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之事,一物克一物。

      以凉州之大,冯刺史却是能横着走,足见强横。

      可惜回到区区一府之地,瞬间就成了软脚虾。

      大汉丞相能让天子低头称相父,大汉境内,闻丞相之名,莫不侧目。

      可在丞相府内,却仍有一人,能把他吃得死死的。

      蜀中昂昂男儿,对外血战沙场,铁骨铮铮。

      对内剑胆琴心,侠骨柔情。

      优良传统不能丢!

      果如冯君侯所料,黄月英听到冯永手头有药方时,大喜过望。

      再听到诸葛丞相不愿意配合治疗时,顿时柳眉倒竖:

      “彼为丞相,欲速死是不顾国家;为夫,欲速死是抛妻妾;为父,欲速死是弃子女,真乃匹夫是也!”

      整个大汉敢在丞相府叉腰大骂诸葛丞相为匹夫者,唯丞相夫人一人是也。

      但见黄月英对着冯永说道:

      “明文你且去准备,当如何治就如何治,这丞相愿不愿意治病,他说了不算,我说了才算。”

      言毕,怒气冲冲地找大汉丞相理论去了。

      有了丞相夫人的承诺,冯刺史就算是解决了以后的疗养问题。

      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寻药材。

      药方里有两味药,是海产品。

      所谓的乌鲗骨,其实就是海螵蛸。

      高中化学做过关于它的题目:

      海螵蛸具有治疗胃酸过多、能为骨质发育提供重要元素的功效,其原因是___。

      这也是为什么冯永相信这个药方可能有效的原因之一。

      所以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这么个道理。

      只是大汉现在仅有两州,没一个靠海的,到哪去找海产品?

      当然是找阿斗。

      谁让他是天子?

      汉吴誓盟以来,两国之间的贸易越发地频繁。

      从永安到南郡,人员物资来往不断。

      中间甚至还有送到两国皇宫内的东西。

      这些年搂了那么多钱,小胖子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档次当然不能像刚登基的时候那么低。

      吃点海味换换口味,尝尝鲜?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吗?

      就是吃的时候要偷偷地吃,不要太张扬。

      毕竟是宫里自己赚来的钱?这些年内府也给朝廷的府库补了不少钱粮。

      只要收敛一些?相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给宫里送了信之后,阿斗亲自把冯永所要的东西送到相府上。

      在见过相父之后?阿斗就急不可待地找到冯永问道:

      “明文,相父之疾如何?可是当真如卿所料?”

      “八九不离十。”冯永点头?“今日且先试一试。”

      “好极?你所需的药材,吾都已经让人准备好了,现在就等你吩咐了。”

      为大汉丞相治病,阵势很大。

      已经成了侍医的李当之被带过来了。

      有了双南大道?南乡医学院的开山祖师樊阿也被紧急送了过来。

      “文蛤壳管够?就是乌鲗骨有点少,皇后亲自带人在宫里寻了好久,这才找到的。”

      阿斗有点不好意思,“到时候我写信给吴国,让那边多送些过来。”

      冯刺史看了一眼屋子里那几大筐文蛤壳?又有些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汉家天子。

      小胖子倒是挺会吃啊,这才来汉中两年?就没少吃文蛤。

      不过想来也是,文蛤肉鲜味美?前汉时期就已经是贡品。

      阿斗好不容易有钱享受了,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海味。

      “拿醋过来?先把这文蛤壳泡上。”

      让两个医学界的泰斗过来干这个事?那就是实打实地高射炮打蚊子。

      不过为了求稳?再加上可以利用他们的丰富经验,让他们在制药的过程,更加合理地调配药剂。

      若是能看出什么君臣佐使那就更好了。

      这个药方不像平常那样,需要长时间的煎药熬药什么的。

      稍微麻烦一点的,就是文蛤壳需要用醋泡了又泡,七泡才算是完成。

      为什么要七泡,冯永也不懂,就当是消毒了。

      然后就是把几味药都研磨成极细的粉末,最后把它们混合起来。

      有大汉天子和凉州刺史全程监工,这规格放全天下,也算是第一。

      李当之和樊阿两个发须皆白的老头子干劲十足。

      别说是配药的时候,就是磨药的时候都是亲自上阵,不让底下的弟子沾一点手,卖力地把药材研磨了一遍又一遍……

      “行了行了,我看看!”

      冯刺史一看不对劲,连忙上前阻止。

      前世老爸吃这味药,能磨得有多细?

      阿斗也跟着凑上来,问道:

      “成了么?”

      “成与不成,快则三日,慢则五日,就可以知道了。”

      冯永用食指挑起白色粉末,放到嘴里尝了尝,有点咸,似乎又有点涩。

      就是磨得太细了,手指上仿佛沾了后世刷墙的腻子似的。

      算了,不管了。

      “先称出两钱出来。”

      冯永吩咐道,然后又让人去请黄月英。

      黄月英得了消息,火急火燎地过来:

      “明文,可是成了?”

      “药成了。”冯永指了指身后的药剂,“这药每日三次,一次二钱,每次饭前服用。至于到底有没有效,还要数日才能看出来。”

      黄月英目光落到桌上的药粉,连连点头,眼中有些湿润:

      “不管有效无效,这份恩情,我们诸葛家总是要记下了。”

      “夫人这是什么话?丞相府和冯府,怎么说也是半个家里人……”

      听到这个话,黄月英忍不住地笑了一下。

      这话有点不对头。

      因为冯刺史“半个”很有名。

      丞相的半个弟子,黄月英的半个女婿,张夏侯氏的半个弟子,就连写文章,也总是写半篇……

      “眼看着也快要到进晚食了,我先拿过去给丞相服用。”

      黄月英说着,又对阿斗歉然道,“陛下就把府上当成是宫里就成,妾就先失礼了。”

      “相父的病要紧,夫人请便就是。”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嘛,反正无所谓了。

      “夫人,就算这药真的有效,也别忘了我说的,最重要的,是丞相平日里要注意休养。”

      在黄月英着急去给丞相服药时,冯永连忙又叮嘱了一句。

      “明文放心就是,丞相若是不从,吾自有办法。”

      提起这事,丞相夫人很是淡然地说道。

      丞相身体虚弱,阿斗和冯永还是要尽量少打扰,就不跟着过去了。

      忙完了这个,又让樊阿和李当之下去休息。

      阿斗这才很是亲热地问道:

      “这也到晚食了,明文不如和吾一起?”

      “臣敢不遵旨?”

      “喛,不需如此,不需如此,不是外人,都是自家人。”

      阿斗连忙扶着冯永的手臂,笑眯眯地说道,“明文想吃什么?我先让人回宫准备一下。”

      天子与冯刺史联手骗了一次相父,两人之间有了小秘密,关系又亲近了不少。

      冯刺史咽了一口口水,回答道:“文蛤吧,我好久没吃过海味了。”

      阿斗一愣,然后哈哈一笑,指了指冯永:

      “吾都忘了,卿的师门所学,乃是易牙之术。”

      “嘿嘿,臣只是正好想起,以前学过如何蒸炒文蛤而已。”

      东海第一鲜啊,不吃对不住自己。

      “好好,听明文这么一说,我都开始馋了。走走走,回宫!”

      “回宫?”

      “回宫,这是家宴!文蛤配酒,吃得更尽兴。到时候你可别藏私,让宫里的厨子打下手,也跟着学学。”

      “没问题!陛下以后可以让东吴那边多送些过来,毕竟这吃剩的壳,是要给丞相用药的……”

      “嘘,轻声些,让旁人听去了,那可是对相父大不敬!”

      “呵呵……”

      小胖子,瞧你那熊样!

      我被丞相打了都敢去打小报告,你怕什么?

章节目录

蜀汉之庄稼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甲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甲青并收藏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