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晚之身上的血迹未干,坐在书房还惊魂未定。
“颜棠舟死了。”
顾晚之听见茶杯碎裂的声音,接着就看见顾鸿云不可置信的眼。
“这是他给您留的东西。”
将袖中的竹牌递给父亲,顾晚之才刚死里逃生,身体已经累极,竹牌还未来得及看。
“有人要方敬年死。”
顾晚之将颜棠舟的话,一一道来,就看见顾鸿云的脸上慢慢凝聚愁云。
杀方敬年,有什么用呢?
这是顾晚之没有想明白的问题,在为官之前,方敬年还是御京飞扬跋扈的世家公子,一身风流债,一干浪荡事,为官以后,更是暗中受贿,但因处事圆滑,又常替朝臣做些捐官的事,倒也无人敢弹劾。
是私仇?
可方敬年身后家世浩大,上有贵为德妃的堂姐,又有贵为太子少傅方仲伦为伯父,背靠御京世家方府,可谓权势不虞。
谁还敢动方敬年?
谁还能动方敬年?
能查到颜棠舟的家室,能知晓颜棠舟妻儿在滁州的住处,会是什么人?
“这是?”顾鸿云看着竹牌上的字迹,被锐石攥刻的痕已经淡了,但是还是能依稀辨认出字迹——凌云。
“凌云?”
顾晚之疑惑起来,凌云是什么人?
“满朝百官,无人叫凌云。”顾鸿云纵使为官多年,也想不出一个对应的人物。
“会不会是太监侍卫的名字?”顾晚之想到颜棠舟说,是在司狱监里有人拿出了平安锁,能进司狱监的人,除了御金卫就只剩下送饭太监和看护侍卫。
但是御金卫是皇帝的人,皇帝只想要颜棠舟死,不会再费尽心力,让他去供出方敬年来。
“但是侍卫在司狱监失火后,又重换了一批,之前的侍卫怕是再找也棘手。”
司狱监搬去了东南处,起初顾晚之还疑惑为何储南倾要如此大费周章火烧司狱监,就为了堂而皇之的放颜棠舟越狱?
现在看来,是为了能光明正大的替换前任侍卫,把司狱监上下重新换上自己的人。
“凌云……”顾鸿云眉头紧锁,“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是前朝的诗文,但这凌云是何意?”
颜棠舟送来的信,不可能单单是一句诗文,只可能是暗喻背后的人。
顾鸿云只觉得无比耳熟,好像有谁,有谁念过这句诗文,只是那人的音色,那时的场景早已模糊不清。
“曾许人间第一流。”是谁才能担得起,这第一流?
顾鸿云觉得那个模糊的景,慢慢变得清晰。
夜晚的书房格外寂静,卷宗,墨香,跳跃的烛火。
一切都慢慢同脑海中的那句诗文相重合,有一个身影坐于案后,正执笔在画上题上那句诗词。
“若是朕再年轻十岁,御驾亲征,定要再踏破他北夷的疆土,教他北夷每年来供!还想让我大晋公主和亲?简直是痴心妄想!”
终于,那道身影显出明黄,漏出头上的龙纹冠来。
“顾爱卿,你来看看朕的这幅千里江山图。”
顾鸿云上前看去,墨色恢宏,勾勒出大晋山河,祥云福照,鸿鹄千里。
“可惜朕已半百,一生征战,还未享八方来贺,朕的江山,就要传给太子了。”先帝鬓已双白,但眉间壮志依旧。
“太子年少有为,聪慧过人,但却太过自负,他能承我皇位,却不能继我山河志。”
“顾爱卿,你与方仲伦要好生辅佐太子,太子心高,需耐心修正,不求他一统天下,但求他成为一代明君,你与少傅怀瑾握瑜,嘉言懿行,是为良师。”
“太子如今也初为人父,想必也能有所改变,太子妃贤良淑德,林下风气,诞下的子嗣定也不会差。”
“这副字画,就送去东宫吧,望他日朕的皇孙能继下这凌云志。”
“赐字?”
“不如就叫……凌云吧。”
---------
----------
“父亲是说,当朝太子,宋峋,字凌云?”
顾晚之思虑不及,且不论颜棠舟竹牌上的字是指代的谁,留下的名,会是他们推测的那个意思吗?
颜棠舟逃出来前被下了毒,毒发之日却足足三天有余,颜棠舟不敢靠近顾府,怕被人抓落下把柄,牵连顾鸿云,所以才刻下这个竹牌,传递消息。
凌云。
会是太子吗?
但是太子要方敬年死的理由是什么?
“是先皇赐的字,希望他的皇孙能继他开拓山河,攘除匈奴,开河盛世。”
顾鸿云回忆起先皇,带浊的眼又复几分清明,“先皇曾让我与仲伦兄辅佐新帝,仲伦兄为帝师,授新帝为君之道,我为言官,鉴新帝不正之举。”
“太子少傅方仲伦……”顾晚之渐渐明朗,帝师曾辅佐新帝,现如今也辅佐太子。
“等等……方敬年?”
顾晚之似乎想到什么,脱口而出。
“方敬年是方仲伦的侄子!”
顾鸿云惊愕的抬眼,花白的胡须颤动着,“你是说,杀方敬年的事,是冲着方仲伦来的?”
顾鸿云毫不怀疑自己女儿的推测,顾晚之灵慧,善于推计。
“少傅遇刺,所以皇上下旨派御金卫保护乾清宫,实则软禁,这时又恰逢方敬年被供,牵扯运河案,哪怕就算方家再想出手,也要顾及运河案的风波,哪怕一步走错,都要面临被抄满门的可能。”
“不,按照仲伦兄的品性,他绝不会救方敬年,甚至还会觐见弹劾方敬年,他此刻遇刺,绝非偶然。”
顾鸿云想起方仲伦的遇刺,在某日下朝后的清晨,方仲伦刚从议事殿回来,在宫内的官道上,就遭伪装成侍卫的杀手埋伏。
但来人只是一刀刺在方仲伦左腹后,就被巡逻的御金卫所杀。
就算是再过迟钝之人,此刻也该明白了,方敬年沾上运河案,刺杀方仲伦,根本就是冲着方仲伦来的!
“会是太子吗?”顾晚之看着竹牌上的字,疑惑道,“可太子为何要动自己的老师?”
“太子温和贤良,不可能会害仲伦!这之中,一定还有他意。”
太子三岁启蒙于少傅,八岁师从仲伦,尊师守道,敬爱师长,不可能会做出伤害自己老师的事。
“那颜棠舟为何要留下凌云二字?太子十三过继于皇后,长姐一直待他如亲子,但他却一直恭敬淡然,是真的性情使然,还是藏得太深?”
“恭敬淡然是因为太子从小丧母,缺于至亲至爱,仲伦常说太子温良,我信仲伦的话。”
“那颜棠舟呢?他曾是爹爹的得意门生,他冒死送来的信上刻着太子的名字,爹爹不信他吗?”
“信有什么用呢?我们无凭无据,单凭一个名字,就要仲伦提防太子,斩断他们的师生之情吗?”
顾鸿云转身将竹牌点燃,是颜棠舟的字迹没错,没有被调换的可能。
“这件事,先烂在肚子里。”顾鸿云看着竹牌烧成灰烬,才道:“你在宫中记得提醒晚词,一切小心,你也是,切莫要沾染东宫的事,尽量远离太子,你们都是我顾鸿云的女儿,但我又身负先帝劝鉴天子的职责,本就不可奢望一生太平……”
“爹爹直言进谏,为的是我大晋着想,倘若天子真要降罪,那也错在他不识良臣,这般帝王,还有何拥护可言?”
“顾晚之!”顾鸿云压低声音怒道,“知不知道现在到处都是御金卫,这等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说!”
“可女儿说的是直言!杀文官,灭满门,清君侧……这还是爹爹当年拥护的天子吗?还是您答应先皇要辅佐的明君吗?文字狱,宠奸佞,东厂,御金卫,这桩桩件件,还能让爹爹看到希望吗?”
顾晚之步步逼近,颜棠舟的死冲击实在太大。
“他今日杀颜棠舟,是断您的双臂!您辅佐的天子已经坐稳他的皇位,他不会再听您的忠言了,他身边大有奸臣宠宦,进他爱听之言,吞下那笔官饷的高官大有人在,他颜棠舟未曾动过一分一毫,为何独独要逼他认罪?”
一生清廉的颜棠舟,却死在当朝最大的贪污案里。
“爹爹知道,颜棠舟的下场吗?横死巷尾,贪官污吏,千古骂名……爹爹知道,他死在通南巷的时候,女儿在想什么吗?”
顾晚之眼中泛上水光,字字铿锵,“女儿在想,爹爹是否哪天也同他一样,一生为国为民,却终死于你们忠心的天子手下!”
顾鸿云颓然的嗬上双眼,只喃喃道,“世间万事,并不只看结果。”
再睁开时,又复清明。
“天子如何待臣民,为臣如何待天子,我身为御史,为天子进谏,又承先帝令,若人人都避天子而自危,那谁又能为帝王指明路呢?我与仲伦进忠言,立身鉴,是为了我大晋,为了天下子民,这是我们身处仕道的责任,是我们为臣之使命。”
窗外的月明朗了,照进顾鸿云的眼底。
此刻顾晚之仿佛看见了御案前,受先皇令的父亲。
许久,她听见父亲苍老的声音道:
“将军战于沙场,文官死于言柬,都是至上荣耀。”
“颜棠舟死了。”
顾晚之听见茶杯碎裂的声音,接着就看见顾鸿云不可置信的眼。
“这是他给您留的东西。”
将袖中的竹牌递给父亲,顾晚之才刚死里逃生,身体已经累极,竹牌还未来得及看。
“有人要方敬年死。”
顾晚之将颜棠舟的话,一一道来,就看见顾鸿云的脸上慢慢凝聚愁云。
杀方敬年,有什么用呢?
这是顾晚之没有想明白的问题,在为官之前,方敬年还是御京飞扬跋扈的世家公子,一身风流债,一干浪荡事,为官以后,更是暗中受贿,但因处事圆滑,又常替朝臣做些捐官的事,倒也无人敢弹劾。
是私仇?
可方敬年身后家世浩大,上有贵为德妃的堂姐,又有贵为太子少傅方仲伦为伯父,背靠御京世家方府,可谓权势不虞。
谁还敢动方敬年?
谁还能动方敬年?
能查到颜棠舟的家室,能知晓颜棠舟妻儿在滁州的住处,会是什么人?
“这是?”顾鸿云看着竹牌上的字迹,被锐石攥刻的痕已经淡了,但是还是能依稀辨认出字迹——凌云。
“凌云?”
顾晚之疑惑起来,凌云是什么人?
“满朝百官,无人叫凌云。”顾鸿云纵使为官多年,也想不出一个对应的人物。
“会不会是太监侍卫的名字?”顾晚之想到颜棠舟说,是在司狱监里有人拿出了平安锁,能进司狱监的人,除了御金卫就只剩下送饭太监和看护侍卫。
但是御金卫是皇帝的人,皇帝只想要颜棠舟死,不会再费尽心力,让他去供出方敬年来。
“但是侍卫在司狱监失火后,又重换了一批,之前的侍卫怕是再找也棘手。”
司狱监搬去了东南处,起初顾晚之还疑惑为何储南倾要如此大费周章火烧司狱监,就为了堂而皇之的放颜棠舟越狱?
现在看来,是为了能光明正大的替换前任侍卫,把司狱监上下重新换上自己的人。
“凌云……”顾鸿云眉头紧锁,“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是前朝的诗文,但这凌云是何意?”
颜棠舟送来的信,不可能单单是一句诗文,只可能是暗喻背后的人。
顾鸿云只觉得无比耳熟,好像有谁,有谁念过这句诗文,只是那人的音色,那时的场景早已模糊不清。
“曾许人间第一流。”是谁才能担得起,这第一流?
顾鸿云觉得那个模糊的景,慢慢变得清晰。
夜晚的书房格外寂静,卷宗,墨香,跳跃的烛火。
一切都慢慢同脑海中的那句诗文相重合,有一个身影坐于案后,正执笔在画上题上那句诗词。
“若是朕再年轻十岁,御驾亲征,定要再踏破他北夷的疆土,教他北夷每年来供!还想让我大晋公主和亲?简直是痴心妄想!”
终于,那道身影显出明黄,漏出头上的龙纹冠来。
“顾爱卿,你来看看朕的这幅千里江山图。”
顾鸿云上前看去,墨色恢宏,勾勒出大晋山河,祥云福照,鸿鹄千里。
“可惜朕已半百,一生征战,还未享八方来贺,朕的江山,就要传给太子了。”先帝鬓已双白,但眉间壮志依旧。
“太子年少有为,聪慧过人,但却太过自负,他能承我皇位,却不能继我山河志。”
“顾爱卿,你与方仲伦要好生辅佐太子,太子心高,需耐心修正,不求他一统天下,但求他成为一代明君,你与少傅怀瑾握瑜,嘉言懿行,是为良师。”
“太子如今也初为人父,想必也能有所改变,太子妃贤良淑德,林下风气,诞下的子嗣定也不会差。”
“这副字画,就送去东宫吧,望他日朕的皇孙能继下这凌云志。”
“赐字?”
“不如就叫……凌云吧。”
---------
----------
“父亲是说,当朝太子,宋峋,字凌云?”
顾晚之思虑不及,且不论颜棠舟竹牌上的字是指代的谁,留下的名,会是他们推测的那个意思吗?
颜棠舟逃出来前被下了毒,毒发之日却足足三天有余,颜棠舟不敢靠近顾府,怕被人抓落下把柄,牵连顾鸿云,所以才刻下这个竹牌,传递消息。
凌云。
会是太子吗?
但是太子要方敬年死的理由是什么?
“是先皇赐的字,希望他的皇孙能继他开拓山河,攘除匈奴,开河盛世。”
顾鸿云回忆起先皇,带浊的眼又复几分清明,“先皇曾让我与仲伦兄辅佐新帝,仲伦兄为帝师,授新帝为君之道,我为言官,鉴新帝不正之举。”
“太子少傅方仲伦……”顾晚之渐渐明朗,帝师曾辅佐新帝,现如今也辅佐太子。
“等等……方敬年?”
顾晚之似乎想到什么,脱口而出。
“方敬年是方仲伦的侄子!”
顾鸿云惊愕的抬眼,花白的胡须颤动着,“你是说,杀方敬年的事,是冲着方仲伦来的?”
顾鸿云毫不怀疑自己女儿的推测,顾晚之灵慧,善于推计。
“少傅遇刺,所以皇上下旨派御金卫保护乾清宫,实则软禁,这时又恰逢方敬年被供,牵扯运河案,哪怕就算方家再想出手,也要顾及运河案的风波,哪怕一步走错,都要面临被抄满门的可能。”
“不,按照仲伦兄的品性,他绝不会救方敬年,甚至还会觐见弹劾方敬年,他此刻遇刺,绝非偶然。”
顾鸿云想起方仲伦的遇刺,在某日下朝后的清晨,方仲伦刚从议事殿回来,在宫内的官道上,就遭伪装成侍卫的杀手埋伏。
但来人只是一刀刺在方仲伦左腹后,就被巡逻的御金卫所杀。
就算是再过迟钝之人,此刻也该明白了,方敬年沾上运河案,刺杀方仲伦,根本就是冲着方仲伦来的!
“会是太子吗?”顾晚之看着竹牌上的字,疑惑道,“可太子为何要动自己的老师?”
“太子温和贤良,不可能会害仲伦!这之中,一定还有他意。”
太子三岁启蒙于少傅,八岁师从仲伦,尊师守道,敬爱师长,不可能会做出伤害自己老师的事。
“那颜棠舟为何要留下凌云二字?太子十三过继于皇后,长姐一直待他如亲子,但他却一直恭敬淡然,是真的性情使然,还是藏得太深?”
“恭敬淡然是因为太子从小丧母,缺于至亲至爱,仲伦常说太子温良,我信仲伦的话。”
“那颜棠舟呢?他曾是爹爹的得意门生,他冒死送来的信上刻着太子的名字,爹爹不信他吗?”
“信有什么用呢?我们无凭无据,单凭一个名字,就要仲伦提防太子,斩断他们的师生之情吗?”
顾鸿云转身将竹牌点燃,是颜棠舟的字迹没错,没有被调换的可能。
“这件事,先烂在肚子里。”顾鸿云看着竹牌烧成灰烬,才道:“你在宫中记得提醒晚词,一切小心,你也是,切莫要沾染东宫的事,尽量远离太子,你们都是我顾鸿云的女儿,但我又身负先帝劝鉴天子的职责,本就不可奢望一生太平……”
“爹爹直言进谏,为的是我大晋着想,倘若天子真要降罪,那也错在他不识良臣,这般帝王,还有何拥护可言?”
“顾晚之!”顾鸿云压低声音怒道,“知不知道现在到处都是御金卫,这等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说!”
“可女儿说的是直言!杀文官,灭满门,清君侧……这还是爹爹当年拥护的天子吗?还是您答应先皇要辅佐的明君吗?文字狱,宠奸佞,东厂,御金卫,这桩桩件件,还能让爹爹看到希望吗?”
顾晚之步步逼近,颜棠舟的死冲击实在太大。
“他今日杀颜棠舟,是断您的双臂!您辅佐的天子已经坐稳他的皇位,他不会再听您的忠言了,他身边大有奸臣宠宦,进他爱听之言,吞下那笔官饷的高官大有人在,他颜棠舟未曾动过一分一毫,为何独独要逼他认罪?”
一生清廉的颜棠舟,却死在当朝最大的贪污案里。
“爹爹知道,颜棠舟的下场吗?横死巷尾,贪官污吏,千古骂名……爹爹知道,他死在通南巷的时候,女儿在想什么吗?”
顾晚之眼中泛上水光,字字铿锵,“女儿在想,爹爹是否哪天也同他一样,一生为国为民,却终死于你们忠心的天子手下!”
顾鸿云颓然的嗬上双眼,只喃喃道,“世间万事,并不只看结果。”
再睁开时,又复清明。
“天子如何待臣民,为臣如何待天子,我身为御史,为天子进谏,又承先帝令,若人人都避天子而自危,那谁又能为帝王指明路呢?我与仲伦进忠言,立身鉴,是为了我大晋,为了天下子民,这是我们身处仕道的责任,是我们为臣之使命。”
窗外的月明朗了,照进顾鸿云的眼底。
此刻顾晚之仿佛看见了御案前,受先皇令的父亲。
许久,她听见父亲苍老的声音道:
“将军战于沙场,文官死于言柬,都是至上荣耀。”