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临赶在我离校的前一天把洗好的外套还给了我。
当时恰逢中午饭点,这个热情而羞愧的男孩子就非要请我吃饭赔罪。
我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衣服也已经洗好还回来了,不用再把这事放在心上。
但这孩子实在是太善良实诚,一再坚持。
我盯了盯他那张人畜无害的干净的脸,草率地答应了。
我们选了一家意大利餐厅。
人不多,所以我俩比较迅速地点完菜然后等餐。
“谢璟?谢璟同学你是哪个专业的啊?”宋临开口。
“法律。”
“那很酷诶。”
宋临的眼睛很大,还圆溜溜的,表现出欣喜的情绪时能从他的眼里看到星星。
“我之前其实有看过罗翔老师的《圆圈正义》,对你们这个专业是既向往又敬畏。”
……
那天我们边吃边聊,从专业聊到职业追求,从当下的困惑聊到不切实际的幻想,时间在我们的言谈话语中留下无痕的足迹。我甚至觉得我们不像初次相识,倒像是久别重逢。
末了,宋临提了一嘴。
“你哪里人?”
我的心里忽而一记惊雷。
我是哪里人?
我算是哪里人?
我是户口本身份证上户籍上那个地点区域里的人吗?
我归属于那里吗?
这样的问题反反复复,在我脑子里埋着祸乱的根。
在回到沪宁之前我曾无限坚定地认为沪宁就是我的城市,我的家。
但当我真的重新踏上这片土地时,我却是分不清到底哪里才我的属地了。
我只是深刻地记得从前的我是有家的,只是后来不知怎么的,我忽然就变成了一个流浪儿,从此无家可归,每每被人问起我的根我的故乡时,我都要遭受那一记平白无故的惊雷。
我明明是受害者,我牢记着我是受害者,可现在来看,我倒像是在赎罪。
因为没有人受到补偿,只有人受到牵连。
可受到牵连的我又并没有什么正当的合理的理由去埋怨既成的结果与现状,只能从知情人那里得到偶尔的一句充满同情与怜悯的“这孩子真是可怜”。
他们说我是可怜人。一直这样说。
久而久之,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可怜了。
“我,我不知道我算是哪里人。”我苦涩地强颜欢笑,第一次对一个人这么诚实地吐露我的无措。
“我今年留在沪宁过新年。”我不知道我该说什么了,又怕他会继续追问为什么——为什么不知道自己算是哪里人。我只好先发制人式地补充说明,妄图蒙混过关。
“那太好了,我是沪宁本地的,咱俩假期里可以约着一起玩。”宋临的眼睛一闪一闪,嘴角的弧度超过45°。
“对了,我爸妈都在国外,因为疫情他俩都回不来,到时候如果可以的话我能不能去你家蹭口年夜饭吃啊?”
说不惊讶那肯定是骗人的,像我这样的人必然会讶于他坦率的孤单。
“我也是一个人。”我在陈述自己的可怜时总是忍不住苦涩地笑笑,好像这样就没有那么值得可怜了。
“那太好了,咱俩简直算孤单可怜相依为命哈哈哈哈。”
我从他的不断上扬的语调和夸张振奋的神态里看出他是真的很高兴,在此之前我没见过这样乐观坦然的人。
那个时候我忽然彻底明白早年的快乐美满到底能带给一个人什么——可以带给人面对一切本身不那么美好境遇的巨大勇气,可以让他在泛滥的同情心里说爱,可以在没有光的时刻把黑暗当成不屈的少年浪漫。
我不可以这样,因为我没有接受到那份适用于一定年纪的饱和的美满。
可是我仍感到人生的幸运,因为我拥有了美满之人的能量分享,我在一定程度上也借助了那一部分可靠的勇气。
而这一部分借来的勇气够我仰仗终生。
我在除夕夜和宋临吃年夜饭时收到梁吉安发来的微信。
“新年快乐。”
他在我心里一直是温和诡辩处事圆滑的人,我自然而然地把它当成是群发,没有回复。
那天是近几年来我第一次有人陪着过新年。我受到宋临的邀请与他结伴采购食材,然后在他家进行年夜饭的准备。
我备菜,他下锅。
黄色明亮的灯光晕染在宋临的白色毛衣上,他动作娴熟地将美味翻炒,将其成就。
我切着洋葱偶尔瞧他一眼,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我以前总觉得自己有家,不知道那算是怎样的一个家。后来发现自己没有家,就更加拼命地渴望一个家。如今这个想象中的抽象的家突然具象化了,曾经梦寐以求的场景此刻就这样冠冕堂皇地摆在我面前,让我感念而又嫉妒。
“怎么样?今晚有什么打算?如果没什么打算的话我带你去郊外放烟花。”
沪宁的市区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
“好啊。”
在奇怪的念想里我不断降低自己的警惕。
那晚坐在宋临副驾上的我开始做梦,我觉得我真的快要爱上眼前这个人了。
烟花的爆裂声里,我仿佛能预见自己生命的绽放。耳朵里恍恍惚惚尽是伴着演员周迅美丽声线的“那惊天动地的一秒”。
我也只是想要那一点点高光时刻,那刻骨铭心的昙花一现,那惊天动地的一秒。
就那一秒,我就可以安安分分将我的人生谢幕。
这样的寒假与我久别重逢,我重新乘上我心爱的摩天轮,和在意的人一起爬山看日出,在寒冬里尝到精心准备的晚餐。
有那么几个美丽的我不曾奢求过的夜晚,我听到小金毛可爱的鼾声和宋临温暖的晚安。
我忽然就觉得所有的一切不幸都可以被原谅了,我在当下品尝到了那一点点甜美的生活的幸福。
我甚至在那些沦陷的深夜冒昧地想了千千万万遍想要抛下过去,就此真的重新打开我的人生。
用那一句烂俗的话来讲,我当真觉得宋临是我生命里的光。
是上天对我悲惨人生的弥补,是卑微生活里的馈赠。
当时恰逢中午饭点,这个热情而羞愧的男孩子就非要请我吃饭赔罪。
我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衣服也已经洗好还回来了,不用再把这事放在心上。
但这孩子实在是太善良实诚,一再坚持。
我盯了盯他那张人畜无害的干净的脸,草率地答应了。
我们选了一家意大利餐厅。
人不多,所以我俩比较迅速地点完菜然后等餐。
“谢璟?谢璟同学你是哪个专业的啊?”宋临开口。
“法律。”
“那很酷诶。”
宋临的眼睛很大,还圆溜溜的,表现出欣喜的情绪时能从他的眼里看到星星。
“我之前其实有看过罗翔老师的《圆圈正义》,对你们这个专业是既向往又敬畏。”
……
那天我们边吃边聊,从专业聊到职业追求,从当下的困惑聊到不切实际的幻想,时间在我们的言谈话语中留下无痕的足迹。我甚至觉得我们不像初次相识,倒像是久别重逢。
末了,宋临提了一嘴。
“你哪里人?”
我的心里忽而一记惊雷。
我是哪里人?
我算是哪里人?
我是户口本身份证上户籍上那个地点区域里的人吗?
我归属于那里吗?
这样的问题反反复复,在我脑子里埋着祸乱的根。
在回到沪宁之前我曾无限坚定地认为沪宁就是我的城市,我的家。
但当我真的重新踏上这片土地时,我却是分不清到底哪里才我的属地了。
我只是深刻地记得从前的我是有家的,只是后来不知怎么的,我忽然就变成了一个流浪儿,从此无家可归,每每被人问起我的根我的故乡时,我都要遭受那一记平白无故的惊雷。
我明明是受害者,我牢记着我是受害者,可现在来看,我倒像是在赎罪。
因为没有人受到补偿,只有人受到牵连。
可受到牵连的我又并没有什么正当的合理的理由去埋怨既成的结果与现状,只能从知情人那里得到偶尔的一句充满同情与怜悯的“这孩子真是可怜”。
他们说我是可怜人。一直这样说。
久而久之,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可怜了。
“我,我不知道我算是哪里人。”我苦涩地强颜欢笑,第一次对一个人这么诚实地吐露我的无措。
“我今年留在沪宁过新年。”我不知道我该说什么了,又怕他会继续追问为什么——为什么不知道自己算是哪里人。我只好先发制人式地补充说明,妄图蒙混过关。
“那太好了,我是沪宁本地的,咱俩假期里可以约着一起玩。”宋临的眼睛一闪一闪,嘴角的弧度超过45°。
“对了,我爸妈都在国外,因为疫情他俩都回不来,到时候如果可以的话我能不能去你家蹭口年夜饭吃啊?”
说不惊讶那肯定是骗人的,像我这样的人必然会讶于他坦率的孤单。
“我也是一个人。”我在陈述自己的可怜时总是忍不住苦涩地笑笑,好像这样就没有那么值得可怜了。
“那太好了,咱俩简直算孤单可怜相依为命哈哈哈哈。”
我从他的不断上扬的语调和夸张振奋的神态里看出他是真的很高兴,在此之前我没见过这样乐观坦然的人。
那个时候我忽然彻底明白早年的快乐美满到底能带给一个人什么——可以带给人面对一切本身不那么美好境遇的巨大勇气,可以让他在泛滥的同情心里说爱,可以在没有光的时刻把黑暗当成不屈的少年浪漫。
我不可以这样,因为我没有接受到那份适用于一定年纪的饱和的美满。
可是我仍感到人生的幸运,因为我拥有了美满之人的能量分享,我在一定程度上也借助了那一部分可靠的勇气。
而这一部分借来的勇气够我仰仗终生。
我在除夕夜和宋临吃年夜饭时收到梁吉安发来的微信。
“新年快乐。”
他在我心里一直是温和诡辩处事圆滑的人,我自然而然地把它当成是群发,没有回复。
那天是近几年来我第一次有人陪着过新年。我受到宋临的邀请与他结伴采购食材,然后在他家进行年夜饭的准备。
我备菜,他下锅。
黄色明亮的灯光晕染在宋临的白色毛衣上,他动作娴熟地将美味翻炒,将其成就。
我切着洋葱偶尔瞧他一眼,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我以前总觉得自己有家,不知道那算是怎样的一个家。后来发现自己没有家,就更加拼命地渴望一个家。如今这个想象中的抽象的家突然具象化了,曾经梦寐以求的场景此刻就这样冠冕堂皇地摆在我面前,让我感念而又嫉妒。
“怎么样?今晚有什么打算?如果没什么打算的话我带你去郊外放烟花。”
沪宁的市区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
“好啊。”
在奇怪的念想里我不断降低自己的警惕。
那晚坐在宋临副驾上的我开始做梦,我觉得我真的快要爱上眼前这个人了。
烟花的爆裂声里,我仿佛能预见自己生命的绽放。耳朵里恍恍惚惚尽是伴着演员周迅美丽声线的“那惊天动地的一秒”。
我也只是想要那一点点高光时刻,那刻骨铭心的昙花一现,那惊天动地的一秒。
就那一秒,我就可以安安分分将我的人生谢幕。
这样的寒假与我久别重逢,我重新乘上我心爱的摩天轮,和在意的人一起爬山看日出,在寒冬里尝到精心准备的晚餐。
有那么几个美丽的我不曾奢求过的夜晚,我听到小金毛可爱的鼾声和宋临温暖的晚安。
我忽然就觉得所有的一切不幸都可以被原谅了,我在当下品尝到了那一点点甜美的生活的幸福。
我甚至在那些沦陷的深夜冒昧地想了千千万万遍想要抛下过去,就此真的重新打开我的人生。
用那一句烂俗的话来讲,我当真觉得宋临是我生命里的光。
是上天对我悲惨人生的弥补,是卑微生活里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