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纵回了家,就处理起兔子,等热水的功夫,也在聊着今天上山遇到的事:
“再过去半个月,树叶开始掉了,能猎的野物就多了,而且肉质也好。”
宁可可已经开始在练字,闻言边写边问:“大哥,那你有去松树林那边吗?”
她想着刚来到这儿的时候,第一次进山,那松树上的松虎虫的个头,可比她之前见过的体型大出许多,数量也多!
每次走到那边都要绕道不说,采粘松团的时候,苇帽蓑衣一个也不敢少,就怕那虫子碰到皮肤可就麻疼了筋。
但是,现在这时节,那虫子应该也没了之前的嚣张,到结成茧的时候了吧?
宁纵往锅灶里添着柴火,语气轻快地说:
“去了,你都说过好几次了,能不去吗?现在那些刺虫大多都变成了白球,以后再经过那松树林也不用绕远路了。”
宁可可闻言直接撂下了笔,搬着凳子做到宁纵旁边:“大哥,明天我们去采回来呗?”
“要那个干什么?”
宁纵起身,舀出锅里的热水:“那玩意儿变成了球,还是很扎人的,它那毛刺都混在丝里了,跟蚕可不一样,那东西没法织布。”
“但是我们可以剪开白球,吃里面的蚕蛹啊!”
宁可可一想到这个,眼睛就亮起光:“炸蚕蛹、烤蚕蛹,都可好吃了,美味!”
宁纵‘啧’了一声,紧皱着眉头,还一脸嫌弃:“谁吃那玩意儿?!看着就瘆人。”
“大哥,求求你…”
“停!停停!给你弄回来些也费不了多少功夫,上一边练字去,别在这扯麻人。”
宁纵说完,端着热水盆去了院子。
只有听到‘可好吃了’的晴宝,眼睛还亮亮地看着宁可可。
后者一转头,就对上了这双大眼睛:“晴宝也想吃,对不对?”
小家伙以前只有能吃清淡的食物,自从来了这儿才知道酸甜苦辣咸的味道,正是最欢快的时候呢。
他点头,大声应着:“对!”
宁可可看着高高举着小拳头的晴宝,捏了捏他的脸:“晴宝,这阵子你也吃了不少东西,怎么就是不长肉呢?”
被捏着脸颊的晴宝想说话,但发出的声音却是:“嗯哦以蒲哥告(我也不知道)。”
屋里的两人打闹了一会儿,这时到隔壁李婶家收拾屋子的宁许也回来了。
其实也没什么需要收拾的,只简单扫了个地,其他的李婶母子俩已经给整理出来了。
不过连接两家的院墙,即将迎来一个大工程,也是李婶儿子提出的建议:打通院子。
他的本意就是想把母亲心里的父亲,彻底除去,现下唯一碍眼的,就是这糟心的院子,卖肯定是不行了,但能拆一点是一点!
李婶的家里有口井,以前宁纵也很少去溪边打水,现在更是简单,连走门的路都省了。
只不过这事儿得留到第二天再进行,大晚上的动工,动静就太大了。
……
第二天一大早,头戴苇帽,身穿蓑衣的宁纵和宁可可,就出门进山去了。
到了松树林,宁可可就像只刚破茧的扑落蛾子,拿着剪刀左蹿右蹿地,剪下一个个挂在松枝上的蚕茧,再用鱼篓接住。
她身后的宁纵明显稳重,那是一棵棵树不落地剪过去。
松虎在这里的名字叫做刺虫,顾名思义,一碰到就会刺人的虫子。
但这种虫子刚结成蛹的时候,是不能直接剪开吃的,最好是过了冬,彻底褪去毛刺的外表,变成光滑的蚕蛹才可以。
虽说不能吃,但却可以先连带松枝剪下,收集回家,放在阴凉的地方静等时间的度过。
宁可可之所以都接进鱼篓里,也是为了方便,这样就可以直接盖了盖,挂到墙上了。
因为在这里的人没有人敢靠近松虎蛹,反而是结成茧了也会小心避开,所以,宁可可和宁纵一上午就剪了三鱼篓:
是小鱼篓,不是能装十几条鱼的那种大鱼篓。
这也让宁可可发现了另一个商机:毛虫罐。
溪边有很多弯弯柳,正是毛虫最喜欢的树种之一,村里的鸡鸭很多时候都聚集在树底下,等着吃虫子。
说不定寒冬的时候毛虫罐也会有很多,但是那个是不能提前采下的,采的时候还得看罐的纹路,最好是白黑或白棕相间的那种。
等到时候再去溪边看看。
【宿主,那是虫子!你手里的这个也是虫子!怎么可以吃虫子!】
你错了,这不是虫子。
【蛹不就是虫子吗?】
是蛋白质。
【?我去查查。】
剪了松虎蛹,又把筐篓里采满了粘松团,两人悠闲地回了家。
村里的人也习惯了他们不时上山,还穿裹严实的样子。
一个是采粘松团,一个是采野韭的事,由起初的嘲笑,变成不解,然后是跟着采回家,然后就没了然后,只剩一个结论:
吐菇还是那个吐菇,腹痛草还是那个腹痛草,味道没变,功效不减!
另一个原因还在于,他们也只看到了宁家三兄妹在收集,没见卖出去或是别的作用。
时间一久,就不了了之了,也没人关心,甚至还有人觉得是因为他们有没地,怕饥荒年来,早备下些吃食。
备下吃食是肯定了的,但宁可可为的可不是饥荒年,而是店铺菜谱。
换了大门的土房子里,晴宝已经完成了一日的练字,但还是闷闷不乐,直到宁可可回来,也是不理人的架势。
看着闹脾气的小家伙,宁可可揉着他的脑袋,说:
“姐姐给你重新梳个发型,好不好?”
“哼,不要。”
晴宝虽然说着不要,但他并没有躲开宁可可的手,只是站在原地生着闷气。
他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宁可可再说话,只能抬头控诉着:
“姐姐上山为什么不和我说,趁我睡觉就走了,还不带我去山上?!这样是不对的!”
宁可可憋着笑:“可是晴宝太小了,山上还有虫子有野兽,很危险,不能去。”
晴宝不服气地说:“我已经九岁了!还是个男孩子,可以上山的!”
看着小家伙明显不打算错过下次上山的样子,宁可可无奈地说:“那晴宝去问问大哥哥和二哥哥,我们投票,人多的一方说了算,好不好?”
晴宝低头考虑了一会儿:“姐姐说话算数噢。”
“当然。”
“不许反悔,我们拉钩!”
“好,拉钩……”
屋里的人正在拉钩,只听‘轰!哗啦哗啦——’的响声后,外面的两堵院墙就被打通了。
因为平菇的产量越来越多,但是去县城的次数并没有增加,所以余下的平菇,宁可可的打算是都晾在院里晒成干,等到了冬天,温度不适合平菇生长了,再卖出。
至于别的蘑菇,只有不够卖的情况,哪轮得到晒成干?
而且种到漫山遍野也不实际,一来是怕村民采的时候分不清品种,掺杂了别的长得像的蘑菇,吃了中毒。
最重要的一点是生态平衡,对于外来物种的注入,宁可可并不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所以也不敢大量种植。
这种东西,想养活难,等泛滥了想拔除,更难!
这也让她动了建蘑菇大棚的心思,只是照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个目标还太远。
但是往近处看,香菇的家庭种植,也是时候推出了。
只不过这个地方的椴树枯木太少,若要砍新鲜的木头还不能直接用,还需要想个合理的办法才行。
等尘土飞扬过后,四人开始收拾残局,人多力量大,劲小就多跑几趟,很快散落到各处的泥土石块就处理干净了。
打通院子后,土屋都显得亮堂了许多,这也就意味着可以放更多的枯木,养更多和晾更多的蘑菇。
对了!宁可可冒出一个想法:
本来外村也是每次来换木头,现在空地有了,也可以用置换木头,培育新菌种的借口,让本村合作的农户同时种植香菇和平菇,还不引起怀疑!
【他们会同意吗?】
之前不也实验了吗,两种蘑菇一块儿种,香菇虽然少了些,但总产量并没相差多少,都按五文一斤收回不就好了?
【可是你卖的香菇比平菇贵,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确实是个问题,可加价多了,外村的人闹起来怎么办?
【对哦。】
有了!就以新蘑菇的尝试种植,每根枯木补贴10文钱。
【才十文。】
十文就是多两斤蘑菇,十文还是普通工的一天工资,哪里少?
【这么一听,好像有道理。】
有了具体实施方案的宁可可,同宁许说了自己的想法,剩下的就是经过对方大脑的加工,写出新的书契了…
因为有补贴,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半溪村村民的支持,也因为只在半溪村推行,整体没有再闹事的。
但是搬桌椅一事,却遇到了麻烦。
原因是村长家的黄牛在河边吃草的时候,被蛇给咬了,幸亏不是有毒的蛇,但也一段时间内没法拉车了。
宁可可看着已经长的半大的咋呼呼和呼呼咋,按理说六个月的牛就可以拉车了,这四个多月的牛,一头不行,两头一起总可以吧?
于是,两只牛就这样,拉着第一车桌椅去了镇上,但宁可可和晴宝没有去,毕竟能少一点重量,也是为那俩小牛减一份负担。
除了店铺那边,宁可可自己也遇到了麻烦:
看着界面上经验获得的速度越来越快,她却没有多么高兴。
原本以为靠自己的所学,是不可能愁提菌种的事儿的,但现在问题来了,她知道的是很多,可能用的却很少,不能用就不能获得经验,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下一个菌种提什么,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本着不想选择全都要的成年人精神,每个月最多五次的机会,她一个也不想浪费。
既然现在不能用,离这个任务结束也还剩一个半月了,那就想个能在一个半月之前,可以用得到的菌种吧!
“再过去半个月,树叶开始掉了,能猎的野物就多了,而且肉质也好。”
宁可可已经开始在练字,闻言边写边问:“大哥,那你有去松树林那边吗?”
她想着刚来到这儿的时候,第一次进山,那松树上的松虎虫的个头,可比她之前见过的体型大出许多,数量也多!
每次走到那边都要绕道不说,采粘松团的时候,苇帽蓑衣一个也不敢少,就怕那虫子碰到皮肤可就麻疼了筋。
但是,现在这时节,那虫子应该也没了之前的嚣张,到结成茧的时候了吧?
宁纵往锅灶里添着柴火,语气轻快地说:
“去了,你都说过好几次了,能不去吗?现在那些刺虫大多都变成了白球,以后再经过那松树林也不用绕远路了。”
宁可可闻言直接撂下了笔,搬着凳子做到宁纵旁边:“大哥,明天我们去采回来呗?”
“要那个干什么?”
宁纵起身,舀出锅里的热水:“那玩意儿变成了球,还是很扎人的,它那毛刺都混在丝里了,跟蚕可不一样,那东西没法织布。”
“但是我们可以剪开白球,吃里面的蚕蛹啊!”
宁可可一想到这个,眼睛就亮起光:“炸蚕蛹、烤蚕蛹,都可好吃了,美味!”
宁纵‘啧’了一声,紧皱着眉头,还一脸嫌弃:“谁吃那玩意儿?!看着就瘆人。”
“大哥,求求你…”
“停!停停!给你弄回来些也费不了多少功夫,上一边练字去,别在这扯麻人。”
宁纵说完,端着热水盆去了院子。
只有听到‘可好吃了’的晴宝,眼睛还亮亮地看着宁可可。
后者一转头,就对上了这双大眼睛:“晴宝也想吃,对不对?”
小家伙以前只有能吃清淡的食物,自从来了这儿才知道酸甜苦辣咸的味道,正是最欢快的时候呢。
他点头,大声应着:“对!”
宁可可看着高高举着小拳头的晴宝,捏了捏他的脸:“晴宝,这阵子你也吃了不少东西,怎么就是不长肉呢?”
被捏着脸颊的晴宝想说话,但发出的声音却是:“嗯哦以蒲哥告(我也不知道)。”
屋里的两人打闹了一会儿,这时到隔壁李婶家收拾屋子的宁许也回来了。
其实也没什么需要收拾的,只简单扫了个地,其他的李婶母子俩已经给整理出来了。
不过连接两家的院墙,即将迎来一个大工程,也是李婶儿子提出的建议:打通院子。
他的本意就是想把母亲心里的父亲,彻底除去,现下唯一碍眼的,就是这糟心的院子,卖肯定是不行了,但能拆一点是一点!
李婶的家里有口井,以前宁纵也很少去溪边打水,现在更是简单,连走门的路都省了。
只不过这事儿得留到第二天再进行,大晚上的动工,动静就太大了。
……
第二天一大早,头戴苇帽,身穿蓑衣的宁纵和宁可可,就出门进山去了。
到了松树林,宁可可就像只刚破茧的扑落蛾子,拿着剪刀左蹿右蹿地,剪下一个个挂在松枝上的蚕茧,再用鱼篓接住。
她身后的宁纵明显稳重,那是一棵棵树不落地剪过去。
松虎在这里的名字叫做刺虫,顾名思义,一碰到就会刺人的虫子。
但这种虫子刚结成蛹的时候,是不能直接剪开吃的,最好是过了冬,彻底褪去毛刺的外表,变成光滑的蚕蛹才可以。
虽说不能吃,但却可以先连带松枝剪下,收集回家,放在阴凉的地方静等时间的度过。
宁可可之所以都接进鱼篓里,也是为了方便,这样就可以直接盖了盖,挂到墙上了。
因为在这里的人没有人敢靠近松虎蛹,反而是结成茧了也会小心避开,所以,宁可可和宁纵一上午就剪了三鱼篓:
是小鱼篓,不是能装十几条鱼的那种大鱼篓。
这也让宁可可发现了另一个商机:毛虫罐。
溪边有很多弯弯柳,正是毛虫最喜欢的树种之一,村里的鸡鸭很多时候都聚集在树底下,等着吃虫子。
说不定寒冬的时候毛虫罐也会有很多,但是那个是不能提前采下的,采的时候还得看罐的纹路,最好是白黑或白棕相间的那种。
等到时候再去溪边看看。
【宿主,那是虫子!你手里的这个也是虫子!怎么可以吃虫子!】
你错了,这不是虫子。
【蛹不就是虫子吗?】
是蛋白质。
【?我去查查。】
剪了松虎蛹,又把筐篓里采满了粘松团,两人悠闲地回了家。
村里的人也习惯了他们不时上山,还穿裹严实的样子。
一个是采粘松团,一个是采野韭的事,由起初的嘲笑,变成不解,然后是跟着采回家,然后就没了然后,只剩一个结论:
吐菇还是那个吐菇,腹痛草还是那个腹痛草,味道没变,功效不减!
另一个原因还在于,他们也只看到了宁家三兄妹在收集,没见卖出去或是别的作用。
时间一久,就不了了之了,也没人关心,甚至还有人觉得是因为他们有没地,怕饥荒年来,早备下些吃食。
备下吃食是肯定了的,但宁可可为的可不是饥荒年,而是店铺菜谱。
换了大门的土房子里,晴宝已经完成了一日的练字,但还是闷闷不乐,直到宁可可回来,也是不理人的架势。
看着闹脾气的小家伙,宁可可揉着他的脑袋,说:
“姐姐给你重新梳个发型,好不好?”
“哼,不要。”
晴宝虽然说着不要,但他并没有躲开宁可可的手,只是站在原地生着闷气。
他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宁可可再说话,只能抬头控诉着:
“姐姐上山为什么不和我说,趁我睡觉就走了,还不带我去山上?!这样是不对的!”
宁可可憋着笑:“可是晴宝太小了,山上还有虫子有野兽,很危险,不能去。”
晴宝不服气地说:“我已经九岁了!还是个男孩子,可以上山的!”
看着小家伙明显不打算错过下次上山的样子,宁可可无奈地说:“那晴宝去问问大哥哥和二哥哥,我们投票,人多的一方说了算,好不好?”
晴宝低头考虑了一会儿:“姐姐说话算数噢。”
“当然。”
“不许反悔,我们拉钩!”
“好,拉钩……”
屋里的人正在拉钩,只听‘轰!哗啦哗啦——’的响声后,外面的两堵院墙就被打通了。
因为平菇的产量越来越多,但是去县城的次数并没有增加,所以余下的平菇,宁可可的打算是都晾在院里晒成干,等到了冬天,温度不适合平菇生长了,再卖出。
至于别的蘑菇,只有不够卖的情况,哪轮得到晒成干?
而且种到漫山遍野也不实际,一来是怕村民采的时候分不清品种,掺杂了别的长得像的蘑菇,吃了中毒。
最重要的一点是生态平衡,对于外来物种的注入,宁可可并不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所以也不敢大量种植。
这种东西,想养活难,等泛滥了想拔除,更难!
这也让她动了建蘑菇大棚的心思,只是照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个目标还太远。
但是往近处看,香菇的家庭种植,也是时候推出了。
只不过这个地方的椴树枯木太少,若要砍新鲜的木头还不能直接用,还需要想个合理的办法才行。
等尘土飞扬过后,四人开始收拾残局,人多力量大,劲小就多跑几趟,很快散落到各处的泥土石块就处理干净了。
打通院子后,土屋都显得亮堂了许多,这也就意味着可以放更多的枯木,养更多和晾更多的蘑菇。
对了!宁可可冒出一个想法:
本来外村也是每次来换木头,现在空地有了,也可以用置换木头,培育新菌种的借口,让本村合作的农户同时种植香菇和平菇,还不引起怀疑!
【他们会同意吗?】
之前不也实验了吗,两种蘑菇一块儿种,香菇虽然少了些,但总产量并没相差多少,都按五文一斤收回不就好了?
【可是你卖的香菇比平菇贵,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确实是个问题,可加价多了,外村的人闹起来怎么办?
【对哦。】
有了!就以新蘑菇的尝试种植,每根枯木补贴10文钱。
【才十文。】
十文就是多两斤蘑菇,十文还是普通工的一天工资,哪里少?
【这么一听,好像有道理。】
有了具体实施方案的宁可可,同宁许说了自己的想法,剩下的就是经过对方大脑的加工,写出新的书契了…
因为有补贴,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半溪村村民的支持,也因为只在半溪村推行,整体没有再闹事的。
但是搬桌椅一事,却遇到了麻烦。
原因是村长家的黄牛在河边吃草的时候,被蛇给咬了,幸亏不是有毒的蛇,但也一段时间内没法拉车了。
宁可可看着已经长的半大的咋呼呼和呼呼咋,按理说六个月的牛就可以拉车了,这四个多月的牛,一头不行,两头一起总可以吧?
于是,两只牛就这样,拉着第一车桌椅去了镇上,但宁可可和晴宝没有去,毕竟能少一点重量,也是为那俩小牛减一份负担。
除了店铺那边,宁可可自己也遇到了麻烦:
看着界面上经验获得的速度越来越快,她却没有多么高兴。
原本以为靠自己的所学,是不可能愁提菌种的事儿的,但现在问题来了,她知道的是很多,可能用的却很少,不能用就不能获得经验,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下一个菌种提什么,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本着不想选择全都要的成年人精神,每个月最多五次的机会,她一个也不想浪费。
既然现在不能用,离这个任务结束也还剩一个半月了,那就想个能在一个半月之前,可以用得到的菌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