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许清嘉,许是国姓,清嘉是先皇在世时为我取的乳名,意为祝愿我清高美好,又寄托了在那个动乱的岁月嘉奖政治清明太平的夙愿。而当今的圣上正是我的皇兄许昶川,今天正是他的登基大典。
掌事姑姑呈上了我的宫装,厚重幽香的檀木盘上一袭暗黄的祭服,裙摆用金丝线和白玉珍珠绣出凤尾,摇曳生光。因为父皇许我在朝垂帘参政,所以中宫大典皇兄局正位,我居侧位,共执江山。
习淳姑姑扶我上了轿辇,抬手正了正我的峨髻云冠,眉间一点朱砂,落手时率一众宫女小厮屈膝跪伏在白玉汉砖上,齐声朗声诵愿“奴等恭候殿下回府,千岁千岁千千岁。”步辇仪仗走出去了很远,我侧过身还依稀能望见公主府门前一片青衫。
按旧朝惯例,公主及笄后方能在中宫外自设公主府,因以前住在宫里的明月殿离他的宫阁太远,所以15岁生辰时,我向父皇请旨公主府的修缮,自作主张选了一块离江府最近的楼阁。正回忆着,仪仗转入宫门,在朱墙红瓦的飞檐廊下,一眼便望见了白衣束发的江翊卿,云白的广袖流云衫的衣角用银白色的暗线修满白鹤祥云,右手托着拂尘,低眉顺眼的立在宫门前,规矩地打好点下人,没有半分外界传言的阴郁惨恶。我不由得弯了弯唇角,又怕旁人瞧见失态,重新挺直了背,面容庄穆。
江翊卿,是我向皇上求来的内侍,彼时他还不是如今民间传说只手遮天的权臣,因一次偶然碰见他光着脚跪在雪地里被老太监虐待,衣衫单薄但又脊背挺直,像高山雪松一般,便为他求了句情,拨进明月殿侍候,那时他本名叫江熠卿,我很喜欢“熠”这个字,熠熠流萤火,光彩明亮。可父皇说内侍的名字不应该如此招摇,冲撞恩泽,于是提笔为他改了一个字“翊”——辅佐帮助。江翊卿在明月殿侍奉了我三年,我很钟意他,即使他是个不入其他人眼的小太监。他那时总爱笑,腼腆的笑,开怀的笑,温情的笑,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亮着眼笑着看我。我以为他和旁人不同的,只是有一天他突然辞别明月殿,投奔到皇兄麾下,为父皇和皇兄卖命,指掌权贵,一步一步走到如今万人之上的掌印之尊,携领中宫。我不太理解,可我想江卿总是有缘故的,我从未怨他,只是希望每天能在白玉雕栏上遥遥的望见他一眼。习淳姑姑总是一边摸着我的发髻,一边叹气。
“奴等恭候殿下,殿下千秋万安”轿外传来江翊卿的声音打断了我的回忆,不同于深宫中那些尖着嗓子阴荷荷弓着腰笑的老太监,江翊卿的声音很清脆,像高山瀑布的泉水涓流。我撩开轿帘的一角,看到跪了一地低着头的宫女太监,江翊卿垂着手安静地站着。进了庙门就不能骑马乘辇了,以示对祖先的恭敬,可这条路太远了,一眼望不到高峨的玉阶。我想让他让幼时一样背我,可他现在只会笑着对我说“殿下,这不合规矩。”是啊,规矩,这宫中处处都有规矩拘着人。
我坐在轿辇内没有出声,半响传来江翊卿轻轻的叹气声“你们先退下罢。”众人恭敬无声的退后几步,方才转身离去,诺大的庙口只剩下公主府的小厮轿夫与我们二人。江翊卿上前掀开轿帘的一角,伸出葱白如玉修长纤细的手“奴,恭迎公主殿下回宫。”是啊,好久不见,翊卿。
我伸出手,回握在他的手上,尾指上的珊瑚玉色护甲虚扣在他的腕上,走过廊道,我挺直了腰,帝黄色的裙摆逶迤拖地,暖玉高耸的珠帘冠帽在朝阳中熠熠生辉。远远望见白玉高阶上的皇兄,着双龙戏珠的龙袍,束暖黄蜀锦抹额,面色苍白,握着一角方帕浅浅的笑着。
皇兄自有身体不好,养在深宫大殿中久不见人,总是见风便咳,五步一喘,因此后位空悬,身边连一位侍奉的宫女子也没有。皇兄面容清秀,男身女相,可我与皇兄长得并不相像。国师大人总是打趣我说我是只混进鹤群的丑小鸭,皇兄总是微微一愣又望着他笑着。我气不过,恨他不是国府监的老儒生,否则一定要拔他几根胡子。
可温起云才不是老头子呢,他是父皇钦点的钦天监,也是本朝最年轻的国师,素知天文地理,山河百川,星宿斗转,边塞军机。我总觉得他是只妖媚化形的千年狐狸,他总是穿着不合官位的紫色朝服,袖口用黑金丝线大滚大绣,领口松松垮垮地垂着,露出半截莹润的锁骨,狭长的眼睛总是畏光似的半咪着,一年四季暑去冬来摇着羽扇。
可国师与掌印不同,国师位列一品,是百姓心中温润如玉的谦人君子,是名正言顺的内朝权臣,而掌印有权无名,民间传言他功高盖主,残暴嗜杀,只能是祸乱朝纲的阉人,我垂下了眼。
阶下传来掌印清晰的诵声,我抬眼望去,穿过层层跪拜的人群,看见了身形挺直端肃的掌印,目光平直恭正地望着我。
“一愿千秋万业,国泰民安,二愿陛下康健,广纳人才,三愿四海一统,天下归邦。”
万人跪拜朝诵,声势恢弘,排山倒海般响彻在祭坛,在为君主祈贺,为生民立誓,为疆土一统的神明前,没人看见江翊卿的口型微动“四愿殿下平安万福,觅寻良人”,在众人跪拜的身姿中同样三拜九叩,暗中祈福,只不过他人是为了新君,为了朝政,而他只是为了他的殿下。
江翊卿,乱了天下大不敬之韪。
掌事姑姑呈上了我的宫装,厚重幽香的檀木盘上一袭暗黄的祭服,裙摆用金丝线和白玉珍珠绣出凤尾,摇曳生光。因为父皇许我在朝垂帘参政,所以中宫大典皇兄局正位,我居侧位,共执江山。
习淳姑姑扶我上了轿辇,抬手正了正我的峨髻云冠,眉间一点朱砂,落手时率一众宫女小厮屈膝跪伏在白玉汉砖上,齐声朗声诵愿“奴等恭候殿下回府,千岁千岁千千岁。”步辇仪仗走出去了很远,我侧过身还依稀能望见公主府门前一片青衫。
按旧朝惯例,公主及笄后方能在中宫外自设公主府,因以前住在宫里的明月殿离他的宫阁太远,所以15岁生辰时,我向父皇请旨公主府的修缮,自作主张选了一块离江府最近的楼阁。正回忆着,仪仗转入宫门,在朱墙红瓦的飞檐廊下,一眼便望见了白衣束发的江翊卿,云白的广袖流云衫的衣角用银白色的暗线修满白鹤祥云,右手托着拂尘,低眉顺眼的立在宫门前,规矩地打好点下人,没有半分外界传言的阴郁惨恶。我不由得弯了弯唇角,又怕旁人瞧见失态,重新挺直了背,面容庄穆。
江翊卿,是我向皇上求来的内侍,彼时他还不是如今民间传说只手遮天的权臣,因一次偶然碰见他光着脚跪在雪地里被老太监虐待,衣衫单薄但又脊背挺直,像高山雪松一般,便为他求了句情,拨进明月殿侍候,那时他本名叫江熠卿,我很喜欢“熠”这个字,熠熠流萤火,光彩明亮。可父皇说内侍的名字不应该如此招摇,冲撞恩泽,于是提笔为他改了一个字“翊”——辅佐帮助。江翊卿在明月殿侍奉了我三年,我很钟意他,即使他是个不入其他人眼的小太监。他那时总爱笑,腼腆的笑,开怀的笑,温情的笑,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亮着眼笑着看我。我以为他和旁人不同的,只是有一天他突然辞别明月殿,投奔到皇兄麾下,为父皇和皇兄卖命,指掌权贵,一步一步走到如今万人之上的掌印之尊,携领中宫。我不太理解,可我想江卿总是有缘故的,我从未怨他,只是希望每天能在白玉雕栏上遥遥的望见他一眼。习淳姑姑总是一边摸着我的发髻,一边叹气。
“奴等恭候殿下,殿下千秋万安”轿外传来江翊卿的声音打断了我的回忆,不同于深宫中那些尖着嗓子阴荷荷弓着腰笑的老太监,江翊卿的声音很清脆,像高山瀑布的泉水涓流。我撩开轿帘的一角,看到跪了一地低着头的宫女太监,江翊卿垂着手安静地站着。进了庙门就不能骑马乘辇了,以示对祖先的恭敬,可这条路太远了,一眼望不到高峨的玉阶。我想让他让幼时一样背我,可他现在只会笑着对我说“殿下,这不合规矩。”是啊,规矩,这宫中处处都有规矩拘着人。
我坐在轿辇内没有出声,半响传来江翊卿轻轻的叹气声“你们先退下罢。”众人恭敬无声的退后几步,方才转身离去,诺大的庙口只剩下公主府的小厮轿夫与我们二人。江翊卿上前掀开轿帘的一角,伸出葱白如玉修长纤细的手“奴,恭迎公主殿下回宫。”是啊,好久不见,翊卿。
我伸出手,回握在他的手上,尾指上的珊瑚玉色护甲虚扣在他的腕上,走过廊道,我挺直了腰,帝黄色的裙摆逶迤拖地,暖玉高耸的珠帘冠帽在朝阳中熠熠生辉。远远望见白玉高阶上的皇兄,着双龙戏珠的龙袍,束暖黄蜀锦抹额,面色苍白,握着一角方帕浅浅的笑着。
皇兄自有身体不好,养在深宫大殿中久不见人,总是见风便咳,五步一喘,因此后位空悬,身边连一位侍奉的宫女子也没有。皇兄面容清秀,男身女相,可我与皇兄长得并不相像。国师大人总是打趣我说我是只混进鹤群的丑小鸭,皇兄总是微微一愣又望着他笑着。我气不过,恨他不是国府监的老儒生,否则一定要拔他几根胡子。
可温起云才不是老头子呢,他是父皇钦点的钦天监,也是本朝最年轻的国师,素知天文地理,山河百川,星宿斗转,边塞军机。我总觉得他是只妖媚化形的千年狐狸,他总是穿着不合官位的紫色朝服,袖口用黑金丝线大滚大绣,领口松松垮垮地垂着,露出半截莹润的锁骨,狭长的眼睛总是畏光似的半咪着,一年四季暑去冬来摇着羽扇。
可国师与掌印不同,国师位列一品,是百姓心中温润如玉的谦人君子,是名正言顺的内朝权臣,而掌印有权无名,民间传言他功高盖主,残暴嗜杀,只能是祸乱朝纲的阉人,我垂下了眼。
阶下传来掌印清晰的诵声,我抬眼望去,穿过层层跪拜的人群,看见了身形挺直端肃的掌印,目光平直恭正地望着我。
“一愿千秋万业,国泰民安,二愿陛下康健,广纳人才,三愿四海一统,天下归邦。”
万人跪拜朝诵,声势恢弘,排山倒海般响彻在祭坛,在为君主祈贺,为生民立誓,为疆土一统的神明前,没人看见江翊卿的口型微动“四愿殿下平安万福,觅寻良人”,在众人跪拜的身姿中同样三拜九叩,暗中祈福,只不过他人是为了新君,为了朝政,而他只是为了他的殿下。
江翊卿,乱了天下大不敬之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