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接下来的日子,一切又仿佛回到了正常。
梅晓雪不再提张桐桐的事,她和周博也回归到了正常同事的样子。
搞得刘姐很纳闷,还私下里偷偷问周博,是不是他们两个吵架了?不会这么快就分手了吧?
周博只能苦笑,却不知道怎么辩解。
过了一周,周博表情很古怪的来找梅晓雪,原来是程如心忽然跟他要梅晓雪的微信,所以他来问梅晓雪,可以把她微信给程如心吗。
梅晓雪对程如心非常有好感,所以就愉快的同意了,过一会儿,她的微信就收到了程如心的好友申请。
过一会儿,就轮到梅晓雪表情古怪的来找周博:“程老师说,她明天要来市里,问我中午有空跟她一起吃饭吗。”
周博犹豫了一下:“我明天下午1点有会,时间可能赶不及……”
梅晓雪打断他说:“程老师只是说找我吃饭,没说带你一起!”
周博顿了一下:“那你有空吗?”
梅晓雪干脆地点点头:“我已经回复她了,我有空。明天我没什么重要工作,跟刘姐打过招呼了,下午晚点儿回来也没问题。”
周博只好点点头。心想那你还告诉我一声有什么用呢。
第二天,梅晓雪跟刘姐打了招呼请了一小会儿假,不到12点就出了公司,来到不远的一个小饭店,程如心已经到了,远远看见她就笑着挥手,招呼她过去坐。
程如心今天穿了一件米色的上衣,更加显得富态端庄,不知道是不是梅晓雪的错觉,觉得肚子又大了很多。
拉着梅晓雪坐下,程如心先问她:“晓雪你想吃什么?有什么不爱吃的吗?”
“没有,我吃什么都行,您点吧!”
程如心也不客气,叫来服务员点了几道清淡的菜。
点完菜,程如心笑吟吟看着她:“我突然约你吃饭,会不会太唐突了?”
梅晓雪露出了罕有的微笑,她轻轻摇摇头:“哪有?程老师能约我吃饭,我很开心。”
程如心出神地望着她的面孔,又低下头轻轻叹了一口气:“抱歉晓雪,看见你、我就忍不住想起张桐桐。”
“程老师,我知道,你跟张桐桐关系是比较近的,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儿?”
望着梅晓雪清澈的眼睛,程如心慢慢回忆起了五年前。
那是程如心第一天到良县一中报道,她穿着白衬衫,牛仔裤,绑着马尾辫,一脸清水芙蓉,看上去就像个高中生一样。
见完校领导,她就在学校里闲逛,爱好摄影的她,情不自禁到处走走停停,心里想的是,从什么角度拍摄这个学校,会更漂亮更上镜。
然后,她就从头至尾的目睹了一群初中女学生的群殴。
群殴,或许不恰当,恰当的说法,是三个女生一起打一个女生。
这本来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校园霸凌,唯一的不同是,居然那个女生以一敌三,不但没落下风,可能还要稍微占点儿上风。
一看架势,这就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所以那个女生很聪明的抢先占据了战场优势,找了一个居高临下、又位置狭窄的台阶处,因此避免了被包围,而是只需要一个个面对着对方的添油战术。
其次,那三个女生只是赤手空拳,但是那个女生却第一时间从书包里抽出了一根合手的短木棍,有武器和没武器的区别,就立刻显现出来了。
但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那个女生虽然反应快,下手也狠,但最后还是被三个女生撕扯着衣服,从台阶上扯了下来,然后四个女生就扭打成了一团,最后打得披头散发。
这是程如心第一次看见女学生打架,也是身为教师之后,第一次看到学生打架,所以不免就慢了一些,第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上前处理。
但是当程如心反应过来的时候,四个人已经都厮打着倒地翻滚了,程如心马上上前,喊她们住手,想把她们扯开。
但是她们可能看到的,只是一个陌生人,多半还以为是同校的高中女生,并不认为这是个老师,所以根本没人搭理程如心,反而差点把程如心也裹进战团。
直到朱远,接到其他同学的通报,赶到现场,才分开了众人。
很明显朱远也不是第一次面对这个事了,并没有很惊讶和很气愤,只是训斥了四个女生,问这次又是为什么打架。
那三个女生异口同声说,是那个女生无缘无故先动手打人的。
而那个女生,一脸的倔强,顶着一头乱发,校服的领子都被撕破了,却一直抿着嘴不说话。
而周边那么多围观的学生,没有一个人出来为那个女生说一句公道话。
程如心忍不住了,跳出来说她全程看到了,那个女生根本没挑事儿,是那三个女生没来由的先动手。
众人都愕然地看着这个跳出来的陌生人。
朱远皱眉问:“你是谁啊?”
程如心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是今天刚刚到校报到的老师。
她的身份一表明,她的话自然就没人怀疑了。
于是朱远严肃地批评了那三个女生,然后就让大家散了。
这下轮到程如心惊愕了:“这就完了?不罚站不做检讨?不让她们请家长?”
朱远一时语塞,只能说:“程老师,咱们回头再说。”
同学们都纷纷散去了,那个女生没人陪,没人安慰,甚至都没人跟她讲一句话,她就默默的蹲下来收拾被散落一地的书包。
也许是被她眼中的倔强打动了,也许是被这种孤单触动了同情,程如心主动走过去,蹲下来,问那个女生:“我帮你缝一下衣领吧。”
于是程如心把那个女生带到自己第一天入住的宿舍,给她缝了衣领,还给她煮了一碗方便面。
这就是她与张桐桐相识的全过程。
再后来,从朱远的口中,从周博的口中,程如心知道了更多张桐桐的故事。
张桐桐的父母原本在良县里开了一家小小的理发店。
他父母想要一个男孩子,据说张桐桐出生在大冬天,当天就被他爸扔到了屋外,后来还是她那个又聋又瘸的奶奶把她捡回去的。
后来,张桐桐都3岁了,她父母还不给她上户口,还是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催了好几次,她父母才给她上了户籍。
等到张桐桐6岁的时候,她父母离开良县,去外地打工了。她奶奶跟亲戚抱怨的时候说,去外地打工不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偷偷再生一个男孩儿。
从6岁开始,张桐桐就跟着奶奶一起长大。
不过,张桐桐父母离开良县的时候,听说欠了很多人办理发会员卡的钱。
那个小理发店,本来做的就是街坊邻居的生意,这一下全得罪光了,闹得沸沸扬扬,口碑极差,那时候每天都有人上张桐桐奶奶家里要债、叫骂,虽然后来都如数退还了,但是在街坊口中,她们一家子就成了骗子。
在这种情况下,邻居都告诉家里的孩子,不许再跟张桐桐一起玩了。
这种情况,就一直延续到张桐桐上小学。上了小学,那些周边的孩子都上同一所学校,于是把这些话也带到了学校,从小学开始,张桐桐就变成了全班最没人搭理的孩子。
而张桐桐的父母,一开始还逢年过节偶尔回来一两次,过了几年后,听说是在外地工地上生了个男孩儿,从此再不回来,只每年把张桐桐的微薄的学费生活费寄回来,从此不闻不问,仿佛没了这个女孩儿。
张桐桐就在这种孤僻的环境里,慢慢长大了。
她上了小学,上了初中,但是年纪的增长,环境的变化,并没有对她的生活,带来什么积极显著的变化。
其他人有父母督促学习和进步,而她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年纪大了,耳朵背了,一条腿还不利索,别说教给她什么为人处世的道理、面向未来的理想、形成人生的三观,也从来没那个意识或能力去督促辅导她学习,能维持她饿不着、冻不着就不错了。
于是,她每一学年,都是全班成绩最差的那个人,今年她初三了,但是所有的老师都说,如果没了九年义务教育,张桐桐是肯定考不上高中的。
家庭的环境和教育如此,她家庭条件也不好,学习成绩也不好,吃的穿的玩的都不好,再加上父母的负面评价和口碑,还有她从小跟奶奶一起生活造成的孤僻不擅长交流的性格,总之,这一切加在一块儿,她就成了全班最受孤立、最不受欢迎、最容易受到霸凌的那个人。
所以,程如心看到的那场打架,只不过是日常而已,所以张桐桐才那么有经验。
而朱远为什么不管,朱远也很无奈。
这一次,是程如心亲眼目睹的三个女生打了张桐桐自己,而上一次,是张桐桐把一个女生的脑袋打出了血,人家家长闹到学校,在校长办公室又哭又闹,可是校长和朱远也没办法。
叫家长吧?张家奶奶眼花耳聋。赔钱吧?真没钱。走法律吧?她还未成年。而且学校也不希望这件事闹大。
张桐桐还在享受九年义务教育,退学也不行。
除了没有用的批评教育,别无他法。
最后还是学校出面,赔钱道歉,息事宁人,朱远作为班主任,又受气、又赔钱。
而且这还不是第一次。
张桐桐性格倔强偏激,下手又狠,从小到大,从小学到初中,这种事出了很多,每一任张桐桐的班主任,都头疼班上有这么个学生。
所以,朱远除了批评教育,他是真没办法。
而这也使张桐桐越发受到全班级的孤立。
梅晓雪不再提张桐桐的事,她和周博也回归到了正常同事的样子。
搞得刘姐很纳闷,还私下里偷偷问周博,是不是他们两个吵架了?不会这么快就分手了吧?
周博只能苦笑,却不知道怎么辩解。
过了一周,周博表情很古怪的来找梅晓雪,原来是程如心忽然跟他要梅晓雪的微信,所以他来问梅晓雪,可以把她微信给程如心吗。
梅晓雪对程如心非常有好感,所以就愉快的同意了,过一会儿,她的微信就收到了程如心的好友申请。
过一会儿,就轮到梅晓雪表情古怪的来找周博:“程老师说,她明天要来市里,问我中午有空跟她一起吃饭吗。”
周博犹豫了一下:“我明天下午1点有会,时间可能赶不及……”
梅晓雪打断他说:“程老师只是说找我吃饭,没说带你一起!”
周博顿了一下:“那你有空吗?”
梅晓雪干脆地点点头:“我已经回复她了,我有空。明天我没什么重要工作,跟刘姐打过招呼了,下午晚点儿回来也没问题。”
周博只好点点头。心想那你还告诉我一声有什么用呢。
第二天,梅晓雪跟刘姐打了招呼请了一小会儿假,不到12点就出了公司,来到不远的一个小饭店,程如心已经到了,远远看见她就笑着挥手,招呼她过去坐。
程如心今天穿了一件米色的上衣,更加显得富态端庄,不知道是不是梅晓雪的错觉,觉得肚子又大了很多。
拉着梅晓雪坐下,程如心先问她:“晓雪你想吃什么?有什么不爱吃的吗?”
“没有,我吃什么都行,您点吧!”
程如心也不客气,叫来服务员点了几道清淡的菜。
点完菜,程如心笑吟吟看着她:“我突然约你吃饭,会不会太唐突了?”
梅晓雪露出了罕有的微笑,她轻轻摇摇头:“哪有?程老师能约我吃饭,我很开心。”
程如心出神地望着她的面孔,又低下头轻轻叹了一口气:“抱歉晓雪,看见你、我就忍不住想起张桐桐。”
“程老师,我知道,你跟张桐桐关系是比较近的,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儿?”
望着梅晓雪清澈的眼睛,程如心慢慢回忆起了五年前。
那是程如心第一天到良县一中报道,她穿着白衬衫,牛仔裤,绑着马尾辫,一脸清水芙蓉,看上去就像个高中生一样。
见完校领导,她就在学校里闲逛,爱好摄影的她,情不自禁到处走走停停,心里想的是,从什么角度拍摄这个学校,会更漂亮更上镜。
然后,她就从头至尾的目睹了一群初中女学生的群殴。
群殴,或许不恰当,恰当的说法,是三个女生一起打一个女生。
这本来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校园霸凌,唯一的不同是,居然那个女生以一敌三,不但没落下风,可能还要稍微占点儿上风。
一看架势,这就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所以那个女生很聪明的抢先占据了战场优势,找了一个居高临下、又位置狭窄的台阶处,因此避免了被包围,而是只需要一个个面对着对方的添油战术。
其次,那三个女生只是赤手空拳,但是那个女生却第一时间从书包里抽出了一根合手的短木棍,有武器和没武器的区别,就立刻显现出来了。
但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那个女生虽然反应快,下手也狠,但最后还是被三个女生撕扯着衣服,从台阶上扯了下来,然后四个女生就扭打成了一团,最后打得披头散发。
这是程如心第一次看见女学生打架,也是身为教师之后,第一次看到学生打架,所以不免就慢了一些,第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上前处理。
但是当程如心反应过来的时候,四个人已经都厮打着倒地翻滚了,程如心马上上前,喊她们住手,想把她们扯开。
但是她们可能看到的,只是一个陌生人,多半还以为是同校的高中女生,并不认为这是个老师,所以根本没人搭理程如心,反而差点把程如心也裹进战团。
直到朱远,接到其他同学的通报,赶到现场,才分开了众人。
很明显朱远也不是第一次面对这个事了,并没有很惊讶和很气愤,只是训斥了四个女生,问这次又是为什么打架。
那三个女生异口同声说,是那个女生无缘无故先动手打人的。
而那个女生,一脸的倔强,顶着一头乱发,校服的领子都被撕破了,却一直抿着嘴不说话。
而周边那么多围观的学生,没有一个人出来为那个女生说一句公道话。
程如心忍不住了,跳出来说她全程看到了,那个女生根本没挑事儿,是那三个女生没来由的先动手。
众人都愕然地看着这个跳出来的陌生人。
朱远皱眉问:“你是谁啊?”
程如心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是今天刚刚到校报到的老师。
她的身份一表明,她的话自然就没人怀疑了。
于是朱远严肃地批评了那三个女生,然后就让大家散了。
这下轮到程如心惊愕了:“这就完了?不罚站不做检讨?不让她们请家长?”
朱远一时语塞,只能说:“程老师,咱们回头再说。”
同学们都纷纷散去了,那个女生没人陪,没人安慰,甚至都没人跟她讲一句话,她就默默的蹲下来收拾被散落一地的书包。
也许是被她眼中的倔强打动了,也许是被这种孤单触动了同情,程如心主动走过去,蹲下来,问那个女生:“我帮你缝一下衣领吧。”
于是程如心把那个女生带到自己第一天入住的宿舍,给她缝了衣领,还给她煮了一碗方便面。
这就是她与张桐桐相识的全过程。
再后来,从朱远的口中,从周博的口中,程如心知道了更多张桐桐的故事。
张桐桐的父母原本在良县里开了一家小小的理发店。
他父母想要一个男孩子,据说张桐桐出生在大冬天,当天就被他爸扔到了屋外,后来还是她那个又聋又瘸的奶奶把她捡回去的。
后来,张桐桐都3岁了,她父母还不给她上户口,还是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催了好几次,她父母才给她上了户籍。
等到张桐桐6岁的时候,她父母离开良县,去外地打工了。她奶奶跟亲戚抱怨的时候说,去外地打工不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偷偷再生一个男孩儿。
从6岁开始,张桐桐就跟着奶奶一起长大。
不过,张桐桐父母离开良县的时候,听说欠了很多人办理发会员卡的钱。
那个小理发店,本来做的就是街坊邻居的生意,这一下全得罪光了,闹得沸沸扬扬,口碑极差,那时候每天都有人上张桐桐奶奶家里要债、叫骂,虽然后来都如数退还了,但是在街坊口中,她们一家子就成了骗子。
在这种情况下,邻居都告诉家里的孩子,不许再跟张桐桐一起玩了。
这种情况,就一直延续到张桐桐上小学。上了小学,那些周边的孩子都上同一所学校,于是把这些话也带到了学校,从小学开始,张桐桐就变成了全班最没人搭理的孩子。
而张桐桐的父母,一开始还逢年过节偶尔回来一两次,过了几年后,听说是在外地工地上生了个男孩儿,从此再不回来,只每年把张桐桐的微薄的学费生活费寄回来,从此不闻不问,仿佛没了这个女孩儿。
张桐桐就在这种孤僻的环境里,慢慢长大了。
她上了小学,上了初中,但是年纪的增长,环境的变化,并没有对她的生活,带来什么积极显著的变化。
其他人有父母督促学习和进步,而她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年纪大了,耳朵背了,一条腿还不利索,别说教给她什么为人处世的道理、面向未来的理想、形成人生的三观,也从来没那个意识或能力去督促辅导她学习,能维持她饿不着、冻不着就不错了。
于是,她每一学年,都是全班成绩最差的那个人,今年她初三了,但是所有的老师都说,如果没了九年义务教育,张桐桐是肯定考不上高中的。
家庭的环境和教育如此,她家庭条件也不好,学习成绩也不好,吃的穿的玩的都不好,再加上父母的负面评价和口碑,还有她从小跟奶奶一起生活造成的孤僻不擅长交流的性格,总之,这一切加在一块儿,她就成了全班最受孤立、最不受欢迎、最容易受到霸凌的那个人。
所以,程如心看到的那场打架,只不过是日常而已,所以张桐桐才那么有经验。
而朱远为什么不管,朱远也很无奈。
这一次,是程如心亲眼目睹的三个女生打了张桐桐自己,而上一次,是张桐桐把一个女生的脑袋打出了血,人家家长闹到学校,在校长办公室又哭又闹,可是校长和朱远也没办法。
叫家长吧?张家奶奶眼花耳聋。赔钱吧?真没钱。走法律吧?她还未成年。而且学校也不希望这件事闹大。
张桐桐还在享受九年义务教育,退学也不行。
除了没有用的批评教育,别无他法。
最后还是学校出面,赔钱道歉,息事宁人,朱远作为班主任,又受气、又赔钱。
而且这还不是第一次。
张桐桐性格倔强偏激,下手又狠,从小到大,从小学到初中,这种事出了很多,每一任张桐桐的班主任,都头疼班上有这么个学生。
所以,朱远除了批评教育,他是真没办法。
而这也使张桐桐越发受到全班级的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