,陆行知手中拿着两根红彤彤的冰糖葫芦,悠哉悠哉朝这边走来,半蹲下,在女童面前晃了晃:“瞧瞧,大哥哥给你带什么?”
“这是...给我的吗?”女童啜泣问道。
“当然。”陆行知一脸笑眯眯神情,却并没有直接给女童,反而用手指了指蔺不言说道,“但这个姐姐说,要不哭了才可以拿到哦。”
女童立马噎住哭声,用手三两下抹掉眼泪,睁着大眼睛问:“姐姐,我现在不哭啦。”
这一番行为下来,那点余悸也一扫而尽,蔺不言扬起嘴角:“那就奖励给囡囡啦,刚才真的很勇敢。”
闻声,陆行知才将糖葫芦递过去:“囡囡和娘亲走散了吗?”
话音刚落下,一名妇人猛然冲过来抱起女童,想必是听说这条街道上马车失控赶来的,眼下见人安好,立即明白是如何回事。
妇人连声道谢,拉着女童说道:“囡囡,快给大哥哥和姐姐告别,我们要回家了。”
女童奶声奶气摆手:“谢谢姐姐,谢谢大哥哥!”
蔺不言挥了挥手示意,正看着渐行渐远的母女两人时,双手突然被身旁人拉过,她猛地一惊,想要抽回手:“陆行知,你干什么?”
并未得到回应,只见陆行知仍抓住不放,一声不吭地低下头,用锦帕轻轻地擦掉手上污迹。
她有些愣神,因为此人神情十分认真,仿佛擦的不是一双手,反而是极其珍贵的物品,从指间到掌心,逐一拭掉污浊痕迹,不留丝毫。
等到回过神时,双手已经全被擦拭干净。
蔺不言收回手:“多谢。”
“喏,给你。”陆行知递过另一支冰糖葫芦。
她茫然:“啊?”
这人把她当幼孩来哄了吗?
见人未接下,陆行知解释道:“刚刚那小贩不愿卖一根,非得两根一起。”
借口找的不错,就是拙劣到一眼能看穿,天底下哪有傻子做生意这样啊,蔺不言腹诽但并未说破,还是接下:“走吧,回客栈。”
“好。”
“不问问今日方无与我说了什么吗?”
“你要说的话,我当然愿意听。”
那点愁绪重返心头,蔺不言嘴中吃着糖葫芦,竟不知不觉的将与方无谈话一一道来,直到说完后,她才反问:“你觉得何为正邪善恶?”
陆行知却答非所问:“好吃吗?”
“还行。”
得了回答后,他才慢悠悠地说:“正邪并非由一家之言所定,世人将所闻所见视为真,因而谓我如恶,可人生在世啊,瞧得是行迹何为,而非出身传言,我说的可对?”
时至今日,听了这番话,蔺不言打算在离开磐安之前一口气解决完,接着追问:“既是如此,那价值千万的斗彩杯可是你所取?”
“并非。”
“京中耀光绫是你所盗?”
“谣言。”
“陈府的东西你可是真想盗取?”
“这是真的。”
“鲛人珠与你有关?”
“一点儿吧,不多。”
话题到此戛然而止,蔺不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再追根究底,专心吃起只剩半根冰糖葫芦,而陆行知也默不作声陪在身旁。
两人便这样一路回到客栈,还未踏进大厅,便见一年迈男人拎着江礼从中走出。
此人正为江家老管家。
别看这人年事已高的样子,力气可不小,双手提着江礼往上一抬,直接扔进马车内部,嘱咐看守家仆两句,回过头朝蔺不迟毕恭毕敬行礼。
正巧这一转身,看见了不远处的蔺不言。
蔺不言走上前:“江叔,好久不见。”
“姑娘,这一身是怎么了?摔着了?受伤没?快进去看看。”老管家一见人身上污迹,认定摔倒在地才能弄出来,连忙围着问了一大串。
“方才下雨,脚滑摔了一跤,不严重的。”蔺不言摇头,岔开话题。
老管家仍忧心忡忡:“姑娘,还是赶紧去换洗吧,入秋了天气凉,别染病。”
“我待会儿便去,”蔺不言先应下,再试探性询问,“江叔此次前来可还有别的事?”
“除了接江小公子外,江大人还让我给姑娘带句话。”
“是何?”恐怕舅舅已知此事,她心中升起一丝忐忑。
老管家沙哑声音传来:“江大人说:不言,相信你手中的剑,行好你的道,切勿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舅父相信你的每一个决定。”
片刻默然,蔺不言轻启朱唇问道:“外公可还有话给我?”
“姑娘也猜到了。”老管家掏出一小小信笺递去,“临行前,老太公写了一封信让我捎来。”
“并且他说,江家永远在你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